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2025年中考一?;瘜W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2025年中考一?;瘜W試題

資源簡介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1.(2025·從化模擬)廣東有眾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廣東剪紙、粵繡、潮汕工夫茶藝和香云紗染整技藝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廣東剪紙的裁剪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
B.沖泡工夫茶時茶香四溢,體現了分子是運動的
C.染整技藝中去除絲膠所用的純堿水溶液屬于純凈物
D.制作粵繡所用的植物纖維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2025·從化模擬)“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下列做法中不恰當的是(  )
A.回收利用廢舊金屬,變廢為寶
B.開發新能源,逐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為減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燒廢棄塑料
D.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3.(2025·從化模擬)在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的實驗提示中,不需要出現的提示圖標是
A. B.
C. D.
4.(2025·從化模擬)空氣是人類的寶貴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B.氧氣可用作火箭發射的燃料
C.酸雨的產生與空氣污染有關
D.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氣
5.(2025·從化模擬)人體健康離不開化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缺少鐵元素會引起缺鐵性貧血
B.淀粉沒有甜味,不屬于糖類
C.鐵、鋅、鉛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
D.感冒藥是家庭常備藥物,過期仍可服用
6.(2025·從化模擬)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下列勞動項目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
A 燒烤時先點燃紙張再引燃木炭 使溫度達到木炭的著火點
B 清理家中魚缸并通入空氣 空氣中的氧氣易溶于水
C 給校園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 屬于復合肥料
D 用石灰漿粉刷墻壁 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
A.A B.B C.C D.D
7.(2025·從化模擬)中國的鋰電池技術世界領先。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鋰是金屬元素 B.鋰原子的原子序數是3
C.鋰離子核外電子數是3 D.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
8.(2025·從化模擬)便攜式戶外凈水器能夠除去河水中的鈣離子、鎂離子等微粒,達到過濾雜質和降低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含量的目的。以下有關此凈水器工作原理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該裝置中的活性炭起到吸附的作用
B.該裝置利用了蒸餾原理來降低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含量
C.除去鈣離子、鎂離子的原理是靜置沉淀
D.出水和入水的位置互換可增強凈水效果
9.(2025·從化模擬)燃料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氫氣被認為是理想的清潔、高能燃料
B.鎂粉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不會發生爆炸
C.車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
D.減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
10.(2025·從化模擬)小金在做電解水實驗時,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鈉溶液(硫酸鈉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電一段時間,現象如下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氣體,發現木條上火焰熄滅
B.此反應證明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C.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
D.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氣體,氣體能燃燒
11.(2025·從化模擬)氨氣的合成開啟了工業催化新紀元,為世界糧食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下圖是合成氨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表示3個氫氣
B.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氨氣的粒子個數比為
C.生成物氨氣是由和構成
D.生成物氨氣中、元素的質量比是
12.(2025·從化模擬)表格為一些常見食物汁液的近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食物 蘋果汁 葡萄汁 西紅柿 雞蛋清 牛奶
pH 2.9~3.3 3.5~4.5 4.0~4.4 7.6~8.0 6.3~6.6
A.雞蛋清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
B.牛奶顯堿性
C.胃酸過多的人應多吃西紅柿
D.葡萄汁的酸性比蘋果汁的酸性強
13.(2025·從化模擬)下列實驗方案不可行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二氧化錳和碳粉 取樣,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B 鑒別CO2和CO 將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C 鑒別氯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 取樣,加水溶解
D 鑒別氯化鋇溶液和氯化鎂溶液 取樣,加硫酸鈉溶液
A.A B.B C.C D.D
14.(2025·從化模擬)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均為初中化學的探究實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①可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若去掉彈簧夾,將導致實驗結果偏小
B.實驗②探究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守恒,說明該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C.實驗③黃銅片能在銅片上刻畫出痕跡,說明合金的硬度小于純金屬
D.實驗④往兩支試管中滴入水后都會放熱,所得溶液都能含有
15.(2025·從化模擬)硒(Se)可用于制造照相曝光劑?;卮鹣铝袉栴}:
(1)讀作   。
(2)根據化合物的分類,硒酸銨屬于   ,其中硒元素的化合價是   。
(3)硒酸鋇可由溶液和溶液通過復分解反應制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某工廠制備單質硒需要用到128kg二氧化硫,則至少要   kg硫完全燃燒。
16.(2025·從化模擬)我國是世界上鋅冶煉最早的國家,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中有關于“火法”煉鋅的工藝記載是:“每爐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鋅)十斤,裝載入一泥罐內……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反應后生成一氧化碳)墊盛,其底鋪薪,發火煅紅……冷定毀罐取出……即倭鉛(鋅)也?!痹摴に囘^程分解模擬如圖,請結合圖文信息回答問題:
(1)裝入原料器之前,將爐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
(2)高溫爐內,碳酸鋅()在高溫條件下與煤的主要成分發生反應生成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從微觀角度分析冷凝器中冷凝的原理   。
(4)我國古代冶鋅晚于鐵和銅,分析說明其中的原因   。
(5)濕法冶金利用置換反應。向、混合液中加入粉,充分反應后過濾。若取出的濾渣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屬陽離子是   。
17.(2025·從化模擬)某鹽湖水中含有、和少量、。某興趣小組為了獲取其中的和,進行下列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實驗】利用酸、堿、鹽的化學性質除去和。
(1)操作Ⅰ中玻璃棒的作用   。
(2)步驟Ⅱ所加試劑X是   。
【實驗二】利用和的溶解度,分離溶液中的和。
Ⅰ.已知和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Ⅱ.將溶液在蒸發濃縮,流程如下:
(3)濾液b是的  ?。ㄟx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4)檢驗晶體成分。
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取少量晶體加水全部溶解,先滴入過量   溶液。     晶體是,而非NaCl
②取步驟①的上層清液滴入   溶液。 無明顯現象
(5)該小組分析溶解度曲線,推測步驟Ⅲ析出的晶體是,但檢驗后卻發現是,請作出合理解釋   。
18.(2025·從化模擬)探究酸的性質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某小組以“探究硫酸的性質”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濃硫酸稀釋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1)圖1實驗中,觀察到用石蠟固定在銅片下的乒乓球脫落,此現象說明濃硫酸溶于水________。
【任務二】溶液濃度對硫酸化學性質的影響。
(2)圖2實驗中,觀察到很快變黑的是濾紙________(選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濃度不同,腐蝕性不同。
【任務三】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小組同學按圖3進行實驗。
(3)試管2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
(4)該組同學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試管3中不斷滴加稀硫酸時pH的變化圖象如圖4所示,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5所示。
①圖4中c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
②該反應中減少的微粒是________(寫出離子符號)。
小組同學對試管4反應后的物質成分產生了興趣,繼續進行實驗。
【提出問題】試管4反應后的溶液中溶質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5)猜想一:可能是;猜想二:可能是________;猜想三:可能是、。
【實驗與結論】
(6)某同學為驗證猜想三,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該反應后溶液滴到濕潤的試紙上,測得,得出結論為猜想三正確。對該同學的操作方法、測量結果及結論的評價,正確的是_____(填標號)。
A. 操作方法不正確,測量結果偏小,結論正確
B. 操作方法正確、測量結果偏大,結論不正確
C. 操作方法不正確,測量結果偏大,結論正確
D. 操作方法正確,測量結果偏小,結論不正確
【任務四】廢液回收處理。
(7)實驗結束后,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將四支試管中的液體倒入廢液缸,并對廢液缸中的固體物質進行了回收。在檢驗廢液時發現硫酸過量,為防止其污染環境,從實驗成本和操作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向該廢液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填化學式),處理后再排放。
19.(2025·從化模擬)下圖是初中化學常用的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編號為①的儀器名稱為   。
(2)實驗室常用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溶液等藥品制取氧氣,這些物質在組成上的共同點是都含有   元素。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實驗結束后應  ?。ㄌ顦颂枺?。
a.先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
b.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   (填標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某實驗小組進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探究及二氧化碳性質的探究,具體操作:每次都加入相同質量的大理石(足量)和的稀鹽酸,并記錄收集到二氧化碳氣體所需要的時間,下表是實驗的記錄:
編號 顆粒大小 實驗溫度 稀鹽酸的質量分數 加入稀鹽酸體積 時間
Ⅰ 粗顆粒 7.3% 25 133
Ⅱ 粗顆粒 20℃ 14.6% 25 126
Ⅲ 粗顆粒 35℃ 7.3% 25 61
Ⅳ 細顆粒 W 14.6% 25 79
①實驗Ⅱ和Ⅳ研究了某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則W=   ,由以上四個實驗數據分析可知   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最大。
②從實驗Ⅰ和Ⅱ得出的探究結論是:   。
(5)設計由碳到碳酸鈉的轉化路徑,依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0.(2025·從化模擬)鐵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應用。
Ⅰ.鐵的有關知識
(1)鐵的冶煉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科技成就。
①圖1展示了古代煉鐵的場景,現代高爐煉鐵原理與之相同,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赤鐵礦煉鐵的主要原理:   。
②古代對生鐵煉鋼的描述有:“凡鋼鐵煉法,……火力到時,生鐵先化?!闭f明生鐵的熔點比鋼   。
③“燒鐵器淬膽礬水(硫酸銅溶液)中,即成銅色也”蘊含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   。
(2)鐵器容易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   等發生化學反應。
Ⅱ.催化劑的制備
(3)是合成氨催化劑的主要成分,在制備過程中,其中一個步驟是用粉將轉化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Ⅲ.失效催化劑的再生
