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05(云南專用)(本卷共36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第Ⅰ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表示意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中國古代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被稱為蓋天說。 →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根據月食的景象推測地球的形狀是個球體。 → 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首次實現環球航行,證實地球球是個球體。 → 20世紀,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確定地是個球體。1.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大致經歷了( )A.想象→推斷→驗證→確證 B.推斷→想象→驗證→確證C.確證→推斷→驗證→想象 D.驗證→推斷→想象→確證2.不同時期的宇宙觀,反映在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圖中能體現中國“蓋天說”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下圖是人們借助三維仿真技術模擬的地球形狀,地球是一個( )A.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規則球體 B.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規則球體C.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D.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不規則球體【答案】1.A 2.A 3.C【解析】1.古代由于人們的活動范圍狹小,科技水平落后,往往憑借自己的直覺認識世界,把地球的形狀相像為“天圓地方”;后來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根據月食的景象,推測地球的形狀是個球體,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1519年,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驗證了地球是一個球體;20世紀,人類進入太空,從太空觀察地球,并且從人造衛星上拍攝到地球的照片,確證了地球是一個球體。根據以上分析,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大致經歷了想象→推斷→驗證→確證的過程,A正確,BCD錯誤。故選A。2.“蓋天說”即“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秦朝半兩錢圓形方孔,體現了“天圓地方”;北京天壇的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①②對應的A正確。地球儀和渾天儀都是球形的,不能體現“蓋天說”,③和④所在的BCD錯誤。故選A。3.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地球的形狀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地球并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C正確,ABD錯誤。故選C。(2024·山東濱州·中考真題)油橄欖具有喜溫耐旱的特性,根系發達,葉面較硬且具有蠟質層。讀“油橄欖景觀圖”和“油橄欖生長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4.油橄欖根系發達,葉面較硬且具有蠟質.層的特性是為了適應當地( )A.全年溫和濕潤的氣候 B.全年高溫多雨的氣候C.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 D.夏季炎熱干燥的氣候5.根據油橄欖生長習性,推測其適合生長的國家是( )A.新加坡 B.印度 C.法國 D.巴西【答案】4.D 5.C【解析】4.圖中氣候類型為夏季高溫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地中海氣候。油橄欖根系發達,有利于吸收水分,樹皮厚,樹葉葉面有油質包裹,有利于防止水分蒸發,這些特征都是為了適應夏季炎熱干燥的氣候,D正確,ABC錯誤。故選D。5.根據油橄欖生長習性,油橄欖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法國南部屬于地中海氣候,C正確。新加坡、印度、巴西位于熱帶,ABD排除,故選C。(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日本和新西蘭都是經濟發達的島國。讀圖1和圖2,完成下面小題。6.日本和新西蘭的自然環境有許多共同之處,對其描述正確的是(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②地熱資源豐富③季風氣候顯著④都位于太平洋西北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對新西蘭社會經濟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 B.制造業是其支柱產業C.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D.國內消費市場廣大8.日本工業高度發達。關于日本工業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部沿海工業中心密集 B.主要出口服裝、電子產品C.多數產業為勞動密集型 D.依靠資金、技術優勢不斷布局海外市場【答案】6.A 7.C 8.D【解析】6.讀圖,新西蘭和日本均是太平洋的島國,島嶼面積較小,兩島均多山地丘陵,①正確;日本和新西蘭都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地熱資源豐富,②正確;日本屬于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顯著 ,而新西蘭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③錯誤;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新西蘭位于太平洋西南部,④錯誤。故選A。7.新西蘭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濕潤,適宜牧草生長,畜牧業發達,農業以畜牧業為主,C正確;服務業是其支柱產業,B錯誤;人口較少,勞動力不豐富,A錯誤; 國內消費市場狹小,D錯誤;故選C。8.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A錯誤;主要出口工業制成品,B錯誤;日本工業發達,向技術密集型和節能材料方向發展,C錯誤;日本依靠資金、技術等優勢,加速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和銷售基地,D正確;故選D。(2024·山東濱州·中考真題)2023年11月,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簽署500億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協議,這將打破石油美元結算壁壘,成為拓展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的重要力量。讀“中東部分國家石油資源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9.沙特阿拉伯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A.