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臨考押題卷(一)(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下圖為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沙漠氣候 B.熱帶雨林氣候C.高原山地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2.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特點最典型的地區,對農業生產不利的是( )A.雨熱同期 B.旱澇災害頻發C.降水豐富 D.氣候復雜多樣【答案】1.D 2.B【解析】1.亞洲地域遼闊,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亞洲內陸地區,由于亞洲面積廣大,內陸地區面積也大,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是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D正確,ABC錯誤;故選D。2.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夏季風不穩定,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容易導致旱澇災害頻發,B符合題意;雨熱同期、降水豐富在正常情況下有利于農業生產,AC不符合題意;氣候復雜多樣使得亞洲可以發展多種農業類型,對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有利影響,D不符合題意,故選B。2025年3月25日至28日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主題為“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下表是2023年亞洲部分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單位:美元)資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國家 日本 泰國 中國 印度 緬甸 也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單位:英元) 33834 7171 12614 2484 1187 5333.分析資料,可得出的結論是( )A.亞洲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首位 B.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C.日本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 D.也門和緬甸是以工業為主的國家4.博鰲亞洲論壇為亞洲各國帶來的有利影響有( )①促進亞洲各國文化交流 ②發揮經濟的互補性 ③促進人口增長 ④促進共同繁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3.B 4.C【解析】3.僅從所給的亞洲部分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資料,不能得出亞洲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首位,世界其他大洲也有經濟發達地區,且材料未涉及全球對比,A錯誤; 從表格中日本、泰國、中國、印度、緬甸、也門等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差異明顯,可以看出亞洲不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B正確; 僅根據這些資料不能判定日本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韓國,新加坡也是亞洲的發達國家,表述過于絕對,C錯誤; 從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可知,也門和緬甸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不能得出是以工業為主的國家,D錯誤; 故選B。4.博鰲亞洲論壇為各國提供交流平臺,能促進亞洲各國文化交流,①正確; 各國在論壇中交流合作,可發揮經濟的互補性,②正確; 博鰲亞洲論壇主要是關于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與促進人口增長并無直接關聯,③錯誤; 通過交流合作,能促進亞洲各國共同繁榮,④正確。 綜上,C①②④正確,ABD正確。 故選C。2024年,日本對外凈投資額達到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下圖為日本投資的主要國家和地區(2020年)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日本海外投資目的地多為( )A.經濟較發達國家 B.發展中國家C.距離較近國家 D.緯度較低國家6.日本擴大海外投資的主要原因是( )①國內勞動力短缺 ②海外勞動力素質高 ③國內需求減少 ④海外重工業發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5.A 6.B【解析】5.讀圖可知,日本投資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如美國、英國、歐洲等多為經濟較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市場成熟、技術先進等,吸引日本投資,A正確,B錯誤;圖中投資目的地并非都是距離日本最近的國家,C錯誤;投資目的地也不是以緯度較低國家為主,D錯誤。故選A。6.日本老齡化嚴重,國內勞動力短缺,通過海外投資可利用其他國家勞動力資源,①正確;勞動力素質高不是其擴大海外投資的原因,而是日本國內本身的優勢,②錯誤;日本國內市場飽和,需求減少,通過海外投資可開拓國際市場,③正確;工業基礎雄厚是日本自身的條件,不是擴大海外投資的主要原因 ,④錯誤。綜上所述,B①③正確,②④錯誤,排除ACD。