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02(北京專用)(本卷共29小題,滿分70分,考試用時70分鐘)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第Ⅰ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青海西寧·中考真題)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祖先在歷法上的獨特創造和智慧結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代詩人左河水為二十四節氣分別賦詩一首,其中兩首如圖1“詩詞節選卡片”所示。結合卡片和圖2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卡片中詩詞(一)所描寫的節氣是( )A.立春 B.驚蟄 C.春分 D.清明2.當到了詩詞(二)所描寫的節氣時,地球運行至(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3.為了便于記憶,中華先祖們將二十四節氣編成了歌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____暑相連,____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____小大寒。歌訣中各空格內應依次填入( )A.至秋至 B.夏秋冬 C.至分至 D.夏分冬(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下圖是臺灣中部某種自然災害給人類造成影響的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根據圖示信息判斷,造成圖示景象的自然災害是( )A.滑坡 B.火山 C.地震 D.泥石流5.臺灣地區該種自然災害頻發的主要原因是( )A.地處山地 B.地處平原 C.位于板塊內部 D.位于板塊邊緣6.該種自然災害在沿海可能誘發( )A.洋流 B.海嘯 C.寒潮 D.山洪(2024·青海西寧·中考真題)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伊朗、埃塞俄比亞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金磚成員國增至10個。讀圖金磚國家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7.新增加的5個金磚國家中有____個是波斯灣沿岸地區重要的產油國( )A.2 B.3 C.4 D.58.下列對部分金磚國家的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A.俄羅斯位于中、高緯度地區,森林資源十分匱乏B.巴西鐵礦石出口多,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C.印度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快,是世界第二軟件大國D.中國作為經濟發達國家,倡議世界各國共贏共享(2024·貴州貴陽·中考真題)俄羅斯北部亞馬爾半島及其周邊油氣資源豐富。近年來,俄羅斯與中國合作開采該地天然氣,并規劃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線路(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亞馬爾半島位于( )A.北溫帶 B.北冰洋沿岸 C.西歐平原北部 D.中緯度地區10.在“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沿線可能看到( )A.極光、西伯利亞虎 B.草原、長頸鹿C.常綠闊葉林、棕熊 D.沼澤、鴨嘴獸11.該天然氣管道線路開通后可( )①增加俄羅斯的經濟收入②帶動蒙古的經濟發展③徹底滿足中國能源需求④拓寬中國能源進口渠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4·貴州貴陽·中考真題)黔東南清水江屬長江水系、沿岸森林資源豐富。苗族人在此聚居,并以此建成別具特色的民居,明清時期,該流線居民通過清水江將木材外運,形成了“一江木植向東流”的景觀為保護森林,當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圖為清水江運輸木材場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明清時期當地通過清水江運輸木材,主要是由于( )A.河流結冰時易于運輸 B.河運安全性高C.河運受天氣影響較小 D.陸路交通不便13.清水江畔苗族人民以木建房,主要是因為木屋( )A.建造工藝簡單 B.防腐性強 C.建造取材便利 D.防火性好14.為保護森林資源,當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伐與育林相結合②大力發展木材加工業③遵守森林保護法規④用新型材料替代木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人文現象千姿百態。如果經歷一次穿越之旅,無論選擇哪個方向,都能欣賞豐富多彩的地理景觀,而且能感受到我國顯著的地理差異。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5.去青藏地區旅游,能在當地品嘗到的特色美食是( )A.米糕、菠蘿飯 B.粽子、大閘蟹 C.糌粑、酥油茶 D.椰子、哈密瓜16.春節期間,從哈爾濱到海南的游客,能明顯地感受到氣溫差異,形成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 D.時差因素17.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祖國的首都——北京,位于西北地區B.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位于青藏地區C.“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位于北方地區D.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位于南方地區(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臺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臺灣島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讀我國臺灣島地形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8.