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1.(2024七下·金東期末)剪紙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實踐課上,同學們創作了動物剪紙作品。下列作品所代表的動物的生殖方式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 )A.蝴蝶 B.家兔C.喜鵲 D.鯉魚2.(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列光現象與科學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A.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線傳播 B.潭清疑水“淺”——光的反射C.樹蔭下的光斑——光的反射 D.海市蜃樓——光的折射3.(2024七下·金東期末)如圖是我國最早的樂器之一“塤”,吹奏時能發出宮、商、角、徵、羽五音,相當于現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聲音的(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速度4.(2024七下·金東期末)如圖,將質量均勻的木棒切割并組裝成兩個形狀相同、質量均為m的木模,用三根豎直細線a、b、c連接,在水平面上按照“互”字形靜置,上方木模呈現懸浮效果,這是利用了建筑學中的“張拉整體”結構原理。則( )A.a點受到的拉力等于mgB.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C.改變細線方向有可能改變上方木模狀態D.改變木模放置方式會使地面受到的壓力改變5.(2024七下·金東期末)芒果感染細菌性黑斑病菌可導致芒果黑斑病。下列關于該細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使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B.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C.利用芒果的有機物生活 D.可以依靠分裂進行生殖6.(2024七下·金東期末)潮水是在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形成的,當日、地、月在同一直線時引力最大,形成大潮。當發生大潮時,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這天的月相可能為滿月 B.這天可能會發生月食C.這天可能會發生日食 D.大潮只發生在農歷十五7.(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圖是洋蔥種子的結構及萌發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胚芽、胚軸、胚根構成胚 B.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C.萌發時胚根先突破種皮 D.胚乳中營養在萌發時被消耗8.(2024七下·金東期末)籃球是一項受歡迎程度較高的體育項目,也是中考體育的考試項目。下圖中虛線是某同學在練習投籃時籃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不計空氣阻力,則籃球受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A. B.C. D.9.(2024七下·金東期末)人從外界獲得的信息大多來自視覺和聽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視網膜是形成視覺的部位 B.近視眼可佩戴凹透鏡矯正C.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 D.遇巨大聲響時應閉嘴堵耳10.(2024七下·金東期末)如圖所示,汽車上配有安全帶和頭枕,司機和乘客都必須系好安全帶。當向前行駛的汽車分別出現突然加速、緊急剎車兩種狀況時,對乘車人員起主要保護作用的分別是( )A.頭枕、頭枕 B.安全帶、安全帶C.安全帶、頭枕 D.頭枕、安全帶11.(2024七下·金東期末)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采樣后,采樣痕跡呈現的形狀如漢字“中”(如圖1)。網友評論:這既是“中”字,也是“和平鴿”(如圖2),都象征著世界和平,邁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的步伐。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沒有人類干擾,“和平鴿”將能長期存在B.由于日曬雨淋,“和平鴿”將會很快消失C.由于風力吹拂,“和平鴿”將會逐漸模糊D.隨著月球自轉,“和平鴿”將會面向地球12.(2024七下·金東期末)如圖所示,用手拉彈簧使彈簧伸長,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B.在一定范圍內,拉彈簧的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C.發生形變后的彈簧對手指產生彈力D.手對彈簧的拉力和彈簧對手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13.(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像。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可以制成( )A.潛望鏡 B.照相機 C.幻燈機 D.放大鏡14.(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2024年5月5日結束的尤伯杯決賽中,中國羽毛球隊以一場未失的強勢第16次奪得尤伯杯冠軍!比賽過程中,有關羽毛球運動和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發球時,羽毛球受到球拍的力是因為球發生形變B.飛行時,羽毛球所受外力如果消失,將做勻速直線運動C.下落時,羽毛球受到球拍推力、重力和空氣阻力D.靜止時,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15.(2024七下·金東期末)科技興趣小組同學設計的尋找“有色影子”的活動方案如圖。用一種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的人,會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疊加另一種色光,能形成“有色影子”,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方案 照射光源顏色 背景板顏色 疊加光源顏色A 白 紅 藍B 紅 藍 黃C 藍 白 紅D 綠 綠 黃A.A B.B C.C D.D16.(2024七下·金東期末)第33屆奧運會將于2024年7月26日在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9:30開幕,我國可以在北京時間7月27日凌晨1:30收看開幕式直播。按要求回答問題:(1)巴黎和北京兩地時間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 轉。(2)今年奧運會開幕當天,金華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17.(2024七下·金東期末)我市浦江上山遺址發現的炭化稻米屬于馴化初級階段的原始栽培稻,是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樣本,說明上山是稻作農業的起源地。而后在同屬于上山文化的義烏橋頭遺址、永康湖西遺址等均發現了數量豐富的炭化稻米,表明水稻的食用在上山文化中晚期已經普遍。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為水稻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結構①和②構成 ,能產生花粉;(2)稻谷的果皮與種皮愈合不能分離,俗稱為種子,實際為果實。稻谷由圖中結構 在受精后發育而成;(3)水稻是單子葉植物,其營養物質在種子的 中儲存,能夠供給胚發育成幼苗。18.(2024七下·金東期末)我國攻擊11無人機是世界上最先列裝的飛翼布局隱身無人機,該無人機的列裝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空軍的作戰方式,完成下列問題:(1)攻擊11無人機的發動機為噴氣發動機,其工作時產生的噪聲主要是由發動機等物體的 產生的;(2)該無人機能夠隱身是因為雷達站發出的電磁波傳到機身時,無人機隱身涂層能夠吸收一部分電磁波,同時機身的隱身外形使 (選填“反射”或“折射”)的電磁波盡量不返回雷達站;(3)攻擊11無人機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過程中,該無人機 (選填“具有”或“沒有”)慣性。19.(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圖為我市燕尾洲邊夜景一角,在燈光輝映下使婺江更加美不勝收,是市民夜晚休閑的好去處;回答下列問題:(1)游客看到遠處的婺劇院在江中的倒影,是光的 形成的虛像;(2)一陣風吹來,江面因風起皺而波光粼粼,說明力可以 ;(3)走在彩虹橋上,橋邊紅色的光照到黃色衣服上時,衣服將呈 色。20.(2024七下·金東期末)“人造子宮”的設想已有超過百年歷史,由于技術所限,該設想研究進展緩慢,但科學家們并沒有放棄對“人造子宮”的研究。2021年,我國首次進行“人造子宮”實驗,研究團隊利用經臍動靜脈插管為人造子宮輸送營養物質,幫助早產的小羊羔健康出生。下一步設想是提取生殖細胞,進行體外受精和培育,并在“人造子宮”中將胚胎細胞發育成個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卵細胞在女性體內的 中產生,該器官可以分泌雌性激素等物質,參與和促進女性身體發育,出現第二性征等。(2)在人體內,卵細胞和精子形成受精卵的場所是 。(3)“人工子宮”的作用是為 提供發育的場所。21.(2024七下·金東期末)2024年4月25日,我國利用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將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并與空間站成功對接,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請回答下列問題:(1)火箭發射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時,可以借助地球自轉產生的附加速度,可以節省燃料。所以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應選擇向 方向發射;(2)運載火箭上升過程中,載人飛船相對于火箭處于 狀態;(3)火箭點火后加速上升時,火箭噴出的燃氣對火箭的推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火箭對燃氣的作用力。22.(2024七下·金東期末)芯片是電子設備的核心組件,芯片制造需要光刻機,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鏤空掩膜,調整鏤空掩膜、縮圖透鏡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極小的清晰的像,從而實現集成電路的“光刻”。請回答下列問題:(1)紫外光照射鏤空的集成電路模板,經過縮圖透鏡后在硅片表面形成縮小的電路圖案,該縮圖透鏡相當于一個 透鏡;(2)紫外光在制成縮圖透鏡的玻璃內沿 (選填“直線”“折線”或“曲線”)傳播,后通過折射聚焦在硅片表面;(3)如果縮圖透鏡焦距為2厘米,則硅片應該放置在離縮圖透鏡 (填范圍)厘米處。23.(2024七下·金東期末)杜鵑花是久負盛譽的花卉,將杜鵑花野生種群引種馴化乃至改良一直是人們為之不懈努力的目標。從種子萌發獲得的幼苗開始馴化,使之適應當地的氣候,是一種有效的引種手段。因此,研究杜鵑花種子萌發習性是引種工作的重要部分。為研究杜鵑花種子是否為需光性種子(即種子的萌發必須有光照),某植物研究所進行了如下實驗:(一)實驗步驟:①取兩個相同的培養皿,分別標記甲和乙,并且在底部各鋪一張濾紙,各加適量的水用于提供必要的水分;②各取20粒經過浸泡處理的杜鵑花種子分別放在甲、乙底部的濾紙上(如圖);③甲、乙培養皿均放在同樣黑暗環境中,甲皿每天給予12小時光照,乙皿不作處理;④用不同杜鵑花種子進行與上述重復的實驗且每一品種均經過二次以上重復。(二)實驗現象:經若干天后,甲皿中種子均絕大多數萌發,乙皿內種子無萌發現象。(三)實驗反思:(1)實驗中培養皿放置環境,除實驗中已存在條件外,還需要有相同的 且適宜;(2)多次實驗結果均為甲皿中種子萌發而乙中均無萌發現象,說明杜鵑花種子屬于 性種子;(選填“需光”或“非需光”)(3)在上述實驗中,科研人員發現甲培養皿中存在少量種子沒有萌發,其原因可能是 ;(四)實驗拓展: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斷定杜鵑花是一類光敏種子,光敏素控制著種子的發芽。并且發現紅光促進種子發芽,遠紅光可以逆轉這種促進作用,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質決定種子能否發芽。(4)根據此研究可知,為提高種子的萌發率,需要在播種前進行 照射。24.(2024七下·金東期末)為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小婺用如圖甲、乙、丙的方案進行了實驗。請完成相關問題:(1)實驗過程中應將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鐵塊,使鐵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并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某一時刻彈簧秤示數如圖甲中所示,則此時拉力為 牛;(2)比較步驟甲、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 有關,且摩擦力隨之增大或減小;(3)小婺在實驗中還發現:在鐵塊還沒有被拉動的情況下,彈簧測力計仍然有示數,且示數逐漸增大,直到拉動鐵塊為止。該現象表明:物體在靜止時也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該力的大小與 的大小有關;(4)在圖丙實驗中,若增大木板的速度,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情況是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5.(2024七下·金東期末)某興趣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為使所成的像更清晰,玻璃板是厚度d為5mm的有色鍍膜玻璃,鍍膜側(圖乙中DC側)為反射面。請幫該小組完成下列問題:(1)實驗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的目的是 ;(2)實驗中用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在實驗中還要讓兩支蠟燭完全重合,是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體 ;(3)將一不透光的紙板放在玻璃和蠟燭B之間的位置,從蠟燭A側觀察, (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4)將蠟燭A和蠟燭B的位置記錄于白紙上,在白紙上將兩者位置的對應點連接,并測量點到平面鏡反射面的距離。