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第二學期科學期末模擬卷(試題卷)本試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涉及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K:39;O:16;Fe:56;S:32;Al:27.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擇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30分)1、青春期是一個人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下列關于青春期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進入青春期,大腦的體積和質量迅速增長,結構和功能不斷完善B.青春期男孩出現遺精和女孩會來月經,這都是正常生理現象C.男性進入青春期,主要在雄性激素作用下出現喉結突出等第二性征D.進入青春期形態發育最顯著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長2、隨著物流全球化的發展,一些外來物種在我國境內繁衍,部分物種給環境帶來了不良影響,以下關于外來物種的描述錯誤的是( )A.美洲牛蛙的生命周期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清道夫是一種雜食性魚類,其繁殖方式是胎生C.巴西龜是爬行動物,受精卵發育的營養主要來自卵黃D.黑腹果蠅的生命周期為卵→幼蟲→蛹→成蟲3、某同學為了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設計了下列研究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 B.C. D.4、如圖為某晶體的狀態變化過程,甲、乙、丙對應固、液、氣三種狀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乙的過程需要放熱 B.BC段對應的狀態是固液共存態C.DE段對應的溫度為該晶體的熔點 D.白霧形成對應的狀態變化過程是乙→丙5、下列各圖所示的地質構造或地貌景觀中,主要由內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6、小濱利用簡易的注射器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如圖所示。通過注射器的刻度變化來計算氣體體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段時間后,注射器B內氣體體積是注射器內A內氣體體積的2倍B.探究水的組成,還應檢測A、B注射器內的氣體成分C.帶火星的木條靠近注射器A中氣體時會復燃D.該實驗能說明水分子是由氫分子與氧分子組成的7、如圖分別是月季、臘梅、草莓、玉米四種不同植物的繁殖。其中不屬于營養繁殖的是( )A. B. C. D.8、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根據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原子序數:Z>Y B.最外層電子數:X=YC.Y和Z處于同一主族 D.銫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559、周末小虞和同學一起去爬學校附近的某座山,如圖所示為該山的等高線地形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B處所表示的地形是山頂 B.BE處山谷,可以發育成一條河流C.C處為峭壁,適宜攀巖運動 D.DG兩地圖上距離6厘米,則實際直線距離3千米10、用“”“○”和“”分別表示質子、中子和電子,如圖表示三種原子結構模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甲表示氦原子 B.甲、丙互為同位素原子C.甲、乙屬于同一種元素 D.丙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11、下列有關綠色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圖丙中的①由圖乙中的⑥發育而來B.圖甲中的①由圖丁中的②發育而來C.壓榨的大豆油主要來自圖丁中的④D.玉米的果皮和種皮緊密結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個果實12、為了提高移栽樹木的成活率,園林工人給大樹打“吊針”,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給大樹注射的液體內應富含無機鹽 B.給大樹注射的液體濃度越大越好C.針頭應刺入大樹樹干的部位是圖中的丁 D.針刺部位應盡量靠近大樹的根部13、科學家為了研究鏈霉素對某些細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實驗:取兩個培養皿盛上適于細菌生存的培養基,高溫滅菌后,在A培養皿的一側接種鏈霉菌,在遠離鏈霉菌接種線條一側的三點上分別接種大腸肝菌、結核桿菌、肺炎鏈球菌;在B培養皿中不接種鏈霉菌,其他相同于A培養皿。將A、B培養皿同時放在25℃的環境中培養,七天后,三種細菌在A、B培養皿中生存情況不相同,結果見圖。則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微生物培養的角度來說,培養基中必須有有機物,以保證細菌生長的需要B.產生鏈霉菌素的鏈霉菌是屬于真菌,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C.在接種前要高溫消毒,是為了消除培養皿中原有細菌對實驗的影響D.實驗結果表明鏈霉菌素對結核桿菌的抑制作用最強,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14、 如圖所示,關于生活中的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燒開水的時候,壺口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放熱形成的B.乙圖中用冰箱制作冰棒,發生了凝固吸熱的現象C.丙圖中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冰升華吸熱形成D.丁圖中深秋,楓葉上形成霜是水蒸氣凝固放熱形成15、甲、乙、丙三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分別代表甲、乙、丙三種物質和水的密度,據圖可知( )A.,且 B.,且C.,且 D.,且二、填空題(共28分)16、(4分)用化學符號或化學符號中數字表示的意義填空。(1)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2)3個硝酸根離子_______。(3)中數字“2”的含義_______。(4)NH3中“3”的意義_______。17、(4分)如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體四大組織切片,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填字母)。(1)圖中屬于結締組織的是______,上皮組織的是______。(2)圖中,具有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作用的是______,人體中分布最廣的是______。