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深圳市2025年4月初三適應性聯合測試(二模)化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深圳市2025年4月初三適應性聯合測試(二模)化學試題

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2025年4月初三適應性聯合測試(二模)化學試題
1.(2025·深圳模擬)守護深圳生態,共建美好家園。下列做法與該理念不相符的是(  )
A.治理海洋垃圾 B.管控廢氣揚塵
C.深埋有害垃圾 D.開發清潔能源
2.(2025·深圳模擬)甘薯中含有錳、銅等微量元素,對維持生理功能和健康很重要。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錳原子的中子數為25
B.錳原子的質量是54.94
C.兩個錳原子:Mn2
D.二氧化錳中錳元素的化合價:
3.(2025·深圳模擬)富含淀粉的甘薯通過淀粉水解、葡萄糖發酵等過程,可釀造出風味獨特的甘薯酒。葡萄糖(化學式為C6H12O6)發酵釀酒的微觀圖示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
B.反應前后催化劑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C.反應生成物為CO2和C2H5OH
D.保持化學性質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4.(2025·深圳模擬)烤甘薯的香氣主要來自烤制過程中產生的糠醛等芳香化合物。下列關于糠醛(化學式為C5H4O2)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有機物
B.由11個原子構成
C.氧元素質量分數最小
D.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16
5.(2025·深圳模擬)下列勞動實踐中,說法錯誤的是
A.甘薯生長需要大量養分,種植時需要科學施肥
B.甘薯適合在pH值為5.5~6.5的土壤中種植,可用熟石灰改良堿性土壤
C.烤甘薯時,木炭燃燒放熱,可以通過向燒烤爐中持續扇風的辦法使木炭燃燒更充分
D.紫甘薯中的花青素在酸性、中性、堿性溶液中呈現出不同顏色,可用于自制酸堿指示劑
6.(2025·深圳模擬)在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取用粗鹽 B.溶解粗鹽
C.過濾鹽水 D.蒸發濾液
7.(2025·深圳模擬)粗鹽中含有少量MgCl2。NaCl和MgCl2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降溫結晶可以除去NaCl飽和溶液中全部的MgCl2
B.t℃時,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MgCl2>NaCl
C.t℃時,可配制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為70%的MgCl2溶液
D.往10g6%的NaCl溶液中加入20g水可稀釋得到3%的NaCl溶液
8.(2025·深圳模擬)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目的 A.測定空氣中O2的含量 B.探究水的組成 C.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D.探究O2對鐵釘銹蝕的影響
實驗設計
A.A B.B C.C D.D
9.(2025·深圳模擬)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的是
選項 目的 方案
A 除去鐵絲上的鐵銹 將生銹的鐵絲長時間浸泡在稀鹽酸中
B 除去CO2中少量HCl 將混合氣體通入NaOH溶液中
C 鑒別NH4NO3固體和蔗糖 取等質量樣品,分別加入適量等體積的水,測量溫度變化
D 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 取樣,滴加酚酞溶液,觀察
A.A B.B C.C D.D
10.(2025·深圳模擬)興趣小組探究酸堿性對H2O2分解快慢的影響。60℃時,每次向10g30%的H2O2溶液滴加調節劑,使溶液的pH從3依次調至13,測得30分鐘內產生氣體的體積隨pH的變化關系如圖1。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反應原理:2H2O2=2H2O+O2↑;pH越大,H2O2分解越快
B.圖2分液漏斗存放調節劑,可通過調節滴加量控制溶液的pH
C.常溫下,實驗室保存H2O2溶液可控制在pH=9的堿性環境中
D.由該實驗可知,同一種反應物,反應條件不同,生成物種類不同
11.(2025·深圳模擬)能源革新與綠色未來。
傳統化石燃料推動了工業革命,卻帶來了資源枯竭與環境污染的雙重危機。新能源的研發與應用成為破解這一困境的關鍵突破口。
在交通領域,新能源汽車正加速發展,其中鋰離子電池作為核心動力來源備受矚目。鋰離子電池具有電壓高、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優點。但鋰離子電池在使用、儲存過程中容量會緩慢衰退,其衰退速率與充電電量和儲存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
航空航天方面,我國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作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的空白。推進劑是決定火箭動力的關鍵因素,液氧煤油、液氧液氫、液氧甲烷是常見的三種液體火箭推進劑。其中,液氧甲烷具有成本低、綠色環保、燃燒效率高、易制取等特點。
隨著科技發展,能源領域的變革將更為迅猛。多種形式的新能源將逐漸走向成熟,為人類的未來發展鋪就一條綠色之路。
(1)鋰離子電池的優點有   (寫出一點即可)。
(2)讀圖分析,下列鋰離子電池儲存條件最優的是______(填選項)。
A.充電電量50%,儲存溫度25℃ B.充電電量100%,儲存溫度40℃
C.充電電量50%,儲存溫度40℃ D.充電電量100%,儲存溫度25℃
(3)液體火箭推進劑中助燃劑是   。發動機點火后燃料燃燒,點火的作用是   。液氧液氫推進劑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請你寫出另外一種新能源:   。
12.(2025·深圳模擬)人們常被蚊蟲叮咬所困擾。某家用滅蚊器采用“誘蚊劑”誘蚊、搭配“滅蚊裝置”抓捕滅蚊。該誘蚊劑的主要成分是酵母和蔗糖。酵母分解蔗糖產生的CO2能模擬人體呼出的氣體,蔗糖甜味可增加誘餌吸引力,以蚊蟲喜愛的氣味和食品雙重誘蚊。
【查閱資料】①CO2在濃度較低時就對蚊蟲有引誘效應,且對環境安全友好;
②將過量的CO2持續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會生成易溶于水的Ca(HCO3)2。
(1)酵母分解蔗糖屬于________(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為檢驗該誘蚊劑是否如宣傳中所說“產生了CO2,小深提前在塑料瓶中裝入誘蚊劑。24小時后用澄清石灰水檢驗CO2,其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振蕩后,觀察到石灰水無明顯變化。
【假設】猜想一:未產生CO2;猜想二:產生CO2的量較少;猜想三:產生CO2的量過多。
【實驗】小圳利用CO2傳感器測定人體呼出氣體、裝有誘蚊劑的瓶內、空氣中CO2含量變化。實驗結果如圖:
【結論】
(3)分析可得,猜想________正確。
【應用】
(4)該誘蚊劑在________(選填“通風好”或“較封閉”)的環境下誘蚊效果更好。
【自制CO2誘蚊劑】為尋找合適的原料,實驗小組利用家中常見的酸和碳酸鹽進行實驗,記錄如表:
碳酸鹽酸 純堿 鈣片(含碳酸鈣) 雞蛋殼
白醋 反應過快,混雜醋味 反應產生氣體較少,成本高,混雜醋味 緩慢釋放氣體,成本低,混雜醋味
檸檬酸 反應過快 反應產生氣體較少,成本高 緩慢釋放氣體,成本低,無異味
(5)從微觀角度解釋“聞到醋味”的原因是________。
(6)白醋(主要成分為醋酸CH3COOH,水溶液中能離解出醋酸根CH3COO-和氫離子H+)與純堿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________。(請把化學反應方程式填寫完整)
(7)綜上表格,自制家用CO2誘蚊劑最佳原料為________。
13.(2025·深圳模擬)硫化鈉(Na2S)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礦業、造紙、化學合成等工業。以Na2SO4為原料制備Na2S的部分流程如圖所示。
【查閱資料】:H2S水溶液性質與鹽酸相似,屬于酸,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
(1)實驗前需將Na2SO4固體研磨至0.2mm,其目的是   。
