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東省濟寧市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份月考地理試卷一、單選題2023年4月,我國北方某地搶抓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黃金期”,將層層較窄梯田合并成更寬、更長的高標準寬幅梯田,同時配套高效農業灌溉設施,保障農田穩產、增產。下圖示意北方某高標準農田施工現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當地將層層窄梯田合并成高標準寬幅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土壤厚度 B.增加耕地面積 C.提高生產效率 D.節約灌溉水源2.我國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其重要意義在于能夠( )①降低糧食消費價格②減輕水土流失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④服務農業現代化目標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下圖為我國2007~2017年石油消耗總量和對外依存度(石油凈進口量/石油消耗總量×100%)統計圖。完成下列小題。3.圖示時段我國石油( )A.凈進口量逐年攀升 B.生產量大幅提升C.凈進口量逐年下降 D.生產量大幅減少4.為降低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強石油綜合利用②改善能源消費結構③積極尋求新的進口通道④加大國內石油開發力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文萊以環境無污染著稱,漁業發達。2019年JD集團打造的海外第一個海上生鮮農場,落戶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沿海。該海上生鮮農場以養殖名貴的藍蝦和石斑魚為主,養殖過程嚴格遵循質量標準,力求給消費者帶來最放心的食物。圖為JD海上生鮮農場位置圖,據此完成小題。5.吸引JD生鮮到文萊投資的主要原因是( )A.海鮮水產產量高 B.海鮮水產品質優 C.養殖技術水平高 D.勞動力豐富廉價6.該海上生鮮農場運送產品至中國宜選擇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A.鐵路 B.公路 C.航空 D.海運7.斯里巴加灣市出現頻率最高的自然災害是( )A.洪澇 B.臺風 C.地震 D.干旱祁連山是我國地形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東西跨度約850千米,南北寬200-300千米。祁連山區平均風速和最大風速的變化規律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下圖示意祁連山各區段平均風速年內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祁連山區平均風速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9.祁連山區最大平均風速分布季節的主要成因是( )A.冷暖氣團變化頻繁,氣壓梯度力增大 B.下墊面積雪面積大,地表摩擦力最小C.距離冬季風源地近,受冬季風控制久 D.山間谷地相間分布,山谷風效應較強土壤空氣中的CO2主要源于土壤微生物分解、根系呼吸等,其變化受到土壤的溫度、濕度、孔隙度、有機質等因素的影響。下圖示意亞馬孫平原東部森林土壤空氣中CO2濃度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影響亞馬孫平原東部森林土壤表層空氣中CO2濃度較低的主導因素是( )A.土壤溫度 B.土壤濕度 C.土壤有機質 D.土壤透氣性11.亞馬孫平原東部森林土壤空氣中CO2濃度存在干濕季差異,是因為( )①干季土壤孔隙度增加 ②干季土壤有機質增加③濕季根系呼吸作用增強 ④濕季微生物分解增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與亞馬孫林區相比,我國東北林區土壤空氣中的CO2濃度( )A.更高 B.更低 C.一樣 D.無法判斷老龍灣地處青藏高原東北緣的甘肅省,其地貌層理構造特征明顯,形成演化過程與地質構造、氣候條件密切相關。下圖示意老龍灣位置及地貌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圖示地貌形成演化階段的順序為( )①斷裂抬升階段②外力沉積階段③風化侵蝕階段④巖漿侵入階段A.②①③ B.①④③ C.②③① D.①④②14.推測老龍灣地貌景觀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凍融風化 B.流水侵蝕 C.冰川侵蝕 D.風力侵蝕下圖為松嫩平原地質剖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圖中( )A.鐵力處花崗巖形成年代最老 B.剖面線西端的巖層為侵入巖C.通肯河與呼蘭河間有向斜構造 D.林甸處第四紀沉積物厚400米16.綏化處地層形成的主要地質過程是( )A.古生代巖漿侵入——古生代沉積——抬升侵蝕——下沉第四紀沉積B.中生代沉積——抬升侵蝕——下沉第四紀沉積——古生代巖漿侵入C.中生代沉積——擠壓褶皺——抬升侵蝕——下沉第四紀沉積D.古生代巖漿侵入——抬升侵蝕——第四紀沉積——擠壓褶皺下圖為某區域地質平面圖,圖中巖層發生過褶皺,斷層線西南側巖層有明顯的抬升,斷層兩側巖層的垂直運動會造成褶曲中心部分巖層的寬度變化。完成下面小題。 17.圖示地區巖層曾受到的主要水平擠壓方向為( )A.南—北 B.西北一東南 C.東一西 D.東北一西南18.圖中部分巖層的年齡由老到新依次是( )A.頁巖、砂頁巖、灰巖 B.砂頁巖、頁巖、灰巖C.灰巖、砂頁巖、頁巖 D.頁巖、灰巖、砂頁巖多佛爾白崖位于英國多佛爾海峽沿岸,是一片長達5千米的白色懸崖。多佛爾白崖巖體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由地質時期浮游生物的骨架碎屑演化形成,疏松多孔、柔軟脆弱。