內陸地區 B.西部紅海沿岸C.東部波斯灣及其沿岸 D.北部約旦河及其沿岸10.除石油交易外,沙特阿拉伯還可利用當地自然條件與中國開展的經濟合作有( )A.光照充足,發展光伏產業 B.臨近海洋,開展深海研究C.氣候溫和,加強農業合作 D.水能豐富,交流水電技術【答案】9.C 10.A【解析】9.結合所學知識,沙特阿拉伯位于中東地區,石油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布在東部波斯灣及其沿岸。ABD錯誤,C正確。故選C。10.結合所學知識,沙特阿拉伯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光照充足,適宜發展光伏產業,A正確;沙特阿拉伯瀕臨紅海與波斯灣,海洋深度較淺,不適宜開展深海研究,B錯誤;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不利于種植業發展,C錯誤;河流稀少,水能資源缺乏,D錯誤。故選A。(2024·青海·中考真題)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國,經濟以農礦業為主,交通建設對其經濟發展尤為重要。尼日利亞南部的沿海鐵路由中國援建,全線采用了中國鐵路技術標準。下圖為尼日利亞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1.尼日利亞原油運輸到中國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是( )A.航空運輸 B.海上運輸 C.鐵路運輸 D.公路運輸12.我國相關人員在建設該沿海鐵路時,可能面臨的問題是( )A.高溫濕熱,容易中暑 B.地震頻發,威脅安全C.凍土廣布,不利修建 D.風沙肆虐,影響健康【答案】11.B 12.A【解析】11.航空運輸主要針對的是量小、緊急長距離運輸的貨物,A錯誤;尼日利亞與我國距離較遠,且運輸量大,可以采用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尼日利亞與我國沒有開通專門 的鐵路線,所以選擇水路運輸中的海上運輸,B正確,C錯誤;公路運輸適用于量小、短距離的貨物,D錯誤。故選B。12.據圖可知,沿海鐵路線主要經過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高溫多雨,所以可能面臨高溫濕熱,容易中暑的問題,A正確;該地區為板塊內部,地殼穩定,不易發生地震,B錯誤;位于熱帶,沒有凍土,C錯誤;以熱帶雨林植被為主,所以風沙少,D錯誤。故選A。(2024·江西·中考真題)巴西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資源豐富。某跨國公司計劃投資一個熱帶雨林開發項目,為此政府召開了聽證會。下圖示意參會各方的主要觀點。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濕熱 B.地形復雜 C.地勢高峻 D.四面環海14.參會各方中,其觀點立足于雨林生態價值的是( )A.外商代表 B.土著居民 C.政府官員 D.環保人士15.綜合各方觀點,合理開發雨林的方式是( )A.停止開發,保護雨林 B.適度開發,珍惜資源C.大力開發,賺取外匯 D.全面開發,增加耕地【答案】13.A 14.D 15.B【解析】13.亞馬孫平原屬熱帶雨林氣候,氣候濕熱,植被生長茂盛,熱帶雨林資源豐富;亞馬孫平原地形平坦,東部臨海,其余三面陸地。BCD錯誤,故選A。14.由題可知,環保人士觀點立足于雨林生態價值;外商代表、土著居民、政府官員的觀點與雨林社會經濟價值有關。ABC錯誤,故選D。15.雨林開發需考慮經濟和生態價值相協調,停止開發,保護雨林、大力開發,賺取外匯、全面開發增加耕地都只是片面的觀點;適度開發,珍惜資源可兼容經濟和生態價值,實現可循環發展。ACD錯誤,故選B。(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2024年2月7日,我國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秦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如圖1)。圖2示意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6.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有( )A.2個 B.3個 C.4個 D.5個17.秦嶺站主體建筑底層架空主要是為了( )A.防積雪掩埋,抗大風 B.防極地動物侵襲C.防止沙塵暴,抗嚴寒 D.防暴雨洪澇災害18.主體建筑采用在國內模塊化生產、運往現場拼裝的綠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①節省運輸時間②減少極地建筑垃圾③縮短建站時間④縮短運輸距離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6.C 17.A 18.B【解析】16.由圖可知,我國5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中山站、泰山站、秦嶺站、昆侖站位于南極圈以南,由極晝極夜現象,長城站位于南極圈以北無極晝極夜現象,故C正確。故排除ABD,故選C。17.南極終年積雪,氣候酷寒,干燥,多烈風,沒有沙塵暴和暴雨洪澇。秦嶺站主體建筑底層架空主要是為了防積雪掩埋,抗大風,故A正確,CD錯誤;防極地動物侵襲不是秦嶺站主體建筑底層架空主要目的,故B錯誤。故選A。18.南極距離遙遠,生態脆弱,施工環境惡劣。主體建筑采用在國內模塊化生產、運往現場拼裝的綠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是③縮短建站時間、②減少極地建筑垃圾,②、③正確;模塊化生產、現場拼裝方式不會節省運輸時間、縮短運輸距離,①、④錯誤。綜上所述,B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2024·河南·中考真題)2024年1月,全球運力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在山東省海陽市附近海域發射成功。如圖為海陽市位置示意圖和火箭海上發射場景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此次發射地所在海域是(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20.與陸地發射場相比,利用大型發射船在海上發射火箭的主要優點是( )A.機動靈活,可發射點位多 B.位置固定,便于日常維護C.平臺穩固,受風浪影響小 D.遠離陸地,晴朗天氣較多【答案】19.B 20.A【解析】19.我國領海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由材料可知,此次發射在山東省海陽市附近海域,屬于黃海。B正確,ACD錯誤。故選B。20.與陸地相比,海上發射運載火箭的發射點選擇更加靈活,發射點位多,A正確;在海上發射火箭,位置沒有在陸地固定,平臺沒有在陸地穩固,BC錯誤;陸地或海上都會受天氣影響,海上并不比陸地晴朗天氣多,D錯誤。故選A。(2024·安徽·中考真題)春末夏初,我國某糧食主產區的作物自南向北漸次變成金黃色。駕駛收割機的農機手們從安徽省中部出發,帶著鄉村收獲的喜悅,一路向北,描繪祖國豐收的畫卷。下圖示意該主產區糧食作物收割狀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影響該主產區糧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陸 B.緯度 C.地形 D.河流22.農機手們收割的糧食作物是( )A.水稻 B.棉花 C.甘蔗 D.小麥【答案】21.B 22.D【解析】21.據圖可知,糧食收割方向是有南向北推進,主要是因為越往南,緯度越低,氣溫越高,糧食成熟越早;越往北,緯度越高,氣溫越低,糧食成熟時間越晚。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影響該主產區糧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緯度,與海陸、地形、河流無關,B正確,ACD錯誤。故選B。22.