臺灣島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是因為該地的地形主要是(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19.以下景觀位于臺灣的是( )A.大三巴牌坊 B.日月潭C.布達拉宮 D.窯洞(2024·青海西寧·中考真題)電視劇《我的阿勒泰》主要講述了哈薩克族牧民生產生活的故事,展現了當地雄奇壯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族風情。該劇的熱播,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新疆,使其迎來了又一波旅游熱潮。讀圖新疆河流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0.一般每年秋天,哈薩克族人們為歡慶豐收舉行的活動是( )A.雪頓節 B.那達慕大會 C.歌墟節 D.叼羊比賽21.阿勒泰地處額爾齊斯河流域,該河流最終注入(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2.下列對新疆的描述,正確的一組是( )①主要受溫帶大陸性氣候影響②全部位于干旱區③綠洲農業是新疆地區農業的一大特色④氣溫年較差小而日較差大⑤我國“西氣東輸”工程西起新疆⑥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位于雅魯藏布江谷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充分有效利用水資源,當地藏民順地勢引薩迦河水進入人工開挖的敞口蓄水池。蓄水池敞口曬水,有助于青稞在高寒環境下茁壯成長。如今,薩迦灌區仍有400多個蓄水池在發揮作用,灌溉著河谷平原約10萬畝的青稞產區,助力日喀則發展成為“世界青稞之鄉”。下圖示意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及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薩迦河補給水量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4.蓄水池敞口曬水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水量 B.改變水深 C.改善水質 D.提高水溫25.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的主要作用是( )A.減輕流水沖刷 B.擴大灌溉面積 C.減少泥沙淤積 D.調節水位變化二、解答題(本題共4小題,共45分)26.(2024·山東淄博·中考真題)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兩國在旅游、文化、經貿等多領域不斷深化合作。義新歐班列的開通便捷了中法兩國的經貿交流。材料二:2023年2月,法國通過了一項關于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法案,該法案明確要求加快光伏基礎設施建設。材料三:圖1是法國地形圖和巴黎、馬賽兩地氣候資料圖,圖2是義新歐班列線路圖。(1)法國南臨 海,其所在大洲人種主要以 為主。(2)游客到法國巴黎旅游,可以參觀 等著名歷史建筑。(3)與海洋運輸相比,通過義新歐班列運輸貨物的優勢是 。從中國義烏到法國巴黎,義新歐班列沿途地區降水的變化規律大致是 。(4)中國從法國進口貨物,乳酪、椰子、大米三種貨物最有可能出現在義新歐班列上的是 ,這與法國發達的 (農業部門)有關。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地形與氣候方面分析法國該農業部門發達的原因 。(5)從氣候角度考慮,巴黎和馬賽更適合發展光伏產業的是 ,正常情況下該城市光伏發電量最大的季節是 ,原因是 。27.(2024·山東臨沂·中考真題)關注糧食安全,探源農業“芯片”。臨沂市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開展學習活動,對影響種子繁育的因素進行探究。閱讀圖文材料,幫助該小組完成相關探究任務。材料— 甘肅河西走廊有種子繁育“黃金走廊”之美譽,是我國最大的玉米、蔬菜、瓜類、花卉等對外制種基地。占全國種子出口量的75%,全國半數以上的玉米種子來自這里。材料二 2024年3月17日,2024“中國種子大會”在海南三亞開幕。三亞崖州灣是我國南繁育種基地的核心區之一,被稱為育種的“南繁硅谷”。材料三 圖1我國三大育種基地分布圖,圖2為河西走廊育種基地分布圖,圖3海南島地形及育種基地分布圖探究任務(1)描述河西走廊育種基地的分布特點。(2)讀圖3可知,海南島三個育種基地都分布于南部沿海平原地區。從氣候角度解釋這樣分布的原因。(3)分析河西走廊育種基地被稱為育種“黃金走廊”的原因。袁隆平院士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選育出能在一定濃度鹽堿地中生長的水稻品種。近年來,隨著海南自貿港優惠政策的實施,資金投入增多,吸引許多科研人員落戶,南繁實現從單純育種向種業全產業鏈的轉變。(4)結合以上材料,說出影響種子繁育的社會經濟因素。(至少兩個)5月13日,新疆喀什市的1.3萬畝“海水稻”進入插秧期。插秧地塊屬于重度鹽堿土地,在這樣的地方想要成功種植海水稻,需要有過硬的技術。“海水稻”具備生態修復功能,種植后能逐年降低土地的鹽堿度。(5)分析喀什成功種植海水稻的意義。探究結論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共同影響種子的繁育。種子強,糧食安。拓展延伸(6)有觀點認為,河西走廊發展玉米制種業優勢明顯,應進一步擴大其生產規模。但也有人對此觀點表示反對。請闡述你對上述觀點的態度(支持或反對)并說明理由。28.(2023·山東德州·中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 年2月7日下午,一列搭載19 個冷鏈集裝箱、約280 噸新鮮蔬菜的國際貨物列車從云南昆明駛向泰國曼谷,標志著“中老泰”全程鐵路運輸往返班列成功首發。該鐵路的全面貫通,不僅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而且比傳統運輸模式縮短約1天時間,運輸成本降低 20% 以上。材料二:“中老泰”鐵路線路圖、瑯勃拉邦車站景觀圖、瑯勃拉邦氣候資料圖。(1)圖中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當地居民主要信奉 (宗教)。(2)據材料可知,“中老泰”鐵路全面貫通帶來的意義有 (至少兩條,2分)(3)瑯勃拉邦車站采用“人"字形屋頂設計,屋頂陡峭,屋檐寬大。