(2)設備1中,通氫氣反應前需先通氮氣,原因是   。
(3)不同催化劑、不同溫度對制備Na2S反應轉化率的影響不同。結合圖,應選擇的催化劑為   ,溫度為   ℃。
(4)設備2中,NaOH溶液與H2S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反應。
(5)一定溫度下,Na2S溶液經過蒸發濃縮形成飽和溶液,繼續恒溫蒸發會有Na2S晶體析出,在結晶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用煤粉與Na2SO4在900~1200℃煅燒也可以制備Na2S,其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Na2SO4Na2S+2CO2↑,相較于上述的H2催化制Na2S生產工藝,該工藝的缺點是   (寫出一點即可)。
14.(2025·深圳模擬)金屬材料發展史是人類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推動文明進步的縮影。古代青銅鐵器、工業時代鋼鐵與鋁、現代高性能合金,每一次材料的革新都深刻影響了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發展。
(1)商代已掌握青銅鑄造技術,而鐵器直至春秋才普及。請設計實驗驗證銅、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寫出操作步驟、現象及結論:   。
(2)用含Fe2O380%的赤鐵礦200噸與CO高溫反應煉鐵,理論上可制得鐵多少噸?(假設雜質不參與反應;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寫出過程)
(3)鈦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數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由此可知鈦合金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寫出一點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綠色化學
【解析】【解答】A、 治理海洋垃圾可減少水體污染,不符合題意;
B、 管控廢氣揚塵可減少空氣污染,不符合題意;
C、 深埋有害垃圾會污染土壤及水體,符合題意;
D、 開發清潔能源 ,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減少空氣污染,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環境、空氣、水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此確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環保理念。
2.【答案】D
【知識點】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質子數,故錳原子的質子數為25,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相對質量,故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4.94,而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故兩個錳原子表示為2Mn,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而二氧化錳中氧元素的化合物為-2價,則錳元素顯+4價,故二氧化錳中錳元素的化合價表示為:,該書寫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質子數,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相對質量,右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來解答。
3.【答案】D
【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
【解析】【解答】A、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由微觀模型圖可知,該反應生成物為CO2和C2H5OH,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任何物質的化學性質取決于該物質的整體結構與組成,是二氧化碳分子,因此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在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構成物質的微粒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葡萄糖發酵轉換成二氧化碳和乙醇來解答。
4.【答案】A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有機物的特征、分類及聚合物的特性
【解析】【解答】A、糠醛是一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糠醛是由糠醛分子構成的,每個糠醛分子是由5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即每個糠醛分子中含有11個原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糠醛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5):(1×4):(16×2)=60:4:32,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糠醛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5):(1×4):(16×2)=60:4:32=15:1:8,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一個分子由幾個原子構成,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機物來解答。
5.【答案】B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解析】【解答】A、甘薯生長需要大量養分,種植時需要科學施肥,增加產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甘薯適合在pH值為5.5~6.5(弱酸性)的土壤中種植,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屬于堿,能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發生反應,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增大氧氣的濃度能促進燃料的燃燒,因此烤甘薯時,木炭燃燒放熱,可以通過向燒烤爐中持續扇風,增加氧氣供應量的辦法使木炭燃燒更充分,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紫甘薯中的花青素在酸性、中性、堿性溶液中呈現出不同顏色,可用于自制酸堿指示劑,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紫甘薯中的花青素在酸性、中性、堿性溶液中呈現出不同顏色,可用于自制酸堿指示劑;甘薯適合在pH值為5.5~6.5(弱酸性)的土壤中種植,熟石灰是氫氧化鈣屬于堿,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增大氧氣的含量來加快反應速度來解答。
6.【答案】D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粗鹽提純
【解析】【解答】A、用藥匙取用固體藥品時瓶塞倒放桌面,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粗鹽溶解應在燒杯中進行,不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C、過濾時應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圖中無用玻璃棒引流,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藥匙取用固體藥品時瓶塞倒放桌面來解答;
B、根據溶解在燒杯中進行,量取量取液體來解答;
C、根據過濾操作注意一帖二低三靠來解答;
D、根據蒸發操作中玻璃棒攪拌加快蒸發速度來解答。
