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
1.(2024七下·東陽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組合體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后,將完成以斑馬魚和金魚藻作為對象的“太空養魚”實驗(如圖所示)。
不屬于斑馬魚和金魚藻這兩種生物共同點的是 ( ?。?br/>A.都屬于動物中的魚類 B.都生活在水中
C.都可以進行有性生殖 D.都有細胞結構
2.(2024七下·東陽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組合體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后,將完成以斑馬魚和金魚藻作為對象的“太空養魚”實驗(如圖所示)。
如圖為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示意圖。火箭發射當天,地球所處的位置在圖中( ?。?br/>A.甲乙之間 B.乙丙之間 C.丙丁之間 D.丁甲之間
3.(2024七下·東陽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組合體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后,將完成以斑馬魚和金魚藻作為對象的“太空養魚”實驗(如圖所示)。
組合體加速升空過程中,下列對火箭的分析合理的是 ( ?。?br/>A.慣性逐漸增大
B.受平衡力作用
C.以地面為參照物,火箭是運動的
D.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火箭是運動的
4.(2024七下·東陽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組合體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后,將完成以斑馬魚和金魚藻作為對象的“太空養魚”實驗(如圖所示);火箭外殼選擇白色涂裝,其原因最不符合實際的是 (  )
A.更容易反射陽光,降低火箭表面的溫度
B.白色更容易被人眼、光學儀器跟蹤觀察
C.光更容易透過涂層及外殼,使飛船內光線充足
D.更易于發現火箭表面的瑕疵、污染和損壞情況
5.(2024七下·東陽期末)為了增大自行車車輪與地面的摩擦,采取的措施是 (  )
A.把車輪做成圓形 B.輪胎表面制成凹凸花紋
C.內胎里充有氣體` D.車輪軸上裝有滾動軸承
6.(2024七下·東陽期末)手機具有錄音和顯示波形的功能。將一乒乓球從一定高度由靜止釋放,利用手機記錄下乒乓球碰撞桌面發出的聲音,其波形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據此分析 (  )
A.每次發聲的時間間隔相等 B.聲音是桌面的振動產生的
C.聲音是在耳蝸處形成聽覺 D.聽到聲音的響度越來越大
7.(2024七下·東陽期末)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快速生長時期,是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青春期的我們應該( ?。?br/>A.經常熬夜苦學促進智力發展 B.多吃肥肉甜品少吃水果蔬菜
C.不與異性交往保持身心健康 D.培養自制力不癡迷網絡游戲
8.(2024七下·東陽期末)下列不屬于男性第二性征的是( ?。?br/>A.飯量大 B.喉結突出 C.長胡須 D.聲調低沉
9.(2024七下·東陽期末)對某中學生有關數據的估測,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br/>A.坐著時重力為50N
B.雙腳站立時, 對地面的壓強為100Pa
C.步行的速度為10m/s
D.勻速向上爬桿時,受到的摩擦力為500N
10.(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拖地時拖把頭沿圖中v所示方向運動。拖桿對拖把頭的力F1的方向以及地面對拖把頭摩擦力f1的方向正確的是 (  )
