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重組卷04-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北京專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重組卷04-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北京專用)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04(北京專用)
(本卷共29小題,滿分70分,考試用時70分鐘)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2024年“五一”黃金周期間,小明一家人從成都乘坐高鐵到自貢游玩。出自貢站后,小明用手機預約網約車前往自貢恐龍博物館。下圖為手機導航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上網約車后,小明在手機導航圖上查看到車輛的行進方向是( )
A.西—東北—東南 B.西—西北—東南
C.東—東北—西南 D.東—西北—西南
2.小明點擊“+”放大地圖時,手機地圖( )
A.圖幅變小 B.比例尺變小 C.顯示范圍變小 D.顯示內容更簡略
3.小明一家人游覽了自貢后,了解到自貢有以下別稱( )
①千年鹽都②中國酒都③中國燈城④恐龍之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B 2.C 3.B
【解析】1.圖中無指向標和經緯網,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可知,從自貢站到自貢恐龍博物館車輛的行進方向是西—西北—東南,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點擊“+”放大地圖時,手機地圖圖幅不變,比例尺變大,顯示范圍變小,顯示內容更詳細,C正確,ABD錯誤;故選C。
3.自貢因鹽業歷史悠久,被稱為“千年鹽都”,自貢以燈會聞名,被稱為“中國燈城”,自貢有豐富的恐龍化石資源,被稱為“恐龍之鄉”,①③④正確,B正確;中國酒都通常指貴州茅臺鎮,與自貢無關,②錯誤,ACD錯誤;故選B。
(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近年來兩國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加強。讀法國氣候類型分布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4.關于法國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地中海南岸 B.地跨東、西半球
C.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D.塞納河結冰期較長
5.我國某公司經理8月份到法國考察,以下見聞不可信的是( )
A.當地居民飲食以乳肉制品為主 B.馬賽陰雨連綿,內澇嚴重
C.許多居民周末到教堂做禮拜 D.盧浮宮內游客眾多
【答案】4.C 5.B
【解析】4.讀圖可知,法國南部是地中海,位于地中海的北岸,A錯誤;法國位于西經5°到東經10°之間,完全位于東半球,B錯誤;法國南部多山地丘陵,北部多平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C正確;法國大部分地區氣候類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塞納河無結冰期,D錯誤。綜上所述,ABD錯誤。故選C。
5.歐洲西部西臨大西洋,位于北緯40°—60°之間,常年受到來自大西洋濕潤氣流的影響,加之地形平坦,有利于氣流駛入,因此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這種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多雨多霧,不適于農作物后期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因此乳畜業發達,故歐洲西部乳畜業發達,當地居民飲食以乳肉制品為主,A不符合題意。馬塞位于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此時馬賽炎熱干燥,B符合題意。歐洲西部多信仰基督教,許多居民周末到教堂做禮拜,C不符合題意。著名景點盧浮宮游客多,D不符合題意。故選B。
(2023·江蘇無錫·中考真題)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當自然增長率為0時,是人口總量從增加到減少的轉折點。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圖中人口自然增長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圖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6.A 7.B
【解析】6.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長率來表示。人口自然增長率越高,表示人口增長速度越快。由圖可知,圖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點是①點,故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是①,故A正確。故排除BCD,故選A。
7.當自然增長率為0時,是人口總量從增加到減少的轉折點。由圖可知,在②以前,人口一直是正增長,說明人口總數一直在增加,②以后,開始負增長,人口開始減少,故圖中人口總量最大的是②,故B正確。故排除ACD,故選B。
(2023·四川綿陽·中考真題)羅斯海位于南極大陸邊緣(如圖),羅斯冰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冰架(與大陸架相連的海面上的冰體)。科考發現,近年羅斯冰架崩離、消融明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羅斯冰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年降水量多 B.海水蒸發強 C.常年氣溫低 D.大風日數多
9.科學家發現羅斯冰架崩離和消融明顯,借助了南極的( )
A.地形剖面圖 B.衛星影像 C.資源分布圖 D.天氣預報
【答案】8.C 9.B
【解析】8. 羅斯冰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南極地區常年氣溫低,導致海面上的冰體能夠長期存在并積累,形成大面積的冰架,C正確;南極地區自然環境特點酷寒、干燥、烈風,AB錯誤;大風日數多都不是冰架形成的主要原因,D錯誤,故選C。
9.科學家發現羅斯冰架崩離和消融明顯,主要是通過衛星影像進行監測和分析的。衛星影像能夠提供大范圍、高分辨率的圖像,便于科學家觀察冰架的變化情況,B正確;地形剖面圖、資源分布圖和天氣預報都不具備這種功能,ACD錯誤,故選B。
(2024·山東威海·中考真題)2023年9月,中國在首屆非洲氣候峰會上宣布實施“非洲光帶”項目。非洲擁有全世界60%的太陽能資源,但光伏發電裝置僅占全球的1%。讀非洲氣候及主要地形區分布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0.非洲太陽能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低,晴天多 B.距海遠,降水少