7.【答案】B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氯化鈉和氯化鎂的溶解度均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氯化鎂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降溫結晶析出氯化鎂后的飽和溶液中仍含有氯化鎂,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t℃時氯化鎂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它們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MgCl2>NaCl,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t℃時氯化鎂的溶解度是7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70g氯化鎂達到飽和狀態,此溫度下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是,所以t℃時配制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不可能達到70%,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根據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往10g6%的NaCl溶液中加水得到3%的NaCl溶液,則需要加水的質量為,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氯化鈉和氯化鎂的溶解度均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氯化鎂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某溫度時的物質的溶解度大小比較以及溶解度的含義和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或判斷該溫度下的溶液是否是飽和溶液來解答。
8.【答案】A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電解水實驗;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解答】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瓶內氣壓不變,不能形成壓強差,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符合題意;
B、水通電能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可探究水的組成,不符合題意;
C、實驗中銅片上的白磷能夠燃燒,水中白磷不能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即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不符合題意;
D、第一支試管中的鐵釘能與氧氣、水充分接觸;第二支試管中的鐵釘只能與水接觸;一段時間后,第一支試管中的鐵釘生銹,第二支試管的鐵釘沒有生銹,說明鐵釘生銹與氧氣有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時密閉容器內的壓強不變化來解答;
B、根據水通電能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來解答;
C、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的同時溫度達到著火點來解答;
D、根據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和水接觸來解答。
9.【答案】C
【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空氣中常見酸堿鹽的質量或性質變化及貯存法
【解析】【解答】A、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氧化鐵、鐵均能與稀鹽酸反應,不能將生銹的鐵絲長時間浸泡在稀鹽酸中,該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不符合題意;
B、CO2和HCl氣體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不符合題意;
C、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蔗糖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取等質量樣品,分別加入適量等體積的水,測量溫度變化,溶于水溫度降低的是硝酸銨固體,溶于水溫度幾乎無變化的是蔗糖,可以鑒別,符合題意;
D、氫氧化鈉變質會生成碳酸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均顯堿性,均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不能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來解答;
B、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氯化氫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來解答;
C、根據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蔗糖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來解答;
D、根據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均顯堿性,均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來解答。
10.【答案】B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方程式,從圖1可以看出,并不是pH越大,過氧化氫分解越快,pH=9時生成氧氣體積最大,反應速率最大,pH<9時,pH越大,產生氧氣的體積越大,即過氧化氫溶液分解速度越快,但pH﹥9時,pH越大,產生氧氣的體積反而減小,即過氧化氫溶液分解速度反而越慢,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圖2中分液漏斗存放調節劑,通過調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調節劑的滴加量,從而可以控制溶液的pH,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從圖1可知,在pH=9時,產生氧氣的體積最大,即過氧化氫分解速率較快,所以pH=9的堿性環境不適合用來保存過氧化氫溶液,常溫下保存過氧化氫溶液應該選擇分解速率較慢的酸性條件,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該實驗只是探究了不同酸堿性(反應條件)對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影響,生成物始終是水和氧氣,并沒有得出生成物種類不同的結論,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當pH=9時生成氧氣體積最大反應速率最快,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速度。
11.【答案】(1)安全性能好(或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電壓高、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
(2)A
(3)液氧(或O2);使溫度達到燃料的著火點;2H2+O22H2O
(4)太陽能(或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等)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燃燒與燃燒的條件;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1)根據“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具有電壓高、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優點”可知,鋰離子電池的優點有電壓高、比能量大(或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
(2)根據圖1分析,充電電量40%~60%、儲存溫度25℃時,電池衰退速率較低,儲存條件最優的是充電電量50%、儲存溫度25℃。
故答案為:A.
