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情境化】期末臨考押題卷(二)-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末必刷題型(中圖版202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情境化】期末臨考押題卷(二)-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學期期末必刷題型(中圖版2024)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期末臨考押題卷(二)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24年12月2日,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首臺硬巖掘進機“江漢先鋒號”順利始發掘進,標志著引江補漢工程正式進入掘進施工新階段。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后續水源工程,從長江三峽庫區引水入漢江,終點位于丹江口水庫,丹江口大壩下游漢江右岸安樂河口,全長194.8km,平均引江水量為39億m3。下圖為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徹底解決了北京的缺水問題 B.東線工程直接從丹江口水庫引水
C.西線工程借助京杭大運河運水 D.緩解華北地區水土配合不協調的問題
2.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引江補漢工程的水源主要來自( )
A.漢江 B.丹江口水庫 C.三峽大壩 D.京杭運河
3.引江補漢工程工程的意義不包括( )
A.提高漢江水資源調配能力 B.徹底解決華北水資源短缺問題
C.增加中線工程和引漢濟渭工程調水量 D.促進南北水資源平衡
【答案】1.D 2.C 3.B
【解析】1.南水北調包括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并未“徹底解決”北京的缺水問題,A錯誤;東線主要利用京杭運河從長江下游調水,B錯誤;西線從長江上游向黃河上游調水,C錯誤;可以緩解華北地區水土配合不協調的問題,D正確。故選D。
2.引江補漢工程從長江三峽庫區引水入丹江口水庫,水源來自三峽大壩,C正確,ABD錯誤;故選C。
3.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補充,增加中線工程和引漢濟渭工程調水量,提高漢江水資源調配能力,促進南北水資源平衡,ACD不符合題意;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華北地區的水資源緊張狀況,但不能徹底解決華北水資源短缺問題,B符合題意。故選B。
貴州省從江縣侗鄉發展出稻魚鴨共生復合系統,已有1400多年歷史,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當地苗族、侗族、瑤族的重要節日“吃新節”來臨時,人們會摘取新谷,品嘗新米飯。讀稻魚鴨共生復合系統景觀圖和稻魚鴨農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稻魚鴨共生復合系統農業生產方式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地形 B.氣溫 C.土壤 D.水源
5.稻魚鴨共生復合系統的優點有( )
①緩解人多地少的發展矛盾 ②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③一年之內可以多次種植水稻 ④降低農藥用量,保護生態環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吃新節”慶祝活動大多在農作物成熟或農作物即將收割期間舉行,時間大概是( )
A.1月 B.4月 C.5月 D.8月
【答案】4.D 5.B 6.D
【解析】4.稻魚鴨共生復合系統需要在水田中進行,水稻生長、魚鴨生存都離不開充足的水源,所以水源是形成這種農業生產方式的主要影響因素,D正確。地形、氣溫、土壤雖有影響,但不是關鍵,A、B、C錯誤。故選D。
5.在有限土地上實現稻魚鴨共生,提高土地利用率,緩解人多地少矛盾,①正確;多種經營增加農產品產出,增加老百姓收入,②正確;從農事示意圖看,一年主要是一季水稻種植,并非多次,③錯誤;魚鴨可捕食害蟲,減少農藥使用,保護生態環境,④正確,B正確,ACD錯誤。故選B。
6.從農事示意圖可知,水稻大致8-9月收割,“吃新節”在農作物成熟或即將收割期間舉行,所以時間大概是8月,D正確。1月、4月、5月距離水稻成熟收割時間遠,ABC錯誤。故選D。
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再創佳績,年產銷量成功邁上千萬輛級臺階,分別達到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讀我國各地新能源汽車用戶占全國的比重圖,完成下面小題。
7.我國新能源汽車用戶多分布在( )
A.江浙滬地區 B.黑吉遼地區 C.陜甘寧地區 D.川藏滇地區
8.新能源汽車由“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依靠的關鍵因素是( )
A.國家的優惠政策 B.科學技術和人才
C.豐富的礦產資源 D.廣闊的消費市場
9.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突出優勢表現在( )
A.污染物排放少 B.生產成本較低 C.出行效率較高 D.創業機會較多
【答案】7.A 8.B 9.A
【解析】7.讀圖分析,我國新能源汽車用戶多分布在江浙滬地區,A正確。圖中黑吉遼地區、陜甘寧地區、川藏滇地區分布較少,BCD錯誤。故選A。
8.新能源汽車屬于高新技術產業,由“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依靠的關鍵因素是科學技術和人才,B正確;與政策、礦產資源、消費市場無關,ACD錯誤;故選B。
9.新能源汽車是以清潔燃料取代傳統汽油的環保型汽車的統稱,新能源汽車的突出優勢表現在污染物排放量較少,A正確;生產成本較高,B錯誤;新能源汽車并不會提高出行效率,C錯誤;與提供創業機會較多無關,D錯誤;故選A。