小組成員發現當鍍膜面在物體DC側時,所測得物距總比像距小。經過圖乙光路分析,發現是由于我們觀測到蠟燭B的像是通過玻璃的折射,由此造成系統誤差。請分析,如果實驗中鍍膜反射面換成靠近像的一側(圖乙中WA側)時,則所測得的物距會比像距 。(選填“大”或“小”)26.(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1)實驗中液體內部的壓強是通過壓強計 反映;(2)小金同學使用液體壓強計前,調整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相平后,他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現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3)小金同學由乙圖到丙圖的操作是為了探究在同一液體中液體壓強與液體 的關系;(4)小金同學還想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于是他向丙圖燒杯中多次加鹽水,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不斷增大,于是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小婺同學認為小金的結論錯誤,你覺得小婺的依據是 。27.(2024七下·金東期末)菲涅爾透鏡又稱螺紋透鏡,一面有螺紋,一面光滑,與傳統的透鏡相比,具有面積大、重量輕、價格較低、輕便易攜帶等優點,多用于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場合,如幻燈機、薄膜放大鏡、紅外探測器等;小科對手頭的一塊菲涅爾透鏡進行了探究;(1)她把該透鏡靠近書上的“實驗”二字,觀察到如圖甲所示的現象,由此可以判定該透鏡是 (選填“凸”或“凹”)透鏡;(2)小科查閱資料后了解到,用如圖乙所示的三棱鏡組合可以描述該透鏡對光的作用,請在圖乙中畫出平行光入射兩個三棱鏡后出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3)為探究該透鏡的成像規律,小科將“F”光源、透鏡、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調整好后,固定透鏡位置,使“F”光源從距離透鏡較遠處逐次靠近透鏡,每次都調節光屏到透鏡的距離,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結果記錄如下表,則該透鏡的焦距為 cm;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1 30 15 倒立、縮小的像2 20 20 倒立、等大的像3 15 30 倒立、放大的像(4)在了解了該透鏡的成像規律后,小科用長方形不透明紙盒、平面鏡、該透鏡設計制作了一個投影儀,其剖面圖如圖丙所示,平面鏡與底面夾角為45°,平面鏡的中心位于透鏡的主光軸上,盒上方開一方形孔,將“F”光源按照圖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與平面鏡中心在一條豎直線上,若在正對透鏡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投影時,屏幕上所成的圖像形狀為 。(選填“F”、“”或“”)28.(2024七下·金東期末)今年3月23日,我國天基太陽天文臺“夸父一號”報告太陽在當日世界時01時左右釋放了一個強烈爆發,耀斑級別達到X1級,伴隨一個朝向地球的強力日冕物質拋射。世界各主要空間天氣預警中心分別發出了大地磁暴和高能粒子等預警。回答下列問題:(1)2024年是太陽黑子周期性峰年,有可能導致太陽耀斑多次高等級爆發。耀斑發生在太陽的 層;(2)圖中A所示也是一種常見的太陽活動,這一太陽活動我們通常稱為 ;(3)“夸父一號”觀測太陽時,會遇到地內行星從地球與太陽之間經過,此時能觀測到一個黑點從太陽表面掠過,即“凌日”現象。會導致“凌日”現象的行星有 。29.(2024七下·金東期末)今年端午,小科一家選擇乘坐C696次列車從金華到寧波探親,列車開行時間約為2小時40分鐘。完成下列問題:(1)小科上車后,看到相鄰站臺上的另一輛高鐵正向東行駛,以那輛高鐵為參照物,C696次列車是向 (選填“東”或“西”)運動的;(2)小科發現列車運行時噪聲很小,其中的“小”是指聲音的 小;(3)已知金甬鐵路全長約為240千米,求C696在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0.(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表是項目學習小組為制作針孔照相機所制定的產品評價量表;項目學習小組研究發現,像會隨針孔照相機小孔孔徑增大而增亮,但像的清晰度隨孔徑減小而增加,即無論如何,類似如圖1的針孔照相機在兩個評價指標上無法同時達到優秀;為此,研究小組用凸透鏡制作了如圖2的自制照相機,獲得讓兩個指標均達到優秀的結果;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像的清晰程度 清晰,能分辨出形象 模糊,能分辨出形象 很模糊,基本看不清形象指標二:像的亮暗 亮 中 暗請回答下列問題:(1)針孔照相機成像的原理是 ;(2)為能更好的判斷指標一,即較好判斷出像的清晰程度,實驗所用材料應選用 ;(選填“發光字”或“蠟燭燭焰”)(3)一張照片要求成像清晰、亮度合適,根據所學知識說明光學照相機都采用凸透鏡成像而不采用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31.(2024七下·金東期末)大花百合是長白山區的珍稀物種,為對其種群保護提供參考依據,研究人員對大花百合的繁殖策略進行了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大花百合的花大而鮮艷,花瓣基部有蜜腺,能吸引昆蟲為其 ;(2)大花百合有些個體的花為兩性花,而有些個體的花為不具有 的雄花;(3)研究者調查了大花百合的開花時間和兩種昆蟲的訪花時間,結果如圖:①雄花和兩性花開花時間的差異,能促使訪花昆蟲須先攜帶 再去訪問兩性花,這樣產生的后代具有多樣的遺傳特性;②中華蜜蜂和藍灰蝶是大花百合的兩種主要訪花昆蟲,它們采食大花百合的花粉和花蜜,但從它們訪花時間的差異能夠推測,其中 主要采食花粉,因此,食物的差異減少了兩者之間的競爭;③綜上所述,大花百合和兩種訪花昆蟲形成的這種互惠互利的關系,提高了它們 的機會。32.(2024七下·金東期末)一次旅行時,小科一家駕駛一輛四輪家庭轎車沿一平直公路持續行駛回到金華,先后通過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個標志牌,牌上的數字表示從該標志牌處沿這一公路到達金華的路程。途經甲時開始計時,到達乙時恰好用時25分鐘,從乙運動到丙的過程中,儀表盤顯示汽車一直以108千米/小時的速度勻速行駛。已知此次所用四輪家庭轎車(包括人員及物品)總質量為2000千克,停放時每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50厘米。求:(1)這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2)轎車從標志牌甲運動到標志牌丙這一過程的平均速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解析】【分析】(1)卵生:大多數昆蟲、魚類、鳥類等動物的生殖方式,通過產卵繁殖后代,胚胎在體外發育。(2)胎生: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方式,胚胎在母體內發育,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發育成熟后從母體產出。【解答】A、蝴蝶屬于昆蟲,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錯誤。B、家兔屬于哺乳動物,生殖方式是胎生,與其他三種動物生殖方式不同 ,故正確。C、喜鵲屬于鳥類,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錯誤。D、鯉魚屬于魚類,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錯誤。故答案為:B。2.【答案】D【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解析】【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2)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物體表面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叫做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水面成像等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在同一種不均勻的介質中或者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例如: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等都屬于光的折射現象。【解答】A、水中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錯誤;B、潭清疑水“淺”,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質中,光線發生了偏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錯誤;C、樹蔭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D、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發生偏折形成的,是光的折射,故D正確。故答案為:D。3.【答案】B【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宮、商、角、徵、羽五音不同,是通過按住不同的孔來改變“塤”內空氣中的長短,來改變聲音的頻率,即改變音調,故B符合題意,ACD不會符合題意。故選B。4.【答案】C【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利用整體法判斷木模對水平面的壓力情況,將上方木模隔離分析短線的拉力情況。【解答】AB、上方木模受到自身向下的重力mg,兩根長線分別向下的拉力和短線a向上的拉力,兩根長線的拉力相等,由受力平衡可得Fa=mg+2Fb則Fa>mg,Fa>Fb故AB不符合題意;C、改變細線方向,即力的作用點不改變,力的方向改變,則力的作用效果改變,故有可能改變上方木模狀態,故C符合題意;D、將兩個木模看成一個整體,整體靜止在地面上,受豎直向下的總重力,改變木模放置方式,整體還是處于平衡狀態,故地面受到的壓力還是木模的總重力,即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5.【答案】B【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細菌是單細胞個體,其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部分構成,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區;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依靠分裂進行生殖。【解答】A、細菌是個體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顯微鏡或電鏡才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A正確。B、細菌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擬核,B錯誤。C、細菌營養方式是異養,必須依靠現成的有機物維持生活,C正確。D、細菌的繁殖方式為分裂繁殖,D正確。故答案為:B。6.【答案】D【知識點】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日食一定發生在初一,月食一定發生在十五十六。【解答】A.當日、地、月在同一直線時引力最大,形成大潮,這天的月相可能為滿月,故 A 正確;B.當日、地、月在同一直線時引力最大,形成大潮,這天可能會發生月食,故 B 正確;C.當日、地、月在同一直線時引力最大,形成大潮,這天可能會發生日食,故 C 正確;D.大潮不只發生在農歷十五,故 D 錯誤;故答案為:D。7.【答案】A【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種子萌發的過程: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先吸收水分,體積膨大,種皮漲破.同時,胚內的生命活動活躍起來,從子葉得到營養物質和能量后開始分裂和生長:胚根伸長突出種皮,發育成根,不久,從這條根的周圍又生出一些細根;此后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據此解答。【解答】AB、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子葉,A錯誤,B正確。C、種子萌發的過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種皮形成根,C正確。D、洋蔥屬于單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胚乳中營養在萌發時被消耗,D正確。故答案為:A。8.【答案】B【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方向豎直向下。【解答】籃球在空中飛行是由于籃球具有慣性,不計空氣阻力,籃球在空中飛行時只受到重力作用,方向豎直向下,作用在籃球的重心上,故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9.【答案】A【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解析】【分析】(1)視覺的形成過程: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形成一個倒置的物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受物像的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然后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2)在眼球的結構中,能夠調節晶狀體曲度的是睫狀體;晶狀體曲度的變化,使人看遠近不同的物體;(3)聽覺的形成過程:聲波經外耳道進入,引起鼓膜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中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沿著聽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4)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耳朵的衛生和保健,如盡量不用耳機,如果用耳機聽音樂時,音量不宜過大,防止對鼓膜造成危害。【解答】A、視網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A錯誤。B、近視通常是由于眼球的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的前后徑過長,導致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需要配戴凹透鏡矯正,B正確。C、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能產生神經沖動,C正確。