C.海拔高,氣溫低 D.污染少,光照強
11.非洲光伏發電裝置少的原因是( )
A.氣候惡劣,旱災頻發 B.礦產豐富,能源充足
C.資金短缺,技術落后 D.人口密集,土地緊張
【答案】10.A 11.C
【解析】10.閱讀題干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可知,非洲地處低緯度地區,以熱帶氣候為主,全年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多,且除了局部的熱帶雨林地區全年降水量較多之外,其余的絕大多數地區為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等,降水較少,故選項A緯度低,晴天多是非洲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原因。選項B非洲地區的降水少和氣候類型密切相關,與距離海洋的遠近無關系不大,B錯誤;選項C非洲絕大多數地區地處低緯度,氣溫高,C錯誤;選項D污染程度與光照強度沒有必然的聯系,D錯誤。故選A。
11.氣候惡劣、旱災頻發不是造成光伏發電裝置安裝少的根本原因,A錯誤;非洲地區礦產豐富、能源充足,尤其是太陽能資源,但這也和非洲光伏發電裝置少的原因無關,B錯誤;非洲經濟不發達,資源短缺,技術人才緊缺,因此無法大規模建設光伏發電裝置,C正確;非洲有大片的沙漠地帶,可用作規模建設光伏發電裝置,土地資源相對較為充足,D錯誤。故選C。
(2024·山東日照·中考真題)下圖為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確定丙、丁兩地區分界線的主導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人口 D.河流
13.甲丁兩地區都有棉花產區。相較于甲地區,丁地區棉花生產的自然優勢是( )
A.降水豐富 B.土地肥沃
C.晝夜溫差大 D.蘭新鐵路經過
14.四地區中( )
A.甲地區易發生的地質災害是旱澇災害
B.乙地區在濕熱環境下發育了肥沃的黑土
C.丙地區太陽能、天然氣等可再生資源豐富
D.丁地區景觀自西向東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答案】12.A 13.C 14.D
【解析】12.讀圖可知,甲地區為北方地區,乙為南方地區,丙為青藏地區,丁西北地區。丙和丁的分界線是我國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故分界線的主導因素為地形,A正確。甲和丁為400mm年等降水量線,其主導因素是氣候,B錯誤。圖中未顯示人口因素,C錯誤。與河流無關,D錯誤。故選A。
13.讀圖可知:甲為北方地區,丁為西北地區,兩地均為棉花產區,丁地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棉花養分積累和品質提升,尤其是我國新疆地區的長絨棉,C正確。降水豐富,土地肥沃是北方棉花產區的自然優勢,AC錯誤。蘭新鐵路不是自然優勢,D錯誤。故選C。
14.讀圖可知,甲地區為北方地區,乙為南方地區,丙為青藏地區,丁西北地區。旱澇災害為氣象災害,A錯誤。乙地區在濕熱環境下發育了紅土地,B錯誤。天然氣屬于非可再生資源,C錯誤。丁地區身居內陸,受降水的影響,自西向東形成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景觀,D正確。故選D。
(2024·山東濟寧·中考真題)2023年冬季,哈爾濱冰雪節火遍全國,各地的冰雪愛好者競相趕往哈爾濱,觀賞冰雕、冰燈美景,體驗冰雪運動。杭州的張先生乘火車前往哈爾濱進行了一次“冰雪之旅”。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5.張先生事先了解到哈爾濱舉辦冰雪節的自然條件有( )
①河流冰層厚,冰雕原材料充足②舉辦冰雪節經驗豐富③積雪厚且雪期長④當地居民熱情好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黑龍江各地雪期越往北越長,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陸位置 D.人類活動
17.張先生去哈爾濱,選擇最近路線,依次經過的鐵路干線是( )
A.滬昆線—京廣線—京哈線 B.滬昆線—京九線—京哈線
C.滬昆線—京滬線—京哈線 D.滬昆線—京包線—京哈線
【答案】15.C 16.A 17.C
【解析】15.哈爾濱舉辦冰雪節的自然條件是緯度較高,冬季寒冷漫長,河流冰層厚,冰雕原材料充足;積雪厚且雪期長,冰雕保存時間長,①③正確;舉辦冰雪節經驗豐富、當地居民熱情好客不是自然條件,②④錯誤。故選C。
16.讀圖根據所學可知,緯度越高氣溫越低,受緯度位置影響,黑龍江各地由南向北雪期變長,主要與熱量有關,A正確,與地形、海陸位置、人類活動關系不大,BCD錯誤。故選A。
17.讀圖可知,杭州的張先生乘火車前往哈爾濱,選擇最近路線,依次經過的鐵路干線是滬昆線到上海,再經京滬線到北京,再經京哈線到哈爾濱。故選C。
(2024·海南·中考真題)2023年12月,隨著港珠澳大橋旅游正式向公眾開放,祖國內地赴港、澳旅游的人持續增長。讀表為香港出口商品的地區構成和圖為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香港進出口商品的地區構成
項目 時間 進口比重 出口比重
祖國內地 其他國家和地區 祖國內地 其他國家和地區
2010 45.5% 54.5% 44.9% 55.1%
2020 45.4% 54.96% 59.18% 40.82%
18.關于港珠澳大橋表述正確的是( )
①聯通了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②促進港澳地區旅游業發展
③連接香港、澳門、廣州三地
④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內部聯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據表可知,香港2020年相較于2010年( )
A.和祖國內地經濟聯系更加緊密
B.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商品比重上升
C.從祖國內地進口商品比重增大
D.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商品比重下降
【答案】18.D 19.A
【解析】18.由圖可知,港珠澳大橋將香港到珠海、澳門的車程從3小時縮短至約45分鐘,大大提升了三地之間的通行效率,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內部聯系,促進港澳地區旅游業發展,港珠澳大橋沒有連接東南亞,②④正確,①③錯誤。故選D。
19.據表可知,香港2020年相較于2010年,香港和祖國內地經濟聯系更加緊密,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商品比重下降,從祖國內地進口商品比重有所減少,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商品比重上升,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024·山東棗莊·中考真題)為應對某種極端天氣,人們在停車場里或地鐵站里堆放著沙袋,如下列圖片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0.在哪種極端天氣來臨時需要用到這些沙袋( )