據圖分析,“人”字形屋頂設計與氣候的關系是 。材料三:歐洲西部地形分布圖、巴黎氣候資料圖。(4)法國家庭的餐桌上常見牛排、奶酪等。請補充完整法國飲食結構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思維導圖。① ②(5)2022年北京冬奧會獎牌榜前十位的國家中有七個位于歐洲西部,據圖分析歐洲西部發展冰雪運動的條件是 。(至少兩條)(6)今年“五一"假期,東南亞地區再度成為我國居民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與歐洲西部相比,東南亞吸引中國游客的優勢條件有 。29.(2022·山東德州·中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中東地區是世界石油寶庫,中東石油的儲量、產量、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日本進口的石油資源主要來自中東地區。材料二中東石油分布圖、中東地區石油外運航線圖和日本工業分布簡圖(1)據圖可知,中東地區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①是 (國家),該國居民以 人種為主。(2)圖中航線C經過② 海峽,簡述該海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據圖可知,日本工業高度集中在 ,形成該分布特點的有利條件是 。材料三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日本首都東京舉行。運動員村廣場由來自日本不同地區的4萬塊木材搭建而成,可拆卸再利用;獎牌用廢舊手機和家電回收提煉的金屬制成。(4)上述材料體現了日本倡導的生活理念是 。(5)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中東地區在穩定石油生產的基礎上,也提出了研究開發利用太陽能的計劃。試分析其原因: 。(6)2021年4月,日本政府計劃向海洋排放福島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染廢水,引起國際社會、周邊國家及日本民眾的嚴重關切。如果核污染廢水排入海洋,可能會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影響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02(北京專用)(本卷共29小題,滿分70分,考試用時70分鐘)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第Ⅰ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青海西寧·中考真題)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祖先在歷法上的獨特創造和智慧結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代詩人左河水為二十四節氣分別賦詩一首,其中兩首如圖1“詩詞節選卡片”所示。結合卡片和圖2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卡片中詩詞(一)所描寫的節氣是( )A.立春 B.驚蟄 C.春分 D.清明2.當到了詩詞(二)所描寫的節氣時,地球運行至(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3.為了便于記憶,中華先祖們將二十四節氣編成了歌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____暑相連,____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____小大寒。歌訣中各空格內應依次填入( )A.至秋至 B.夏秋冬 C.至分至 D.夏分冬【答案】1.C 2.D 3.B【解析】1.春分和秋分日全球晝夜等長。讀材料可知所描述的節氣是春分。C正確,ABD錯誤。故選C。2.從材料中西北風、晝最短夜最長、梅花開可知為冬至前后,地球運行至④處。①為春分日,②為夏至日,③為秋分日。D正確,ABC錯誤。故選D。3.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B正確,ACD錯誤。故選B。(2023·四川自貢·中考真題)下圖是臺灣中部某種自然災害給人類造成影響的景觀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根據圖示信息判斷,造成圖示景象的自然災害是( )A.滑坡 B.火山 C.地震 D.泥石流5.臺灣地區該種自然災害頻發的主要原因是( )A.地處山地 B.地處平原 C.位于板塊內部 D.位于板塊邊緣6.該種自然災害在沿海可能誘發( )A.洋流 B.海嘯 C.寒潮 D.山洪【答案】4.C 5.D 6.B【解析】4.由圖中大地裂開了一條縫及歪著的電線桿等內容,可知,圖示景象為地震過后的景象,C正確;滑坡主要發生在傾斜巖體破碎、山勢起伏較大的地區,A錯誤;火山主要發生在板塊邊界處,但與本題不符,B錯誤;泥石流一般發生在半干旱山區或高原冰川區,D錯誤;故選C。5.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臺灣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所以多火山地震。ABC錯誤,D正確;故選D。6.洋流是指海水沿著一定方向有規律的具有相對穩定速度的水平流動,是從一個海區水平或垂直地向另一個海區大規模的非周期性的運動,是海水的主要運動形式,A錯誤。海嘯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B正確。寒潮是冬半年來自極地或寒帶的寒冷空氣,像潮水一樣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的侵襲活動,寒潮襲擊時會造成氣溫急劇下降,并伴有大風和雨雪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群眾生活和人體健康等都有較為嚴重的影響,C錯誤。山洪是指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一般由于強降雨導致,D錯誤。故選B。(2024·青海西寧·中考真題)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伊朗、埃塞俄比亞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金磚成員國增至10個。讀圖金磚國家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7.