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師姓名 單位名稱 填寫時間學科 語文 年級/冊 八年級(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課題名稱 第三單元 9《桃花源記》難點名稱 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難點分析 從知識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體味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要通過理解詩句,整合內容,總結概括; 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時,要結合時代背景,分析總結,這對學生來講有難度。從學生角度分析為什么難 這篇文章中,作者的社會理想和思想感情都不是直接表現出來,需要學生不僅僅要理解課文內容,更要和時代背景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理解,從學生的經驗積累和感知上來講,有一定難度。難點教學方法 1.通過探究,辯證地看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社會理想。。 2.通過討論及探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導入 “世外桃源”是大家熟知的一個成語,它就出自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桃花源到底寄托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及思想感情?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1.作者的社會理想和思想感情是通過桃花源的描繪體現的。那么,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的呢?漁人入山后,看到了“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優美環境,人們生活安樂幸福的世外桃源,桃花源中的人在對待他這位客人是“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以看出桃花源民風淳樸,人民熱情好客。也就是說,作者筆下的桃花源是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上人人平等,大家生活和平安寧。課堂練習(難點突破) 2.桃花源人的生活環境是這樣的,那么,作者的生活環境又是怎樣的呢?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也就是說,陶淵明生活的大環境是封建國家分裂,政權交替,戰爭頻繁,東晉王朝極端腐敗,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小結 作者筆下的桃花源是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上人人平等,大家生活和平安寧。這其實就是作者渴望的理想社會。同時反映了作者和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愿望,也是對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批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