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陽新縣城區四校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一、選擇題(共13個題,共18分。1-8題,每題1分;9-13題,每題2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2024年春晚節目《瓷影》,以舞繪型,展現青白瓷跨越千年的獨特魅力,下列關于青白瓷的制作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揉泥 B.燒窯C.做坯 D.畫坯2.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廣西的肉粽味道鮮美,其原料有:糯米、五花肉、植物油、食鹽和食用純堿等。其中富含糖類的是( )A.糯米 B.五花肉C.植物油 D.食鹽3.2023年中國空間站正式進入運營階段,空間站內可利用以下反應為航天員提供氧氣:4KO2+4CO2+2H2O=4KHCO3+3O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KO2屬于氧化物 B. H2O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C. KHCO3中含有兩種金屬元素 D. 3O2表示3個氧分子4.規范的操作方法是實驗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點燃酒精燈 B.量取液體C.傾倒液體 D.滴加液體5.我國提出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碳中和對于保護環境至關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下列措施中能最直接有效促進碳中和的是( )A. 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B. 大規模開采可燃冰作為新能源C. 研發催化劑將CO2轉化為甲醇() D. 用乙醇汽油作為車用燃料6.甲醚是一種具有廣闊前景的清潔燃料,尤其在重型車輛和船舶領域潛力巨大,下圖是甲醚燃燒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 甲、丙均為有機物 B. 該反應為置換反應C. 該反應中甲乙的分子個數比為 D. 參加反應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質量比為7.學生承擔家務是勞動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務勞動的過程中,利用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來滅火的原理的是A. 用水澆滅家庭聚會的篝火 B. 旋轉燃氣爐開關熄滅爐火C. 蓋上鍋蓋熄滅鍋中的油火 D. 移除爐灶內木柴熄滅灶火8.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A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過足量灼熱CuOB 檢驗某化肥是否為銨態氮肥 取樣,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研磨,聞氣味C 驗證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將鐵絲和銅絲分別浸入硝酸銀溶液中D 鑒別BaCl2溶液與Ca(NO3)2溶液 分別滴加碳酸鈉溶液A.A B.B C.C D.D9.我國宋代《開寶本草》記載了中藥材鐵華粉的制作方法:“取鋼煅作葉如笏或團,平面磨錯令光、凈,以鹽水灑之,于醋甕中陰處理之一百日,鐵上衣生,鐵華成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取鋼煅作葉,如笏或團”說明金屬鐵有較好的延展性B.“平面磨錯令光、凈”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鐵銹C.“鐵上衣生”的原因是鐵被氧氣氧化D.中藥材鐵華粉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亞鐵10.硬鋁常用于制造火箭、飛機的外殼,鋁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鋁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3B.Al2O3中Al為+2價C.硬鋁的強度和硬度比鋁的大D.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11. 下列勞動實踐與化學知識不匹配的是( )選項 勞動實踐 化學知識A 用醫用酒精對公共設施消毒 酒精具有揮發性B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異味 活性炭有吸附性C 用廚余垃圾制肥料 物質發生緩慢氧化D 用加碘食鹽烹飪食物 碘元素可以預防甲狀腺腫大A. A B. B C. C D. D12.控制變量法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設計方案其探究目的不能實現的是( )A.探究鐵釘生銹時氧氣是否參與反應 B.探究CO2與NaOH溶液否發生反應 C.比較高錳酸鉀在水和汽油里的溶解性 D.比較鐵和鎂的金屬活動性 13.某?;瘜W小組設計如圖甲裝置進行實驗,用氧氣傳感器測定廣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所得數據如圖乙所示。已知:鐵在潮濕空氣中,易與氧氣發生如下反應: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下列有關描述錯誤的是A.圖甲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可能是加速鐵與氧氣的反應B.Fe(OH)2在反應中作催化劑C.圖乙中t1的取值范圍為t1<5D.利用圖甲可測定空氣中O2的含量二、非選擇題(本題7小題,共32分)14.電解水制氫聯合碳酸鈣制備氧化鈣,能減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該方法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1)反應器1中,一定的環境及較低溫度下,CaCO3可與H2反應生成CaO、CO和H2O,則生成的CO與H2O的分子個數比為 。(2)隨著溫度升高,反應器1中還會生成CO2,且生成CO、CO2的含量隨反應溫度的變化如圖2所示, ℃時 ,抑制CO2生成的效果最好。(3)反應器2中,一定條件下,CO與H2能發生化合反應生成甲醇(CH3OH),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4)在900℃以上分解CaCO3也可以制備CaO,相比之下,電解水制氫聯合碳酸鈣制備氧化鈣的優點有 (寫一條即可)。15.閱讀科普短文,回答下列問題。塑料方便了生活,但是由于難以降解也給環境帶來了“白色污染”,危害人類的健康,尋找塑料的替代品已迫在眉睫??茖W家從飽含淀粉質的玉米中制取乳酸(C3H6O3),再經過聚合反應生產出顆粒狀高分子材料聚乳酸,被稱為玉米塑料。提取玉米中的淀粉是該工藝的關鍵環節,玉米粒中70%以上為淀粉,科學家采用濕法(浸泡)提取玉米淀粉,在50℃時,相同浸泡液中(水、0.5%亞硫酸鈉溶液、0.5%乳酸溶液按8:1:1配比),測定浸泡時間與玉米淀粉提取率的關系如圖1。玉米塑料可替代塑料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一次性產品、工程、日用、農業、醫療等領域,它將變成盒子、瓶子和手機等產品。