A. B.
C. D.
11.(2024七下·東陽期末)《熱辣滾燙》引發全民拳擊健身熱潮。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拳頭擊中對方頭部時,頭部受到的力大于拳頭受到的力
B.拳擊都要戴一雙又大又軟的拳擊手套,是為了增大壓強
C.舉杠鈴健身鍛煉時,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受到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健身后體重大幅下降,感覺自己身輕如燕,是因為質量變小慣性變小
12.(2024七下·東陽期末)下列現象是因為地球自轉引起的是 ( ?。?br/>A.晝夜現象 B.晝夜交替現象
C.四季更替現象 D.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13.(2024七下·東陽期末)能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科學原理的是 (  )
A.有些植物的雌蕊柱頭伸出花瓣外,有利于植物的傳粉
B.菜豆種子中有飽滿的子葉,有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C.卵細胞的體積大且富含營養,有利于胎兒發育
D.有些植物的花顏色鮮艷,有助于美化環境
14.(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所示為商場門口的廣告投影燈及其內部結構,它主要由光源、廣告片和焦距為f的凸透鏡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br/>A.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應小于f
B.地面上的廣告圖標是倒立放大的虛像
C.該廣告燈的成像原理與投影儀相同,成倒立放大實像
D.為了能從不同角度看見廣告圖標,應投影在光滑的地面
15.(2024七下·東陽期末)“超級細菌”對現有的絕大多數抗生素有抵抗作用。對“超級細菌”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有成形的細胞核 B.有遺傳物質
C.以細胞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 D.需要依賴現成的有機物生活
16.(2024七下·東陽期末)5月3日嫦娥六號順利升空,它將實現月背軟著陸,并從月球背面“挖土”回來。
(1)幾乎所有火箭發射都選擇朝東方向,這是因為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
(2)月球的土壤帶回到地球后質量將   (填“變大”“變小”或“保持不變”)。
(3)月球探測器軟著陸方式采用火箭反推式,而不用降落傘式的原因是   。
17.(2024七下·東陽期末)東陽市象田村大力發展油菜花(花色鮮艷)等觀光農業。據圖回答問題:
(1)油菜花主要依靠   (填“風力”或“昆蟲”)傳粉;
(2)油菜種子是由圖二中的  ?。ㄌ钭帜福┌l育而來。
18.(2024七下·東陽期末)汽車抬頭顯示器,利用平面鏡成像,將顯示器上的重要行車數據通過前擋風玻璃投射在正前方(如圖甲),駕駛員不必低頭,就可以看到車輛信息。
(1)通過前擋風玻璃所成的像是根據光的   原理形成的;
(2)如圖乙所示,顯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臺上,通過擋風玻璃形成的虛像與水平面垂直,則擋風玻璃與水平面夾角為   度;
(3)如圖丙所示發現像過高,應該將顯示器往  ?。ㄌ钭帜福┓较蛘{整。
19.(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示意圖,其中①代表受精過程,②代表發育過程。
(1)若圖中生物體代表植物,受精卵會發育成   。
(2)若圖中生物體代表人,過程①的場所是   。
(3)有觀點認為“試管嬰兒、克隆技術均沒有經歷過程①,都屬于無性生殖”。該觀點有誤,請改正   。
20.(2024七下·東陽期末)研習小組利用小球和輕質彈簧等器材進行了如下實驗與探究(不考慮空氣阻力)。讓小球從某高度處由靜止開始下落到豎直放置的彈簧上,如圖甲。小球剛接觸彈簧的瞬間,如圖乙,速度為5m/s。小球將彈簧壓縮至最短的位置,如圖丙。從圖乙到圖丙,小球的速度v和彈簧縮短的長度Δx之間的關系,如圖丁所示。其中A為曲線的最高點,在整個過程中彈簧始終發生彈性形變。
(1)從圖乙到圖丙,小球下落速度的變化情況是   ;
(2)實驗過程中,當小球的速度達到5.1m/s時,彈簧產生的彈力F與小球的重力G的關系為:F   G(填“>”“<”或“=”) ;
(3)如圖丙,若要讓該彈簧的壓縮程度更大,你的操作方法是   。
21.(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所示為小麥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
(1)標號   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2)在小麥種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藍色的是圖中的   。
22.(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
(1) 當t=1s時, 物體相對于地面是   的(選填“靜止”或“運動”);
(2) 當t=5s時,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N;
(3)圖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的含義是  ??;
(4)若9秒后撤去推力F,請將物體的速度變化情況畫到答題紙的圖丙上?!?  
