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彭山區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化學與生活、科技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乙炔在氧氣中燃燒可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屬B.神舟飛船返回艙外表的碳化硅屬于共價晶體C.宇樹機器狗使用的材料PEEK(聚醚醚酮)是無機非金屬材料D.葡萄酒中加入適量SO2以起到殺菌、抗氧化的作用2.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A.乙炔的球棍模型:B.的空間結構:C.基態Br的簡化電子排布式:D.用電子式表示的形成過程:3.下列有機物命名正確的是A.:2-甲基-5-異丙基庚烷B.:2-甲基-1,4-戊二烯C.:2,4,4-三甲基戊烷D.:2,3-二甲基-4-戊炔4.關于①、②、③、④、⑤、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④分子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形,該分子為極性分子B.②③⑤的VSEPR模型為平面三角形C.③與⑥中心原子雜化類型相同,兩者都是極性分子D.①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8電子穩定結構5.下列物質一定互為同系物的是① ②③C2H4 ④CH3CH2CH2CH2CH3 ⑤ ⑥ ⑦A.①和② B.③和⑦ C.④和⑤ D.⑥和⑦6.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干冰晶體具有和二氧化硅類似的結構,則8.8g該晶體中含有碳氧鍵的數目為B.一定條件下,與氧氣反應生成,反應中轉移電子數為C.1mol硝基與46g二氧化氮所含的電子數均為D.含的溶液中含有的鍵數目為7.下列圖示實驗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用電石和飽和食鹽水制乙炔 B.排出盛有KMnO4溶液滴定管尖嘴內的氣泡C.檢驗濃硫酸與銅反應后的產物中的 D.分離苯酚和水8.羅勒烯是一種無環單萜類化合物,有草香、花香并伴有橙花油氣息,主要存在于羅勒油等植物精油中,其結構如圖a所示,下列有關羅勒烯的說法錯誤的是A.難溶于水,易溶于苯等有機溶劑B.能與溴水發生氧化還原而使溴水褪色C.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與叔丁基苯(結構如圖b)分子式不同9.膽礬(CuSO4·5H2O)的結構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基態Cu2+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是B.H2O中氧原子的VSEPR的價層電子對數是4C.SO中的O-S-O的鍵角小于H2O中的H-O-H的鍵角D.膽礬中的H2O與Cu2+、H2O與SO的作用力分別為配位鍵和氫鍵10.某屆奧運會上,有個別運動員因服用興奮劑被取消參賽資格。如圖是檢測出興奮劑的某種同系物X的結構,下列關于X的說法正確的是A.1molX與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4molNaOHB.X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證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C.1molX與足量的飽和溴水反應,最多消耗4molBr2D.X可與NH4HCO3溶液作用產生氣泡11.觀察下列結構示意圖并結合相關信息,判斷有關說法正確的是NaCl 石墨 FeSO4·7H2O 干冰A.晶體熔點比較: NaClB.石墨是一種混合型晶體,石墨熔點高于金剛石,石墨中C原子數:C-C鍵數=1:3C.FeSO4·7H2O結構中含有的化學鍵為:離子鍵、共價鍵、配位鍵、氫鍵;該結構中鍵角1、2、3由大到小的順序:3>1>2D.晶體中每個分子緊鄰的分子數:干冰晶體(12個)>冰(4個)12.我國科學家合成的某種離子化合物結構如下圖,該物質由兩種陽離子和兩種陰離子構成,其中有兩種10電子離子和一種18電子離子。X、Y、Z、M均為短周期元素,且均不在同一族;X是半徑最小的元素,Z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的電負性大于Z。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與Y形成的化合物沸點高于Y同族元素與X形成化合物的沸點主要原因是容易形成分子間氫鍵B.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陰離子中Z的雜化方式為sp2雜化C.元素第一電離能:YD.該鹽中,存在離子鍵、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配位鍵和氫鍵等化學鍵13.有機物M的合成路線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X的分子式為 B.X、Y、Z所含官能團種類相同C.的反應為加成反應 D.M具有對映異構體14.在由、、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該混合物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 B. C. D.二、解答題15.化合物F是一種有水果香味的有機化合物,可采用乙烯與甲苯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線合成:請回答:(1)B中官能團的名稱是 。(2)C→D的化學方程式 。B+D→F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類型為 。(3)E的結構簡式 。(4)對于化合物D,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A.能發生水解反應 B.能和鈉反應C.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 D.