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重組卷01-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北京專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重組卷01-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北京專用)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01(北京專用)
(本卷共29小題,滿分70分,考試用時70分鐘)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自貢H中學的地理興趣小組到我國某地研學,他們到達目的地后,利用手機查看了當地天氣狀況。如圖為天氣狀況的截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天氣角度來看,最適合地理興趣小組戶外研學的是( )
A.星期二 B.星期三 C.星期五 D.星期六
2.據圖判斷當地的晝夜長短狀況是(白色表示晝,黑色表示夜)( )
A. B. C. D.
3.H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學所在的城市位于我國( )
A.東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東南沿海 D.西北內陸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2024年5月13日9時12分,印尼伊布火山(1°30′N,127°38′E)發生噴發,火山灰柱高達5000多米,噴發持續時長306秒。圖a示意伊布火山地理位置,圖b為伊布火山噴發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印尼伊布火山位于( )
A.南半球、東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東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5.印尼伊布火山的成因主要是由于( )
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碰撞 B.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張裂
C.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碰撞 D.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
6.伊布火山大規模噴發火山灰時,當地居民正確的做法是( )
①到自家田地搶收莊稼②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③到火山口打卡拍照④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讀中東地區部分國家位置示意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7.中東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是( )
A.伊拉克 B.埃及 C.沙特阿拉伯 D.伊朗
8.中東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
A.地中海沿岸地區 B.紅海沿岸地區
C.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D.黑海沿岸地區
(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讀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業區分布圖(圖1)和俄羅斯礦產資源和工業區分布圖(圖2),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9.關于日本和俄羅斯位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都被認為是亞洲國家 B.俄羅斯與中國陸上相鄰 C.日本與中國隔海相望
10.關于日本和俄羅斯的工業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兩國工業都集中分布在工業原料產地
B.俄羅斯工業集中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C.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2024年5月5日,習近平應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三國領導人的邀請,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讀歐洲西部國家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1.歐洲西部主要分布的人種是( )
A.黃種人 B.黑種人 C.白種人
12.圖中數字____表示的國家是法國( )
A.① B.② C.③
(2024·江蘇鹽城·中考真題)印度和巴西都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都是“金磚國家”成員。讀印度和巴西簡圖,完成下面小題。
13.兩國自然地理特征的共同點是( )
A.都位于西半球,瀕臨太平洋 B.主要位于低緯度,以熱帶氣候為主
C.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起伏較大 D.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資源豐富
14.圖中序號與其所代表的地形區及主要農作物組合正確的是( )
A.①—恒河平原—小麥 B.②—德干高原—水稻
C.③—巴西高原—咖啡 D.④—亞馬孫平原—棉花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正在熱播,阿勒泰幽靜的湖泊、廣袤的草原和高聳的雪峰引無數人神往。這里的人們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牧民們隨季節變化在不同的牧場間轉場放牧。圖a示意阿勒泰地理位置,圖b為轉場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哈薩克族為阿勒泰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該民族代表性的民俗活動是( )
A.賽馬 B.打腰鼓
C.賽龍舟 D.踩高蹺
16.推測夏牧場位于轉場線路圖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7.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的熱播,可以直接帶動當地的( )
