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柯橋區聯盟學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科學(5月)課堂作業調測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柯橋區聯盟學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科學(5月)課堂作業調測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柯橋區聯盟學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科學(5月)課堂作業調測卷
1.(2025八下·柯橋月考)下列圖示不屬于模型的是( ?。?br/>A. B.
C. D.
2.(2025八下·柯橋月考)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O2驗滿 B.收集O2
C.檢查氣密性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3.(2025八下·柯橋月考)火炬的燃料常為丁烷(分子式為C4H10)。下列關于丁烷的敘述正確的是( ?。?br/>①丁烷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構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構成 ④丁烷由4個碳原子和10個氫原子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所示,a、d為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濕潤棉花,b、c為用紫色石蕊試液浸過的干燥棉花(固定玻璃管的裝置未畫出)。用該裝置來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質,下列關于該實驗裝置及試劑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該裝置便于控制進入錐形瓶內稀鹽酸的量
B.利用該裝置可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及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反應
C.裝置中的干燥劑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D.該裝置中的棉花可用濾紙片代替
5.(2025八下·柯橋月考)我國新型反潛巡邏機的機尾安裝著一個叫做“磁異探測器”的“棍子”,它能將潛水艇經過海域的地磁場強弱的變化轉化為強弱變化的電流,從而發現潛水艇的存在。磁異探測器的工作原理與下列哪一器件的工作原理相似?(  )
A.指南針 B.電動機 C.電磁繼電器 D.發電機
6.(2025八下·柯橋月考)某化學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做甲實驗時,若取用紅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B.乙實驗中最后天平不平衡,此現象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
C.丙實驗的反應在敞口容器中進行仍成功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該反應不消耗氣體也不產生氣體
D.進行丁實驗時,如果在燃著的鎂條上方罩上玻璃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來稱量,理論上生成物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鎂條的質量
7.(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所示為”磁懸浮抗震屋”,其在房屋的基座上增加了磁懸浮設備,當地震來臨時,在短時間內房屋就會自動脫離地面懸浮在空中從而減小危害。據此分析房屋懸浮的磁感線分布情況為( ?。?br/>A. B.
C. D.
8.(2025八下·柯橋月考)為驗證綠色植物在光照下能產生氧氣,小金將如圖所示裝置放在陽光下一段時間,用帶火星木條檢驗試管內氣體,出現復燃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變量是有無金魚藻
B.選水生植物金魚藻作實驗材料的優點是便于觀察和收集氣體
C.該實驗證明植物在光照下產生氧氣的同時也能吸收二氧化碳
D.該實驗若在無光條件下進行,實驗結果完全相同
9.(2025八下·柯橋月考)有一種“可呼吸二氧化碳”電池,放電時吸收二氧化碳,充電時放出二氧化碳。已知放電時金屬鈉和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碳單質和碳酸鈉。下列有關此反應涉及的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br/>A.3個二氧化碳分子:3CO2
B.碳酸鈉的化學式:Na
C.碳酸根離子:
D.金屬鈉中鈉元素的化合價:
10.(2025八下·柯橋月考)下列有關燃燒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熱,產生大量白霧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
11.(2025八下·柯橋月考)下列途徑中,不屬于排放二氧化碳的是( ?。?br/>A.生物的呼吸作 B.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燒 D.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12.(2025八下·柯橋月考)為探究氮對綠色植物生長的影響,某小組同學進行了如表所示的實驗(表中未列出的其他條件完全相同且適宜)。下列對該探究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br/>組別 大豆苗/株 營養液 葉片的生長情況
甲 50 完全營養液 葉片正常
乙 50 缺氮的完全營養液 葉片發黃
A.該實驗遵循了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
B.該實驗的變量是葉片是否發黃
C.該實驗遵循了單一變量的原則
D.該實驗結論是植物的生長需要氮
13.(2025八下·柯橋月考)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右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物質 X Y Z Q
反應前質量/g 20 20 20 20
反應后質量/g 20 a 16 14
A.物質X可能為催化劑 B.該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C.表中a的待定值為10 D.參加反應的物質Z的質量為20g
14.(2025八下·柯橋月考)下列關于電磁的四幅圖說法錯誤的是()
A.甲圖導體通電后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B.乙圖的溫度報警器,若將溫度計上端的金屬絲向下調整,報警溫度降低
C.丙圖是電動機的主要結構示意圖
D.丁圖中麥克風的原理和發電機相同
15.(2025八下·柯橋月考)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塊狀大理石和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部分性質。下列說
法中,正確的是(  )
A.關閉裝置①的止水夾,打開分液漏斗的旋塞,液體順利滴下,說明裝置漏氣
B.裝置①中鹽酸濃度過大,會使得反應無法順利進行
C.將燃燒著的火柴伸入裝置②中部,火柴熄滅,說明集氣瓶中已收集滿CO2
D.將氣體通入③中,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不能說明CO2與水反應生成了H2CO3
16.(2025八下·柯橋月考)有下列這些物質:①氫氣
②氨氣 ③銅 ④氦氣 ⑤冰水混合物
⑥潔凈的空氣 ⑦氯化鈉 ⑧碘酒 ⑨澄清石灰水
屬于混合物的是  ?。粚儆趩钨|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號)
17.(2025八下·柯橋月考)火是文明的起源,人類取火的方法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
(1)古人取火時,用火鐮擊打火石,產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絨是一種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   ,因而容易點燃。
(2)1830年發明了火柴,原理是將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發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應,引燃火柴梗。推測KClO3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   ,使燃燒更劇烈。
18.(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是人體吸氣和呼氣時胸廓與膈肌的狀態,以及胸腔和肺的示意圖,請回答問題:
(1)甲圖表示   狀態(選填“吸氣”或“呼氣”),此時膈的頂部下降,胸廓容積擴大。
(2)當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時,丙圖中a、b、c三個部位的氣體壓強從小到大的順序是   。
19.(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所示,當電源開關接通后,會發現小磁針的北極向   (填“左或“右”)偏轉,這說明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  ?。煌瑫r發現可移動的A、B兩螺線管相互  ?。ㄌ睢翱拷被颉斑h離”)
20.(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為一晝夜中某作物植株對CO2的吸收和釋放狀況的示意圖,根據圖像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C點和E點處,植株處于何種生理活動狀態   ;
(2)該植株接受光照的時間是曲線中的   段,植株積累有機物最多的是   點。
21.(2025八下·柯橋月考)兩輛小車分別綁上一塊磁鐵,甲車右端緊靠乙車左端,松開時,甲、乙兩車同時向相反方向運動,如圖1所示。
(1)該現象說明:同名磁極相互  ?。ㄟx填“吸引”或“排斥”);
(2)如圖2所示是某一磁體周圍的部分磁感線,磁感線  ?。ㄟx填“是”或“不是”)客觀存在的。若在b點放置一個可自由轉動的小磁針,則小磁針靜止時,其N極指向  ?。ㄟx填“P”或“Q”)處。
22.(2025八下·柯橋月考)已知在一密閉容器中某兩種物質在光照條件下能發生化學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說明: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原子)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填序號);
A.圖示中共有3種原子 B.圖示中共有3種分子
(2)該化學反應中,不發生變化的是____(填序號)。
A.原子種類 B.原子個數 C.分子種類
23.(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所示是一種溫度自動報警器的原理圖。制作水銀溫度計時在玻璃管中封入一段金屬絲,電源的兩極分別與水銀和金屬絲相連。
(1)該水銀溫度計在電路中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
(2)當溫度達到   ℃時,接通控制電路,電磁鐵產生磁性,使工作電路中的   (填“綠”或“紅”)燈亮。
24.(2025八下·柯橋月考)小科在“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是否有關”的實驗中,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選用電磁鐵接線柱a、c接入電路甲、乙之間,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P到某位置。用電磁鐵下端吸引大頭針,記錄電磁鐵接入電路的線圈匝數n和被吸引大頭針的個數N,然后斷開開關S;
②將電磁鐵接線柱a、b接入電路甲、乙之間,閉合開關S。用電磁鐵下端吸引大頭針,再次記錄線圈匝數n和被吸引大頭針的個數N,斷開開關S。
根據以上實驗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用   判斷電磁鐵磁性的強弱;
(2)請寫出實驗步驟中存在的問題:  ??;
(3)請你針對(2)中存在的問題,寫出改正的措施:  ?。?br/>(4)本實驗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和下列實驗多次實驗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
A.伏安法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
B.探究并聯電路電流規律
C.測量小石塊的密度
25.(2025八下·柯橋月考) 為解決在缺氧環境下的吸氧問題,小金查閱資料得知:過碳酸鈉是一種易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受熱易分解,他用過碳酸鈉(Na2CO4)和二氧化錳(MnO2)為原料,用飲料瓶制作了一個簡易的制氧機,如圖甲所示。
