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年級學情練(四)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糖類均是能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B.毛發完全燃燒只生成和C.硫酸銨溶液能使蛋白質變性 D.油脂可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生成甘油2.下列物質中能與溶液作用發生顯色反應的是A. B. C. D.3.下列有機物具有順反異構現象的是A. B.C. D.4.下列有關有機物的化學用語正確的是A.乙烯的結構簡式為 B.苯的實驗式為C.甲烷的分子結構模型為 D.甲醛的電子式為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含有羥基的物質都能與溶液反應B.的官能團名稱為醛基C.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的有機物不一定是同分異構體D.和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兩者互為同系物6.基于有機小分子的不對稱催化榮獲諾貝爾化學獎,人們首次發現并驗證了手性分子作為有機催化劑的優越性。連有四個不同基團的碳原子稱為手性碳,下列有機物中含有手性碳的是A. B. C. D.7.下列烷烴的系統命名中,不正確的是A.二甲基丁烷 B.二甲基丁烷C.甲基乙基戊烷 D.三甲基丁烷8.以乙烯和丙炔酸()為原料制備有機物經過的反應類型為A.加成反應、取代反應、酯化反應 B.氧化反應、消去反應、取代反應C.取代反應、加成反應、酯化反應 D.還原反應、取代反應、酯化反應9.實驗室利用苯與濃硝酸、濃硫酸制取并提純硝基苯的實驗過程中,下列裝置未涉及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10.鹵代烴能夠發生反應:,下列有機物中可合成的是A.B. C. D.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和互為同系物B.的系統命名為甲基乙基丁烷C.乙醇和二甲醚互為同分異構體D.利用乙醇的還原性以及的顏色差異來檢驗酒后駕車12.根據實驗操作和現象,可得出相應結論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A 將銅絲放在酒精燈上灼燒變黑后,趁熱伸入乙醇中,反復幾次 銅絲由黑色變為紅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 乙醇可以發生氧化反應B 向溶液中逐滴滴加過量氨水 溶液先變渾濁,最終變澄清 可以與分子形成分子間氫鍵C 常溫下,向飽和溶液中先加入的溶液,再加入幾滴的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加入溶液后生成黃色沉淀 常溫下,D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熱,加入新制的懸濁液 無磚紅色沉淀 蔗糖未水解A.A B.B C.C D.D13.有機物M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活性,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M的分子式為B.在一定條件下最多能與加成C.等質量的M分別與足量的金屬鈉和氫氧化鈉反應,消耗金屬鈉和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D.M存在分子中含有苯環的同分異構體二、多選題14.布洛芬具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但口服該藥對胃、腸道有刺激性,可以對該分子用如下所示的方法修飾:,以減輕副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布洛芬分子內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內 B.該做法使藥品酸性減弱,降低對腸胃的刺激性C.布洛芬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該修飾方法發生的反應為氧化反應15.由有機物甲制備丁的路線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丙和甘油 B.乙的一氯代物有2種(不含立體異構)C.①②③反應類型不同 D.丙與丙二酸在一定條件下可縮聚成高聚物三、填空題16.有機物的鑒別和推斷有機物的結構是有機化學的重要研究之一。回答下列問題:(1)用化學方法鑒別苯、乙醇、己烯、甲醛溶液和苯酚溶液。分別取三份各溶液的樣本于試管中,寫出鑒別方法和所用化學試劑的先后順序:i. ;ii. ;iii. 。(2)完成下列推斷。①某有機化合物A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30,分子中含碳,含氫,其余為氧。此有機物既可與金屬鈉反應,又可與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反應。i.通過計算確定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 。ii.根據該有機物的性質,其結構簡式為 。②某有機化合物B含碳,氫,氧,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甲烷的5.9倍。i.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 。ii.在常溫下,該有機物可與溴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該有機物恰好與作用,據此確定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 。③某有機化合物C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29,燃燒該有機物,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密度為)。i.該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為 。ii.取該有機化合物與足量銀氨溶液反應,析出金屬銀。該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 。