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7課課題: 金字塔內容分析:課文《金字塔》編排了兩篇短文,分別是散文《金字塔夕照》 和非連續性文本《不可思議的金字塔》,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寫了古老文明的遺跡—埃及金字塔。 兩篇短文的表達方式不同。《金字塔夕照》 是抒情散文,情感濃郁,融情于景,字里行間充滿對金字塔的贊美,能讓讀者鮮明地感受到作者抒發的情感;而《不可思議的金字塔》采用圖文結合的表達方式,提供了豐富的有關金字塔的信息,能夠幫助讀者高效、全面地了解金字塔的概貌。核心素養目標: 文化自信: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語言應用:初步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能說出對兩篇短文不同表達方式的感受。 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感受金字塔宏偉、精巧的特點以及按空間順序描寫的方法。 審美創造:感受埃及金字塔的雄渾之美,體會作者對金字塔和古埃及人的聰明才智的贊美。重、難點: 重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根據圖示了解兩篇課文介紹金字塔的不同方式。 難點: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學習篩選信息,為制作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宣傳冊時做好準備。活動流程: 活動一:交流探究,感悟金字塔的神奇 活動二:對比閱讀,欣賞金字塔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活動一:交流探究,感悟金字塔的神奇1.過渡。據統計,埃及共發現金字塔110座,位于首都開羅郊區的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的一座,讓我們一起去探究它的神奇吧! 2.出示學習提示,學生默讀思考。 學習提示:默讀《不可思議的金字塔》,邊讀邊思考金字塔的不可思議表現在哪些方面,讀后在小組內交流,并嘗試以小標題的形式概括。 3. 小組代表匯報分享學習收獲。 (1)預設一:建筑外觀不可思議。 (課件出示) 胡夫金字塔的塔原高約146米,塔基原邊長約230米。因年久風化,塔現高約137米,塔基現邊長約227米。塔重約600萬噸,塔基面積約5.3萬平方米,塔的體積約260萬立方米。整個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層樓高,塔基面積相當于126個籃球場那么大,體積是1萬多個教室的總和。 ①作者介紹胡夫金字塔時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有什么好處 (列數字、做比較) ②全班齊讀,感受胡夫金字塔的高大雄偉。 (板書:建筑外觀) (2)預設二:建筑年代不可思議。 (課件出示) 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幾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現比它更高的建筑。 ① 指名讀句子,并說一說讀出了什么。 提示:抓住“公元前2600年左右”“幾千年后”“才”等關鍵詞語,體會金字塔的建成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②教師補充:1889年,埃菲爾鐵塔建成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而在此前的三四千年里,胡夫金字塔一直穩居世界最高位置。(板書:建筑年代) (3)預設三:建筑工藝不可思議。 (課件出示) 塔身是由一塊一塊的石頭疊加而成的,中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黏著物。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難用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 ①指名學生讀句子,重點提示“黏著物”的讀音。 ②如此精湛的工藝,幾千年前的工匠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課件出示拓展材料)(板書:建筑工藝) (4)預設四:建筑設計不可思議。 (課件出示) 塔高的10億倍約等于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①這只是巧合嗎 你能從文中找出依據嗎 ②指名交流。 (明確埃及當時的學術成就很高,這很可能是精確計算后的設計)(板書:建筑設計) 4.總結學法,遷移運用。 (1)總結學習《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方法:抓住關鍵語句體會,用小標題簡練概括內容,朗讀加深理解體會。 (2)運用同樣的方法遷移學習《建造金字塔時的古埃及》,簡要說說建造金字塔時的古埃及的概況。 預設:尼羅河概況、學術成就巨大、造船技術精湛、建筑成就驚人。 (相機板書) 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你能借助課文內容,大膽推測一下嗎 (引導學生暢所欲言) 預設: 推測一:開采石頭并不容易,因為當時人們并沒有炸藥,也無鋼釬。埃及人當時是用銅或青銅的鑿子在巖石上打上眼,然后插進木楔,灌上水,當木楔子被水泡脹時,巖石便被脹裂。古埃及奴隸是借助畜力和滾木,把巨石運到建筑地點的,他們又將場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著斜面拉上金字塔。就這樣,堆一層坡,砌一層石,逐漸加高金字塔。 推測二:金字塔運用了螺旋式建造法,就是沿四面墻壁建成螺旋式的階梯狀,一邊上樓梯,一邊往上蓋。這樣就不需要用到杠桿、撬棍和起重機。 推測三:金字塔采用“化整為零”的辦法,即將攪拌好的混凝土裝進筐子,抬或背到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上。這樣,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就能澆筑出一塊一塊的巨石,將塔一層一層加高,這種做法既“省力”又省工。 推測四:金字塔是傳說中姆大陸人的殖民者用抗重力技術制造的。 6.總結:依據現有材料進行推測,金字塔建在埃及郊外的尼羅河邊可能是由于附近有采石場,且有河道運輸,交通便利。此外,據說金字塔的位置也和古埃及人的信仰、他們對生死的看法有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繼續查閱資料。 7.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感受到了金字塔夕照下的雄渾之美,領略了金字塔種種不可思議之處。但雄偉的金字塔古老而神秘,它的身上還有許多的未解之謎,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繼續探究。 認真閱讀文本,思考它與其它文本的不同之處。 小組交流生活中常見的非連續性文本都有哪些? 閱讀文本,邊讀邊批注,根據圖示把信息歸類。小組間進行交流。 思考后全班交流。 讀文本,填寫資料卡。 小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 學生根據老師的引導不斷地完善對金字塔的了解。 生交流,對比。 學生根據老師的引導暢所欲言。活動意圖: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全班交流匯報學習成果。指導學生發現金字塔的不可思議之處,了解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引導學生搜集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活動二:對比閱讀,欣賞金字塔1.師引導交流:兩篇短文在表達方式上有明顯的不同,你更喜歡哪種?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1:我更喜歡第一篇,因為語言更加優美,抒發了對金字塔的贊美之情,我讀的時候就被埃及的美景所吸引,特別想去親自看一看這人類偉大的文明遺跡。 預設2:我喜歡第二篇,因為我從中了解到了許多關于金字塔的信息,同時也讓我有了更大的探究興趣。 2.師小結:《金字塔夕照》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優美的文字,濃墨重彩地抒發對金字塔的贊美之情;《不可思議的金字塔》這是一篇非連續性文本,重在說明事實,語言直觀簡明、概括性強。 3.視頻觀看金字塔。 朗讀課文。 讀課文,說理由。活動意圖:今天我們通過學習《金字塔夕照》,感受到金字塔的雄渾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發的萬千思緒。我們通過學習《不可思議的金字塔》,感嘆金字塔的種種不可思議之處。對埃及金字塔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探索金字塔中的未解之謎。作業:基礎性作業:書寫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抄寫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兩遍 拓展性作業:搜集資料,用你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