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小學科學【素養測評】人教鄂教版科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動力小車》基礎卷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得分一、知識廣場(每空 1 分,共 15 分)1、設計動力小車時,我們要先明確( ),再制定方案。2、動力小車的動力可以來源于( )、( )等。3、在測試動力小車時,我們需要記錄小車行駛的( )和( )等數據。4、改進動力小車時,我們可以從( )、( )、( )等方面進行思考。5、橡皮筋纏繞的圈數越多,小車行駛的距離越( );氣球吹得越大,小車行駛的距離越( )。6、制作動力小車的車身時,要選擇( )、( )的材料。7、設計方案一般包括( )、( )、( )、預期效果等內容。二、判斷大廳(每題 2 分,共 20 分)1、只要有動力,小車就能順利行駛,不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2、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方向與小車行駛的方向無關。( )3、在測試動力小車時,只需要測試一次就可以得出準確結果。( )4、改進動力小車時,我們可以隨意改變設計方案,不需要考慮實際情況。( )5、氣球動力小車是靠氣球噴出的氣體產生的反沖力前進的。( )6、制作動力小車時,車身越重越好,這樣可以讓小車更穩定。( )7、設計動力小車時,輪子的大小和數量不會影響小車的行駛。( )8、橡皮筋動力小車行駛的距離只與橡皮筋的長度有關。( )9、在測試動力小車時,我們要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多次測試,這樣結果更可靠。( )10、改進動力小車的目的是為了讓小車行駛得更快、更遠、更穩定。( )三、選擇樂園(每題 2 分,共 20 分)1、下列哪種動力不適合用于動力小車?( )A. 風力B. 水力C. 電力D. 人力2、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要使小車行駛得更遠,應該( )。A. 減少橡皮筋纏繞的圈數B. 增加橡皮筋纏繞的圈數C. 更換更短的橡皮筋D. 減少小車的重量3、氣球動力小車行駛一段距離后會停下來,主要原因是( )。A. 氣球里的氣體噴完了B. 小車太重了C. 地面摩擦力太大D. 氣球漏氣了4、制作動力小車車身時,下列哪種材料最合適?( )A. 卡紙B. 木板C. 塑料板D. 以上都可以5、設計動力小車時,輪子的作用是( )。A. 美觀B. 支撐車身C. 減少摩擦力,使小車行駛更順暢D. 以上都是6、在測試動力小車行駛距離時,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A. 尺子B. 天平C. 溫度計D. 秒表7、下列關于改進動力小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改進時只能改變動力裝置B. 改進后小車的性能一定會提高C. 要根據測試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D. 改進時不需要考慮成本8、以下哪種情況會使動力小車行駛不穩定?( )A. 四個輪子大小相同B. 車身重心過高C. 輪子安裝牢固D. 動力適中9、小明設計的動力小車在測試時,總是向一側跑偏,可能的原因是( )。A. 動力不足B. 輪子安裝不對稱C. 車身太重D. 橡皮筋纏繞方向錯誤10、動力小車行駛的速度與( )有關。A. 動力大小B. 車身重量C. 輪子摩擦力D. 以上都是四、問題城堡(每題 5 分,共 25 分)1、請簡要說明設計動力小車的一般步驟。2、比較橡皮筋動力小車和氣球動力小車的動力來源及工作原理。3、在測試動力小車時,為什么要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多次測試?4、如果你發現動力小車行駛的距離較短,你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改進?5、制作動力小車時,選擇車身材料需要考慮哪些因素?五、實驗探究(8 分)小明想探究橡皮筋纏繞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的關系,請你幫他完成以下實驗設計。實驗目的:探究橡皮筋纏繞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的關系。實驗材料:橡皮筋動力小車、橡皮筋、( )。實驗步驟:將橡皮筋在小車車軸上纏繞( )圈,讓小車在平整的地面上行駛,用( )測量并記錄小車行駛的距離。