我國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棉花和甘蔗不屬于糧食作物,BC錯誤;據圖可知,該糧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淮河以北是北方地區,北方地區的糧食作物是小麥,水稻是南方地區的糧食作物,A錯誤,D正確。故選D。(2024·陜西·中考真題)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區,由泥土和石頭砌成的房屋點綴在山水之間,與有著千年歷史的梯田共同繪制了古村落的美麗畫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在坑根石寨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觀是( )A.B.C.D.24.坑根梯田存世千年的意義有( )①改變作物熟制,增加作物播種次數②增加石寨耕地面積,提高作物產量③緩解石寨土地開墾導致的水土流失④體現因地制宜、人地和諧共生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23.C 24.B【解析】23.由題意可知,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區,房屋是泥土和石頭砌成,有梯田, ABD符合;C圖中地形平坦開闊,不符合。 ABD正確,故選C。24.由題意可知,梯田不能改變作物熟制,但可以增加耕地面積,從而提高糧食產量;山區修建梯田,可以在一定程度緩解水土流失;體現出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①錯誤,②③④正確,ACD錯誤,故選B。(2024·山東臨沂·中考真題)東北地區既是我國的“北大倉”,又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下圖為東北地區略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5.三江平原濕地開發經歷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階段,后來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國家決定停止開荒的原因是( )A.開發礦產資源 B.擴大工業用地C.保護環境,恢復生態 D.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26.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工業的搖籃,發展中面臨資源枯竭、設備技術落后以及優質人才外流等問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應該( )①更新設備②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③提高資源利用率④依托資源大力發展重工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25.C 26.A【解析】25.目前我國的糧食短缺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停止對三江平原的開發有利于保護當地的環境,恢復生態。故C正確。 故選:C。26.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建議有:①更新設備、②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③提高資源利用率;要擺脫對資源的依賴,故④錯誤。 故選:A。(2024·云南·中考真題)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跨海工程,讀“粵港澳大灣區及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7.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都有較長的海底隧道,其主要原因是( )A.減少建設成本投入 B.方便欣賞海底風光C.降低橋梁施工難度 D.不妨礙大型船舶通航28.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建成后,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作用是( )A.加強粵港澳之間的經濟合作,提升香港重工業中心地位B.縮短珠江口兩岸通行時間,方便灣區內人員與貨物集散C.加強港澳與內地之間的聯系,促進港澳地區制造業發展D.帶動大灣區航運發展,利于穩固澳門“購物天堂”地位【答案】27.D 28.B【解析】27.根據所學知識,修建海底隧道會增加橋梁的施工難度,增加建設成本投入,AC錯誤,欣賞海底風光與修建海底隧道關系不大,B錯誤,該海域海運發達,修建海底隧道不會影響船舶通航,D正確;故選D。28.根據所學知識,香港是航運、貿易、金融中心,地狹人稠,重工業不發達,不是重工業中心,A錯誤;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前店后廠的模式,港澳地區是“店”,以服務業為主,珠江三角洲主要發展制造業,C錯誤;“購物者天堂”指的是香港,D錯誤。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建成后,會縮短珠江口兩岸通行時間,方便灣區內人員與貨物集散,B正確,故選B。(2024·新疆·中考真題)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讀臺灣島物產和城市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9.下列關于臺灣省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中南部 B.臺灣省東臨臺灣海峽,西臨太平洋C.赤道穿過臺灣島中部 D.臺灣省西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相望30.下列關于臺灣的美稱正確的是( )A.購物天堂 B.東方明珠 C.海上米倉 D.牡丹之鄉【答案】29.A 30.C【解析】29.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中南部,A正確;臺灣省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赤道沒有穿過臺灣,BCD錯誤;故選A。30.臺灣屬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盛產水稻,被譽為“海上米倉”,C正確;香港以商業為主要經濟支柱,被譽為“購物天堂”,香港和澳門,被譽為“東方明珠”,菏澤被譽為牡丹之鄉,ABD錯誤;故選C。二、解答題(本題共6小題,共40分)31.(2024·山東泰安·中考真題)近年來,中國積極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沙特阿拉伯是 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中沙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長期以來,沙特是中國主要 (礦產資源)供應國之一,是中國在該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2)中歐合作將促進世界和平穩定,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近年來,中國與地處中東歐的匈牙利不斷打造務實合作新亮點,雙邊貿易以附加值較高的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為主。試述中匈貿易合作對兩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 。(3)中國與巴西之間的經貿合作,是金磚國家間合作的典范。三峽集團水電運營管理模式、新能源風機產業鏈、特高壓輸電技術等先后落地巴西。中國和巴西之間的合作被稱為 (南北對話/南南合作)。中巴在綠色低碳領域合作中,助力巴西開發的綠色能源主要有 。中巴合作中,中國具備的優勢是 。