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綜合練習一、單選題1.鳳仙花種子萌發時,根總是( )。A.向上生長 B.向下生長 C.向兩側生長2.“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詩中描述的“粟”和“子”是植物的( )A.種子B.果實C.“粟”是種子, “子”是果實3.用食鹽水選種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農民伯伯會將種子放在濃度為10%~20%的食鹽水中,過一段時間會發現有的種子沉在杯子底部,有的種子懸浮在中間,有的種子漂浮在最上面。農民伯伯播種時,應該選擇( )來播種。A.下沉的種子 B.懸浮的種子 C.漂浮的種子4.課堂上我們研究了植物的種子,下列說法不恰當的是 ( )。A.種子都有種皮、胚根和子葉B.種子發芽需要土、陽光、空氣和適量的水C.不同植物的種子有不同的形狀、大小和顏色5.我們食用的豆瓣醬里面的豆瓣,其實就是蠶豆種子的 ( )。A.胚根 B.胚芽 C.胚6.下列藤本植物中,利用卷須攀爬生長的是( )。A.牽牛花 B.葡萄 C.常春藤7.花的作用是( )。A.吸收水分和營養B.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C.繁殖后代8.油菜花開花的部位是在( )。A.與鳳仙花相似,在葉和莖的連接處B.在植株的頂部C.在靠近根的位置9.用手指輕觸雌蕊上的柱頭,我們會發現柱頭上有( )。A.花粉 B.黏液 C.花藥10.下面不是植物莖的主要作用的是( )。A.支撐B.運輸水分、營養物質及礦物質C.制造營養11.種植鳳仙花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觀察記錄的有( )。A.植株的高度 B.葉的形狀和數量 C.以上都需要12.我們經常吃的食物中,屬于果實的是( )。A.西瓜 B.芹菜 C.土豆13.小明了解到香蕉樹的葉子很大,他由此推測香蕉樹適合生長在( )。A.熱帶雨林 B.高山上 C.沙漠14.種子萌發需要的條件是( )。A.陽光、水分和土壤 B.空氣、養分和溫度 C.水分、溫度和空氣15.天天有一次在草莓大棚里摘草莓時,發現里面有好幾個蜂箱。在草莓大棚里養蜜蜂的原因是 ( )。A.草莓是甜的,可以增加蜂蜜的口感B.幫助草莓傳粉,提高產量C.草莓是蜜蜂的食物,可以提高蜂蜜的產量16.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這是因為葉子具有 ( )。A.光合作用,釋放了氧氣,使空氣更新鮮B.蒸騰作用,水分蒸發時帶走了熱量C.呼吸作用,呼吸時會帶來一絲絲涼風17.人們能在冬季吃到新鮮的反季節蔬菜,.這是因為大棚為植物生長提供了( )。A.充足的陽光 B.充足的空氣 C.適宜的溫度18.關于鳳仙花的種植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種子種在土里,適量澆水B.挖的洞越深,種子發芽越快C.種子播種后,把土壓實19.下列植物的根屬于須根系的是 ( )。A.洋蔥B.胡蘿卜C.菠菜20.下列全是果實的一組是( )。A.蘋果、胡蘿卜、橘子 B.香蕉、西紅柿、草莓C.大蒜、黃瓜、花生 D.西瓜、白菜、蘋果21.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植物種子可以繁育下一代,植物傳播種子可以依靠風力、水力、動物等B.巖石和礦物是組成地球的重要資源,是不可再生的C.在電路中,電流從電源的負極流出,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電源的正極22.南瓜植株上,大約有一半花不會結果。下列關于這種現象的解釋,不合理是( ) 。A.正常情況下,能結果的是雌花,不結果的是雄花B.不結果的花是因為沒有昆蟲為它們傳粉C.人們為了觀賞,故意不讓這些南瓜花結果23.關于單性花、兩性花和完全花,正確的表述是( )。A.如果一朵花是完全花,那么它一定是單性花B.如果一朵花是完全花,那么它一定是兩性花C.如果一朵花是兩性花,那么它一定是完全花24.大多數情況下,植物的葉片在莖上交錯著生長,如圖所示,這樣的葉片分布有利于( )。A.接收更多的陽光 B.更好地吸收水分 C.防止被風刮倒25.根據對鳳仙花高度變化的記錄,我們發現( )A.開花后,結果前是植株高度增長最快的時期B.開花結果后植株繼續快速長高C.子葉出土后,開花前是植株高度增長最快的時期26.黃瓜是由雌蕊的( )發育而來的。A.胚珠 B.子房 C.雌蕊的花柱27.關于蠶豆種子發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種子發芽需要水分,所以蠶豆發芽時將整個種子浸沒水中是最好的方式B.蠶豆種子發芽后出現的第一對“葉子”并不是真正的葉子C.蠶豆種子發芽過程中必須要有水分、空氣,但可以沒有陽光28.如圖是一個剖開的西瓜,里面有很多西瓜籽。說明一朵西瓜花( )。A.有很多個子房B.可以形成很多個果實C.可以形成很多顆種子29.小明家里種了一棵桃樹,有一天他發現其中有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蟲吃掉了,以下現象一定會發生的是( )。