玉米塑料制品廢棄后可被環境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成為自然界碳循環的組成部分,如圖2。(1)寫出一條減少“白色污染”的措施: 。(2)乳酸中碳、氫、氧的原子個數比為 (填最簡整數比).(3)由圖1分析可知,浸泡時間與玉米淀粉提取率的關系是 。(4)玉米塑料制品廢棄后最終被環境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生成的物質是 。(5)玉米塑料在自然環境中循環,主要發生化學變化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A.玉米進行光合作用 B.玉米淀粉制取乳酸C.玉米塑料降解或焚燒 D.從玉米中提取出玉米淀粉16.保險粉(化學式為Na2S2O4),在工農業生產中有廣泛的用途。Na2S2O4制備流程如下:查閱資料:Na2S2O4在堿性溶液中穩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極不穩定;在NaCl存在下,Na2S2O4在水中溶解度顯著下降。(1)ZnS2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 。(2)反應I的原理為:Zn+2SO2=ZnS2O4,該反應類型為 。該反應中將Zn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3)反應II為復分解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操作a過程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燒杯、玻璃棒、 。(5)濾液中含有Na2S2O4,為使Na2S2O4結晶析出,要加入NaCl的原因 ,還需要加入少量NaOH的原因是 。(6)Zn(OH)2在加熱的條件下分解為兩種氧化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7.小明用石灰石測定某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隨著實驗的進行燒杯內物質的質量變化如圖乙所示。請計算:(1)產生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 g。(2)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8.實驗室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CO2氣體,并進行相關性質研究。(1)儀器a的名稱是 。(2)連接裝置A、B,向錐形瓶內逐滴加入稀鹽酸。①錐形瓶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若裝置B用來干燥CO2,裝置B中應盛放的試劑是 。(3)將純凈干燥的CO2緩慢通入裝置C,觀察到現象:a.玻璃管內的干燥紙花始終未變色;b.塑料瓶內的下方紙花先變紅色,上方紙花后變紅色。根據上述現象,得出關于CO2性質的結論是: (寫一條即可)。19.某化學活動小組的同學在一次實驗中進行如下圖所示實驗。 【觀察與表達】U形管左側有白色沉淀生成,右側產生的現象是 。實驗后,小組同學用膠塞塞緊U形管兩端,充分振蕩,發現管內仍有白色固體殘留。將混合物過濾后,同學們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產生了興趣,于是繼續進行探究。【提出問題】濾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質?【猜想與假設】同學們討論后對濾液中含有的溶質成分做出以下幾種猜想:猜想①: 猜想②:、 猜想③:、猜想④:、 猜想⑤:、、【分析與交流】(1)小紅指出猜想④不成立,因為振蕩后U形管內的白色固體一定是 ,故濾液中溶質一定不含。(2)小蘭指出猜想⑤也一定不成立,理由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實驗探究】為探究濾液中的溶質,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小蘭組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溶液和稀硝酸 產生 猜想①成立小紅組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 (填化學式)溶液 無明顯現象【反思評價】老師指出,小蘭組的實驗方案是錯誤的,原因是 。【歸納總結】確定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除了要考慮生成物外,還要考慮反應物是否有剩余。20.2024年,我國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地殼探測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既彰顯了我國科技力量的強大,也為我國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請結合圖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題的相關問題。(1)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是硅。硅屬于 (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硅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其中x的值為 。(2)嫦娥六號探測器圓滿完成人類首次月背采樣后,順利返回地球。月壤樣品中含有氧化鋁、氧化鐵等,其中一種物質的化學式為 。月壤中含有大量氦-3,地球上有大量氦-4,氦-3與氦-4都屬于氦元素,其結構中的相同之處是 。(3)我國深地塔科1井鉆探深度已突破萬米。鉆頭中含有金剛石,構成它的微觀粒子是 。在鉆探時要不斷注水,使鉆頭降溫,若不降溫,鉆頭可能會燒毀,其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4)科技創新在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采用先進的膜分離技術對污水進行處理,膜材料能像篩子一樣把水中的污染物除掉。膜材料應該具有的性質是 該材料屬于 材料。污水經分級處理后,可用于參考答案1.B2.A3.C4.C5.C6.C7.C8.B9.C10.D11.A12.D13.B14.(1)1:1 (2)750 (3)(4)減少CO2的排放(或節約能源、緩解溫室效應)15.(1)回收廢棄塑料(合理即可)(2)1:2:1(3)在50℃時,相同浸泡液中,在12h~72h的浸泡時間內,玉米淀粉提取率先升高后降低(4)二氧化碳和水(5)ABC16.(1)+3(2)化合反應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3)(4)漏斗(5)加入NaCl后Na2S2O4在水中溶解度顯著下降 Na2S2O4在堿性溶液中穩定(6)17.(1)8.8(2)14.6%答: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4.6%。18.(1)分液漏斗(2)CaCO3+2HCl=CaCl2+H2O+CO2↑ 濃硫酸(3)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或CO2密度比空氣大19.產生氣泡 碳酸鋇白色沉淀 H2SO4 氯化鈉、氯化鋇與硝酸銀反應都會產生氯化銀白色沉淀,不能證明猜想一成立(合理即可)20.(1) 非金屬 4(2) Al2O3或Fe2O3 質子數相同(3) 碳原子(4) 不溶于水且孔徑較小 合成 業生產(或農業灌溉,或園林綠化,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