A.旅游業 B.畜牧業 C.種植業 D.加工業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2023年7月16日,“引漢濟渭”工程正式通水,漢江水穿越秦嶺澗澤關中大地的美好愿景成為現實。“引漢濟渭”工程主要為西安、咸陽等城鎮提供水源,兼顧灌溉。圖a為“引漢濟渭”工程引水線路圖,圖b為西安氣候資料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8.影響“引漢濟渭”線路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河流 D.植被
19.推測最需要向渭河流域調水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引漢濟渭”工程有利于渭河流域( )
①減少沙塵天氣②緩解用水緊張③大規模種植水稻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河南是我國冬小麥種植大省,冬小麥產量約占我國冬小麥總產量的 ,河南的農業生產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有重要意義。如圖為2023年我國冬小麥主產區小麥發育及收獲進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1.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冬小麥收獲的先后順序是( )
A.自北向南 B.自西向東 C.自東向西 D.自南向北
22.太原的小麥成熟期比石家莊更晚,主要是因太原的( )
A.緯度更高 B.地勢更高 C.降水更少 D.光照更少
23.河南的傳統美食是( )
A.湯圓 B.糌粑
C.小米粥 D.燴面
(202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數字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大數據是數字經濟的核心引擎,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下圖為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前15強城市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4.我國大數據產業前15強城市分布最集中的區域是( )
A.京津冀城市群 B.長三角城市群
C.珠三角城市群 D.成渝城市群
25.推動大數據產業迅速發展最主要的因素是( )
A.人口數量 B.礦產種類
C.交通條件 D.科技水平
二、解答題(本題共4小題,共45分)
26.(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是黃河流域勞動人民長期觀察當地天文、氣候、物候現象與農事活動關系的經驗總結。某校地理小組開展了“二十四節氣與農事”的主題學習活動,制作了畫冊。根據畫冊的部分內容(下圖),完成學習任務。
【任務一】探究二十四節氣的內涵
(1)中國傳統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始點,劃分出春、夏、秋、冬四季。依據二十四節氣歌,說出中國的傳統春季包含的節氣。
(2)依據材料,將二十四節氣歸類,完成下表內容。(各寫出兩個)
二十四節氣名稱的表征 節氣名稱中含有“春”“夏”“秋”“冬”的屬于季節類;含有“寒”“暑”“雨”“雪”“霜”“露”的屬于氣候類;反映植物生長、動物活動的屬于物候類。 類別 節氣名稱
季節類
氣候類
物候類
(3)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和“吃過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說出該說法反映的地理現象。
【任務二】探究二十四節氣的農事諺語
冬小麥播種期農事諺語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河北 秋分早,霜降遲,只有寒露正當時 ——山東 寒露到霜降,種麥日夜忙 ——安徽 清明農事諺語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東北地區 春分早,谷雨遲,清明種棉正當時 ——華北地區 清明清,擔秧插地坪 ——華南地區
二十四節氣逐漸擴展到全國應用時,同一農事活動在不同地區進行的節氣不同,同一節氣在不同地區的農事活動也不同。
(4)依據農事諺語,判斷山東、安徽、河北三省的冬小麥播種期由早到晚的順序是 。清明節氣,我國東北地區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冬小麥/春小麥)。
【任務三】依據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活動
(5)青島某學校開辟了班級勞動試驗田,欲依據山東農事諺語,計劃2025年部分勞動內容。請獻計獻策,把以下勞動內容的字母代碼填入下表中的相應位置。
A.收白菜;B.種瓜點豆;C.收獲白薯;D.收獲冬小麥
山東農事諺語 麥到芒種,谷到秋,過了霜降刨白薯 立夏前后,種瓜點豆 立冬收蘿卜,小雪收白菜 立冬收蔥,不收則空 節氣 勞動內容
立夏
芒種
霜降
立冬 收獲蘿卜、大蔥
小雪
27.(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南美洲亞馬孫平原的濕熱環境與阿塔卡馬沙漠的干旱環境,是各種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青島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以南美洲的“旱”與“雨”為主題,開展了案例探究活動。下圖示意南美洲部分區域及伊基托斯和利馬氣候資料。依據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探究一】南美洲“旱”與“雨”的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1)分析亞馬孫河是世界第一大河的自然原因,完成框圖內容。
① ,② ,③ ,④ ,⑤ 。
【探究二】南美洲“旱”與“雨”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關系
阿塔卡馬沙漠部分地區年均降水量不到2mm,被稱為世界“旱極”。沙漠臨海地區低空全年大部分時間都被濃厚霧層籠罩,人們在該地設計安裝了巨大的捕霧網,從而解決了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沙漠內部是世界最佳觀星地,世界上約40%的天文觀測都在這個地區進行。下圖示意捕霧網。
(2)依據圖文材料,將字母代碼填入框圖中的相應位置。
A.晴天多;B.大氣能見度高;C.夜間人工燈光少;D.解決水資源不足問題
① ,② ,③ ,④ 。
亞馬孫熱帶雨林占地約7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生態效益。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亞馬孫熱帶雨林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下圖示意熱帶雨林破壞對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
(3)依據圖文材料,概括熱帶雨林破壞對當地地理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
【探究結論】
(4)自然環境各要素與人類活動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人類在利用自然時,應該尊重自然規律,樹立 (人地協調/人定勝天)觀。