18、(4分)汽車發動機正常工作時,周圍的水箱中裝滿水,對發動機進行降溫;而電冰箱在使用時需要通過冷凝器(裝滿冷凝劑)使冷凍室達到冷凍環境。請根據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解釋下列問題:(1)一般情況下,汽車發動機用水作為冷卻液,但在北方冬天要將發動機冷卻液改為特殊的“防凍液”,因為這種“防凍液”的___________比普通水更低(填物理性質)。(2)電冰箱通過冷凝劑的循環流動,能把內部熱量“帶到”外部,使其內部保持低溫。它的工作原理是冷凝劑在冷凝器內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和吸放熱情況)。19、(6分)化學既要從宏觀層面研究物質,又要從微觀層面探析本質。請根據圖示回答問題。(1)宏觀角度辨識水的組成在電解水實驗中,兩個電極上都會產生氣泡。如圖1所示,正、負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___,正極產生的氣體能使________,說明是氧氣,經驗證負極產生的氣體為氫氣。此實驗可證明水是由________。(2)微觀角度探析水的分解:反應過程中沒有發生變化的微粒是氫原子和氧原子。根據水分子的示意圖可知,一個水分子由________構成。(3)電解水時常加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強水的________,隨著反應的進行,硫酸溶液的濃度逐漸________。20、(6分)小米Su7汽車使用磷酸鐵鋰電池(LiFePO4),續航可達830km,快充時間僅需30分鐘。下表所示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1)圖甲為鋰-6的原子結構圖,請判斷圖乙中___________原子為甲的同位素原子。(2)已知LiFePO4中Li和P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1價和+5價,則Fe的化合價為_________價。(3)根據上述元素周期表分析同一周期元素電負性變化規律___________。21、(4分)回答下列問題:(1) 草酸亞鐵晶體(FeC2O4·2H2O) 可作為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原料,將投入到杭州亞運會電動車鋰電池的生產中,草酸亞鐵晶體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2) X、Y 兩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為7:2,X 與Y 組成的化合物中,X、Y兩種元素的質量之比為21:8,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表示為________。四、解答題(共36分)22、(8分)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為了探究花生種子萌發時土壤的最佳含水量,小明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并得到如圖2所示的數據。(1)每個培養皿中放10粒種子而非1粒種子,其好處是________。(2)恒溫培養時,需蓋上培養皿的蓋子,該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3)本實驗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4)進一步研究發現,當土壤的含水量為60%時,由于土壤中水分過多會使種子浸沒在泥水中,導致萌發率為0.此時種子無法萌發的原因是________。23、(8分)小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組裝圖甲的裝置時,應先確定___________(選填“鐵桿”或“鐵圈”)的高度;(2)A、B兩個實驗小組用相同裝置進行實驗,圖乙是他們根據各自的實驗數據繪制成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A小組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明顯較短,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寫出一點);(3)分析乙圖可知,水的沸點是___________℃;(4)從吸放熱和溫度變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的共同特點是:___________。24、(8分)【情景提供】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后,才引起人們對原子結構模型的探索。【提出問題】電子帶負電,原子不帶電,說明原子內存在著帶正電荷的部分,那么它們是均勻分布還是集中分布的呢?【進行實驗】1910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質放出粒子(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000倍;②金箔:作為靶子,厚度1μm,重疊了3000層左右的原子;③熒光屏:α粒子穿過熒光屏發出閃光;④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觀察閃光,且通過360°轉動可觀察不同角度α粒子到達熒光屏情況。實驗數據如圖乙。【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解釋與結論】(1)1厚度的金箔包含了3000層金原子,盧瑟福認為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請你從圖乙中尋找證據________;(2)如圖乙所示,粒子通過熒光屏會引起閃光。熒光屏設計成360°環繞,基于的假設是:_______;(3)如圖丙所示為粒子轟擊金箔時的運動軌跡,請在圖丙中補全A處a粒子后半段的大致運動軌跡________;(4)金原子核中含有79個質子,每個質子都帶1個單位正電荷,為什么這些質子聚集在一起而不散開,請你利用學過的知識提出一個合理的猜測______________。25、(12分)小科在學校期間,使用一種醫用免洗洗手液對手部進行消毒時,聞到了濃濃的酒精味,并發現該液體的流動性較差但“干”得快。查看瓶身上的說明后,確定這種洗手液的主要成分為75%的酒精。于是,小科對這種洗手液展開了相關的探究:測量這種液體的密度。(1)為了測量結果更準確,下列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 )(用字母表示);A.計算洗手液的密度 B.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洗手液的質量C.調節天平平衡 D.將燒杯中的洗手液部分倒入量筒中,讀出洗手液的體積E.