(3)氧氣具有助燃性,液體火箭推進劑中助燃劑是液氧(或O2);發動機點火后燃料燃燒,點火的作用是使溫度達到燃料的著火點;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
(4)太陽能(或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等)屬于新能源。
【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鋰離子電池的優點是電壓高、比能量大或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等來解答。
(1)根據“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具有電壓高、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優點”可知,鋰離子電池的優點有電壓高、比能量大(或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任寫一點);
(2) 根據圖1分析,充電電量40%~60%、儲存溫度25℃時,電池衰退速率較低,儲存條件最優的是充電電量50%、儲存溫度25℃,故選A;
(3)氧氣具有助燃性,液體火箭推進劑中助燃劑是液氧(或O2);發動機點火后燃料燃燒,點火的作用是使溫度達到燃料的著火點;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
(4)太陽能(或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等)屬于新能源。
12.【答案】(1) 化學
(2) CO2+Ca(OH)2=CaCO3↓+H2O
(3) 二
(4) 較封閉
(5) 分子在不斷運動
(6) CO2↑
(7) 雞蛋殼和檸檬酸
【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1)酵母分解蔗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2)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可用澄清石灰水檢驗C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3)從實驗結果圖可以看出,裝有誘蚊劑的瓶內CO2含量明顯高于空氣中的CO2含量,比人體呼出氣體中的CO2含量少很多,說明產生CO2的量較少,振蕩后觀察到石灰水無明顯變化,所以猜想二正確;
(4)在較封閉的環境中,誘蚊劑產生的CO2不容易擴散出去,能保持較高的濃度,從而對蚊蟲有更好的引誘效果,所以該誘蚊劑在較封閉的環境下誘蚊效果更好;
(5)從微觀角度來看,"聞到醋味"是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醋酸分子擴散到空氣中,進入人的鼻腔,使人聞到醋味;
(6)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5個C、8個H、2個Na、7個O;反應后有4個C、8個H、2個Na、5個O,故還缺少1個C和2個O,因此空格處CO2↑;
(7)分析表格可知,雞蛋殼與檸檬酸反應時能緩慢釋放氣體,成本低且無異味,符合作為自制家用誘蚊劑原料的要求;而其他組合存在反應過快、成本高或有異味等不足,所以自制家用誘蚊劑最佳原料為雞蛋殼和檸檬酸。
【分析】(1)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
(2)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來解答;
(3)根據圖示分析可知,瓶內CO2含量明顯高于空氣中的CO2含量,比人體呼出氣體中的CO2含量少很多來解答;
(4)根據誘蚊劑在較封閉的環境下誘蚊效果更好來解答;
(5)根據分子的特性有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分子有質量來解答;
(6)根據化學變化中反應前后元素不變,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來解答;
(7)根據雞蛋殼與檸檬酸反應能緩慢釋放氣體,成本低且無異味來解答。
13.【答案】(1)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快速、充分
(2)排盡設備內(或裝置內)空氣,防止氫氣與空氣混合加熱時發生爆炸
(3)α-納米Fe2O3;610
(4)2NaOH+H2S=Na2S+2H2O;復分解
(5)不變
(6)耗能(或有污染、需要尾氣處理)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解析】【解答】(1)實驗前需將Na2SO4固體研磨至0.2mm,其目的是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快速、充分反應;
(2)設備1中通氫氣反應前需先通氮氣的目的是為了排盡設備內(或裝置內)空氣,防止氫氣與空氣混合加熱時發生爆炸;
(3)由圖可知,使用 α 納米Fe2O3作催化劑在 610 ℃ 時可使轉化率最高;
(4)設備2中NaOH溶液與H2S反應生成硫化鈉和水的方程式為:2NaOH+H2S=Na2S+2H2O,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反應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
(5)繼續在該溫度下恒溫蒸發時,溶液始終保持飽和狀態,析出Na2S固體的同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6)用煤粉高溫煅燒法的缺點是能耗大、溫度要求高,并且會產生二氧化碳造成環境污染。
【分析】(1)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度來解答;
(2)根據氫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燃燒會產生爆炸事件來解答;
(3)根據折線圖分析可知, α 納米Fe2O3作催化劑在 610 ℃ 時可使轉化率最高來解答;
(4)根據NaOH與H2S反應生成硫化鈉和水,復分解反應的概念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反應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來解答;
(5)根據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來解答;
(6)根據煤粉和硫酸鈉高溫下反應生成硫化鈉和二氧化碳,消耗能量高,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形成溫室效應來解答。
(1)實驗前需將Na2SO4固體研磨至0.2mm,其目的是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快速、充分;
(2)設備1中,通氫氣反應前需先通氮氣,是為了排盡設備內(或裝置內)空氣,防止氫氣與空氣混合加熱時發生爆炸;
(3)由圖可知,使用 α 納米Fe2O3作催化劑在 610 ℃ 時可使轉化率最高,因此應選用 α 納米Fe2O3溫度為 610 ℃;
(4)設備2中,NaOH溶液與H2S反應生成硫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Na2S+2H2O,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反應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
(5)繼續在該溫度下恒溫蒸發時,溶液始終保持飽和狀態,析出Na2S固體的同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6)用煤粉高溫煅燒法的缺點是能耗大、溫度要求高,并且會產生二氧化碳造成環境污染。
14.【答案】(1)將打磨好的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合理即可)
(2)解:設理論上可制得鐵的質量為x。
x=112t
答:理論上可制得鐵112噸。
(3)抗腐蝕性強
【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金屬活動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在金屬活潑性順序中鐵比銅活潑;驗證銅、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為將打磨好的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2) 解:設理論上可制得鐵的質量為x。
解得x=112t
答:理論上可制得鐵112噸。
(3)鈦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數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由此可知鈦合金具有抗腐蝕性強的化學性質。
【分析】(1)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鐵比銅活潑,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來解答;
(2)根據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已知氧化鐵的質量來計算鐵的質量來解答;
(3)根據合金的特性是熔點低、硬度大、耐腐蝕來解答。
(1)驗證銅、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為:將打磨好的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2)見答案;
(3)鈦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數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由此可知鈦合金具有抗腐蝕性強的化學性質。
1 / 1廣東省深圳市2025年4月初三適應性聯合測試(二模)化學試題
1.(2025·深圳模擬)守護深圳生態,共建美好家園。下列做法與該理念不相符的是(  )
A.治理海洋垃圾 B.管控廢氣揚塵
C.深埋有害垃圾 D.開發清潔能源
【答案】C
【知識點】綠色化學
【解析】【解答】A、 治理海洋垃圾可減少水體污染,不符合題意;
B、 管控廢氣揚塵可減少空氣污染,不符合題意;
C、 深埋有害垃圾會污染土壤及水體,符合題意;