28.(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喜光、喜熱、耐旱、怕澇。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生產國。中國棉花看新疆,2022年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棉花產量的90.2%。左圖示意新疆棉花分布,右圖示意印度棉花分布。依據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歸納印度、新疆棉花主產區棉花生長的共同有利條件,完成框圖內容。
① ,② ,③ ,④ 。
印度棉花生長所需水分幾乎全部來自天然降雨,西南季風的進退時間和強弱程度,對棉花產量影響很大。據報道,2023年由于西南季風異常,印度的棉花播種推遲了15—20天,種植面積減少了5%。
(2)分析西南季風異常對棉花產量的影響,將字母代碼填入框圖中相應位置。
A.夏季風來得晚,退得早;B.夏季風來得早,退得晚;C.降水偏少;D.雨季較長
① ,② ,③ ,④ 。
目前,新疆棉花種植面積達250多萬公頃。原先人工采摘棉花開始早,結束晚,需要大量勞動力。現在機械化采摘棉花時間短,效率高。從2014年起,新疆全力推進機械化采摘棉花,現在機械化采摘率已達80%。 小知識人工采摘棉花成本為2.5元/公斤,機械化采摘棉花成本為1.02元/公斤。
(3)簡析新疆大規模推行機械化采摘棉花的原因。
印度棉花播種面積居全球首位,但單產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印度棉花良種率低,農戶種植面積小,大部分土地依賴牛耕,勞動生產率低。近年來,新疆引導棉花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培育良種,全區棉花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獲等環節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推進規模化生產,棉花單產顯著提高。
(4)與印度相比,說出新疆提高棉花單產的做法。
29.(2024·山東淄博·中考真題)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種子安全才能保證糧食安全。甘肅省、四川省、海南省有我國三大國家級育種基地,其中甘肅的河西走廊素有“種子繁育黃金走廊"之美譽,所繁殖的種子籽粒飽滿、水分低、發芽率高、儲藏時間長;海南南繁育種基地以全年育種次數多而被稱為“育種加速器”。
材料二:圖1是我國三大國家級育種基地分布圖,圖2是甘肅河西走廊地區育種基地分布圖。
(1)四川育種基地與甘肅育種基地比較,更適宜水稻育種的是 。
(2)四川育種基地由于北部高大山脈A 阻擋,冬季風難以抵達該地區,使得四川育種基地幾乎不會受到 (自然災害)的影響。
(3)海南南繁育種基地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受其影響,單次育種時長變 ,被稱為“育種加速器”。
(4)甘肅河西走廊一批種子需要通過鐵路運輸運到河南鄭州,所經過的最便捷的鐵路線依次是 — 。
(5)據圖可知,河西走廊地區育種基地的分布特點是 ,呈現這種分布的原因是 。
(6)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甘肅河西走廊成為“種子繁育黃金走廊”的氣候條件。
(7)請你為河西走廊育種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性建議。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01(北京專用)
(本卷共29小題,滿分70分,考試用時70分鐘)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自貢H中學的地理興趣小組到我國某地研學,他們到達目的地后,利用手機查看了當地天氣狀況。如圖為天氣狀況的截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天氣角度來看,最適合地理興趣小組戶外研學的是( )
A.星期二 B.星期三 C.星期五 D.星期六
2.據圖判斷當地的晝夜長短狀況是(白色表示晝,黑色表示夜)( )
A. B. C. D.
3.H中學地理興趣小組研學所在的城市位于我國( )
A.東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東南沿海 D.西北內陸
【答案】1.C 2.A 3.C
【解析】1.讀圖可知,星期二是中雨天氣,可能道路濕滑,影響出行和觀察,排除A;星期三是臺風天氣,存在風險,不利于戶外研學,排除B;星期五是多云天氣,天氣狀況較為適宜,既不會因烈日暴曬,也不會有降雨等不利因素,最適合地理興趣小組戶外研學,C正確;星期六是大雨天氣,會給研學帶來不便,排除D。故選C。
2.已知該地日出時間是6:06,日落時間是19:38,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即19時38分-6時06分=13小時32分,晝長大于夜長。選項A中白晝時長明顯大于黑夜時長,A正確;BD選項黑夜長于白晝,BD錯誤;C選項白晝和黑夜時長接近,C錯誤。故選A。
3.讀圖可知,該地經緯度為(116.62°E,24.90°N ),從經度看,116.62°E大致位于我國東部地區;從緯度看,24.90°N位于低緯度地區。東北平原經度大致在120°E-135°E,緯度在40°N以北,排除A;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部,經度大致在73°E-104°E,緯度在26°N-38°N,排除B;東南沿海地區的經緯度范圍與之相符,C正確;西北內陸經度大致在100°E 以西,排除D。故選C。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2024年5月13日9時12分,印尼伊布火山(1°30′N,127°38′E)發生噴發,火山灰柱高達5000多米,噴發持續時長306秒。圖a示意伊布火山地理位置,圖b為伊布火山噴發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印尼伊布火山位于( )
A.南半球、東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東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5.印尼伊布火山的成因主要是由于( )
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碰撞 B.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張裂
C.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碰撞 D.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
6.伊布火山大規模噴發火山灰時,當地居民正確的做法是( )
①到自家田地搶收莊稼②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③到火山口打卡拍照④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4.C 5.A 6.B