(1)用過碳酸鈉(Na2CO4)制取氧氣的原理有兩步反應,請寫出第二步的化學反應方程式:①Na2CO4+H2O=Na2CO3+H2O2;②   。
(2)人體的呼吸器官主要是    ,寫出人體內細胞呼吸作用的文字表達式    。
(3)圖甲裝置中一個是制氧倉,放入制氧劑后可產生氧氣;另一個是加濕倉,則    瓶是制氧倉(選填“A”或“B”)。
(4)如圖乙所示為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溫度的關系,為了使制氧機出氧流量保持平穩,反應裝置中的水位線,夏季和冬季需設置不同,請分析原因    。
26.(2025八下·柯橋月考)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利用18O分別標記H2O和CO2,將C18O2和CO2分別通入含小球藻的H2O和H218O中,迅速收集產生的氧氣(如圖所示)。
(1)18O和16O互為   原子,H218O和H2O以及CO2和C18O2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因此可以用來示蹤物質變化情況。
(2)該實驗是為了研究   。
(3)該實驗必須在   條件下進行。
(4)制備含有較多小球藻的液體時,需在盛有小球藻的液體中加入   (填“無機鹽”或“無機鹽和有機物”),并置于適宜環境下培養。
27.(2025八下·柯橋月考)五一長假,小明和爸媽一起外出旅游,如圖甲所示是某賓館床頭柜上的開關示意圖,如圖乙所示是其控制的電路,其中S1為旋鈕開關,單獨控制臺燈的通斷和亮度;S2為單獨控制電視插座的開關。請將圖乙中的電路連接完整。
28.(2025八下·柯橋月考) 某興趣小組為測定實驗室中一瓶久置的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相關實驗,實驗測得相關數據如圖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量為   g,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
(2)計算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29.(2025八下·柯橋月考)電熱水器金屬內膽出水口加接一段曲長管道,在電熱水器漏電且接地線失效時,能形成“防電墻”,保障人的安全。如圖所示,當熱水器漏電且接地線失效時,其金屬內膽與大地間電壓為220V,由于曲長管道中水具有電阻(簡稱“隔電電阻”),因而人體兩端的電壓不高于20V。若發生漏電事故:
(1)隔電電阻和人體的連接方式是   (選填“串聯”或“并聯”);
(2)人體電阻為1800Ω,若此時加在人體兩端電壓恰好為20V,計算隔電電阻的阻值。
30.(2025八下·柯橋月考)閱讀下列短文并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一】排入大氣中的CO2越來越多,導致溫室效應增強。減少CO2排放,實現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碳替代、碳減排、碳封存、碳循環是實現碳中和的四種主要途徑。科學家預測,四種途徑對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如圖所示。
由資料一可知:
(1)到2050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最大的途徑為    。
(2)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量和減少總量相當。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實現此目標的是 ____(填標號)。
A.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
B.大規模開采可燃冰
C.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3)【資料二】氫氣是21世紀正在開發利用的一種清潔能源,使用氫能源能有效減少CO2的排放。我國科學家研究的一種儲氫、釋氫材料為固體AlH3,其中釋放氫能原理是利用AlH3與H2O發生反應,生成Al(OH)3和氫氣。
由資料二可知:
釋放氫能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生成物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    。
(4)釋氫材料AlH3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模型指通過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特征和本質;符號代表事物的標志。
【解答】A、這是一個C60分子結構模型;
B、這一個電路模型;
C、這是一個密度模型;
D、這是一個劇毒品標志,不屬于模型。
故答案為:D。
2.【答案】B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A、根據氧氣驗滿的操作方分析;
B、根據氧氣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分析;
C、根據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熾熱的熔融物分析.
【解答】A、氧氣驗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能伸入集氣瓶,A錯誤;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短導管是進氣管,長導管是出水管,B正確;
C、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燒瓶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圖中裝置不是密閉空間,長頸漏斗會漏氣,無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錯誤;
D、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在瓶底應放少量的水,為了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D錯誤。
故答案為:B。
3.【答案】B
【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
【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意義進行分析: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進行分析判斷即可;宏觀描述強調種類;微觀描述時不僅要強調種類,還要強調個數。
【解答】由丁烷的化學式可知:①丁烷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②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構成的;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的,③丁烷分子是由碳、氫兩種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④1個丁烷分子是由4個碳原子和10個氫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B。
4.【答案】C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根據裝置的特點來分析;
B.根據實驗現象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質來分析;
C.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來分析;
D.根據濾紙的作用來分析。
【解答】A. 注射器可對滴加液體的速率進行控制,借助推壓注射器活塞的操作,能對進入錐形瓶的液體量實施控制,A正確;
B. a 和 d 呈現紅色,b、c 未變色,且 d 比 a 更早變紅,這一現象印證了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且二氧化碳可與水反應生成碳酸,B正確;
C. 由于裝置內的干燥劑不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C錯誤;
D. 鑒于濾紙同樣具備吸水性,裝置里的棉花能夠用濾紙片替換,D正確。
故答案為:C。
5.【答案】D
【知識點】電磁感應
【解析】【分析】電子設備最終將磁信號轉換為變化的電流;因此是一個發電機,其原理為電磁感應,據此分析即可做出判斷。
【解答】由題意分析可知,磁異探測器,能將潛艇經過海域引起的磁場強弱變化轉化為強弱變化的電流,屬電磁感應現象,與發電機的原理相同。
故答案為:D。
6.【答案】D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
【解答】A、做甲實驗時,若取用紅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的結果沒有影響,因為無論紅磷是否完全反應,裝置內外的物質滅火交換,天平都保持平衡,選項正確;
B、乙實驗中,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產生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反應后剩余物質的質量減小,所以最后天平不平衡,但反應屬于化學變化,仍能夠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選項正確;
C、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此反應不消耗氣體也不生成氣體,所以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選項正確;
D、如果在燃著的鎂條上方罩上玻璃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來稱量,由于鎂條與氧氣結合產生氧化鎂質量增加,則生成物質量大于參加反應的鎂條的質量,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D。
7.【答案】D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
【解析】【分析】磁體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作用的,磁感線如下圖
【解答】A. 房屋自動脫離地面懸浮在空中,說明房屋與地面是相互排斥的,圖中表示的是異名磁極相互吸引,A錯誤
B. 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圖中磁感線錯誤,B錯誤
C. 圖中磁感應錯誤,且異名磁極相互吸引,不符合題意,C錯誤
D. 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符合題意,D正確
故答案為:D
8.【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氧氣和有機物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
【解答】A.實驗變量為有無光照;
B.上方的試管便于收集氧氣;
C.無法說明二氧化碳是否吸收,無對照實驗;
D.無光條件下不會產生氧氣。
故答案為:B
9.【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離子的書寫與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3個二氧化碳分子表示為3CO2,A正確;
B、碳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碳酸根顯-2價,其化學式為Na2CO3,B錯誤;
C、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但碳酸根離子是由多個原子組成的離子,整體帶2個單元位的負電荷,可表示為,C錯誤;
D、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金屬鈉是單質,鈉元素的化合價應為0,表示為,D錯誤。
故答案為:A。
10.【答案】B
【知識點】氧化反應;燃燒與滅火;化學變化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A錯誤;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B正確;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C錯誤;
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鐵,而不是氧化鐵,且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D錯誤。
故答案為:B。
11.【答案】B
【知識點】自然界中的氧循環、碳循環和氮循環
【解析】【分析】A.根據生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分析;
B.根據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
C.根據化石燃料燃燒的原理分析;
D.根據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原理分析。
【解答】A.生物的呼吸作用是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A錯誤;
B.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屬于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徑,B正確;