(至少兩點)(4)多年來,中國與非洲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教育醫療和資源開發等方面不斷合作,改善了當地人們的生活,促進了經濟可持續發展。請根據你所了解的情況,舉一個實際例子。 。【答案】31.(1)中東 石油(2)促進產業升級;擴大市場準入;增強經濟互補性;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全球供應鏈地位;增強應對經濟風險能力等(3)南南合作 水能、風能 資金充足、特高壓輸電技術先進(4)吉布3水電站、馬拉維大學孔子學院、蒙內鐵路等等【解析】31.本題以世界地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中國和中東地區的合作、中歐合作、中國和巴西的合作、中非合作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和對地理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1)沙特阿拉伯是中東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中東地區的主要產油國之一,中沙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沙特阿拉伯是中國主要石油供應國之一,是中國在該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2)中匈貿易合作對兩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促進產業升級:中匈貿易以附加值較高的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為主,這有助于推動兩國的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可以為匈牙利提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同時匈牙利的機電產品出口到中國,也有助于提升中國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 ②擴大市場準入:中匈貿易合作擴大了兩國產品的市場準入,為中國企業進入中東歐市場提供了橋梁,同時也為匈牙利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機會。這種市場準入的擴大有助于企業拓展國際業務,增強國際競爭力。③增強經濟互補性:中匈兩國經濟具有一定的互補性,中國的制造業優勢與匈牙利的某些特色產業和技術優勢相結合,可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進雙方經濟的共同發展。 ④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匈牙利的“向東開放”政策對接,有助于推動匈牙利基礎設施建設,如鐵路、公路、港口等,這不僅有利于改善匈牙利的投資環境,也有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⑤提升全球供應鏈地位:中匈貿易合作有助于提升兩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和提高物流效率,兩國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價值鏈,提升國際分工地位。⑥增強應對經濟風險能力:通過加強貿易合作,中匈兩國可以共同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通過多元化的貿易伙伴關系,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增強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總之,中匈貿易合作不僅有利于雙方經濟的增長和結構的優化,還有助于推動兩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合作,共同促進世界經濟的和平、穩定與發展。(3)中國和巴西都是發展中國家,兩國之間的合作被稱為“南南合作”;中巴在綠色低碳領域合作中,助力巴西開發的綠色能源主要有水能和風能。三峽集團在巴西的水電項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中國在新能源風機產業鏈和特高壓輸電技術方面的投資和合作,也有助于巴西開發和利用其豐富的風能資源; 中巴合作中,中國具備的優勢是資金充足和特高壓輸電技術先進。中國的資金優勢可以幫助巴西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升級,而中國在特高壓輸電技術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可以幫助巴西解決遠距離輸電的難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中國對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援助范圍廣泛,涵蓋了非洲多個國家,例如:吉布3水電站,這個水電站位于埃塞俄比亞的奧莫河上,是非洲最大的水電站之一; 此外,中國還在非洲多個國家援建了醫院和學校,如肯尼亞的肯雅塔大學醫院、馬拉維的馬拉維大學孔子學院等,這些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不僅提供了醫療和教育服務,還加強了當地醫療和教育人員的能力建設,促進了當地社會的整體發展;中國參與了肯尼亞的蒙巴薩至內羅畢標準軌鐵路(蒙內鐵路)的建設,這是肯尼亞百年來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32.(2024·云南·中考真題)英國和日本都是島國,讀“英國和日本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兩國都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位于五帶中的 帶。(2)與英國相比,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3)兩國相比,英國發展工業的優勢條件是 ;日本工業區多分布在沿海,其主要原因是 。(4)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日本和英國都屬于 國家。【答案】32.(1)東 北溫(2)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處,地殼活躍;(3)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工業基礎好。 沿海地區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便于進口原料和出口工業制成品。(4)發達【解析】32.本題以“英國和日本示意圖”為材料,設置4道小題,涉及兩國的半球位置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1)日本和英國都位于中緯度地區,兩國都位于東西半球中的東半球,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2)板塊運動學說認為,各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日本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英國位于亞歐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穩定。(3)兩國相比,英國發展工業的優勢條件是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工業基礎好。日本工業區多分布在沿海,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國內市場狹小,礦產資源不足,主要依賴進口原料和出口工業制成品。沿海地區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便于進口原料和出口工業制成品。