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O-16;S-32;Zn-65一、選擇題(共20分,每小題2分)1.下列“火箭”制作和發射過程涉及化學反應的是( )A.將鋁箔卷成筒狀,并將上端扭緊密封B.在鋁筒下端用膠水粘上尾翼C.往鋁筒“火箭”中裝入一定的火柴頭,并在尾部插入小竹竿D.用蠟燭點燃火柴頭發射“火箭”2.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由空氣分子構成 B.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C.氧氣具有助燃性,可以作燃料 D.空氣中的氮氣含量很少3.圖為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鋇的化學式為 B.鈉、鎂、鋁三種元素中,鎂元素與鋇元素化學性質相似C.鋇的原子質量為 D.的核外電子數為564.剛玉是一種氧化物礦物,顏色有無色或灰色、黃灰色、藍色等,有玻璃光澤。具有硬度大、熔點高、耐侵蝕等特性,廣泛應用于工業各個領域,也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推測剛玉的主要成分是( )A.硫酸銅 B.硅酸鈉 C.氧化鋁 D.氫氧化鐵5.煅燒石灰石產生的氧化鈣可用作建筑材料。充分煅燒25.6g碳酸鈣和氧化鈣的混合物,若反應前后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之比為,則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A. B. C. D.6.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其結構與金剛石類似,下列關于水晶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晶是純凈物 B.SiO2是由原子構成C.熔沸點低、硬度小 D.常溫下化學性質較活潑7.下列關于鋰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A.正極材料LiCoO2屬于氧化物 B.負極材料石墨具有優良的導電性C.電池充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D.廢舊電池可直接填埋處理8.和的溶解度曲線如圖甲所示,時,將等質量的和分別加入盛有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時,和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B.燒杯①溶液中的溶質是C.燒杯②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D.時,相同質量的飽和溶液降溫到,溶液析出晶體的質量一樣多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廚房中可以通過嘗味道來鑒別蔗糖和食鹽B.農業上土壤酸化,可噴灑氫氧化鈉溶液加以改良C.石墨色黑且質軟,所以在工業上常用作電極D.生活中為防止自行車的鏈條生銹,可以噴漆保護10.以下對中國傳統文化理解正確的是( )A.《本草綱目》記載“蓋此礬色綠,味酸,燒之則赤”,“礬”指的是B.《勸學》中“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說明冰的能量更高C.《己亥雜詩》中“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蘊含著自然界中的碳、氮循環D.《楊柳歌》中“獨憶飛絮鵝毛下,非復青絲馬尾垂”,“飛絮”的化學成分為蛋白質二、填空題(共32分,每空1分)11.將A的水溶液和某黑色粉末B混合,能馬上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C,若將淡黃色粉末D放入C中燃燒,火焰呈藍紫色,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E,推斷并寫出上述物質的名稱:B ,C ,E 。12.用化學用語填空。(1)2個鈣離子 ;(2)銅元素 ;(3)五氧化二磷分子 ;(4)2個氮原子 ;(5)氯化鉀 。13.學習化學要建立元素觀、微粒觀、變化觀,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共有 種元素,甲、乙、丙三種粒子中屬于原子的是 ,請寫出微粒丙所表示的化學符號 ;(2)圖二是物質A和B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C和D的微觀示意圖,A、B、C、D四種物質中,氧化物的化學式是 ;該反應中生成C和D的質量之比為 。14.化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1)佩戴口罩可預防支原體病毒感染,其原理與化學實驗中的 操作類似;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氣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氣體,功能比普通口罩強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 ;(2)水銀溫度計常用來測量體溫,溫度升高,水銀柱會上升,從微觀角度解釋,是因為溫度升高時 ;(3)過氧乙酸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學性質不穩定、易分解,發生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則X的化學式是 ;(4)肺炎重癥患者需要吸氧,是利用氧氣具有 的化學性質。15.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1)生活中關閉煤氣閥門的滅火原理是 。(2)現在廣泛使用的清潔燃料是天然氣,其主要成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16.鋅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某金屬混合物由Al、Mg、Zn、Cu四種金屬中的兩種組成,若6.5g該金屬混合物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可得到0.2g氫氣,則該金屬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 。Al、Mg分別放入質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所得兩種溶液質量仍然相等,則反應的Al、Mg的質量比為 。17.a、b、c三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1)℃時,將30g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得到溶液質量為 g。(2)若a中混有少量b,想要提純a物質可采用 的方法。(3)將℃時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 溶液析出的晶體最多。18.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學不同類別的常見物質,甲是目前世界上年產量最高的金屬,丁是配制波爾多液的原料,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1)甲是 ;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2)丙在物質類別上屬于 ;圖中④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19.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所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三、實驗題(共12分)20.(7分)請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1)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 。(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對B裝置做出的改進是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F裝置是一種具有控制反應發生與停止優點的固液常溫制氣裝置,若用溶液制取氧氣, 采用F裝置。(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到的藥品是 ,用A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時,長頸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 。(5)氨氣是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常用加熱氧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實驗室制取并收集氨氣應選擇的裝置是 。21.(5分)通過觀察和實驗等方法獲取證據是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1)向少量沉淀中加入稀鹽酸,觀察到 ,可判斷發生了反應。(2)向氫氧化鈉稀溶液中緩緩通入氣體,無明顯現象。兩同學欲獲取反應發生的證據。①甲同學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緩緩通入氣體至足量,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證明溶液中 ,可判斷與發生了反應。②乙同學向稀溶液中緩緩通入氣體(如圖1),測定該過程中溶液導電能力的變化,實驗結果如圖2。分析段變化,其他條件相同,導電能力: ,也可判斷與發生了反應。分析段變化,溶液的導電能力除了與離子種類有關,還與 有關。③用傳感器測得燒杯內溶液的變化如圖3所示。下列試劑不能驗證反應到達c點的是 。A.鋅粒 B.硝酸銀溶液 C.石蕊試液 D.二氧化碳氣體四、計算題(共6分)22.(6分)將6.5g鋅粉放入燒杯中,緩慢加入稀硫酸,產生氣體的質量與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求:(2分)(1)生成氫氣的總質量;(2)(4分)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答案1-5 DBBCD 6-10 BBDAC11.過氧化氫 氧氣 二氧化硫12.(1) (2)Cu (3) (4)2N (5)KCl13.(1) 3 乙 (2) 14:2714.(1)過濾 吸附性 (2)汞原子間隔變大 (3)O2 (4)供給呼吸15.(1)隔離可燃物 (2)16. Cu 33:3217.(1)65 (2)降溫結晶 (3)a18.(1) Fe (2) 堿 復分解反應19. Ca Al2O320.(1)酒精燈(2)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3)不可以(4)大理石和稀鹽酸 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5)BE21.(1)紅褐色固體溶解或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2)氫氧化鈉消失了 > 離子的濃度 BD22.(1)0.2g;(2)設生成ZnSO4的質量為x。x=16.1g恰好完全反應后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16.1%。答:反應后溶質的質量分數是16.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