C.化石燃料的燃燒是碳與氧氣結合產生二氧化碳,是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C錯誤;
D.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能夠消耗氧氣,釋放出二氧化碳,D錯誤。
故答案為:B。
12.【答案】B
【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控制變量法
【解析】【分析】對照實驗的設立旨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擾,或明確實驗研究對象對結果的影響。具體操作是構建一組對照實驗,除改變原實驗條件外,其余條件維持一致,隨后將其結果與原實驗結果比對,通過觀察差異來驗證某因素對實驗結果的真實影響。
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包含: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與假設、規劃實驗方案、開展實驗并采集數據、分析數據并論證、進行評估以及開展交流合作。
含氮無機鹽可推動植物細胞分裂與生長,促使植株長勢旺盛、枝葉蔥郁。若植物缺乏氮元素,會出現株型矮化、葉片發黃現象,嚴重時葉脈顏色會變為淡棕色。
【解答】A. 實驗中設置兩組大豆苗,數量相同但培養條件各異,通過觀察葉片生長差異得出結論,該設計符合實驗對照原則,故 A 正確;
B. 此實驗的變量為營養液中是否含氮,故 B 錯誤;
C. 實驗除營養液含氮量不同外,其余條件均保持一致且適宜,遵循了單一變量原則,故 C 正確;
D. 實驗結果顯示,甲組營養液含氮時葉片生長正常,乙組缺氮時葉片發黃,這表明植物生長需要含氮無機鹽,故 D 正確。
故答案為:B。
13.【答案】A
【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在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保持不變;
(2)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叫分解反應;
(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a的數值;
(4)Z的質量的變化量為參加反應的質量。
【解答】根據表格可知,X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保持不變,則X可能為催化劑,故A正確;
X的質量不變,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得到:20g+20g+20g=a+16g+14g,解得:a=30g,故C錯誤;
比較可知,Y的質量增大,為生成物;Z和Q的質量減小,為反應物。因為反應物有兩種,而生成物只有一種,那么該反應為化合反應,故B錯誤;
參加反應的物質Z的質量為為:30g-20g=10g,故D錯誤。
故選A。
14.【答案】A
【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
【解析】【分析】(1)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線周圍有磁場。
(2)該圖為電磁繼電器,故據其原理分析即可判斷。
(3)電動機的原理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
(4)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路就會產生感應電流,即發電機原理。
【解答】A.此圖為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線周圍有磁場,故A錯誤。
B.若將溫度計上端的金屬絲向下調整,水銀柱上升時會更早接通報警電路,所以報警溫度降低,故B正確。
C.該圖中有電源,當開關閉合后,通電線圈會在磁場中受力轉動,故丙圖是電動機的主要結構示意圖,故C正確。
D.圖中麥克風是利用電磁感應現象的原理,即和發電機的原理是相同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A。
15.【答案】B
【知識點】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從裝置①分液漏斗內液體不受氣壓影響可順利滴下的角度分析;
B、基于裝置①中鹽酸濃度過高會導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氫氣體的情況分析;
C、針對驗滿時需將燃燒的火柴置于裝置②集氣瓶瓶口的操作分析;
D、考慮到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氯化氫時,無法通過石蕊變色證明 CO2與水反應的情形分析。
【解答】A、由于分液漏斗上端與錐形瓶通過導管連通,無論錐形瓶內氣壓如何,液體均可順利滴下,因此無法通過止水夾的開關判斷裝置是否漏氣,該選項說法錯誤。
B、裝置①中若鹽酸濃度過大,雖反應能正常進行,但生成的二氧化碳會混有氯化氫氣體,該選項說法錯誤。
C、將燃燒的火柴放在裝置②的集氣瓶瓶口,若火柴熄滅則證明 CO2已集滿,該選項說法錯誤。
D、氣體通入③中時,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不能直接證明 CO2與水反應生成 H2CO3,因為揮發的氯化氫氣體溶于水生成鹽酸也可能使石蕊變紅,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B。
16.【答案】⑥⑧⑨;①③④;②⑤⑦
【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的,如空氣;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如氧氣、氮氣等,純凈物有固定組成,混合物沒有固定組成。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例如氫氣.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例如水。
【解答】屬于混合物的是⑥潔凈的空氣⑧碘酒⑨澄清石灰水,因為它們都是由不同種物質混合而成的;屬于單質的是①氫氣、③銅、④氦氣,它們都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的是②氨氣,⑤冰水混合物、⑦氯化鈉,因為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種物質水,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氯化鈉和氨氣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
故答案為:⑥⑧⑨;①③④;②⑤⑦
17.【答案】(1)著火點低
(2)提供氧氣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1)根據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要達到著火點,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摩擦后發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應,能生成氧氣,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要達到著火點。古人取火時,用火鐮擊打火石,產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絨是一種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著火點低,容易發生燃燒,
(2)摩擦后發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應,能生成氧氣,則KClO3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提供氧氣,使燃燒更劇烈。
故答案為:(1)著火點低;(2)提供氧氣。
18.【答案】(1)吸氣
(2)a【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呼吸運動是由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吸氣時,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大,造成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呼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縮小,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因此在吸氣時,膈肌收縮、胸廓容積擴大、肺內氣壓下降。
【解答】(1)甲圖表示吸氣狀態,此時膈的頂部下降,胸廓容積擴大。
(2)呼氣時膈肌舒張,肋骨間肌肉舒張,胸廓容積縮小,肺收縮,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氣體被排出,因此a、b、c間的氣壓關系是a>c>b。
故答案為:(1)吸氣(2)a19.【答案】左;磁場;靠近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
【解析】【分析】根據安培定則判斷兩個螺線管的極性,然后根據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判斷小磁針的偏轉方向和兩個螺線管之間靠近還是遠離。
【解答】左邊:線圈上電流從上到下,那么右手握住螺線管,四個手指指尖向下,大拇指指向右側,因此右端是N極,左端是S極;
右邊:線圈上電流線圈上電流從上到下,那么右手握住螺線管,四個手指指尖向下,大拇指指向右側,因此右端是N極,左端是S極;
因為左邊螺線管左端是S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針的N極向左偏轉;
因為左邊螺線管右端是N極,右邊螺線管左端是S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A、B兩個螺線管相互靠近。
故答案為:左;磁場;靠近
20.【答案】(1)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
(2)BF;E
【知識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圖中AB和FG表示只進行呼吸作用,C、E點二氧化碳吸收和釋放量為0,說明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是相等,隨著光照強度增強,光合作用速率變大到D點達到最大。
【解答】 (1) C、E兩點二氧化碳吸收和釋放量相同,說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是相等的;
(2) AB段和FG段的二氧化碳的釋放量保持不變,可推測該植物接受光照的時間是曲線中的BF段,由于D點光合作用強度最高,E點時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釋放為零,說明此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相等,而E點以后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強度,有機物開始減少,所以植物累積有機物最多的點時E。
故答案為: (1)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 ; (2)BF ;E 。
21.【答案】(1)排斥
(2)不是;Q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
【解析】【分析】(1)根據小車的移動方向確定受到磁力的方向即可;
(2)磁感線并不存在,是人為引入的,用于描述磁場的分布。當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
【解答】(1)根據圖1可知,兩個N極靠近時小車反向運動,則受到排斥力,那么得到: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2)如圖2所示是某一磁體周圍的部分磁感線,磁感線不是客觀存在的。根據圖2可知,磁感線從左向右,那么b點的磁場方向指向Q點,則在b點放置一個可自由轉動的小磁針,則小磁針靜止時,其N極指向Q處。
22.【答案】(1)A
(2)A;B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化學反應的實質
【解析】【分析】(1)根據分子結構模型以及原子的種類來分析;
(2)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來分析。
【解答】(1)由圖示可知,圖示中共有3種原子、4種分子,故選A;
(2)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化學反應中,原子種類與原子個數沒有改變,而分子種類發生改變,分子個數沒有改變,故選AB。
故答案為:(1)A;(2)AB。
23.【答案】(1)開關
(2)80;紅
【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1)在基本電路中,電源提供電能,用電器消耗電能,開關控制電路通斷;
(2)根據圖片確定電路被接通時對應的溫度,根據電磁鐵產生磁場確定銜鐵的位置變化,進而確定此時接通的燈泡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當水銀柱上升到80℃時,水銀柱與上方的導線接通,此時有電流產生,則圖中水銀溫度計控制電路的通斷,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