【解析】4.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0°緯線),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向東到160°E為東半球,20°W向西到160°E為西半球。伊布火山的經緯度是(13°0′N,127°38′E ) ,緯度是北緯,位于北半球;經度在20°W向東到160°E范圍內,位于東半球。C正確,ABD錯誤。故選C。
5.從板塊位置看,印尼伊布火山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碰撞擠壓地帶,地殼運動活躍,板塊碰撞擠壓處,巖石圈物質受擠壓上涌,易形成火山,A正確;板塊張裂處多形成裂谷、海洋等,排除BD;伊布火山與非洲板塊無關,排除C。故選A。
6.火山大規模噴發時,存在火山灰、熔巖流等危險,到自家田地搶收莊稼會使自己置身危險中,①錯誤;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可以避免受到火山噴發帶來的熔巖、火山灰等危害,②正確;到火山口打卡拍照非常危險,火山口附近可能有巖漿、有毒氣體等,③錯誤;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過濾部分火山灰等有害物質,減少對呼吸道的傷害,④正確。綜上所述,B②④正確,①③錯誤,排除ABD。故選B。
(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讀中東地區部分國家位置示意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7.中東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是( )
A.伊拉克 B.埃及 C.沙特阿拉伯 D.伊朗
8.中東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
A.地中海沿岸地區 B.紅海沿岸地區
C.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D.黑海沿岸地區
【答案】7.B 8.C
【解析】7.讀圖可知,埃及的西奈半島屬于亞洲,埃及本土大部分位于非洲,因此埃及是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B正確;而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都完全位于亞洲,ACD錯誤;故選B。
8.讀圖可知,中東地區石油資源極其豐富,其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這里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石油最多的區域,C正確;地中海沿岸地區、紅海沿岸地區、黑海沿岸地區都不是中東石油的主要分布區,ABD錯誤;故選C。
(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讀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業區分布圖(圖1)和俄羅斯礦產資源和工業區分布圖(圖2),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9.關于日本和俄羅斯位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都被認為是亞洲國家 B.俄羅斯與中國陸上相鄰 C.日本與中國隔海相望
10.關于日本和俄羅斯的工業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兩國工業都集中分布在工業原料產地
B.俄羅斯工業集中分布在北冰洋沿岸
C.日本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答案】9.A 10.C
【解析】9.日本是一個亞洲國家,位于亞洲東部,俄羅斯跨亞洲和歐洲,但屬于歐洲國家,故A項錯誤;中國共有14個陸地鄰國,俄羅斯與中國陸地相鄰,故B項正確;中國共有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故C項正確;故選A。
10.日本礦產資源短缺,且市場狹小,其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滬內海沿岸,方便進口原料和出口產品,俄羅斯礦產資源豐富,且重工業發達,消耗原料較多,其工業主要分布在內陸工業原料產地,故AB項錯誤,C項正確;故選C。
(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2024年5月5日,習近平應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三國領導人的邀請,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讀歐洲西部國家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1.歐洲西部主要分布的人種是( )
A.黃種人 B.黑種人 C.白種人
12.圖中數字____表示的國家是法國( )
A.① B.② C.③
【答案】11.C 12.B
【解析】11.歐洲西部主要分布的人種是白種人,C正確;黃種人主要分布亞洲東部;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AB錯誤;故選C。
12.①為西班牙、②為法國、③為德國,故圖中數字②表示的國家是法國,B正確,AC錯誤;故選B。
(2024·江蘇鹽城·中考真題)印度和巴西都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都是“金磚國家”成員。讀印度和巴西簡圖,完成下面小題。
13.兩國自然地理特征的共同點是( )
A.都位于西半球,瀕臨太平洋 B.主要位于低緯度,以熱帶氣候為主
C.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起伏較大 D.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資源豐富
14.圖中序號與其所代表的地形區及主要農作物組合正確的是( )
A.①—恒河平原—小麥 B.②—德干高原—水稻
C.③—巴西高原—咖啡 D.④—亞馬孫平原—棉花
【答案】13.B 14.C
【解析】1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印度位于東半球,瀕臨印度洋,巴西位于西半球,瀕臨大西洋,A錯誤;北回歸線穿過印度中部,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 赤道、南回歸線穿過巴西,巴西以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故兩國主要位于低緯度,以熱帶氣候為主,B正確;印度地形以山地、平原、高原為主,巴西以平原和高原為主,C錯誤;巴西的亞馬孫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印度最大的河流是恒河,是世界第四大河,D錯誤。故選B。
