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青島版(六三制2017秋)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簡答題(含答案)1.同學們有非常多的近視眼。近視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2.請寫出五種人體感知環境的方式。3.列舉三種預防中耳炎的措施。4.請列舉至少三種預防近視的方法,并解釋它們為什么有效。5.請舉2個例子說明動物在季節變化時做出的相應舉措。6.請說說你在觀察植物時,想了解植物,怎樣才能獲得更多的信息?7.為了保護校園生物的多樣性,我們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8.水、食物、空氣等發生變化時,動物的行為有什么變化?9.水污染對人體有什么危害?10.植物分類的依據有哪些?11.根據莖的質地,植物可以分為哪兩類?請各舉一例。12.如何保護我們的環境?13.說一說霧霾天氣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14.孩子們,請談談影響人體健康的環境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危害是什么?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如何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 15.石油主要有哪些用途?16.為什么我們應該保護可再生資源?17.請簡述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的區別。18.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19.請簡述垃圾分類的四個主要類別及其對應的常見垃圾。20.請舉例說明垃圾分類對環境保護的三大好處。21.什么是海洋資源?請列舉幾種常見的海洋資源。22.什么是常規能源?什么是新能源?23.請簡要說明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并列舉至少兩種可再生能源。24.舉例說明煤、石油和天然氣在生活中的應用。25.列舉幾種保護海洋資源的措施。26.學校開展海洋中的能量調查活動,你會用哪些方法了解相關知識。27.海洋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說一說,人們是怎樣利用海洋資源的?(至少4條)28.如何合理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氣?請你寫出2~3條措施。29.保護海洋資源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30.列舉出在我們生活中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現象。(至少寫3個)31.試用能量轉化的觀點將電視的聲和像與太陽能聯系起來。32.解釋為什么冬天人們搓手可以取暖?33.生活中有哪些動能和勢能轉換的現象?請舉例說明。34.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至少寫出三項)35.列舉人類進入太空歷程中的三個重大事件。36.簡述人類觀測天體技術的三個發展階段及其代表性工具。37.簡述銀河系的主要組成結構。38.列舉生活中磁懸浮技術的三種應用,并說明其優勢。39.為什么瓷磚吸盤能牢牢吸附在光滑表面?用科學原理解釋。40.舉例說明生活中哪些工具應用了杠桿原理,并寫出它們的支點、施力點和阻力點。41.為什么說“科技是把雙刃劍”?請舉例說明。42.簡述蒸汽機的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哪些重要變化?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6頁,共7頁第7頁,共7頁《青島版(六三制2017秋)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簡答題(含答案)》參考答案1.如果長時間看近處的物體牽引晶狀體的肌肉總是處在緊張狀態,就容易疲勞,調節能力逐漸減弱,看遠處的物體就會模糊,這就是近視。2.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3.保持鼻腔通暢,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增強免疫力,減少感冒等疾病的發生。避免在不潔的水域游泳或潛水,以減少耳朵感染的風險。4.預防近視的方法有:保持正確的閱讀和書寫姿勢,這可以減少眼睛的負擔;控制用眼時間,避免長時間連續用眼,以防止眼睛疲勞;多做戶外運動,這有助于放松眼睛并促進眼球的健康。這些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們能夠減少眼睛的負擔和疲勞,從而降低近視的風險。5.燕子南飛;蛇冬眠等。6.可以通過懸掛在植物上的標牌、知識版去了解;也可以用家長的手機掃一掃了解等。7.不隨意捕捉校園里的小動物/不隨意采摘校園里的植物等。8.肺魚在缺水后會把自己包裹在泥土里休眠,等待雨季的到來。當食物短缺時,動物可能會擴大覓食范圍,如松鼠儲存食物。當空氣中氧氣含量變化時,動物行為可能會改變,如雨后的蚯蚓鉆出地面,是為了呼吸更多空氣。9.水污染對人體的危害:(1)損害消化系統 :水污染中的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可能導致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2)影響皮膚健康 :長期接觸或飲用受污染的水可能導致皮膚炎癥、過敏反應以及皮膚感染,如皮炎、濕疹等。(3)破壞免疫系統 :長期暴露在受污染的水環境中,人體免疫系統會受到有害物質的持續攻擊,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疾病的風險。(4)損害神經系統 :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通過水污染進入人體,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引發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頭痛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5)損害肝臟和腎臟 :水中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會在肝臟和腎臟中積累,長期可能導致肝炎、肝硬化、腎功能下降、腎炎甚至腎衰竭等問題。10.植物分類的依據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態結構特征(如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形態)、生殖方式、遺傳關系以及生態習性等。通過這些依據,我們可以對植物進行科學分類。11.根據莖的質地,植物可以分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兩類。木本植物的莖含有大量木質部,質地堅硬,如松樹、桃樹等;而草本植物的莖則主要由薄壁細胞構成,質地柔軟,如小麥、玉米、向日葵等。12.(1)減少污染 : 減少廢水排放 、控制工業污染、 減少空氣污染。(2) 節約資源 : 節約用水、 節約用電、 減少紙張浪費。(3) 垃圾分類與回收 : 學會垃圾分類、 參與回收活動 。(4) 植樹造林與綠化 : 參與植樹活動、 保護綠地。(5) 宣傳與教育 : 提高環保意識 、 參與環保活動。13.霧霾天氣時,氣壓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驟增,空氣流動性差,有害細菌和病毒向周圍擴散的速度變慢,導致空氣中細菌和病毒濃度增高,疾病傳播的風險很高。14.