D、遇到巨大聲響時,空氣震動劇烈導致鼓膜受到的壓力突然增大,容易擊穿鼓膜,這時張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張開,因咽鼓管連通咽部和鼓室,這樣鼓室內的氣壓與外耳道的氣壓保持平衡,能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閉嘴同時用雙手堵耳也是同樣道理,D正確。故答案為:A。10.【答案】D【知識點】慣性【解析】【分析】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分析物體原來的運動狀態和受力后運動狀態如何改變,然后做出判斷。【解答】小車突然加速時,車速變大,人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人的頭部會向后仰,“頭枕”對人有保護作用;當汽車緊急剎車時,人的下半身隨車靜止,而上半身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前運動,所以人會向前傾,所以需要系安全帶以保證安全,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1.【答案】A【知識點】月球的概況【解析】【分析】根據人類對月球的認識進行分析。【解答】A、沒有人類干擾,“和平鴿”將成為月球的一部分,能長期存在,故A正確;BC、天空中沒有空氣,不會形成風,月球上現在沒有發現水,不會下雨,所以“和平鴿”不受影響,故BC錯誤;D、月球是一個整體,隨著月球自轉,各部分不會發生相對運動,故D錯誤。故答案為:A。12.【答案】D【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彈力【解析】【分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狀態;(2)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受力越大,形變程度越大;(3)彈力是由于物體間相互擠壓或拉伸而產生的力,原因是發生了彈性形變;(4)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一對相互作用力分別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解答】A、用手拉彈簧使彈簧伸長,彈簧在拉力作用下發生了彈性形變,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量與彈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拉彈簧的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指給彈簧一個拉力,使彈簧發生形變,形變后的彈簧也給手一個反作用力,所以發生形變后的彈簧對手指產生彈力,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手對彈簧的拉力和彈簧對手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兩個物體上,所以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3.【答案】B【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需要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當u>2f時,f<v<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攝像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當u=2f時,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當f<u<2f時,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投影儀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當u=f時,無像,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是平行的,沒有會聚點;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解答】A、 潛望鏡是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照相機是根據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故B不符合題意。C、投影儀、幻燈機都是根據上述原理制成的,故C符合題意。D、放大鏡是根據物距小于焦距時,成正立、放大虛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4.【答案】B【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平衡力的辨別;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物體的形狀;(2)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當物體不受任何外力時,將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3)下落時,羽毛球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4)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條直線上;相互作用力是指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施力物和受力物正好相反。【解答】A、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因為球拍發生了形變產生的彈力,故A錯誤;B、在空中飛行的羽毛球,具有運動速度,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羽毛球所受外力如果消失,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C、下落時,羽毛球沒有與球拍接觸,所以羽毛球沒有固定受到球拍推力,羽毛球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故C錯誤;D、靜止的羽毛球,所受支持力與重力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答案為:B。15.【答案】C【知識點】物體的顏色;光的色散【解析】【分析】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體只反射和物體相同的色光。【解答】無論照射光源是何種顏色,背景板上都會留下一個黑色的人影,這是由于光被人擋住,在后面留下的陰影;如果背景板是白色,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此時無論疊加光源是何種顏色,都會在影子上疊加該疊加光源的顏色,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C符合題意;若背景板不是白色,當疊加光源的顏色與背景板的顏色相同時,也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ABD不符合題意,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6.【答案】(1)自(2)晝長夜短【知識點】地球自轉;晝夜長短變化【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我們總是從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一般來說,地球上同緯度地區位置偏東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這樣地球上的時間就有了早晚,不同經度的地方也就出現了時間的差異。【解答】(1)隨著地球的自轉(自西向東),同一緯度地區,東邊的時間早于西邊的時間,北京在巴黎的東邊,緯度大體一致,所以當第33屆奧運會與2024年7月26日在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9:30開幕,我國可以在北京時間7月27日凌晨1:30收看開幕式直播。(2)當天(7月26日),太陽直射北半球,由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直射赤道時晝夜等長,故北半球的我國浙江金華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且晝長將逐漸變短。(1)隨著地球的自轉(自西向東),同一緯度地區,東邊的時間早于西邊的時間,北京在巴黎的東邊,緯度大體一致,所以當第33屆奧運會與2024年7月26日在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9:30開幕,我國可以在北京時間7月27日凌晨1:30收看開幕式直播。(2)當天(7月26日),太陽直射北半球,由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直射赤道時晝夜等長,故北半球的我國浙江金華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且晝長將逐漸變短。17.【答案】雄蕊;子房;胚乳【知識點】花的結構【解析】【分析】(1)花的雄蕊結構: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花藥能產生花粉。(2)果實的形成:花經過傳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 。(3)單子葉植物種子結構:單子葉植物種子的胚乳儲存著豐富的營養物質,為胚的發育提供養分。(4)圖中①花藥,②花絲,③柱頭,④子房。【解答】(1)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結構,圖中①花藥和②花絲構成雄蕊。(2)受精完成后子房的發育情況如圖:稻谷屬于果實,由圖中子房發育而成。(3)水稻是單子葉植物,種子包括種皮、胚、胚乳,其營養物質在種子的胚乳中儲存,能夠供給胚發育成幼苗。18.【答案】振動;反射;具有【知識點】聲音產生的條件;光的反射;慣性【解析】【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隱身飛機的特殊外形可以吸收部分電磁波。(3)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都具有慣性。【解答】(1)攻擊11無人機的發動機為噴氣發動機,其工作時產生的噪聲主要是由發動機等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該無人機能夠隱身是因為雷達站發出的電磁波傳到機身時,無人機隱身涂層能夠吸收一部分電磁波,同時機身的隱身外形使反射的電磁波盡量不返回雷達站;(3)攻擊11無人機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過程中,該無人機具有慣性。19.【答案】反射;改變物體的形狀;黑【知識點】物體的顏色;光的反射;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虛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長線形成的,是人的主觀感覺,不能用光屏承接。(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體只反射和物體相同的色光【解答】(1)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虛像。所以象鼻山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2)一陣風吹來,江面因風起皺而波光粼粼,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橋邊紅色的光照到黃色的衣服上時,黃色衣服只能反射黃光,吸收紅光,因而衣服看上去呈黑色。20.【答案】(1)卵巢(2)輸卵管(3)胚胎【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當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細胞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移動到子宮,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發育成胎兒--開始呈現人的形態。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是子宮。【解答】(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狀,位于腹腔內,左右各一個,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參與和促進女性身體發育,激發并維持女性的第二性征。(2)輸卵管是女性內生殖器的組成部分,是一對細長而彎曲的管,與卵巢接近; 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卵細胞與精子結合成受精卵的場所是輸卵管。(3)“人工子宮”與人體內的子宮,作用是相同的,都是為胚胎發育提供場所。(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狀,位于腹腔內,左右各一個,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參與和促進女性身體發育,激發并維持女性的第二性征。(2)輸卵管是女性內生殖器的組成部分,是一對細長而彎曲的管,與卵巢接近; 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卵細胞與精子結合成受精卵的場所是輸卵管。(3)“人工子宮”與人體內的子宮,作用是相同的,都是為胚胎發育提供場所。21.【答案】東;靜止;等于【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的作用力大小相等。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改變了,物體是運動的;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變,物體是靜止的。【解答】(1)火箭發射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時,可以借助地球自轉產生的附加速度,可以節省燃料。所以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應選擇向東方向發射;(2)運載火箭上升過程中,載人飛船相對于火箭處于靜止狀態;(3)火箭點火后加速上升時,火箭噴出的燃氣對火箭的推力等于火箭對燃氣的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22.【答案】凸;直線;大于4【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3)照相機成像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解答】(1)光刻機通過極紫外光照射鏤空的集成電路模板,經過透鏡組后在硅晶圓表面的光刻膠上刻出縮小的電路圖案,與照相機的原理相同,該透鏡組相當于一個凸透鏡,(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即紫外光在制成透鏡的玻璃內沿直線傳播;(3)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如果縮圖透鏡焦距為2厘米,則硅片應該放置在離縮圖透鏡大于4cm處。