14.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是恒河平原,主要農作物是水稻,A錯誤;②是德干高原,主要農作物是棉花,B錯誤;③位于巴西高原,主要農作物是咖啡,C正確;④位于亞馬孫平原,以林業為主,D錯誤。故選C。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正在熱播,阿勒泰幽靜的湖泊、廣袤的草原和高聳的雪峰引無數人神往。這里的人們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牧民們隨季節變化在不同的牧場間轉場放牧。圖a示意阿勒泰地理位置,圖b為轉場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哈薩克族為阿勒泰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該民族代表性的民俗活動是( )
A.賽馬 B.打腰鼓
C.賽龍舟 D.踩高蹺
16.推測夏牧場位于轉場線路圖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7.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的熱播,可以直接帶動當地的( )
A.旅游業 B.畜牧業 C.種植業 D.加工業
【答案】15.A 16.B 17.A
【解析】15.哈薩克族代表性的民俗活動是賽馬,A正確;打腰鼓是陜北地區漢族民俗舞蹈,B錯誤;賽龍舟、踩高蹺都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CD錯誤。故選A。
16.山地牧場由于山地有垂直地帶性,夏季時山上冰雪融化,牧民可以上山放牧,冬季時,由于山上積雪不能放牧因此牧民下山放牧,牲畜能覓食牧草,圖中④為冬季牧場,①為春季牧場,②為夏季牧場,③為秋季牧場,故推測夏牧場位于轉場線路圖中的②地,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7.根據材料可知,阿勒泰幽靜的湖泊、廣袤的草原和高聳的雪峰引無數人神往,因此隨著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的熱播,可以直接帶動當地的旅游業,A正確;對畜牧業、種植業、加工業影響不大,BCD錯誤。故選A。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2023年7月16日,“引漢濟渭”工程正式通水,漢江水穿越秦嶺澗澤關中大地的美好愿景成為現實。“引漢濟渭”工程主要為西安、咸陽等城鎮提供水源,兼顧灌溉。圖a為“引漢濟渭”工程引水線路圖,圖b為西安氣候資料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8.影響“引漢濟渭”線路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河流 D.植被
19.推測最需要向渭河流域調水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引漢濟渭”工程有利于渭河流域( )
①減少沙塵天氣②緩解用水緊張③大規模種植水稻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8.A 19.A 20.C
【解析】18.“引漢濟渭”工程要穿越秦嶺,秦嶺地形復雜,山脈起伏大,對線路修建的難度、成本等影響巨大,是影響線路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A正確;氣候、河流、植被雖然也存在一定影響,但相較于地形因素,不是主導因素,排除BCD。故選A。
19.從西安氣候資料圖可知,春季(3-5月)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而降水較少,農業生產等用水需求大,水資源短缺問題突出,最需要向渭河流域調水,A正確;夏季降水相對較多;秋季降水雖減少,但前期有一定降水積累;冬季氣溫低,蒸發弱,用水需求相對較小,排除BCD。故選A。
20.“引漢濟渭”工程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水資源量,對減少沙塵天氣作用不明顯,①錯誤;該工程為西安、咸陽等城鎮提供水源,能緩解當地用水緊張狀況,②正確;渭河流域氣候相對干旱,水資源有限,不適宜大規模種植水稻,③錯誤;調水補充了渭河流域水資源,有利于提高地下水位,④正確。綜上所述,C②④正確,①③錯誤,排除ABD。故選C。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河南是我國冬小麥種植大省,冬小麥產量約占我國冬小麥總產量的 ,河南的農業生產對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有重要意義。如圖為2023年我國冬小麥主產區小麥發育及收獲進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1.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冬小麥收獲的先后順序是( )
A.自北向南 B.自西向東 C.自東向西 D.自南向北
22.太原的小麥成熟期比石家莊更晚,主要是因太原的( )
A.緯度更高 B.地勢更高 C.降水更少 D.光照更少
23.河南的傳統美食是( )
A.湯圓 B.糌粑
C.小米粥 D.燴面
【答案】21.D 22.B 23.D
【解析】21.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冬小麥收獲的先后順序是自南向北。南部地區緯度較低,熱量條件好,小麥成熟時間早;北部地區緯度較高,熱量相對不足,小麥成熟時間晚,所以收獲順序是自南向北,D正確,ABC錯誤。故選D。
22.太原位于黃土高原,地勢高,氣溫相對較低;石家莊地處華北平原,地勢較低,氣溫相對較高。在同一緯度下,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會導致太原小麥成熟更晚。太原的小麥成熟期比石家莊更晚,主要是因太原的地勢更高,B正確;緯度接近,降水和光照不是主要影響因素,ACD錯誤。故選B。
23.河南地處北方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故其的傳統美食是燴面,D正確;湯圓、小米粥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糌粑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區,ABC錯誤;故選D。
(202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數字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大數據是數字經濟的核心引擎,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下圖為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前15強城市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4.我國大數據產業前15強城市分布最集中的區域是( )
A.京津冀城市群 B.長三角城市群
C.珠三角城市群 D.成渝城市群
25.推動大數據產業迅速發展最主要的因素是( )
A.人口數量 B.礦產種類
C.交通條件 D.科技水平
【答案】24.B 25.D
【解析】24.讀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前15強城市分布圖可知,我國大數據產業前15強城市分布最集中的區域是長三角城市群,B正確;ACD排除,故選B。