低空經濟是指一般在1000米以下空域,利用有人、無人駕駛的低空飛行器進行載人、物流運輸、農業生產、旅游觀光、醫療救護等多場景飛行的經濟行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被稱為“空中的士”(圖1),2024年11月18日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低空經濟試點(圖2),完成下面小題。
10.選擇深圳作為低空經濟試點城市的原因有( )
①電子工業發達 ②科技人才眾多 ③深圳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④深圳氣候濕熱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與傳統航空運輸相比,低空飛行的“空中的士”( )
A.運輸距離長 B.飛速更快 C.靈活性較高 D.運量大
12.低空經濟助力產業發展的應用場景對應合理的是( )
①無人機病蟲害監測——工業 ②無人機噴灑農藥——農業
③貨物的快速配送——物流業 ④城市高空游覽——旅游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0.A 11.C 12.B
【解析】10.電子工業發達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技術和產業基礎,如無人機的電子零部件制造等,①正確;科技人才眾多能夠為低空經濟的研發、創新提供智力支持,②正確;廣闊的市場前景是眾多城市共有的優勢,并非深圳特有的發展低空經濟的關鍵因素,③錯誤;深圳氣候濕熱與發展低空經濟并無直接關聯,④錯誤。根據題意,①②對應的A正確,③或④所在的BCD錯誤。故選A。
11.與傳統航空運輸相比,低空飛行的“空中的士”飛行高度低,不需要依賴大型機場跑道等設施,能夠在相對較小的場地起降,所以靈活性較高,C正確;傳統航空運輸一般用于長距離運輸,運輸距離比低空飛行的“空中的士”長,A錯誤;在速度方面,傳統航空運輸通常更快,B錯誤;在運量上,傳統航空運輸的飛機一般比“空中的士”運量大,D錯誤。故選C。
12.無人機病蟲害監測應用于農業,通過無人機對農作物進行監測,了解病蟲害情況,并非工業領域,①錯誤;無人機噴灑農藥屬于農業生產中的一種方式,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②正確;利用低空飛行器進行貨物的快速配送,是物流業新的發展方向,③正確;④城市高空游覽屬于旅游業的一種創新旅游項目,利用低空飛行可以帶來獨特的旅游體驗,④正確。綜上,②③④對應的B正確,①所在的ACD錯誤。故選B。
北京中軸線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2024年7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讀北京市地圖和北京中軸線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
13.讀“北京市地圖”,關于北京市的說法,以下錯誤的是( )
A.主城區在華北平原,地勢低平,便于建設 B.東南臨天津市和渤海,海運便利
C.在暖溫帶和半濕潤區,冷熱、干濕適中 D.鐵路干線稠密,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14.“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將更加凸顯北京是全國的( )
A.文化中心 B.科技創新中心 C.國際交往中心 D.政治中心
15.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控制工業污染對歷史建筑物的侵蝕
②在歷史建筑中建造酒店、賓館等,大力發展旅游業
③世界文化遺產周圍禁止修建高大的現代化建筑物性破壞
④修舊如舊,避免維修過程中修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3.B 14.A 15.C
【解析】13.由圖可知,北京主城區在華北平原,地勢低平,便于建設,A不符合題意;東南與天津相鄰,不臨渤海,B錯誤,符合題意;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屬于暖溫帶和半濕潤區,冷熱、干濕適中,C不符合題意;北京是我國交通樞紐中心鐵路干線稠密,交通網絡四通八達,D不符合題意。故選B。
14.世界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的瑰寶,“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進一步體現了北京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與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城市職能相契合,A正確;科技創新中心強調的是科技研發、創新產業等方面,B錯誤;國際交往中心側重于對外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活動,C錯誤;政治中心主要體現在國家政務、政策制定等方面,D錯誤。故選A。
15.工業污染如廢氣、廢水等會對歷史建筑物造成損害,控制工業污染能有效保護這些文化遺產,①正確;在歷史建筑中建造酒店、賓館等商業設施,可能會對歷史建筑本身造成破壞,改變其原有結構和功能,不利于文化遺產的保護,②錯誤;大的現代化建筑物可能會破壞世界文化遺產周邊的整體風貌和歷史氛圍,禁止修建有助于保持文化遺產的原真性和完整性,③正確;修舊如舊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歷史建筑的原有特色和風貌,同時避免在維修過程中因不恰當的修繕方式造成破壞,④正確。故選C。
“在漫長的二三百萬年間,這片廣袤的土地已經被水流剝蝕的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張粗糙的臉……”(摘自路遙《平凡的世界》),文字描述的地方位于下圖中陰影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6.《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地方位于( )
A.云貴高原 B.黃土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7.圖中陰影區( )
A.主要分布在晉、秦、寧、魯 B.頭戴羊肚巾,唱秦腔,住窯洞
C.位于第三級階梯,秦嶺以北 D.河流流量大,航運價值高
18.造成文中描述“這片廣袤的土地已經被水流剝蝕的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主要原因的歸類和表述,正確的是( )