23.【答案】(1)溫度(2)需光(3)胚不完整(4)紅光【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解答】(1)為探究種子的萌發是否需要光照,需要設置對照實驗,變量是光照,其他條件除實驗中已存在的水分等相同條件外,還需要有相同的溫度且適宜。(2)由于甲、乙培養皿均放在同樣黑暗環境中,甲皿每天給予12小時光照,乙皿不作處理,多次實驗結果均為甲皿中種子萌發而乙中均無萌發現象,說明杜鵑花種子屬于需光性種子。(3)種子萌發需要同時具備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甲培養皿的環境條件均適宜,仍存在少量種子沒有萌發,說明種子自身有問題,可能種子在休眠期、胚的結構不完整、胚沒有活性。(4)根據實驗拓展:科研人員發現紅光促進種子發芽,為提高種子的萌發率,需要在播種前進行紅光照射。(1)種子在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實驗中培養皿放置的環境,除實驗中已存在條件外,還需要有相同的溫度且該溫度適宜杜鵑花種子的萌發。(2)多次實驗的結果都是:見光組的種子(甲皿中種子)萌發,而不見光的種子(乙皿中種子)不萌發,因此說明杜鵑花種子的萌發需要光,即杜鵑花種子屬于需光性種子(3)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在滿足了環境條件后,大多數種子萌發,少量種子沒有萌發,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或胚已經死亡、或種子在休眠期。(4)由題干表述“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斷定杜鵑花是一類光敏種子,光敏素控制著種子的發芽。并且發現紅光促進種子發芽,遠紅光可以逆轉這種促進作用,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質決定種子能否發芽”可知:紅光促進種子發芽、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質決定種子能否發芽;因此,為提高種子的萌發率,需要在播種前進行紅光照射。24.【答案】2.4;壓力;拉力;不變【知識點】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進行讀數;(2)影響滑動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根據圖中現象得出結論;(3)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4)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兩個因素分析。【解答】(1)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4N;(2)比較步驟甲、乙可得: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的大小不同,摩擦力不同,故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壓力大小有關,且摩擦力隨之增大或減小;(3)在木塊還沒有被拉動的情況下,處于靜止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與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該現象表明:物體在靜止時也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該力有大小與拉力的大小有關;(4)木塊處于靜止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繩子的拉力,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大小不變,故滑動摩擦力不變,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不變。25.【答案】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大小關系;能;大【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1)(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透過玻璃板來看到蠟燭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蠟燭,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像重合時,玻璃板后面蠟燭的位置就是玻璃板前面蠟燭像的位置,這樣進行實驗,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系;(2)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3)作圖分析。【解答】(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另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像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A側)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表明像與物體大小相等,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虛像,將紙板放在玻璃板與蠟燭B之間,紙板不能擋住虛像,在蠟燭A側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4)根據圖乙玻璃板具有厚度,所以光會發生兩次折射而成虛像,若實驗中鍍膜反射面換成靠近像的一側,則物距較之前增大的距離是玻璃板的厚度,所以物距會比像距大。26.【答案】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不漏氣;深度;沒有控制液體的深度不變【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1)根據轉換法,通過U形管液面高度差顯示壓強大小;(2)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時,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看液體能否靈活升降;(3)(4)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根據圖中的改變的量結合控制變量法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轉換法,通過U形管液面高度差顯示壓強大小;(2)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體能靈活升降,則說明裝置不漏氣;(3)由乙圖到丙圖的操作保持液體密度不變,改了深度,是為了探究在同一液體中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4)小金同學還想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于是他向丙圖燒杯中多次加鹽水,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不斷增大,由于此時密度變大的同時,探頭的深度也增大,不能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依據是沒有控制深度不變。27.【答案】凸;;10;【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凸透鏡成像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2)畫出法線,然后利用光的折射規律做出對應的折射光線;(3)根據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據此確定凸透鏡的焦距;(4)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根據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解答】(1)由圖甲可知,“實驗”二字被放大了,則透鏡起到了放大的作用,是放大鏡,由凸透鏡成像特點可知,該透鏡是凸透鏡。(2)由光的折射規律可得,從折射點作法線,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如下圖所示:(3)由表中數據可知,第2次實驗中物距和像距相等,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u=v=2f=20cm則凸透鏡焦距f=10cm(4)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則“F”光源在平面鏡成的像形狀是“ ”;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投影儀成的像是上下顛倒,同時左右顛倒,所以經過凸透鏡后成像的形狀是“”。28.【答案】(1)色球(2)日珥(3)金星、水星【知識點】太陽的結構與概況【解析】【分析】(1)耀斑是發生在色球層的太陽活動。(2)在日全食時,太陽的周圍鑲著一個紅色的環圈,上面跳動著鮮紅的火舌,這種火舌狀物體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陽的色球層上產生的一種非常強烈的太陽活動,是太陽活動的標志之一。日珥是通常發生在色球層的,它像是太陽面的“耳環“一樣。(3)凌日現象只能發生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行星。【解答】(1) 2024年是太陽黑子周期性峰年,有可能導致太陽耀斑多次高等級爆發,耀斑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2)圖中A所示的太陽活動稱為日珥。(3)水星和金星離太陽近,且在地球和太陽之間,因此會導致“凌日”現象。(1)太陽活動包括太陽風、耀斑、黑子等,耀斑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2)圖中A所示也是一種常見的太陽活動,這一太陽活動我們通常稱為日珥。(3)會導致“凌日”現象的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因為水星和金星離太陽近。29.【答案】西;響度;【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變化了,物體是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變,物體是靜止的。(2)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與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3)根據速度公式進行計算。【解答】(1)小科上車后,看到相鄰站臺上的另一輛高鐵正向東行駛,以那輛高鐵為參照物,C696次列車是向西運動的(2)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與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所以,小科發現列車運行時噪聲很小,其中的“小”是指聲音的響度小(3) C696在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答案】小孔成像;發光字;凸透鏡成像能兼顧亮度和清晰度【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原直線傳播;(2)發光字作為光源比蠟燭燭焰更穩定;(3)根據實驗數據分析。【解答】(1)針孔照相機是光通過小孔沿直線傳播成像的,所以是利用小孔成像原理來成像的。(2)由表中信息可知,指標一是像的清晰程度,由于發光字能更容易判斷像的清晰程度,光源亮度更穩定,所以為了較好判斷出像的清晰程度,實驗所用材料應選用發光字。(3)凸透鏡成像能兼顧亮度和清晰度,而小孔成像則是亮度合適時像模糊,像清晰時亮度暗,所以相機中采用凸透鏡成像而不采用小孔成像。31.【答案】傳粉;雌蕊;雄花花粉;中華蜜蜂;生存和繁衍【知識點】花的結構【解析】【分析】1、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稱為兩性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的花,被稱為單性花。2、雄蕊花藥里的花粉散落出來,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傳粉。根據傳粉媒介不同,植物的花可分為風媒花和蟲媒花,依靠風力傳粉的花叫風媒花,依靠昆蟲等傳粉的花叫蟲媒花。【解答】(1)靠昆蟲為媒介進行傳粉方式的稱蟲媒,借助這類方式傳粉的花,稱蟲媒花。蟲媒花多具一下特點:多具特殊氣味以吸引昆蟲;多半能產蜜汁;花大而顯著,并有各種鮮艷顏色;結構上常和傳粉的昆蟲形成互為適應的關系。所以,大花百合的花大而鮮艷,花瓣基部有蜜腺,能吸引昆蟲為其傳粉。(2)根據雄蕊和雌蕊的有無,花可以分為兩性花、單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兩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叫單性花,單性花分為雌花和雄花。所以,結合題圖可知,大花百合有些個體的花為兩性花,而有些個體的花為不具有雌蕊的雄花。(3)①結合題圖可知,雄花和兩性花開花時間的差異,雄花開花早一些,能促使訪花昆蟲須先攜帶雄花花粉再去訪問兩性花。這樣產生的后代,屬于有性生殖,具有兩個親本的遺傳特性。②中華蜜蜂和藍灰蝶是大花百合的兩種主要訪花昆蟲。結合題圖分析,中華蜜蜂訪花時間與大花百合開花且釋放花粉的時段高度吻合,說明中華蜜蜂主要采食花粉,而藍灰蝶主要采食花蜜。因此,食物的差異減少了兩者之間的競爭。③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維持自然界中生態平衡;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結合上所分析可知:大花百合和兩種訪花昆蟲形成的這種互惠互利的關系,提高了它們生存和繁衍的機會。32.【答案】(1)這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的總重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則車(包括人員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2)由圖知道,汽車從標志牌甲運動到丙的路程為s=47km-2km=45km從乙運動到丙的路程s'=11km-2km=9km由知道,從乙運動到丙的過程中所用時間則甲運動到丙所用時間從甲運動到丙這一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答:(1)這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2×105Pa;(2)轎車從標志牌甲運動到標志牌丙這一過程的平均速度是90km/h。