(4)合成氨催化過程中因部分與反應使催化劑“失效”。在一定溫度下可用將其“再生”,原理如圖2所示。“再生”過程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通入加熱,將一定質量的失效催化劑進行“再生”,固體質量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3所示。時,轉化為時,轉化為。(已知相對分子質量:)
點對應的固體質量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廣東剪紙的裁剪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不涉及化學變化 ,不符合題意;
B、 沖泡工夫茶時茶香四溢,體現了分子是運動的 ,不符合題意;
C、 染整技藝中去除絲膠所用的純堿水溶液屬于混合物 ,符合題意;
D、 制作粵繡所用的植物纖維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A、根據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分析;
B、根據分子的不斷運動分析;
C、根據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為混合物分析;
D、根據天然纖維為高分子化合物分析。
2.【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合理利用金屬資源;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A、 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可以節約金屬資源,減少環境污染,該做法恰當,故A不符合題意;
B、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燒會產生有害的一氧化碳氣體,完全燃燒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開發新能源,逐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該做完恰當,故B不符合題意;
C、焚燒廢棄塑料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空氣污染,該做法不恰當,故C符合題意;
D、不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會造成土壤板結、土壤肥力下降,并使水體和土壤受到污染,危害人體健康,農家肥可以有效保持土壤肥力,減少環境污染,所以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的做法恰當,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回收廢舊金屬有利于節約金屬資源和保護環境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開發新能源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焚燒廢棄塑料會造成環境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使用農家肥可以有效保持土壤肥力,減少環境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3.【答案】D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解析】【解答】A、稀鹽酸具有腐蝕性,做實驗可以帶上防護鏡,需要“防護鏡”圖標,故A不符合題意;
B、做完實驗要及時洗手,講究衛生,需要“洗手”圖標,故B不符合題意;
C、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濃度大以及鹽酸揮發出的HCl氣體會影響身體健康,要注意通風,需要“排氣扇”圖標,故C不符合題意;
D、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該反應常溫下即可發生,不需要加熱,不需要 “當心火災”圖標,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各種圖標的含義以及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的條件和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解答。
4.【答案】B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解析】【解答】A、稀有氣體單質直接由原子構成,其化學式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而稀有氣體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已經排排滿,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到也不能失去電子,化學性質穩定,故A正確;B、氧氣沒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只有助燃性,在火箭發射中作助燃劑,故B錯誤;
C、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氣體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酸雨,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是有害氣體,會造成空氣污染,故C正確;
D、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為: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21%、稀有氣體約占0.94%、二氧化碳約占0.03%、其它氣體和雜質大約占0.03%,所以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稀有氣體化學性質很穩定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氧氣沒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會造成空氣污染,也會引起酸雨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空氣中各成分的含量進行分析解答。
5.【答案】A
【知識點】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有害化學物質的性質與人體健康;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解析】【解答】A、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人體缺少鐵元素會引起缺鐵性貧血,故A正確;
B、淀粉雖然沒有甜味,但是進入人體,在口腔中會被唾液淀粉酶消化為麥芽糖,所以淀粉也屬于糖類,故B錯誤;
C、鐵、鋅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鉛是屬于重金屬元素,對人體有害,不屬于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故C錯誤;
D、我們要合理用藥,在正確的時間以適當的劑量和方式用藥,過期的藥物不可服用,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分,缺鐵會引起貧血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淀粉在口腔轉化為麥芽糖,淀粉也屬于糖類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鉛是有害的重金屬元素,不屬于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要在正確時間、適當的劑量和方式用藥,過期的藥品不能服用進行分析解答。
6.【答案】A
【知識點】氧氣的物理性質;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解析】【解答】A、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燒烤時先點燃紙張,紙張燃燒放出熱量,使木炭的溫度升高,達到木炭的著火點從而使木炭燃燒,故A正確;;;
B、 清理家中魚缸并通入空氣是為了增加水中氧氣的含量,滿足魚呼吸的需要,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故B錯誤;
C、同時含有N、P、K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叫做復合肥,K2CO3只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不是復合肥料,故C錯誤;
D、用石灰漿粉刷墻壁,是因為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Ca(OH)2],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從而使墻壁變硬,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可燃物燃燒需要使溫度達到著火點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氧氣不易溶于水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同時含有N、P、K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叫做復合肥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Ca(OH)2進行分析解答。
7.【答案】C
【知識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中間漢字表示元素名稱,元素名稱帶有“钅”旁的屬于金屬元素,故鋰屬于金屬元素,故A正確;
B、元素周期表一單元格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從圖示可知鋰原子的原子序數為3 ,故B正確;
C、元素周期表一單元格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從圖示可知鋰原子核外電子數3,核外電子排布為第一層排2個電子,最外層排1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數,形成陽離子,故鋰離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故,錯誤;
D、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故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元素名稱的偏旁部首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解答。
8.【答案】A
【知識點】水的凈化
【解析】【解答】A、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所以該裝置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故A符合題意;
B、蒸餾是利用各物質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該裝置利用的是離子交換樹脂來降低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含量,不是蒸餾,故B不符合題意;
C、靜置沉淀只能大顆粒固體雜質沉降,不能除去水中的鈣、鎂離子,該裝置利用離子交換樹脂除去鈣、鎂離子,而不是利用靜置沉淀,故C不符合題意;
D、為了使水與凈化材料充分接觸,凈化效果更好,該裝置中入水口在下方,出水口在上方,如果位置互換,會降低凈水效果,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活性炭可以吸附顏色和異味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該裝置利用離子交換樹脂來降低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含量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該裝置利用離子交換樹脂除去鈣、鎂離子,而不是利用靜置沉淀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入水口在下方,出水口在上方,凈水效果更好,兩者不能互換進行分析解答。
9.【答案】B
【知識點】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缺點
【解析】【解答】A、氫氣被認為是理想的清潔、高能燃料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 鎂粉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不會發生爆炸的說法錯誤,鎂粉燃燒劇烈,容易產生爆炸事件,符合題意;
C、車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的說法正確,乙醇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對環境無污染,不符合題意;
D、煤燃燒會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過多的二氧化碳會產生溫室響應,故減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水對環境無污染且熱值高來解答;
B、 根據鎂粉的化學性質非?;顫?,在含有空氣的混合氣體中燃燒會產生爆炸事件來解答;
C、根據乙醇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
D、根據煤屬于三大化石燃料,煤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會產生溫室效應,當氧氣不足會產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氣體污染空氣來解答。
10.【答案】D
【知識點】電解水實驗;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
【解析】【解答】A、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兩者體積比為2:1,從圖示可知a、b管內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所以a管內產生的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會看到木條上的火焰燃得更旺,故A錯誤;
B、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所以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B錯誤;
C、電解水實驗,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正、負極氣體的體積比為1:2,從圖示可知a、b管內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所以b管內產生的是氫氣,連接的是負極,從題干可知,水中含有酚酞溶液,酚酞溶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在b管電極處酚酞變紅色,說明在負極相連的電極附近存在大量氫氧根離子,故C錯誤;
D、從以上分析可知,b管內產生的是氫氣,氫氣有可燃性,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氣體b,氣體b能燃燒,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a管產生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燃著的木條燃得更旺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電解水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正、負極氣體的體積比,酚酞溶液與堿性溶液變紅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b管產生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進行分析解答。