25.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主要依賴于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數據處理能力、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因此是推動大數據產業迅速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人口數量、礦產種類和交通條件雖然也對經濟發展有影響,但在大數據產業中,科技水平的作用更為關鍵。D正確,ABC錯誤;故選D。
二、解答題(本題共4小題,共45分)
26.(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是黃河流域勞動人民長期觀察當地天文、氣候、物候現象與農事活動關系的經驗總結。某校地理小組開展了“二十四節氣與農事”的主題學習活動,制作了畫冊。根據畫冊的部分內容(下圖),完成學習任務。
【任務一】探究二十四節氣的內涵
(1)中國傳統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始點,劃分出春、夏、秋、冬四季。依據二十四節氣歌,說出中國的傳統春季包含的節氣。
(2)依據材料,將二十四節氣歸類,完成下表內容。(各寫出兩個)
二十四節氣名稱的表征 節氣名稱中含有“春”“夏”“秋”“冬”的屬于季節類;含有“寒”“暑”“雨”“雪”“霜”“露”的屬于氣候類;反映植物生長、動物活動的屬于物候類。 類別 節氣名稱
季節類
氣候類
物候類
(3)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和“吃過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說出該說法反映的地理現象。
【任務二】探究二十四節氣的農事諺語
冬小麥播種期農事諺語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河北 秋分早,霜降遲,只有寒露正當時 ——山東 寒露到霜降,種麥日夜忙 ——安徽 清明農事諺語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東北地區 春分早,谷雨遲,清明種棉正當時 ——華北地區 清明清,擔秧插地坪 ——華南地區
二十四節氣逐漸擴展到全國應用時,同一農事活動在不同地區進行的節氣不同,同一節氣在不同地區的農事活動也不同。
(4)依據農事諺語,判斷山東、安徽、河北三省的冬小麥播種期由早到晚的順序是 。清明節氣,我國東北地區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冬小麥/春小麥)。
【任務三】依據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活動
(5)青島某學校開辟了班級勞動試驗田,欲依據山東農事諺語,計劃2025年部分勞動內容。請獻計獻策,把以下勞動內容的字母代碼填入下表中的相應位置。
A.收白菜;B.種瓜點豆;C.收獲白薯;D.收獲冬小麥
山東農事諺語 麥到芒種,谷到秋,過了霜降刨白薯 立夏前后,種瓜點豆 立冬收蘿卜,小雪收白菜 立冬收蔥,不收則空 節氣 勞動內容
立夏
芒種
霜降
立冬 收獲蘿卜、大蔥
小雪
【答案】26.(1)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和谷雨。
(2)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小寒、大寒、小暑、大暑、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 驚蟄、清明、小滿、芒種、處暑。
(3)晝夜長短的變化
(4)河北、山東、安徽 春小麥
(5)B D C A
【解析】26.本題以二十四節氣歌和二十四節氣圖為材料,涉及我國的二十四節氣及分類、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的關系、我國農作物的分布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讀材料可知,中國傳統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始點,劃分出春、夏、秋、冬四季。依據二十四節氣歌及二十四節氣圖,中國的傳統春季包含的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和谷雨。
(2)依據材料,二十四節氣名稱的表征節氣名稱中含有“春”“夏”“秋”“冬”的屬于季節類;含有“寒”“暑”“雨”“雪”“霜”“露”的屬于氣候類;反映植物生長、動物活動的屬于物候類。故季節類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些節氣名稱中明確含有“春”、“夏”、“秋”、“冬”字樣,分別代表了一年中的四季更替。氣候類有:小寒、大寒、小暑、大暑、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這些節氣名稱中含有“寒”、“暑”、“雨”、“露”、“霜”、“雪”等字樣,反映了不同的氣候特征和變化。物候類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處暑。這些節氣名稱雖不直接含有氣候或季節的字眼,但它們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長、活動和變化。例如,“驚蟄”標志著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清明”時節,氣溫升高,雨水增多,正是植物生長和春耕的好時節;“小滿”意味著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芒種”則反映了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是農作物種植與收獲的重要時期;“處暑”則表示暑熱之氣至此而止,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秋涼即將到來,自然界的生物也開始進入收獲或準備過冬的階段。
(3)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和“吃過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該說法反映的是由于地球公轉引起的晝夜長短的變化。地球在繞太陽公轉過程中,由于地軸傾斜,導致不同季節日照時間的變化。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夏至日過后,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就有了“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冬至日過后,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就有了“吃過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