(2)根據圖片可知,當溫度達到80℃時,液面和金屬絲相連,控制電路接通??刂齐娐方油ㄣ曡F被吸下,此時紅燈接入電路中,紅燈亮。
(1)圖中水銀溫度計控制電路的通斷,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
(2)[1]據圖可知當液面和金屬絲相連時,溫度計的分度值是2℃,此時溫度達到80℃,控制電路接通。
[2]控制電路接通銜鐵被吸下,此時紅燈接入電路中,紅燈亮。
24.【答案】(1)吸引大頭針的數目
(2)一是電路圖中沒有電流表,二是沒有控制兩次實驗的電流大小相同
(3)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并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 P,使電流表的示數與步驟①中相同
(4)B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依據轉換法的原理,電磁鐵磁性強弱可通過觀察其吸引大頭針的數量多少來判斷。
(2)(3)在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時,需控制電流大小一致,僅改變線圈匝數。
(4)從多次實驗的目的角度進行分析。
【解答】(1)實驗中采用轉換法,通過吸引大頭針數量來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即將磁性強弱轉化為吸引大頭針數量的多少,便于觀察比較。
(2)實驗步驟存在兩處問題:步驟②的電路圖中未接入電流表,且未控制兩次實驗的電流大小相同。因為探究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時,需保證電流、鐵芯等因素相同,僅改變線圈匝數。
(3)改正措施為:在步驟②中將電磁鐵接線柱 a、b 接入電路甲、乙之間后,閉合開關 S,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 P,使電流表示數與步驟①相同,再用電磁鐵下端吸引大頭針,記錄線圈匝數 n 和吸引的大頭針數量 N。
(4)本實驗多次操作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規律。對比各選項:A 選項伏安法測定值電阻多次實驗是為取平均值減小誤差;B 選項探究并聯電路電流規律多次實驗是為得出普遍規律,與本實驗目的一致;C 選項測量小石塊密度多次實驗是為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吸引大頭針的數目;(2)一是電路圖中沒有電流表,二是沒有控制兩次實驗的電流大小相同;(3)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并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 P,使電流表的示數與步驟①中相同;(4)B。
25.【答案】(1)2H2O22H2O+O2↑
(2)肺;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3)B
(4)反應物濃度相同時,溫度越高,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越大,夏季水位高,反應物的濃度低,通過控制反應物的濃度來控制反應速率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
【解析】【分析】(1)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的原理分析;
(2)根據肺的結構和功能、細胞呼吸作用的原理進行分析;
(3)根據加濕倉、制氧倉的特點進行分析;
(4)根據圖示信息進行分析。
【解答】(1)過氧化氫在催化劑作用下分解為氧氣和水,方程式為:2H2O22H2O+O2↑;(2)人體的呼吸器官主要是肺,人體內細胞呼吸作用的文字表達式為: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3)加濕倉氧氣要通過長管進入水中,充分接觸潤濕后再由短管導出,因此A瓶為加濕倉,圖中B瓶為制氧倉,放入制氧劑后可產生氧氣;
(4)如圖丙所示為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溫度的關系,為了使制氧機出氧流量保持平穩,反應裝置中的夏季和冬季的水位線需設置不同,原因是反應物濃度相同時,溫度越高,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越大,夏季水位高,反應物的濃度低,通過控制反應物的濃度來控制反應速率。
故答案為:(1)2H2O22H2O+O2↑;(2)肺;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3)B;(4)反應物濃度相同時,溫度越高,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越大,夏季水位高,反應物的濃度低,通過控制反應物的濃度來控制反應速率。
26.【答案】(1)同位素
(2)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中的氧元素是來源于二氧化碳還是來源于水
(3)有光
(4)無機鹽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同位素
【解析】【分析】所謂光合作用,指的是綠色植物借助葉綠體,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同時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解答】(1)18O 與16O 這兩種氧原子,質子數相等但中子數有別,它們互稱同位素原子;
(2)該實驗對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原子加以標記,以此追蹤物質變化情況,其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究竟源自哪種物質,最終得出結論: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源于水;
(3)由于氧氣是小球藻經光合作用產生的,所以此實驗必須在有光照的條件下開展;
(4)小球藻屬于藻類植物,其所需的有機物能夠通過自身光合作用制造。除了有機物,植物生長還離不開無機鹽。故而,在制備富含小球藻的液體時,要在盛有小球藻的液體中添加無機鹽,然后將其放置在適宜的環境中進行培養。
故答案為:(1)同位素;(2)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中的氧元素是來源于二氧化碳還是來源于水;(3)有光;(4)無機鹽。
27.【答案】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
【解析】【分析】開關接火線的原因是:將開關斷開,整個電路與火線斷開,用電器不再帶電。
【解答】開關控制臺燈,則開關與燈串聯,開關接在火線上;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并聯,可知插座與燈并聯,兩孔插座“左零右火“,開關仍接火線,如圖所示
。
28.【答案】(1)1.0;1.6
(2)解:設68.0 g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x=3.4 g
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答: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5%。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從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其在反應前后質量與化學性質均保持不變的角度進行分析;
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里,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同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由此可知,完全反應后,質量減少的部分即為生成氣體的質量;
(2)結合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以及(1)中所算出的氧氣質量,便能進一步計算出參與反應的過氧化氫質量,隨后運用質量分數公式完成計算。
【解答】(1)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量為1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68g+1.0g-67.4g═1.6g;
故答案為:(1)1.0; 1.6 。
(2)解:設68.0 g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x=3.4 g
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答: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5%。
29.【答案】(1)串聯
(2)解: ,R隔=18000Ω。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如果用電器相互影響,則為串聯;如果不相互影響,那么它們并聯。
(2)在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據此列式計算即可。
【解答】(1)隔電電阻的作用是減小通過人體的電流,保護人體的安全,即它與人體相互影響,則隔電電阻與人體的連接方式為串聯。
(2)隔電電阻與人體串聯,
隔電電阻兩端的電壓為:U隔=U總-U人=220V-20V=200V;
根據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得到:;
;
解得:R隔=18000Ω。
30.【答案】(1)碳替代
(2)A;C
(3)AlH3+3H2O=Al(OH)3+3H2↑;氫氧化鋁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氫氣中氫氣的化合價為0價
(4)10%
【知識點】自然界中的氧循環、碳循環和氮循環;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
【解析】【分析】(1)針對到 2050 年全球碳中和貢獻最大的途徑為碳替代這一情況展開分析。
(2)基于碳中和是指 CO2排放量與減少總量相等的定義進行分析。
(3)就 AlH3與 H2O 反應生成 Al (OH)3和氫氣的反應過程進行分析。
(4)圍繞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展開分析。
【解答】(1)從圖一能夠看出,到 2050 年,碳替代是對全球碳中和貢獻最大的途徑;
(2)A. 采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夠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A 符合題意;
B.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大規模開采可燃冰無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 不符合題意;
C. 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嚴禁亂砍濫伐,能夠增強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C 符合題意;綜上,選擇 AC。
(3)AlH3與H2O發生反應,生成Al (OH)3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
AlH3+3H2O=Al (OH)3+3H2↑;氫氧化鋁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氫氣中氫氣的化合價為0價;
(4)AlH3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故答案為:(1)碳替代;(2)AC;(3)AlH3+3H2O=Al (OH)3+3H2↑;氫氧化鋁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氫氣中氫氣的化合價為0價;(4)10%。
1 / 1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柯橋區聯盟學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科學(5月)課堂作業調測卷
1.(2025八下·柯橋月考)下列圖示不屬于模型的是( ?。?br/>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
【解析】【分析】模型指通過模型來揭示原型的形態、特征和本質;符號代表事物的標志。
【解答】A、這是一個C60分子結構模型;
B、這一個電路模型;
C、這是一個密度模型;
D、這是一個劇毒品標志,不屬于模型。
故答案為:D。
2.(2025八下·柯橋月考)規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O2驗滿 B.收集O2
C.檢查氣密性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答案】B
【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A、根據氧氣驗滿的操作方分析;
B、根據氧氣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分析;
C、根據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熾熱的熔融物分析.