23.(2024七下·東陽期末)紫外線照射對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多種影響。適量的紫外線照射能促使人體內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有利于生長。為探究紫外線照射時長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研習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①選取體重相近的健康小白鼠20只,隨機平均分為四組,在第1天測量每只小白鼠的體重,記錄每組小白鼠的平均體重。
②每組小白鼠飼喂等量的食物和水,并置于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
③對四組小白鼠照射不同時長的同樣強度的紫外線,在第14天測量每只小白鼠的體重,記錄每組小白鼠的平均體重。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
組別 紫外線照射時長/小時 第1天小白鼠平均體重m1/克 第14天小白鼠平均體重m2/克
甲 _?_ 18.32 23.48
乙 1 17 21.6
丙 3 21.84 24.22
丁 6 17.66 18.02
(1)若甲組為對照組,則甲組小白鼠紫外線照射時長為   小時;
(2)選取了20 只小白鼠進行實驗,目的是  ??;
(3)為獲得科學結論,還需對表格數據進行處理,以獲得更直接的證據。該處理是:計算出各組小鼠的  ?。?br/>(4)小東認為青少年接受太陽光照射多多益善。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結合資料和本實驗結論說明理由:   。
24.(2024七下·東陽期末)研習小組開展了“自制測力計”的項目化學習。
【項目任務】自制測力計并用于測量力的大小。
【項目準備】提供的材料如圖甲。a、b、c三根彈簧和皮筋的伸長量與受到拉力的關系如圖乙。制作的評價量規中部分評價指標,如表所示。
【制作·應用·評價】
(1)選擇材料時,彈簧比皮筋更合適,理由是   ;
(2)自制測力計“調零方式”指標為良好。用該測力計測量水平拉力時,先將測力計   (填“水平”“豎直”或“任意”)位置放置,彈簧處于自由狀態,指針調整到“0”刻度位置,方可進行測量;
(3)小組同學選用圖乙中b彈簧制作測力計,確定“0”和“2牛”刻度后,兩者之間分為10等份,制好的彈簧測力計,在精確度上評價等級為   ;
評價量規部分指標表
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
優秀 良好 待改進
調零方式 多種方式調零 只能移動指針調零 不能調零
精確度 達到0.1牛 達到0.2牛 大于0.2牛
(4)實測時,掛上0.1牛的物體,發現測力計示數幾乎不變。為使“精確度”指標表現為優秀,小東認為可選取圖乙中a彈簧來取代b彈簧來制作測力計,其理由是   。
25.(2024七下·東陽期末)金華科技館中展示了一個有趣實驗,如圖一所示,最下端的小孔噴水距離最大;為了驗證這個現象,小東利用可樂瓶做了如圖二所示實驗,發現并不是最下端的小孔噴水距離最大;深入思考后,小東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于是利用打孔器、可樂瓶、刻度尺、水、升降臺等材料,設計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步驟1:另取一可樂瓶,用打孔器在可樂瓶上打一小孔,用塞子堵住;
步驟2:如圖三所示,將加水后的可樂瓶放在升降臺上;
步驟3:拔出瓶上堵住小孔的塞子讓水噴出,一段時間后堵住小孔,測量水最遠落地點與小孔點的水平距離,重復三次;
步驟4:改變升降臺的高度,加水至瓶內同一高度,分別重復步驟3;
步驟5:移去可樂瓶和升降臺,記錄相關數據得出初步結論;
序號 小孔離地高度h/cm 水最遠落地點與小孔點的水平距離x/cm
1 2 3 平均值
1 10 12.3 12.2 12.5 1
2 15 15.2 15.0 15.3 2
3 20 17.5 17.6 17.3 3
(1)小孔離地同一高度下都做了3次實驗,將測得的3次距離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2)步驟4中“加水至瓶內同一高度”的原因  ??;
(3)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4)根據小東的實驗,解釋圖二中最下端的小孔噴水最遠距離不是最大的原因   。
26.(2024七下·東陽期末)某項目化學習小組利用可樂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圖甲),并進行飛行高度測試實驗。水火箭的結構如圖乙所示。將水火箭豎立于地面,用打氣筒通過打氣管向瓶內打氣,當瓶內壓強足夠大時,瓶塞脫落,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就接近豎直向上飛。
(1)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就接近豎直向上飛,體現的科學原理是  ??;
(2)為比較2個水火箭哪一個豎直上升的高度更高,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水火箭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轉換為測量   來間接比較這個高度;
(3)如圖丙所示,小組同學用頻閃照相機拍下了水火箭從A處起飛,到C處達到最高點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 秒曝光一次,僅從拍攝的照片分析,可判斷水火箭上升過程中,速度大小變化的情況是  ?。?br/>(4)下表是小組同學制作的水火箭的功能評價量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功能性 火箭能順利升空, 在空中的上升時間 t≥6秒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時間3 秒≤t<6秒 火箭能順利升空, 在空中的上升時間t<3秒或不能升空
小組同學借助手機的速度監測軟件,獲得了某次水火箭發射過程中的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丁所示。據此,該水火箭功能指標被評為優秀,理由是   。
27.(2024七下·東陽期末)月坑,也稱為隕石坑,主要是在月球表面形成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凹坑。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月坑中有80%以上是由天體撞擊作用形成的,如圖甲所示。小東猜想月坑的深度與天體的質量、天體撞擊月球時的速度等因素有關。請你利用提供的器材,模擬探究月坑深度與天體質量的關系。(供選擇的器材:一只鋪滿厚厚細沙的盤子、質量體積密度各不相同的小球若干、米尺及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
步驟一:將鋪滿厚厚細沙的盤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作為模擬月球表面,將米尺直立在盤子邊上,如圖乙所示。拿一個小球放在50厘米的高度,靜止下落,讓小球撞擊在沙盤上,用刻度尺測出小球撞擊后形成的坑的深度,重復三次實驗,記錄數據并求平均值。
……
(1)請你再提出一個影響月坑深度的因素  ?。?br/>(2)請將“……”中的其余步驟補充完整?!?  