①黃土性質疏松 ②夏季多暴雨 ③亂墾濫伐 ④地表裸露,植被破壞嚴重
A. B.
C. D.
【答案】16.B 17.B 18.A
【解析】16.文中“被水流剝蝕的溝壑縱橫、支離破碎”是黃土高原典型的地貌特征。黃土高原由于土質疏松、降水集中等原因,水土流失嚴重,形成千溝萬壑的景觀,B正確;云貴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嶇,多溶洞、石林等,排除A;內蒙古高原地勢平坦開闊,排除C;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排除D。故選B。
17.圖中陰影區為黃土高原,主要分布在晉(山西)、秦(陜西 )、甘(甘肅)、寧(寧夏)等省區,魯是山東,不在黃土高原范圍,A 錯誤;黃土高原地區傳統民俗有頭戴羊肚巾,居民唱秦腔、住窯洞,B正確;黃土高原位于第二級階梯,C錯誤;該區域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季節變化大,且多峽谷等,航運條件差,航運價值低,D錯誤。故選B。
18.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①黃土性質疏松,易被侵蝕;②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沖刷力強;人為原因是:③亂墾濫伐,破壞植被;④地表裸露,植被破壞嚴重 。故自然原因是①②,人為原因是③④,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引起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地勢較高,起伏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蓋較差、黃土結構疏松,多裂隙;人為原因是:人類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導致植被破壞。如過度開墾、毀林開荒,陡坡耕種、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不合理開礦等。
長江經濟帶以長江為軸,橫貫我國東、中、西三大自然地理和經濟區域,具有橫貫東西、輻射南北、通江達海的獨特地理區位優勢。長江經濟帶擁有我國最廣闊的腹地和發展空間,是我國區域發展戰略格局中的重要功能區,是可開發規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內河經濟帶。讀長江經濟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9.圖中城市與相關地理事物的搭配,正確的是( )
A.拉薩—凍土—青藏高原 B.昆明—紅壤—東南丘陵
C.長沙—湘—河南省 D.南京—贛—安徽省
20.與長江上游經濟圈相比,長江下游經濟圈發展經濟的地理優勢條件有( )
①水陸交通便利②礦產資源豐富③城市、人口密集④水能資源豐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下列有關長江各河段的治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源頭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涵養水土
B.上游修三峽工程,緩解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
C.中游退耕還湖,減少洪澇災害
D.下游漁業資源豐富,大力捕撈
【答案】19.A 20.A 21.D
【解析】19.拉薩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存在凍土現象,A正確。 昆明地處云貴高原,而不是東南丘陵,紅壤在東南丘陵分布較廣,B錯誤。 長沙是湖南省的行政中心,湖南省簡稱湘,并非河南省,C錯誤。 南京是江蘇省的行政中心,江蘇省簡稱蘇,安徽省簡稱皖,D錯誤。 故選A。
20.長江下游經濟圈相比長江上游經濟圈,其地理優勢條件在于:長江下游地區水陸交通更為便利,有利于物資和人員的運輸;同時城市和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消費市場廣闊。 而長江上游經濟圈礦產資源和水能資源更為豐富。 所以①③正確,故選A。
21.在長江源頭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能夠涵養水土,A合理; 上游修三峽工程,可以調節河流徑流量,緩解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問題,B合理; 中游退耕還湖,能增加湖泊的蓄洪能力,減少洪澇災害,C合理;下游雖然漁業資源豐富,但大力捕撈會導致漁業資源枯竭,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D不合理,符合題意。 故選D。
長江三角洲地區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具有輻射帶動作用。下圖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2.該地區城市密集,其中對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城市是( )
A.上海 B.杭州 C.南京 D.蘇州
23.長江三角洲地區在加快現代化工業建設的同時,也保留了周莊、烏鎮等古樸、生態的水鄉小鎮。該地區生態小鎮的特色是( )
A.氈房座座,牧歌悠揚 B.小橋流水,古韻悠悠
C.黃土窯洞,秦腔高亢 D.林海雪鄉,白山黑水
【答案】22.A 23.B
【解析】22.圖中所示是長江三角洲地區,這里對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城市是上海市,是我國的經濟中心和工業中心,故A正確,排除BCD。故選A。
23.氈房座座、牧歌悠揚通常描述的是草原地區的景象,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北地區,A錯誤;小橋流水、古韻悠悠恰好描繪了長三角地區水鄉小鎮的典型風貌,如周莊、烏鎮等,B正確;黃土窯洞、秦腔高亢是黃土高原地區的特色,C錯誤;林海雪鄉、白山黑水則描述的是東北地區的景觀,D錯誤。故選B。
2024年12月20日上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隆重舉行。讀澳門地理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24.澳門特別行政區( )
①位于珠江口東岸②和廣東省毗鄰③南臨東海④地狹人稠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5.澳門陸地面積呈逐漸增加的趨勢,主要人為原因是( )
A.建高層建筑 B.泥沙淤積 C.海平面下降 D.填海造陸
【答案】24.B 25.D
【解析】24.澳門位于珠江口西側,與東側的香港隔江相望,①錯誤;澳門與廣東省毗鄰且土地面積小、人口稠密,總體有地狹人稠的特點,②④正確;澳門南側為珠江口外海,屬于南海海域,③錯誤;故選B。
25.建高層建筑雖提高土地利用率,但不會增加陸地總面積,A錯誤;自然因素是以泥沙淤積為主,與人為原因關聯較弱,目前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BC錯誤;澳門因土地資源有限,歷史上通過填海造地擴展陸地(如路氹城),是直接且顯著的人為手段,D正確;故選D。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解答題
2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我們要樹立“大食物觀”,增強食物多元化供給,將食物來源由耕地向更廣闊的國土資源拓展。圖1為中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構成圖,圖2為中國與部分國家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比較圖,圖3為中國肉類和水產品人均消費量變化圖。