故選B。2024年2月10日至17日,昆明海關共監管驗放經中老鐵路進出口的貨運量達13萬噸、貨值3.45億元。讀中南半島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7.下列貨物最有可能出現在昆明海關中國出口單的是( )A.榴蓮 B.百貨 C.鐵礦 D.香蕉8.下列關于中南半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河流自南向北注入海洋 B.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最廣C.盛產熱帶經濟作物 D.南部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答案】7.B 8.C【解析】7.中老鐵路北起中國昆明,南至老撾萬象,老撾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盛產榴蓮、香蕉,鐵礦資源豐富,不需要從中國進口,因此出現在中國出口單中的可能性較小,排除ACD;老撾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工業、服務業基礎薄弱,需要從我國進口日百貨商品,最有可能出現在昆明海關中國出口單中,B正確。故選B。8.中南半島上的河流多自北向南注入海洋,A錯誤;中南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盛產熱帶經濟作物,B錯誤,C正確;中南半島北部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D錯誤。故選C。讀印度服務外包收入來源地構成(2020年)圖,完成下面小題。9.印度的服務外包收入來源地( )A.以亞洲國家為主 B.均是發展中國家C.以美國和英國為主 D.以發展中國家為主10.下列不屬于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優勢的是( )A.英語普及 B.信息技術發展較早 C.瀕臨海洋,海洋運輸業發達 D.勞動力成本較低【答案】9.C 10.C【解析】9.從印度服務外包收入來源地構成(2020 年)圖中可以看到,美國占比62%,英國占比17% ,二者占比較大。所以印度的服務外包收入來源以美國和英國為主,美國、英國屬于發達國家,并非以亞洲國家或發展中國家為主,C正確,ABD錯誤。故選C。10.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英語普及使得與國外客戶溝通交流順暢,是優勢之一,A不符合題意;信息技術發展較早,積累了技術和人才優勢,B不符合題意;瀕臨海洋,海洋運輸業發達主要利于貨物運輸等傳統貿易,對于服務外包產業(主要是信息技術、金融、會計等非貨物貿易領域)并非關鍵優勢,C符合題意;勞動力成本較低,能降低服務外包成本,是優勢之一,D不符合題意。依據題意,故選C。K3次列車從北京到莫斯科,是中國鐵路里程最長的國際旅客列車。下圖是K3次列車路線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1.K3次列車一年中有8個月需要供暖,主要原因是沿線大部分地區( )A.海拔高 B.距海遠 C.緯度較高 D.降水多12.K3次列車沿途可以看到的景觀是( )A.B.C. D.【答案】11.C 12.D【解析】11.讀圖可知,K3次列車經過俄羅斯緯度較高的地區,大部分路段氣溫較低,因此,一年中有8個月需要供暖。故選C。1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K3列車從北京到莫斯科,屬于北溫帶,看不到熱帶雨林,A錯誤;K3列車從北京一路向北到達莫斯科,沒有經過熱帶以及亞熱帶氣候區,看不到水稻收割的場景以及椰子樹,BC錯誤。K3列車途徑內蒙古高原及蒙古,可以看到蒙古草原,D正確。故選D。曾經水資源極為匱乏的以色列如今在沙漠里發展了世界一流的現代農業。70%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污水處理,采用精準灌溉技術將肥料直接混入水中,根據不同作物調整用水量,水資源利用率提高到95%。如圖為以色列位置示意圖和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以色列水資源匱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降水稀少②蒸發旺盛③石油豐富④人口過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以色列發展現代化農業采取的措施有( )①農業灌溉多用地下水②污水回收再利用③采用精準灌溉技術④科學調整作物用水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3.A 14.D【解析】13.以色列位于地中海沿岸及沙漠地區,氣候以地中海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降水稀少,氣溫高、光照強,蒸發旺盛,導致水資源匱乏,①②正確;石油豐富與水資源無關,③錯誤;人口過多屬于人為因素,④錯誤。故選A。14.結合材料分析,以色列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措施包括:70%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污水回收再利用,②正確;采用精準灌溉技術,將肥料混入水中,實現高效利用,③正確;根據不同作物需求科學調整作物用水量,④正確;“農業灌溉多用地下水”與材料中“污水處理為主”的描述不符,且以色列地下水匱乏,并非主要措施,①錯誤。故選D。歐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奧會舉辦次數最多的地區,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屆冬奧會將在意大利米蘭舉辦。下圖為歐洲西部冬奧會舉辦地分布示意圖、米蘭氣候統計圖和滑雪場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第25屆米蘭冬奧會選擇在2月舉辦,其原因是該時段氣候( )A.寒冷干燥 B.溫和多雨 C.高溫多雨 D.炎熱干燥16.冬奧會的舉辦會拉動當地消費,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發達的地區之一。