四、解答題17.草酸(,熔點分解)是常見有機化工原料,廣泛用于醫藥、冶金和化工等部門,其用量隨著工業的大力發展不斷增加,以乙炔和硝酸為原料制備草酸工藝過程簡單,易實現連續化、自動化,是煤化工路線合成草酸的一條新途徑。(一)乙炔的制備已知:電石的主要成分是,還有少量的回答下列問題:(1)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的目的是 。(2)裝置B中溶液的作用是 。(二)草酸的制備(3)通入裝置F后能觀察到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則裝置F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研究表明當硝酸的質量分數超過,草酸的產率開始下降,其原因是 。(4)裝置G的作用是 。(三)草酸純度的測定步驟i.稱取草酸樣品,配制成溶液;步驟ii.量取所配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酸性溶液充分反應;步驟iii.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的溶液至溶液中紫紅色退去,消耗溶液體積為。(5)滴定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6)通過計算確定原試樣中草酸的純度為 %。18.某同學在實驗室設計如下實驗裝置(加熱及夾持儀器已省略),以苯甲醛()為原料制備間溴苯甲醛()。有關物質的性質見下表:物質 苯甲醛 間溴苯甲醛 二氯乙烷 液溴熔點/℃沸點/℃ 179 83.5 58.78性狀 能與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微溶于水 固體或透明黃色液體 難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等 深棕紅色重質液體,容易揮發相對分子質量 106 185 99 160實驗步驟:步驟1:將三頸瓶中一定配比的無水(催化劑)、二氯乙烷(作溶劑)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溫至,通過分液漏斗緩慢滴加液溴,保溫反應一段時間,冷卻;步驟2:將反應混合物緩慢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中,攪拌、靜置、分液。有機相用溶液洗滌;步驟3:經洗滌的有機相加入適量無水固體,放置一段時間后過濾;步驟4:減壓蒸餾有機相,收集餾分。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裝置中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 ,錐形瓶中的溶液為 。(2)步驟1反應溫度控制在,采取的控溫方式為 ,寫出生成間溴苯甲醛的化學方程式: 。(3)步驟2中用溶液洗滌有機相的目的是 。(4)步驟3中加入無水固體的作用是 。(5)步驟4中減壓蒸餾后收集到的餾分帶有淡黃色,其原因是餾分中溶解有溴單質,可用稀溶液洗滌、分層、干燥再經蒸餾,即可得到無色透明的間溴苯甲醛。寫出稀溶液除溴的離子方程式: 。(6)若最后所得產品的質量為,則本次實驗間溴苯甲醛的產率為 。19.有機物H是一種新型環氧樹脂,其制備方法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化合物G的分子式為 ,所含官能團的名稱是 ,分子中 (填“有”或“無”)手性碳原子。(2)相同溫度下,A在水中的溶解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E在水中的溶解度。(3)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的反應類型為 。(4)根據C的結構特征,分析預測其可能的化學性質,完成下表。序號 結構特征 可反應的試劑 反應形成的新結構 反應類型①② 濃硫酸③ 取代反應(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F的芳香族同分異構體有 種(不含立體異構),寫出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的物質與新制的銀氨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0.有機物I是制備褪黑素(大腦松果體內分泌的一種吲哚類激素)的中間體,合成路線如圖(部分反應條件已省略):已知:I.A屬于烴類物質,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約為;Ⅱ.(其中為烴基)。回答下列問題:(1)A的名稱是 。(2)M的結構簡式為 ,其分子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 。(3)E的結構簡式為 ,的反應類型為 。(4)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核磁共振儀也能檢測出分子中的不同化學環境的碳原子。D分子中有 種不同化學環境的碳原子。(6)參照上述合成路線,設計以二氯甲烷和M為原料制備有機物的合成路線: (其他無機試劑任選)。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B C C B B A D A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CD A D AD CD16.(1) 先分別加入,加熱,有紅色沉淀生成的為甲醛溶液 分別加入溴水,褪色的為己烯,出現白色沉淀的為苯酚 分別加入金屬鈉,產生氣泡的為乙醇,無明顯現象的為苯(2)17.(1)減緩反應的速率(2)除去等氣體(3) 硝酸的濃度增大,導致硝酸的氧化性增強,會使硝酸氧化生成的草酸,導致產率降低(4)吸收,防止環境污染(5)(6)6018.(1) 冷凝回流、導氣 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2) 水浴加熱(3)去除有機相中的酸性雜質(4)干燥有機相(5)(6)19.(1) (酚)羥基 無(2)小于(3) 加成反應(4) 取代反應 消去反應 ,濃硫酸(5) 4+2Ag(NH3)2OH+2Ag↓+3NH3+H2O20.(1)乙炔(2) 或 酯基(3) 取代反應(4)(5)7(6)CH2Cl2NCCH2CNH2NCH2CH2CH2NH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