下圖為多佛爾白崖位置示意及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19.多佛爾白崖經歷的地質作用依次為( )A.海相沉積—地殼抬升—塊板運動—斷裂成崖 B.海相沉積—地殼抬升—海浪侵蝕—崩塌成崖C.湖相沉積—地殼抬升—流水溶蝕—崩塌成崖 D.風力堆積—地殼下沉—固結成巖—斷裂抬升20.多佛爾白崖崖面呈白色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質時期沉積環境清潔②巖表粗糙,散射太陽光明顯③降水豐富,崖面被雨水沖刷頻繁④巖體穩定,崖面被長期風化侵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觀察發現,多佛爾白崖崖面上附著的植物很少,主要原因有( )①崖面陡峭②巖體成土性差③海風強勁④人工定時消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黃河下游按河流特征可分為三段,其中小浪底到高村段為游蕩性河流,高村到艾山段為過渡性河流,艾山到利津段為彎曲性河流。下圖為1952~2021年黃河下游各地多年累計沖淤量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22.1952~2021年黃河下游河床整體( )A.上淤下沖 B.上沖下淤 C.淤積為主 D.沖刷為主23.高村以上河段淤積量較大的原因包括( )①河道開闊水流分散 ②小浪底放水沖沙少 ③上游植被覆蓋提高 ④河段主道擺動頻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江蘇沿海某聚落的發展經歷了臨海煮鹽、設場治鹽(從事鹽業生產與管理)的過程。清末該地廢灶興墾,該聚落成為農商兼事的復合城鎮。下圖為“該聚落格局演變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4.該聚落形成“水堤環繞,西河東堤,跨堤而居”格局的時期是(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25.該聚落功能演變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變化 B.水利建設 C.地貌演化 D.土壤改良二、綜合題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顆粒有機碳是不溶解于水體中有生命或無生命的有機顆粒物質,在碳循環中占重要地位。河流—河口—近海連續體是陸—海碳循環的重要紐帶和關鍵場所。下圖為我國長江—河口—近海連續體,圖中反映了長江口區域顆粒有機碳的分布情況。近幾十年來,受人類活動影響,連續體內顆粒有機碳發生了明顯的時空變化,從而影響著我國生態環境安全。(1)從外源和內源的角度,指出長江口水體中顆粒有機碳的主要來源。(2)隨著流域內人類活動強度的提高,長江口顆粒有機碳呈緩慢增加趨勢,影響了其生態環境安全,三峽水庫建成后該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結合圖文材料,說明三峽水庫對該問題的緩解作用。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于8 000萬年前的納米布沙漠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最寬處160千米,最狹處只有10千米。在納米布沙漠的中部和南部,分布著連綿高大的沙丘地貌,其中最高的沙丘可達550米。如圖為納米布沙漠分布圖及納米布沙漠沙丘景觀圖。(1)說明納米布沙漠中部和南部連綿高大沙丘地貌形成的沙源與動力。(2)分析納米布沙漠幾乎無土壤分布的主要原因。2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黃水溝河發源于天山中段南緣,流入焉者盆地。河流發育以后,在山前形成一條東西向隆起帶,從而影響了區域水文水系與山前沖積扇的演化。圖1是黃水溝區域分布圖,圖2是該區域山前沖洪積扇發育演化過程。(1)指出塑造山前隆起帶形態的主要地質作用。(2)在圖1中用陰影繪出地下水最豐富的地區,并說明其地下水豐富的原因。(3)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黃水溝在天山山前形成了多級沖積扇體。結合圖2,描述其發育過程。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C B C A A A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A B A C B C B A題號 21 22 23 24 25答案 A C C D C26.(1)外源:來自長江流域陸地土壤流失的顆粒有機碳;人類生產生活中排放的顆粒有機碳的輸入。內源:長江口水體內的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活動的產物;海底沉積物中顆粒有機碳的再懸浮。(2)三峽水庫截留了上游大顆粒物質,可減少河口地區的顆粒有機碳;三峽水庫可減緩河水流速,使部分顆粒有機碳沉積在下游河道中;三峽庫區水體停留時間增長,浮游植物吸收營養鹽而大量繁殖,減少了河流向海輸送的營養鹽,使河口浮游生物減少,顆粒有機碳減少。27.(1)沙源:氣候干燥,風化嚴重,粒徑不等的深厚風化物;干旱地區,植被稀疏,裸露地面;離岸風帶來的大陸內部的風化物和侵蝕物,為沙丘地貌的形成提供豐富的沙源。動力:沙漠地區氣溫日較差大,東南信風周期性的陸風強勁,搬運和沉積作用強,大量泥沙搬運并沉積形成連綿高大的沙丘地貌。(2)受風蝕和沙埋作用打斷,難以形成較厚的成土母質;氣候干燥,降水稀少,動植物稀少,土壤有機質來源少;生物累積過程較弱弱,缺乏明顯的腐殖質層,土層淺薄貧瘠,難以形成土壤。28.(1)地殼運動、流水侵蝕。(2)繪圖:陰影繪制在天山山脈與隆起帶之間區域,如下圖紅色區域為地下水富集區。 原因:該區域位于山前沖積扇地帶,地表物質疏松,地表水易下滲;地處凹陷谷地,且受山前端隆起帶阻擋,地下水易匯集。(3)早期,河流攜帶大量碎屑物在山前出山口處沉積形成沖積扇。中期,山前隆起,阻礙了沖積扇向南延伸,碎屑物主要堆積在隆起帶北部。后期,隨著流水下切加劇,河流穿越隆起帶,碎屑物在其南側堆積形成沖積扇,從而在天山山前形成了多級沖積扇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