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0-16S-32Mg-24Fe-56Ca-40C1-35.5Zn-65Na-23Ba-137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8小題,共24分)1.《禮記》記載中國秦代釀酒古法:“秫稻必齊.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上述步驟中發生化學變化的是()A.秫稻必齊一備好優質糧食B.水泉必香一選擇優良水質C.陶器必良一—挑選精良容器D.火齊必得一適宜溫度下發酵2.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完成實驗的基本保障。下列基本實驗操作正確的是(不新觀察攪拌是否鎖子氣plH試紙泡骨濃硫酸水A.檢查裝置氣密性B.測定溶液的pHC.稀釋濃硫酸D鐵絲與氧氣反應3.中國航天技術在不斷創新、突破。“嫦娥五號”取回的月巖主要成分是鈦酸亞鐵(化學式為FTiO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亞鐵離子的符號為Fe+B.鈦酸亞鐵屬于氧化物C.鈦酸亞鐵中Ti的化合價是+3價D.FeTiO,中含兩種金屬元素4.下列活動中涉及到了以下化學知識,其中錯誤的是()選項實踐活動化學知識A將固體試劑配成溶液進行化學反應增大反應速率B炒完菜及時洗凈并擦干鐵鍋防止鐵鍋生銹用微型空氣質量檢測儀測C02含量C02屬于空氣污染物D在廚灶上方安裝天然氣報警器天然氣易燃,且密度小于空氣5.中國芯片蝕刻技術國際領先。NF3(F元素化合價為-1)進行硅芯片蝕刻時的產物均為氣體,在蝕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殘留物。該反應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定條件Si甲乙丙A.物質乙由分子構成B.反應前后氮元素的化合價降低了C.空氣中物質丁的質量分數為78%D.反應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數之比為1:16.如圖所示,“-”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成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未標出。下列說法與圖示關系不符的是()鹽酸甲A.甲不能是堿B.丙不能是單質C.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D.甲乙丙可以是不同類別的物質7.如圖所示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丙個H2質量g◆容器內分子總數剩余固體中鈣元容器中的壓強/PaMg素的質量分數38%Fe0稀硫酸的質量/g0時間/s加熱時間反應時間sA0A.等質量鎂粉、鐵粉中分別加入足量等濃度的稀硫酸B.甲烷和過量的氧氣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C.高溫煅燒碳酸鈣D.在密閉容器中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稀硫酸8.為探究金屬Fe、Zn、Mg的性質,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待甲中充分反應后打開甲fe片K1,使甲中溶液全部進入乙中,待乙中充分反應后打開K2,使乙中溶液全部進入丙中。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KA.乙中反應后最多有2種固體B.丙中反應后最多有4種溶質乙Zn片C.甲中加入的稀硫酸的質量一定比乙中反應后的溶液質量小D.乙中反應后的溶液質量一定比丙中反應后的溶液質量大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26分)丙28.(4分)非遺中的化學Mg片“打鐵花”是一種傳統的民間焰火表演藝術。其過程主要涉及鐵的熔化、鐵水的拋射和化學反應等過程。工匠先將鐵塊加熱至1600℃而熔化。到表演時,再將鐵水倒入特制的木制容器中,然后用長桿將鐵水挑出,瞬間潑向空中,形成火星四濺的壯觀景象。“炭花舞”是諸多民間藝人在炭燈的基礎上,結合舞龍所發展的民間表演藝術。表演時,將點燃的炭火裝入用鐵絲編成的小網籠中,再用棕繩將鐵絲籠系于竹桿上端于空中揮舞。兩人配合舞動時,燈籠里的炭火花飛濺,若游龍翻騰,如閃電疾馳,使人眼花繚亂,奇美異常,加之龍燈獅舞相互呼應,變化萬千,有極高的藝術價值。(1)工匠將鐵塊熔化為鐵水,從微觀角度分析該變化的實質是高溫(2)經查Fe,O,會在鐵燃燒時產生的高溫下發生分解,化學方程式為:XFe,O34Fe,0,+YO2,則X:Y的最簡比為(填數字)(3)“打鐵花”時,鐵在空氣中劇烈燃燒,其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9.(4分)溶液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硝酸鉀與氯化鈉的溶解度表如下:溫度/C010203040506070KNO13.320.931.645.863.985.5110138溶解度/gNaCl25.735.836.036.336.637.037.337.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