28.(2024七下·東陽期末)研習小組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點燃蠟燭,移動光屏直至出現清晰的像,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圖1所示,記錄此時像的性質是:倒立   的實像;
(2)完成圖1實驗后,小東突發奇想,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發現光屏上也能看到清晰的像。此時,光屏上所成的像的性質是:  ?。?br/>(3)實驗一段時間后,發現原來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圖2中甲所示的位置(靠近光屏上沿)。若想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可以將蠟燭  ?。ㄌ睢罢{高”或“調低”)適當距離;
(4)研究好成像規律后,繼續探究近視和遠視的矯正。圖2中乙所示,給凸透鏡A戴上“遠視眼鏡B”(凸透鏡),光屏上剛好出現清晰的像,摘下“遠視眼鏡B”后,光屏上的像變模糊,如圖2中丙所示,若要通過移動蠟燭使像再次清晰,應將蠟燭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方向移動一段距離;
(5)小東同學用自制的水凸透鏡來模擬探究眼球晶狀體變化規律,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圖3所示。此時,若將蠟燭靠近水透鏡時,為了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應該向水透鏡中  ?。ㄌ睢白⑺被颉俺樗保?。
29.(2024七下·東陽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彩球溫度計”是一種可粗略測量環境溫度的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玻璃管中裝有對溫度敏感的液體,當外界溫度變化時,玻璃管中液體會熱脹冷縮,它的密度會隨之變化。液體中裝有體積相同的五顏六色的彩球,每個彩球都標注有特定的溫度。當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靜止時,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的那個彩球標注的溫度表示所測的環境溫度。當外界溫度降低時,液體中有部分彩球上浮至“彩球溫度計”的上部 (彩球體積變化可忽略)。圖乙是某溫度時,彩球溫度計中的彩球穩定后的分布情況。
(1)圖乙中,彩球   (填“字母”)上標注的溫度是當時的環境溫度;
(2)如果圖甲是某一溫度時彩球穩定后的分布情況,甲和乙所處環境溫度較高的是  ?。?br/>(3)乙中彩球c受到的液體壓強   (選填“>”“=”或“<”)彩球d受到的液體壓強;環境溫度下降時,整個裝置對桌面的壓力將  ??;
(4)若彩球c在液體中勻速直線上升,它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
30.(2024七下·東陽期末)小東利用家中未開封的礦泉水和放在桌面上的海綿等做實驗,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圖所示;他將瓶子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綿上;他從商標紙上查出這瓶水的“凈含量”是550mL(空瓶質量忽略不計);又測出瓶底面積為25cm2,瓶蓋面積7cm2;
(1)這瓶水的重力為多少?
(2)計算礦泉水瓶正放時海綿受到的壓強是多少?
(3)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和正放時相同,需要倒出多少克水?
31.(2024七下·東陽期末)2023年 12月 31日,新建寧波至金華鐵路(以下簡稱“甬金鐵路”) 開通運營。甬金鐵路起自寧波云龍站,終于義烏站,設計時速160千米/小時,最高時速200千米/小時,全長約188千米,其中東陽段長約35千米。請回答:
(1)若動車以最高時速運行,中間不??空荆瑒t義烏到寧波需要多少小時?
(2)若在東陽境內運行了 15分鐘,則火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時?
(3)若該列車質量為500噸,列車以某速度勻速行駛時所受摩擦力為自身重力的0.2倍,則該列車此時所受的動力大小為多少牛?