【解答】A、氧氣驗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能伸入集氣瓶,A錯誤;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短導管是進氣管,長導管是出水管,B正確;
C、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燒瓶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圖中裝置不是密閉空間,長頸漏斗會漏氣,無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C錯誤;
D、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在瓶底應放少量的水,為了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D錯誤。
故答案為:B。
3.(2025八下·柯橋月考)火炬的燃料常為丁烷(分子式為C4H10)。下列關于丁烷的敘述正確的是( ?。?br/>①丁烷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構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構成 ④丁烷由4個碳原子和10個氫原子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B
【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
【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意義進行分析: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進行分析判斷即可;宏觀描述強調種類;微觀描述時不僅要強調種類,還要強調個數。
【解答】由丁烷的化學式可知:①丁烷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②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構成的;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的,③丁烷分子是由碳、氫兩種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④1個丁烷分子是由4個碳原子和10個氫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B。
4.(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所示,a、d為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濕潤棉花,b、c為用紫色石蕊試液浸過的干燥棉花(固定玻璃管的裝置未畫出)。用該裝置來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質,下列關于該實驗裝置及試劑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該裝置便于控制進入錐形瓶內稀鹽酸的量
B.利用該裝置可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及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反應
C.裝置中的干燥劑能與二氧化碳反應
D.該裝置中的棉花可用濾紙片代替
【答案】C
【知識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根據裝置的特點來分析;
B.根據實驗現象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質來分析;
C.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來分析;
D.根據濾紙的作用來分析。
【解答】A. 注射器可對滴加液體的速率進行控制,借助推壓注射器活塞的操作,能對進入錐形瓶的液體量實施控制,A正確;
B. a 和 d 呈現紅色,b、c 未變色,且 d 比 a 更早變紅,這一現象印證了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且二氧化碳可與水反應生成碳酸,B正確;
C. 由于裝置內的干燥劑不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C錯誤;
D. 鑒于濾紙同樣具備吸水性,裝置里的棉花能夠用濾紙片替換,D正確。
故答案為:C。
5.(2025八下·柯橋月考)我國新型反潛巡邏機的機尾安裝著一個叫做“磁異探測器”的“棍子”,它能將潛水艇經過海域的地磁場強弱的變化轉化為強弱變化的電流,從而發現潛水艇的存在。磁異探測器的工作原理與下列哪一器件的工作原理相似?(  )
A.指南針 B.電動機 C.電磁繼電器 D.發電機
【答案】D
【知識點】電磁感應
【解析】【分析】電子設備最終將磁信號轉換為變化的電流;因此是一個發電機,其原理為電磁感應,據此分析即可做出判斷。
【解答】由題意分析可知,磁異探測器,能將潛艇經過海域引起的磁場強弱變化轉化為強弱變化的電流,屬電磁感應現象,與發電機的原理相同。
故答案為:D。
6.(2025八下·柯橋月考)某化學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做甲實驗時,若取用紅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B.乙實驗中最后天平不平衡,此現象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
C.丙實驗的反應在敞口容器中進行仍成功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該反應不消耗氣體也不產生氣體
D.進行丁實驗時,如果在燃著的鎂條上方罩上玻璃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來稱量,理論上生成物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鎂條的質量
【答案】D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不變。
【解答】A、做甲實驗時,若取用紅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的結果沒有影響,因為無論紅磷是否完全反應,裝置內外的物質滅火交換,天平都保持平衡,選項正確;
B、乙實驗中,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產生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反應后剩余物質的質量減小,所以最后天平不平衡,但反應屬于化學變化,仍能夠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選項正確;
C、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此反應不消耗氣體也不生成氣體,所以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選項正確;
D、如果在燃著的鎂條上方罩上玻璃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來稱量,由于鎂條與氧氣結合產生氧化鎂質量增加,則生成物質量大于參加反應的鎂條的質量,選項錯誤。
故答案為:D。
7.(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所示為”磁懸浮抗震屋”,其在房屋的基座上增加了磁懸浮設備,當地震來臨時,在短時間內房屋就會自動脫離地面懸浮在空中從而減小危害。據此分析房屋懸浮的磁感線分布情況為(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
【解析】【分析】磁體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作用的,磁感線如下圖
【解答】A. 房屋自動脫離地面懸浮在空中,說明房屋與地面是相互排斥的,圖中表示的是異名磁極相互吸引,A錯誤
B. 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圖中磁感線錯誤,B錯誤
C. 圖中磁感應錯誤,且異名磁極相互吸引,不符合題意,C錯誤
D. 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符合題意,D正確
故答案為:D
8.(2025八下·柯橋月考)為驗證綠色植物在光照下能產生氧氣,小金將如圖所示裝置放在陽光下一段時間,用帶火星木條檢驗試管內氣體,出現復燃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該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變量是有無金魚藻
B.選水生植物金魚藻作實驗材料的優點是便于觀察和收集氣體
C.該實驗證明植物在光照下產生氧氣的同時也能吸收二氧化碳
D.該實驗若在無光條件下進行,實驗結果完全相同
【答案】B
【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氧氣和有機物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
【解答】A.實驗變量為有無光照;
B.上方的試管便于收集氧氣;
C.無法說明二氧化碳是否吸收,無對照實驗;
D.無光條件下不會產生氧氣。
故答案為:B
9.(2025八下·柯橋月考)有一種“可呼吸二氧化碳”電池,放電時吸收二氧化碳,充電時放出二氧化碳。已知放電時金屬鈉和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碳單質和碳酸鈉。下列有關此反應涉及的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br/>A.3個二氧化碳分子:3CO2
B.碳酸鈉的化學式:Na
C.碳酸根離子:
D.金屬鈉中鈉元素的化合價:
【答案】A
【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離子的書寫與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3個二氧化碳分子表示為3CO2,A正確;
B、碳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碳酸根顯-2價,其化學式為Na2CO3,B錯誤;
C、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但碳酸根離子是由多個原子組成的離子,整體帶2個單元位的負電荷,可表示為,C錯誤;
D、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金屬鈉是單質,鈉元素的化合價應為0,表示為,D錯誤。
故答案為:A。
10.(2025八下·柯橋月考)下列有關燃燒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熱,產生大量白霧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
【答案】B
【知識點】氧化反應;燃燒與滅火;化學變化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A、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A錯誤;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B正確;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C錯誤;
D、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鐵,而不是氧化鐵,且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D錯誤。
故答案為:B。
11.(2025八下·柯橋月考)下列途徑中,不屬于排放二氧化碳的是( ?。?br/>A.生物的呼吸作 B.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燒 D.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答案】B
【知識點】自然界中的氧循環、碳循環和氮循環
【解析】【分析】A.根據生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分析;
B.根據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
C.根據化石燃料燃燒的原理分析;
D.根據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原理分析。