11.【答案】B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A、一個氫分子由兩個氫原子構成,所以表示3個氫分子,大量的氫分子聚集在一起才構成氫氣,故A錯誤;
B、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氮氣與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氨氣的粒子個數比為1:2,故B正確;
C、由微觀示意圖可知,氨氣是由氨氣分子構成的,一個氨氣分子由1個氮原子3個氫原子構成,氨氣不是由離子構成,不存在N3-和H+,故C錯誤;
D、從微觀示意圖可知氨氣的化學式為NH3,氨氣中氮、氫的原子個數比為1:3,氨氣中N、H元素的質量比是14:(1×3)=14:3,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氫氣的分子模型圖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微觀示意圖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再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個物質的微粒個數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進行分解解答;
C、根據氨氣由氨氣分子構成,不是由例子構成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化學式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比表示各原子個數比,各元素的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12.【答案】A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紫色石蕊遇堿性溶液變藍色,從表格數據可知雞蛋清的pH為7.6~8.0 ,其pH>7,顯堿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故A正確;
B、從表格數據可知牛奶的pH為 6.3~6.6 ,其pH<7,顯酸性,故B錯誤;
C、 胃酸過多的人應多吃堿性視屏,從表格數據可知西紅柿汁液pH為4.0~4.4,其pH<7, 顯酸性,故胃酸過多的人不應多吃西紅柿,故C錯誤;
D、溶液pH<7,顯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從表格數據可知葡萄汁的pH為3.5~4.5 ,蘋果汁的pH為 2.9~3.3 ,故葡萄汁的pH<蘋果汁的pH,所以葡萄汁的酸性比蘋果汁的酸性弱 ,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紫色石蕊遇堿性溶液變藍,雞蛋清溶液pH>7,顯堿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牛奶的pH<7,顯酸性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西紅柿pH<7,顯酸性,胃酸過多的人不應多吃西紅柿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溶液pH<7,顯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從表格數據可知葡萄汁的pH>蘋果汁的pH,葡萄汁的酸性比蘋果汁的酸性弱進行分析解答。
13.【答案】B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堿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A、 鑒別二氧化錳和碳粉 ,取樣,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故有大量氣泡產生的是二氧化錳,無明顯現象的是碳粉,該實驗方案可行,故A不符合題意;
B、 鑒別CO2和CO , 將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一氧化碳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無明顯現象,CO2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但是該反應無明顯現象,兩者都無明顯現象,不能鑒別,該方案不可行,故B符合題意;
C、 鑒別氯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 ,取樣,加水溶解,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的是氯化鈉固體,溶液溫度明顯降低的是硝酸銨固體,該實驗方案可行,故C不符合題意;
D、 鑒別氯化鋇溶液和氯化鎂溶液 ,取樣,加硫酸鈉溶液,硫酸鈉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硫酸鈉與氯化鎂不反應,故產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鋇溶液,無明顯現象的是氯化鎂溶液,該方案可行,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二氧化錳能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加快,產生大量氣泡,碳粉不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無明顯現象,CO不能與慶陽環那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氯化鈉溶于水溫度不變,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下降金學峰摁下解答;
D、根據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硫酸鈉和氯化鎂不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14.【答案】D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實驗①可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若去掉彈簧夾,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大,因為實驗過程中,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逸出,故A錯誤意;
B、所有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實驗②中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氫氣散逸到空氣中,導致左邊質量減小,故B錯誤;
C、實驗③黃銅片能在銅片上刻畫出痕跡,說明黃銅片的硬度比純銅的硬度大,故C正確;
D、實驗④往兩支試管中滴入水后,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大量的熱,且氫氧化鈣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中均含氫氧根離子,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 實驗過程中,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逸出,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大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所有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并放熱,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且都有氫氧根離子進行分析解答。
15.【答案】(1)硒化氫
(2)鹽;+6
(3)
(4)64
【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酸、堿、鹽的概念
【解析】【解答】(1)對于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命名規則是從右到左讀作“某化氫”,所以H2Se讀作硒化氫;
(2)硒酸銨(NH4)2SeO4)是由銨根離子和硒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
在化合物中,銨根離子顯+1價,氧元素通常顯-2價,設硒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1)×2+x+(-2)×4 = 0,即2+x-8= 0,x=8-2=+6價;
(3)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由H2Se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應生成硒酸鋇沉淀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eO4+BaCl2=2HCl+BaSeO4;
(4)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根據燃燒前后硫元素質量守恒可知:硫的質量=128kg××100%=64kg。
故答案為:(1)硒化氫;(2)鹽;+6;
(3) ;(4)64。
【分析】(1)根據化合物從右往左讀作“某化某”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叫做鹽,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硒酸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硒酸鋇沉淀和鹽酸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化合物中某元素質量=化合物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1)對于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命名規則是從右到左讀作“某化氫”,所以H2Se讀作硒化氫;
(2)硒酸銨(NH4)2SeO4)是由銨根離子和硒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
在化合物中,銨根離子顯+1價,氧元素通常顯-2價,設硒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1)×2+x+(-2)×4 = 0,即2+x-8= 0,x=8-2=+6價;
(3)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由H2Se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應生成硒酸鋇沉淀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eO4+BaCl2=2HCl+BaSeO4;
(4)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根據燃燒前后硫元素質量守恒可知:硫的質量=128kg××100%=64kg。
16.【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2)
(3)鋅原子間隔變小
(4)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和銅強
(5)、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將爐甘石敲碎可以增大其與其他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加快反應速率;
(2)碳酸鋅在高溫條件下與煤的主要成分碳反應生成鋅和一氧化碳,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從微觀角度看,冷凝器中溫度降低,鋅原子的熱運動減緩,原子間的間隔變小,使得鋅由氣態變為液態,從而實現冷凝;
(4)金屬的冶煉難易程度與金屬的活動性有關,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和銅強,其化合物更穩定,更難被還原,所以我國古代冶鋅晚于鐵和銅;
(5)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Fe粉,鐵先與AgNO3反應,再與Cu(NO3)2反應。濾渣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含有鐵,即鐵過量,那么Cu(NO3)2、AgNO3都被完全反應,所以濾液中一定不含Cu2+、Ag+。
故答案為:(1)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
(2) ;(3)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和銅強;(4)、 。
【分析】(1)根據原料粉碎的目的是為了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碳和碳酸鋅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鋅和一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微粒之間有間隔,氣態粒子之間的間隔比液態粒子之間的間隔小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金屬活動性越強越難被冶煉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鐵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亞鐵,鐵與硝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硝酸亞鐵,銀、銅都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氫的后面,不能與鹽酸反應,鐵排在氫的前面,可以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濾渣加鹽酸有氣泡,說明鐵過量,則濾液中硝酸銀和硝酸銅都已經反應完進行分析解答。
(1)將爐甘石敲碎可以增大其與其他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加快反應速率;
(2)碳酸鋅在高溫條件下與煤的主要成分碳反應生成鋅和一氧化碳,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從微觀角度看,冷凝器中溫度降低,鋅原子的熱運動減緩,原子間的間隔變小,使得鋅由氣態變為液態,從而實現冷凝;
(4)金屬的冶煉難易程度與金屬的活動性有關,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和銅強,其化合物更穩定,更難被還原,所以我國古代冶鋅晚于鐵和銅;
(5)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Fe粉,鐵先與AgNO3反應,再與Cu(NO3)2反應。濾渣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含有鐵,即鐵過量,那么Cu(NO3)2、AgNO3都被完全反應,所以濾液中一定不含Cu2+、Ag+。
17.【答案】引流;稀鹽酸;飽和溶液;硝酸鋇;有白色沉淀生成;硝酸銀;溶液A中硫酸鈉較多,氯化鈉相對較少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1)根據流程可知,操作Ⅰ是將濾渣與濾液分離,屬于過濾操作,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引導液體順利通過濾紙進入濾液承接容器,防止液體濺出;
(2)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能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步驟Ⅰ中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除去了MgCl2,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除去了CaCl2,此時濾液a中含有NaCl、Na2SO4、過量的氫氧化鈉和過量的碳酸鈉。為了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且不引入新的雜質,步驟Ⅱ所加試劑X是稀鹽酸,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