【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G=mg求這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的總重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這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的總重力,根據求出車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2)根據速度公式求出乙到丙的過程中所用時間,再根據速度公式求甲到丙的平均速度。1 / 1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1.(2024七下·金東期末)剪紙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實踐課上,同學們創作了動物剪紙作品。下列作品所代表的動物的生殖方式與其他三種不同的是( )A.蝴蝶 B.家兔C.喜鵲 D.鯉魚【答案】B【知識點】動物生殖方式的多樣性【解析】【分析】(1)卵生:大多數昆蟲、魚類、鳥類等動物的生殖方式,通過產卵繁殖后代,胚胎在體外發育。(2)胎生: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方式,胚胎在母體內發育,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發育成熟后從母體產出。【解答】A、蝴蝶屬于昆蟲,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錯誤。B、家兔屬于哺乳動物,生殖方式是胎生,與其他三種動物生殖方式不同 ,故正確。C、喜鵲屬于鳥類,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錯誤。D、鯉魚屬于魚類,生殖方式是卵生 ,故錯誤。故答案為:B。2.(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列光現象與科學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A.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線傳播 B.潭清疑水“淺”——光的反射C.樹蔭下的光斑——光的反射 D.海市蜃樓——光的折射【答案】D【知識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解析】【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2)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物體表面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叫做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水面成像等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在同一種不均勻的介質中或者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叫做光的折射,例如: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等都屬于光的折射現象。【解答】A、水中倒影是平面鏡成像現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錯誤;B、潭清疑水“淺”,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質中,光線發生了偏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錯誤;C、樹蔭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D、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中發生偏折形成的,是光的折射,故D正確。故答案為:D。3.(2024七下·金東期末)如圖是我國最早的樂器之一“塤”,吹奏時能發出宮、商、角、徵、羽五音,相當于現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聲音的(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速度【答案】B【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解析】【分析】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宮、商、角、徵、羽五音不同,是通過按住不同的孔來改變“塤”內空氣中的長短,來改變聲音的頻率,即改變音調,故B符合題意,ACD不會符合題意。故選B。4.(2024七下·金東期末)如圖,將質量均勻的木棒切割并組裝成兩個形狀相同、質量均為m的木模,用三根豎直細線a、b、c連接,在水平面上按照“互”字形靜置,上方木模呈現懸浮效果,這是利用了建筑學中的“張拉整體”結構原理。則( )A.a點受到的拉力等于mgB.b的拉力大于a的拉力C.改變細線方向有可能改變上方木模狀態D.改變木模放置方式會使地面受到的壓力改變【答案】C【知識點】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別;壓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利用整體法判斷木模對水平面的壓力情況,將上方木模隔離分析短線的拉力情況。【解答】AB、上方木模受到自身向下的重力mg,兩根長線分別向下的拉力和短線a向上的拉力,兩根長線的拉力相等,由受力平衡可得Fa=mg+2Fb則Fa>mg,Fa>Fb故AB不符合題意;C、改變細線方向,即力的作用點不改變,力的方向改變,則力的作用效果改變,故有可能改變上方木模狀態,故C符合題意;D、將兩個木模看成一個整體,整體靜止在地面上,受豎直向下的總重力,改變木模放置方式,整體還是處于平衡狀態,故地面受到的壓力還是木模的總重力,即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5.(2024七下·金東期末)芒果感染細菌性黑斑病菌可導致芒果黑斑病。下列關于該細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使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B.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C.利用芒果的有機物生活 D.可以依靠分裂進行生殖【答案】B【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細菌是單細胞個體,其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部分構成,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區;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依靠分裂進行生殖。【解答】A、細菌是個體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顯微鏡或電鏡才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A正確。B、細菌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只有擬核,B錯誤。C、細菌營養方式是異養,必須依靠現成的有機物維持生活,C正確。D、細菌的繁殖方式為分裂繁殖,D正確。故答案為:B。6.(2024七下·金東期末)潮水是在月球和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形成的,當日、地、月在同一直線時引力最大,形成大潮。當發生大潮時,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這天的月相可能為滿月 B.這天可能會發生月食C.這天可能會發生日食 D.大潮只發生在農歷十五【答案】D【知識點】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日食一定發生在初一,月食一定發生在十五十六。【解答】A.當日、地、月在同一直線時引力最大,形成大潮,這天的月相可能為滿月,故 A 正確;B.當日、地、月在同一直線時引力最大,形成大潮,這天可能會發生月食,故 B 正確;C.當日、地、月在同一直線時引力最大,形成大潮,這天可能會發生日食,故 C 正確;D.大潮不只發生在農歷十五,故 D 錯誤;故答案為:D。7.(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圖是洋蔥種子的結構及萌發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胚芽、胚軸、胚根構成胚 B.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C.萌發時胚根先突破種皮 D.胚乳中營養在萌發時被消耗【答案】A【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種子萌發的過程: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先吸收水分,體積膨大,種皮漲破.同時,胚內的生命活動活躍起來,從子葉得到營養物質和能量后開始分裂和生長:胚根伸長突出種皮,發育成根,不久,從這條根的周圍又生出一些細根;此后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據此解答。【解答】AB、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子葉,A錯誤,B正確。C、種子萌發的過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種皮形成根,C正確。D、洋蔥屬于單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胚乳中營養在萌發時被消耗,D正確。故答案為:A。8.(2024七下·金東期末)籃球是一項受歡迎程度較高的體育項目,也是中考體育的考試項目。下圖中虛線是某同學在練習投籃時籃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不計空氣阻力,則籃球受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方向豎直向下。【解答】籃球在空中飛行是由于籃球具有慣性,不計空氣阻力,籃球在空中飛行時只受到重力作用,方向豎直向下,作用在籃球的重心上,故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9.(2024七下·金東期末)人從外界獲得的信息大多來自視覺和聽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視網膜是形成視覺的部位 B.近視眼可佩戴凹透鏡矯正C.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 D.遇巨大聲響時應閉嘴堵耳【答案】A【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解析】【分析】(1)視覺的形成過程: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形成一個倒置的物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受物像的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然后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2)在眼球的結構中,能夠調節晶狀體曲度的是睫狀體;晶狀體曲度的變化,使人看遠近不同的物體;(3)聽覺的形成過程:聲波經外耳道進入,引起鼓膜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中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沿著聽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4)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耳朵的衛生和保健,如盡量不用耳機,如果用耳機聽音樂時,音量不宜過大,防止對鼓膜造成危害。【解答】A、視網膜是形成物像的部位,A錯誤。B、近視通常是由于眼球的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的前后徑過長,導致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需要配戴凹透鏡矯正,B正確。C、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能產生神經沖動,C正確。D、遇到巨大聲響時,空氣震動劇烈導致鼓膜受到的壓力突然增大,容易擊穿鼓膜,這時張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張開,因咽鼓管連通咽部和鼓室,這樣鼓室內的氣壓與外耳道的氣壓保持平衡,能保持鼓膜內外大氣壓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閉嘴同時用雙手堵耳也是同樣道理,D正確。故答案為:A。10.(2024七下·金東期末)如圖所示,汽車上配有安全帶和頭枕,司機和乘客都必須系好安全帶。當向前行駛的汽車分別出現突然加速、緊急剎車兩種狀況時,對乘車人員起主要保護作用的分別是( )A.頭枕、頭枕 B.安全帶、安全帶C.安全帶、頭枕 D.頭枕、安全帶【答案】D【知識點】慣性【解析】【分析】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分析物體原來的運動狀態和受力后運動狀態如何改變,然后做出判斷。【解答】小車突然加速時,車速變大,人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人的頭部會向后仰,“頭枕”對人有保護作用;當汽車緊急剎車時,人的下半身隨車靜止,而上半身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前運動,所以人會向前傾,所以需要系安全帶以保證安全,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1.(2024七下·金東期末)2024年6月4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采樣后,采樣痕跡呈現的形狀如漢字“中”(如圖1)。網友評論:這既是“中”字,也是“和平鴿”(如圖2),都象征著世界和平,邁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的步伐。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沒有人類干擾,“和平鴿”將能長期存在B.由于日曬雨淋,“和平鴿”將會很快消失C.由于風力吹拂,“和平鴿”將會逐漸模糊D.隨著月球自轉,“和平鴿”將會面向地球【答案】A【知識點】月球的概況【解析】【分析】根據人類對月球的認識進行分析。【解答】A、沒有人類干擾,“和平鴿”將成為月球的一部分,能長期存在,故A正確;BC、天空中沒有空氣,不會形成風,月球上現在沒有發現水,不會下雨,所以“和平鴿”不受影響,故BC錯誤;D、月球是一個整體,隨著月球自轉,各部分不會發生相對運動,故D錯誤。故答案為:A。12.(2024七下·金東期末)如圖所示,用手拉彈簧使彈簧伸長,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B.在一定范圍內,拉彈簧的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C.發生形變后的彈簧對手指產生彈力D.