(4)讀冬小麥播種期農事諺語可知: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河北;秋分早,霜降遲,只有寒露正當時——山東;寒露到霜降,種麥日夜忙——安徽。河北秋風種冬小麥、山東寒露種冬小麥、安徽寒露到霜降種冬小麥。故山東、安徽、河北三省的冬小麥播種期由早到晚的順序是:河北、山東、安徽。我國東北地區由于緯度高,氣溫低,熱量不足,冬季寒冷,積雪覆蓋時間長,主要種植春小麥。
(5)讀山東農事諺語麥到芒種,谷到秋,過了霜降刨白薯立夏前后,種瓜點豆立冬收蘿卜,小雪收白菜立冬收蔥,不收則空可知,立夏前后,B種瓜點豆;麥到芒種,芒種D收獲冬小麥;過了霜降刨白薯,霜降C收獲白薯;小雪A收白菜。
27.(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南美洲亞馬孫平原的濕熱環境與阿塔卡馬沙漠的干旱環境,是各種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青島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以南美洲的“旱”與“雨”為主題,開展了案例探究活動。下圖示意南美洲部分區域及伊基托斯和利馬氣候資料。依據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探究一】南美洲“旱”與“雨”的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1)分析亞馬孫河是世界第一大河的自然原因,完成框圖內容。
① ,② ,③ ,④ ,⑤ 。
【探究二】南美洲“旱”與“雨”的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關系
阿塔卡馬沙漠部分地區年均降水量不到2mm,被稱為世界“旱極”。沙漠臨海地區低空全年大部分時間都被濃厚霧層籠罩,人們在該地設計安裝了巨大的捕霧網,從而解決了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沙漠內部是世界最佳觀星地,世界上約40%的天文觀測都在這個地區進行。下圖示意捕霧網。
(2)依據圖文材料,將字母代碼填入框圖中的相應位置。
A.晴天多;B.大氣能見度高;C.夜間人工燈光少;D.解決水資源不足問題
① ,② ,③ ,④ 。
亞馬孫熱帶雨林占地約7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具有巨大的生態效益。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亞馬孫熱帶雨林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下圖示意熱帶雨林破壞對當地地理環境的影響。
(3)依據圖文材料,概括熱帶雨林破壞對當地地理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
【探究結論】
(4)自然環境各要素與人類活動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人類在利用自然時,應該尊重自然規律,樹立 (人地協調/人定勝天)觀。
【答案】27.(1)安第斯山脈 自西向東 迎風 熱帶雨林 (較)大
(2)D A B C
(3)降水量減少、河流徑流量減少、含沙量增大、生物多樣性減少
(4)人地協調
【解析】27.本大題以南美洲部分區域、伊基托斯和利馬氣候資料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南美洲的氣候、河流以及雨林的保護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圖文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素養。
(1)讀圖并根據所學可知, 地形方面,南美洲的地形復雜多樣,總體為西高東低,亞馬孫河流域的北部是圭亞那高原,南部是巴西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脈,這些地形特征為水系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 。氣候方面,亞馬孫流域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 ,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年降水量通常超過2000毫米,終年高溫多雨,氣候極為濕熱,這種氣候條件為熱帶雨林植被的發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 亞馬孫流域的濕潤氣候得益于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流,這些氣流在進入內陸時受到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脈的抬升作用,在迎風坡地帶形成了豐富的地形雨 。植被方面,亞馬孫流域以熱帶雨林植被為主,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使得熱帶雨林植被繁茂,生物種類繁多,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綜上因素, 南美洲的主要河流流向大致為自西向東,南美洲的河流流向主要受到地形和氣候的影響,流量大,汛期長,無結冰期,且含沙量小,亞馬孫河成為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2)讀圖并根據所學可知, 世界旱極阿塔卡馬沙漠臨海地區,地處副熱帶高氣壓帶,使得該地區極為干燥,降水少,晴天多,被稱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區之一 ;該區人口稀少,夜間人工燈光少,是世界上最佳觀星地之一。該地區靠近太平洋,海水蒸發強烈,形成大量水汽。秘魯寒流的影響使得氣溫驟降,水汽凝結成霧,這些霧氣飄向沙漠地區 ,捕霧網的作用 在于有效地收集這些霧氣中的水分,有利于解決當地的水資源不足問題。
(3)讀圖并根據所學可知, 熱帶雨林被破壞后,會導致溫室效應,冰川加速融化,降水量減少、河流徑流量減少、含沙量增大、生物多樣性減少;當地的生態平衡會遭到破壞,熱帶生物會滅亡,該地氣候會發生巨變。
(4)根據所學可知, 人類在利用自然時,應該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人地協調生態文明理念 。
28.(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喜光、喜熱、耐旱、怕澇。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生產國。中國棉花看新疆,2022年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棉花產量的90.2%。左圖示意新疆棉花分布,右圖示意印度棉花分布。依據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歸納印度、新疆棉花主產區棉花生長的共同有利條件,完成框圖內容。
① ,② ,③ ,④ 。
印度棉花生長所需水分幾乎全部來自天然降雨,西南季風的進退時間和強弱程度,對棉花產量影響很大。據報道,2023年由于西南季風異常,印度的棉花播種推遲了15—20天,種植面積減少了5%。
(2)分析西南季風異常對棉花產量的影響,將字母代碼填入框圖中相應位置。
A.夏季風來得晚,退得早;B.夏季風來得早,退得晚;C.降水偏少;D.雨季較長
① ,② ,③ ,④ 。