A.這顆桃樹第二天枯萎了B.這朵花第二天就凋謝了C.這朵花不會結出桃子30.鳳仙花生殖過程的正確順序為( )。A.開花—受精—傳粉B.開花——傳粉—受精C.受精——傳粉——開花二、綜合題31.下圖是花的三個模式圖,請根據花蕊的特點,回答下列問題。(1)請在乙圖中標出“花藥”。(2) 是雄花, 是兩性花。(填“甲”“乙”或“丙”)(3)我們解剖花的時候,采取的順序是 ,使用的工具是 。A.從外到里 B.從里到外 C.手 D.鑷子32.請你幫助小明排列正確的實驗順序。( )將植物的根浸泡在試管的水中。( )觀察試管中水位的變化。( )選擇一棵帶根的植物放入有水的試管里。( )將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 )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并在下面的水面處做好標記。33.請將下面的圖片按照種子萌發的順序排列: 。(填序號)三、實驗探究題3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呢 某興趣小組進行了以下探究。他們選擇了一棵帶根的植物,將植物的根浸泡在裝有紅色水的試管中,然后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并在水面處用紅線做好標記。(1)他們選擇紅色水的原因是可以 地觀察現象。(2)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目的是使試管中的水不會 到空氣中。(3)過一段時間后,試管中的水位會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紅線標記處,說明試管中的水量 了;再仔細觀察植物的莖和葉,發現莖和葉上有 痕跡出現,說明紅色水進入了植物體內,也說明了植物的根具有 的作用。35.天天在學校農耕地種植植物,并進行了一些探究,請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1)天天將兩株綠豆苗分別放入有紅墨水的瓶中,甲瓶放在室內,乙瓶放在陽光下,幾天后發現瓶中水位都下降了,這是因為 ( )。A.葉子吸收了水分 B.莖吸收了水分 C.根吸收了水分(2)幾天后,天天發現綠豆苗的莖中出現了紅色,這是因為 ( )。A.莖能分泌汁液 B.莖能運輸水分 C.莖能運輸營養(3)過了一段時間發現甲瓶的綠豆苗葉片發黃,這是因為 ( )。A.綠豆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合成養料B.綠豆莖無法支撐植株C.綠豆葉無法進行蒸騰作用,水分沒有及時排出體外(4)綠豆果實成熟后會爆裂彈出種子,這種傳播方式叫 傳播。36.科學研究小組為了研究植物莖和葉的作用,將若干新鮮帶葉枝條均分成四組,插入等量稀釋的紅墨水中,并用橡膠蓋密封瓶口,見下方示意圖。光照 溫度 35 ℃ 無光照 溫度 35 ℃ 光照 溫度 25 ℃ 無光照 溫度 20 ℃甲 乙 丙 丁(1)實驗中,用橡膠蓋密封瓶口主要是為了( )。A.防止氣體逸出B.防止瓶中的水分蒸發到空氣中C.保持瓶內的溫度(2)如右圖,在植株上選擇一片葉子,罩上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一段時間后,我們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A.塑料袋沒有變化 B.塑料袋外壁有水珠 C.塑料袋內壁有水珠(3)假如要研究光照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我們可以選擇 和 觀察比較。 (選填“甲”“乙”“丙”或“丁”)(4)將甲組枝條縱向切開,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比較明顯的現象是( )。A.切面上有紅色圓點 B.切面上有紅色線條 C.切面上沒有紅色(5)科學研究小組選取甲組和丙組的枝條,在同一高度進行橫切,發現兩組枝條的切面中甲比丙的紅點更明顯,請你推測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A3.【答案】A4.【答案】B5.【答案】C6.【答案】B7.【答案】C8.【答案】A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A14.【答案】C15.【答案】C16.【答案】B17.【答案】C18.【答案】A19.【答案】A20.【答案】B21.【答案】C22.【答案】C23.【答案】B24.【答案】A25.【答案】C26.【答案】B27.【答案】A28.【答案】C29.【答案】C30.【答案】B31.【答案】(1)(2)甲;乙(3)A;D32.【答案】2、4、1、5、333.【答案】③①②⑤④34.【答案】(1)更清楚(2)蒸發(3)低于;減少;紅色;吸收水分35.【答案】(1)C(2)B(3)A(4)彈力36.【答案】(1)B(2)C(3)甲;乙(4)B(5)溫度越高植物的蒸騰作用越強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