D、 開發清潔能源 ,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減少空氣污染,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環境、空氣、水等污染原因分析,由此確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環保理念。
2.(2025·深圳模擬)甘薯中含有錳、銅等微量元素,對維持生理功能和健康很重要。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錳原子的中子數為25
B.錳原子的質量是54.94
C.兩個錳原子:Mn2
D.二氧化錳中錳元素的化合價:
【答案】D
【知識點】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質子數,故錳原子的質子數為25,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相對質量,故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4.94,而原子的實際質量很小,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故兩個錳原子表示為2Mn,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化合物中正負價的代數和為0,而二氧化錳中氧元素的化合物為-2價,則錳元素顯+4價,故二氧化錳中錳元素的化合價表示為:,該書寫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質子數,下方的數字表示原子相對質量,右上方的符號表示元素符號,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來解答。
3.(2025·深圳模擬)富含淀粉的甘薯通過淀粉水解、葡萄糖發酵等過程,可釀造出風味獨特的甘薯酒。葡萄糖(化學式為C6H12O6)發酵釀酒的微觀圖示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不變
B.反應前后催化劑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C.反應生成物為CO2和C2H5OH
D.保持化學性質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答案】D
【知識點】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
【解析】【解答】A、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由微觀模型圖可知,該反應生成物為CO2和C2H5OH,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任何物質的化學性質取決于該物質的整體結構與組成,是二氧化碳分子,因此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該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在化學變化中元素守恒,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催化劑的概念是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構成物質的微粒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葡萄糖發酵轉換成二氧化碳和乙醇來解答。
4.(2025·深圳模擬)烤甘薯的香氣主要來自烤制過程中產生的糠醛等芳香化合物。下列關于糠醛(化學式為C5H4O2)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有機物
B.由11個原子構成
C.氧元素質量分數最小
D.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16
【答案】A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有機物的特征、分類及聚合物的特性
【解析】【解答】A、糠醛是一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B、糠醛是由糠醛分子構成的,每個糠醛分子是由5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的,即每個糠醛分子中含有11個原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糠醛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5):(1×4):(16×2)=60:4:32,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糠醛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5):(1×4):(16×2)=60:4:32=15:1:8,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物質由元素組成以及元素的質量,物質由分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一個分子由幾個原子構成,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機物來解答。
5.(2025·深圳模擬)下列勞動實踐中,說法錯誤的是
A.甘薯生長需要大量養分,種植時需要科學施肥
B.甘薯適合在pH值為5.5~6.5的土壤中種植,可用熟石灰改良堿性土壤
C.烤甘薯時,木炭燃燒放熱,可以通過向燒烤爐中持續扇風的辦法使木炭燃燒更充分
D.紫甘薯中的花青素在酸性、中性、堿性溶液中呈現出不同顏色,可用于自制酸堿指示劑
【答案】B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解析】【解答】A、甘薯生長需要大量養分,種植時需要科學施肥,增加產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甘薯適合在pH值為5.5~6.5(弱酸性)的土壤中種植,熟石灰是氫氧化鈣的俗稱屬于堿,能與土壤中的酸性物質發生反應,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增大氧氣的濃度能促進燃料的燃燒,因此烤甘薯時,木炭燃燒放熱,可以通過向燒烤爐中持續扇風,增加氧氣供應量的辦法使木炭燃燒更充分,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紫甘薯中的花青素在酸性、中性、堿性溶液中呈現出不同顏色,可用于自制酸堿指示劑,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紫甘薯中的花青素在酸性、中性、堿性溶液中呈現出不同顏色,可用于自制酸堿指示劑;甘薯適合在pH值為5.5~6.5(弱酸性)的土壤中種植,熟石灰是氫氧化鈣屬于堿,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增大氧氣的含量來加快反應速度來解答。
6.(2025·深圳模擬)在除去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實驗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取用粗鹽 B.溶解粗鹽
C.過濾鹽水 D.蒸發濾液
【答案】D
【知識點】實驗室常見的儀器及使用;藥品的取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粗鹽提純
【解析】【解答】A、用藥匙取用固體藥品時瓶塞倒放桌面,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粗鹽溶解應在燒杯中進行,不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C、過濾時應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圖中無用玻璃棒引流,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操作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藥匙取用固體藥品時瓶塞倒放桌面來解答;
B、根據溶解在燒杯中進行,量取量取液體來解答;
C、根據過濾操作注意一帖二低三靠來解答;
D、根據蒸發操作中玻璃棒攪拌加快蒸發速度來解答。
7.(2025·深圳模擬)粗鹽中含有少量MgCl2。NaCl和MgCl2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降溫結晶可以除去NaCl飽和溶液中全部的MgCl2
B.t℃時,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MgCl2>NaCl
C.t℃時,可配制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為70%的MgCl2溶液
D.往10g6%的NaCl溶液中加入20g水可稀釋得到3%的NaCl溶液
【答案】B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氯化鈉和氯化鎂的溶解度均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氯化鎂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降溫結晶析出氯化鎂后的飽和溶液中仍含有氯化鎂,該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
B、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t℃時氯化鎂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它們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MgCl2>NaCl,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t℃時氯化鎂的溶解度是7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70g氯化鎂達到飽和狀態,此溫度下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是,所以t℃時配制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不可能達到70%,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根據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往10g6%的NaCl溶液中加水得到3%的NaCl溶液,則需要加水的質量為,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氯化鈉和氯化鎂的溶解度均隨溫度降低而減小,氯化鎂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某溫度時的物質的溶解度大小比較以及溶解度的含義和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或判斷該溫度下的溶液是否是飽和溶液來解答。