新增加的5個金磚國家中有____個是波斯灣沿岸地區重要的產油國( )A.2 B.3 C.4 D.58.下列對部分金磚國家的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A.俄羅斯位于中、高緯度地區,森林資源十分匱乏B.巴西鐵礦石出口多,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C.印度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快,是世界第二軟件大國D.中國作為經濟發達國家,倡議世界各國共贏共享【答案】7.B 8.C【解析】7.讀圖結合各位所在位置可知,伊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三國位于波斯灣沿岸,是重要的產油國,埃及和埃塞俄比亞沒有位于波斯灣沿岸,故選B。8.俄羅斯位于中、高緯度地區,有廣闊的亞寒帶針葉林,森林資源十分豐富,A錯誤;澳大利亞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B錯誤;印度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快,僅次于美國,是世界第二軟件大國,C正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倡議世界各國共贏共享,D錯誤。故選C。(2024·貴州貴陽·中考真題)俄羅斯北部亞馬爾半島及其周邊油氣資源豐富。近年來,俄羅斯與中國合作開采該地天然氣,并規劃建設“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線路(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亞馬爾半島位于( )A.北溫帶 B.北冰洋沿岸 C.西歐平原北部 D.中緯度地區10.在“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沿線可能看到( )A.極光、西伯利亞虎 B.草原、長頸鹿C.常綠闊葉林、棕熊 D.沼澤、鴨嘴獸11.該天然氣管道線路開通后可( )①增加俄羅斯的經濟收入②帶動蒙古的經濟發展③徹底滿足中國能源需求④拓寬中國能源進口渠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9.B 10.A 11.B【解析】9.亞馬爾半島位于北冰洋沿岸,其緯度大約在北緯 70° 附近,處于高緯度地區,不屬于北溫帶和中緯度地區。它位于東歐平原北部,而不是西歐平原北部。B正確,ACD錯誤。故選B。10.管道沿線主要位于西伯利亞地區,這里有大面積的沼澤。鴨嘴獸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不可能出現在這里,D錯誤;長頸鹿主要生活在非洲熱帶草原,B錯誤;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地區,西伯利亞地區氣候寒冷,以亞寒帶針葉林為主,C錯誤。極光在高緯度地區有可能看到,西伯利亞虎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在管道沿線也有可能出現。A正確;故選A。11.該天然氣管道線路開通后可①增加俄羅斯的經濟收入、②帶動蒙古的經濟發展、④拓寬中國能源進口渠道,①②④正確;中國能源需求龐大,該管道開通不能徹底滿足中國能源需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拓寬能源進口渠道,③錯誤。故選B。(2024·貴州貴陽·中考真題)黔東南清水江屬長江水系、沿岸森林資源豐富。苗族人在此聚居,并以此建成別具特色的民居,明清時期,該流線居民通過清水江將木材外運,形成了“一江木植向東流”的景觀為保護森林,當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圖為清水江運輸木材場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明清時期當地通過清水江運輸木材,主要是由于( )A.河流結冰時易于運輸 B.河運安全性高C.河運受天氣影響較小 D.陸路交通不便13.清水江畔苗族人民以木建房,主要是因為木屋( )A.建造工藝簡單 B.防腐性強 C.建造取材便利 D.防火性好14.為保護森林資源,當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伐與育林相結合②大力發展木材加工業③遵守森林保護法規④用新型材料替代木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2.D 13.C 14.D【解析】12.黔東南清水江屬長江水系,地處我國南方地區,河流冬季不結冰,A錯誤;在明清時期,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河運同樣存在諸多風險,如水流湍急、船只失事等,B錯誤;河運受天氣的影響大,特別是在雨季,河流可能會因為暴雨而泛濫,導致運輸中斷。同時,干旱季節也可能導致河流水位下降,影響運輸,C錯誤;黔東南地區,位于云貴高原,地形崎嶇,陸路運輸不便,而清水江作為一條重要的水路,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一個相對便捷、經濟的運輸方式,D正確。故選D。13.讀材料可知,黔東南清水江屬長江水系、沿岸森林資源豐富。苗族人在此聚居,并以此建成別具特色的民居,故清水江畔苗族人民以木建房,主要是因為木屋建造取材便利,C正確;木屋的建造工藝并不一定簡單,還取決于具體的建筑設計和施工要求,A錯誤;木屋的防腐性強較差,B錯誤;木屋的防火性相對較差,D錯誤。故選C。14.采伐與育林相結合,意味著在合理采伐的同時,也注重森林的再生與培育,這樣可以確保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①正確;大力發展木材加工業,雖然可能帶來經濟效益,但過度的木材加工會導致森林資源的過度消耗,不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②錯誤;遵守森林保護法規,是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措施,通過法律手段可以規范人們的行為,防止對森林資源的破壞,③正確;用新型材料替代木材,可以減少對木材的需求,從而減輕對森林資源的壓力,有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④正確。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人文現象千姿百態。如果經歷一次穿越之旅,無論選擇哪個方向,都能欣賞豐富多彩的地理景觀,而且能感受到我國顯著的地理差異。