32.(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為某研習小組探究豌豆種子萌發條件的一個實驗方案。
根據該方案,回答以下問題:
(1)你認為這一方案能研究哪些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呢?答:  ?。?br/>(2)同組的A種子、B種子和C種子之間存在什么差異?答:   ;
(3)能否對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A種子的萌發情況進行比較?為什么?答:  ?。?br/>(4)甲、乙、丙組中的A、B、C種子各用一顆黃豆種子進行實驗,你認為應如何改進實驗,實驗結論才能更加可靠?答:  ??;
(5)上述三組豌豆種子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放置5天。觀察到只有甲組中的 B 種子萌發,可得出的實驗結論:   。
A種子 B種子 C種子
水分 空氣 溫度 水分 空氣 溫度 水分 空氣 溫度
甲組 缺少 充足 20℃ 充足 充足 20℃ 充足 缺少 20℃
乙組 缺少 充足 40℃ 充足 充足 40℃ 充足 缺少 40℃
丙組 缺少 充足 0℃ 充足 充足 0℃ 充足 缺少 0℃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生物分類:斑馬魚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魚綱 ;金魚藻屬于植物界,是水生被子植物,二者所屬類別不同。
生活環境:斑馬魚是水生魚類,金魚藻是水生植物,都生活在水中。
生殖方式:斑馬魚通過產卵繁殖,金魚藻可通過種子繁殖,二者都能進行有性生殖 。
細胞結構:斑馬魚和金魚藻都屬于生物,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它們都具有細胞結構。
【解答】A、斑馬魚屬于魚類,金魚藻是植物,屬于被子植物,A符合題意。
B、斑馬魚和金魚藻都生活在水中,屬于水生生物,B不符合題意。
C、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斑馬魚和金魚藻的生殖過程都經歷了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都屬于有性生殖,C不符合題意。
D、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細胞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細胞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斑馬魚和金魚藻的結構和功能動物都是細胞 ,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答案】D
【知識點】地球公轉
【解析】【分析】3月21日前后,太陽光線直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晝夜平分;6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及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9月23日前后,太陽光線直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及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
【解答】地球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讀圖可知,甲是夏至日,乙是秋分日,丙是冬至日,丁是春分日。火箭發射當天是2024年4月25日,地球運行在公轉軌道的春分(3月21日前后)至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間,即位于圖中的丁甲之間。
故答案為:D。
3.【答案】C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慣性
【解析】【分析】(1)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跟物體是否受力、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都沒有關系;
(2)處于非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
(3)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的標準,即參照物,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生變化,則運動,不發生變化,則靜止。
【解答】A、組合體加速升空過程中,火箭質量不變,則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
B、組合體加速升空過程中,處于非平衡狀態,受非平衡力作用,故B錯誤。
C、組合體加速升空過程中,以地面為參照物,火箭與地面之間發生了位置變化,火箭是運動的,故C正確。
D、組合體加速升空過程中,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火箭與載人飛船之間沒有發生位置變化,火箭是靜止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4.【答案】C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的;它能透過什么顏色的光就呈什么顏色。
(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比如紅光照在黑色的物體上應該呈現黑色。
【解答】A、白色物體反射所有的色光,因此火箭外殼選擇白色涂裝更容易反射陽光,降低火箭表面的溫度,故A正確;
B、白色火箭有利于人眼、光學儀器跟蹤觀察,故B正確;
C、火箭外殼是不透明物體,不能被光透過,故C錯誤;
D、火箭外殼選擇白色涂裝,其表面的瑕疵、污染和損壞情況更容易被發現,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5.【答案】B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的存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得光滑,變滑動為滾動;
(2)增大摩擦的方法:從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考慮,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動代替滾動摩擦力。
【解答】A、車輪制成圓形的,這是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屬于減小摩擦,故A錯誤;