影響人體健康的環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類:空氣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物污染、輻射污染等。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提高自己和他人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節約資源:節約用水、用電,減少紙張浪費,使用可循環利用的資源。綠色出行: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降低尾氣排放。15.通用燃料、合成橡膠、硬化路面、制造塑料、制造化纖16.保護可再生資源對于維護生態平衡、保障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可再生資源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以及保障人類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17.可再生資源是指在人類的時間尺度上能夠自然再生或通過人工手段再生的資源,如水、森林、風能等。而不可再生資源是經過長時間地質作用形成的,儲量有限,使用后會逐漸減少直至枯竭的資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18.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合理利用可再生資源:節約用水、用電;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如塑料袋、紙杯等;使用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水杯等;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和回收活動;選擇公共交通、騎行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如太陽能、風能等。19.垃圾分類的四個主要類別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如廢舊報紙、塑料瓶、玻璃瓶、舊衣物等。有害垃圾: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如廢舊電池、過期藥品、油漆桶等。廚余垃圾: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垃圾,如剩菜剩飯、果皮、菜葉等。其他垃圾:危害較小,但無再次利用價值的垃圾,如建筑垃圾、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20.減少污染:有害垃圾單獨處理,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如電池中的重金屬)。節約資源:可回收物循環利用,減少原材料開采(如1噸廢紙=節約17棵樹)。降低能耗:廚余垃圾堆肥比填埋減少75%的碳排放。21.海洋資源是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關資源。常見的海洋資源包括海洋生物資源(如魚類、貝類、海藻等)、海洋礦產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海砂等)、海洋能源資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溫差能等)以及海洋空間資源等。22.人們把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已被廣泛應用的能源稱為常規能源,把常規能源之外新開發利用的能源稱為新能源。23.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永續利用的能源。常見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如水電、潮汐能)、生物質能等。例如,太陽能是通過太陽光照射產生的能量,風能是由空氣流動產生的能量。24.煤主要用于發電、取暖等;石油主要用于生產汽油、柴油等燃料,以及塑料、合成纖維等化工產品;天然氣主要用于發電、取暖、做飯等。25.保護海洋資源的措施包括減少塑料垃圾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以防止海洋污染;實施漁業管理政策,如設定捕撈限額、建立禁漁區和休漁期等,以維護漁業資源的可持續性;建立海洋保護區,保護珍稀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推動可持續能源的開發利用,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海洋資源保護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26.網上查資料、問老師、看書、問同學、問家長、實地考察等。27.捕食海洋動植物、潮汐發電、海洋運輸、濱海旅游、海水養殖、石油開采等。28.節約使用、有計劃開采、改進工業技術,合理利用(煤炭)資源、增加能源儲備。29.合理開采、防止污染、定期休漁、打撈垃圾等。30.電燈將電能轉化成光能和熱能、電熱器將電能轉化成熱能、汽車發動機將燃料化學能轉化成機械能。31.電視的聲能與光能由電磁能(無線或有線信號)轉化而來,電磁能由電能轉化而來,電能可由風能、水能、熱能(火能)、太陽能轉化而來,而風能、水能、熱能最終都來自于太陽能(如太陽能驅動大氣運動形成風能,太陽能蒸發水分形成水能,太陽能加熱地球表面形成熱能)。32.冬天人們搓手時,手掌之間的摩擦會產生機械能,部分機械能轉換成熱能,使手的溫度升高,從而起到取暖的作用。33.生活中動能和勢能轉換的現象有很多,比如蕩秋千時,秋千在上升過程中勢能轉換成動能,在下降過程中動能又轉換成勢能;騎自行車上坡時,動能轉換成勢能;下坡時,勢能轉換成動能;瀑布的水流下來也是勢能轉換成動能的過程。34.中國航天成就:1970年發射“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 2003年神舟五號實現首次載人航天(楊利偉)。 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著陸(2019年)。 天宮空間站建成(2022年)。35.重大事件: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 1961年加加林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 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實現人類首次登月。36.發展階段:肉眼觀測:渾儀(中國古代赤道坐標儀)。 光學望遠鏡:伽利略折射望遠鏡、牛頓反射望遠鏡。 現代技術: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光譜巡天)。37.銀河系由恒星、星團、星云、星際物質(氣體、塵埃、磁場等)組成,形狀為扁平螺旋狀,包含銀核、旋臂和銀暈。38.①磁懸浮展架:減少商品接觸磨損;②磁懸浮洗衣機:降低震動和噪音;③磁懸浮軸承:減少設備摩擦損耗,延長使用壽命。39.按壓吸盤排出內部空氣,外部大氣壓大于內部壓強,產生吸附力。40.剪刀—支點:螺絲處;施力點:手柄;阻力點:刀口。41.科技既有積極影響,也有負面影響。正面:如互聯網讓信息共享更便捷,疫苗幫助人類戰勝疾病。負面:如塑料污染破壞生態,電子垃圾造成資源浪費,網絡沉迷影響身心健康。42.蒸汽機推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使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誕生,縮短了出行時間,促進了工業革命和城市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答案第2頁,共5頁答案第1頁,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