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5月中考適應性訓練地理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 錄》。天壇祈年殿作為北京中軸線南端的標志性建筑,以“天圓地方”的象征性建筑群和嚴謹的宇宙觀設計聞名于世。圖1為祈年殿建筑結構剖面圖。據此完成1~2題。1.天壇祈年殿外圈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日十二時辰,內外層共二十四根立柱對應二十四節氣。“十二時辰”與“二十四節氣”的劃分依據分別源于①地球形狀②地球自轉③地球大小④地球公轉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2.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對城市發展格局的重要影響是A.改變城市氣候特征B.促使城市重心轉移C.增加城市土地資源 D.強化文化核心地位土耳其卡帕多西亞曾經火山爆發頻繁,人們在火山灰冷卻、沉積作用形成的松軟巖石上 開鑿洞穴居住,被稱為“精靈城堡”。圖2為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圖3為精靈城堡景觀圖。 據此完成3~4題。3.卡帕多西亞火山多發的主要原因是該地處于A.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交界處B.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C.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交界處D.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4.該地古代木屋少,多在石柱上開鑿洞穴居住,主要原因是A.適應氣候. B.就地取材 C.時尚美觀 D.穩固建筑“植被綠度”指植被覆蓋的綠色程度與生長狀態。科學研究發現,近年北極陸地 “植被綠度”提高,生長季延長,對陸地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圖4為北極地區“植被綠度”變化數據統計圖。據此完成5~6題。5.北極地區陸地加速變“綠”的主要原因是A.科學考察頻繁 B.全球氣候變暖 C.地震災害頻發 D.正值北極寒季6.針對北極“植被綠度”加速提高問題,下列行為可行的是A.倡導綠色低碳生活B.增加化石燃料使用C.過度開發北極地區D.砍伐樹木種植糧食秘魯是中國藍莓、牛油果第一大供應國。2024年H月,中秘共建“一帶一路”標志性項 目——錢凱港正式開港,兩國海上運輸實現直航,助力兩國經貿協同發展。圖5為中國通往南美洲航線圖。據此完成7~8題。7.下列關于錢凱港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是A.地處北溫帶、低緯度 B.地處北半球、熱帶C.地處南寒帶、中緯度 D.地處南半球、熱帶8.與原航線相比,秘魯使用新航線運輸藍莓、牛油果到中國的優勢是A.運輸時間更短 B.運輸成本更高C.物流效率更低 D.運輸距離更長2024年11月10日,中國政府劃定并公布黃巖島領海基線,向聯合國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黃巖島領海基線的聲明》。圖6為我國黃巖島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9.黃巖島位于我國A.渤海 B.黃海C.東海 D.南海10.根據經緯度信息判斷,黃巖島地理坐標描述正確的是A.(15°07'N,117°50'E) B.(15°07'S,117°50'W)C.(15°07'S,117°50'E) D.(15°07'N,117°50'W) 11.我國向聯合國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于黃巖島領海基線的聲明》,反映了A.黃巖富 B.黃巖島是我國的固有領土C.黃巖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 D.黃巖島在我國領土最南端“銀發列車”是為老年群體設計的定制化旅游列車,通過優化行程節奏、升級適老化設施(無障礙車廂、醫療支持等),以“慢游”理念滿足老年人需求,促進旅游消費。圖7為我國60 歲以上人口及預測時鐘示意圖。據此完成12~13題。12.讀圖7,從2010年起,我國60歲以上人口數量A.先增加后減少B.先減少后增加C.逐年增加D.逐年減少13.為滿足老年人的休閑旅游需求,“銀發列車”設計的旅游專列應圍繞老年人的需求和安全舒適性展開,以下符合 “銀發列車”的特點有①體驗高速旅游模式②提供靜音恒溫車廂③隨車配備醫護人員④定制低鹽低油餐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國水資源稅迎來大規模改革,收費標準依據水資源狀況、取用 水類型、經濟發展等情況而定。圖8為中國實施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省份分布圖。據此完成14-15 題。14.目前,實施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省份分布數量最多的是A.南方地區B.北方地區C.西北地區D.青藏地區15.我國全面實施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的主要目的是A.減少農業灌溉用水量B.降低工業用水成本C.促進水資源合理利用D.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0分。)1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6分)材料—徐霞客在山脈、水道、地貌等方面的調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圖9為徐霞客旅行路線圖,圖10為天臺山局部地形圖。材料二《徐霞客游記》摘選:(天臺山)嶺腳(注:山腳)山花盛開,頂上反不吐色(注: 開花)。”“……江、河為南北二經流,以其特(注:各自)達于海也、計其吐納(注:徑流量),江(長江)既倍于河(黃河)。”(1)讀圖9, A山脈為 ,是長江、黃河流域的主要分水嶺,分析游記中“計其吐納(徑流量),江(長江)既倍于河(黃河)”的原因: 。(2)請你設計一條從國清寺沿山谷到華頂庵的最近路線,并在圖10中畫出該路線。(1分)(3)“嶺腳(山腳)山花盛開,頂上反不吐色(開花)”是對山區景觀差異的描述,該景觀差異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4)讀圖10,簡要說明西南部城區聚落形成的有利條件: 。(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5分)某地理興趣小組發現,柬埔寨廣泛種植“浮稻”。