B、車輪表面制成凸凹的花紋,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故B正確;
C、車軸上安裝滾動軸承,是用滾動代替滑動,屬于減小摩擦,故C錯誤;
D、車胎內充有氣體,則車胎會變得堅硬一些,能減小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6.【答案】B
【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
【解析】【分析】根據圖象可知,乒乓球每次發聲的時間逐漸變短,乒乓球每次發聲時的振幅變小,乒乓球每次與臺面碰撞的最大形變程度變小,據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A、由圖可知,第1次碰撞的時間是1.12s,第2次碰 撞的時間是1.58s,第3次碰撞的時間是2.00s,第4 次碰撞的時間是2.40s,第5次碰撞的時間是2.78s ,第1、2次時間間隔為0.46s,第2、3次時間間隔 為0.42s,第3、4次時間間隔為0.4s,第4、5次時 間間隔為0.38s,每次發聲的時間間隔不相等,故A不符合題意;
B、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因此乒乓球碰撞桌面發出的聲音是桌面的振動產生的,故B符合題意;
C、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故C不符合題意;
D、由圖可知聲波的振幅越來越小,則聲音的響度越來越小,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7.【答案】D
【知識點】青春期的變化
【解析】【分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習慣,如果有利于增進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答】A、經常熬夜,會損害身體健康,A錯誤。
B、根據合理膳食的原則,食物要多樣,搭配要合理適量。不應該多吃肥肉甜品少吃水果蔬菜,B錯誤。
C、和異性接觸時,要把握好尺度,注意分寸,不與異性交往錯誤,C錯誤。
D、青春期人需要培養自制力以及不癡迷網絡游戲,D正確。
故答案為:D。
8.【答案】A
【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第二性征指男女兩性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外貌特征區別,體現出男女在身高、體態、相貌等方面的差異,第二性征在進入青春期后才出現。
【解答】A、飯量大,不是青春期的特征;故A正確;
B、喉結突出、長胡須、聲調低沉是男性的第二性征;故BCD錯誤;
故答案為:A。
9.【答案】D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合理的是哪一個。
【解答】A、中學生的重力約為500N,則坐著時重力為500N,故A不符合題意;
B、雙腳站立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約為500cm2,對地面的壓強為
故B不符合題意;
C、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1m/s,故C不符合題意;
D、勻速向上爬桿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豎直向上的摩擦力,豎直向下的重力為一對平衡力,因此受到的摩擦力為500N,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0.【答案】B
【知識點】力與運動的關系;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桿對拖把頭的力F1應該沿著桿向下;拖把頭向右運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應該向左。
【解答】在拖地時,拖把頭沿圖中v所示方向運動,則拖把頭對地面壓力的方向與拖把桿的方向一致且傾斜向下,地面對拖把頭摩擦力的方向與v所示方向相反,故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11.【答案】D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平衡力的辨別
【解析】【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2)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
(3)二力平衡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4)慣性的大小與質量有關,質量大,慣性大。
【解答】A、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拳頭擊中對方頭部時,頭部受到的力等于拳頭受到的力,故A錯誤;
B、拳擊都要戴一雙又大又軟的拳擊手套,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錯誤;
C、舉杠鈴健身鍛煉時,人受到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地面受到的壓力方向向下,兩個力方向不相反,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健身后體重大幅下降,則質量變小,由于慣性的影響因素只有質量,所以質量變小時,慣性也變小,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2.【答案】B
【知識點】晝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自轉,自轉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繞著太陽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地球上五帶的劃分等。
【解答】晝夜現象是因為地球是一個不發光、 不透 明的球體,故A錯誤。晝夜交替現象是因為地球自轉產生的,故B正確。四季更替現象是因為地球公轉產生的,故C錯誤。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是因為地球公轉 產生的,故D錯誤。故答案為:B。
13.【答案】A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傳粉結構與功能:雌蕊的結構特點與傳粉功能的關聯,若雌蕊柱頭伸出花瓣外,更易接收花粉,利于傳粉。
菜豆種子結構與功能:菜豆種子中儲存營養的結構是子葉,子葉主要功能是為種子萌發提供營養,而非進行光合作用。
卵細胞結構與功能:卵細胞體積大且富含營養,是為受精后早期胚胎發育提供營養,胎兒發育是在受精卵著床后在母體子宮內依靠胎盤等結構獲取營養。
植物花結構與功能:有些植物花顏色鮮艷,主要是吸引昆蟲等傳粉者,利于傳粉,美化環境不是其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方面。
