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檢測初二地理參考答案說明:本卷共8頁,共70分。本答案為參考答案,在閱卷時請根據學生答題情況酌情處理。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C A B D D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C D D B A A C A二、綜合題(共6大題,共50分。)21.(8分)(1)東南高,西北低 巴黎盆地(2)巴黎是法國首都,經濟水平高,就業機會多;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歷史悠久等(兩點得2分)(3)沿河、沿大西洋分布 河流和海洋利于冷卻水的供應和排放;遠離地中海沿岸,地質災害少,更安全;平原地區,海拔低,四周開闊,盛行西風,利于廢氣擴散(兩點得2分)(4)B(1分)22.(9分)(1)都位于東半球;中低緯度;臨近印度洋(兩點得2分)(2)距離近,運輸成本低;礦產品質優,埋藏淺,便于開采;機械化、自動化開采,技術水平高(3點得3分)(3)單一的商品經濟,主要出口初級農礦產品 發展多元化經濟,產品深加工,引進人才,提高技術等(4)南北對話 保護環境,促進生態恢復,利于長期可持續發展23.(8分)(1)低緯度,熱帶(2分)(2)地處熱帶,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光熱、水分充足;地形崎嶇,利于排水。(2分)(3)埃塞俄比亞自然條件優越,山地、高原為主,適宜竹林生長;埃塞俄比亞竹林面積廣大,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竹制品市場需求大;投資政策良好以及政策的支持。(兩點得2分)(4)有利于減少塑料污染,促進國際合作,提升國際影響力、推動竹產業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等。(兩點得2分)24.(9分)(1)高新技術 北京 科技創新(2)全國分布不均,東多西少 東部經濟發達,科技力量雄厚,人才眾多,資金充足,而西部欠缺(答出經濟發達或科技力量雄厚等合理要點即可)。(3)人口老齡化 智能護理機器人、智能家居、健康監測系統、智慧養老社區和虛擬養老院 等(AI應用合理即可得1分)(4)科技或人才 AI提供個性化學習支持,豐富教學資源與形式,智能輔導與答疑,做題輔助等(AI應用在學習生活中,合理即可得1分)25.(8分)(1)深居內陸,距海遠;高大山脈層層阻擋,水汽難以到達,氣候干旱(2分)(2)高山冰雪融水 減少水分蒸發和滲漏(3)防風固沙,減少沙漠外擴(2分)(4)經濟: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促進能源開發,增加經濟收入,增加就業機會;生態:降低風速,減少沙漠擴散;增加植被覆蓋率;減少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改善空氣質量;保護環境,促進沙漠地區的生態修復,減少對水資源的消耗;維護沙漠地區生態環境平衡等(兩方面得2分)26.(8分)(1)京津唐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2分)(2)自然條件: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臨近渤海,背靠首都北京,地理位置優越;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人文條件:多條鐵路經過,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勞動力充足;國民生產總值高,經濟發達;政府政策支持等。(兩方面得2分)(3)水資源不足 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發展節水農業,節約用水,減少水浪費等(4)少占沿線耕地,提高空間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保障運行速度和行車安全等。(兩點得2分)2024—2025學年度階段檢測初二地理試題題號 一 二 等級得分注意事項:本卷共 8頁,共 70分。考試時間 6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2024 年 8 月,克利伯環球帆船賽正式落下惟幕。本次帆船賽從英國起航,經過 11 個月最終返回。讀克利伯環球帆船賽航線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注:每屆帆船賽的航線賽段大致相同1.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環球航行再次證明了( )A.地球是個圓形 B.地球是個球體 C.地球不停地自轉 D.“地心說”2.環球帆船賽⑦至⑧賽段需要經過的交通要道是( )A.蘇伊士運河 B.白令海峽 C.巴拿馬運河 D.馬 六 甲 海峽背上行囊,走出課堂,以探索的腳步,丈量廣闊的世界。某中學地理研學團隊前往里口山開展社會調查。讀該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3.若丙地的氣溫為 20℃,則丁地的氣溫不低于( )A.18℃ B.18.2℃ C.18.5℃ D.19℃4.為保障交通安全,山脊彎道處常設置凸面鏡,用以擴大司機視野。同學們拍攝凸面鏡照片的地點,可能位于等高線地形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5.根據調研,關于甲、乙、丙、丁四地( )A.甲處可能會有公交車站 B.乙處坡度陡,落差大,可能建有水電站C.丙處可能建有觀看日出的觀光亭 D.村莊的炊煙飄到丁地,推測此時盛行西北風阿塔卡馬沙漠被稱為世界的“旱極”,但這里每年有 200 余天被大霧籠罩。當地人制作捕霧網收集霧里的潮濕水汽,緩解當地用水問題。下圖為沙漠位置圖和捕霧網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阿塔卡馬沙漠呈狹長分布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陸分布 D.人類活動7.