(1)從構成上看,我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 。從數量上看,我國人均耕地 。我國糧食人均消費量持續下降,肉類和水產品人均消費量的變化趨勢是 ,充分說明了我國居民的食物消費結構發生巨大變化。
因地制宜,向森林要食物。浙江省慶元縣森林覆蓋率高,早在800多年前,當地就使用獨特的技術,在樹干上栽培香菇。如今,慶元香菇產業規模巨大,極大豐富了人們的食物來源。
資料卡香菇喜陰,生成溫度以20-23℃最佳,最適宜的濕度為80%-90%。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素有“山珍之王”之稱。
(2)分析慶元縣栽培香菇的優勢條件。(說出兩點)
科技賦能,向沙漠要土地。新疆和田地區設施農業片區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這里的智能溫室大棚通過無土栽培技術,進行精準的水肥管控,實現了西紅柿、辣椒等農產品的穩產、高產,成為新疆南部地區重要的蔬菜供給區。
(3)說出當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并說明利用智能溫室大棚解決了當地哪些不利于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有利和不利自然條件各說出一條)
(4)智能溫室大棚技術不斷成熟,把沙漠變“良田”,對當地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案】26.(1)齊全 不足 逐漸上升
(2)這里森林資源豐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栽培歷史悠久,技術獨特。
(3)有利自然條件:夏季氣溫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不利自然條件:水資源不足、土壤貧瘠、風沙大。
(4)擴大耕地面積,增加農產品種植面積,增加農產品產量;提高農業技術水平;增加就業機會;增加經濟收入;將光熱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等等。
【解析】26.本大題以中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構成圖等為材料,設置4道題,涉及我國土地利用類、影響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和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等內容,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與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
(1)據圖1,我國土地資源有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等多種類型,所以從構成上看,我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多樣)齊全。據圖2,對比中國與其他國家人均耕地面積數據,可知從數量上看,我國人均耕地少。據圖3,肉類和水產品人均消費量的折線是上升的,所以其變化趨勢是上升。
(2)浙江省慶元縣森林覆蓋率高,為香菇栽培提供了大量適合附著的樹干;浙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空氣濕度較大,能滿足香菇生長最適宜濕度80%-90%的要求;且氣候溫暖,能在一定時期內滿足香菇生長溫度以20-23°C為最佳的條件;早在800多年前當地就使用獨特技術栽培香菇,說明栽培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3)新疆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北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冷夏熱,全年少雨,其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夏季氣溫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不利自然條件:水資源不足、土壤貧瘠、風沙大。
(4)經濟意義:把沙漠變“良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積,種植農作物、發展特色農業等,增加農產品產量,提高當地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高農業技術水平;增加就業機會;增加經濟收入;將光熱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等;社會意義: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吸引人口聚集,促進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意義:減少沙漠面積,減輕沙漠化危害,增加植被覆蓋,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減少風沙天氣等。
27.黃土高原自實施一系列生態工程以來,主色調實現了由“黃色”向“綠色”的轉變。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日益富足。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黃土高原地處我國 與半干旱區的過渡地帶,生態環境脆弱。
(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試分析水土流失產生原因 。(任寫一點即可)。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了黃河下游出現 現象。為緩解水土流失問題,當地人民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有 。(任寫一點即可)
(3)延安是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成功典范。據圖分析,延安的林地和 面積增加,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4)下圖是以楊家嶺革命舊址為代表的傳統民居 。
(5)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覆蓋厚度一般在100到200米,并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黃土地貌景觀,分別是 、 、 、 。
【答案】27.(1)半濕潤
(2)土質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 地上河 植樹種草、打壩淤地、修建梯田
(3)草地
(4)窯洞
(5)黃土塬 黃土梁 黃土峁 黃土川
【解析】27.本題以黃土高原為材料,涉及到黃土高原的位置、水土流失產生原因、治理措施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對黃土高原這一區域地理的認知能力。
(1)讀圖可知,黃土高原地處我國半濕潤區與半干旱區的過渡地帶,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