(4)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日本和英國都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33.(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讀“非洲簡圖”和“南極地區簡圖”,回答問題。 (1)非洲被稱為“熱帶大陸”,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 。(2)圖中A、B兩條河流,表示尼羅河是 ;C 沙漠,該沙漠以南的地區以 種人為主。(3)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秦嶺站于2024年2月7日建成并投入使用,2月是南極地區的 季;科考結束后科考隊員將有些垃圾帶回本國的原因 。(4)我國南極考察站中,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答案】33.(1)緯度位置(緯度因素)(2)A 撒哈拉 黑(3)暖 保護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4)長城站【解析】33.本題以“非洲簡圖”和“南極地區簡圖”為材料,設置四個小題,涉及非洲的地形、南極洲的位置范圍、科學考查、環境保護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1)非洲緯度低,氣溫高,被稱為“熱帶大陸”,南極地區緯度高,氣溫低,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緯度因素)。(2)A是尼羅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C是撒哈拉沙漠,該沙漠以南的地區以黑種人為主,是黑種人的故鄉。(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南北季節相反,二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是南極洲的暖季,氣溫較高,有極晝現象,白天時間較長,有利于科學考察站的建成并投入使用。科考結束后科考隊員將有些垃圾帶回本國的原因是保護南極地區的生態環境。不讓極地受到污染。(4)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長城站,該站位于南極圈以外。34.(2024·四川遂寧·中考真題)2023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隨著人們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黃河水愈發清澈。某中學地理實踐小組以“保護母親河,高原換綠裝”為主題對圖中黃土高原某流域展開實地探究活動。讀圖完成探究的內容。探究一:區域認知話環境(1)圖中河流干流自 向 流;(2)從山體地形部位的角度看,地理實踐小組的駐扎點位于 ,該駐扎點與水文檢測點B的相對高度范圍是 米。探究二:新綠高原建生態(3)在探究過程中,實踐小組測得水文檢測點A含沙量明顯高于B點。請結合圖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任寫兩條);為促進當地生態環境建設,請你針對A點水土流失的問題提出一條有效的治理措施: 。探究三:能源輸送活經濟(4)實踐小組還發現當地是者名的煤炭輸出地。請你分析,與把煤通過鐵路和公路運輸出去相比,將煤轉化成電力和煤氣輸送出去,具有哪些優勢: 。【答案】34.(1)西北 東南(2)鞍部 50~150(3)A地放養羊等,以畜牧業為主;B地種植蘋果,發展林果業 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業、畜牧業等,減少陡坡耕地的開墾;在坡面種植草類植物,能有效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種植樹木可以增加植被覆蓋,減緩水流速度,減少土壤侵蝕。(4)優化產業結構,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減少運輸成本等。【解析】34.本題以“保護母親河,高原換綠裝”為主題對圖中黃土高原某流域展開實地探究活動,涉及河流的流向、等高線地形圖的判別、相對高度、水土流失及治理、資源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能力。(1)圖中有指向標,根據指向標判斷方向,再由水往低處流可知,圖中河流干流自西北向東南流。(2)從山體地形部位的角度看,地理實踐小組的駐扎點位于兩山頂之間的相對開闊的鞍部,該駐扎點的海拔高度是1350~1400米,水文檢測點B的海拔高度是1250~1300米,該駐扎點與水文檢測點B的相對高度范圍是50~150米。(3)由圖知,A地等高線較密集,以放養羊等,發展以畜牧業為主;B地種植蘋果,發展林果業,故實踐小組測得水文檢測點A含沙量明顯高于B點。針對A點水土流失的問題,有效的治理措施有: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恢復地表植被;合理放牧;陡坡退耕還林還草,合理安排生產、生活;采取打壩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減少水土流失。(4)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煤轉化為電力和煤氣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能源的轉化效率,減少能源浪費。②降低運輸成本:電力和煤氣通過輸電線路和管道輸送,成本相對較低。相比之下,煤炭的鐵路和公路運輸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運輸成本較高。③減少運輸損耗:煤炭在運輸過程中會有一定的損耗,而轉化為電力和煤氣輸送能有效減少這部分損失。④減輕環境污染:直接運輸煤炭會在裝卸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粉塵等污染物,而轉化為電力和煤氣后輸送可以減少這些污染排放。⑤增強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電力和煤氣的輸送相對更加穩定和可靠,受天氣、路況等因素影響較小。⑥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為消費地提供更多形式的能源選擇,促進能源消費結構的優化和升級。⑦便于集中治理污染:在煤炭轉化為電力和煤氣的源頭,可以集中進行污染治理,采用更高效的環保設備和措施,降低總體污染排放。⑧促進當地產業發展:煤轉化為電力和煤氣的過程中,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35.(2023·天津·中考真題)一脈清水聯動京津冀。京津冀三省市共同起草了《關于京津冀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決定》,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讀圖回答下面問題。(1)歷史上的天津舊城位于三岔河口以南。讀圖可知,三岔河口是由北運河、南運河匯入 河干流形成,該河干流向東注入 海。(2)2022年12月16日,天津舉辦了以“攜手大運河同心促發展——助推精品休閑鄉村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論壇。大運河京津冀段的開發能夠給沿線鄉村發展帶來哪些影響?請你寫出一條 。(3)京津冀地區河道、海濱眾多,但是水資源嚴重不足,主要原因是 。解決該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的主要措施是 。(4)京杭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對待世界文化遺產的態度是____。A.過度建設促進就業 B.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C.禁止開發任其荒廢 D.竭力打造濃厚商業環境【答案】35.(1)海 渤(2)提供旅游觀光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潔凈的淡水資源;調動周邊基礎設施建設等(3)工農業用水量大、人口眾多 南水北調(跨流域調水)(4)B【解析】35.