2、改變橡皮筋在小車車軸上纏繞的圈數,分別為( )圈和( )圈,重復上述實驗步驟。3、比較不同纏繞圈數下小車行駛的距離,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實驗結論: 。拓展長廊(每題 6 分,共 12 分)1、如果讓你設計一輛能夠在不同地形行駛的動力小車,你會從哪些方面進行設計?2、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動力小車可能會采用哪些新型動力?請舉例說明并簡述其優點。答案及解析知識廣場1、答案:設計目的解析:明確設計目的是設計動力小車的首要步驟,它為后續制定方案提供方向。2、答案:橡皮筋、氣球(答案不唯一,還可填風力、電力等)解析:這些是常見的為動力小車提供動力的方式,在教材中有相關實例。3、答案:距離、時間解析:測試動力小車時,行駛距離和時間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數據,可用于評估動力大小、行駛效率等。4、答案:動力、車身、輪子(答案合理即可)解析:這幾個方面是影響動力小車性能的關鍵因素,從這些方面思考改進能提升小車整體表現。5、答案:遠;遠解析:橡皮筋纏繞圈數越多,儲存的彈性勢能越大,轉化為小車的動能越多,行駛距離越遠;氣球吹得越大,噴出氣體產生的反沖力越大,使小車行駛更遠。6、答案:輕便、堅固(答案合理即可)解析:輕便的車身可減少動力負擔,堅固的車身能保證小車結構穩定,適應行駛需求。7、答案:設計目的、材料選擇、制作步驟(答案合理即可)解析:設計方案涵蓋這些主要內容,能清晰規劃動力小車的設計與制作過程。二、判斷大廳1、答案:×解析:除動力外,小車的結構設計、輪子摩擦力、重心位置等因素都會影響其順利行駛。2、答案:×解析: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方向決定了其釋放彈性勢能時給小車的作用力方向,與小車行駛方向密切相關。3、答案:×解析:只測試一次可能存在誤差,不能得出準確結果,需在相同條件下多次測試取平均值,使結果更可靠。答案:×解析:改進設計方案要依據測試結果,結合實際情況,不能隨意改變,否則可能導致小車性能變差。5、答案:√解析:氣球動力小車利用氣球噴出氣體時產生的反沖力前進,符合反沖原理。6、答案:×解析:車身過重會增加動力負擔,可能導致小車行駛困難或速度變慢,并非越重越好。7、答案:×解析:輪子的大小、數量、材質等都會影響小車行駛的穩定性、速度以及摩擦力等,對小車行駛有重要影響。8、答案:×解析:橡皮筋動力小車行駛的距離與橡皮筋纏繞圈數、橡皮筋彈性、小車自身重量等多種因素有關,并非只與長度有關。9、答案:√解析:在相同條件下多次測試,可減少偶然因素的影響,使測試結果更具可靠性和科學性。10、答案:√解析:改進動力小車就是為了優化其各項性能,讓它行駛得更快、更遠、更穩定。三、選擇樂園1、答案:B解析:在常見的動力小車設計中,風力、電力、人力都較易實現,而水力在一般條件下較難應用于動力小車,因為需要特定的水流環境等。2、答案:B解析:增加橡皮筋纏繞圈數,可增加橡皮筋儲存的彈性勢能,從而使小車獲得更多動力,行駛得更遠。減少纏繞圈數或更換更短橡皮筋會使動力減小,減少小車重量對橡皮筋動力小車行駛距離影響相對較小。3、答案:A解析:氣球動力小車靠氣球噴出氣體產生反沖力前進,當氣球里的氣體噴完,反沖力消失,小車就會停下來。雖然小車太重、地面摩擦力大、氣球漏氣也可能影響小車行駛,但主要原因是氣體噴完。4、答案:C解析:塑料板相對卡紙更堅固,相對木板更輕便,是制作動力小車車身較合適的材料。卡紙易損壞,木板相對較重。當然,具體選擇還需結合實際設計需求,但綜合考慮塑料板更具優勢。5、答案:D解析:輪子不僅起到支撐車身的作用,還能減少小車與地面的摩擦力,使小車行駛更順暢,合適的輪子設計也可增加美觀度,所以以上選項都是輪子的作用。6、答案:A解析:測量小車行駛距離需要用到尺子;天平用于測量物體質量,溫度計測量溫度,秒表測量時間,均不符合測量行駛距離的需求。7、答案:C解析:改進動力小車要依據測試結果,有針對性地對動力、車身、輪子等方面進行改進,不能只改變動力裝置;改進后小車性能不一定必然提高,還需考慮改進是否合理;同時也需要考慮成本因素,所以 C 正確。8、答案:B解析:車身重心過高容易導致小車行駛時不穩定,四個輪子大小相同、輪子安裝牢固、動力適中都有利于小車穩定行駛。9、答案:B解析:輪子安裝不對稱會使小車兩側受力不均,導致行駛時向一側跑偏。動力不足主要影響行駛速度和距離,車身太重影響動力需求,橡皮筋纏繞方向錯誤主要影響行駛方向但一般不會導致固定向一側跑偏。10、答案:D解析:動力大小直接決定小車獲得的能量多少,影響速度;車身重量會改變小車行駛時的阻力,影響速度;輪子摩擦力也會對小車行駛速度產生影響,所以三者都與動力小車行駛速度有關。