其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不包括( )A.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 B.各國使用不同種類貨幣,便于收集C.自然環境多樣,景觀豐富 D.文化遺產多,人文旅游資源豐富【答案】15.B 16.B【解析】15.根據意大利米蘭氣候資料圖,2 月氣溫在 0℃ - 10℃之間,較為溫和,且降水量較多,呈現溫和多雨的氣候特點。這樣的氣候條件下,有一定降水能保證雪量,且溫度不會過低或過高,適宜舉辦冬奧會,B正確;2 月米蘭并非寒冷干燥、高溫多雨、炎熱干燥,A、C、D 錯誤。故選B。16.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西部經濟發達,因此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自然環境多樣,旅游資源豐富,文化遺產多,人文旅游資源豐富,ACD正確;歐洲西部有歐盟組織,組織內的國家統一貨幣,B錯誤;根據題意,故選B。2023年5月28日,在南非德班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閉幕,中國隊包攬五冠。讀非洲東南部島嶼馬達加斯加島的地形圖及圖中甲、乙兩地的氣候資料,完成下面小題。17.判斷該島嶼的地形特征,可以依據( )①圖例高度表 ②島嶼輪廓 ③盛行風向 ④河流流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馬達加斯加島上( )A.甲地位于迎風坡,降水更多 B.乙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C.島嶼東側河流的流程更長 D.島嶼東側河流水量的季節變化更大【答案】17.B 18.A【解析】17.圖例高度表能直觀呈現島嶼不同區域海拔高度,從而判斷出地形高低起伏狀況,可用于判斷地形特征,①正確;島嶼輪廓只能看出島嶼外形,無法直接體現地形特征,如山地、平原分布等,②錯誤;盛行風向主要影響氣候中的降水等方面,與地形特征判斷沒有直接關聯,③錯誤;河流從高處流向低處,根據河流流向可以推斷地勢高低,進而判斷地形特征,④正確。B正確,ACD錯誤,故選B。18.從圖中盛行風向可知,甲地位于迎風坡,暖濕氣流受地形抬升,降水更多,A正確;乙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并非熱帶沙漠氣候,B錯誤;島嶼東側河流較短,西側河流流程相對更長,C錯誤;島嶼東側是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季節變化??;西側熱帶草原氣候區河流水量季節變化大,D錯誤。故選A。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獨特,采礦業、農牧業發達。讀“澳大利亞略圖”,完成下面小題。19.下列對澳大利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四面環海,氣候濕熱 B.自然環境復雜,動物進化快C.礦產以金、銀、銅等有色金屬為主 D.礦產多分布在沿海地區,出口便利20.澳大利亞農牧業帶分布特征體現的原則是( )A.種植業優先 B.畜牧業優先 C.因地制宜 D.出口優先【答案】19.D 20.C【解析】19.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氣候復雜多樣,內陸地區沙漠廣布,A錯誤;澳大利亞動物進化緩慢,有很多古老生物,B錯誤;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以煤炭、鐵礦石等為主,C錯誤;澳大利亞的礦產多靠近沿海分布,便于資源的出口,D正確。故選D。20.由圖及所學可知,澳大利亞農牧業帶的分布是基于因地制宜的原則,C正確,ABD錯誤。故選C。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圖(2020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北美洲的發達國家有( )A.墨西哥 美國 B.美國 加拿大C.加拿大 墨西哥 D.墨西哥 海地22.北美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特點有( )A.均勻分布B.發達國家主要分布于中美洲C.發達國家分布于北美地區D.發展中國家全部分布于加勒比地區【答案】21.B 22.C【解析】21.在北美洲,美國和加拿大是發達國家,B正確;墨西哥屬于發展中國家,海地也是發展中國家,ACD錯誤,故選B。22.北美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并非均勻分布,A錯誤;中美洲主要是發展中國家,B錯誤;北美洲的發達國家美國和加拿大分布于北美地區,C正確;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不僅分布在加勒比地區,像墨西哥等在北美大陸也有分布,D錯誤,故選C。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即使在暖季也十分寒冷,圖1為南極地區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獨特的自然環境也吸引著各國派遣科考人員到南極地區進行考察建立科學考察站,圖2示意我國南極科考站的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3.圖1所示時間內,南極地區( )A.南極點氣溫最低 B.氣溫由沿海向內陸逐漸升高C.等溫線與緯線完全平行 D.正值暖季,適合開展科考活動24.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下列有關秦嶺站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瀕臨太平洋②目前緯度最高的考察站③沒有極晝和極夜現象④位于南極點的正北方向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5.在南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各國加強合作,履行《南極條約》B.