(3)溶液A在80℃蒸發濃縮至有晶體析出,此時析出的晶體為硫酸鈉,說明在當前狀態下,硫酸鈉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才會結晶析出,而濾液b是析出硫酸鈉晶體后的溶液,所以濾液b是的飽和溶液;
(4)要檢驗晶體是Na2SO4而非NaCl,可以利用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的檢驗方法。先滴入過量的硝酸鋇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晶體中含有硫酸根離子;因為檢驗氯離子時,若溶液中有硫酸根離子會干擾氯離子的檢驗,所以先將硫酸根離子沉淀完全。然后向沉淀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若無明顯現象,說明晶體中不含氯離子,從而證明晶體是Na2SO4而非NaCl。故答案為:①硝酸鋇或Ba(NO3)2;有白色沉淀生成;②硝酸銀或AgNO3;
(5)從溶解度曲線可知,在80℃時,硫酸鈉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的溶解度,但在蒸發濃縮過程中,隨著溶劑的不斷減少,雖然按照溶解度曲線推測首先應該析出氯化鈉晶體,但由于硫酸鈉的含量相對較高,在蒸發過程中達到了硫酸鈉的飽和狀態并析出硫酸鈉晶體。故答案為:溶液A中硫酸鈉較多,氯化鈉相對較少。
故答案為:(1)引流;(2)稀鹽酸;(3)飽和溶液;(4)硝酸鋇; 有白色沉淀生成 ;硝酸銀;(5) 溶液A中硫酸鈉較多,氯化鈉相對較少 。
【分析】(1)根據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步驟 Ⅰ 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液,濾液a中含有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步驟 Ⅱ 中加入稀鹽酸與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硫酸鈉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才會結晶析出,而濾液b是析出硫酸鈉晶體后的溶液,是b的飽和溶液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硝酸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鈉,硝酸銀和氯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硫酸鈉的含量相對較高,在蒸發過程中達到了硫酸鈉的飽和狀態析出硫酸鈉晶體進行分析解答。
18.【答案】(1) 放熱
(2) B
(3) 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4)、 、
(5)、
(6) C
(7)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1)圖1中能觀察到石蠟固體熔化,乒乓球掉落,說明濃硫酸溶解在水中放熱;
(2)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和腐蝕性,稀硫酸不具有這樣的性質,因此圖2中能夠觀察到濾紙變黑的是B;
(3)由圖3可知,試管2中氧化鐵會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因此能觀察到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4)①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根據圖示可知c點時溶液呈酸性,說明溶液中有硫酸剩余,故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為H2SO4、Na2SO4;
②根據圖5中的微觀圖示可知,酸堿中和的反應實質是酸中的氫離子與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鈉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剩余,故該反應中減少的微粒是H+、OH-;
(5)試管4中發生的是碳酸鉀和稀硫酸的反應,會生成硫酸鉀、水和二氧化碳,若恰好完全反應,溶質為K2SO4,若硫酸過量,溶液中的溶質為K2SO4、H2SO4,若碳酸鉀未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K2SO4、K2CO3,故填K2SO4、K2CO3;
(6)根據題目信息可知,測試溶液的pH值時,濾紙進行了潤濕,即相當于對待測液進行了稀釋,方法錯誤;測得的pH=4,溶液呈酸性,說明待測液稀釋前呈酸性,且酸性比稀釋后的溶液要強,即原溶液的pH<4,測試結果偏大,但實驗結論正確,故選C;
(7)處理廢液中剩余的硫酸,需要選擇價格便宜的堿性物質進行中和,故可向廢液中加入適量的熟石灰,化學式為Ca(OH)2。
故答案為: (1) 放熱 ;(2) B ;(3) 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4)、 ; ②、 ;(5)、 ;(6) C ;(7) 。
【分析】(1)根據石蠟熔化,乒乓球脫落,說明濃硫酸溶于水放熱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濃硫酸有脫水性和腐蝕性使濾紙碳化變黑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硫酸鐵溶液呈黃色進行分析解答;
(4)①根據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圖像中c點對應的溶液pH<7,說明硫酸過量,該點含有的溶質為硫酸鈉和硫酸進行分析解答;
② 根據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為:H++OH-=H2O,得出 減少的微粒是H+、OH- 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稀硫酸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鉀、水和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應時溶質為硫酸鉀;碳酸鉀過量時,溶質為硫酸鉀和碳酸鉀;稀硫酸過量時,溶質為硫酸鉀和硫酸進行分析解答;
(6) 根據使用濕潤的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相當于把溶液稀釋了,測定酸性溶液,pH會偏大,測定堿性溶液,pH會偏小進行分析解答;
(7)根據熟石灰能中和酸性廢水進行分析解答。
19.【答案】(1)長頸漏斗
(2)氧;a
(3)BC;
(4)20℃;溫度;相同條件下,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5),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堿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定性實驗(控制變量、空白實驗、對比實驗)
【解析】【解答】(1)儀器①是長頸漏斗;
(2)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所以高錳酸鉀、過氧化氫在組成上都含有氧元素;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實驗結束后應先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故選a;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反應物為固體,不需要加熱,選擇B為發生裝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能溶于水,選擇C收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①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Ⅱ和Ⅳ顆粒大小不同,故是探究顆粒大小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根據控制變量法,其他因素應相同,故W=20℃;
實驗Ⅰ、Ⅱ探究了稀鹽酸的質量分數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33-126=7;實驗Ⅰ、Ⅲ探究了溫度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33-61=72;實驗Ⅱ、Ⅳ探究了顆粒大小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26-79=47;故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最大;
②實驗Ⅰ和Ⅱ中稀鹽酸的質量分數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且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收集100mL氣體所需時間越短,故可得出結論:相同條件下,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5)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1)長頸漏斗;(2)氧;a;
(3)BC; ;
(4) ① 20℃ ; 溫度 ;
②, 。
【分析】(1)根據常見儀器的名稱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為防止水槽的水倒流,先把導管撤離水面,再熄滅酒精燈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選擇的依據,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4) ① 根據對比實驗,需要控制單一變量,從表格數據對比可知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最大進行分析解答;
② 根據 驗Ⅰ和Ⅱ中稀鹽酸的質量分數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且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收集100mL氣體所需時間越短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1)儀器①是長頸漏斗;
(2)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所以高錳酸鉀、過氧化氫在組成上都含有氧元素;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實驗結束后應先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故選a;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反應物為固體,不需要加熱,選擇B為發生裝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能溶于水,選擇C收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①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Ⅱ和Ⅳ顆粒大小不同,故是探究顆粒大小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根據控制變量法,其他因素應相同,故W=20℃;
實驗Ⅰ、Ⅱ探究了稀鹽酸的質量分數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33-126=7;實驗Ⅰ、Ⅲ探究了溫度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33-61=72;實驗Ⅱ、Ⅳ探究了顆粒大小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26-79=47;故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最大;
②實驗Ⅰ和Ⅱ中稀鹽酸的質量分數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且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收集100mL氣體所需時間越短,故可得出結論:相同條件下,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5)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20.【答案】;低;置換反應;;;變小;69.6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①赤鐵礦煉鐵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古代對生鐵煉鋼的描述有:“凡鋼鐵煉法,……火力到時,生鐵先化?!闭f明生鐵的熔點比鋼低;
③“燒鐵器淬膽礬水(硫酸銅溶液)中,即成銅色也”蘊含的化學反應是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2)鐵器容易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等發生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
(3)鐵和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FeO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四氧化三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再生”過程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變小;
(5)
T1 T2℃時,FeO轉化為四氧化三鐵,故M點時固體為四氧化三鐵,T3 T4℃時,四氧化三鐵轉化為氧化鐵,故最后生成氧化鐵的質量為72.0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則四氧化三鐵中鐵元素的質量與生成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相等,則M點對應固體的質量為:。
故答案為:(1) ① ; ②低; ③ 置換反應;
(2)H2O ;(3) (4)變??;(5)69.6。
【分析】(1)①根據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②根據合金的熔點比組分純金屬的熔點低進行分析解答;
③根據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叫做置換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鐵生銹的條件是鐵同時與氧氣和水接觸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硫酸鐵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再生”過程是氧化亞鐵轉變成四氧化三鐵的過程,再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分別算出氧化亞鐵和四氧化三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兩者比較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 T1~T2℃時,FeO轉化為Fe3O4,從圖示可知M點對應的固體為Fe3O4 ;T3~T4℃時,Fe3O4轉化為Fe2O3 ,從圖示可知Fe2O3的質量為72.0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M點(Fe3O4)的中鐵元素的質量與Fe2O3中鐵元素的質量相等,再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某元素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計算解答。
1 / 1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2025年中考一模化學試題