目前,新疆棉花種植面積達250多萬公頃。原先人工采摘棉花開始早,結束晚,需要大量勞動力。現在機械化采摘棉花時間短,效率高。從2014年起,新疆全力推進機械化采摘棉花,現在機械化采摘率已達80%。 小知識人工采摘棉花成本為2.5元/公斤,機械化采摘棉花成本為1.02元/公斤。
(3)簡析新疆大規模推行機械化采摘棉花的原因。
印度棉花播種面積居全球首位,但單產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印度棉花良種率低,農戶種植面積小,大部分土地依賴牛耕,勞動生產率低。近年來,新疆引導棉花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培育良種,全區棉花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獲等環節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推進規模化生產,棉花單產顯著提高。
(4)與印度相比,說出新疆提高棉花單產的做法。
【答案】28.(1)西部 綠洲 山脈 光照
(2)A C B D
(3)降低采摘成本,提高效率,減少對大量勞動力的依賴。
(4)引導棉花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培育良種、實現全程機械化、推進規模化生產。
【解析】28.本題以新疆棉花分布圖和印度棉花分布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印度的氣候、地形對棉花的影響,季風對農業的影響、新疆棉花機械化采摘的原因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地理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
(1)根據圖示和棉花的生長習性,共同有利條件為: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部地區和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區;這些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有山脈阻擋海洋濕潤氣流;降水少,光照充足,滿足棉花喜光、耐旱的生長特性。
(2)西南季風異常影響棉花產量:夏季風弱的時候,夏季風來得晚、退得早(A),雨季較短,導致降水偏少(C);夏季風強的時候,夏季風來得早、退得晚(B),導致雨季較長(D),降水偏多; 這些都會引起棉花生長條件的不穩定,影響產量。
(3)新疆大規模推行機械化采摘棉花,能夠顯著降低采摘成本(從2.5元/公斤降至1.02元/公斤),提高采摘效率,縮短采摘時間。同時減少對大量勞動力的需求,使棉花生產更加穩定和可持續。
(4)新疆通過集中生產于優勢產區,確保資源的合理配置;培育良種提高棉花的抗性和產量;全面推進生產環節機械化,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發展規模化生產,提高單產量和整體經濟效益。
29.(2024·山東淄博·中考真題)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種子安全才能保證糧食安全。甘肅省、四川省、海南省有我國三大國家級育種基地,其中甘肅的河西走廊素有“種子繁育黃金走廊"之美譽,所繁殖的種子籽粒飽滿、水分低、發芽率高、儲藏時間長;海南南繁育種基地以全年育種次數多而被稱為“育種加速器”。
材料二:圖1是我國三大國家級育種基地分布圖,圖2是甘肅河西走廊地區育種基地分布圖。
(1)四川育種基地與甘肅育種基地比較,更適宜水稻育種的是 。
(2)四川育種基地由于北部高大山脈A 阻擋,冬季風難以抵達該地區,使得四川育種基地幾乎不會受到 (自然災害)的影響。
(3)海南南繁育種基地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受其影響,單次育種時長變 ,被稱為“育種加速器”。
(4)甘肅河西走廊一批種子需要通過鐵路運輸運到河南鄭州,所經過的最便捷的鐵路線依次是 — 。
(5)據圖可知,河西走廊地區育種基地的分布特點是 ,呈現這種分布的原因是 。
(6)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甘肅河西走廊成為“種子繁育黃金走廊”的氣候條件。
(7)請你為河西走廊育種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性建議。
【答案】29.(1)四川育種基地
(2)秦嶺 寒潮
(3)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 短
(4)蘭新線 隴海線
(5)沿河分布 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干旱,河流附近灌溉水源充足
(6)氣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種子品質高;冬季氣溫低,病蟲害少。
(7)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種;保護周邊生態環境,植樹種草、修建防護林等。
【解析】29.本題一我國育種基地的分布圖以及相關育種基地的特點為材料,涉及我國農業的分布以及影響農業生產的條件等知識點,考查讀圖分析能力以及對相關知識的識記能力。
(1)甘肅育種基地位于西北地區,氣候干旱,降水少,四川育種基地氣候溫暖濕潤、水熱充足,更適宜水稻育種。
(2)四川育種基地由于北部高大山脈A秦嶺的阻擋,冬季風難以抵達該地區,使得四川育種基地幾乎不會受到寒潮的影響。
(3)海南南繁育種基地所在地區的氣候主要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熱量充足,受其影響,單次育種時長變短。
(4)甘肅河西走廊到河南鄭州,所經過的最便捷的鐵路線依次是蘭新線—隴海線。
(5)讀圖可知,河西走廊地區育種基地多沿河分布,因為該地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干旱,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6)河西走廊地區主要位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氣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種子不易發霉;晝夜溫差大,種子品質高;冬季氣溫低,病蟲害少。
(7)為實現河西走廊育種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可采取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種;保護周邊生態環境,植樹種草、修建防護林等措施。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澎湖县| 江陵县| 且末县| 拉萨市| 湖口县| 清水河县| 东安县| 商洛市| 平利县| 丘北县| 长垣县| 大港区| 阳春市| 承德市| 云阳县| 杭州市| 伊宁市| 双辽市| 华亭县| 读书| 葫芦岛市| 大姚县| 东乌珠穆沁旗| 孙吴县| 利辛县| 饶河县| 东港市| 万全县| 林周县| 唐河县| 灵石县| 射洪县| 合肥市| 朝阳县| 云梦县| 海晏县| 罗源县| 星子县| 永顺县|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