減少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減緩南極地區的冰川融化速度C.為保護南極地區環境,考察期間產生的垃圾應攜帶回國D.為了緩解人類資源供應緊張的狀況,應大力開采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答案】23.D 24.C 25.D【解析】23.由圖可知,并不是南極點氣溫最低,A錯誤;氣溫由沿海向內陸逐漸降低,B錯誤;等溫線沒有與緯線完全平行,C錯誤;1月南極地區正值暖季,適合開展科考活動,D正確。故選D。24.由圖可知,秦嶺站瀕臨太平洋,①正確;昆侖站是目前緯度最高的考察站,②錯誤;秦嶺站有極晝和極夜現象,③錯誤;秦嶺站位于南極點的正北方向,④正確。故選C。25.結合所學知識,南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正確的做法主要有:各國加強合作,履行《南極條約》;節約能源,減少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減緩南極地區的冰川融化速度;為保護南極地區環境,應攜帶考察期間產生的垃圾回國,ABC正確。大力開采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會破壞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不利于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D錯誤。故選D。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0分)二、解答題26.讀圖甲“亞洲地形分布示意圖”、圖乙“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和圖丙“亞洲人口分布圖”,回答下面問題。(1)亞洲位于太平洋的 側, 大陸的東部。圖甲中,A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山脈,B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運河,①是世界上最大的 群島。(2)圖乙中②③④三種氣候類型的分布,體現了亞洲 氣候顯著的氣候特征。亞洲各種氣候類型中,分布最廣泛的氣候類型是 (填氣候類型名稱)。②地氣候類型與下圖中 (填字母)相符合,夏季該地盛行 季風。(3)亞洲人口總體分布不均勻,圖丙中A地人口 (稀疏/稠密),主要自然原因是 。【答案】26.(1)西 亞歐 烏拉爾 蘇伊士 馬來(2)季風 溫帶大陸性氣候 D 西南(3)稀疏 西亞氣候炎熱干旱,不適宜人類居住【解析】26.本題以亞洲地形、氣候、人口分布圖為材料,設置3個小題,涉及亞洲的地理位置、洲界、氣候類型、人口分布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1)從海陸位置看,亞洲位于太平洋的西側,亞歐大陸的東部。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A是烏拉爾山脈;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B是蘇伊士運河;①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2)圖乙中②是熱帶季風氣候、③是亞熱帶季風氣候、④是溫帶季風氣候,這三種氣候類型的分布體現了亞洲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征。亞洲分布最廣泛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②地是熱帶季風氣候,其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與圖中的D圖相符合,夏季該地盛行西南季風。(3)圖丙中A地位于西亞地區,這里氣候炎熱干旱,水資源短缺,自然環境惡劣,不利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以人口稀疏。27.讀圖,回答問題。(1)圖中蘇門答臘島與馬來半島之間的A是 海峽,它是連接 洋與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2)根據圖中信息分析,蘇門答臘島上的沼澤分布在 地區,該地區地勢低平,屬于 (氣候類型),降水豐沛。(3)根據圖中信息分析,蘇門答臘島中部地區聚落的分布特點 ,主要原因是 。(4)蘇門答臘島地勢特點是 。(5)解釋蘇門答臘島多火山的原因 。(6)近幾年,我國不少企業選擇到東南亞投資建廠,例如生產輪胎。我國企業到東南亞投資建輪胎廠的主要原因是 。(7)東南亞是我國“出境游”的熱點地區,請從旅游距離和旅游資源兩方面簡要分析其原因:旅游距離: 。旅游資源: 。【答案】27.(1)馬六甲 印度洋 太平洋(2)東部 熱帶雨林氣候(3)沿河流分布 水源充足(4)西南高、東北低(5)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6)東南亞氣候適合橡膠樹生長,這里橡膠豐富(原料豐富)(7)東南亞與我國地理位置近,交通便利 旅游資源豐富(宗教建筑、自然風光、民族風情)【解析】27.本題以東南亞地區示意圖為材料,涉及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島的地形地勢、氣候、東南亞的旅游業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讀圖可知,蘇門答臘島與馬來半島之間的 A 是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非洲與東南亞、東亞各港口之間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人稱之為“海上生命線”。(2)蘇門答臘島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降水豐沛。蘇門答臘島上的沼澤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該地區地勢地平。(3)從圖中能看到蘇門答臘島中部地區聚落沿河流分布。因為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環境優越。