A.霧霾 B.強風 C.暴雨 D.酷暑
21.為應對這種極端天氣的正確做法還有( )
A.配戴口罩 B.躲在樹下 C.跑到戶外 D.居家避險
【答案】20.C 21.D
【解析】20.暴雨時,可能使停車場或地鐵站的車輛被浸泡,因此,很多停車場、地鐵站準備很多沙袋,當暴雨來臨時,可以阻擋暴雨的侵入,減少損失,C正確。停車場或地鐵站一般位于地下,受霧霾、強風和酷暑的影響很小,ABD錯誤。故選C。
21.為應對暴雨這種極端天氣的危害,正確做法是居家避險,盡量不要外出,D正確。配戴口罩、躲在樹下不能躲避暴雨,AB錯誤。暴雨時跑到戶外增加危險,C錯誤。故選D。
(2023·四川綿陽·中考真題)動物“小樂樂”在視頻中介紹到:大家好!我的家鄉就在中國的江之頭,這里雪山連綿,沼澤密布。家鄉原來放養的牲畜很多,家人和鄰居卻越來越少了。近年來,我的家族脫離了瀕危動物物種的行列,鄰居也越來越多了。歡迎大家來看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2.“小樂樂”的家鄉在( )
A.黃土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貴高原
23.“小樂樂”的鄰居越來越多了,是因為人們在他的家鄉( )
A.修筑梯田 B.打壩淤地 C.引河水灌溉 D.建立保護區
【答案】22.C 23.D
【解析】22.讀材料可知,“小樂樂”的家鄉在中國的江之頭,這里雪山連綿,沼澤密布。這樣的自然景觀特征更符合青藏高原的地理環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擁有眾多的雪山和廣闊的沼澤地,與描述相符,C正確;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排除A;內蒙古高原的地表特征為地面坦蕩、一望無際,排除B;云貴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地形崎嶇,喀斯特地貌顯著,排除D。故選C。
23.讀材料可知,“小樂樂”家鄉原來放養的牲畜很多,家人和鄰居卻越來越少了。近年來,我的家族脫離了瀕危動物物種的行列,鄰居也越來越多了。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措施。通過設立保護區,可以限制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干擾,為野生動物提供安全的棲息地,從而有助于動物數量的恢復和增長,D正確;修筑梯田主要是為了解決山地和丘陵地區的農耕問題,與動物數量增加無直接關系,且可能因農耕活動進一步影響生物多樣性,A錯誤;打壩淤地是一種水土保持措施,主要用于攔截泥沙、淤地造田,同樣與動物數量增加無直接聯系,B錯誤;引河水灌溉主要是為了促進農業生產,同樣不涉及動物保護或數量增加的問題,C錯誤。故選D。
(2024·山東威海·中考真題)讀滬昆高鐵線路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24.滬昆高鐵途經的省級行政區有( )
A.浙贛湘黔 B.浙皖湘黔 C.浙皖湘桂 D.浙贛湘桂
25.滬昆高鐵的開通( )
A.有效緩解東部城市資源緊張 B.方便云貴高原鮮花外運
C.極大促進沿線地區人員流動 D.有效改善沿線生態環境
【答案】24.A 25.C
【解析】24.讀圖可知,滬昆高鐵東起上海,西至云南昆明,自東向西依次經過省級行政區有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貴州省、云南省,其簡稱分別是滬、浙、贛、湘、貴(或黔)、云(或滇),A正確。滬昆高鐵沒有經過安徽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其簡稱分別是皖和桂,BCD錯誤。故選A。
25.高鐵運輸的是人而不是貨物,所以無法緩解東部城市資源緊張,也不能“方便云貴高原鮮花外運”,AB錯誤;滬昆高鐵的開通有助于加強沿線地區經濟聯系,促進東西方向人口流動,C正確;高鐵的開通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了沿線地區生態環境,D錯誤。故選C。
二、解答題(本題共4小題,共45分)
26.(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為了認識農業的重要性,小明以歐洲西部為例探究環境對農業發展的影響。根據資料完成探究問題。
區域整體探究:
(1)根據歐洲西部自然環境差異,左圖中①②③三地主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是( )(單項選擇)
A.①畜牧業②種植業③林業 B.①種植業②林業③畜牧業
C.①種植業②畜牧業③林業 D.①林業②畜牧業③種植業
國家案例探究:具體到某個國家,農業發展情況是怎樣的呢,小明以法國為例進一步探究。
(2)小明知道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大部分地區以畜牧業為主。但是他發現,巴黎盆地主要發展的卻是種植業。請說出巴黎盆地發展種植業的優勢自然條件。(說出2點)
(3)小明認為A地以畜牧業為主,不僅與溫帶海洋性氣候有關,還與地形有關。請從地形角度說明A地發展畜牧業的原因。
拓展應用:根據前面的探究方法,小明對新疆的農業分布與發展進行了探究。
(4)新疆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區。據圖推測新疆畜牧業分布的主要地形類型。
2023年9月,新疆“海鮮”迎來大豐收登上熱搜。科研人員在鹽堿水里添加特定的微量元素和益生菌,調配出適合不同海鮮生長的“人工海水”。經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和政府對鹽堿地養殖產業的推動,新疆已成功實現“海鮮陸養”,產品暢銷國內外。
(5)根據資料說出新疆發展“海鮮陸養”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各說出1條)
感悟提升:
(6)通過探究,小明得出以下結論。結合你的認知,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單項選擇)
①農業發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②自然環境對現代農業的影響相對增強③區域學習時既要關注整體特征,又要關注內部差異④區域學習時可以將不同區域進行對比研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26.(1)D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光照條件相對較好
(3)A地地形為高原,有大面積的草地
(4)山地
(5)自然條件:鹽堿地廣布、污染少;社會經濟條件:技術支撐,政府扶持
(6)D
【解析】26.本大題以歐洲西部地形、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法國農業分布、地形、氣候示意圖及新疆海鮮養殖區分布示意圖等圖文資料為材料,設置六道小題,涉及歐洲西部的農業、巴黎盆地發展種植業的條件、新疆畜牧業分布的主要地形類型、新疆發展“海鮮陸養”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等內容,考查學生對圖文資料的分析運用能力。