每逢雨季,湄公河沿岸低地常被淹沒,“浮稻”憑借莖稈快速伸長(達4-6米)及莖部通氣結構,可隨水位上漲保持頂端出水, 適應長期淹水環境,成為洪泛區唯一可種植的糧食作物。圖11為柬埔寨“浮稻”種植區域示意圖,圖12為金邊氣候資料圖。(1)讀圖11,柬埔寨“浮稻”種植區主要分布在 。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對比了“浮稻”和傳統水稻的區別(如表1) 。表1(2)推測當地種植“浮稻”可有效應對的氣象災害是,結合材料,從氣候的角度分析柬埔寨沿河地區廣泛種植“浮稻”的原因: 。中國雜交水稻專家團隊累計培訓柬埔寨農民超1.5萬人次,教授育秧、水肥管理等技術,推動柬埔寨實現稻米從進口到出口的轉型。(3)讀表1,相較于“浮稻”,雜交水稻的優勢主要是 ,柬埔寨從中國引種雜交水稻,實現稻米從進口到出口的轉型,體現了 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1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6分)某校初二的同學開展了“中歐班列(渝新歐鐵路)”區域發展模擬研討會,分組對兩地 區域經濟發展的聯系與差異進行了對比探究。圖13為中歐班列路線圖和歐洲“藍香蕉” 地帶、長江經濟帶分布圖。第一小組發現,“渝新歐”鐵路連接亞歐兩個重要經濟帶。“藍香蕉”地帶是歐洲西部 經濟高水平地區,因地圖上形似香蕉,再飾以歐盟標志色,故而得名。“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的區域之一。(1)讀中歐班列線路圖,“渝新歐”中的“渝”是指我國的直轄市 市,從經濟發展水平看,“藍香蕉”地帶多為 國家,該交通動脈從始發站向西北方向,途經新疆部分的鐵路線A是 線。(2)第二小組發現,借助中歐班列,荷蘭、德國的“跨境奶粉”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中國,荷蘭、 德國乳制品產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3)第三小組發現,“藍香蕉”地帶的萊茵河和長江經濟帶的長江,都有“黃金水道”的美稱。結合圖文材料分析“藍香蕉”地帶內河航運便利的社會經濟條件是 。第四小組發現,萊茵河曾因工業污染、航運過度開發等問題導致生態嚴重退化。20世紀后期,沿岸國家通過國際合作、嚴格立法、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等措施,經過治理逐步恢復了河流生態。(4)我國長江同樣面臨著水污染嚴重、生物多樣性銳減、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請你結合萊茵河的治理經驗,為長江經濟帶環境治理提出一條具體的建議: 。1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6分)非洲北部薩赫勒地區利用中國塔克拉瑪干荒漠化治理的經驗建設生態防護林帶,制定了治沙與治窮、生態和生計相結合的“綠色長城”計劃。近年,中國向非洲推廣治沙技術,提供資金、物資援助,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智慧”與“非洲方案”。圖14為非洲生態防護林帶分布示意圖,圖15為金合歡和非洲楝生長習性對比圖。 (1)讀圖14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沙漠,薩赫勒地區地處非洲北部的 ,兩大區域氣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問題嚴峻。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綠洲及其附近地區,優先采用生物治沙,人工種植梭梭、胡楊等耐干樹種。(2)中國喬、灌、草結合的生物治沙模式在非洲得到推廣和應用。讀圖15,非洲薩赫勒地區在植物的引種篩選中選種 (金合歡/非洲楝)更有利于存活。中國在“光伏治沙”(太陽能發電與植被恢復結合)領域投入大量研發資金,動員企業、 科研機構和地方政府協作,推動規模化治沙與清潔能源協同發展(3)薩赫勒地區推廣“光伏治沙”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結合材料,從社會經濟角度列舉一項非洲國家在推進光伏治沙進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中國治沙模式在非洲成效顯著,其中埃塞俄比亞固沙植被恢復2 000公頃,土壤侵蝕減少60% ;肯尼亞光伏治沙項目年發電50萬度,帶動當地就業300人;尼日利亞草方格技 術培訓500名農戶,社區抗沙能力明顯提升(4)中國援助非洲“綠色長城”計劃體現了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被稱為“ ”。請簡要說明“中國智慧”在該計劃中對非洲產生的積極影響: (可從生態、經濟和社會等方面任選一個角度說明)。20.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廣西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融合創新,力爭2027年實現“打造100個人工智能典型應 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產值突破1 000億元,初步建成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等目標。圖16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簡圖。優越的地理位置(1)讀圖,廣西毗鄰 (國家),是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依托 (海灣)和西江黃金水道,形成連接內陸與東盟的物流網絡,降低跨境貿易成本。獨特的地理環境2024年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東盟的柳州產自動 駕駛貨車增長40% ,填補國內特殊地貌測試標準空白,吸引廣汽、比亞迪等車企入駐。(2)廣西地形以 (地形類型)為主,喀斯特地貌廣布,復雜的地形為自動駕駛、無人機物流提供谷花加試環境,測試數據助力產品適配東南亞多國。多樣的民族文化廣旅一鍵游公司開發運營“一鍵游廣西”平臺,“劉三姐數字人”全程陪伴游客暢游八 桂美景助力智慧文旅消費。(3)為避免過度依賴AI技術導致傳統文化遺失,請你提出一條保護廣西傳統文化的措施:。驚奇的城市典范柳州作為中國—東盟貿易物流樞紐,依托稅收減免等政策,聯合科研力量打造智能汽車產業。五菱汽車通過建設 “島式” 數字化工廠,推出寶駿智能電動汽車,精準匹配海外市場需求,并創新采用公路—鐵路—海運多式聯運體系實現全球化高效運輸。據圖文材料,分析柳州發展智能汽車產業的突出優勢條件有 。(可以從政策、技術、交通、市場等角度分析,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