手對彈簧的拉力和彈簧對手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D【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彈力【解析】【分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狀態;(2)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受力越大,形變程度越大;(3)彈力是由于物體間相互擠壓或拉伸而產生的力,原因是發生了彈性形變;(4)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一對相互作用力分別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解答】A、用手拉彈簧使彈簧伸長,彈簧在拉力作用下發生了彈性形變,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量與彈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拉彈簧的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指給彈簧一個拉力,使彈簧發生形變,形變后的彈簧也給手一個反作用力,所以發生形變后的彈簧對手指產生彈力,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手對彈簧的拉力和彈簧對手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兩個物體上,所以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3.(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像。利用這種成像規律可以制成( )A.潛望鏡 B.照相機 C.幻燈機 D.放大鏡【答案】B【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需要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當u>2f時,f<v<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攝像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當u=2f時,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當f<u<2f時,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投影儀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當u=f時,無像,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是平行的,沒有會聚點;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解答】A、 潛望鏡是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照相機是根據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實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故B不符合題意。C、投影儀、幻燈機都是根據上述原理制成的,故C符合題意。D、放大鏡是根據物距小于焦距時,成正立、放大虛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4.(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2024年5月5日結束的尤伯杯決賽中,中國羽毛球隊以一場未失的強勢第16次奪得尤伯杯冠軍!比賽過程中,有關羽毛球運動和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發球時,羽毛球受到球拍的力是因為球發生形變B.飛行時,羽毛球所受外力如果消失,將做勻速直線運動C.下落時,羽毛球受到球拍推力、重力和空氣阻力D.靜止時,羽毛球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答案】B【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平衡力的辨別;力與運動的關系【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物體的形狀;(2)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當物體不受任何外力時,將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3)下落時,羽毛球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4)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條直線上;相互作用力是指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施力物和受力物正好相反。【解答】A、羽毛球受到球拍的作用力是因為球拍發生了形變產生的彈力,故A錯誤;B、在空中飛行的羽毛球,具有運動速度,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羽毛球所受外力如果消失,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C、下落時,羽毛球沒有與球拍接觸,所以羽毛球沒有固定受到球拍推力,羽毛球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故C錯誤;D、靜止的羽毛球,所受支持力與重力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答案為:B。15.(2024七下·金東期末)科技興趣小組同學設計的尋找“有色影子”的活動方案如圖。用一種色光照射站在背景板前的人,會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疊加另一種色光,能形成“有色影子”,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方案 照射光源顏色 背景板顏色 疊加光源顏色A 白 紅 藍B 紅 藍 黃C 藍 白 紅D 綠 綠 黃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物體的顏色;光的色散【解析】【分析】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體只反射和物體相同的色光。【解答】無論照射光源是何種顏色,背景板上都會留下一個黑色的人影,這是由于光被人擋住,在后面留下的陰影;如果背景板是白色,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此時無論疊加光源是何種顏色,都會在影子上疊加該疊加光源的顏色,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C符合題意;若背景板不是白色,當疊加光源的顏色與背景板的顏色相同時,也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ABD不符合題意,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6.(2024七下·金東期末)第33屆奧運會將于2024年7月26日在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9:30開幕,我國可以在北京時間7月27日凌晨1:30收看開幕式直播。按要求回答問題:(1)巴黎和北京兩地時間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 轉。(2)今年奧運會開幕當天,金華的晝夜長短情況是 。【答案】(1)自(2)晝長夜短【知識點】地球自轉;晝夜長短變化【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所以我們總是從東方迎來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黃昏的落日。一般來說,地球上同緯度地區位置偏東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這樣地球上的時間就有了早晚,不同經度的地方也就出現了時間的差異。【解答】(1)隨著地球的自轉(自西向東),同一緯度地區,東邊的時間早于西邊的時間,北京在巴黎的東邊,緯度大體一致,所以當第33屆奧運會與2024年7月26日在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9:30開幕,我國可以在北京時間7月27日凌晨1:30收看開幕式直播。(2)當天(7月26日),太陽直射北半球,由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直射赤道時晝夜等長,故北半球的我國浙江金華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且晝長將逐漸變短。(1)隨著地球的自轉(自西向東),同一緯度地區,東邊的時間早于西邊的時間,北京在巴黎的東邊,緯度大體一致,所以當第33屆奧運會與2024年7月26日在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9:30開幕,我國可以在北京時間7月27日凌晨1:30收看開幕式直播。(2)當天(7月26日),太陽直射北半球,由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直射赤道時晝夜等長,故北半球的我國浙江金華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晝長夜短,且晝長將逐漸變短。17.(2024七下·金東期末)我市浦江上山遺址發現的炭化稻米屬于馴化初級階段的原始栽培稻,是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樣本,說明上山是稻作農業的起源地。而后在同屬于上山文化的義烏橋頭遺址、永康湖西遺址等均發現了數量豐富的炭化稻米,表明水稻的食用在上山文化中晚期已經普遍。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為水稻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結構①和②構成 ,能產生花粉;(2)稻谷的果皮與種皮愈合不能分離,俗稱為種子,實際為果實。稻谷由圖中結構 在受精后發育而成;(3)水稻是單子葉植物,其營養物質在種子的 中儲存,能夠供給胚發育成幼苗。【答案】雄蕊;子房;胚乳【知識點】花的結構【解析】【分析】(1)花的雄蕊結構:雄蕊由花藥和花絲組成,花藥能產生花粉。(2)果實的形成:花經過傳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 。(3)單子葉植物種子結構:單子葉植物種子的胚乳儲存著豐富的營養物質,為胚的發育提供養分。(4)圖中①花藥,②花絲,③柱頭,④子房。【解答】(1)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結構,圖中①花藥和②花絲構成雄蕊。(2)受精完成后子房的發育情況如圖:稻谷屬于果實,由圖中子房發育而成。(3)水稻是單子葉植物,種子包括種皮、胚、胚乳,其營養物質在種子的胚乳中儲存,能夠供給胚發育成幼苗。18.(2024七下·金東期末)我國攻擊11無人機是世界上最先列裝的飛翼布局隱身無人機,該無人機的列裝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空軍的作戰方式,完成下列問題:(1)攻擊11無人機的發動機為噴氣發動機,其工作時產生的噪聲主要是由發動機等物體的 產生的;(2)該無人機能夠隱身是因為雷達站發出的電磁波傳到機身時,無人機隱身涂層能夠吸收一部分電磁波,同時機身的隱身外形使 (選填“反射”或“折射”)的電磁波盡量不返回雷達站;(3)攻擊11無人機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過程中,該無人機 (選填“具有”或“沒有”)慣性。【答案】振動;反射;具有【知識點】聲音產生的條件;光的反射;慣性【解析】【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隱身飛機的特殊外形可以吸收部分電磁波。(3)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都具有慣性。【解答】(1)攻擊11無人機的發動機為噴氣發動機,其工作時產生的噪聲主要是由發動機等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該無人機能夠隱身是因為雷達站發出的電磁波傳到機身時,無人機隱身涂層能夠吸收一部分電磁波,同時機身的隱身外形使反射的電磁波盡量不返回雷達站;(3)攻擊11無人機在水平跑道上加速滑行的過程中,該無人機具有慣性。19.(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圖為我市燕尾洲邊夜景一角,在燈光輝映下使婺江更加美不勝收,是市民夜晚休閑的好去處;回答下列問題:(1)游客看到遠處的婺劇院在江中的倒影,是光的 形成的虛像;(2)一陣風吹來,江面因風起皺而波光粼粼,說明力可以 ;(3)走在彩虹橋上,橋邊紅色的光照到黃色衣服上時,衣服將呈 色。【答案】反射;改變物體的形狀;黑【知識點】物體的顏色;光的反射;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虛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長線形成的,是人的主觀感覺,不能用光屏承接。(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體只反射和物體相同的色光【解答】(1)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虛像。所以象鼻山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2)一陣風吹來,江面因風起皺而波光粼粼,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橋邊紅色的光照到黃色的衣服上時,黃色衣服只能反射黃光,吸收紅光,因而衣服看上去呈黑色。20.(2024七下·金東期末)“人造子宮”的設想已有超過百年歷史,由于技術所限,該設想研究進展緩慢,但科學家們并沒有放棄對“人造子宮”的研究。2021年,我國首次進行“人造子宮”實驗,研究團隊利用經臍動靜脈插管為人造子宮輸送營養物質,幫助早產的小羊羔健康出生。下一步設想是提取生殖細胞,進行體外受精和培育,并在“人造子宮”中將胚胎細胞發育成個體。請回答下列問題:(1)卵細胞在女性體內的 中產生,該器官可以分泌雌性激素等物質,參與和促進女性身體發育,出現第二性征等。(2)在人體內,卵細胞和精子形成受精卵的場所是 。(3)“人工子宮”的作用是為 提供發育的場所。【答案】(1)卵巢(2)輸卵管(3)胚胎【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當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細胞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移動到子宮,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發育成胎兒--開始呈現人的形態。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是子宮。