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5.去青藏地區旅游,能在當地品嘗到的特色美食是( )A.米糕、菠蘿飯 B.粽子、大閘蟹 C.糌粑、酥油茶 D.椰子、哈密瓜16.春節期間,從哈爾濱到海南的游客,能明顯地感受到氣溫差異,形成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 D.時差因素17.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祖國的首都——北京,位于西北地區B.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位于青藏地區C.“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位于北方地區D.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位于南方地區【答案】15.C 16.A 17.B【解析】15.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糌粑、酥油茶是青藏地區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C正確;米糕、菠蘿飯、粽子、大閘蟹、椰子為南方地區食物,哈密瓜為西北地區的水果,ABD錯誤,故選C。16.受緯度位置影響,我國冬季氣溫南北溫差大,春節正直我國冬季,哈爾濱緯度高氣溫低,海南緯度低,氣溫高,從哈爾濱到海南的游客,能明顯地感受到氣溫差異,形成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位置,與海陸、地形和時差無關,A正確,BCD錯誤,故選A。17.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祖國的首都—北京,位于北方地區,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位于青藏地區,“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位于南方地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區,B正確,ACD錯誤,故選B。(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臺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臺灣島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讀我國臺灣島地形圖,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8.臺灣島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是因為該地的地形主要是(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19.以下景觀位于臺灣的是( )A.大三巴牌坊 B.日月潭C.布達拉宮 D.窯洞【答案】18.D 19.B【解析】18.臺灣島東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多為山地,西部沿海地區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農業生產和城市建設,交通也較為便利,所以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A選項山地地形崎嶇,不利于大規模人口居住和城市建設;B選項高原海拔較高,地形復雜,不適合大量人口聚集;C選項盆地在臺灣島分布不明顯,臺灣島西部主要是平原地形。故本題選D。19.大三巴牌坊位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日月潭位于臺灣省,是臺灣省最大的湖泊;布達拉宮位于西藏自治區的拉薩;窯洞是我國黃土高原上的傳統民居;故選B。(2024·青海西寧·中考真題)電視劇《我的阿勒泰》主要講述了哈薩克族牧民生產生活的故事,展現了當地雄奇壯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族風情。該劇的熱播,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新疆,使其迎來了又一波旅游熱潮。讀圖新疆河流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0.一般每年秋天,哈薩克族人們為歡慶豐收舉行的活動是( )A.雪頓節 B.那達慕大會 C.歌墟節 D.叼羊比賽21.阿勒泰地處額爾齊斯河流域,該河流最終注入(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2.下列對新疆的描述,正確的一組是( )①主要受溫帶大陸性氣候影響②全部位于干旱區③綠洲農業是新疆地區農業的一大特色④氣溫年較差小而日較差大⑤我國“西氣東輸”工程西起新疆⑥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答案】20.D 21.D 22.B【解析】20.雪頓節是藏族的傳統節日,A錯誤;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B錯誤;歌墟節是壯族的傳統節日,C錯誤;叼羊比賽是哈薩克族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實踐,D正確。故選D。21.額爾齊斯河為鄂畢河最大的支流,流經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最終注入北冰洋,D正確,ABC錯誤。故選D。22.新疆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上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主要受溫帶大陸性氣候影響,大部分地區位于干旱區,少部分地區位于半干旱區,氣溫年較差和日溫差都較大,①正確,②④錯誤;新疆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綠洲農業是新疆地區農業的一大特色,這里的瓜果品質優良,長絨棉享譽全國,③⑥正確;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豐富,是我國“西氣東輸”工程的起點,⑤正確。根據以上分析可知,①③⑤⑥對應的B正確,②和④所在的ACD錯誤。故選B。