燒杯中盛適量的洗手液,用天平測出洗手液和燒杯的總質量(2)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燒杯和洗手液的總質量時,發現加入一定量的砝碼后,指針指在中央刻度線左側,再加入一個最小的砝碼,又發現指針又偏向中央刻度線右側,則他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3)在(1)中步驟B測得質量為45.4克,步驟D量筒內的液面如圖丙所示,步驟E右盤所加砝碼及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燒杯和洗手液的總質量為_________克,洗手液的密度為_________克/厘米3;(4)小科經過思考后認為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該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用已調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記為m0;②向一個燒杯倒入適量洗手液,在液面處做標記,用天平測出洗手液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1;③倒出洗手液后,用水沖洗并充分擦干,向燒杯中加水至標記處,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2;④洗手液的密度洗手液=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水表示);若步驟③中倒出洗手液后未用水沖洗,直接加水至標記處,則會導致測得的洗手液密度_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四、解答題(共22分)26、(6分)人們都說:“被100℃的水蒸氣燙傷,要比被100℃的熱水燙傷嚴重得多”。(1)你是否贊同以上說法?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___________;(2)蒸饅頭時為了防止在開蓋時被水蒸氣燙傷,你認為下列開蓋方法最安全的是( )A. B. C.(3)作業本中提到用多層蒸籠蒸饅頭時,上層饅頭先熟。小東采訪了某位饅頭鋪師傅,得到的答案是最下層的饅頭先熟。兩種說法,你支持哪種或者都不支持?請闡述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27、(4分)下表是小敏同學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資料,請根據表格數據回答下列問題。粒子代號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A 8 8 8B 8 8 10C 8 10 8(1)互為同位素的粒子是_________。(2)粒子B的符號為_________。28、(8分)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明 礬[KAI(SO4)2 12H2O]是一種常用于凈化水的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明礬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2)明礬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是___。(3)明礬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是___ 。(計算結果精確到0.1%)(4)237g明礬與多少克水所含氧元素的質量 相等。___(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 精確到整數)29、(8分)熔模精密鑄造是工藝鑄造常用的一種方法,其做法如圖。先用蠟做成鑄件的模型(蠟模),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模。加熱烘烤后,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鑄件材料的熔液,冷卻后便鑄成器物。現對某準備用于鑄造的固態材料持續加熱使其變成液態,溫度達到400℃后開始記入下表格:加熱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金屬溫度/℃ 400 482 563 645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702 778(1)分析表格,該材料屬于___________(填“晶體”或“非晶體”);(2)為制造某工件,事先用密度為0.9g/cm3的蠟制成蠟模,蠟模的質量為1800g。①問該蠟模體積為多少厘米3?( )②若用密度為2.7×103kg/m3的金屬澆鑄工件,該工件的質量為多少?(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第二學期科學期末模擬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擇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30分)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 A B B B D B D C A C題 號 11 12 13 14 15答 案 A B B A A二、填空題(共28分)16、(4分)(1)SO2 (2)3NO3- (3)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4)1個氨分子中含有3個氫原子17、(4分)(1)D;C;(2)A;D18、(4分)凝固點(熔點);液化放熱19、(6分)(1)1:2;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2)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3)導電性;增大。20、(6分)(1)B (2)+2 (3)從左到右,原子電負性越來越大21、(4分)(1)1:4(2)X3Y4四、解答題(共36分)22、(8分)(1)避免偶然性(2)防止水分蒸發,使土壤含水量發生變化。(3)在溫度為25℃時,花生種子萌發的最佳土壤含水量為40%。(4)缺少充足的空氣。23、(8分)(1)鐵圈 (2)A組水的質量小于B組水的質量 (3)98 (4)吸熱但溫度不變24、(8分)(1)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 (2)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 (3) (4)質子之間存在引力25、(12分)(1)CEDBA(2)將最小的砝碼取下,向右調節游碼至天平平衡 (3)72.4 ;0.9 (4) ; 偏小 四、解答題(共22分)26、(6分)(1)贊同,100℃的水蒸氣液化成 100℃的水,還要放出大量的熱 (2)B (3)我支持上層饅頭先熟。水蒸氣上升過程中, 遇到冷的蒸籠蓋和饅頭時發生液化并放出熱量, 導致上層的饅頭可以吸收更多熱量, 溫度升高更快, 所以上層饅頭先熟; 或我支持下層饅頭先熟。水蒸氣先接觸最下層蒸籠和饅頭, 水蒸氣上升需要時間, 下層蒸籠里的饅頭吸收熱量的時間多。所以下層饅頭先熟。(寫出一種即可,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7、(4分)1)AC(2)O2-28、(8分)(1)474 (2)K:Al:S:O:H=39:27:64:320:24 (3)8.2% (4)18029、(8分)【答案】(1)晶體;(2)①2×103cm3;②2.7kg。【詳解】(1)根據表中數據可知,該材料有固定的熔點,所以該材料屬于晶體。(2)①根據ρ=m/v可得,該蠟模體積為V=m/ρ=1800g/0.9g/cm3=2×103cm3;②金屬工件的體積V′=V=2×103cm3=2×10-3m3,則金屬工件的質量m′=ρ′V′=2.7×103kg/m3×2×10-3m3=2.7k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第二學期科學期末模擬卷(參考答案).docx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第二學期科學期末模擬卷(試題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