本題以一脈清水聯動京津冀為材料,涉及京津冀地區的河流、大運河京津冀段的開發、解決水資源不足的措施、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三岔河口位于天津市市區西北部,老城廂北隅(今獅子林橋附近),為南運河、北運河匯入海河干流形成,該河干流向東注入渤海,被稱作天津的發祥地。這里曾是天津最早的居民點、最早的水旱碼頭、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故有“天津搖籃”的美稱。(2)大運河京津冀段的開發給沿線鄉村發展帶來影響有:①提供旅游觀光資源,帶動鄉村旅游業發展,提高當地經濟水平;②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③為沿線鄉村帶來更多的商機,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促進鄉村振興;④提供潔凈的淡水資源;⑤為沿線鄉村帶來更多的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項目,促進當地鄉村文化的傳承和發展;⑥為沿線鄉村帶來更多的產業投資和技術支持,促進當地產業升級和轉型,提高當地經濟競爭力。(3)京津冀地區河道、海濱眾多,但是水資源嚴重不足,主要原因是京津冀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迅速,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農業和生活用水的需求都在不斷增加,導致水資源嚴重不足。解決京津冀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工程等。(4)京杭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對待世界文化遺產的態度應該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堅持科學利用、合理保護,B正確;過度建設促進就業、禁止開發任其荒廢、竭力打造濃厚商業環境都是不正確的態度,排除ACD,故選B。36.(2023·湖南衡陽·中考真題)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圖1是南方地區簡圖,圖2是南方地區某地梯田景觀圖材料二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國以糧為本,糧以種為先,種以土為源。藏糧于地、被糧于技強調的是從耕地和技術兩個方面保障糧食安全。(1)島嶼A 是中國第一大島,兩岸人民同為中華民族。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B 省。(2)C 是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商品糧基地D是 。(3)根據所學知識,簡述在南方丘陵坡地修筑梯田的積極意義。(4)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可持續發展,請你為我國糧食種植提出可行性建議。(從耕地和技術兩個角度至少各一點)【答案】36.(1)臺灣島 云南(2)三峽 成都平原(3)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4)擴大耕地面積;大力發展科技,提高糧食單產。【解析】36.本題以南方地區簡圖、南方地區某地梯田景觀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我國的海洋國土、少數民族分布、商品糧基地的分布、修筑梯田的意義、糧食安全問題等相關知識,考察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與掌握。(1)我國近海島嶼眾多,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云南省,該省區位于我國的西南地區。(2)三峽水利樞紐是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是一個特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主要功能是防洪,兼具發電、航運、水產養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綜合利用效益;D位于四川盆地,是成都平原,九大商品糧基地之一。(3)修筑梯田可改變地形坡度,攔蓄雨水,增加土壤水分,防治水土流失,達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4)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可持續發展,應增加糧食總產量,擴大耕地數量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是增加糧食總產量的兩個基本途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05(云南專用)(本卷共36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學號填寫在試卷上。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將答案填在選擇題上方的答題表中。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第Ⅰ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下表示意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中國古代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被稱為蓋天說。 →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根據月食的景象推測地球的形狀是個球體。 → 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首次實現環球航行,證實地球球是個球體。 → 20世紀,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確定地是個球體。1.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大致經歷了( )A.想象→推斷→驗證→確證 B.推斷→想象→驗證→確證C.確證→推斷→驗證→想象 D.驗證→推斷→想象→確證2.不同時期的宇宙觀,反映在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下圖中能體現中國“蓋天說”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下圖是人們借助三維仿真技術模擬的地球形狀,地球是一個( )A.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規則球體 B.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規則球體C.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D.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不規則球體(2024·山東濱州·中考真題)油橄欖具有喜溫耐旱的特性,根系發達,葉面較硬且具有蠟質層。讀“油橄欖景觀圖”和“油橄欖生長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4.油橄欖根系發達,葉面較硬且具有蠟質.層的特性是為了適應當地( )A.全年溫和濕潤的氣候 B.全年高溫多雨的氣候C.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 D.夏季炎熱干燥的氣候5.根據油橄欖生長習性,推測其適合生長的國家是( )A.新加坡 B.印度 C.法國 D.巴西(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日本和新西蘭都是經濟發達的島國。