(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位于雅魯藏布江谷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充分有效利用水資源,當地藏民順地勢引薩迦河水進入人工開挖的敞口蓄水池。蓄水池敞口曬水,有助于青稞在高寒環境下茁壯成長。如今,薩迦灌區仍有400多個蓄水池在發揮作用,灌溉著河谷平原約10萬畝的青稞產區,助力日喀則發展成為“世界青稞之鄉”。下圖示意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及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薩迦河補給水量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4.蓄水池敞口曬水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水量 B.改變水深 C.改善水質 D.提高水溫25.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的主要作用是( )A.減輕流水沖刷 B.擴大灌溉面積 C.減少泥沙淤積 D.調節水位變化【答案】23.B 24.D 25.B【解析】23.讀圖和材料可知,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位于西藏自治區,海拔高,氣溫低,降水少,冰川廣布,蓄水池水的主要來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我國夏季普遍高溫,氣溫高,冰雪融水量大,因此該蓄水灌溉系統使用的蓄水池水量最豐大的季節是夏季,B正確,排除ACD。故選B。24.由于該工程位于青藏高原地區,海拔高,氣溫低,熱量不足,該灌溉系統的水要經日曬后,可以提高水溫,利于農作物生長,D正確;日曬不能增加水量,也不能改善水質,AC錯誤;日曬會增大蒸發量,使蓄水池的水量減少,所以改變水深不是蓄水池敞口曬水的主要目的,B錯誤。故選D。25.青藏地區降水較少,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目的是對青藏地區的青稞產區進行灌溉,通過擴大灌溉面積,增加青稞產量,與“減輕流水沖刷”“減少泥沙淤積”“調節水位變化”無關,B正確,ACD錯誤。故選B。二、解答題(本題共4小題,共45分)26.(2024·山東淄博·中考真題)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兩國在旅游、文化、經貿等多領域不斷深化合作。義新歐班列的開通便捷了中法兩國的經貿交流。材料二:2023年2月,法國通過了一項關于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法案,該法案明確要求加快光伏基礎設施建設。材料三:圖1是法國地形圖和巴黎、馬賽兩地氣候資料圖,圖2是義新歐班列線路圖。(1)法國南臨 海,其所在大洲人種主要以 為主。(2)游客到法國巴黎旅游,可以參觀 等著名歷史建筑。(3)與海洋運輸相比,通過義新歐班列運輸貨物的優勢是 。從中國義烏到法國巴黎,義新歐班列沿途地區降水的變化規律大致是 。(4)中國從法國進口貨物,乳酪、椰子、大米三種貨物最有可能出現在義新歐班列上的是 ,這與法國發達的 (農業部門)有關。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地形與氣候方面分析法國該農業部門發達的原因 。(5)從氣候角度考慮,巴黎和馬賽更適合發展光伏產業的是 ,正常情況下該城市光伏發電量最大的季節是 ,原因是 。【答案】26.(1)地中 白種人(2)埃菲爾鐵塔(凱旋門、巴黎圣母院、盧浮宮、凡爾賽宮等)(3)速度快(或路程短、受天氣影響小、安全性高等) 先減少,后增多(或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4)乳酪 畜牧業 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全年溫和濕潤,利于牧草生長。(5)馬賽 夏季 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或夏季炎熱干燥)【解析】26.此題以法國地形圖、巴黎和馬賽兩地氣候資料圖、義新歐班列線路圖為材料,涉及法國的位置、人種、人文景觀、交通、農業等知識點,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1)法國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所在大洲為歐洲,人種以白種人為主。(2)巴黎是法國的首都,歷史文化名城,著名歷史建筑有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巴黎圣母院、凡爾賽宮、凱旋門等。(3)讀通過義新歐班列運輸貨物屬于鐵路運輸,與海洋運輸相比的優勢有速度快、路程短、受天氣影響小、安全性高等。從中國義烏到法國巴黎沿途地區降水受海陸位置影響(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先減少,后增多。(4)結合所學中國從法國進口貨物,最有可能出現在義新歐班列上的貨物是乳酪,因為法國畜牧業發達。從地形和氣候角度看,法國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有: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全年溫和濕潤,陰雨天氣較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5)讀圖可知,巴黎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陰雨天較多,光照較少,不適合發展光伏產業;馬賽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時間長,適合發展光伏產業。光伏發電量的大小與日照時間有關,馬賽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冬季降水多,晴天少,所以正常情況下馬賽光伏發電量最大的季節是夏季。27.(2024·山東臨沂·中考真題)關注糧食安全,探源農業“芯片”。臨沂市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開展學習活動,對影響種子繁育的因素進行探究。閱讀圖文材料,幫助該小組完成相關探究任務。材料— 甘肅河西走廊有種子繁育“黃金走廊”之美譽,是我國最大的玉米、蔬菜、瓜類、花卉等對外制種基地。占全國種子出口量的75%,全國半數以上的玉米種子來自這里。材料二 2024年3月17日,2024“中國種子大會”在海南三亞開幕。三亞崖州灣是我國南繁育種基地的核心區之一,被稱為育種的“南繁硅谷”。