(1)據圖和所學知識分析可知,①地位于歐洲西部的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該半島地形以山地為主,適合發展林業;②地位于英國,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適合發展畜牧業;③地位于波德平原,地形平坦,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種植業的發展,D正確,ABC錯誤。故選D。
(2)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巴黎盆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塞納河流經,灌溉水源充足,同時降水相對較少,光照較為充足,故有利于種植業的發展。
(3)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A地為法國的中央高原,該高原海拔較高,有大面積的草地,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放牧空間。
(4)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新疆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區,其畜牧業主要分布在天山、阿爾泰山山地,故新疆畜牧業分布的主要地形類型是山地。
(5)據材料分析可知,新疆發展“海鮮陸養”的自然條件:新疆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干旱,蒸發旺盛,鹽堿地廣布,為“海鮮陸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新疆地廣人稀,大部分區域遠離城市,污染少,為海鮮提供了純凈的生長環境。新疆發展“海鮮陸養”的社會經濟條件:科研人員調配出適合不同海鮮生長的“人工海水”說明有技術支撐;政府對鹽堿地養殖產業的推動說明有政府政策的扶持。
(6)農業發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區域學習時既要關注整體特征,又要關注內部差異;區域學習時可以將不同區域進行對比研究,①③④正確;隨著科技的發展,自然環境對現代農業的影響相對減弱,②錯誤。D正確,ABC錯誤。故選D。
27.(2023·山東泰安·中考真題)“氣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結合以下圖文資料,完成“地形、氣候、河流間相互影響”的主題探究活動。
主題一:地形與氣候
地形起伏不僅使它本身的氣候顯著不同,而且高聳綿亙的山脈,往往是低層空氣流動運行的障礙。
(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了氣溫隨地勢的變化規律是 。
(2)北美洲西部沿海北緯40°~60°之間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該氣候南北狹長分布的原因是 。
主題二:地形與河流
“水隨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激情與溫順的河流沖洗著地球表面,塑造了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3)“滾滾長江東逝水”;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河流隨勢流入北冰洋。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河流呈 狀向四周分流。
(4)一般而言,山區河流流速較快, 資源豐富;平原地區河流流速較慢,具有一定 價值。
(5)地表河水沖刷河床及沿岸,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態。如峽谷、沖積平原、河口 洲。
主題三:氣候與河流
“河流承載著四季的變化”氣候影響河流水的來源與水文特征。
(6)濕潤、半濕潤地區的外流河水主要來自于 ,如長江、黃河;干旱地區的內流河水主要來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如塔里木河。
(7)熱帶雨林氣候區河流流量 (大/小),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河流一般有結冰期。由此可見,自然環境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答案】27.(1)氣溫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溫帶海洋性 受西部高大山脈的阻擋
(3)放射
(4)水能 航運
(5)三角
(6)大氣降水
(7)大
【解析】27.本題以北美洲氣候示意圖等為材料,涉及地形、氣候、河流間的相互影響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意思是人間四月,繁花落盡,而山上古寺的桃花卻剛剛盛開,描述的是氣溫的垂直差異。這是由于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造成的(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
(2)據圖可知,北美洲西部沿海北緯40°~60°之間,分布著狹長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北美洲西部多高大的山脈,由于山脈多為南北走向,來自太平洋的濕潤空氣僅能到達西部沿海地區,不能深入內陸,使得北美洲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僅分布于西部沿海的狹長地帶。
(3)亞洲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地勢最為高峻,四周分布著較低的地形單元,如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恒河平原等,使得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受地形影響,亞洲的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4)山區地勢崎嶇,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平原地勢較為平坦,水流平緩,具有一定的航運價值。
(5)河口處水流速度驟減,常有大量泥沙沉積而形成三角形沙洲,被稱為河口三角洲。
(6)濕潤、半濕潤地區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豐沛,河流多為外流河,外流河水也主要來自于大氣降水。
(7)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高溫多雨,降水豐沛,河流流量大。
28.(2022·山東德州·中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甘肅育種基地、四川育種基地、海南育種基地是我國三大國家育種基地,其中位于甘肅省的河西走廊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
材料二在沙漠中修路首先要解決風沙問題。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建設中總體方針是“先防后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
