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5屆高三年級高考模擬三化學試題16.(15分)乙二胺四乙酸鐵鈉(NaFeEDTA)是一種理想的補鐵劑。某實驗小組用綠礬(FeS04·7H,0)制取NaFeEDTA并測定其純度。已知:①NaFeEDTA是一種配合物,微溶于乙醇,20℃時水中的溶解度為4.3g。②乙二胺四乙酸(EDTA,用H4Y表示)是一種弱酸。I.制備NaFeEDTA步驟一:稱取4.38gFeS0,·7H20加人150mL燒杯中,倒入9mL去離子水,加熱至40~50°C,攪拌溶解。再稱取1.31gNa,C03,在攪拌狀態下緩慢添加到FeS0,溶液中,得到大顆粒FeC0,沉淀。步驟二:量取7mLH202溶液(30%),在攪拌狀態下逐滴加入上述渾濁液體中。步驟三:將反應液過濾,濾餅用去離子水洗滌2~3次,將濾餅取出,得到高活性F(OH)3反應原料。步驟四:在150mL燒杯中加去離子水30mL,將4.10 g EDTA和0.56gNa0H緩慢加入其中,在攪拌下加入上述制得的Fe(0H)3,調節pH為4.5~6.0,于60~80°C反應30min。(1)步驟一中緩慢添加Na2C03的原因是(2)步驟二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3)步驟三檢驗Fe(OH)3是否洗凈的操作是(4)從反應后的混合物中獲得較高產率的NaFeEDTA粗品的實驗操作是過濾,水洗,干燥。Ⅱ.NaFeEDTA表征與純度分析(5)測定產物的官能團特征吸收峰的譜圖為(填序號)。A.紅外光譜B.質譜C.核磁共振氫譜(6)將1g左右產物放人150mL燒杯中,加入20mL去離子水和5mL稀硫酸,攪拌溶解后,加人1g鋅粉,加熱反應30min,過濾。將得到的無色溶液用250mL容量瓶定容。快速移取25mL溶液至錐形瓶中,加人I0mLH,S0,~HP04混酸以掩蔽生成的Fe3*的黃色,共消耗KMn0,標準溶液(0.001mol/L)30.00mL(該條件下,KMn0,僅氧化Fe2+)。①滴定終點的判斷方法是②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為%。③下列能導致測定結果偏高的是(填序號)。A.錐形瓶清洗干凈后未干燥B.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滴定后有氣泡C.讀數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后俯視D.盛標準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裝標準液第6頁,共8頁17.(14分)高純硅是制造集成電路和芯片的基礎材料,高純硅的一種提純工藝原理如下:si(s)+3HC(g)300些H,(g)+siHC,(g)Ha(g)+SiHCl(g)00i()+3HCI(g)已知:反應I:Si(s)+3HCl(g)一SiHCI3(g)+H2(g)△H1=-141.8kJ·mol△S=-119J/(mol·K)(1)相同條件下,同一反應的△G正=-△G遞,請通過計算,并利用計算結果解釋573K和1373K時反應I有著不同的方向(忽略△H、△S隨溫度的變化)。已知:573K時在反應I發生的同時還伴隨著反應Ⅱ:Si(s)+4HC1(g)一2H2(g)+SiCl4(g)(2)壓強與進料比8g=n(HC1)n(SiHCl3)都會影響SiHCl的平衡產率n7(如圖11所示)。n(Si)n始(S)g≥4時,7接近于零的原因是(3)在573K,p3MPa下,向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按g7/%30r=3加入一定量的Si和HCl,發生上述反應,達到平衡時,容25-P:MPa20p2 MPa器中SiHCI3為bmol,H2為cmol,此時HCl的濃度為15引◆-p,MPamol·L1(用含b、c的代數式表示,下同),反10應Ⅱ的平衡常數為(mol·L)-(4)忽略副反應,反應I在不同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相同時間、234681012gHCl的轉化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圖11(填序號)。A.催化劑I效果最佳,對應HCI的平衡轉化率最大B.為提高反應速率和HCl的轉化率可適當增加Si的質量催化劑1C.使用恒壓體系達到相同的HCl轉化率比恒容體系耗催化劑催化劑Ⅲ時更短,平衡轉化率也更高TT2T,T。T,溫度/KD.平衡常數:K(a)=K(b)圖12E.b點E>逆,可以適當延長反應時間提高HCl的轉化率(5)高純硅還可使用SiH4分解的辦法來制取,而SiH4可用粗硅為原電源6料,熔融鹽電解法來制取,原理如圖13所示:①a接電源的極②粗硅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熔融粗LiCl-KCI-LiH③電解時使用熔融鹽而不使用水溶液做電解液的原因有:SH4會與水劇烈反應和圖13第7頁,共8頁25屆高三年級高考模擬三化學答案■■■■轉化率,B錯誤。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使用恒壓體系相當于恒容體系加壓,所以達到相同的HC1轉化率比恒容體系耗時更短,平衡轉化率也更高,C正確。溫度不同,平衡常數也不同,D錯誤。因為催化劑不影響平衡轉化率,b點上方還有其他曲線說明b點還未到平衡態,即V正>'逆,可以適當延長反應時間提高HCI的轉化率,E正確。18.(除特殊標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2-硝基甲苯(1分)(2)酯基、氨基(3)取代反應(1分)COOH濃硫酸COOCH,(4)NO,+CH,OHN02+H,0△COOH(5)(6)保護酚羥基,以免其被氧化(7)19I0,(8)◇2②7n/1.0OHG-CH0CHc00m,H00C入入C00m7(3分)H00G人入C00H+催化劑II,COOH【解析】(1)C為N0,系統命名法為:2-硝基苯甲酸,則B為2-硝基甲苯。COOCH(2)E為NII2,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酯基、氨基。CH-CIICOOIICHCOOCH,(3)E(NH)+LI)-M(H,CO0CH)+H20,反OCH,OCH.應類型是取代反應。化學參考答案·第6頁(共7頁)COOHCOOCH.4》NO)與CHOH在濃硫酸作用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D(NO)和水,化COOHCOOCH,NO:+CHOH-濃硫酸學方程式為△N02+H,0。(5)先氧化的話甲基變為羧基,而羧基為間位定位基,所以導致硝基取代于間位。(6)為保護酚羥基以免被氧化。CITO(7)J為0滿足下列條件:“①能與F C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②能發生水解OCH,OH反應”的J的同分異構體中,應含有苯環、酚羥基,若剩余原子構成另一原子團,可能為一COOCH3、一DOCCH3、一CH2OOCH,兩原子團可分別位于苯環的鄰、間、對位置,則異構體的數目為3×3=9種:該有機物可能含有3種原子團,分別為一OH、一CH3一O0CH,它們在苯環上可形成10種異構體,因此異構體共有9+10=19種(不考慮立體異構)。(8)從目標有機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數分析,1,3-丁二烯轉化后的產物應能與2個CH(COOH2發生反應,則1,3-丁二烯應轉化為OHC一CHO,也就是1,3丁二烯臭氧化生成OHC-CHO,從而得出僅以OHC-CHO與CH(COOH)2為有機原料,制備己-3-烯二酸的,0HC-CH0 CH.(COOH,H00C入入COOH②7nH.0合成路線為:TO0G√入入C00H催化劑H,化學參考答案·第7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5屆高三年級高考模擬三化學參考答案.docx 25屆高三年級高考模擬三化學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