【解答】A.生物的呼吸作用是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A錯誤;
B.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屬于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徑,B正確;
C.化石燃料的燃燒是碳與氧氣結合產生二氧化碳,是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C錯誤;
D.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能夠消耗氧氣,釋放出二氧化碳,D錯誤。
故答案為:B。
12.(2025八下·柯橋月考)為探究氮對綠色植物生長的影響,某小組同學進行了如表所示的實驗(表中未列出的其他條件完全相同且適宜)。下列對該探究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 ?。?br/>組別 大豆苗/株 營養液 葉片的生長情況
甲 50 完全營養液 葉片正常
乙 50 缺氮的完全營養液 葉片發黃
A.該實驗遵循了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
B.該實驗的變量是葉片是否發黃
C.該實驗遵循了單一變量的原則
D.該實驗結論是植物的生長需要氮
【答案】B
【知識點】觀察結果的記錄與分析;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控制變量法
【解析】【分析】對照實驗的設立旨在排除其他因素干擾,或明確實驗研究對象對結果的影響。具體操作是構建一組對照實驗,除改變原實驗條件外,其余條件維持一致,隨后將其結果與原實驗結果比對,通過觀察差異來驗證某因素對實驗結果的真實影響。
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包含:提出問題、作出猜想與假設、規劃實驗方案、開展實驗并采集數據、分析數據并論證、進行評估以及開展交流合作。
含氮無機鹽可推動植物細胞分裂與生長,促使植株長勢旺盛、枝葉蔥郁。若植物缺乏氮元素,會出現株型矮化、葉片發黃現象,嚴重時葉脈顏色會變為淡棕色。
【解答】A. 實驗中設置兩組大豆苗,數量相同但培養條件各異,通過觀察葉片生長差異得出結論,該設計符合實驗對照原則,故 A 正確;
B. 此實驗的變量為營養液中是否含氮,故 B 錯誤;
C. 實驗除營養液含氮量不同外,其余條件均保持一致且適宜,遵循了單一變量原則,故 C 正確;
D. 實驗結果顯示,甲組營養液含氮時葉片生長正常,乙組缺氮時葉片發黃,這表明植物生長需要含氮無機鹽,故 D 正確。
故答案為:B。
13.(2025八下·柯橋月考)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右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物質 X Y Z Q
反應前質量/g 20 20 20 20
反應后質量/g 20 a 16 14
A.物質X可能為催化劑 B.該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C.表中a的待定值為10 D.參加反應的物質Z的質量為20g
【答案】A
【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在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保持不變;
(2)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叫分解反應;
(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a的數值;
(4)Z的質量的變化量為參加反應的質量。
【解答】根據表格可知,X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保持不變,則X可能為催化劑,故A正確;
X的質量不變,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得到:20g+20g+20g=a+16g+14g,解得:a=30g,故C錯誤;
比較可知,Y的質量增大,為生成物;Z和Q的質量減小,為反應物。因為反應物有兩種,而生成物只有一種,那么該反應為化合反應,故B錯誤;
參加反應的物質Z的質量為為:30g-20g=10g,故D錯誤。
故選A。
14.(2025八下·柯橋月考)下列關于電磁的四幅圖說法錯誤的是()
A.甲圖導體通電后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B.乙圖的溫度報警器,若將溫度計上端的金屬絲向下調整,報警溫度降低
C.丙圖是電動機的主要結構示意圖
D.丁圖中麥克風的原理和發電機相同
【答案】A
【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
【解析】【分析】(1)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線周圍有磁場。
(2)該圖為電磁繼電器,故據其原理分析即可判斷。
(3)電動機的原理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
(4)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路就會產生感應電流,即發電機原理。
【解答】A.此圖為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線周圍有磁場,故A錯誤。
B.若將溫度計上端的金屬絲向下調整,水銀柱上升時會更早接通報警電路,所以報警溫度降低,故B正確。
C.該圖中有電源,當開關閉合后,通電線圈會在磁場中受力轉動,故丙圖是電動機的主要結構示意圖,故C正確。
D.圖中麥克風是利用電磁感應現象的原理,即和發電機的原理是相同的,故D正確。
故答案為:A。
15.(2025八下·柯橋月考)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塊狀大理石和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部分性質。下列說
法中,正確的是(  )
A.關閉裝置①的止水夾,打開分液漏斗的旋塞,液體順利滴下,說明裝置漏氣
B.裝置①中鹽酸濃度過大,會使得反應無法順利進行
C.將燃燒著的火柴伸入裝置②中部,火柴熄滅,說明集氣瓶中已收集滿CO2
D.將氣體通入③中,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不能說明CO2與水反應生成了H2CO3
【答案】B
【知識點】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A、從裝置①分液漏斗內液體不受氣壓影響可順利滴下的角度分析;
B、基于裝置①中鹽酸濃度過高會導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氫氣體的情況分析;
C、針對驗滿時需將燃燒的火柴置于裝置②集氣瓶瓶口的操作分析;
D、考慮到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氯化氫時,無法通過石蕊變色證明 CO2與水反應的情形分析。
【解答】A、由于分液漏斗上端與錐形瓶通過導管連通,無論錐形瓶內氣壓如何,液體均可順利滴下,因此無法通過止水夾的開關判斷裝置是否漏氣,該選項說法錯誤。
B、裝置①中若鹽酸濃度過大,雖反應能正常進行,但生成的二氧化碳會混有氯化氫氣體,該選項說法錯誤。
C、將燃燒的火柴放在裝置②的集氣瓶瓶口,若火柴熄滅則證明 CO2已集滿,該選項說法錯誤。
D、氣體通入③中時,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不能直接證明 CO2與水反應生成 H2CO3,因為揮發的氯化氫氣體溶于水生成鹽酸也可能使石蕊變紅,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B。
16.(2025八下·柯橋月考)有下列這些物質:①氫氣
②氨氣 ③銅 ④氦氣 ⑤冰水混合物
⑥潔凈的空氣 ⑦氯化鈉 ⑧碘酒 ⑨澄清石灰水
屬于混合物的是  ??;屬于單質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號)
【答案】⑥⑧⑨;①③④;②⑤⑦
【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的,如空氣;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如氧氣、氮氣等,純凈物有固定組成,混合物沒有固定組成。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例如氫氣.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例如水。
【解答】屬于混合物的是⑥潔凈的空氣⑧碘酒⑨澄清石灰水,因為它們都是由不同種物質混合而成的;屬于單質的是①氫氣、③銅、④氦氣,它們都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的是②氨氣,⑤冰水混合物、⑦氯化鈉,因為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種物質水,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氯化鈉和氨氣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
故答案為:⑥⑧⑨;①③④;②⑤⑦
17.(2025八下·柯橋月考)火是文明的起源,人類取火的方法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
(1)古人取火時,用火鐮擊打火石,產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絨是一種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   ,因而容易點燃。
(2)1830年發明了火柴,原理是將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發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應,引燃火柴梗。推測KClO3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   ,使燃燒更劇烈。
【答案】(1)著火點低
(2)提供氧氣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1)根據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要達到著火點,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摩擦后發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應,能生成氧氣,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要達到著火點。古人取火時,用火鐮擊打火石,產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絨是一種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著火點低,容易發生燃燒,
(2)摩擦后發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應,能生成氧氣,則KClO3在此過程中的作用是提供氧氣,使燃燒更劇烈。
故答案為:(1)著火點低;(2)提供氧氣。
18.(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是人體吸氣和呼氣時胸廓與膈肌的狀態,以及胸腔和肺的示意圖,請回答問題:
(1)甲圖表示   狀態(選填“吸氣”或“呼氣”),此時膈的頂部下降,胸廓容積擴大。
(2)當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時,丙圖中a、b、c三個部位的氣體壓強從小到大的順序是   。
【答案】(1)吸氣
(2)a【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
【解析】【分析】呼吸運動是由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吸氣時,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大,造成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呼氣時,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縮小,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因此在吸氣時,膈肌收縮、胸廓容積擴大、肺內氣壓下降。
【解答】(1)甲圖表示吸氣狀態,此時膈的頂部下降,胸廓容積擴大。