材料三西北地區示意圖、河西走廊位置圖、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圖和“過沙橋”示意圖
(1)西北地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在西地區示意圖中找出一項能反映該特征的地理信息 。
(2)甘肅省地處青藏高原、 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過渡地帶,東西狹長延伸,自然環境十分復雜,據圖分析該省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是 ;甘肅育種基地與四川育種基地相比,突出的優勢氣候條件是 (至少兩條)。
(3)祁連山脈被稱為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試分析原因: ;
結合水資源的利用,請為河西走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建議: 。
(4)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中的和若鐵路(和田至若羌)在風沙特別嚴重的地段,采取以橋代路的設計方案,建設了“過沙橋”,分析其作用: 。
(5)塔里木盆地是我國西氣東輸工程的重要源地。試分析西氣東輸工程對本區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 。
【答案】28.(1)干旱 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地表分布著大面積的沙漠
(2)黃土 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光照條件好;晝夜溫大;氣候干燥,有利于種子的晾曬(至少兩條)
(3)祁連山脈的高山冰雪融水為河西走廊提供充足的水源 改變農業灌溉方式,發展節水(噴灌、滴灌)農業;調整產業結構;種植耐早的作物;設立專門的水資源管理機構;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
(4)有利于風沙經過,減少風沙沉積;防止風沙對鐵路的掩埋
(5)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解析】28.本題以西北地區為材料,設置五個小題,涉及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水資源的利用、降水的分布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讀圖可知,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地表分布著大面積的沙漠,故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2)讀圖可知,甘肅省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過渡地帶,該省區自東南向西北距離海洋越來越遠,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甘肅育種基地光照條件好;晝夜溫大;氣候干燥,有利于種子的晾曬,四川育種基地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較豐富,光照不如甘肅育種基地充足。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祁連山脈的高山冰雪融水為河西走廊提供充足的水源,因此被譽為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該地區水資源不足,應調整產業結構;種植耐早的作物;改變農業灌溉方式,發展節水(噴灌、滴灌)農業等。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以橋代路的設計方案,建設了“過沙橋”有利于風沙經過,減少風沙沉積;防止風沙對鐵路的掩埋。
(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氣東輸工程將塔里木盆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就業機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對東部地區的影響是緩解能源緊張,改善當地的空氣質量等。
29.(2023·山東泰安·中考真題)大美吉林我的家。吉林省的小明同學,懷著對家鄉深沉的熱愛,用地理特有的視角,向遠方的客人推介自己的家鄉。請你結合小明同學的資料,一起感受美麗的吉林,并完成文中問題。
吉林有形態最美的雪花,有口感最好的大米,有世界級的山珍與水源,有秀麗的水鄉澤國,更有硬氣的老工業基地。吉林雖然低調,但從不缺少驚喜,這片18.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到底還藏著多少寶藏?聽我娓娓道來。
【三個吉林】
(1)地處東北亞地理中心位置的吉林,總體地勢 。以大黑山為界,可將吉林劃分為三部分:“東吉林”是 (地形類型或地形區),山珍大多來自這里;“中吉林”是泛著油光的 ,支撐起吉林80%的糧食產量;“西吉林”是茫茫草原、湖泡與濕地,牛羊成群,水產豐裕。
【中國糧倉】
(2)東北水稻,地處世界黃金粳稻帶(北緯40°~45°)上的吉林中部地區,是東北優質水稻種植的核心區域(生產基地)。山好、水好、地好、氣候好,加上勤勞的吉林人民,造就了潔白晶瑩,質地密實,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的吉林大米,即使生米也能聞到撲鼻的香味。請從氣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吉林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
(3)2021年,吉林粳稻種植面積1300萬畝,稻谷總產量125億斤,其中一半以上銷往省外,供給全國。吉林玉米產量達到600億斤左右,產量居全國第二,出口量穩居全國第一。吉林稻米和玉米的商品率 (高/低),原因是 。
【北方肉庫】
(4)吉林的中部和西部,都是我國北方優勢肉牛的主產區。長春的某牛肉生產企業出口量連續多年占全國50%的份額。喂養牛羊的飼料來自作物秸稈,吉林全省飼料化利用秸稈1216萬噸,實現了從“糧倉”到“肉庫”的華麗升級。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秸稈飼料化對種植戶和養殖戶各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 。(選擇一方作答即可)
【商圈C位】
(5)吉林是東北亞經濟樞紐,具有老工業基地振興優勢。韓國市場上80%的明太魚來自吉林東部長白山區的延邊,進口辣椒的80%來自吉林西部濕地草原上的洮南;近海的琿春,是東北亞重要的海產品加工集散地;群山環繞的梅河口,隱藏著一個“全球松子貿易帝國”;從“一汽解放”到“長客高鐵”,“吉林制造”令國人驕傲。簡要分析吉林占據東北亞商圈C位的位置優勢。
【希望田野】
(6)吉林農業種出了滿滿的“科技感”,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水平達到90%以上,生物技術在病蟲害防治中普遍應用,田地里安裝攝像頭,無線傳感器實時采集光照、溫度、濕度等參數,田間環境實時掌控,育苗、插秧、收割、倉儲、加工全程信息化,莊稼情況盡在農民伯伯的手機中。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科技發揮了哪些作用。