(4)讀圖可知,河流從西南流向東北,根據水往低處流的特點,可判斷蘇門答臘島地勢特點是西南高、東北低。(5)蘇門答臘島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巖漿活動頻繁,所以多火山 。(6)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與出口國,輪胎的主要原料是橡膠,東南亞高溫多雨的氣候適宜橡膠的生長,且靠近原料產地,可降低生產成本;當地的勞動力也較為廉價與充足,適宜投資建廠。(7)東南亞是我國“出境游”的熱點地區,從旅游距離看,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鄰近我國,距離近,交通便利,路途耗時短;從旅游資源看,東南亞有豐富的熱帶自然風光,如海島、沙灘等;獨特的人文景觀,如宗教建筑(吳哥窟等 )、民俗風情;多樣的美食文化等,旅游資源豐富。28.2024年1月1日,西亞地區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國家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為維護世界公平正義發揮著重要作用。讀西亞地區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西亞地處 洲、 洲和 洲的交界地帶,溝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有 之稱。(2)該地區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甲 及其沿岸地區。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都是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圖中A、B兩國中,代表伊朗的是 國(A或B),位于伊朗南部甲處的 海峽,被稱為“世界油閥”。(3)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經濟都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石油是非可再生資源。請你結合實際,為兩國如何應對石油枯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4)請補充甲地區石油運往我國的航線:甲地區— 海峽—印度洋— —南海—中國。(5)圖中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西亞的重要農業區,其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答兩點)。(6)沙特阿拉伯水資源極其短缺,主要原因是 ;為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沙特阿拉伯可以采取 等措施。【答案】28.(1)亞 歐 非 “五海三洲之地”(2)波斯灣 B 霍爾木茲(3)提高能源效率;發展石油化工工業;發展海洋運輸業;光照充足,可以發展太陽能產業;加強科技創新,培育本土的科技企業和創新團隊,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發展旅游業等(符合題意即可)(4)霍爾木茲 馬六甲海峽(5)地形平坦;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6)氣候干旱,降水少海水淡化; 發展節水農業【解析】28.本大題以中東地區示意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中東的地理位置、重要海峽、石油經濟、宗教、氣候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地圖的認讀能力、在地圖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地理知識與理解能力,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素養。(1)根據所學的西亞地理位置知識,明確其處于亞洲、歐洲、非洲交界處,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稱。(2)西亞石油集中在甲波斯灣及其沿岸,從圖中位置判斷B是伊朗,伊朗南部的霍爾木茲海峽被稱為“世界油閥”。(3)石油是非可再生資源,所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可以提高能源效率,沙特阿拉伯可以加大對能源效率的投資,推動能源的節約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通過提高能源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可以降低對石油的需求,延長石油資源的使用壽命;發展石油化工工業;周圍臨海,可以發展海運業;海洋捕撈業;光照充足,可以發展太陽能產業;加強科技創新,培育本土的科技企業和創新團隊。通過科技創新,可以推動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經濟的多元化提供支持,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發展旅游業,通過改善旅游基礎設施、提供優質的旅游服務和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等措施,可以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推動經濟的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4)西亞石油運往我國,從甲波斯灣出發經霍爾木茲海峽到印度洋,再經馬六甲海峽到南海最后到中國。(5)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可從地形(平原地形平坦)、水源(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等方面思考。(6)沙特阿拉伯水資源短缺主要是氣候干旱降水少,解決措施有海水淡化、發展節水農業等。29.