(2)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了黃河下游出現地上河現象。生活在黃土高原的人們摸索出許多成功經驗,如工程措施:打壩淤地、修筑梯田等;生物措施:植樹種草等。
(3)延安是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成功典范。據圖2分析,延安的草地和林地面積增加,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4)楊家嶺革命舊址為代表的傳統民居是窯洞。窯洞是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民居形式,黃土具有直立性好的特點,便于挖掘窯洞,且窯洞具有冬暖夏涼的優點,適宜當地的氣候條件。
(5)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覆蓋厚度一般在100到200米,并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黃土地貌景觀,分別是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黃土川。
28.2025年春節晚會上,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明星們在節目《灣區樂好》中熱情演繹了區域發展的重要性。隨著深中通道等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區域聯系與區域發展的差異愈發顯著。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等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下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簡圖和2000年香港進出口商品地區構成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粵港澳大灣區瀕臨我國四大海域之一的 海,位于珠江口,由香港和澳門以及位于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等9市組成,交通便利。圖中,A是 特別行政區,素有“海上花園”之稱, 、出口加工業、金融業和建筑房地產業是它的四大支柱產業。
(2)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據圖2判斷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是 。
粵港澳大灣區充分發揮香港、澳門及祖國內地各自的優勢,打造深度合作平臺,努力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
(3)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中,港、澳地區與內地相比具有的優勢是( )(單項選擇)
①豐富的資源②產業鏈齊全③發達的金融貿易④科研創新能力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粵港澳大灣區分布有我國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三角,珠三角與我國其他三個工業基地相比,其發展的突出優勢條件是 。
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志性工程建成通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融互通,從香港駕車到珠海、澳門僅需30分鐘,香港往來廣州縮短至1小時以內,“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涌現出一大批“雙城打工人”。
(5)說出粵港澳大灣區互融互通給城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 。
【答案】28.(1)南 澳門 博彩旅游業
(2)中國內地
(3)D
(4)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僑鄉,便于引進外資和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
(5)對城市經濟發展:促進區域間的產業協同發展,加強城市間的經濟聯系與合作,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等;對人民生活:出行更加便捷,就業機會增多,生活方式更加多樣化等。
【解析】本大題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簡圖和2000年香港進出口商品地區構成圖等為材料,共設置五道小題,涉及澳門的經濟、港澳與祖國內地的緊密聯系、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1)粵港澳大灣區瀕臨我國南海。圖中A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素有“海上花園”之稱,博彩旅游業、出口加工業、金融業和建筑房地產業是它的四大支柱產業。
(2)從圖2“2000年香港進出口商品地區構成圖”中可以看出,香港進口商品中中國內地占43.1%,出口商品中中國內地占29.9%,所以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是中國內地。
(3)港、澳地區資源相對匱乏,①錯誤。內地產業鏈相對更齊全,②錯誤。港、澳地區有發達的金融貿易,③正確。港、澳地區科研創新能力強,④正確。所以港、澳地區與內地相比具有的優勢是③④,故選D。
(4)珠三角與我國其他三個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相比,其發展的突出優勢條件是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僑鄉,便于引進外資和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
(5)對城市經濟發展:區域間的交通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了區域間的產業協同發展,不同城市可以根據自身優勢發展相應產業,實現產業互補;加強了城市間的經濟聯系與合作,城市之間的貿易往來、人員交流等更加頻繁,提升了區域整體競爭力,各個城市不再是孤立發展,而是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對人民生活:交通的便捷使得出行更加便捷,如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讓城市之間的通行時間大大縮短,人們可以更方便地在不同城市之間出行;區域的融合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人們可以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選擇工作,就業選擇更加多樣化;同時,生活方式也更加多樣化,人們可以享受到不同城市的文化、娛樂等資源 。
29.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通江達海,承東啟西、聯南接北。長江三角洲也是我國城市最密集的地區。
材料二: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四大灣區之一,它包括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是我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
材料三:臺灣是我國的寶島,物產豐富,景色優美。
材料四:下圖是我國南方部分區域示意圖和臺灣地形圖。