(2)呼氣時膈肌舒張,肋骨間肌肉舒張,胸廓容積縮小,肺收縮,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氣體被排出,因此a、b、c間的氣壓關系是a>c>b。
故答案為:(1)吸氣(2)a19.(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所示,當電源開關接通后,會發現小磁針的北極向  ?。ㄌ睢白蠡颉坝摇保┢D,這說明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  ??;同時發現可移動的A、B兩螺線管相互  ?。ㄌ睢翱拷被颉斑h離”)
【答案】左;磁場;靠近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
【解析】【分析】根據安培定則判斷兩個螺線管的極性,然后根據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判斷小磁針的偏轉方向和兩個螺線管之間靠近還是遠離。
【解答】左邊:線圈上電流從上到下,那么右手握住螺線管,四個手指指尖向下,大拇指指向右側,因此右端是N極,左端是S極;
右邊:線圈上電流線圈上電流從上到下,那么右手握住螺線管,四個手指指尖向下,大拇指指向右側,因此右端是N極,左端是S極;
因為左邊螺線管左端是S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針的N極向左偏轉;
因為左邊螺線管右端是N極,右邊螺線管左端是S極,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A、B兩個螺線管相互靠近。
故答案為:左;磁場;靠近
20.(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為一晝夜中某作物植株對CO2的吸收和釋放狀況的示意圖,根據圖像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C點和E點處,植株處于何種生理活動狀態  ??;
(2)該植株接受光照的時間是曲線中的   段,植株積累有機物最多的是   點。
【答案】(1)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
(2)BF;E
【知識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圖中AB和FG表示只進行呼吸作用,C、E點二氧化碳吸收和釋放量為0,說明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是相等,隨著光照強度增強,光合作用速率變大到D點達到最大。
【解答】 (1) C、E兩點二氧化碳吸收和釋放量相同,說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是相等的;
(2) AB段和FG段的二氧化碳的釋放量保持不變,可推測該植物接受光照的時間是曲線中的BF段,由于D點光合作用強度最高,E點時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釋放為零,說明此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相等,而E點以后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強度,有機物開始減少,所以植物累積有機物最多的點時E。
故答案為: (1)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 ; (2)BF ;E 。
21.(2025八下·柯橋月考)兩輛小車分別綁上一塊磁鐵,甲車右端緊靠乙車左端,松開時,甲、乙兩車同時向相反方向運動,如圖1所示。
(1)該現象說明:同名磁極相互  ?。ㄟx填“吸引”或“排斥”);
(2)如圖2所示是某一磁體周圍的部分磁感線,磁感線   (選填“是”或“不是”)客觀存在的。若在b點放置一個可自由轉動的小磁針,則小磁針靜止時,其N極指向   (選填“P”或“Q”)處。
【答案】(1)排斥
(2)不是;Q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
【解析】【分析】(1)根據小車的移動方向確定受到磁力的方向即可;
(2)磁感線并不存在,是人為引入的,用于描述磁場的分布。當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
【解答】(1)根據圖1可知,兩個N極靠近時小車反向運動,則受到排斥力,那么得到: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2)如圖2所示是某一磁體周圍的部分磁感線,磁感線不是客觀存在的。根據圖2可知,磁感線從左向右,那么b點的磁場方向指向Q點,則在b點放置一個可自由轉動的小磁針,則小磁針靜止時,其N極指向Q處。
22.(2025八下·柯橋月考)已知在一密閉容器中某兩種物質在光照條件下能發生化學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說明:一種小球代表一種原子)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填序號);
A.圖示中共有3種原子 B.圖示中共有3種分子
(2)該化學反應中,不發生變化的是____(填序號)。
A.原子種類 B.原子個數 C.分子種類
【答案】(1)A
(2)A;B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化學反應的實質
【解析】【分析】(1)根據分子結構模型以及原子的種類來分析;
(2)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來分析。
【解答】(1)由圖示可知,圖示中共有3種原子、4種分子,故選A;
(2)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化學反應中,原子種類與原子個數沒有改變,而分子種類發生改變,分子個數沒有改變,故選AB。
故答案為:(1)A;(2)AB。
23.(2025八下·柯橋月考)如圖所示是一種溫度自動報警器的原理圖。制作水銀溫度計時在玻璃管中封入一段金屬絲,電源的兩極分別與水銀和金屬絲相連。
(1)該水銀溫度計在電路中的作用相當于一個  ??;
(2)當溫度達到   ℃時,接通控制電路,電磁鐵產生磁性,使工作電路中的  ?。ㄌ睢熬G”或“紅”)燈亮。
【答案】(1)開關
(2)80;紅
【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
【解析】【分析】(1)在基本電路中,電源提供電能,用電器消耗電能,開關控制電路通斷;
(2)根據圖片確定電路被接通時對應的溫度,根據電磁鐵產生磁場確定銜鐵的位置變化,進而確定此時接通的燈泡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當水銀柱上升到80℃時,水銀柱與上方的導線接通,此時有電流產生,則圖中水銀溫度計控制電路的通斷,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
(2)根據圖片可知,當溫度達到80℃時,液面和金屬絲相連,控制電路接通。控制電路接通銜鐵被吸下,此時紅燈接入電路中,紅燈亮。
(1)圖中水銀溫度計控制電路的通斷,相當于電路中的開關。
(2)[1]據圖可知當液面和金屬絲相連時,溫度計的分度值是2℃,此時溫度達到80℃,控制電路接通。
[2]控制電路接通銜鐵被吸下,此時紅燈接入電路中,紅燈亮。
24.(2025八下·柯橋月考)小科在“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是否有關”的實驗中,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選用電磁鐵接線柱a、c接入電路甲、乙之間,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P到某位置。用電磁鐵下端吸引大頭針,記錄電磁鐵接入電路的線圈匝數n和被吸引大頭針的個數N,然后斷開開關S;
②將電磁鐵接線柱a、b接入電路甲、乙之間,閉合開關S。用電磁鐵下端吸引大頭針,再次記錄線圈匝數n和被吸引大頭針的個數N,斷開開關S。
根據以上實驗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用   判斷電磁鐵磁性的強弱;
(2)請寫出實驗步驟中存在的問題:  ?。?br/>(3)請你針對(2)中存在的問題,寫出改正的措施:  ??;
(4)本實驗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和下列實驗多次實驗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
A.伏安法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
B.探究并聯電路電流規律
C.測量小石塊的密度
【答案】(1)吸引大頭針的數目
(2)一是電路圖中沒有電流表,二是沒有控制兩次實驗的電流大小相同
(3)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并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 P,使電流表的示數與步驟①中相同
(4)B
【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依據轉換法的原理,電磁鐵磁性強弱可通過觀察其吸引大頭針的數量多少來判斷。
(2)(3)在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時,需控制電流大小一致,僅改變線圈匝數。
(4)從多次實驗的目的角度進行分析。
【解答】(1)實驗中采用轉換法,通過吸引大頭針數量來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即將磁性強弱轉化為吸引大頭針數量的多少,便于觀察比較。
(2)實驗步驟存在兩處問題:步驟②的電路圖中未接入電流表,且未控制兩次實驗的電流大小相同。因為探究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時,需保證電流、鐵芯等因素相同,僅改變線圈匝數。
(3)改正措施為:在步驟②中將電磁鐵接線柱 a、b 接入電路甲、乙之間后,閉合開關 S,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 P,使電流表示數與步驟①相同,再用電磁鐵下端吸引大頭針,記錄線圈匝數 n 和吸引的大頭針數量 N。
(4)本實驗多次操作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規律。對比各選項:A 選項伏安法測定值電阻多次實驗是為取平均值減小誤差;B 選項探究并聯電路電流規律多次實驗是為得出普遍規律,與本實驗目的一致;C 選項測量小石塊密度多次實驗是為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吸引大頭針的數目;(2)一是電路圖中沒有電流表,二是沒有控制兩次實驗的電流大小相同;(3)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并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 P,使電流表的示數與步驟①中相同;(4)B。
25.(2025八下·柯橋月考) 為解決在缺氧環境下的吸氧問題,小金查閱資料得知:過碳酸鈉是一種易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受熱易分解,他用過碳酸鈉(Na2CO4)和二氧化錳(MnO2)為原料,用飲料瓶制作了一個簡易的制氧機,如圖甲所示。
(1)用過碳酸鈉(Na2CO4)制取氧氣的原理有兩步反應,請寫出第二步的化學反應方程式:①Na2CO4+H2O=Na2CO3+H2O2;②   。
(2)人體的呼吸器官主要是    ,寫出人體內細胞呼吸作用的文字表達式    。
(3)圖甲裝置中一個是制氧倉,放入制氧劑后可產生氧氣;另一個是加濕倉,則    瓶是制氧倉(選填“A”或“B”)。
(4)如圖乙所示為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溫度的關系,為了使制氧機出氧流量保持平穩,反應裝置中的水位線,夏季和冬季需設置不同,請分析原因    。
【答案】(1)2H2O22H2O+O2↑
(2)肺;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3)B
(4)反應物濃度相同時,溫度越高,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越大,夏季水位高,反應物的濃度低,通過控制反應物的濃度來控制反應速率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
【解析】【分析】(1)根據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的原理分析;
(2)根據肺的結構和功能、細胞呼吸作用的原理進行分析;
(3)根據加濕倉、制氧倉的特點進行分析;
(4)根據圖示信息進行分析。