阿塔卡馬沙漠地區的人們利用捕霧網收集水汽( )①改變了當地的氣候特征②緩解了當地用水緊張問題③改變了當地的生態環境④體現了因地制宜的智慧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中國國家天文臺和智利簽訂協議,在阿塔卡馬沙漠邊緣的安第斯山上合作建設天文觀測基地,建設原因不包括( )A.降水少,晴天多,無云層遮擋 B.海拔高,空氣稀薄,能見度好C.沙漠地區,人煙稀少,光污染少 D.緯度低,氣溫高2024 年是中國極地科學考察 40 周年。在我國發行的極地科學考察紀念幣上,呈現有科考站位置等極地元素。圖為我國北極科考站位置示意圖和極地科學考察 40 周年紀念幣圖案。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圖示紀念幣上的北極科考元素有( )①極地考察船②冰芯取樣場景③企鵝④極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經緯度位置是( )A.65.7°S,17.4°W B.65.7°N,17.4°E C.65.7°N,17.4°W D.65.7°S,17.4°E11.黃河站位于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的( )A.西北方 B.東北方 C.西南方 D.東南方江西篁嶺曬秋,地無三尺平,屋頂曬架成了晾曬農作物的主要場地,篁嶺村民為順應自然地形,家家戶戶在屋頂搭起曬架。篁嶺將這種晾曬農作物的場景叫作“曬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2.江西婺源篁嶺村民有“曬秋”的習俗,他們最渴盼的天氣是( )B. C . D.A.13.婺源所在地區為鄉村,判斷的理由包括( )①居民主要從事農業活動 ②道路比較寬廣 ③房屋比較低矮 ④服務設施齊全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4.關于圖中民居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多風沙,門窗很小 B.氣溫低,墻體厚實 C.降水少,屋頂坡度小 D.依山而建,較密集集中供暖是我國冬季供暖的主要形式之一。下圖為我國集中供暖區分布示意圖和部分城市集中供暖起止時間。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據圖可知,我國集中供暖區的共同特點是( )A.緯度均比較高 B.都是內陸省份 C.都位于半干旱和半濕潤區 D.1 月平均氣溫低于 0℃16.造成濟南與西寧集中供暖時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地形 C.海陸位置 D.面積大小我國是一個水土資源相對缺乏且空間匹配度欠佳的國家。下圖示意我國各地區水資源和耕地資源對比。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7.我國水土資源空間匹配度最低的地區是(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西南地區18.為改善我國水土資源配置不協調狀況,正確的做法是( )A.跨流域調水 B.海水淡化 C.閑置耕地 D.圍湖造田2024 年 9 月 4 日,全國首個風漁融合型項目“伏羲一號”在廣東汕尾正式投產,實現了海上發電與海水養殖的融合發展。下圖為“伏羲一號”照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9.與傳統海水養殖相比,“伏羲一號”的優勢體現在( )①充分利用清潔能源,緩解東部能源緊張問題②降低設備維護成本③高效利用海洋空間,促進經濟發展④布局選址更加靈活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0.“伏羲一號”設計過程中應重點考慮( )①防臺風②防腐蝕③防沙塵④防寒潮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二、綜合題(50分)21.2024 年是中法建交 60 周年,法國巴黎即將舉行三十三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讀法國地形圖和法國農作物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法國母親河——塞納河】塞納河是法國北部的大河,在諾曼底地區注入英吉利海峽,中游的巴黎盆地是法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塞納河——諾曼底流域占國土面積的 18%,人口占全國的 30%,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該流域還是法國重要的農業區。(1)讀圖分析,法國的地勢特征是____,小麥種植區主要分布在____(地形區)。(2)塞納河流經法國的首都巴黎,孕育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被稱作法國的“母親河”。從人文角度,簡述巴黎成為法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的有利條件。【核電大國——助力經濟促發展】核電站場址要求能保證冷卻水的供應和排放;地質等災害發生率低,保障核電的安全;地形要求沒有高山,四周開闊,風向較穩定,利于廢氣的擴散。(3)描述法國核電站的分布特點,并分析其核電站選址的原因。【旅游大國——借助奧運展風采】(4)法國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之一,旅游收入約占 GDP 總量的 7%。觀看巴黎奧運會賽事的觀眾,可以在當地看到的景觀是()22.澳大利亞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礦產資源的寶庫。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讀圖,找出澳大利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共同點。