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蔡縣第一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份月考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新質生產力涵蓋創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新型材料碳納米管屬于單質B.石墨烯即單層石墨片,有良好的導電性C.具有獨特光學、電學性能的納米半導體CdTe量子點屬于膠體D.我國自主研制的AG60E電動飛機采用SiC電控系統,SiC屬于共價晶體2.下列化學用語或表述錯誤的是A.基態鉀原子核外電子占據的最高能層的符號為NB.臭氧分子中的共價鍵是極性鍵C.基態的價電子軌道表示式:D.基態碳原子核外有6種不同空間運動狀態的電子3.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催化氧化1mol氨氣,消耗氧氣的分子數為B.14g聚丙烯含有的質子數為C.10.7g氯化銨中含有的共價鍵數為D.與反應生成11.2L時,轉移的電子數為4.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向稀硝酸中加入足量鐵粉:B.用制備84消毒液:C.向碳酸氫銨溶液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D.向雙氧水中通入少量5.從皂角刺中分離提取的某活性物質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可發生加聚反應C.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3molNa反應D.與灼熱的CuO反應的產物能發生銀鏡反應6.可用撲熱息痛(Ⅰ)合成緩釋長效高分子藥物Ⅱ,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Ⅰ能發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 B.Ⅰ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雜化C.Ⅱ是能通過水解完全降解的高分子 D.Ⅱ分子中有一個酰胺基7.晶體是一種性能良好的光學材料,晶胞為立方體,棱長為a nm,晶胞中K、I、O分別處于頂點、體心、面心位置,結構如下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基態I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B.中I原子的雜化類型為C.與K原子緊鄰的I原子有12個D.晶體中K原子與O原子間的最短距離為8.馬齒莧中四氫異喹啉生物堿ITQ有抗哮喘作用,其結構簡式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ITQ分子不存在對映異構體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共平面C.1 mol該分子與足量溴水反應,最多消耗3 molD.ITQ能使酸性溶液褪色9.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及結論都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A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熱一段時間,然后滴加銀氨溶液 無銀鏡產生 蔗糖未水解B 將有機物滴入溴的溶液中 溶液褪色 有機物中含碳碳雙鍵C 向苯酚鈉的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溶液變渾濁D 實驗室制乙烯實驗中,將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 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實驗中產生了乙烯氣體A.A B.B C.C D.D10.(亞鐵氰化鉀)俗名黃血鹽,在燒制青花瓷時可以用于繪畫。其制備方法為。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的VSEPR模型為四面體B.27gHCN分子中含有σ鍵數目為2C.中陰離子的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D.配合物的中心離子配位數為611.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氧化亞鐵溶于稀硝酸:B.硫酸銅溶液吸收乙炔中的C.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制備“84”消毒液:D.醋酸除去水垢中的12.硫化亞銅是一種無機硫化物,用于制防污涂料、太陽能電池等。已知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未配平)。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B.中S的雜化方式為C.每消耗44.8L,轉移6mol D.反應后體系的熵值增大13.(氫化鈣)可用作野外作業供氫劑。生氫反應為,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42g含有的離子數為 B.1.8g含有的中子數為C.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D.生成1mol,轉移的電子數為14.有機物M是預防流感的藥物中間體,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有機物M遇氯化鐵溶液不會發生顯色反應B.一定條件下,有機物既能發生取代反應又能發生消去反應C.