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小學科學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分層作業設計單元 第一單元 小小工程師 課題 6 測試塔臺模型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目標:助力學生領悟塔臺模型測試并非對單一指標的驗證,而是針對穩定性、承重能力、成本控制、美觀性等多個要素的綜合評定。 科學思維目標:積極鼓勵學生對測試結果展開批判性思考,不僅要善于汲取成功的經驗,更要深入剖析失敗的原因。 探究實踐目標:在測試進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各類問題,諸如模型承重能力不足、抗震性能欠佳等。 態度責任目標:要求學生在整個測試過程中始終保持嚴謹、認真的態度,如實記錄每一項數據,堅決杜絕篡改、偽造測試結果的行為。理解掌握 練一練 ☆☆☆ 預估時間1.我們用直尺等工具測試 ,用書本等重物測試塔臺模型的 能力,用電扇測試塔臺模型的 能力,用專業儀器模擬地震測試塔臺模型的 能力。 測試后,塔臺模型可能存在的問題有: ①塔臺模型太高,對抗風能力有一定影響; ②承重結構不多,承重能力差; ③角度不正或底部重量太輕,不利于抗震; ④吸管用量過多,導致成本過高等。 2.在測試之前,我們要先明確 ;在完成測試任務時,需要使用特定的 。我們的測試方法、測試標準、測試工具都要 ,才能保證測試的公平和分析測試結果的方便。 3.制訂塔臺競標標書時,競標的要點是 和 。 4.我們可以通過 、 、 、 等測試標準,測試我們的塔臺模型。 3分鐘實驗探究 做一做 ☆☆☆☆ 預估時間5.六(1)班的“塔臺模型”評測會馬上要開始了,各小組都按要求建造了高70cm的塔臺模型,并將自己的作品拿上了展臺。 (1)圖1、圖2分別是同學們在測試塔臺的 和 。 (2)測試后,發現圖2塔臺的承重能力不符合要求,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測試時用手扶一把 B.塔臺高度下降到 65 cm C.減輕承重物體 D.增大塔臺的底面積 (3)右圖是測試后其中一個小組對自己塔臺模型進行的一項改進,改進的目的是( )。 A.提高抗風能力 B.提高抗震能力 C.提高穩定性 D.提高美觀度 (4)通過建造塔臺,知道了工程建造是一項很復雜的系統,但關鍵的環節是( )。 A.明確問題 B.進行設計 C.制作模型 D.測試模型 (5)通過建造塔臺,對于工程與技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工程建設需要技術的支撐 B.工程與技術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C.工程建設能推動技術發展 D.工程只能運用技術進行設計 (6)建塔臺后,同學們又想制作個雨傘架,解決班級雨天放傘問題。你覺得設計雨傘架時應該要考慮哪些問題,請至少寫出三點。 5分鐘實踐應用 固一固 ☆☆☆☆ 預估時間6.小丁用吸管和膠帶搭了一個塔臺(如圖所示),請仔細觀察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在搭建過程中,小丁應該先搭 。 (2)小丁在塔臺的側面應用了很多 結構,可以增強頂端的 能力。 (3)這個塔臺上 下 ,比較穩定。因此它的 能力和 能力也比較強。 5分鐘遷移創新 試一試 ☆☆☆☆☆ 預估時間7.六年級1班的“塔臺模型”評測會馬上要開始了,各小組都按要求建造了高50cm的塔臺模型,并將自己的作品拿上了展臺。下圖是其中四個小組的作品。 (1)從他們展示的模型中,你可以發現最容易變形的是第 組,你判斷的理由是 。 (2)第二、三、四組中,第 組容易倒塌,你判斷的理由是 。 (3)下列是第四組塔臺模型的各種測試情景,屬于測試承重能力的是( )。 A. B. C. (4)下面是各小組評測后的改進意見,不合理的是( )。 A.第一組:“我們組增加了兩側立柱高度,使穩定性更好。” B.第二組:“我們組增加了底面的質量和面積,使抗風能力更好。” C.第三組:“我們組在底部加入了滾珠來提高抗震能力。” (5)通過建造塔臺,知道了工程建造是一項很復雜的系統,但關鍵的環節是( )。 A.測試模型 B.進行設計 C.制作模型 (6)建造塔臺模型,我們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的 ( ) A.設計、制作、測試、評估、改進 B.設計、測試、制作、評估、改進 C.制作、測試、設計、評估、改進 8分鐘項目類、實踐類 (合作完成)☆☆☆☆☆ 預估時間8.某學校要建造一座塔臺,以供足球裁判站在塔臺上看得更清楚,現在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方案征集。某小組測試塔臺模型如下表所示: 設計方案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成本統計分工合作美觀1組5分62 cm7本書3級風2 級10.5元5分4分2組4分59 cm3本書2級風3級8.6元4分3分3組4分55 cm5本書3級風2級7.3元3分3分(1)某小組想要建造一座塔臺,應該經歷( )這些步驟。 ①在限制的條件下進行設計 ②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 ③實施建設④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 ⑤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A.①②④⑤③ B.⑤①②④③ C.⑤②④①③ D.①⑤②④③ (2)從測試結果可以看,三組中頂端承重最弱的是 ,這個塔臺的 比較弱,但是 比較強,他們可以 來克服這個缺點。 (3)從表可以看出,1組項目成本比較 ,小組所用的吸管和膠帶的數量都較 ,因此他們可以 (填“減少”或“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吸管。 (4)塔臺模型有點傾斜,塔臺模型的高度是從桌面到塔臺模型頂面的( )的高度。 A.最低點 B.最高點 C.最高點和最低點的中間位置 D.最高點和最低點的三分之二位置 (5)測試塔臺模型頂端的承重能力時,書本要( )。 A.每次放1本 B.每次放2本 C.每次放3本 D.每次放4本 (6)測試塔臺模型的抗風能力時,在2級風力下,塔臺模型開始搖晃,此項測試的評價結果應記為( )。 A.1級風 B.2級風 C.3級風 D.4級風 (7)綜合考慮,你覺得這三組塔臺較為合理的是 組,你的理由是 。 (寫出4條) 10分鐘參考答案:1.【答案】塔高;頂端承重;抗風;抗震2.【答案】測試標準;工具;統一3.【答案】項目成本;項目安全性4.【答案】塔高;抗風能力;抗震能力;頂端承重5.【答案】(1)高度;承重(2)D(3)B(4)B(5)D(6)雨傘架的高度、雨傘架的收納能力、雨傘架的承重能力6.【答案】(1)底座(2)三角形;承重(3)小;大;抗震;抗風7.【答案】(1)一;四邊形容易變形(2)二;上下等大,重心不穩(3)A(4)A(5)B(6)A8.【答案】(1)B(2)2;抗風;抗震;增加三角形結構和底部重量(3)高;多;減少(4)C(5)A(6)A(7)1;抗震能力強,抗風能力強,承重能力強,美觀。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