能發生氧化反應(5)滿足下列條件的F同分異構體數目為 (①含有一個苯環②能與碳酸氫鈉反應),寫出其中等效氫數目最少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結構簡式為 。16.廢催化劑(含等)的回收與再利用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循環利用意義重大。回收其中的部分金屬的工藝流程如下:已知:相關物質的熔沸點如下:物質熔點/℃ 192 782 211沸點/℃ 57 136.5 180 1935 126 232回答下列問題:(1)為提高“氯化焙燒”的效率,可采取的措施為 。a.粉碎SCR催化劑 b.鼓入適當過量的氯氣 c.降低焙燒溫度(2)“氯化焙燒”溫度控制在800℃,生成。寫出生成的化學方程式 。(3)寫出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的名稱 。(4)“水浸”后濾液中溶質成分主要有 (填化學式)。(5)遇到水會產生大量的白霧,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6)回收的可用作電池電極材料。一種以和為電極、水溶液為電解質的電池,放電時,插入層間形成。寫出該電池放電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 。(7)解釋表中及熔點差異的原因 。17.某化學小組為研究鹵代烴水解反應與消去反應的規律,進行如下研究Ⅰ.探究鹵代烴的水解反應與消去反應:實驗ⅰ 向燒瓶A中加入1-溴丁烷和氫氧化鈉的水溶液,加熱;B中溶液褪色。實驗ⅱ 向燒瓶A中加入1-溴丁烷和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加熱;B中溶液褪色。實驗ⅲ 分別取實驗ⅰ和ⅱ中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先加硝酸酸化,再加AgNO3 溶液,均產生黃色沉淀。(1)燒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2)實驗ⅰ中發生了水解反應,反應方程式為 。(3)甲同學認為實驗ⅰ中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因此發生了消去反應,乙同學認為反應體系中的物質 (填名稱)也能使其褪色,否定了甲的結論。Ⅱ.在實驗ⅱ的體系中同時檢出水解產物與消去產物,進一步查閱文獻資料研究文獻資料:a.與官能團相連的碳稱為碳,碳相連的碳原子稱為碳b.碳上的氫活性越高,消去反應的速率越大c.碳個數越多,取代反應的速率減慢,消去反應的競爭增大文獻數據:表1.兩種鹵代烴在強堿的乙醇溶液中取代產物與消去產物的含量鹵代烴 取代產物/% 消去產物/%CH3CH2CH2CH2Br 90 105 95表2.兩種鹵代烴在有、無強堿的乙醇溶液中取代產物與消去產物的含量鹵代烴 強堿的醇溶液 取代產物/% 消去產物/%0 97 30.2 mol/L 21 790 81 190.2 mol/L 7 93(4)由以上研究得到結論:①不同的鹵代烴在相同條件下取代反應與消去反應產物含量不同。表1中消去反應產物含量比CH3CH2CH2CH2Br提升的原因是 。②強堿的存在有利于消去反應的發生。消去反應中常采用乙醇鈉鹽作為強堿性試劑,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乙醇鈉的水溶液顯堿性的原因 。③消去產物的含量與鹵代烴自身的結構有關。相同條件下的消去產物比的消去產物含量高,結合材料解釋原因 。④鹵代烴的取代反應與消去反應是共存與競爭的關系,反應受 (寫出兩個即可)因素的影響。18.東晉《華陽國志 南中志》卷四中已有關于白銅的記載,云南鎳白銅(銅鎳合金)聞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幣,亦可用于制作仿銀飾品。回答下列問題:(1)與中更穩定的是 (填化學式)。(2)Ni與Co位于同一族,取(黃色)、(紫紅色)、(綠色)和(紫色)四種化合物各1mol分別溶于水,分別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立即產生氯化銀,沉淀的量分別為3mol、2mol、1mol和1mol。①根據實驗事實用配合物的形式寫出的化學式: 。②后兩種物質的組成相同而顏色不同,寫出其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 。(3)一種含Ni元素的化合物的晶胞Q的結構如圖。①該晶胞中粒子個數比 。②設Q的最簡式的摩爾質量為,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則該晶體的密度的計算式為 g·cm。(4)一種由鎳原子和鎂原子共同構成,碳原子只填充在由鎳原子構成的八面體空隙中的化合物,其晶胞結構如圖所示。①在每個Mg原子周圍且與其距離為(其中a為晶胞參數)的Ni原子有 個。②過渡金屬與CO形成羰基配合物時,每個CO分子向中心原子提供2個電子,最終使中心原子的電子總數與同周期的稀有氣體原子的原子序數相同,稱為有效原子序數規則。根據此規則,鎳與CO形成的羰基配合物中, ,0.5mol中含有 molσ鍵。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C B D D B C C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D D B A15.(1)羧基(2) +NaOH→+NaCl 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3)(4)BD(5) 14 或16.(1)ab(2)TiO2+2C+2Cl2 +2CO(3)Cl2(4)CaCl2、AlCl3、HCl(5)2+3H2O=V2O5+6HCl(6)+2xe-+xZn2++nH2O=(7)是分子晶體,熔點較低,TiCl4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SiCl4,所以TiCl4熔點大于SiCl4;是離子晶體,熔點高。17.(1)防止暴沸(2)(3)1-丁醇(4) 中碳上的氫活性比高 側鏈比多,則消去反應的競爭增大,消去反應產物越多 碳上的氫活性和碳上的側鏈多少18.(1)(2)(3)(4) 12 4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