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巴西經濟實力在南美洲中居 位,是南美洲工農業 的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中重要的經濟大國。 、 和 是巴西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經濟作物:巴西主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為主,其中 、 和 等的產量居世界首位。19世紀初,大量種植咖啡,因此被稱為“ ”。(3)礦產資源:巴西的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 , 和 等,這些礦產資源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的鐵礦多為 礦,有的含鐵高達60%,是世界上少見的優質鐵礦。(4)水能資源:巴西有世界第二大水電站—— 水電站,位于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 河上。(5)經濟區:巴西高原東南部地區,不僅農業發達,而且鐵礦等資源豐富,人口和城市密集。 和 集中了全國大部分工業,是重要的經濟區。(6)經濟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巴西經濟發展迅速,到20世紀70年代,已基本建成了 工業和 工業都較發達、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答案】29.(1)首 最發達 輕工業 重工業 服務業(2)咖啡 可可 天然橡膠 咖啡王國(3)鐵礦 錳礦 石油 富(4)伊泰普 巴拉那河(5)東部沿海 東南部沿海(6)輕 重【解析】29.本題以巴西為背景,設置6小題,涉及巴西的經濟、礦產、水能、經濟區和經濟成果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及綜合應用能力。(1)聯系已學可知,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在南美洲居首位,是南美洲工農業最發達的國家,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是其國民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2)聯系已學可知,巴西主要位于熱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種植熱帶作物的條件優越,咖啡、可可和天然橡膠等的產量居世界首位,19世紀初,巴西大量種植咖啡,因此被稱為“咖啡王國”。(3)讀圖聯系已學可知,巴西的礦產資源豐富,鐵礦、錳礦和石油等的儲量居世界前列,巴西的鐵礦多為富鐵礦,有的含鐵量高達60%,是世界上少見的優質鐵礦。(4)讀圖可知,巴西有世界第二大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位于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巴拉那河上,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5)讀圖可知,巴西東部沿海和東南部沿海,對外聯系便利,氣候受海洋影響更為舒適,集中了全國大部分工業,是重要的經濟區。(6)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巴西經濟發展迅速,到20世紀70年代,已基本建成了輕工業和重工業都較發達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期末臨考押題卷(一)(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下圖為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沙漠氣候 B.熱帶雨林氣候C.高原山地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2.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特點最典型的地區,對農業生產不利的是( )A.雨熱同期 B.旱澇災害頻發C.降水豐富 D.氣候復雜多樣2025年3月25日至28日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主題為“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下表是2023年亞洲部分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單位:美元)資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國家 日本 泰國 中國 印度 緬甸 也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單位:英元) 33834 7171 12614 2484 1187 5333.分析資料,可得出的結論是( )A.亞洲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首位 B.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C.日本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 D.也門和緬甸是以工業為主的國家4.博鰲亞洲論壇為亞洲各國帶來的有利影響有( )①促進亞洲各國文化交流 ②發揮經濟的互補性 ③促進人口增長 ④促進共同繁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4年,日本對外凈投資額達到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水平。下圖為日本投資的主要國家和地區(2020年)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日本海外投資目的地多為( )A.經濟較發達國家 B.發展中國家C.距離較近國家 D.緯度較低國家6.