【解答】(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狀,位于腹腔內,左右各一個,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參與和促進女性身體發育,激發并維持女性的第二性征。(2)輸卵管是女性內生殖器的組成部分,是一對細長而彎曲的管,與卵巢接近; 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卵細胞與精子結合成受精卵的場所是輸卵管。(3)“人工子宮”與人體內的子宮,作用是相同的,都是為胚胎發育提供場所。(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呈葡萄狀,位于腹腔內,左右各一個,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參與和促進女性身體發育,激發并維持女性的第二性征。(2)輸卵管是女性內生殖器的組成部分,是一對細長而彎曲的管,與卵巢接近; 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卵細胞與精子結合成受精卵的場所是輸卵管。(3)“人工子宮”與人體內的子宮,作用是相同的,都是為胚胎發育提供場所。21.(2024七下·金東期末)2024年4月25日,我國利用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將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并與空間站成功對接,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請回答下列問題:(1)火箭發射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時,可以借助地球自轉產生的附加速度,可以節省燃料。所以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應選擇向 方向發射;(2)運載火箭上升過程中,載人飛船相對于火箭處于 狀態;(3)火箭點火后加速上升時,火箭噴出的燃氣對火箭的推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火箭對燃氣的作用力。【答案】東;靜止;等于【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的作用力大小相等。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改變了,物體是運動的;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變,物體是靜止的。【解答】(1)火箭發射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時,可以借助地球自轉產生的附加速度,可以節省燃料。所以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應選擇向東方向發射;(2)運載火箭上升過程中,載人飛船相對于火箭處于靜止狀態;(3)火箭點火后加速上升時,火箭噴出的燃氣對火箭的推力等于火箭對燃氣的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22.(2024七下·金東期末)芯片是電子設備的核心組件,芯片制造需要光刻機,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鏤空掩膜,調整鏤空掩膜、縮圖透鏡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極小的清晰的像,從而實現集成電路的“光刻”。請回答下列問題:(1)紫外光照射鏤空的集成電路模板,經過縮圖透鏡后在硅片表面形成縮小的電路圖案,該縮圖透鏡相當于一個 透鏡;(2)紫外光在制成縮圖透鏡的玻璃內沿 (選填“直線”“折線”或“曲線”)傳播,后通過折射聚焦在硅片表面;(3)如果縮圖透鏡焦距為2厘米,則硅片應該放置在離縮圖透鏡 (填范圍)厘米處。【答案】凸;直線;大于4【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3)照相機成像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解答】(1)光刻機通過極紫外光照射鏤空的集成電路模板,經過透鏡組后在硅晶圓表面的光刻膠上刻出縮小的電路圖案,與照相機的原理相同,該透鏡組相當于一個凸透鏡,(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即紫外光在制成透鏡的玻璃內沿直線傳播;(3)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如果縮圖透鏡焦距為2厘米,則硅片應該放置在離縮圖透鏡大于4cm處。23.(2024七下·金東期末)杜鵑花是久負盛譽的花卉,將杜鵑花野生種群引種馴化乃至改良一直是人們為之不懈努力的目標。從種子萌發獲得的幼苗開始馴化,使之適應當地的氣候,是一種有效的引種手段。因此,研究杜鵑花種子萌發習性是引種工作的重要部分。為研究杜鵑花種子是否為需光性種子(即種子的萌發必須有光照),某植物研究所進行了如下實驗:(一)實驗步驟:①取兩個相同的培養皿,分別標記甲和乙,并且在底部各鋪一張濾紙,各加適量的水用于提供必要的水分;②各取20粒經過浸泡處理的杜鵑花種子分別放在甲、乙底部的濾紙上(如圖);③甲、乙培養皿均放在同樣黑暗環境中,甲皿每天給予12小時光照,乙皿不作處理;④用不同杜鵑花種子進行與上述重復的實驗且每一品種均經過二次以上重復。(二)實驗現象:經若干天后,甲皿中種子均絕大多數萌發,乙皿內種子無萌發現象。(三)實驗反思:(1)實驗中培養皿放置環境,除實驗中已存在條件外,還需要有相同的 且適宜;(2)多次實驗結果均為甲皿中種子萌發而乙中均無萌發現象,說明杜鵑花種子屬于 性種子;(選填“需光”或“非需光”)(3)在上述實驗中,科研人員發現甲培養皿中存在少量種子沒有萌發,其原因可能是 ;(四)實驗拓展: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斷定杜鵑花是一類光敏種子,光敏素控制著種子的發芽。并且發現紅光促進種子發芽,遠紅光可以逆轉這種促進作用,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質決定種子能否發芽。(4)根據此研究可知,為提高種子的萌發率,需要在播種前進行 照射。【答案】(1)溫度(2)需光(3)胚不完整(4)紅光【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1)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解答】(1)為探究種子的萌發是否需要光照,需要設置對照實驗,變量是光照,其他條件除實驗中已存在的水分等相同條件外,還需要有相同的溫度且適宜。(2)由于甲、乙培養皿均放在同樣黑暗環境中,甲皿每天給予12小時光照,乙皿不作處理,多次實驗結果均為甲皿中種子萌發而乙中均無萌發現象,說明杜鵑花種子屬于需光性種子。(3)種子萌發需要同時具備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甲培養皿的環境條件均適宜,仍存在少量種子沒有萌發,說明種子自身有問題,可能種子在休眠期、胚的結構不完整、胚沒有活性。(4)根據實驗拓展:科研人員發現紅光促進種子發芽,為提高種子的萌發率,需要在播種前進行紅光照射。(1)種子在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實驗中培養皿放置的環境,除實驗中已存在條件外,還需要有相同的溫度且該溫度適宜杜鵑花種子的萌發。(2)多次實驗的結果都是:見光組的種子(甲皿中種子)萌發,而不見光的種子(乙皿中種子)不萌發,因此說明杜鵑花種子的萌發需要光,即杜鵑花種子屬于需光性種子(3)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在滿足了環境條件后,大多數種子萌發,少量種子沒有萌發,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或胚已經死亡、或種子在休眠期。(4)由題干表述“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斷定杜鵑花是一類光敏種子,光敏素控制著種子的發芽。并且發現紅光促進種子發芽,遠紅光可以逆轉這種促進作用,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質決定種子能否發芽”可知:紅光促進種子發芽、最后一次照射的光質決定種子能否發芽;因此,為提高種子的萌發率,需要在播種前進行紅光照射。24.(2024七下·金東期末)為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小婺用如圖甲、乙、丙的方案進行了實驗。請完成相關問題:(1)實驗過程中應將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鐵塊,使鐵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并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某一時刻彈簧秤示數如圖甲中所示,則此時拉力為 牛;(2)比較步驟甲、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 有關,且摩擦力隨之增大或減小;(3)小婺在實驗中還發現:在鐵塊還沒有被拉動的情況下,彈簧測力計仍然有示數,且示數逐漸增大,直到拉動鐵塊為止。該現象表明:物體在靜止時也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該力的大小與 的大小有關;(4)在圖丙實驗中,若增大木板的速度,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情況是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2.4;壓力;拉力;不變【知識點】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進行讀數;(2)影響滑動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根據圖中現象得出結論;(3)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4)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兩個因素分析。【解答】(1)由圖甲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4N;(2)比較步驟甲、乙可得: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的大小不同,摩擦力不同,故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壓力大小有關,且摩擦力隨之增大或減小;(3)在木塊還沒有被拉動的情況下,處于靜止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與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該現象表明:物體在靜止時也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該力有大小與拉力的大小有關;(4)木塊處于靜止狀態,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繩子的拉力,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大小不變,故滑動摩擦力不變,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不變。25.(2024七下·金東期末)某興趣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為使所成的像更清晰,玻璃板是厚度d為5mm的有色鍍膜玻璃,鍍膜側(圖乙中DC側)為反射面。請幫該小組完成下列問題:(1)實驗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的目的是 ;(2)實驗中用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在實驗中還要讓兩支蠟燭完全重合,是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體 ;(3)將一不透光的紙板放在玻璃和蠟燭B之間的位置,從蠟燭A側觀察, (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4)將蠟燭A和蠟燭B的位置記錄于白紙上,在白紙上將兩者位置的對應點連接,并測量點到平面鏡反射面的距離。小組成員發現當鍍膜面在物體DC側時,所測得物距總比像距小。經過圖乙光路分析,發現是由于我們觀測到蠟燭B的像是通過玻璃的折射,由此造成系統誤差。請分析,如果實驗中鍍膜反射面換成靠近像的一側(圖乙中WA側)時,則所測得的物距會比像距 。(選填“大”或“小”)【答案】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大小關系;能;大【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1)(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透過玻璃板來看到蠟燭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蠟燭,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像重合時,玻璃板后面蠟燭的位置就是玻璃板前面蠟燭像的位置,這樣進行實驗,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系;(2)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3)作圖分析。【解答】(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另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像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A側)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表明像與物體大小相等,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虛像,將紙板放在玻璃板與蠟燭B之間,紙板不能擋住虛像,在蠟燭A側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4)根據圖乙玻璃板具有厚度,所以光會發生兩次折射而成虛像,若實驗中鍍膜反射面換成靠近像的一側,則物距較之前增大的距離是玻璃板的厚度,所以物距會比像距大。26.(2024七下·金東期末)在“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1)實驗中液體內部的壓強是通過壓強計 反映;(2)小金同學使用液體壓強計前,調整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相平后,他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現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3)小金同學由乙圖到丙圖的操作是為了探究在同一液體中液體壓強與液體 的關系;(4)小金同學還想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于是他向丙圖燒杯中多次加鹽水,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不斷增大,于是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小婺同學認為小金的結論錯誤,你覺得小婺的依據是 。