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下列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是A. B. C.HCl D.2.下列物質含有非極性鍵的是A. B. C. D.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金剛石、、石墨互為同素異形體 B.葡萄糖與果糖互為同分異構體C.互為同位素 D.乙醇與甘油互為同系物4.甲烷、乙烯、乙醇、乙酸是常見的四種有機物,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種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用金屬鈉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D.食醋是乙酸的水溶液,可以清洗水垢5.關于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是氧化產物 B.C發生還原反應C.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 D.生成轉移電子6.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兩者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A.維生素C有還原性,可作食品的抗氧化劑B.金剛砂熔點高,可用作砂紙和砂輪的磨料C.氯氣、臭氧、二氧化氯有氧化性,都可用于飲用水的消毒D.能與鹽酸反應,曾用作胃酸中和劑7.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溶液中,含有的數目為B.含有的電子數為C.甲醇分子中含有鍵的數目為D.溶于水,溶液中和的微粒數之和為8.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A.過氧化鈉溶于水中:B.硫酸銨溶液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C.將碳酸氫鈉溶液與稀鹽酸混合:D.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濃硝酸顯黃色的主要原因是溶解了鐵離子 B.在空氣中加熱FeO生成C.工業上煅燒黃鐵礦()生產 D.固體溶于溶液生成10.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Y同族,Y的原子序數是W的2倍,X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 B.W是第二周期第VIA族元素C.Y、Z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均為強酸 D.X與Y可形成化合物11.下列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裝置①用于制備并收集 B.裝置②用于檢驗產物C.裝置③用于制備并收集 D.裝置④用排水量氣法測的體積12.在恒溫恒容條件下,發生反應,隨時間的變化如圖中曲線甲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從a、c兩點坐標可求得從a到c時間間隔內該化學反應的平均速率B.若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曲線乙所示,可能是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溫度C.在不同時刻都存在關系:D.反應過程中,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蛋白質灼燒時會產生類似燒焦羽毛的特殊氣味B.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可以得到高級脂肪酸鹽,常用于生產肥皂C.聚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耐熱性差,容易老化D.等質量的乙炔()、苯()充分燃燒,消耗氧氣的質量相等14.鋅—空氣電池是一種適宜用作城市電動車的動力電源.鋅—空氣電池原理如圖,放電時Zn轉化為Zn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空氣中的氧氣在石墨電極上發生還原反應B.該電池的負極反應為C.該電池放電時溶液中的向Zn電極移動D.該電池放電時電子由Zn電極經電解質溶液流向石墨電極15.用的濃硫酸20mL和銅共熱一段時間后,待反應混合物冷卻,濾去多余的銅,將濾液加水定容到100mL,溶液中濃度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后稀釋液中為B.反應中消耗的硫酸為C.溶解的銅的質量為6.4gD.生成的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L16.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探究催化劑對分解速率的影響 兩支試管中均盛有4%溶液,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少量,比較實驗現象B 檢驗溶液中 取待測液于試管中,滴加KSCN,無明顯現象,再滴加,觀察溶液顏色變化C 驗證蔗糖是否發生水解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熱,再加入銀氨溶液,觀察是否有銀鏡生成D 驗證濃硫酸有脫水性 取5克蔗糖放于小燒環中,滴幾滴水,再倒入少許濃硫酸,用玻璃棒攪拌,觀察蔗糖的變化A.A B.B C.C D.D二、填空題17.請回答:(1)碳酸鈉的化學式是 ,的電子式是 。(2)二氧化碳的空間結構是 形。(3)在空氣中變質的化學方程式是 。(4)在濃硫酸的催化下,加熱乙酸與乙醇的混合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18.某溫度時,在2 L的密閉容器中, (均為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由圖中所給數據進行分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下列措施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是 。A.恒壓時充入He B.恒容時充入He C.恒容時充入XD.及時分離出Z E.升高溫度 F.選擇高效的催化劑(3)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A.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C.容器內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D.的濃度相等(4)反應從開始至,用X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 。(5)將與的混合氣體通入2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上述反應,反應到某時刻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恰好滿足:,則此時X的轉化率= 。三、解答題19.溴及其化合物在醫藥、染料等生產中廣泛應用。“吹出法”提溴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1)氧化步驟是將海水中的氧化為 (填化學式)。(2)海水中的經氧化、吹出、吸收三步驟又生成,其目的是 。(3)寫出“吸收”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A.氧化步驟中加酸的目的是提高的利用率B.吹出步驟中鼓入熱空氣效果更好C.蒸餾步驟中用氯氣將氫溴酸氧化為溴后再用水蒸氣進行蒸餾分離D.用該工藝每消耗可制取(5)“吹出法”提溴得到的液溴常溶有少量,除可以加入適量的 溶液,再分液。20.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將產生的氣體按圖示裝置進行實驗,證實含有和。請回答:(1)能說明存在的實驗現象是 ;為測定沉淀的質量,后續的操作步驟依次為過濾、 、干燥、稱重。(2)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檢驗加熱后的固體中是否有殘留: 。(3)已知:的熔點為16.8℃。某同學為了收集干燥的,在下列裝置中選用了C→B→A→D進行收集,則B裝置中冰水浴的作用為 。A裝置與C裝置不能交換的理由是 。該同學的實驗方案存在明顯的缺陷是 。21.乳酸在生命化學中起重要作用,下圖是用烴A和淀粉獲得乳酸的兩種方法,其中D是最重要的單糖。(1)乳酸的含氧官能團名稱是 。(2)化合物D的結構簡式是 。(3)A→B的反應類型是 ;向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加入10%的D溶液,加熱后的實驗現象是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A.化合物A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可用于催熟果實B.化合物B被足量溶液氧化生成CC.乳酸能與反應產生D.上述流程中,由C得到乳酸的過程原子利用率為100%(5)寫出B→C的化學方程式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C D B C C A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B C D A C17.(1)(2)直線(3)(4)18.(1)(2)CEF(3)ABC(4)(5)60%19.(1)(2)富集溴(3)(4)D(5)NaBr20.(1) 品紅溶液褪色 洗滌(2)取樣,加鹽酸溶解,再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有硫酸亞鐵殘留(3) 使氣體凝華成固體 會溶解在濃硫酸中(或會被濃硫酸吸收) 沒有防倒吸裝置21.(1)羧基、羥基(2)(3) 加成反應 產生磚紅色沉淀(4)BD(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