日本擴大海外投資的主要原因是( )①國內勞動力短缺 ②海外勞動力素質高 ③國內需求減少 ④海外重工業發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年2月10日至17日,昆明海關共監管驗放經中老鐵路進出口的貨運量達13萬噸、貨值3.45億元。讀中南半島區域圖,完成下面小題。7.下列貨物最有可能出現在昆明海關中國出口單的是( )A.榴蓮 B.百貨 C.鐵礦 D.香蕉8.下列關于中南半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河流自南向北注入海洋 B.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最廣C.盛產熱帶經濟作物 D.南部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讀印度服務外包收入來源地構成(2020年)圖,完成下面小題。9.印度的服務外包收入來源地( )A.以亞洲國家為主 B.均是發展中國家C.以美國和英國為主 D.以發展中國家為主10.下列不屬于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優勢的是( )A.英語普及 B.信息技術發展較早 C.瀕臨海洋,海洋運輸業發達 D.勞動力成本較低K3次列車從北京到莫斯科,是中國鐵路里程最長的國際旅客列車。下圖是K3次列車路線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1.K3次列車一年中有8個月需要供暖,主要原因是沿線大部分地區( )A.海拔高 B.距海遠 C.緯度較高 D.降水多12.K3次列車沿途可以看到的景觀是( )A.B.C. D.曾經水資源極為匱乏的以色列如今在沙漠里發展了世界一流的現代農業。70%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污水處理,采用精準灌溉技術將肥料直接混入水中,根據不同作物調整用水量,水資源利用率提高到95%。如圖為以色列位置示意圖和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以色列水資源匱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降水稀少②蒸發旺盛③石油豐富④人口過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以色列發展現代化農業采取的措施有( )①農業灌溉多用地下水②污水回收再利用③采用精準灌溉技術④科學調整作物用水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奧會舉辦次數最多的地區,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屆冬奧會將在意大利米蘭舉辦。下圖為歐洲西部冬奧會舉辦地分布示意圖、米蘭氣候統計圖和滑雪場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第25屆米蘭冬奧會選擇在2月舉辦,其原因是該時段氣候( )A.寒冷干燥 B.溫和多雨 C.高溫多雨 D.炎熱干燥16.冬奧會的舉辦會拉動當地消費,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發達的地區之一。其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不包括( )A.接待服務水平高,設施完善 B.各國使用不同種類貨幣,便于收集C.自然環境多樣,景觀豐富 D.文化遺產多,人文旅游資源豐富2023年5月28日,在南非德班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閉幕,中國隊包攬五冠。讀非洲東南部島嶼馬達加斯加島的地形圖及圖中甲、乙兩地的氣候資料,完成下面小題。17.判斷該島嶼的地形特征,可以依據( )①圖例高度表 ②島嶼輪廓 ③盛行風向 ④河流流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馬達加斯加島上( )A.甲地位于迎風坡,降水更多 B.乙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C.島嶼東側河流的流程更長 D.島嶼東側河流水量的季節變化更大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獨特,采礦業、農牧業發達。讀“澳大利亞略圖”,完成下面小題。19.下列對澳大利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四面環海,氣候濕熱 B.自然環境復雜,動物進化快C.礦產以金、銀、銅等有色金屬為主 D.礦產多分布在沿海地區,出口便利20.澳大利亞農牧業帶分布特征體現的原則是( )A.種植業優先 B.畜牧業優先 C.因地制宜 D.出口優先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圖(2020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北美洲的發達國家有( )A.墨西哥 美國 B.美國 加拿大C.加拿大 墨西哥 D.墨西哥 海地22.北美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特點有( )A.均勻分布B.發達國家主要分布于中美洲C.發達國家分布于北美地區D.發展中國家全部分布于加勒比地區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即使在暖季也十分寒冷,圖1為南極地區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獨特的自然環境也吸引著各國派遣科考人員到南極地區進行考察建立科學考察站,圖2示意我國南極科考站的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3.圖1所示時間內,南極地區( )A.南極點氣溫最低 B.氣溫由沿海向內陸逐漸升高C.等溫線與緯線完全平行 D.正值暖季,適合開展科考活動24.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下列有關秦嶺站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瀕臨太平洋②目前緯度最高的考察站③沒有極晝和極夜現象④位于南極點的正北方向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5.