8.(2025·深圳模擬)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目的 A.測定空氣中O2的含量 B.探究水的組成 C.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D.探究O2對鐵釘銹蝕的影響
實驗設計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電解水實驗;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探究;探究金屬銹蝕的條件;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解析】【解答】A、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瓶內氣壓不變,不能形成壓強差,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符合題意;
B、水通電能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可探究水的組成,不符合題意;
C、實驗中銅片上的白磷能夠燃燒,水中白磷不能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即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不符合題意;
D、第一支試管中的鐵釘能與氧氣、水充分接觸;第二支試管中的鐵釘只能與水接觸;一段時間后,第一支試管中的鐵釘生銹,第二支試管的鐵釘沒有生銹,說明鐵釘生銹與氧氣有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時密閉容器內的壓強不變化來解答;
B、根據水通電能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來解答;
C、根據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的同時溫度達到著火點來解答;
D、根據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和水接觸來解答。
9.(2025·深圳模擬)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的是
選項 目的 方案
A 除去鐵絲上的鐵銹 將生銹的鐵絲長時間浸泡在稀鹽酸中
B 除去CO2中少量HCl 將混合氣體通入NaOH溶液中
C 鑒別NH4NO3固體和蔗糖 取等質量樣品,分別加入適量等體積的水,測量溫度變化
D 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 取樣,滴加酚酞溶液,觀察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空氣中常見酸堿鹽的質量或性質變化及貯存法
【解析】【解答】A、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氧化鐵、鐵均能與稀鹽酸反應,不能將生銹的鐵絲長時間浸泡在稀鹽酸中,該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不符合題意;
B、CO2和HCl氣體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不符合題意;
C、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蔗糖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取等質量樣品,分別加入適量等體積的水,測量溫度變化,溶于水溫度降低的是硝酸銨固體,溶于水溫度幾乎無變化的是蔗糖,可以鑒別,符合題意;
D、氫氧化鈉變質會生成碳酸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均顯堿性,均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不能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來解答;
B、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氯化氫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來解答;
C、根據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蔗糖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來解答;
D、根據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均顯堿性,均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來解答。
10.(2025·深圳模擬)興趣小組探究酸堿性對H2O2分解快慢的影響。60℃時,每次向10g30%的H2O2溶液滴加調節劑,使溶液的pH從3依次調至13,測得30分鐘內產生氣體的體積隨pH的變化關系如圖1。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反應原理:2H2O2=2H2O+O2↑;pH越大,H2O2分解越快
B.圖2分液漏斗存放調節劑,可通過調節滴加量控制溶液的pH
C.常溫下,實驗室保存H2O2溶液可控制在pH=9的堿性環境中
D.由該實驗可知,同一種反應物,反應條件不同,生成物種類不同
【答案】B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方程式,從圖1可以看出,并不是pH越大,過氧化氫分解越快,pH=9時生成氧氣體積最大,反應速率最大,pH<9時,pH越大,產生氧氣的體積越大,即過氧化氫溶液分解速度越快,但pH﹥9時,pH越大,產生氧氣的體積反而減小,即過氧化氫溶液分解速度反而越慢,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圖2中分液漏斗存放調節劑,通過調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調節劑的滴加量,從而可以控制溶液的pH,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C、從圖1可知,在pH=9時,產生氧氣的體積最大,即過氧化氫分解速率較快,所以pH=9的堿性環境不適合用來保存過氧化氫溶液,常溫下保存過氧化氫溶液應該選擇分解速率較慢的酸性條件,該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D、該實驗只是探究了不同酸堿性(反應條件)對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影響,生成物始終是水和氧氣,并沒有得出生成物種類不同的結論,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當pH=9時生成氧氣體積最大反應速率最快,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應速度。
11.(2025·深圳模擬)能源革新與綠色未來。
傳統化石燃料推動了工業革命,卻帶來了資源枯竭與環境污染的雙重危機。新能源的研發與應用成為破解這一困境的關鍵突破口。
在交通領域,新能源汽車正加速發展,其中鋰離子電池作為核心動力來源備受矚目。鋰離子電池具有電壓高、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優點。但鋰離子電池在使用、儲存過程中容量會緩慢衰退,其衰退速率與充電電量和儲存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
航空航天方面,我國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作為全球首枚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的空白。推進劑是決定火箭動力的關鍵因素,液氧煤油、液氧液氫、液氧甲烷是常見的三種液體火箭推進劑。其中,液氧甲烷具有成本低、綠色環保、燃燒效率高、易制取等特點。
隨著科技發展,能源領域的變革將更為迅猛。多種形式的新能源將逐漸走向成熟,為人類的未來發展鋪就一條綠色之路。
(1)鋰離子電池的優點有   (寫出一點即可)。
(2)讀圖分析,下列鋰離子電池儲存條件最優的是______(填選項)。
A.充電電量50%,儲存溫度25℃ B.充電電量100%,儲存溫度40℃
C.充電電量50%,儲存溫度40℃ D.充電電量100%,儲存溫度25℃
(3)液體火箭推進劑中助燃劑是   。發動機點火后燃料燃燒,點火的作用是   。液氧液氫推進劑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4)請你寫出另外一種新能源:   。
【答案】(1)安全性能好(或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電壓高、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
(2)A
(3)液氧(或O2);使溫度達到燃料的著火點;2H2+O22H2O
(4)太陽能(或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等)
【知識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燃燒與燃燒的條件;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1)根據“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具有電壓高、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優點”可知,鋰離子電池的優點有電壓高、比能量大(或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
(2)根據圖1分析,充電電量40%~60%、儲存溫度25℃時,電池衰退速率較低,儲存條件最優的是充電電量50%、儲存溫度25℃。
故答案為:A.