讀圖1和圖2,完成下面小題。6.日本和新西蘭的自然環境有許多共同之處,對其描述正確的是(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②地熱資源豐富③季風氣候顯著④都位于太平洋西北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對新西蘭社會經濟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 B.制造業是其支柱產業C.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D.國內消費市場廣大8.日本工業高度發達。關于日本工業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部沿海工業中心密集 B.主要出口服裝、電子產品C.多數產業為勞動密集型 D.依靠資金、技術優勢不斷布局海外市場(2024·山東濱州·中考真題)2023年11月,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簽署500億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協議,這將打破石油美元結算壁壘,成為拓展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的重要力量。讀“中東部分國家石油資源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9.沙特阿拉伯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A.內陸地區 B.西部紅海沿岸C.東部波斯灣及其沿岸 D.北部約旦河及其沿岸10.除石油交易外,沙特阿拉伯還可利用當地自然條件與中國開展的經濟合作有( )A.光照充足,發展光伏產業 B.臨近海洋,開展深海研究C.氣候溫和,加強農業合作 D.水能豐富,交流水電技術(2024·青海·中考真題)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國,經濟以農礦業為主,交通建設對其經濟發展尤為重要。尼日利亞南部的沿海鐵路由中國援建,全線采用了中國鐵路技術標準。下圖為尼日利亞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1.尼日利亞原油運輸到中國的主要交通運輸方式是( )A.航空運輸 B.海上運輸 C.鐵路運輸 D.公路運輸12.我國相關人員在建設該沿海鐵路時,可能面臨的問題是( )A.高溫濕熱,容易中暑 B.地震頻發,威脅安全C.凍土廣布,不利修建 D.風沙肆虐,影響健康(2024·江西·中考真題)巴西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資源豐富。某跨國公司計劃投資一個熱帶雨林開發項目,為此政府召開了聽證會。下圖示意參會各方的主要觀點。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濕熱 B.地形復雜 C.地勢高峻 D.四面環海14.參會各方中,其觀點立足于雨林生態價值的是( )A.外商代表 B.土著居民 C.政府官員 D.環保人士15.綜合各方觀點,合理開發雨林的方式是( )A.停止開發,保護雨林 B.適度開發,珍惜資源C.大力開發,賺取外匯 D.全面開發,增加耕地(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2024年2月7日,我國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秦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如圖1)。圖2示意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6.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有( )A.2個 B.3個 C.4個 D.5個17.秦嶺站主體建筑底層架空主要是為了( )A.防積雪掩埋,抗大風 B.防極地動物侵襲C.防止沙塵暴,抗嚴寒 D.防暴雨洪澇災害18.主體建筑采用在國內模塊化生產、運往現場拼裝的綠色建站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①節省運輸時間②減少極地建筑垃圾③縮短建站時間④縮短運輸距離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河南·中考真題)2024年1月,全球運力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在山東省海陽市附近海域發射成功。如圖為海陽市位置示意圖和火箭海上發射場景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此次發射地所在海域是(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20.與陸地發射場相比,利用大型發射船在海上發射火箭的主要優點是( )A.機動靈活,可發射點位多 B.位置固定,便于日常維護C.平臺穩固,受風浪影響小 D.遠離陸地,晴朗天氣較多(2024·安徽·中考真題)春末夏初,我國某糧食主產區的作物自南向北漸次變成金黃色。駕駛收割機的農機手們從安徽省中部出發,帶著鄉村收獲的喜悅,一路向北,描繪祖國豐收的畫卷。下圖示意該主產區糧食作物收割狀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影響該主產區糧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陸 B.緯度 C.地形 D.河流22.農機手們收割的糧食作物是( )A.水稻 B.棉花 C.甘蔗 D.小麥(2024·陜西·中考真題)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區,由泥土和石頭砌成的房屋點綴在山水之間,與有著千年歷史的梯田共同繪制了古村落的美麗畫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在坑根石寨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觀是( )A.B.C.D.24.坑根梯田存世千年的意義有( )①改變作物熟制,增加作物播種次數②增加石寨耕地面積,提高作物產量③緩解石寨土地開墾導致的水土流失④體現因地制宜、人地和諧共生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4·山東臨沂·中考真題)東北地區既是我國的“北大倉”,又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下圖為東北地區略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5.三江平原濕地開發經歷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階段,后來國家決定停止開荒。國家決定停止開荒的原因是( )A.開發礦產資源 B.擴大工業用地C.保護環境,恢復生態 D.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26.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工業的搖籃,發展中面臨資源枯竭、設備技術落后以及優質人才外流等問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應該( )①更新設備②發展高新技術產業③提高資源利用率④依托資源大力發展重工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云南·中考真題)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跨海工程,讀“粵港澳大灣區及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7.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都有較長的海底隧道,其主要原因是( )A.減少建設成本投入 B.方便欣賞海底風光C.降低橋梁施工難度 D.不妨礙大型船舶通航28.