1.(2025·從化模擬)廣東有眾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廣東剪紙、粵繡、潮汕工夫茶藝和香云紗染整技藝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廣東剪紙的裁剪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
B.沖泡工夫茶時茶香四溢,體現了分子是運動的
C.染整技藝中去除絲膠所用的純堿水溶液屬于純凈物
D.制作粵繡所用的植物纖維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純凈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廣東剪紙的裁剪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不涉及化學變化 ,不符合題意;
B、 沖泡工夫茶時茶香四溢,體現了分子是運動的 ,不符合題意;
C、 染整技藝中去除絲膠所用的純堿水溶液屬于混合物 ,符合題意;
D、 制作粵繡所用的植物纖維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A、根據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分析;
B、根據分子的不斷運動分析;
C、根據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為混合物分析;
D、根據天然纖維為高分子化合物分析。
2.(2025·從化模擬)“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下列做法中不恰當的是(  )
A.回收利用廢舊金屬,變廢為寶
B.開發新能源,逐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為減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燒廢棄塑料
D.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答案】C
【知識點】空氣的污染與防治;合理利用金屬資源;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
【解析】【解答】A、 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可以節約金屬資源,減少環境污染,該做法恰當,故A不符合題意;
B、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燒會產生有害的一氧化碳氣體,完全燃燒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開發新能源,逐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該做完恰當,故B不符合題意;
C、焚燒廢棄塑料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空氣污染,該做法不恰當,故C符合題意;
D、不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會造成土壤板結、土壤肥力下降,并使水體和土壤受到污染,危害人體健康,農家肥可以有效保持土壤肥力,減少環境污染,所以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的做法恰當,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回收廢舊金屬有利于節約金屬資源和保護環境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開發新能源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焚燒廢棄塑料會造成環境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使用農家肥可以有效保持土壤肥力,減少環境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3.(2025·從化模擬)在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的實驗提示中,不需要出現的提示圖標是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
【解析】【解答】A、稀鹽酸具有腐蝕性,做實驗可以帶上防護鏡,需要“防護鏡”圖標,故A不符合題意;
B、做完實驗要及時洗手,講究衛生,需要“洗手”圖標,故B不符合題意;
C、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濃度大以及鹽酸揮發出的HCl氣體會影響身體健康,要注意通風,需要“排氣扇”圖標,故C不符合題意;
D、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該反應常溫下即可發生,不需要加熱,不需要 “當心火災”圖標,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各種圖標的含義以及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的條件和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解答。
4.(2025·從化模擬)空氣是人類的寶貴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B.氧氣可用作火箭發射的燃料
C.酸雨的產生與空氣污染有關
D.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氣
【答案】B
【知識點】空氣的組成;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解析】【解答】A、稀有氣體單質直接由原子構成,其化學式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而稀有氣體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已經排排滿,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到也不能失去電子,化學性質穩定,故A正確;B、氧氣沒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只有助燃性,在火箭發射中作助燃劑,故B錯誤;
C、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氣體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酸雨,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是有害氣體,會造成空氣污染,故C正確;
D、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為: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21%、稀有氣體約占0.94%、二氧化碳約占0.03%、其它氣體和雜質大約占0.03%,所以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稀有氣體化學性質很穩定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氧氣沒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會造成空氣污染,也會引起酸雨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空氣中各成分的含量進行分析解答。
5.(2025·從化模擬)人體健康離不開化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缺少鐵元素會引起缺鐵性貧血
B.淀粉沒有甜味,不屬于糖類
C.鐵、鋅、鉛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
D.感冒藥是家庭常備藥物,過期仍可服用
【答案】A
【知識點】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有害化學物質的性質與人體健康;礦物質與微量元素
【解析】【解答】A、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人體缺少鐵元素會引起缺鐵性貧血,故A正確;
B、淀粉雖然沒有甜味,但是進入人體,在口腔中會被唾液淀粉酶消化為麥芽糖,所以淀粉也屬于糖類,故B錯誤;
C、鐵、鋅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鉛是屬于重金屬元素,對人體有害,不屬于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故C錯誤;
D、我們要合理用藥,在正確的時間以適當的劑量和方式用藥,過期的藥物不可服用,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分,缺鐵會引起貧血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淀粉在口腔轉化為麥芽糖,淀粉也屬于糖類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鉛是有害的重金屬元素,不屬于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要在正確時間、適當的劑量和方式用藥,過期的藥品不能服用進行分析解答。
6.(2025·從化模擬)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下列勞動項目所涉及的化學知識正確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
A 燒烤時先點燃紙張再引燃木炭 使溫度達到木炭的著火點
B 清理家中魚缸并通入空氣 空氣中的氧氣易溶于水
C 給校園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 屬于復合肥料
D 用石灰漿粉刷墻壁 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氧氣的物理性質;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解析】【解答】A、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燒烤時先點燃紙張,紙張燃燒放出熱量,使木炭的溫度升高,達到木炭的著火點從而使木炭燃燒,故A正確;;;
B、 清理家中魚缸并通入空氣是為了增加水中氧氣的含量,滿足魚呼吸的需要,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故B錯誤;
C、同時含有N、P、K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叫做復合肥,K2CO3只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不是復合肥料,故C錯誤;
D、用石灰漿粉刷墻壁,是因為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Ca(OH)2],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從而使墻壁變硬,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可燃物燃燒需要使溫度達到著火點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氧氣不易溶于水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同時含有N、P、K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叫做復合肥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石灰漿的主要成分是Ca(OH)2進行分析解答。
7.(2025·從化模擬)中國的鋰電池技術世界領先。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鋰是金屬元素 B.鋰原子的原子序數是3
C.鋰離子核外電子數是3 D.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
【答案】C
【知識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原子的有關數量計算;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中間漢字表示元素名稱,元素名稱帶有“钅”旁的屬于金屬元素,故鋰屬于金屬元素,故A正確;
B、元素周期表一單元格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從圖示可知鋰原子的原子序數為3 ,故B正確;
C、元素周期表一單元格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從圖示可知鋰原子核外電子數3,核外電子排布為第一層排2個電子,最外層排1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數,形成陽離子,故鋰離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故,錯誤;
D、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故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41,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元素名稱的偏旁部首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一個單元格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解答。
8.(2025·從化模擬)便攜式戶外凈水器能夠除去河水中的鈣離子、鎂離子等微粒,達到過濾雜質和降低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含量的目的。以下有關此凈水器工作原理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該裝置中的活性炭起到吸附的作用
B.該裝置利用了蒸餾原理來降低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含量
C.除去鈣離子、鎂離子的原理是靜置沉淀
D.出水和入水的位置互換可增強凈水效果
【答案】A
【知識點】水的凈化
【解析】【解答】A、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所以該裝置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故A符合題意;
B、蒸餾是利用各物質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該裝置利用的是離子交換樹脂來降低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含量,不是蒸餾,故B不符合題意;
C、靜置沉淀只能大顆粒固體雜質沉降,不能除去水中的鈣、鎂離子,該裝置利用離子交換樹脂除去鈣、鎂離子,而不是利用靜置沉淀,故C不符合題意;
D、為了使水與凈化材料充分接觸,凈化效果更好,該裝置中入水口在下方,出水口在上方,如果位置互換,會降低凈水效果,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活性炭可以吸附顏色和異味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該裝置利用離子交換樹脂來降低水中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含量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該裝置利用離子交換樹脂除去鈣、鎂離子,而不是利用靜置沉淀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入水口在下方,出水口在上方,凈水效果更好,兩者不能互換進行分析解答。
9.(2025·從化模擬)燃料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氫氣被認為是理想的清潔、高能燃料
B.鎂粉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不會發生爆炸
C.車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
D.減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
【答案】B