(3)氧氣具有助燃性,液體火箭推進劑中助燃劑是液氧(或O2);發動機點火后燃料燃燒,點火的作用是使溫度達到燃料的著火點;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
(4)太陽能(或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等)屬于新能源。
【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鋰離子電池的優點是電壓高、比能量大或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新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等來解答。
(1)根據“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具有電壓高、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優點”可知,鋰離子電池的優點有電壓高、比能量大(或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自放電小、充電快速、工作溫度范圍較寬等)(任寫一點);
(2) 根據圖1分析,充電電量40%~60%、儲存溫度25℃時,電池衰退速率較低,儲存條件最優的是充電電量50%、儲存溫度25℃,故選A;
(3)氧氣具有助燃性,液體火箭推進劑中助燃劑是液氧(或O2);發動機點火后燃料燃燒,點火的作用是使溫度達到燃料的著火點;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
(4)太陽能(或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等)屬于新能源。
12.(2025·深圳模擬)人們常被蚊蟲叮咬所困擾。某家用滅蚊器采用“誘蚊劑”誘蚊、搭配“滅蚊裝置”抓捕滅蚊。該誘蚊劑的主要成分是酵母和蔗糖。酵母分解蔗糖產生的CO2能模擬人體呼出的氣體,蔗糖甜味可增加誘餌吸引力,以蚊蟲喜愛的氣味和食品雙重誘蚊。
【查閱資料】①CO2在濃度較低時就對蚊蟲有引誘效應,且對環境安全友好;
②將過量的CO2持續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會生成易溶于水的Ca(HCO3)2。
(1)酵母分解蔗糖屬于________(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為檢驗該誘蚊劑是否如宣傳中所說“產生了CO2,小深提前在塑料瓶中裝入誘蚊劑。24小時后用澄清石灰水檢驗CO2,其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振蕩后,觀察到石灰水無明顯變化。
【假設】猜想一:未產生CO2;猜想二:產生CO2的量較少;猜想三:產生CO2的量過多。
【實驗】小圳利用CO2傳感器測定人體呼出氣體、裝有誘蚊劑的瓶內、空氣中CO2含量變化。實驗結果如圖:
【結論】
(3)分析可得,猜想________正確。
【應用】
(4)該誘蚊劑在________(選填“通風好”或“較封閉”)的環境下誘蚊效果更好。
【自制CO2誘蚊劑】為尋找合適的原料,實驗小組利用家中常見的酸和碳酸鹽進行實驗,記錄如表:
碳酸鹽酸 純堿 鈣片(含碳酸鈣) 雞蛋殼
白醋 反應過快,混雜醋味 反應產生氣體較少,成本高,混雜醋味 緩慢釋放氣體,成本低,混雜醋味
檸檬酸 反應過快 反應產生氣體較少,成本高 緩慢釋放氣體,成本低,無異味
(5)從微觀角度解釋“聞到醋味”的原因是________。
(6)白醋(主要成分為醋酸CH3COOH,水溶液中能離解出醋酸根CH3COO-和氫離子H+)與純堿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________。(請把化學反應方程式填寫完整)
(7)綜上表格,自制家用CO2誘蚊劑最佳原料為________。
【答案】(1) 化學
(2) CO2+Ca(OH)2=CaCO3↓+H2O
(3) 二
(4) 較封閉
(5) 分子在不斷運動
(6) CO2↑
(7) 雞蛋殼和檸檬酸
【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
【解析】【解答】(1)酵母分解蔗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2)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可用澄清石灰水檢驗C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3)從實驗結果圖可以看出,裝有誘蚊劑的瓶內CO2含量明顯高于空氣中的CO2含量,比人體呼出氣體中的CO2含量少很多,說明產生CO2的量較少,振蕩后觀察到石灰水無明顯變化,所以猜想二正確;
(4)在較封閉的環境中,誘蚊劑產生的CO2不容易擴散出去,能保持較高的濃度,從而對蚊蟲有更好的引誘效果,所以該誘蚊劑在較封閉的環境下誘蚊效果更好;
(5)從微觀角度來看,"聞到醋味"是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醋酸分子擴散到空氣中,進入人的鼻腔,使人聞到醋味;
(6)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5個C、8個H、2個Na、7個O;反應后有4個C、8個H、2個Na、5個O,故還缺少1個C和2個O,因此空格處CO2↑;
(7)分析表格可知,雞蛋殼與檸檬酸反應時能緩慢釋放氣體,成本低且無異味,符合作為自制家用誘蚊劑原料的要求;而其他組合存在反應過快、成本高或有異味等不足,所以自制家用誘蚊劑最佳原料為雞蛋殼和檸檬酸。
【分析】(1)根據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來解答;
(2)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來解答;
(3)根據圖示分析可知,瓶內CO2含量明顯高于空氣中的CO2含量,比人體呼出氣體中的CO2含量少很多來解答;
(4)根據誘蚊劑在較封閉的環境下誘蚊效果更好來解答;
(5)根據分子的特性有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分子有質量來解答;
(6)根據化學變化中反應前后元素不變,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不變來解答;
(7)根據雞蛋殼與檸檬酸反應能緩慢釋放氣體,成本低且無異味來解答。
13.(2025·深圳模擬)硫化鈉(Na2S)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礦業、造紙、化學合成等工業。以Na2SO4為原料制備Na2S的部分流程如圖所示。
【查閱資料】:H2S水溶液性質與鹽酸相似,屬于酸,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
(1)實驗前需將Na2SO4固體研磨至0.2mm,其目的是   。
(2)設備1中,通氫氣反應前需先通氮氣,原因是   。
(3)不同催化劑、不同溫度對制備Na2S反應轉化率的影響不同。結合圖,應選擇的催化劑為   ,溫度為   ℃。
(4)設備2中,NaOH溶液與H2S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反應。
(5)一定溫度下,Na2S溶液經過蒸發濃縮形成飽和溶液,繼續恒溫蒸發會有Na2S晶體析出,在結晶過程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用煤粉與Na2SO4在900~1200℃煅燒也可以制備Na2S,其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Na2SO4Na2S+2CO2↑,相較于上述的H2催化制Na2S生產工藝,該工藝的缺點是   (寫出一點即可)。