【解答】(1)過氧化氫在催化劑作用下分解為氧氣和水,方程式為:2H2O22H2O+O2↑;(2)人體的呼吸器官主要是肺,人體內細胞呼吸作用的文字表達式為: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3)加濕倉氧氣要通過長管進入水中,充分接觸潤濕后再由短管導出,因此A瓶為加濕倉,圖中B瓶為制氧倉,放入制氧劑后可產生氧氣;
(4)如圖丙所示為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溫度的關系,為了使制氧機出氧流量保持平穩,反應裝置中的夏季和冬季的水位線需設置不同,原因是反應物濃度相同時,溫度越高,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越大,夏季水位高,反應物的濃度低,通過控制反應物的濃度來控制反應速率。
故答案為:(1)2H2O22H2O+O2↑;(2)肺;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3)B;(4)反應物濃度相同時,溫度越高,過碳酸鈉分解制氧氣的反應速率越大,夏季水位高,反應物的濃度低,通過控制反應物的濃度來控制反應速率。
26.(2025八下·柯橋月考)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利用18O分別標記H2O和CO2,將C18O2和CO2分別通入含小球藻的H2O和H218O中,迅速收集產生的氧氣(如圖所示)。
(1)18O和16O互為   原子,H218O和H2O以及CO2和C18O2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因此可以用來示蹤物質變化情況。
(2)該實驗是為了研究   。
(3)該實驗必須在   條件下進行。
(4)制備含有較多小球藻的液體時,需在盛有小球藻的液體中加入  ?。ㄌ睢盁o機鹽”或“無機鹽和有機物”),并置于適宜環境下培養。
【答案】(1)同位素
(2)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中的氧元素是來源于二氧化碳還是來源于水
(3)有光
(4)無機鹽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同位素
【解析】【分析】所謂光合作用,指的是綠色植物借助葉綠體,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同時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解答】(1)18O 與16O 這兩種氧原子,質子數相等但中子數有別,它們互稱同位素原子;
(2)該實驗對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原子加以標記,以此追蹤物質變化情況,其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究竟源自哪種物質,最終得出結論: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源于水;
(3)由于氧氣是小球藻經光合作用產生的,所以此實驗必須在有光照的條件下開展;
(4)小球藻屬于藻類植物,其所需的有機物能夠通過自身光合作用制造。除了有機物,植物生長還離不開無機鹽。故而,在制備富含小球藻的液體時,要在盛有小球藻的液體中添加無機鹽,然后將其放置在適宜的環境中進行培養。
故答案為:(1)同位素;(2)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中的氧元素是來源于二氧化碳還是來源于水;(3)有光;(4)無機鹽。
27.(2025八下·柯橋月考)五一長假,小明和爸媽一起外出旅游,如圖甲所示是某賓館床頭柜上的開關示意圖,如圖乙所示是其控制的電路,其中S1為旋鈕開關,單獨控制臺燈的通斷和亮度;S2為單獨控制電視插座的開關。請將圖乙中的電路連接完整。
【答案】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
【解析】【分析】開關接火線的原因是:將開關斷開,整個電路與火線斷開,用電器不再帶電。
【解答】開關控制臺燈,則開關與燈串聯,開關接在火線上;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并聯,可知插座與燈并聯,兩孔插座“左零右火“,開關仍接火線,如圖所示

28.(2025八下·柯橋月考) 某興趣小組為測定實驗室中一瓶久置的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相關實驗,實驗測得相關數據如圖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量為   g,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
(2)計算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答案】(1)1.0;1.6
(2)解:設68.0 g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x=3.4 g
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答: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5%。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分析】(1)從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其在反應前后質量與化學性質均保持不變的角度進行分析;
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里,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同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由此可知,完全反應后,質量減少的部分即為生成氣體的質量;
(2)結合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以及(1)中所算出的氧氣質量,便能進一步計算出參與反應的過氧化氫質量,隨后運用質量分數公式完成計算。
【解答】(1)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量為1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生成氧氣的質量為:68g+1.0g-67.4g═1.6g;
故答案為:(1)1.0; 1.6 。
(2)解:設68.0 g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x=3.4 g
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答: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5%。
29.(2025八下·柯橋月考)電熱水器金屬內膽出水口加接一段曲長管道,在電熱水器漏電且接地線失效時,能形成“防電墻”,保障人的安全。如圖所示,當熱水器漏電且接地線失效時,其金屬內膽與大地間電壓為220V,由于曲長管道中水具有電阻(簡稱“隔電電阻”),因而人體兩端的電壓不高于20V。若發生漏電事故:
(1)隔電電阻和人體的連接方式是   (選填“串聯”或“并聯”);
(2)人體電阻為1800Ω,若此時加在人體兩端電壓恰好為20V,計算隔電電阻的阻值。
【答案】(1)串聯
(2)解: ,R隔=18000Ω。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如果用電器相互影響,則為串聯;如果不相互影響,那么它們并聯。
(2)在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據此列式計算即可。
【解答】(1)隔電電阻的作用是減小通過人體的電流,保護人體的安全,即它與人體相互影響,則隔電電阻與人體的連接方式為串聯。
(2)隔電電阻與人體串聯,
隔電電阻兩端的電壓為:U隔=U總-U人=220V-20V=200V;
根據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得到:;

解得:R隔=18000Ω。
30.(2025八下·柯橋月考)閱讀下列短文并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一】排入大氣中的CO2越來越多,導致溫室效應增強。減少CO2排放,實現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碳替代、碳減排、碳封存、碳循環是實現碳中和的四種主要途徑??茖W家預測,四種途徑對全球碳中和的貢獻率如圖所示。
由資料一可知:
(1)到2050年,對全球碳中和貢獻最大的途徑為    。
(2)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量和減少總量相當。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實現此目標的是 ____(填標號)。
A.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
B.大規模開采可燃冰
C.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
(3)【資料二】氫氣是21世紀正在開發利用的一種清潔能源,使用氫能源能有效減少CO2的排放。我國科學家研究的一種儲氫、釋氫材料為固體AlH3,其中釋放氫能原理是利用AlH3與H2O發生反應,生成Al(OH)3和氫氣。
由資料二可知:
釋放氫能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生成物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    。
(4)釋氫材料AlH3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答案】(1)碳替代
(2)A;C
(3)AlH3+3H2O=Al(OH)3+3H2↑;氫氧化鋁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氫氣中氫氣的化合價為0價
(4)10%
【知識點】自然界中的氧循環、碳循環和氮循環;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
【解析】【分析】(1)針對到 2050 年全球碳中和貢獻最大的途徑為碳替代這一情況展開分析。
(2)基于碳中和是指 CO2排放量與減少總量相等的定義進行分析。
(3)就 AlH3與 H2O 反應生成 Al (OH)3和氫氣的反應過程進行分析。
(4)圍繞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展開分析。
【解答】(1)從圖一能夠看出,到 2050 年,碳替代是對全球碳中和貢獻最大的途徑;
(2)A. 采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夠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A 符合題意;
B.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大規模開采可燃冰無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 不符合題意;
C. 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嚴禁亂砍濫伐,能夠增強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C 符合題意;綜上,選擇 AC。
(3)AlH3與H2O發生反應,生成Al (OH)3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
AlH3+3H2O=Al (OH)3+3H2↑;氫氧化鋁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氫氣中氫氣的化合價為0價;
(4)AlH3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故答案為:(1)碳替代;(2)AC;(3)AlH3+3H2O=Al (OH)3+3H2↑;氫氧化鋁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氫氣中氫氣的化合價為0價;(4)10%。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五寨县| 黎平县| 霍山县| 交口县| 江川县| 湖南省| 汽车| 汝州市| 宜黄县| 荥经县| 萨嘎县| 泾阳县| 祥云县| 思茅市| 龙州县| 济阳县| 双鸭山市| 青阳县| 大石桥市| 无锡市| 榆中县| 云霄县| 玛纳斯县| 沾益县| 宁阳县| 汉阴县| 志丹县| 临清市| 澄迈县| 青河县| 二连浩特市| 芒康县| 毕节市| 留坝县| 正安县| 阿荣旗| 垫江县| 三都| 莱芜市|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