【知識點】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缺點
【解析】【解答】A、氫氣被認為是理想的清潔、高能燃料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 鎂粉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不會發生爆炸的說法錯誤,鎂粉燃燒劇烈,容易產生爆炸事件,符合題意;
C、車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的說法正確,乙醇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對環境無污染,不符合題意;
D、煤燃燒會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過多的二氧化碳會產生溫室響應,故減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水對環境無污染且熱值高來解答;
B、 根據鎂粉的化學性質非?;顫?,在含有空氣的混合氣體中燃燒會產生爆炸事件來解答;
C、根據乙醇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來解答;
D、根據煤屬于三大化石燃料,煤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大會產生溫室效應,當氧氣不足會產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氣體污染空氣來解答。
10.(2025·從化模擬)小金在做電解水實驗時,先在水中加入少量含酚酞的硫酸鈉溶液(硫酸鈉溶液呈中性),再通直流電一段時間,現象如下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氣體,發現木條上火焰熄滅
B.此反應證明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C.與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附近的溶液中存在大量
D.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氣體,氣體能燃燒
【答案】D
【知識點】電解水實驗;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
【解析】【解答】A、電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兩者體積比為2:1,從圖示可知a、b管內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所以a管內產生的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會看到木條上的火焰燃得更旺,故A錯誤;
B、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由氧元素組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所以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B錯誤;
C、電解水實驗,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正、負極氣體的體積比為1:2,從圖示可知a、b管內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所以b管內產生的是氫氣,連接的是負極,從題干可知,水中含有酚酞溶液,酚酞溶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在b管電極處酚酞變紅色,說明在負極相連的電極附近存在大量氫氧根離子,故C錯誤;
D、從以上分析可知,b管內產生的是氫氣,氫氣有可燃性,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氣體b,氣體b能燃燒,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a管產生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燃著的木條燃得更旺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電解水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正、負極氣體的體積比,酚酞溶液與堿性溶液變紅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b管產生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進行分析解答。
11.(2025·從化模擬)氨氣的合成開啟了工業催化新紀元,為世界糧食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下圖是合成氨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表示3個氫氣
B.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氨氣的粒子個數比為
C.生成物氨氣是由和構成
D.生成物氨氣中、元素的質量比是
【答案】B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相關計算;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A、一個氫分子由兩個氫原子構成,所以表示3個氫分子,大量的氫分子聚集在一起才構成氫氣,故A錯誤;
B、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氮氣與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氨氣的粒子個數比為1:2,故B正確;
C、由微觀示意圖可知,氨氣是由氨氣分子構成的,一個氨氣分子由1個氮原子3個氫原子構成,氨氣不是由離子構成,不存在N3-和H+,故C錯誤;
D、從微觀示意圖可知氨氣的化學式為NH3,氨氣中氮、氫的原子個數比為1:3,氨氣中N、H元素的質量比是14:(1×3)=14:3,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氫氣的分子模型圖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微觀示意圖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再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個物質的微粒個數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進行分解解答;
C、根據氨氣由氨氣分子構成,不是由例子構成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化學式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比表示各原子個數比,各元素的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12.(2025·從化模擬)表格為一些常見食物汁液的近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食物 蘋果汁 葡萄汁 西紅柿 雞蛋清 牛奶
pH 2.9~3.3 3.5~4.5 4.0~4.4 7.6~8.0 6.3~6.6
A.雞蛋清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
B.牛奶顯堿性
C.胃酸過多的人應多吃西紅柿
D.葡萄汁的酸性比蘋果汁的酸性強
【答案】A
【知識點】酸堿指示劑的性質及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紫色石蕊遇堿性溶液變藍色,從表格數據可知雞蛋清的pH為7.6~8.0 ,其pH>7,顯堿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故A正確;
B、從表格數據可知牛奶的pH為 6.3~6.6 ,其pH<7,顯酸性,故B錯誤;
C、 胃酸過多的人應多吃堿性視屏,從表格數據可知西紅柿汁液pH為4.0~4.4,其pH<7, 顯酸性,故胃酸過多的人不應多吃西紅柿,故C錯誤;
D、溶液pH<7,顯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從表格數據可知葡萄汁的pH為3.5~4.5 ,蘋果汁的pH為 2.9~3.3 ,故葡萄汁的pH<蘋果汁的pH,所以葡萄汁的酸性比蘋果汁的酸性弱 ,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A、根據紫色石蕊遇堿性溶液變藍,雞蛋清溶液pH>7,顯堿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牛奶的pH<7,顯酸性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西紅柿pH<7,顯酸性,胃酸過多的人不應多吃西紅柿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溶液pH<7,顯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從表格數據可知葡萄汁的pH>蘋果汁的pH,葡萄汁的酸性比蘋果汁的酸性弱進行分析解答。
13.(2025·從化模擬)下列實驗方案不可行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二氧化錳和碳粉 取樣,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B 鑒別CO2和CO 將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C 鑒別氯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 取樣,加水溶解
D 鑒別氯化鋇溶液和氯化鎂溶液 取樣,加硫酸鈉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堿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A、 鑒別二氧化錳和碳粉 ,取樣,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故有大量氣泡產生的是二氧化錳,無明顯現象的是碳粉,該實驗方案可行,故A不符合題意;
B、 鑒別CO2和CO , 將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一氧化碳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無明顯現象,CO2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但是該反應無明顯現象,兩者都無明顯現象,不能鑒別,該方案不可行,故B符合題意;
C、 鑒別氯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 ,取樣,加水溶解,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的是氯化鈉固體,溶液溫度明顯降低的是硝酸銨固體,該實驗方案可行,故C不符合題意;
D、 鑒別氯化鋇溶液和氯化鎂溶液 ,取樣,加硫酸鈉溶液,硫酸鈉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硫酸鈉與氯化鎂不反應,故產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鋇溶液,無明顯現象的是氯化鎂溶液,該方案可行,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根據二氧化錳能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加快,產生大量氣泡,碳粉不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無明顯現象,CO不能與慶陽環那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氯化鈉溶于水溫度不變,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下降金學峰摁下解答;
D、根據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硫酸鈉和氯化鎂不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14.(2025·從化模擬)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均為初中化學的探究實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①可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若去掉彈簧夾,將導致實驗結果偏小
B.實驗②探究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守恒,說明該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C.實驗③黃銅片能在銅片上刻畫出痕跡,說明合金的硬度小于純金屬
D.實驗④往兩支試管中滴入水后都會放熱,所得溶液都能含有
【答案】D
【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解析】【解答】A、實驗①可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若去掉彈簧夾,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大,因為實驗過程中,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逸出,故A錯誤意;
B、所有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實驗②中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氫氣散逸到空氣中,導致左邊質量減小,故B錯誤;
C、實驗③黃銅片能在銅片上刻畫出痕跡,說明黃銅片的硬度比純銅的硬度大,故C正確;
D、實驗④往兩支試管中滴入水后,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大量的熱,且氫氧化鈣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中均含氫氧根離子,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A、根據 實驗過程中,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逸出,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大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所有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并放熱,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且都有氫氧根離子進行分析解答。
15.(2025·從化模擬)硒(Se)可用于制造照相曝光劑?;卮鹣铝袉栴}:
(1)讀作   。
(2)根據化合物的分類,硒酸銨屬于   ,其中硒元素的化合價是   。
(3)硒酸鋇可由溶液和溶液通過復分解反應制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某工廠制備單質硒需要用到128kg二氧化硫,則至少要   kg硫完全燃燒。
【答案】(1)硒化氫
(2)鹽;+6
(3)
(4)64
【知識點】鹽的化學性質;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酸、堿、鹽的概念
【解析】【解答】(1)對于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命名規則是從右到左讀作“某化氫”,所以H2Se讀作硒化氫;
(2)硒酸銨(NH4)2SeO4)是由銨根離子和硒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
在化合物中,銨根離子顯+1價,氧元素通常顯-2價,設硒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1)×2+x+(-2)×4 = 0,即2+x-8= 0,x=8-2=+6價;