【答案】29.(1)東高西低/東南高西北低 山地/長白山 黑土地(東北平原)
(2)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水熱充足,雨熱同期,晝夜溫差大;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高 地廣人稀,糧食自身消費少
(4)對種植戶:秸稈資源化,增加收入;對養殖戶:利用秸稈飼料節約成本,增加收入
(5)位于東北亞中心位置,與俄羅斯、朝鮮相鄰,與韓國、日本空間距離較近
(6)機械化的使用,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生物技術的應用,減少了病蟲害,提高了產品質量;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減少環境污染等。
【解析】29.本題以吉林省為材料,涉及東北地區自然條件、農業發展、工業發展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相關知識點解決問題的能力。
(1)從等高線顏色可以清晰看到,吉林省東部地區高度在1000米以上,西部地區高度在200米以下,整體東高西低(東南高西北低);東部地區為長白山,屬于山地地形;中吉林發展糧食種植業離不開東北平原的黑土地,土壤肥沃,利于農業發展。
(2)本題要求從氣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吉林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從氣候來看,吉林地處東北平原中部,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好,且中緯度地帶,晝夜溫差較大;從地形來看,該地地處東北平原,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且黑土地眾多,土壤肥沃,利于農業發展。
(3)吉林省稻谷總產量125億斤,玉米產量達到600億斤左右,產量豐富,人口較為稀少,相對地廣人稀,糧食自身消費少,故其稻米和玉米的商品率高。
(4)本題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回答。對于種植戶而言,將秸稈資源化,可以實現秸稈營收,能夠增加經濟收入;對于養殖戶而言,利用秸稈喂養牛羊,可以使得飼料使用減少,節約養殖成本,也能增加收入。
(5)C位所代表的是中心位置。從位置來看,吉林省位于東北亞居中位置,處于接近中心的位置,周邊與俄羅斯、朝鮮相鄰,同時與韓國日本空間距離也較近,其地理位置優越,占據東北亞商圈C位的位置優勢。
(6)本題要從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角度回答。材料提及,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水平達到90%以上,機械化的投入使用,將田間環境信息化管理,實現田間環境實時掌控,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糧食安全;同時生物技術在病蟲害防治中普遍應用,可以減少病蟲害,提升糧食品質,也能提高糧食質量;生物技術的使用,田間環境實時掌控,可以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也能減少環境污染,進一步促進食品安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04(北京專用)
(本卷共29小題,滿分70分,考試用時70分鐘)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2024年“五一”黃金周期間,小明一家人從成都乘坐高鐵到自貢游玩。出自貢站后,小明用手機預約網約車前往自貢恐龍博物館。下圖為手機導航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上網約車后,小明在手機導航圖上查看到車輛的行進方向是( )
A.西—東北—東南 B.西—西北—東南
C.東—東北—西南 D.東—西北—西南
2.小明點擊“+”放大地圖時,手機地圖( )
A.圖幅變小 B.比例尺變小 C.顯示范圍變小 D.顯示內容更簡略
3.小明一家人游覽了自貢后,了解到自貢有以下別稱( )
①千年鹽都②中國酒都③中國燈城④恐龍之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近年來兩國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加強。讀法國氣候類型分布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4.關于法國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地中海南岸 B.地跨東、西半球
C.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D.塞納河結冰期較長
5.我國某公司經理8月份到法國考察,以下見聞不可信的是( )
A.當地居民飲食以乳肉制品為主 B.馬賽陰雨連綿,內澇嚴重
C.許多居民周末到教堂做禮拜 D.盧浮宮內游客眾多
(2023·江蘇無錫·中考真題)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當自然增長率為0時,是人口總量從增加到減少的轉折點。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圖中人口自然增長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圖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四川綿陽·中考真題)羅斯海位于南極大陸邊緣(如圖),羅斯冰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冰架(與大陸架相連的海面上的冰體)。科考發現,近年羅斯冰架崩離、消融明顯。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8.羅斯冰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年降水量多 B.海水蒸發強 C.常年氣溫低 D.大風日數多
9.科學家發現羅斯冰架崩離和消融明顯,借助了南極的( )
A.地形剖面圖 B.衛星影像 C.資源分布圖 D.天氣預報
(2024·山東威海·中考真題)2023年9月,中國在首屆非洲氣候峰會上宣布實施“非洲光帶”項目。非洲擁有全世界60%的太陽能資源,但光伏發電裝置僅占全球的1%。讀非洲氣候及主要地形區分布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0.非洲太陽能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低,晴天多 B.距海遠,降水少
C.海拔高,氣溫低 D.污染少,光照強
11.非洲光伏發電裝置少的原因是( )
A.氣候惡劣,旱災頻發 B.礦產豐富,能源充足
C.資金短缺,技術落后 D.人口密集,土地緊張