(2)兩區域礦產資源大都外銷,澳大利亞礦產品主要銷往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從位置、礦產、技術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亞礦產外銷的優勢。(3)澳大利亞經濟發達,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落后。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借鑒澳大利亞的發展獻策。(4)澳大利亞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國家進行的政治、經濟商談屬于_____(南南合作/南北對話)。澳大利亞礦產開采后常常會回填礦坑、改良土壤,不給地球留“疤痕”,說說該做法的意義。23.埃塞俄比亞是非洲竹林面積最大的國家。竹子生長快、產量高,廣泛用于生產建筑材料、家具、竹炭等。圖 1 為埃塞俄比亞地形圖,圖 2 為亞的斯亞貝巴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讀圖,描述埃塞俄比亞的緯度位置。(2)竹子喜溫喜濕,適宜生長在排水良好的地方。簡要分析亞的斯亞貝巴適宜竹子生長的自然條件。(3)近年來,中埃兩國合作,極大地促進了埃塞俄比亞竹產業的快速發展。指出埃塞俄比亞發展竹產業的有利條件。(4) 中國政府聯合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說說“以竹代塑”的意義。24.2025 年總臺央視春晚舞臺上科技元素滿滿,其中最吸睛的是人型機器人扭秧歌。人工智能(AI)正在賦能千行百業,例如 AI 養老機器人可以為老人提供康復訓練、情感陪伴,緩解護理人員短缺。下圖為 2024 年我國人工智能企業 100 強數量的空間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A I 產業屬于 產業。 人 工智能百強企業數量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域是 ,這 充分體現了其作為全國 中心的城市職能。(2)AI 產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關聯密切。據圖分析我國人工智能百強企業東西部分布差異及原因。(3)截至 2024 年底,我國 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22023 萬人,占總人口的 15.6%。說說我國人口面臨的主要問題及 AI 技術的應用策略。(4)AI 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世界,總結影響 AI 技術產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并舉例 AI 在我們學習生活中的應用。25.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2024年 11月 28日,隨著最后一株花苗種下,沙漠邊緣實現“鎖邊合龍”。中國在加強荒漠化防治方面又一次創造了“綠色奇跡”。材料二:“鎖邊”塔克拉瑪干沙漠主要采取三種方式:工程治沙、生物治沙以及光伏治沙相結合。其中,光伏治沙是在沙漠上方鋪設光伏板,形成“板上發電、板下修復、板間種植”的循環模式。材料三:如圖(1)從位置和地形角度,分析塔克拉瑪干沙漠發展成為我國最大沙漠的主要原因。(2)沙漠“良將”胡楊、梭梭、紅柳等固沙苗木生長所需水源主要來自哪里?當地采取鋪設滴水管道的方式供水,與明渠輸水相比,具有哪些優勢?(3) 工程治沙,是在沙地上插進蘆葦稈,打上草方格,或者布設高立式沙障,草方格主要起到什么作用?(4)光伏治沙不僅能夠降低風速,而且能實現經濟和生態共贏。說說共贏體現在哪些方面。26.環渤海經濟圈已成為拉動中國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發動機。讀圖,完成下列問題。環渤海經濟圈 國民生產總值 水資源約占全國比例% 26.2 3.54(1) 讀圖,列舉環渤海經濟圈中的兩大工業基地。(2)結合圖文信息,歸納環渤海經濟圈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3)閱讀圖表信息,分析制約環渤海經濟區發展的主要因素及緩解措施。(4)近年來,山東新建了多條高速鐵路,建設中多采用“以橋代路”,說說這樣做的目的。■五月份模擬考試(初二地理)23(8分)(1)(2分)任注意事項(2)(2分)1、答題前清將姓名、班級、考場、準考證號填寫清楚。(3)(2分》2、客觀題答案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3、主觀題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4、必須在題號對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無效。(4)(2分)保持卷面整潔、完整正確填涂 錯誤填涂 ×刁w 缺考標記口一、選擇題(共20分)24(9分)1[A][B][C][D]6[A][B][C][D]1I[A][B][C][D]16[A][B][C][D(1)2[AJ[B][C][D]7[AJ[B][C][D]12[AJ[B][C][D]17[AJ[B][C][D]3IAJ[B][C][D]8[AJ[B][C][D]13[A][B][C][D]18[A][B][C][D]4[A][B][C][D]9[AJ[B][C][D]14[A][B][C][D]19[A][B][C][D](2)(2分)5[A][B][C][D]10[A][B][C][D]15[A][B][C][D]20[AJ[B][C][D(3)(2分)》二綜合題(50分)(4)(2分)21(8分)(1)(2)(2分)25(8分)(3)(1)(2分)(3分)(2)(2分)(4)(3)(2分)0(4)(2分)I22(9分)》(1)(2分)(2)26(8分)(3分)(1)2分)(3)(2分)(2)(2分)(4)(3)(2分)(4)(2分)第1頁(共2頁)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二地理參考答案.docx 初二地理模擬試題.pdf 答題卡 模擬考試(初二地理).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