材料三 圖1我國三大育種基地分布圖,圖2為河西走廊育種基地分布圖,圖3海南島地形及育種基地分布圖探究任務(1)描述河西走廊育種基地的分布特點。(2)讀圖3可知,海南島三個育種基地都分布于南部沿海平原地區。從氣候角度解釋這樣分布的原因。(3)分析河西走廊育種基地被稱為育種“黃金走廊”的原因。袁隆平院士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選育出能在一定濃度鹽堿地中生長的水稻品種。近年來,隨著海南自貿港優惠政策的實施,資金投入增多,吸引許多科研人員落戶,南繁實現從單純育種向種業全產業鏈的轉變。(4)結合以上材料,說出影響種子繁育的社會經濟因素。(至少兩個)5月13日,新疆喀什市的1.3萬畝“海水稻”進入插秧期。插秧地塊屬于重度鹽堿土地,在這樣的地方想要成功種植海水稻,需要有過硬的技術。“海水稻”具備生態修復功能,種植后能逐年降低土地的鹽堿度。(5)分析喀什成功種植海水稻的意義。探究結論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共同影響種子的繁育。種子強,糧食安。拓展延伸(6)有觀點認為,河西走廊發展玉米制種業優勢明顯,應進一步擴大其生產規模。但也有人對此觀點表示反對。請闡述你對上述觀點的態度(支持或反對)并說明理由。【答案】27.(1)分布多靠近山麓地帶、河流沿岸和綠洲,這里水源充足。(2)屬于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多,熱量充足、水熱條件優越等。(3)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有利于養分積累。(4)農業科技的投入,培育新的品種;國家政策的實施,有利于全產業鏈發展等。(5)使得荒漠可變良田,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同時可增加糧食產量。(6)贊成。河西走廊發展制種業自然條件優勢明顯,擴大制種業生產規模可以增加農民收入,發展地方經濟,實現精準脫貧。 不贊成。河西走廊氣候干旱,水源缺乏,大規模種植會加劇環境惡化,加劇水資源短缺,導致土壤次生鹽堿化和土地荒漠化。【解析】27.本題以我國三大育種基地分布圖、河西走廊育種基地分布圖、海南島地形及育種基地分布圖為材料,考查學生對我國育種分布特點、影響種子繁育的社會經濟因素、種植海水稻的意義等進行比較,考查學生分析區域地理和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1)讀圖分析可知,河西走廊種子庫的分布多靠近山麓地帶、河流沿岸和綠洲,這里水源充足。(2)海南島三個育種基地都分布于南部沿海平原地區是因為:這里屬于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多,熱量充足、水熱條件優越等。(3)河西走廊育種基地被稱為育種“黃金走廊”的原因是:這里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有利于養分積累。(4)影響種子繁育的社會經濟因素是:農業科技的投入,培育新的品種;國家政策的實施,有利于全產業鏈發展等。(5)喀什成功種植海水稻的意義是:使得荒漠可變良田,提高了土地資源利用率;同時可增加糧食產量。(6)贊成。河西走廊發展制種業自然條件優勢明顯,擴大制種業生產規模可以增加農民收入,發展地方經濟,實現精準脫貧。 不贊成。河西走廊氣候干旱,水源缺乏,大規模種植會加劇環境惡化,加劇水資源短缺,導致土壤次生鹽堿化和土地荒漠化。28.(2023·山東德州·中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 年2月7日下午,一列搭載19 個冷鏈集裝箱、約280 噸新鮮蔬菜的國際貨物列車從云南昆明駛向泰國曼谷,標志著“中老泰”全程鐵路運輸往返班列成功首發。該鐵路的全面貫通,不僅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而且比傳統運輸模式縮短約1天時間,運輸成本降低 20% 以上。材料二:“中老泰”鐵路線路圖、瑯勃拉邦車站景觀圖、瑯勃拉邦氣候資料圖。(1)圖中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當地居民主要信奉 (宗教)。(2)據材料可知,“中老泰”鐵路全面貫通帶來的意義有 (至少兩條,2分)(3)瑯勃拉邦車站采用“人"字形屋頂設計,屋頂陡峭,屋檐寬大。據圖分析,“人”字形屋頂設計與氣候的關系是 。材料三:歐洲西部地形分布圖、巴黎氣候資料圖。(4)法國家庭的餐桌上常見牛排、奶酪等。請補充完整法國飲食結構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思維導圖。① ②(5)2022年北京冬奧會獎牌榜前十位的國家中有七個位于歐洲西部,據圖分析歐洲西部發展冰雪運動的條件是 。(至少兩條)(6)今年“五一"假期,東南亞地區再度成為我國居民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與歐洲西部相比,東南亞吸引中國游客的優勢條件有 。【答案】28.(1)湄公河 佛教(2)交通更便利;方便人員和文化的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等(3)當地降水多,“人”字形屋頂便于排水(4)平原 溫帶海洋性(5)北部地區緯度高,氣溫低,降雪量大,積雪厚,積雪時間長;北部和南部地形以山地為主,坡度大,適宜興建滑雪場等;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開展冰雪運動歷史悠久(6)距離近;熱帶景觀為主,風景優美;華人華僑多,語言文化相近等【解析】28.本題以東南亞和歐洲西部的相關圖示為材料,考查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環境、交通、旅游業歐洲西部的畜牧業以及旅游業等知識點,考查讀圖分析能力以及對相關知識的識記能力,體現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1)讀圖該地區為東南亞,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經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東南亞當地居民主要信奉佛教。(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老泰鐵路建設的積極地理意義有將極大地推動老撾和泰國的經濟發展,擴大和提升中老泰三國在經濟、貿易、投資、旅游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增強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經濟聯系;中老泰鐵路是第一個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項目,完善了運輸網絡,縮短了貨運距離和運輸時間,提高運輸能力;促進了中國、老撾和泰國之間,中老泰三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往來;該鐵路與海上絲綢之路對接,可進一步拓展中老泰三國的貿易范圍。