(2024·山東日照·中考真題)下圖為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確定丙、丁兩地區分界線的主導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人口 D.河流
13.甲丁兩地區都有棉花產區。相較于甲地區,丁地區棉花生產的自然優勢是( )
A.降水豐富 B.土地肥沃
C.晝夜溫差大 D.蘭新鐵路經過
14.四地區中( )
A.甲地區易發生的地質災害是旱澇災害
B.乙地區在濕熱環境下發育了肥沃的黑土
C.丙地區太陽能、天然氣等可再生資源豐富
D.丁地區景觀自西向東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2024·山東濟寧·中考真題)2023年冬季,哈爾濱冰雪節火遍全國,各地的冰雪愛好者競相趕往哈爾濱,觀賞冰雕、冰燈美景,體驗冰雪運動。杭州的張先生乘火車前往哈爾濱進行了一次“冰雪之旅”。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5.張先生事先了解到哈爾濱舉辦冰雪節的自然條件有( )
①河流冰層厚,冰雕原材料充足②舉辦冰雪節經驗豐富③積雪厚且雪期長④當地居民熱情好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黑龍江各地雪期越往北越長,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陸位置 D.人類活動
17.張先生去哈爾濱,選擇最近路線,依次經過的鐵路干線是( )
A.滬昆線—京廣線—京哈線 B.滬昆線—京九線—京哈線
C.滬昆線—京滬線—京哈線 D.滬昆線—京包線—京哈線
(2024·海南·中考真題)2023年12月,隨著港珠澳大橋旅游正式向公眾開放,祖國內地赴港、澳旅游的人持續增長。讀表為香港出口商品的地區構成和圖為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香港進出口商品的地區構成
項目 時間 進口比重 出口比重
祖國內地 其他國家和地區 祖國內地 其他國家和地區
2010 45.5% 54.5% 44.9% 55.1%
2020 45.4% 54.96% 59.18% 40.82%
18.關于港珠澳大橋表述正確的是( )
①聯通了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②促進港澳地區旅游業發展
③連接香港、澳門、廣州三地
④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內部聯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據表可知,香港2020年相較于2010年( )
A.和祖國內地經濟聯系更加緊密
B.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商品比重上升
C.從祖國內地進口商品比重增大
D.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商品比重下降
(2024·山東棗莊·中考真題)為應對某種極端天氣,人們在停車場里或地鐵站里堆放著沙袋,如下列圖片所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0.在哪種極端天氣來臨時需要用到這些沙袋( )
A.霧霾 B.強風 C.暴雨 D.酷暑
21.為應對這種極端天氣的正確做法還有( )
A.配戴口罩 B.躲在樹下 C.跑到戶外 D.居家避險
(2023·四川綿陽·中考真題)動物“小樂樂”在視頻中介紹到:大家好!我的家鄉就在中國的江之頭,這里雪山連綿,沼澤密布。家鄉原來放養的牲畜很多,家人和鄰居卻越來越少了。近年來,我的家族脫離了瀕危動物物種的行列,鄰居也越來越多了。歡迎大家來看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2.“小樂樂”的家鄉在( )
A.黃土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貴高原
23.“小樂樂”的鄰居越來越多了,是因為人們在他的家鄉( )
A.修筑梯田 B.打壩淤地 C.引河水灌溉 D.建立保護區
(2024·山東威海·中考真題)讀滬昆高鐵線路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24.滬昆高鐵途經的省級行政區有( )
A.浙贛湘黔 B.浙皖湘黔 C.浙皖湘桂 D.浙贛湘桂
25.滬昆高鐵的開通( )
A.有效緩解東部城市資源緊張 B.方便云貴高原鮮花外運
C.極大促進沿線地區人員流動 D.有效改善沿線生態環境
二、解答題(本題共4小題,共45分)
26.(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為了認識農業的重要性,小明以歐洲西部為例探究環境對農業發展的影響。根據資料完成探究問題。
區域整體探究:
(1)根據歐洲西部自然環境差異,左圖中①②③三地主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是( )(單項選擇)
A.①畜牧業②種植業③林業 B.①種植業②林業③畜牧業
C.①種植業②畜牧業③林業 D.①林業②畜牧業③種植業
國家案例探究:具體到某個國家,農業發展情況是怎樣的呢,小明以法國為例進一步探究。
(2)小明知道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大部分地區以畜牧業為主。但是他發現,巴黎盆地主要發展的卻是種植業。請說出巴黎盆地發展種植業的優勢自然條件。(說出2點)
(3)小明認為A地以畜牧業為主,不僅與溫帶海洋性氣候有關,還與地形有關。請從地形角度說明A地發展畜牧業的原因。
拓展應用:根據前面的探究方法,小明對新疆的農業分布與發展進行了探究。
(4)新疆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區。據圖推測新疆畜牧業分布的主要地形類型。
2023年9月,新疆“海鮮”迎來大豐收登上熱搜。科研人員在鹽堿水里添加特定的微量元素和益生菌,調配出適合不同海鮮生長的“人工海水”。經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和政府對鹽堿地養殖產業的推動,新疆已成功實現“海鮮陸養”,產品暢銷國內外。
(5)根據資料說出新疆發展“海鮮陸養”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各說出1條)
感悟提升:
(6)通過探究,小明得出以下結論。結合你的認知,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單項選擇)
①農業發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②自然環境對現代農業的影響相對增強③區域學習時既要關注整體特征,又要關注內部差異④區域學習時可以將不同區域進行對比研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2023·山東泰安·中考真題)“氣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結合以下圖文資料,完成“地形、氣候、河流間相互影響”的主題探究活動。
主題一:地形與氣候
地形起伏不僅使它本身的氣候顯著不同,而且高聳綿亙的山脈,往往是低層空氣流動運行的障礙。
(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明了氣溫隨地勢的變化規律是 。
(2)北美洲西部沿海北緯40°~60°之間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該氣候南北狹長分布的原因是 。