(1)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長江的 游河段,地處我國地勢第 級階梯,包含了上海、E 、南京3個省級行政中心,這里的 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2)據圖分析,臺灣島的河流水系特征為 ,據此推斷臺灣島的地勢特征為 ;臺灣地處 板塊和 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臺灣島因盛產 (農產品),被稱為“海上米倉”,島上的森林主要分布在 部地區。
(3)粵港澳大灣區利用靠近東南亞地區,瀕臨 海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 型經濟,圖中經過武漢到粵港澳大灣區的 線(填鐵路干線名稱)溝通了我國南、北方地區。
(4)長期以來,香港與祖國內地的經濟聯系十分密切。目前粵港合作模式是:香港發展現代化 基地,廣東發展世界先進 基地。
(5)港珠澳大橋聯系了我國的三個省級行政區,分別是港、澳、 (填簡稱),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這里的“海”是 口。夏秋季節大橋建設時可能遇到的氣象災害是 。修建港珠澳大橋的意義包括 (多選)。
A.加強港澳與珠三角地區的聯系
B.澳門將成為繼香港之后新的國際航運中心
C.促進港珠澳地區重工業的發展
D.促進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長期繁榮與穩定
【答案】29.(1)下 三 杭州 滬寧杭
(2)輻射狀 中部高,四周低 太平洋 亞歐 大米 東
(3)南 外貿 京廣
(4)服務業 制造業
(5)粵 珠江 臺風 AD
【解析】29.本大題以兩長江三角洲、粵港澳大灣區、臺灣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長江三角洲的工業、臺灣的水系、臺灣經濟、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香港與內地的聯系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讀圖結合所學,長江三角洲位于長江的下游河段,地處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E是浙江的行省級行政中心杭州。滬寧杭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2)讀圖,臺灣河流由中間向四周流向海洋,呈輻射狀,可推斷臺灣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根據所學可知,臺灣位于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從臺灣被稱為“海上米倉”反推可知臺灣島盛產大米。島上的森林主要分布在東部地殼的山地上。
(3)讀圖結合所學,粵港澳大灣區利用靠近東南亞地區,瀕臨南海,海運便利,發展外貿型經濟。圖中經過武漢到粵港澳大灣區的是京廣線,起始點是北京和廣州。
(4)香港擁有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發展現代化服務業基地,廣東制造業基礎雄厚,發展世界先進制造業基地。
(5)從材料可知,港珠澳大橋聯系了港、澳、粵三個省級行政區。跨了“珠江口”。夏秋季節多臺風,大橋建設時要注意預防臺風災害。。修建港珠澳大橋可以強港澳與珠三角地區的聯系,促進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長期繁榮與穩定,AD正確;澳門的經濟主要以旅游業、博彩業等服務業為主,港口規模和航運條件等也限制了其成為國際航運中心,港珠澳大橋的修建不會使澳門成為繼香港之后新的國際航運中心,B錯誤;港珠澳地區的產業結構以服務業、高科技產業等為主,并非以重工業為發展重點,C錯誤。故選AD。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期末臨考押題卷(二)
(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024年12月2日,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首臺硬巖掘進機“江漢先鋒號”順利始發掘進,標志著引江補漢工程正式進入掘進施工新階段。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后續水源工程,從長江三峽庫區引水入漢江,終點位于丹江口水庫,丹江口大壩下游漢江右岸安樂河口,全長194.8km,平均引江水量為39億m3。下圖為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徹底解決了北京的缺水問題 B.東線工程直接從丹江口水庫引水
C.西線工程借助京杭大運河運水 D.緩解華北地區水土配合不協調的問題
2.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引江補漢工程的水源主要來自( )
A.漢江 B.丹江口水庫 C.三峽大壩 D.京杭運河
3.引江補漢工程工程的意義不包括( )
A.提高漢江水資源調配能力 B.徹底解決華北水資源短缺問題
C.增加中線工程和引漢濟渭工程調水量 D.促進南北水資源平衡
貴州省從江縣侗鄉發展出稻魚鴨共生復合系統,已有1400多年歷史,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當地苗族、侗族、瑤族的重要節日“吃新節”來臨時,人們會摘取新谷,品嘗新米飯。讀稻魚鴨共生復合系統景觀圖和稻魚鴨農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稻魚鴨共生復合系統農業生產方式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地形 B.氣溫 C.土壤 D.水源
5.稻魚鴨共生復合系統的優點有( )
①緩解人多地少的發展矛盾 ②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③一年之內可以多次種植水稻 ④降低農藥用量,保護生態環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吃新節”慶祝活動大多在農作物成熟或農作物即將收割期間舉行,時間大概是( )
A.1月 B.4月 C.5月 D.8月
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再創佳績,年產銷量成功邁上千萬輛級臺階,分別達到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讀我國各地新能源汽車用戶占全國的比重圖,完成下面小題。
7.我國新能源汽車用戶多分布在( )
A.江浙滬地區 B.黑吉遼地區 C.陜甘寧地區 D.川藏滇地區
8.新能源汽車由“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依靠的關鍵因素是( )
A.國家的優惠政策 B.科學技術和人才
C.豐富的礦產資源 D.廣闊的消費市場
9.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突出優勢表現在( )
A.污染物排放少 B.生產成本較低 C.出行效率較高 D.創業機會較多
低空經濟是指一般在1000米以下空域,利用有人、無人駕駛的低空飛行器進行載人、物流運輸、農業生產、旅游觀光、醫療救護等多場景飛行的經濟行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被稱為“空中的士”(圖1),2024年11月18日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低空經濟試點(圖2),完成下面小題。
10.選擇深圳作為低空經濟試點城市的原因有( )
