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物質構成的奧秘——九年級化學魯教版(2024)暑假作業◆ 基礎知識1.物質的構成(1)物質都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構成的。(2)物質的化學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3)分子原子是真實存在的2.化學的定義化學就是在分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它指導著我們更科學地認識、改造和應用物質。◆ 預習自測模塊1.如圖,是水的微觀層次結構,圖中“”表示( )A.氫氣 B.氫原子 C.氧氣 D.氧原子2.構成物質的微粒種類不盡相同。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A.汞 B.金剛石 C.氯化鈉 D.水3.圖是水的微觀層次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B.水分子是極小的水滴C.圖中“。”表示的是氧原子D.1個水分子是由1個氫分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4.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 )A.水原子 B.水分子 C.氫原子 D.氧分子5.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運送飛船的火箭用液氧、液氫和煤油作推進劑。其中保持液氫化學性質的最小微觀粒子是( )A.氫原子 B.氫離子 C.氫分子 D.水分子6.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A.C B. C. D.7.金剛石和石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金剛石和石墨的組成元素相同 B.構成金剛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C.金剛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 D.石墨質軟,具有導電性8.科學家用單個分子制成了“納米車”(如圖),它能在人工操縱下運輸藥物分子到病源處釋放以殺死癌細胞。下列有關“納米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納米車”的研制成功說明分子要在人為外力作用下才能運動B.“納米車”分子不是由原子構成的C.“納米車”運輸藥物分子的過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見的D.“納米車”研制成功說明在一定條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運動9.下列不屬于化學研究的方向的是( )A.合成材料 B.開發新能源C.工業“三廢”處理 D.開發衛星定位系統10.下列在生活事件中不能體現化學對人類貢獻的是( )A.研發合成新藥物,治療新冠肺炎 B.通過政府補貼解決民生問題C.合成能從沙漠中提取水的新材料 D.改進發動機燃燒方式,實現節能減排11.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內容,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①物質的組成和結構②物質的性質和轉化及應用③物體的運動規律④生物體活動的規律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2.課本中有一幅圖片,是用鐵原子排列的“原子”二字,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原子是真實存在的B.“原子”二字僅憑肉眼根本看不到C.人們已掌握控制和移動原子的技術D.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每個水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根據圖示中每個水分子由兩個“”構成,說明“” 表示的是氫原子,故選擇B。2.答案:D解析:A、汞屬于金屬單質,是由汞原子直接構成的,不符合題意;B、金剛石屬于固態非金屬單質,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不符合題意;C、氯化鈉是含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不符合題意;D、氨氣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構成的,符合題意;故選:D。3.答案:A解析:極小的水滴也是由很多個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是微觀粒子,水滴是宏觀物質:圖中“。”表示的是氫原子;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4.答案:B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其化學性質是由水分子來保持的。故選B。5.答案:C解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氫氣是由分子構成的,則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故選:C。6.答案:C解析:保持二氧化碳氣體化學性質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所以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為,故選:C。7.答案:B解析:A、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金剛石和石墨的結構圖,金剛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構成金剛石和石墨的碳原子大小相同,故選項說法錯誤;C、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故選項說法正確;D、石墨質軟,具有導電性,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8.答案:D解析:A、“納米車”的研制成功說明分子要在人為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規定的線路運動,并不是說必須在外力作用下才能運動,故A錯誤;B、分子和原子的聯系是分子都是由原子構成的,故B錯誤;C、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C錯誤;D、“納米車”的研制成功說明分子在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規定的線路運動,說明了人可以控制分子運動,故D正確。故選D。9.答案:D解析:化學研究的是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所以新材料的合成、工業“三廢”的處理、開發新能源都是化學研究的領域,而衛星定位軟件的開發是與計算機科學有關的。故選:D。10.答案:B解析:A、研發合成新藥物,靶向治療癌癥,藥物的研發涉及化學領域的研究范疇,A選項能體現化學對人類的貢獻,不符合題意;B、通過政府補貼解決“無肉令人瘦”的民生問題,屬于政治民生問題,與化學領域無關,B選項不能體現化學對人類的貢獻,符合題意;C、合成能從沙漠空氣中提取飲用水的新材料,新材料的研究涉及化學領域的研究范疇,C選項能體現化學對人類的貢獻,不符合題意;D、改進發動機燃燒方式,實現節能減排,燃料的燃燒,節能減排都涉及化學領域的研究范疇,D選項能體現化學對人類的貢獻,不符合題意。故選:B。11.答案:C解析: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①物質的組成和結構、②物質的性質和轉化及應用;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以及創造新物質的科學;③物體的運動規律是物理學研究的內容;④生物體活動的規律是生物學研究的內容;綜上所述,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①②。故選C。12.答案:D解析:原子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因為太小,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用掃描隧道顯微鏡不僅看到了原子,還實現了原子的移動和排列,但排列出的“原子”二字用肉眼仍看不到,需要放大若干倍才能看到,A、B、C不符合題意;原子不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D符合題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