主題二:地形與河流
“水隨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激情與溫順的河流沖洗著地球表面,塑造了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3)“滾滾長江東逝水”;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河流隨勢流入北冰洋。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河流呈 狀向四周分流。
(4)一般而言,山區河流流速較快, 資源豐富;平原地區河流流速較慢,具有一定 價值。
(5)地表河水沖刷河床及沿岸,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態。如峽谷、沖積平原、河口 洲。
主題三:氣候與河流
“河流承載著四季的變化”氣候影響河流水的來源與水文特征。
(6)濕潤、半濕潤地區的外流河水主要來自于 ,如長江、黃河;干旱地區的內流河水主要來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如塔里木河。
(7)熱帶雨林氣候區河流流量 (大/小),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河流一般有結冰期。由此可見,自然環境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28.(2022·山東德州·中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甘肅育種基地、四川育種基地、海南育種基地是我國三大國家育種基地,其中位于甘肅省的河西走廊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
材料二在沙漠中修路首先要解決風沙問題。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建設中總體方針是“先防后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
材料三西北地區示意圖、河西走廊位置圖、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圖和“過沙橋”示意圖
(1)西北地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在西地區示意圖中找出一項能反映該特征的地理信息 。
(2)甘肅省地處青藏高原、 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過渡地帶,東西狹長延伸,自然環境十分復雜,據圖分析該省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是 ;甘肅育種基地與四川育種基地相比,突出的優勢氣候條件是 (至少兩條)。
(3)祁連山脈被稱為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試分析原因: ;
結合水資源的利用,請為河西走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建議: 。
(4)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中的和若鐵路(和田至若羌)在風沙特別嚴重的地段,采取以橋代路的設計方案,建設了“過沙橋”,分析其作用: 。
(5)塔里木盆地是我國西氣東輸工程的重要源地。試分析西氣東輸工程對本區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 。
29.(2023·山東泰安·中考真題)大美吉林我的家。吉林省的小明同學,懷著對家鄉深沉的熱愛,用地理特有的視角,向遠方的客人推介自己的家鄉。請你結合小明同學的資料,一起感受美麗的吉林,并完成文中問題。
吉林有形態最美的雪花,有口感最好的大米,有世界級的山珍與水源,有秀麗的水鄉澤國,更有硬氣的老工業基地。吉林雖然低調,但從不缺少驚喜,這片18.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到底還藏著多少寶藏?聽我娓娓道來。
【三個吉林】
(1)地處東北亞地理中心位置的吉林,總體地勢 。以大黑山為界,可將吉林劃分為三部分:“東吉林”是 (地形類型或地形區),山珍大多來自這里;“中吉林”是泛著油光的 ,支撐起吉林80%的糧食產量;“西吉林”是茫茫草原、湖泡與濕地,牛羊成群,水產豐裕。
【中國糧倉】
(2)東北水稻,地處世界黃金粳稻帶(北緯40°~45°)上的吉林中部地區,是東北優質水稻種植的核心區域(生產基地)。山好、水好、地好、氣候好,加上勤勞的吉林人民,造就了潔白晶瑩,質地密實,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的吉林大米,即使生米也能聞到撲鼻的香味。請從氣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吉林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
(3)2021年,吉林粳稻種植面積1300萬畝,稻谷總產量125億斤,其中一半以上銷往省外,供給全國。吉林玉米產量達到600億斤左右,產量居全國第二,出口量穩居全國第一。吉林稻米和玉米的商品率 (高/低),原因是 。
【北方肉庫】
(4)吉林的中部和西部,都是我國北方優勢肉牛的主產區。長春的某牛肉生產企業出口量連續多年占全國50%的份額。喂養牛羊的飼料來自作物秸稈,吉林全省飼料化利用秸稈1216萬噸,實現了從“糧倉”到“肉庫”的華麗升級。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秸稈飼料化對種植戶和養殖戶各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 。(選擇一方作答即可)
【商圈C位】
(5)吉林是東北亞經濟樞紐,具有老工業基地振興優勢。韓國市場上80%的明太魚來自吉林東部長白山區的延邊,進口辣椒的80%來自吉林西部濕地草原上的洮南;近海的琿春,是東北亞重要的海產品加工集散地;群山環繞的梅河口,隱藏著一個“全球松子貿易帝國”;從“一汽解放”到“長客高鐵”,“吉林制造”令國人驕傲。簡要分析吉林占據東北亞商圈C位的位置優勢。
【希望田野】
(6)吉林農業種出了滿滿的“科技感”,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水平達到90%以上,生物技術在病蟲害防治中普遍應用,田地里安裝攝像頭,無線傳感器實時采集光照、溫度、濕度等參數,田間環境實時掌控,育苗、插秧、收割、倉儲、加工全程信息化,莊稼情況盡在農民伯伯的手機中。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科技發揮了哪些作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阳原县| 田林县| 福海县| 家居| 郯城县| 顺昌县| 象山县| 武平县| 黄平县| 新沂市| 丁青县| 法库县| 阳信县| 弥渡县| 科技| 郎溪县| 遵义县| 岑巩县| 伊宁县| 屏山县| 师宗县| 纳雍县| 毕节市| 平江县| 高青县| 扎赉特旗| 新巴尔虎左旗| 辽阳市| 祁阳县| 额济纳旗| 乌拉特后旗| 离岛区| 高雄县| 乐安县| 博乐市| 沙雅县| 新平| 麦盖提县| 红桥区|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