①電子工業發達 ②科技人才眾多 ③深圳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④深圳氣候濕熱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與傳統航空運輸相比,低空飛行的“空中的士”( )
A.運輸距離長 B.飛速更快 C.靈活性較高 D.運量大
12.低空經濟助力產業發展的應用場景對應合理的是( )
①無人機病蟲害監測——工業 ②無人機噴灑農藥——農業
③貨物的快速配送——物流業 ④城市高空游覽——旅游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北京中軸線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2024年7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讀北京市地圖和北京中軸線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
13.讀“北京市地圖”,關于北京市的說法,以下錯誤的是( )
A.主城區在華北平原,地勢低平,便于建設 B.東南臨天津市和渤海,海運便利
C.在暖溫帶和半濕潤區,冷熱、干濕適中 D.鐵路干線稠密,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14.“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將更加凸顯北京是全國的( )
A.文化中心 B.科技創新中心 C.國際交往中心 D.政治中心
15.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控制工業污染對歷史建筑物的侵蝕
②在歷史建筑中建造酒店、賓館等,大力發展旅游業
③世界文化遺產周圍禁止修建高大的現代化建筑物性破壞
④修舊如舊,避免維修過程中修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漫長的二三百萬年間,這片廣袤的土地已經被水流剝蝕的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張粗糙的臉……”(摘自路遙《平凡的世界》),文字描述的地方位于下圖中陰影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6.《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地方位于( )
A.云貴高原 B.黃土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7.圖中陰影區( )
A.主要分布在晉、秦、寧、魯 B.頭戴羊肚巾,唱秦腔,住窯洞
C.位于第三級階梯,秦嶺以北 D.河流流量大,航運價值高
18.造成文中描述“這片廣袤的土地已經被水流剝蝕的溝壑縱橫、支離破碎、四分五裂”主要原因的歸類和表述,正確的是( )
①黃土性質疏松 ②夏季多暴雨 ③亂墾濫伐 ④地表裸露,植被破壞嚴重
A. B.
C. D.
長江經濟帶以長江為軸,橫貫我國東、中、西三大自然地理和經濟區域,具有橫貫東西、輻射南北、通江達海的獨特地理區位優勢。長江經濟帶擁有我國最廣闊的腹地和發展空間,是我國區域發展戰略格局中的重要功能區,是可開發規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內河經濟帶。讀長江經濟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9.圖中城市與相關地理事物的搭配,正確的是( )
A.拉薩—凍土—青藏高原 B.昆明—紅壤—東南丘陵
C.長沙—湘—河南省 D.南京—贛—安徽省
20.與長江上游經濟圈相比,長江下游經濟圈發展經濟的地理優勢條件有( )
①水陸交通便利②礦產資源豐富③城市、人口密集④水能資源豐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下列有關長江各河段的治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
A.源頭建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涵養水土
B.上游修三峽工程,緩解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
C.中游退耕還湖,減少洪澇災害
D.下游漁業資源豐富,大力捕撈
長江三角洲地區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具有輻射帶動作用。下圖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2.該地區城市密集,其中對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城市是( )
A.上海 B.杭州 C.南京 D.蘇州
23.長江三角洲地區在加快現代化工業建設的同時,也保留了周莊、烏鎮等古樸、生態的水鄉小鎮。該地區生態小鎮的特色是( )
A.氈房座座,牧歌悠揚 B.小橋流水,古韻悠悠
C.黃土窯洞,秦腔高亢 D.林海雪鄉,白山黑水
2024年12月20日上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隆重舉行。讀澳門地理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24.澳門特別行政區( )
①位于珠江口東岸②和廣東省毗鄰③南臨東海④地狹人稠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5.澳門陸地面積呈逐漸增加的趨勢,主要人為原因是( )
A.建高層建筑 B.泥沙淤積 C.海平面下降 D.填海造陸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解答題
2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我們要樹立“大食物觀”,增強食物多元化供給,將食物來源由耕地向更廣闊的國土資源拓展。圖1為中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構成圖,圖2為中國與部分國家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比較圖,圖3為中國肉類和水產品人均消費量變化圖。

(1)從構成上看,我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 。從數量上看,我國人均耕地 。我國糧食人均消費量持續下降,肉類和水產品人均消費量的變化趨勢是 ,充分說明了我國居民的食物消費結構發生巨大變化。
因地制宜,向森林要食物。浙江省慶元縣森林覆蓋率高,早在800多年前,當地就使用獨特的技術,在樹干上栽培香菇。如今,慶元香菇產業規模巨大,極大豐富了人們的食物來源。
資料卡香菇喜陰,生成溫度以20-23℃最佳,最適宜的濕度為80%-90%。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素有“山珍之王”之稱。
(2)分析慶元縣栽培香菇的優勢條件。(說出兩點)
科技賦能,向沙漠要土地。新疆和田地區設施農業片區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這里的智能溫室大棚通過無土栽培技術,進行精準的水肥管控,實現了西紅柿、辣椒等農產品的穩產、高產,成為新疆南部地區重要的蔬菜供給區。
(3)說出當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并說明利用智能溫室大棚解決了當地哪些不利于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有利和不利自然條件各說出一條)
(4)智能溫室大棚技術不斷成熟,把沙漠變“良田”,對當地有什么重要意義?