【答案】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不漏氣;深度;沒有控制液體的深度不變【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解析】【分析】(1)根據轉換法,通過U形管液面高度差顯示壓強大小;(2)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時,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看液體能否靈活升降;(3)(4)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根據圖中的改變的量結合控制變量法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轉換法,通過U形管液面高度差顯示壓強大小;(2)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體能靈活升降,則說明裝置不漏氣;(3)由乙圖到丙圖的操作保持液體密度不變,改了深度,是為了探究在同一液體中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4)小金同學還想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于是他向丙圖燒杯中多次加鹽水,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不斷增大,由于此時密度變大的同時,探頭的深度也增大,不能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依據是沒有控制深度不變。27.(2024七下·金東期末)菲涅爾透鏡又稱螺紋透鏡,一面有螺紋,一面光滑,與傳統的透鏡相比,具有面積大、重量輕、價格較低、輕便易攜帶等優點,多用于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場合,如幻燈機、薄膜放大鏡、紅外探測器等;小科對手頭的一塊菲涅爾透鏡進行了探究;(1)她把該透鏡靠近書上的“實驗”二字,觀察到如圖甲所示的現象,由此可以判定該透鏡是 (選填“凸”或“凹”)透鏡;(2)小科查閱資料后了解到,用如圖乙所示的三棱鏡組合可以描述該透鏡對光的作用,請在圖乙中畫出平行光入射兩個三棱鏡后出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3)為探究該透鏡的成像規律,小科將“F”光源、透鏡、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調整好后,固定透鏡位置,使“F”光源從距離透鏡較遠處逐次靠近透鏡,每次都調節光屏到透鏡的距離,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結果記錄如下表,則該透鏡的焦距為 cm;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質1 30 15 倒立、縮小的像2 20 20 倒立、等大的像3 15 30 倒立、放大的像(4)在了解了該透鏡的成像規律后,小科用長方形不透明紙盒、平面鏡、該透鏡設計制作了一個投影儀,其剖面圖如圖丙所示,平面鏡與底面夾角為45°,平面鏡的中心位于透鏡的主光軸上,盒上方開一方形孔,將“F”光源按照圖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與平面鏡中心在一條豎直線上,若在正對透鏡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投影時,屏幕上所成的圖像形狀為 。(選填“F”、“”或“”)【答案】凸;;10;【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凸透鏡成像時,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2)畫出法線,然后利用光的折射規律做出對應的折射光線;(3)根據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據此確定凸透鏡的焦距;(4)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根據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解答】(1)由圖甲可知,“實驗”二字被放大了,則透鏡起到了放大的作用,是放大鏡,由凸透鏡成像特點可知,該透鏡是凸透鏡。(2)由光的折射規律可得,從折射點作法線,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如下圖所示:(3)由表中數據可知,第2次實驗中物距和像距相等,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u=v=2f=20cm則凸透鏡焦距f=10cm(4)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則“F”光源在平面鏡成的像形狀是“ ”;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投影儀成的像是上下顛倒,同時左右顛倒,所以經過凸透鏡后成像的形狀是“”。28.(2024七下·金東期末)今年3月23日,我國天基太陽天文臺“夸父一號”報告太陽在當日世界時01時左右釋放了一個強烈爆發,耀斑級別達到X1級,伴隨一個朝向地球的強力日冕物質拋射。世界各主要空間天氣預警中心分別發出了大地磁暴和高能粒子等預警。回答下列問題:(1)2024年是太陽黑子周期性峰年,有可能導致太陽耀斑多次高等級爆發。耀斑發生在太陽的 層;(2)圖中A所示也是一種常見的太陽活動,這一太陽活動我們通常稱為 ;(3)“夸父一號”觀測太陽時,會遇到地內行星從地球與太陽之間經過,此時能觀測到一個黑點從太陽表面掠過,即“凌日”現象。會導致“凌日”現象的行星有 。【答案】(1)色球(2)日珥(3)金星、水星【知識點】太陽的結構與概況【解析】【分析】(1)耀斑是發生在色球層的太陽活動。(2)在日全食時,太陽的周圍鑲著一個紅色的環圈,上面跳動著鮮紅的火舌,這種火舌狀物體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陽的色球層上產生的一種非常強烈的太陽活動,是太陽活動的標志之一。日珥是通常發生在色球層的,它像是太陽面的“耳環“一樣。(3)凌日現象只能發生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行星。【解答】(1) 2024年是太陽黑子周期性峰年,有可能導致太陽耀斑多次高等級爆發,耀斑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2)圖中A所示的太陽活動稱為日珥。(3)水星和金星離太陽近,且在地球和太陽之間,因此會導致“凌日”現象。(1)太陽活動包括太陽風、耀斑、黑子等,耀斑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2)圖中A所示也是一種常見的太陽活動,這一太陽活動我們通常稱為日珥。(3)會導致“凌日”現象的行星有水星和金星,因為水星和金星離太陽近。29.(2024七下·金東期末)今年端午,小科一家選擇乘坐C696次列車從金華到寧波探親,列車開行時間約為2小時40分鐘。完成下列問題:(1)小科上車后,看到相鄰站臺上的另一輛高鐵正向東行駛,以那輛高鐵為參照物,C696次列車是向 (選填“東”或“西”)運動的;(2)小科發現列車運行時噪聲很小,其中的“小”是指聲音的 小;(3)已知金甬鐵路全長約為240千米,求C696在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西;響度;【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速度公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變化了,物體是運動的;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不變,物體是靜止的。(2)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與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3)根據速度公式進行計算。【解答】(1)小科上車后,看到相鄰站臺上的另一輛高鐵正向東行駛,以那輛高鐵為參照物,C696次列車是向西運動的(2)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與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所以,小科發現列車運行時噪聲很小,其中的“小”是指聲音的響度小(3) C696在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2024七下·金東期末)下表是項目學習小組為制作針孔照相機所制定的產品評價量表;項目學習小組研究發現,像會隨針孔照相機小孔孔徑增大而增亮,但像的清晰度隨孔徑減小而增加,即無論如何,類似如圖1的針孔照相機在兩個評價指標上無法同時達到優秀;為此,研究小組用凸透鏡制作了如圖2的自制照相機,獲得讓兩個指標均達到優秀的結果;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像的清晰程度 清晰,能分辨出形象 模糊,能分辨出形象 很模糊,基本看不清形象指標二:像的亮暗 亮 中 暗請回答下列問題:(1)針孔照相機成像的原理是 ;(2)為能更好的判斷指標一,即較好判斷出像的清晰程度,實驗所用材料應選用 ;(選填“發光字”或“蠟燭燭焰”)(3)一張照片要求成像清晰、亮度合適,根據所學知識說明光學照相機都采用凸透鏡成像而不采用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答案】小孔成像;發光字;凸透鏡成像能兼顧亮度和清晰度【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原直線傳播;(2)發光字作為光源比蠟燭燭焰更穩定;(3)根據實驗數據分析。【解答】(1)針孔照相機是光通過小孔沿直線傳播成像的,所以是利用小孔成像原理來成像的。(2)由表中信息可知,指標一是像的清晰程度,由于發光字能更容易判斷像的清晰程度,光源亮度更穩定,所以為了較好判斷出像的清晰程度,實驗所用材料應選用發光字。(3)凸透鏡成像能兼顧亮度和清晰度,而小孔成像則是亮度合適時像模糊,像清晰時亮度暗,所以相機中采用凸透鏡成像而不采用小孔成像。31.(2024七下·金東期末)大花百合是長白山區的珍稀物種,為對其種群保護提供參考依據,研究人員對大花百合的繁殖策略進行了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大花百合的花大而鮮艷,花瓣基部有蜜腺,能吸引昆蟲為其 ;(2)大花百合有些個體的花為兩性花,而有些個體的花為不具有 的雄花;(3)研究者調查了大花百合的開花時間和兩種昆蟲的訪花時間,結果如圖:①雄花和兩性花開花時間的差異,能促使訪花昆蟲須先攜帶 再去訪問兩性花,這樣產生的后代具有多樣的遺傳特性;②中華蜜蜂和藍灰蝶是大花百合的兩種主要訪花昆蟲,它們采食大花百合的花粉和花蜜,但從它們訪花時間的差異能夠推測,其中 主要采食花粉,因此,食物的差異減少了兩者之間的競爭;③綜上所述,大花百合和兩種訪花昆蟲形成的這種互惠互利的關系,提高了它們 的機會。【答案】傳粉;雌蕊;雄花花粉;中華蜜蜂;生存和繁衍【知識點】花的結構【解析】【分析】1、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稱為兩性花;只具有雌蕊或雄蕊的花,被稱為單性花。2、雄蕊花藥里的花粉散落出來,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傳粉。根據傳粉媒介不同,植物的花可分為風媒花和蟲媒花,依靠風力傳粉的花叫風媒花,依靠昆蟲等傳粉的花叫蟲媒花。【解答】(1)靠昆蟲為媒介進行傳粉方式的稱蟲媒,借助這類方式傳粉的花,稱蟲媒花。蟲媒花多具一下特點:多具特殊氣味以吸引昆蟲;多半能產蜜汁;花大而顯著,并有各種鮮艷顏色;結構上常和傳粉的昆蟲形成互為適應的關系。所以,大花百合的花大而鮮艷,花瓣基部有蜜腺,能吸引昆蟲為其傳粉。(2)根據雄蕊和雌蕊的有無,花可以分為兩性花、單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兩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叫單性花,單性花分為雌花和雄花。所以,結合題圖可知,大花百合有些個體的花為兩性花,而有些個體的花為不具有雌蕊的雄花。(3)①結合題圖可知,雄花和兩性花開花時間的差異,雄花開花早一些,能促使訪花昆蟲須先攜帶雄花花粉再去訪問兩性花。這樣產生的后代,屬于有性生殖,具有兩個親本的遺傳特性。②中華蜜蜂和藍灰蝶是大花百合的兩種主要訪花昆蟲。結合題圖分析,中華蜜蜂訪花時間與大花百合開花且釋放花粉的時段高度吻合,說明中華蜜蜂主要采食花粉,而藍灰蝶主要采食花蜜。因此,食物的差異減少了兩者之間的競爭。③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維持自然界中生態平衡;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結合上所分析可知:大花百合和兩種訪花昆蟲形成的這種互惠互利的關系,提高了它們生存和繁衍的機會。32.(2024七下·金東期末)一次旅行時,小科一家駕駛一輛四輪家庭轎車沿一平直公路持續行駛回到金華,先后通過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個標志牌,牌上的數字表示從該標志牌處沿這一公路到達金華的路程。途經甲時開始計時,到達乙時恰好用時25分鐘,從乙運動到丙的過程中,儀表盤顯示汽車一直以108千米/小時的速度勻速行駛。已知此次所用四輪家庭轎車(包括人員及物品)總質量為2000千克,停放時每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50厘米。求:(1)這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2)轎車從標志牌甲運動到標志牌丙這一過程的平均速度。【答案】(1)這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的總重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則車(包括人員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2)由圖知道,汽車從標志牌甲運動到丙的路程為s=47km-2km=45km從乙運動到丙的路程s'=11km-2km=9km由知道,從乙運動到丙的過程中所用時間則甲運動到丙所用時間從甲運動到丙這一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答:(1)這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2×105Pa;(2)轎車從標志牌甲運動到標志牌丙這一過程的平均速度是90km/h。【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G=mg求這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的總重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這輛車(包括人員及物品)的總重力,根據求出車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2)根據速度公式求出乙到丙的過程中所用時間,再根據速度公式求甲到丙的平均速度。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