(3)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由H2Se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應生成硒酸鋇沉淀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eO4+BaCl2=2HCl+BaSeO4;
(4)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根據燃燒前后硫元素質量守恒可知:硫的質量=128kg××100%=64kg。
故答案為:(1)硒化氫;(2)鹽;+6;
(3) ;(4)64。
【分析】(1)根據化合物從右往左讀作“某化某”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叫做鹽,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硒酸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硒酸鋇沉淀和鹽酸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化合物中某元素質量=化合物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
(1)對于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命名規則是從右到左讀作“某化氫”,所以H2Se讀作硒化氫;
(2)硒酸銨(NH4)2SeO4)是由銨根離子和硒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
在化合物中,銨根離子顯+1價,氧元素通常顯-2價,設硒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1)×2+x+(-2)×4 = 0,即2+x-8= 0,x=8-2=+6價;
(3)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由H2Se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應生成硒酸鋇沉淀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eO4+BaCl2=2HCl+BaSeO4;
(4)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根據燃燒前后硫元素質量守恒可知:硫的質量=128kg××100%=64kg。
16.(2025·從化模擬)我國是世界上鋅冶煉最早的國家,明代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中有關于“火法”煉鋅的工藝記載是:“每爐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鋅)十斤,裝載入一泥罐內……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反應后生成一氧化碳)墊盛,其底鋪薪,發火煅紅……冷定毀罐取出……即倭鉛(鋅)也?!痹摴に囘^程分解模擬如圖,請結合圖文信息回答問題:
(1)裝入原料器之前,將爐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
(2)高溫爐內,碳酸鋅()在高溫條件下與煤的主要成分發生反應生成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從微觀角度分析冷凝器中冷凝的原理   。
(4)我國古代冶鋅晚于鐵和銅,分析說明其中的原因   。
(5)濕法冶金利用置換反應。向、混合液中加入粉,充分反應后過濾。若取出的濾渣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屬陽離子是   。
【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2)
(3)鋅原子間隔變小
(4)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和銅強
(5)、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1)將爐甘石敲碎可以增大其與其他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加快反應速率;
(2)碳酸鋅在高溫條件下與煤的主要成分碳反應生成鋅和一氧化碳,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從微觀角度看,冷凝器中溫度降低,鋅原子的熱運動減緩,原子間的間隔變小,使得鋅由氣態變為液態,從而實現冷凝;
(4)金屬的冶煉難易程度與金屬的活動性有關,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和銅強,其化合物更穩定,更難被還原,所以我國古代冶鋅晚于鐵和銅;
(5)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Fe粉,鐵先與AgNO3反應,再與Cu(NO3)2反應。濾渣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含有鐵,即鐵過量,那么Cu(NO3)2、AgNO3都被完全反應,所以濾液中一定不含Cu2+、Ag+。
故答案為:(1)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
(2) ;(3)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和銅強;(4)、 。
【分析】(1)根據原料粉碎的目的是為了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碳和碳酸鋅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鋅和一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微粒之間有間隔,氣態粒子之間的間隔比液態粒子之間的間隔小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金屬活動性越強越難被冶煉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鐵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亞鐵,鐵與硝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硝酸亞鐵,銀、銅都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氫的后面,不能與鹽酸反應,鐵排在氫的前面,可以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濾渣加鹽酸有氣泡,說明鐵過量,則濾液中硝酸銀和硝酸銅都已經反應完進行分析解答。
(1)將爐甘石敲碎可以增大其與其他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加快反應速率;
(2)碳酸鋅在高溫條件下與煤的主要成分碳反應生成鋅和一氧化碳,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從微觀角度看,冷凝器中溫度降低,鋅原子的熱運動減緩,原子間的間隔變小,使得鋅由氣態變為液態,從而實現冷凝;
(4)金屬的冶煉難易程度與金屬的活動性有關,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和銅強,其化合物更穩定,更難被還原,所以我國古代冶鋅晚于鐵和銅;
(5)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Fe粉,鐵先與AgNO3反應,再與Cu(NO3)2反應。濾渣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含有鐵,即鐵過量,那么Cu(NO3)2、AgNO3都被完全反應,所以濾液中一定不含Cu2+、Ag+。
17.(2025·從化模擬)某鹽湖水中含有、和少量、。某興趣小組為了獲取其中的和,進行下列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實驗】利用酸、堿、鹽的化學性質除去和。
(1)操作Ⅰ中玻璃棒的作用   。
(2)步驟Ⅱ所加試劑X是   。
【實驗二】利用和的溶解度,分離溶液中的和。
Ⅰ.已知和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Ⅱ.將溶液在蒸發濃縮,流程如下:
(3)濾液b是的   (選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4)檢驗晶體成分。
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取少量晶體加水全部溶解,先滴入過量   溶液。     晶體是,而非NaCl
②取步驟①的上層清液滴入   溶液。 無明顯現象
(5)該小組分析溶解度曲線,推測步驟Ⅲ析出的晶體是,但檢驗后卻發現是,請作出合理解釋   。
【答案】引流;稀鹽酸;飽和溶液;硝酸鋇;有白色沉淀生成;硝酸銀;溶液A中硫酸鈉較多,氯化鈉相對較少
【知識點】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
【解析】【解答】(1)根據流程可知,操作Ⅰ是將濾渣與濾液分離,屬于過濾操作,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引導液體順利通過濾紙進入濾液承接容器,防止液體濺出;
(2)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能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步驟Ⅰ中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除去了MgCl2,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除去了CaCl2,此時濾液a中含有NaCl、Na2SO4、過量的氫氧化鈉和過量的碳酸鈉。為了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且不引入新的雜質,步驟Ⅱ所加試劑X是稀鹽酸,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
(3)溶液A在80℃蒸發濃縮至有晶體析出,此時析出的晶體為硫酸鈉,說明在當前狀態下,硫酸鈉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才會結晶析出,而濾液b是析出硫酸鈉晶體后的溶液,所以濾液b是的飽和溶液;
(4)要檢驗晶體是Na2SO4而非NaCl,可以利用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的檢驗方法。先滴入過量的硝酸鋇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晶體中含有硫酸根離子;因為檢驗氯離子時,若溶液中有硫酸根離子會干擾氯離子的檢驗,所以先將硫酸根離子沉淀完全。然后向沉淀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若無明顯現象,說明晶體中不含氯離子,從而證明晶體是Na2SO4而非NaCl。故答案為:①硝酸鋇或Ba(NO3)2;有白色沉淀生成;②硝酸銀或AgNO3;
(5)從溶解度曲線可知,在80℃時,硫酸鈉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的溶解度,但在蒸發濃縮過程中,隨著溶劑的不斷減少,雖然按照溶解度曲線推測首先應該析出氯化鈉晶體,但由于硫酸鈉的含量相對較高,在蒸發過程中達到了硫酸鈉的飽和狀態并析出硫酸鈉晶體。故答案為:溶液A中硫酸鈉較多,氯化鈉相對較少。
故答案為:(1)引流;(2)稀鹽酸;(3)飽和溶液;(4)硝酸鋇; 有白色沉淀生成 ;硝酸銀;(5) 溶液A中硫酸鈉較多,氯化鈉相對較少 。
【分析】(1)根據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步驟 Ⅰ 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液,濾液a中含有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步驟 Ⅱ 中加入稀鹽酸與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硫酸鈉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才會結晶析出,而濾液b是析出硫酸鈉晶體后的溶液,是b的飽和溶液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硝酸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鈉,硝酸銀和氯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硫酸鈉的含量相對較高,在蒸發過程中達到了硫酸鈉的飽和狀態析出硫酸鈉晶體進行分析解答。
18.(2025·從化模擬)探究酸的性質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某小組以“探究硫酸的性質”為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濃硫酸稀釋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1)圖1實驗中,觀察到用石蠟固定在銅片下的乒乓球脫落,此現象說明濃硫酸溶于水________。
【任務二】溶液濃度對硫酸化學性質的影響。
(2)圖2實驗中,觀察到很快變黑的是濾紙________(選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濃度不同,腐蝕性不同。
【任務三】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小組同學按圖3進行實驗。
(3)試管2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
(4)該組同學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試管3中不斷滴加稀硫酸時pH的變化圖象如圖4所示,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5所示。
①圖4中c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
②該反應中減少的微粒是________(寫出離子符號)。
小組同學對試管4反應后的物質成分產生了興趣,繼續進行實驗。
【提出問題】試管4反應后的溶液中溶質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5)猜想一:可能是;猜想二:可能是________;猜想三:可能是、。
【實驗與結論】
(6)某同學為驗證猜想三,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該反應后溶液滴到濕潤的試紙上,測得,得出結論為猜想三正確。對該同學的操作方法、測量結果及結論的評價,正確的是_____(填標號)。
A. 操作方法不正確,測量結果偏小,結論正確
B. 操作方法正確、測量結果偏大,結論不正確
C. 操作方法不正確,測量結果偏大,結論正確
D. 操作方法正確,測量結果偏小,結論不正確
【任務四】廢液回收處理。
(7)實驗結束后,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將四支試管中的液體倒入廢液缸,并對廢液缸中的固體物質進行了回收。在檢驗廢液時發現硫酸過量,為防止其污染環境,從實驗成本和操作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向該廢液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填化學式),處理后再排放。
【答案】(1) 放熱
(2) B
(3) 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4)、 、
(5)、
(6) C
(7)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1)圖1中能觀察到石蠟固體熔化,乒乓球掉落,說明濃硫酸溶解在水中放熱;
(2)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和腐蝕性,稀硫酸不具有這樣的性質,因此圖2中能夠觀察到濾紙變黑的是B;
(3)由圖3可知,試管2中氧化鐵會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因此能觀察到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4)①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根據圖示可知c點時溶液呈酸性,說明溶液中有硫酸剩余,故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為H2SO4、Na2SO4;