四、問題城堡1、答案:設計動力小車一般先明確設計目的,比如是追求速度、距離還是穩定性等;然后進行材料選擇,根據設計目的挑選合適的動力材料、車身材料等;接著制定制作步驟,規劃如何組裝小車;最后預期效果,對小車制作完成后的性能表現有初步設想。解析:這是設計動力小車的基本流程,每個步驟相互關聯,明確目的是基礎,材料選擇和制作步驟是實現目的的手段,預期效果則為設計提供方向和評估標準。2、答案:橡皮筋動力小車的動力來源是橡皮筋的彈性勢能。工作原理是將橡皮筋纏繞在車軸上,使其發生彈性形變儲存能量,當橡皮筋恢復原狀時,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驅動小車前進。氣球動力小車的動力來源是氣球噴出氣體時產生的反沖力。工作原理是氣球內氣體快速噴出,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氣體對空氣有向后的作用力,空氣則對氣球小車有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動小車前進。解析:通過分析兩種動力小車的動力來源及轉化為驅動力的原理,可清晰了解它們的工作方式及特點。3、答案:在測試動力小車時,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多次測試,是為了減少偶然因素對測試結果的影響。因為單次測試可能會受到如地面平整度、風力、動力裝置初始狀態等偶然因素干擾,導致結果不準確。多次測試并取平均值,能使測試結果更接近真實情況,提高結果的可靠性和科學性。解析:科學實驗需要保證結果的可靠性,控制變量并多次測試是減少誤差、提高結果可信度的重要方法。4、答案:如果動力小車行駛距離較短,可以從以下方面改進:動力方面,如增加橡皮筋纏繞圈數或更換彈性更好的橡皮筋,給氣球吹更大的氣等,增強動力;車身方面,減輕車身重量,使動力能更有效地驅動小車;輪子方面,選擇更光滑的輪子或合適大小的輪子,減少摩擦力,讓小車行駛更順暢。解析:從影響動力小車行駛距離的動力、車身、輪子等關鍵因素出發,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可有效提升小車性能。5、答案:制作動力小車時,選擇車身材料要考慮輕便,這樣可減少動力負擔,使小車更容易被驅動;堅固,保證小車在行駛過程中結構穩定,不易損壞;還要考慮材料的加工難易程度,便于制作;同時成本也是一個因素,盡量選擇成本較低且容易獲取的材料。解析:車身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小車的性能和制作成本,需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考量。五、實驗探究答案:尺子解析:實驗需測量小車行駛距離,尺子是合適的測量工具。答案:10(可自行設定具體圈數,合理即可);尺子;15;20(后兩空圈數需與第一空不同且合理)解析:通過設定不同的橡皮筋纏繞圈數作為變量,用尺子測量小車行駛距離,保證其他條件相同,從而探究纏繞圈數與行駛距離的關系。答案:在一定范圍內,橡皮筋纏繞圈數越多,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解析:一般情況下,橡皮筋纏繞圈數增加,儲存的彈性勢能增加,轉化為小車的動能增多,行駛距離更遠,但當超過一定限度,可能因橡皮筋彈性疲勞等因素影響結果,不過在通常實驗范圍內該結論成立。拓展長廊1、答案:若設計能在不同地形行駛的動力小車,首先在動力方面,可考慮采用多種動力組合,如電力與太陽能結合,保證在不同環境下都有充足動力。車身設計要堅固且具有一定的柔韌性,能適應不同地形的沖擊和變形。輪子是關鍵,可設計為可調節的,遇到崎嶇地形時,輪子變大變寬增加摩擦力和通過性;在平坦地形,輪子變小變窄減少阻力。還可增加懸掛系統,使小車在顛簸地形行駛時更穩定。解析:不同地形對動力小車的動力、車身、輪子等方面有不同要求,從這些關鍵要素出發,綜合考慮設計方案,以滿足在不同地形行駛的需求。2、答案:未來動力小車可能采用太陽能作為新型動力。優點是太陽能是清潔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使用太陽能可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低環境污染。例如,車身表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可隨時吸收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驅動小車。還可能采用氫能源,氫能源燃燒產物是水,無污染,且能量密度高,能使小車行駛更遠的距離。解析:結合當前科技發展趨勢,太陽能和氫能源具有清潔、高效等優點,很可能成為未來動力小車的新型動力,簡述其優點可突出這些能源相較于傳統能源的優勢。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