最多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D.有機物最多能與反應15.有機物是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常用藥,有機物常用于治療心律失常,的結構簡式如下圖所示,可由有機物和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M苯環上的二氯代物共有3種B.最多能與含的水溶液反應C.X的同分異構體中含有苯環且能水解的共有6種D.X、Y、Z均不存在對映異構現象16.化學與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化學實驗是研究物質組成和探究物質性質的重要途徑,請根據題意回答以下問題。I.現有以下生產、生活中常見的物質:A銅絲 B.漂白粉 C.NaCl晶體 D.醋酸溶液 E.Na2O粉末 F.干冰。(1)屬于電解質的是 (填寫序號,下同)。(2)在上述所給狀態下能導電的是 。(3)向蒸餾水中加入NaCl進行電解實驗,兩極分別有黃綠色及無色氣體生成,則推斷無色氣體為 。Ⅱ.某澄清透明溶液(忽略水的電離),可能含有Fe3+、Mg2+、K+、、、Ba2+、等離子中的幾種,且離子的物質的量相等(即離子數目相等),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別進行了三個實驗,其操作和有關現象如圖所示。請你根據上述實驗推斷:(4)實驗①的名稱為 。(5)取100mL溶液進行實驗②,經足量鹽酸洗滌、干燥后,得沉淀質量為2.33g。該溶液中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6)實驗③產生的白色沉淀為 (填物質化學式)。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有 。17.間溴苯甲醛()是香料、染料等有機合成的重要中間體,常溫比較穩定,高溫易被氧化。實驗室以苯甲醛制備間溴苯甲醛,實驗裝置圖如下。相關物質的性質(101kPa)見下表:物質 溴 苯甲醛 1,2-二氯乙烷 間溴苯甲醛 無水沸點/℃ 58.8 179 83.5 229 178溶解性 微溶于水 微溶于水 難溶于水 難溶于水 遇水水解相對分子質量 160 106 —— 185 ——實驗步驟為:步驟1:向三頸瓶中加入一定配比的無水、1,2一二氯乙烷和10.6 g苯甲醛,充分混合后,緩慢滴加經濃硫酸干燥的液溴,控溫反應一段時間,冷卻。步驟2:將反應后的混合物緩慢加入到一定量的稀鹽酸中,充分攪拌,分液后,有機層用10% 溶液洗滌。步驟3:經洗滌的有機層加入適量無水固體,放置一段時間后過濾。步驟4:減壓蒸餾有機相,收集相應餾分,得到14.8 g間溴苯甲醛。(1)儀器A的名稱為 ,冷凝管的進水口應為 (填“a”或“b”)口。(2)步驟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為吸收尾氣,錐形瓶中的溶液應為 。(3)步驟2中不能用蒸餾水代替稀鹽酸的主要原因是 。(4)步驟4中采用減壓蒸餾的目的是 。(5)間溴苯甲醛產率為 。18.Na、Mg、Al、Fe是中學化學常見的四種金屬元素。(1)Na、Mg、Al三種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是 。(2)Mg的第一電離能高于Al,可能的原因是 。(3)Fe元素位于區 (填“d”或“ds”或“f”),基態Fe原子的核外電子占據的軌道數目共 個。(4)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形成(四羥基合鋁酸鈉)溶液,中存在的化學鍵有 (填字母序號),空間構型為 ,其中Al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 。a.離子鍵 b.極性鍵 c.非極性鍵 d.配位鍵 e.金屬鍵(5)鐵與鎂組成的一種儲氫合金的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其化學式為 ;圖中a處原子的坐標參數為 。19.有機合成在制藥工業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新型藥物G可用于治療腫瘤,其合成路線如下:已知: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合成路線的物質中,含手性碳原子的有 (填字母序號);D中官能團名稱是 。(2)B→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D→E的反應條件是 ;E→F的反應類型是 ;(4)E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有 種。a.能發生銀鏡反應 b.能與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c.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5)X的結構簡式為 ;1molG最多可以和 molNaOH反應。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C D A C D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B B D B B16.(14分)(1)CE (2)AD (3)H2(4)焰色試驗 (5)0.1mol/L(6) Mg(OH)217.(14)(1) 分液漏斗 b(2) +Br2+HBr NaOH溶液(3)蒸餾水不能抑制水解(4)降低餾分的沸點,避免間溴苯甲醛因溫度過高而被氧化(5)80%18.(11分)(1)Na(2)Mg原子的3s軌道為全滿狀態,更穩定,失去一個電子相對較難,鋁原子的3p軌道只有一個電子,失去相對容易(2分)(3) d 15(4) b、d 正四面體形(5) 或 (2分)19.(16分)(1) BCD 羥基、羧基(2)(3) 濃硫酸、加熱 取代反應(4)6(5) 2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