②根據圖5中的微觀圖示可知,酸堿中和的反應實質是酸中的氫離子與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鈉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剩余,故該反應中減少的微粒是H+、OH-;
(5)試管4中發生的是碳酸鉀和稀硫酸的反應,會生成硫酸鉀、水和二氧化碳,若恰好完全反應,溶質為K2SO4,若硫酸過量,溶液中的溶質為K2SO4、H2SO4,若碳酸鉀未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K2SO4、K2CO3,故填K2SO4、K2CO3;
(6)根據題目信息可知,測試溶液的pH值時,濾紙進行了潤濕,即相當于對待測液進行了稀釋,方法錯誤;測得的pH=4,溶液呈酸性,說明待測液稀釋前呈酸性,且酸性比稀釋后的溶液要強,即原溶液的pH<4,測試結果偏大,但實驗結論正確,故選C;
(7)處理廢液中剩余的硫酸,需要選擇價格便宜的堿性物質進行中和,故可向廢液中加入適量的熟石灰,化學式為Ca(OH)2。
故答案為: (1) 放熱 ;(2) B ;(3) 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4)、 ; ②、 ;(5)、 ;(6) C ;(7) 。
【分析】(1)根據石蠟熔化,乒乓球脫落,說明濃硫酸溶于水放熱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濃硫酸有脫水性和腐蝕性使濾紙碳化變黑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硫酸鐵溶液呈黃色進行分析解答;
(4)①根據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圖像中c點對應的溶液pH<7,說明硫酸過量,該點含有的溶質為硫酸鈉和硫酸進行分析解答;
② 根據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為:H++OH-=H2O,得出 減少的微粒是H+、OH- 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稀硫酸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鉀、水和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應時溶質為硫酸鉀;碳酸鉀過量時,溶質為硫酸鉀和碳酸鉀;稀硫酸過量時,溶質為硫酸鉀和硫酸進行分析解答;
(6) 根據使用濕潤的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相當于把溶液稀釋了,測定酸性溶液,pH會偏大,測定堿性溶液,pH會偏小進行分析解答;
(7)根據熟石灰能中和酸性廢水進行分析解答。
19.(2025·從化模擬)下圖是初中化學常用的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編號為①的儀器名稱為   。
(2)實驗室常用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溶液等藥品制取氧氣,這些物質在組成上的共同點是都含有   元素。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實驗結束后應  ?。ㄌ顦颂枺?br/>a.先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
b.先熄滅酒精燈,再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選用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  ?。ㄌ顦颂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某實驗小組進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探究及二氧化碳性質的探究,具體操作:每次都加入相同質量的大理石(足量)和的稀鹽酸,并記錄收集到二氧化碳氣體所需要的時間,下表是實驗的記錄:
編號 顆粒大小 實驗溫度 稀鹽酸的質量分數 加入稀鹽酸體積 時間
Ⅰ 粗顆粒 7.3% 25 133
Ⅱ 粗顆粒 20℃ 14.6% 25 126
Ⅲ 粗顆粒 35℃ 7.3% 25 61
Ⅳ 細顆粒 W 14.6% 25 79
①實驗Ⅱ和Ⅳ研究了某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則W=   ,由以上四個實驗數據分析可知   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最大。
②從實驗Ⅰ和Ⅱ得出的探究結論是:   。
(5)設計由碳到碳酸鈉的轉化路徑,依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1)長頸漏斗
(2)氧;a
(3)BC;
(4)20℃;溫度;相同條件下,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5),
【知識點】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堿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定性實驗(控制變量、空白實驗、對比實驗)
【解析】【解答】(1)儀器①是長頸漏斗;
(2)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所以高錳酸鉀、過氧化氫在組成上都含有氧元素;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實驗結束后應先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故選a;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反應物為固體,不需要加熱,選擇B為發生裝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能溶于水,選擇C收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①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Ⅱ和Ⅳ顆粒大小不同,故是探究顆粒大小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根據控制變量法,其他因素應相同,故W=20℃;
實驗Ⅰ、Ⅱ探究了稀鹽酸的質量分數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33-126=7;實驗Ⅰ、Ⅲ探究了溫度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33-61=72;實驗Ⅱ、Ⅳ探究了顆粒大小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26-79=47;故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最大;
②實驗Ⅰ和Ⅱ中稀鹽酸的質量分數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且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收集100mL氣體所需時間越短,故可得出結論:相同條件下,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5)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1)長頸漏斗;(2)氧;a;
(3)BC; ;
(4) ① 20℃ ; 溫度 ;
②, 。
【分析】(1)根據常見儀器的名稱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為防止水槽的水倒流,先把導管撤離水面,再熄滅酒精燈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選擇的依據,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4) ① 根據對比實驗,需要控制單一變量,從表格數據對比可知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最大進行分析解答;
② 根據 驗Ⅰ和Ⅱ中稀鹽酸的質量分數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且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收集100mL氣體所需時間越短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1)儀器①是長頸漏斗;
(2)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所以高錳酸鉀、過氧化氫在組成上都含有氧元素;若用D裝置收集氧氣,實驗結束后應先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故選a;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二氧化碳,反應物為固體,不需要加熱,選擇B為發生裝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能溶于水,選擇C收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①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驗Ⅱ和Ⅳ顆粒大小不同,故是探究顆粒大小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根據控制變量法,其他因素應相同,故W=20℃;
實驗Ⅰ、Ⅱ探究了稀鹽酸的質量分數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33-126=7;實驗Ⅰ、Ⅲ探究了溫度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33-61=72;實驗Ⅱ、Ⅳ探究了顆粒大小對實驗速率的影響,時間差為126-79=47;故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最大;
②實驗Ⅰ和Ⅱ中稀鹽酸的質量分數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且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收集100mL氣體所需時間越短,故可得出結論:相同條件下,稀鹽酸的質量分數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5)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20.(2025·從化模擬)鐵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應用。
Ⅰ.鐵的有關知識
(1)鐵的冶煉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科技成就。
①圖1展示了古代煉鐵的場景,現代高爐煉鐵原理與之相同,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赤鐵礦煉鐵的主要原理:   。
②古代對生鐵煉鋼的描述有:“凡鋼鐵煉法,……火力到時,生鐵先化。”說明生鐵的熔點比鋼   。
③“燒鐵器淬膽礬水(硫酸銅溶液)中,即成銅色也”蘊含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   。
(2)鐵器容易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   等發生化學反應。
Ⅱ.催化劑的制備
(3)是合成氨催化劑的主要成分,在制備過程中,其中一個步驟是用粉將轉化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Ⅲ.失效催化劑的再生
(4)合成氨催化過程中因部分與反應使催化劑“失效”。在一定溫度下可用將其“再生”,原理如圖2所示?!霸偕边^程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通入加熱,將一定質量的失效催化劑進行“再生”,固體質量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3所示。時,轉化為時,轉化為。(已知相對分子質量:)
點對應的固體質量為   。
【答案】;低;置換反應;;;變小;69.6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1)①赤鐵礦煉鐵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古代對生鐵煉鋼的描述有:“凡鋼鐵煉法,……火力到時,生鐵先化。”說明生鐵的熔點比鋼低;
③“燒鐵器淬膽礬水(硫酸銅溶液)中,即成銅色也”蘊含的化學反應是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2)鐵器容易生銹,實際上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等發生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
(3)鐵和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FeO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四氧化三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再生”過程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變?。?br/>(5)
T1 T2℃時,FeO轉化為四氧化三鐵,故M點時固體為四氧化三鐵,T3 T4℃時,四氧化三鐵轉化為氧化鐵,故最后生成氧化鐵的質量為72.0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則四氧化三鐵中鐵元素的質量與生成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相等,則M點對應固體的質量為:。
故答案為:(1) ① ; ②低; ③ 置換反應;
(2)H2O ;(3) (4)變??;(5)69.6。
【分析】(1)①根據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②根據合金的熔點比組分純金屬的熔點低進行分析解答;
③根據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叫做置換反應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鐵生銹的條件是鐵同時與氧氣和水接觸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硫酸鐵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再生”過程是氧化亞鐵轉變成四氧化三鐵的過程,再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分別算出氧化亞鐵和四氧化三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兩者比較進行分析解答;
(5)根據 T1~T2℃時,FeO轉化為Fe3O4,從圖示可知M點對應的固體為Fe3O4 ;T3~T4℃時,Fe3O4轉化為Fe2O3 ,從圖示可知Fe2O3的質量為72.0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M點(Fe3O4)的中鐵元素的質量與Fe2O3中鐵元素的質量相等,再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某元素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計算解答。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南| 凤凰县| 怀集县| 苏尼特左旗| 建湖县| 海宁市| 蓬莱市| 乐都县| 任丘市| 丰宁| 江口县| 苍山县| 晋中市| 郸城县| 和林格尔县| 洛川县| 治县。| 任丘市| 荣成市| 昌江| 珲春市| 彝良县| 英超| 宁晋县| 铁岭市| 大安市| 土默特左旗| 金门县| 利辛县| 丰县| 洮南市| 涿鹿县| 迭部县| 临高县| 绩溪县| 陕西省| 随州市| 仁怀市| 弥渡县| 青海省|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