(3)讀圖可知,瑯勃拉邦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這里降水豐沛,車站采用“人”字形屋頂設計,屋頂陡峭,便于排水;旱季時光照強,屋檐寬大,又有利于遮陽。(4)歐洲西部大部分地處北溫帶,地形以平原為主,海岸線曲折,深受來自大西洋的西風影響,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典型,全年溫和濕潤,該氣候比較溫涼,多雨多霧,多汁牧草的生長;經濟發達,城市,人口密集,對肉類及奶制品的需求量大,有利于發展畜牧業,因此歐洲人酷愛乳產品和牛羊肉。(5)歐洲西部發展冰雪運動的自然條件:北部地區緯度高,氣溫低,降雪量大,積雪厚;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和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海拔高,積雪時間長,坡度大,適宜興建滑雪場等,人文方面:冰雪運動屬于高投入性運動,歐洲西部經濟發達,是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區域;制造業、金融業、服務業等為冰雪運動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冬季運動基礎設施完善且先進;有悠久的冰雪運動傳統;冰雪運動與旅游業高度融合,形成發達的冰雪產業等。(6)東南亞吸引中國人旅游的有利條件是:東南亞旅游資源豐富獨特,景點組合好,游覽價值高;與我國山水相連,距離較近,交通便利;我國主要在溫帶地區,而東南亞帶風光旖旎,景觀差異大;華人華僑人口在東南亞各國人口中比重大,語言文化相通;東南亞是發展中國家,旅游成本低。29.(2022·山東德州·中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中東地區是世界石油寶庫,中東石油的儲量、產量、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日本進口的石油資源主要來自中東地區。材料二中東石油分布圖、中東地區石油外運航線圖和日本工業分布簡圖(1)據圖可知,中東地區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①是 (國家),該國居民以 人種為主。(2)圖中航線C經過② 海峽,簡述該海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據圖可知,日本工業高度集中在 ,形成該分布特點的有利條件是 。材料三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日本首都東京舉行。運動員村廣場由來自日本不同地區的4萬塊木材搭建而成,可拆卸再利用;獎牌用廢舊手機和家電回收提煉的金屬制成。(4)上述材料體現了日本倡導的生活理念是 。(5)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中東地區在穩定石油生產的基礎上,也提出了研究開發利用太陽能的計劃。試分析其原因: 。(6)2021年4月,日本政府計劃向海洋排放福島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染廢水,引起國際社會、周邊國家及日本民眾的嚴重關切。如果核污染廢水排入海洋,可能會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影響有 。【答案】29.(1)波斯灣及其沿岸國家 沙特阿拉伯 白色(2)馬六甲 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3)太平洋工業地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4)注重資源的節約、循環利用(5)石油是非可再生資源,污染環境;中東大部分地區氣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強,太陽能資源豐富,且是清潔能源(6)污染海水;海洋生物死亡或變異;破壞海洋生態環境【解析】29.本大題以中東石油分布圖、中東地區石油外運航線圖和日本工業分布簡圖材料設置試題,涉及中東地區的地理位置、氣候中東地區的石油分布及中東地區的石油輸出線路、日本的工業、生活理念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運用的素養。(1)讀圖可知,中東地區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國家,波斯灣的唯一出口是霍爾木茲海峽,該海峽是世界上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①是沙特阿拉伯,該國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2)讀圖可知,圖中航線C經過②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通道,連接了世界上人口非常多的三個大國,中國、印度與印度尼西亞。另外也是西亞到東亞的重要通道,經濟大國日本常稱馬六甲海峽是其“生命線”。(3)日本工業高度集中在,集中于太平洋沿岸以及瀨戶內海沿岸,形成該分布特點的有利條件是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4)讀材料可知,材料體現了日本倡導的生活理念是注重資源的節約、循環利用。(5)石油是非可再生資源,隨著開采數量會越來越少,石油的使用造成污染環境;中東大部分地區氣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強,太陽能資源豐富,且是清潔能源,提高經濟的同時還能保護環境。(6)核廢水排入大海后,會對海洋造成持續性的嚴重危害,對人類的生存也是毀滅性的打擊,使海洋生物死亡或變異,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重組卷02-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北京專用)(原卷版).docx 重組卷02-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北京專用)(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