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建成后,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作用是( )A.加強粵港澳之間的經濟合作,提升香港重工業中心地位B.縮短珠江口兩岸通行時間,方便灣區內人員與貨物集散C.加強港澳與內地之間的聯系,促進港澳地區制造業發展D.帶動大灣區航運發展,利于穩固澳門“購物天堂”地位(2024·新疆·中考真題)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讀臺灣島物產和城市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9.下列關于臺灣省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中南部 B.臺灣省東臨臺灣海峽,西臨太平洋C.赤道穿過臺灣島中部 D.臺灣省西隔臺灣海峽與廣東省相望30.下列關于臺灣的美稱正確的是( )A.購物天堂 B.東方明珠 C.海上米倉 D.牡丹之鄉二、解答題(本題共6小題,共40分)31.(2024·山東泰安·中考真題)近年來,中國積極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沙特阿拉伯是 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中沙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長期以來,沙特是中國主要 (礦產資源)供應國之一,是中國在該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2)中歐合作將促進世界和平穩定,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近年來,中國與地處中東歐的匈牙利不斷打造務實合作新亮點,雙邊貿易以附加值較高的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為主。試述中匈貿易合作對兩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 。(3)中國與巴西之間的經貿合作,是金磚國家間合作的典范。三峽集團水電運營管理模式、新能源風機產業鏈、特高壓輸電技術等先后落地巴西。中國和巴西之間的合作被稱為 (南北對話/南南合作)。中巴在綠色低碳領域合作中,助力巴西開發的綠色能源主要有 。中巴合作中,中國具備的優勢是 。(至少兩點)(4)多年來,中國與非洲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教育醫療和資源開發等方面不斷合作,改善了當地人們的生活,促進了經濟可持續發展。請根據你所了解的情況,舉一個實際例子。 。32.(2024·云南·中考真題)英國和日本都是島國,讀“英國和日本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兩國都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位于五帶中的 帶。(2)與英國相比,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3)兩國相比,英國發展工業的優勢條件是 ;日本工業區多分布在沿海,其主要原因是 。(4)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日本和英國都屬于 國家。33.(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讀“非洲簡圖”和“南極地區簡圖”,回答問題。 (1)非洲被稱為“熱帶大陸”,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區,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 。(2)圖中A、B兩條河流,表示尼羅河是 ;C 沙漠,該沙漠以南的地區以 種人為主。(3)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秦嶺站于2024年2月7日建成并投入使用,2月是南極地區的 季;科考結束后科考隊員將有些垃圾帶回本國的原因 。(4)我國南極考察站中,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34.(2024·四川遂寧·中考真題)2023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隨著人們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黃河水愈發清澈。某中學地理實踐小組以“保護母親河,高原換綠裝”為主題對圖中黃土高原某流域展開實地探究活動。讀圖完成探究的內容。探究一:區域認知話環境(1)圖中河流干流自 向 流;(2)從山體地形部位的角度看,地理實踐小組的駐扎點位于 ,該駐扎點與水文檢測點B的相對高度范圍是 米。探究二:新綠高原建生態(3)在探究過程中,實踐小組測得水文檢測點A含沙量明顯高于B點。請結合圖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任寫兩條);為促進當地生態環境建設,請你針對A點水土流失的問題提出一條有效的治理措施: 。探究三:能源輸送活經濟(4)實踐小組還發現當地是者名的煤炭輸出地。請你分析,與把煤通過鐵路和公路運輸出去相比,將煤轉化成電力和煤氣輸送出去,具有哪些優勢: 。35.(2023·天津·中考真題)一脈清水聯動京津冀。京津冀三省市共同起草了《關于京津冀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決定》,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讀圖回答下面問題。(1)歷史上的天津舊城位于三岔河口以南。讀圖可知,三岔河口是由北運河、南運河匯入 河干流形成,該河干流向東注入 海。(2)2022年12月16日,天津舉辦了以“攜手大運河同心促發展——助推精品休閑鄉村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論壇。大運河京津冀段的開發能夠給沿線鄉村發展帶來哪些影響?請你寫出一條 。(3)京津冀地區河道、海濱眾多,但是水資源嚴重不足,主要原因是 。解決該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的主要措施是 。(4)京杭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對待世界文化遺產的態度是____。A.過度建設促進就業 B.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C.禁止開發任其荒廢 D.竭力打造濃厚商業環境36.(2023·湖南衡陽·中考真題)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圖1是南方地區簡圖,圖2是南方地區某地梯田景觀圖材料二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國以糧為本,糧以種為先,種以土為源。藏糧于地、被糧于技強調的是從耕地和技術兩個方面保障糧食安全。(1)島嶼A 是中國第一大島,兩岸人民同為中華民族。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B 省。(2)C 是我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商品糧基地D是 。(3)根據所學知識,簡述在南方丘陵坡地修筑梯田的積極意義。(4)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可持續發展,請你為我國糧食種植提出可行性建議。(從耕地和技術兩個角度至少各一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重組卷05-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云南專用)(原卷版).docx 重組卷05-沖刺2025年中考地理真題重組卷(云南專用)(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