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湖北省陽新縣城區四校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2024年12月15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官宣了全新IP形象“冰冰”“雪雪”(圖左)。“冰冰”是納天地之靈氣,展萬物之風姿的自然之冰;“雪雪”由萬千雪花融匯而成,有著紫丁香一樣的浪漫情懷。圖右為東北地區山河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哈爾濱打造冰雪文化景觀的自然條件優勢是( )①地形崎嶇多山地,冰雕造型豐富 ②冬季寒冷而漫長,展覽時間長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 ④河流較多,原材料豐富廉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制作“冰冰”的冰塊,最有可能取自( )A.黑龍江 B.遼河 C.烏蘇里江 D.松花江3.東北的三江平原是我國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基地,機械化程度也很高。下列不屬于其成為商品糧基地的原因是( )A.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 B.土壤肥沃,地形平坦C.夏季氣候溫暖濕潤 D.地域遼闊,耕地豐富《中巴經濟走廊遠景規劃(2017—2030年)》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對接,為中巴合作帶來新機遇。下圖為我國企業在中巴經濟走廊重大投資項目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太陽能發電產業建設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適宜,交通便利 B.人口稠密,便于項目建設C.降水少,太陽能資源豐富 D.能源輸出方便,市場廣闊5.中巴之間的互助合作體現了( )①“南北對話”②國家之間各自為政,不需要合作③“南南合作”④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北京—巴黎”復古汽車拉力賽的歷史可追溯至一百多年前,2007年在北京重裝重啟,至2024年已舉辦至第八屆。下圖是該賽事某屆賽車路線示意圖及沿途氣候、風景資料。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北京和巴黎主要的氣候差異表現在( )A.巴黎冬冷夏熱,四季更分明 B.北京夏季涼爽,冬季溫和C.北京的年降水總量遠遠高于巴黎 D.北京降水有明顯季節變化7.參賽車手一路上可能觀察或了解到的現象是( )①從北京到巴黎,傳統民居的墻體越來越厚;②歐洲傳統鄉村和城鎮中心,往往都建有教堂;③在亞洲以黃色人種為主,歐洲則以白色人種為主;④巴黎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蓮藕是水生植物,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適宜種植在低洼池塘、沼澤等地。讀我國蓮藕產地分布示意圖及相關氣候資料圖,完成下面小題。8.我國蓮藕集中產區主要位于( )A.熱帶、亞熱帶 B.亞熱帶、暖溫帶C.暖溫帶、中溫帶 D.中溫帶、寒溫帶9.我國蓮藕集中產區的優勢自然條件有( )①水熱條件好②地勢低平③晝夜溫差大④河湖眾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0.據圖,下列省區位于蓮藕集中產區的是( )A.新疆、西藏 B.云南、吉林C.湖北、安徽 D.青海、北京二、解答題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小龍蝦一般生活在淡水湖泊中,最早養殖在江浙一帶。20世紀90年代,到江浙一帶務工的四川人發明了麻辣小龍蝦的吃法。伴隨務工人員季節性返鄉,麻辣小龍蝦迅速向西傳至川渝等地。稻田養殖是小龍蝦的養殖方式之一。材料二:如下圖為小龍蝦養殖擴散示意圖。(1)圖中小龍蝦養殖區主要位于 流域,這里河流、湖泊眾多,是養殖小龍蝦的理想場所。(2)川渝地區的居民喜食麻辣口味的小龍蝦,是由于這里地處我國 盆地,氣候 (“干旱”或“濕潤”)。(3)稻田養蝦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水資源、 資源,節省農業生產成本和空間,既為小龍蝦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場所,又利于水稻的增產,屬于優質、高效生態農業模式。(4)泰州某龍蝦館從湖北養殖區購買小龍蝦直接送到飯店,最佳運輸方式是 。12.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東北地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圖(1)讀“東北地區”圖,有關其說法正確的是( )①內海A是黃海②鄰國B是朝鮮③山脈C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④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的決定性形成條件是礦產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新能源,好風“光”】(2)“三江源”所在區域海拔高,氣溫低,但卻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試解釋“三江源”所在區域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原因(1點即可)。【“冷”資源,“熱”經濟】材料二:“三江源”所在區域是我國“冬蟲夏草”的優質產區。“冬蟲夏草”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原,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3)讀材料二,試推斷適宜“冬蟲夏草”生長的自然條件(1點即可)。【護濕地,筑屏障】材料三:“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區”水草豐美,濕地面積廣大野生動植物種群繁多,被稱為生態的凈土。(4)為保護生態環境,國家分別設立了①三江自然保護區和③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當前它們共同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為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請你從“人地協調觀”的角度,為當地的生態環境建設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1點即可)。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非農業合作同繪發展新篇非洲被稱為“饑餓的大陸”,大部分人生活貧困,糧食短缺,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中非農業合作持續深入,助力非洲國家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下圖為非洲氣候分布圖。【災害頻發糧產不穩】2023年5月24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在非洲之角人道主義應對高級別認捐會上表示,近年來,非洲之角國家面臨糧食短缺等多重挑戰,人道主義形勢嚴峻。非洲糧食供應不足主要與殖民統治、經濟落后、氣候、人口問題等有關。(1)非洲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該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年際變化大,易造成旱災,導致糧食產量不穩定。【人口膨脹糧食匱乏】非洲因長期遭受殖民統治,經濟結構單一,農牧業生產水平較低,糧食無法實現自給自足。再加上人口膨脹,許多居民長期忍受饑餓的煎熬。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有1/5人口營養不良,2.37億人口處于慢性營養不良狀態,糧食安全問題亟待解決。(2)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 (“高”或“低”),人均糧食占有率少,大部分人生活貧困,糧食短缺。【援非助農共筑糧安】糧食安全與農業發展是中非合作的核心領域之一,也是雙方優先推進的重點方向。十多年來,中國的優質農作物品種和先進農業技術跨越山海,在非洲大陸落地生根。一座座農業合作園區和農產品加工廠拔地而起,為非洲的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注入了強勁動力。(3)從社會經濟角度,分析中國雜交水稻在非洲得以推廣和發展的主要原因。(4)結合材料,分析中非農業合作對非洲農業的積極影響。《2025年湖北省陽新縣城區四校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參考答案1.B 2.D 3.A4.C 5.D6.D 7.B8.B 9.D 10.C11.(1)長江(2) 四川 濕潤(3)土地(4)公路運輸12.(1)D(2)海拔高,空氣稀薄,水汽含量少,太陽輻射強,光照強(3)海拔高,氣溫低,光照充足,有冰雪分布且水資源充足(4) 濕地減少(或者生物多樣性減少) 制定法律法規,加強生態保護立法和執法力度(或者加大環保宣傳教育;或者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13.(1) 熱帶 熱帶草原(2)高(3)中非合作密切,政策支持;非洲糧食短缺,市場需求量大;非洲人口眾多,本地糧食產量低;中國糧食種植科技水平高;中國農作物品質優良,能提升非洲農民收入;非洲農業生產力水平較低;能幫助當地農民掌握雜交水稻的種植技術。(4)緩解了非洲糧食短缺的局面;促進了非洲農業的發展;促進非洲農業現代化;改善了非洲基礎設施;促進農業合作園區和農產品加工廠的建立;增加就業和收入;推動農產品貿易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