【答案】(1)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快速、充分
(2)排盡設備內(或裝置內)空氣,防止氫氣與空氣混合加熱時發生爆炸
(3)α-納米Fe2O3;610
(4)2NaOH+H2S=Na2S+2H2O;復分解
(5)不變
(6)耗能(或有污染、需要尾氣處理)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解析】【解答】(1)實驗前需將Na2SO4固體研磨至0.2mm,其目的是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快速、充分反應;
(2)設備1中通氫氣反應前需先通氮氣的目的是為了排盡設備內(或裝置內)空氣,防止氫氣與空氣混合加熱時發生爆炸;
(3)由圖可知,使用 α 納米Fe2O3作催化劑在 610 ℃ 時可使轉化率最高;
(4)設備2中NaOH溶液與H2S反應生成硫化鈉和水的方程式為:2NaOH+H2S=Na2S+2H2O,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反應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
(5)繼續在該溫度下恒溫蒸發時,溶液始終保持飽和狀態,析出Na2S固體的同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6)用煤粉高溫煅燒法的缺點是能耗大、溫度要求高,并且會產生二氧化碳造成環境污染。
【分析】(1)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度來解答;
(2)根據氫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燃燒會產生爆炸事件來解答;
(3)根據折線圖分析可知, α 納米Fe2O3作催化劑在 610 ℃ 時可使轉化率最高來解答;
(4)根據NaOH與H2S反應生成硫化鈉和水,復分解反應的概念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反應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來解答;
(5)根據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來解答;
(6)根據煤粉和硫酸鈉高溫下反應生成硫化鈉和二氧化碳,消耗能量高,過多的二氧化碳會形成溫室效應來解答。
(1)實驗前需將Na2SO4固體研磨至0.2mm,其目的是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加快速、充分;
(2)設備1中,通氫氣反應前需先通氮氣,是為了排盡設備內(或裝置內)空氣,防止氫氣與空氣混合加熱時發生爆炸;
(3)由圖可知,使用 α 納米Fe2O3作催化劑在 610 ℃ 時可使轉化率最高,因此應選用 α 納米Fe2O3溫度為 610 ℃;
(4)設備2中,NaOH溶液與H2S反應生成硫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Na2S+2H2O,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反應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
(5)繼續在該溫度下恒溫蒸發時,溶液始終保持飽和狀態,析出Na2S固體的同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
(6)用煤粉高溫煅燒法的缺點是能耗大、溫度要求高,并且會產生二氧化碳造成環境污染。
14.(2025·深圳模擬)金屬材料發展史是人類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推動文明進步的縮影。古代青銅鐵器、工業時代鋼鐵與鋁、現代高性能合金,每一次材料的革新都深刻影響了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發展。
(1)商代已掌握青銅鑄造技術,而鐵器直至春秋才普及。請設計實驗驗證銅、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寫出操作步驟、現象及結論:   。
(2)用含Fe2O380%的赤鐵礦200噸與CO高溫反應煉鐵,理論上可制得鐵多少噸?(假設雜質不參與反應;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寫出過程)
(3)鈦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數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由此可知鈦合金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寫出一點即可)。
【答案】(1)將打磨好的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合理即可)
(2)解:設理論上可制得鐵的質量為x。
x=112t
答:理論上可制得鐵112噸。
(3)抗腐蝕性強
【知識點】合金與合金的性質;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金屬活動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在金屬活潑性順序中鐵比銅活潑;驗證銅、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為將打磨好的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2) 解:設理論上可制得鐵的質量為x。
解得x=112t
答:理論上可制得鐵112噸。
(3)鈦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數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由此可知鈦合金具有抗腐蝕性強的化學性質。
【分析】(1)根據金屬活潑性順序表中鐵比銅活潑,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來解答;
(2)根據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的方程式中已知氧化鐵的質量來計算鐵的質量來解答;
(3)根據合金的特性是熔點低、硬度大、耐腐蝕來解答。
(1)驗證銅、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實驗為:將打磨好的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2)見答案;
(3)鈦合金制品放在海水中數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由此可知鈦合金具有抗腐蝕性強的化學性質。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叙永县| 东至县| 河源市| 遂昌县| 清丰县| 虞城县| 沂南县| 大洼县| 九龙城区| 西贡区| 自贡市| 同江市| 阿图什市| 射洪县| 都安| 怀宁县| 页游| 义乌市| 天台县| 嘉禾县| 肇庆市| 岳池县| 怀集县| 永城市| 尤溪县| 普兰店市| 普陀区| 家居| 祥云县| 安福县| 裕民县| 韶山市| 武乡县| 三河市| 惠安县| 郸城县| 临沧市| 贵德县| 乌鲁木齐市|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