在南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各國加強合作,履行《南極條約》B.減少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減緩南極地區的冰川融化速度C.為保護南極地區環境,考察期間產生的垃圾應攜帶回國D.為了緩解人類資源供應緊張的狀況,應大力開采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0分)二、解答題26.讀圖甲“亞洲地形分布示意圖”、圖乙“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和圖丙“亞洲人口分布圖”,回答下面問題。(1)亞洲位于太平洋的 側, 大陸的東部。圖甲中,A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山脈,B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運河,①是世界上最大的 群島。(2)圖乙中②③④三種氣候類型的分布,體現了亞洲 氣候顯著的氣候特征。亞洲各種氣候類型中,分布最廣泛的氣候類型是 (填氣候類型名稱)。②地氣候類型與下圖中 (填字母)相符合,夏季該地盛行 季風。(3)亞洲人口總體分布不均勻,圖丙中A地人口 (稀疏/稠密),主要自然原因是 。27.讀圖,回答問題。(1)圖中蘇門答臘島與馬來半島之間的A是 海峽,它是連接 洋與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2)根據圖中信息分析,蘇門答臘島上的沼澤分布在 地區,該地區地勢低平,屬于 (氣候類型),降水豐沛。(3)根據圖中信息分析,蘇門答臘島中部地區聚落的分布特點 ,主要原因是 。(4)蘇門答臘島地勢特點是 。(5)解釋蘇門答臘島多火山的原因 。(6)近幾年,我國不少企業選擇到東南亞投資建廠,例如生產輪胎。我國企業到東南亞投資建輪胎廠的主要原因是 。(7)東南亞是我國“出境游”的熱點地區,請從旅游距離和旅游資源兩方面簡要分析其原因:旅游距離: 。旅游資源: 。28.2024年1月1日,西亞地區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國家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為維護世界公平正義發揮著重要作用。讀西亞地區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西亞地處 洲、 洲和 洲的交界地帶,溝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有 之稱。(2)該地區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甲 及其沿岸地區。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都是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圖中A、B兩國中,代表伊朗的是 國(A或B),位于伊朗南部甲處的 海峽,被稱為“世界油閥”。(3)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經濟都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石油是非可再生資源。請你結合實際,為兩國如何應對石油枯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4)請補充甲地區石油運往我國的航線:甲地區— 海峽—印度洋— —南?!袊?br/>(5)圖中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西亞的重要農業區,其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答兩點)。(6)沙特阿拉伯水資源極其短缺,主要原因是 ;為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沙特阿拉伯可以采取 等措施。29.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巴西經濟實力在南美洲中居 位,是南美洲工農業 的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中重要的經濟大國。 、 和 是巴西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經濟作物:巴西主要的熱帶經濟作物為主,其中 、 和 等的產量居世界首位。19世紀初,大量種植咖啡,因此被稱為“ ”。(3)礦產資源:巴西的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 , 和 等,這些礦產資源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的鐵礦多為 礦,有的含鐵高達60%,是世界上少見的優質鐵礦。(4)水能資源:巴西有世界第二大水電站—— 水電站,位于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 河上。(5)經濟區:巴西高原東南部地區,不僅農業發達,而且鐵礦等資源豐富,人口和城市密集。 和 集中了全國大部分工業,是重要的經濟區。(6)經濟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巴西經濟發展迅速,到20世紀70年代,已基本建成了 工業和 工業都較發達、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期末臨考押題卷(一)-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末必刷題型(人教版2024)(原卷版).docx 期末臨考押題卷(一)-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末必刷題型(人教版2024)(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