27.黃土高原自實施一系列生態工程以來,主色調實現了由“黃色”向“綠色”的轉變。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日益富足。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黃土高原地處我國 與半干旱區的過渡地帶,生態環境脆弱。
(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試分析水土流失產生原因 。(任寫一點即可)。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了黃河下游出現 現象。為緩解水土流失問題,當地人民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有 。(任寫一點即可)
(3)延安是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成功典范。據圖分析,延安的林地和 面積增加,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4)下圖是以楊家嶺革命舊址為代表的傳統民居 。
(5)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覆蓋厚度一般在100到200米,并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黃土地貌景觀,分別是 、 、 、 。
28.2025年春節晚會上,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明星們在節目《灣區樂好》中熱情演繹了區域發展的重要性。隨著深中通道等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區域聯系與區域發展的差異愈發顯著。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等九個珠三角城市組成,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下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簡圖和2000年香港進出口商品地區構成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粵港澳大灣區瀕臨我國四大海域之一的 海,位于珠江口,由香港和澳門以及位于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等9市組成,交通便利。圖中,A是 特別行政區,素有“海上花園”之稱, 、出口加工業、金融業和建筑房地產業是它的四大支柱產業。
(2)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據圖2判斷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是 。
粵港澳大灣區充分發揮香港、澳門及祖國內地各自的優勢,打造深度合作平臺,努力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
(3)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中,港、澳地區與內地相比具有的優勢是( )(單項選擇)
①豐富的資源②產業鏈齊全③發達的金融貿易④科研創新能力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粵港澳大灣區分布有我國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三角,珠三角與我國其他三個工業基地相比,其發展的突出優勢條件是 。
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志性工程建成通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融互通,從香港駕車到珠海、澳門僅需30分鐘,香港往來廣州縮短至1小時以內,“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涌現出一大批“雙城打工人”。
(5)說出粵港澳大灣區互融互通給城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 。
29.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通江達海,承東啟西、聯南接北。長江三角洲也是我國城市最密集的地區。
材料二: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四大灣區之一,它包括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市和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是我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
材料三:臺灣是我國的寶島,物產豐富,景色優美。
材料四:下圖是我國南方部分區域示意圖和臺灣地形圖。
(1)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長江的 游河段,地處我國地勢第 級階梯,包含了上海、E 、南京3個省級行政中心,這里的 工業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2)據圖分析,臺灣島的河流水系特征為 ,據此推斷臺灣島的地勢特征為 ;臺灣地處 板塊和 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臺灣島因盛產 (農產品),被稱為“海上米倉”,島上的森林主要分布在 部地區。
(3)粵港澳大灣區利用靠近東南亞地區,瀕臨 海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 型經濟,圖中經過武漢到粵港澳大灣區的 線(填鐵路干線名稱)溝通了我國南、北方地區。
(4)長期以來,香港與祖國內地的經濟聯系十分密切。目前粵港合作模式是:香港發展現代化 基地,廣東發展世界先進 基地。
(5)港珠澳大橋聯系了我國的三個省級行政區,分別是港、澳、 (填簡稱),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這里的“海”是 口。夏秋季節大橋建設時可能遇到的氣象災害是 。修建港珠澳大橋的意義包括 (多選)。
A.加強港澳與珠三角地區的聯系
B.澳門將成為繼香港之后新的國際航運中心
C.促進港珠澳地區重工業的發展
D.促進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長期繁榮與穩定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善县| 稷山县| 绥德县| 金山区| 张家港市| 黔西县| 湖口县| 北流市| 广丰县| 黄大仙区| 牡丹江市| 织金县| 沐川县| 怀宁县| 江达县| 富宁县| 泸西县| 黔江区| 连江县| 温泉县| 孝感市| 壤塘县| 昌平区| 龙海市| 大冶市| 嘉峪关市| 呼伦贝尔市| 玉树县| 陕西省| 林芝县| 庆阳市| 区。| 阳新县| 璧山县| 安达市| 大同县| 南宁市| 焉耆| 渝北区| 凭祥市|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