【解答】A、有些植物的雌蕊柱頭伸出花瓣外,利于接受花粉,能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科學原理,A正確。
B、種子萌發需要營養物質;菜豆種子中有飽滿的子葉,儲存營養物質,有利于種子的萌發,B錯誤。
C、卵細胞的體積大且富含營養,有利于胚胎的早期發育,胎兒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由母體供給,C錯誤。
D、有些植物的花顏色鮮艷,能夠吸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D錯誤。
故答案為:A。
14.【答案】C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當2f>u>f時,凸透鏡成放大、倒立實像,此時像在二倍焦距之外,此原理與投影儀成像原理相同;物體的表面有兩種,一種是平的而且是光滑的,這種表面會發生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鏡面反射后,反射光線還是平行的。另一種是粗糙的,這種表面發生漫反射,平行光線經過凹凸不平的表面,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
【解答】ABC、由圖可知,廣告片距離鏡頭近,像距離鏡頭遠,像能被地面承接,即成放大的實像,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與投影儀成像原理相同,故C正確,AB錯誤;
D、為了能從不同角度看見廣告圖標,應使光發生漫反射,所以應選擇粗糙的地面,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5.【答案】A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1)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只有 DNA 集中的區域。
(2)細菌的遺傳物質:細菌有遺傳物質 DNA ,存在于細胞內特定區域。
(3)細菌的繁殖方式:細菌通過細胞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一分為二,繁殖速度快。
(4)細菌的營養方式:細菌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大多需要依賴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為異養。
【解答】A、細菌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區,A錯誤。
B、細菌細胞內有DNA集中的核區,DNA是遺傳物質,B正確。
C、細菌生殖方式為分裂生殖,C正確。
D、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以現成的有機物生活,D正確。
故答案為:A。
16.【答案】(1)自西向東
(2)保持不變
(3)月球沒有大氣層
【知識點】月球的概況;地球自轉
【解析】【分析】(1)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不會隨物體形狀、體積、溫度、空間位置的變化而改變;
(3)月球上沒有空氣,不能借助空氣阻力來降低月球探測器的速度。
【解答】(1)幾乎所有火箭發射都選擇朝東方向,這 是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火箭發射的方向與自轉方向相同,可以增加初速度。
(2)月球的土壤帶回到地球后質量將保持不變。
(3)由于月球沒有大氣層,對降落傘沒有阻擋作用,所以月球探測器軟著陸方式采用火箭反推式,而不用降落傘式。
(1)幾乎所有火箭發射都選擇朝東方向,這 是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火箭發射的方向與自轉方向相同,可以增加初速度。
(2)月球的土壤帶回到地球后質量將保持不變。
(3)由于月球沒有大氣層,對降落傘沒有阻擋作用,所以月球探測器軟著陸方式采用火箭反推式,而不用降落傘式。
17.【答案】(1)昆蟲
(2)c
【知識點】花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 分析】(1)傳粉方式:分為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異花傳粉又可根據傳粉媒介分為風力傳粉和昆蟲傳粉等。風力傳粉的花一般花粉多而輕,花不鮮艷;昆蟲傳粉的花通常具有鮮艷的花色、芳香的氣味或甜美的花蜜來吸引昆蟲。
(2)花的結構:花的主要結構包括雄蕊(花藥、花絲)和雌蕊(柱頭、花柱、子房)等 ,圖中,a是花藥、b是花柱、c是胚珠、d是花萼(萼片)。
(3)果實和種子的形成: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后,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胚。
【解答 】(1)靠昆蟲為媒介進行傳粉方式的稱蟲媒,借助這類方式傳粉的花,稱蟲媒花;蟲媒花多具特殊氣味以吸引昆蟲;多半能產蜜汁;花大并有各種鮮艷顏色;油菜花具有鮮艷顏色、能夠分泌蜜汁,屬于蟲媒花,依靠昆蟲傳粉。
(2)花的子房在傳粉和受精后發育成果實,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油菜種子是由圖二中的c胚珠發育而來。
(1) 靠昆蟲為媒介進行傳粉方式的稱蟲媒,借助這類方式傳粉的花,稱蟲媒花;蟲媒花多具特殊氣味以吸引昆蟲;多半能產蜜汁;花大并有各種鮮艷顏色;油菜花具有鮮艷顏色、能夠分泌蜜汁,屬于蟲媒花,依靠昆蟲傳粉。
(2)花的子房在傳粉和受精后發育成果實,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油菜種子是由圖二中的c胚珠發育而來。
18.【答案】反射;45;A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3)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分析解答。
【解答】(1)擋風玻璃相當于平面鏡,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原理可知,行車數據在擋風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2)車輛顯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臺上,通過擋風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則擋風玻璃與水平面夾角為45度。
(3)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隨著物體到鏡面的距離減小而減小,當發現擋風玻璃所成的像過高,不便于觀察,這時就需要將顯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擋風玻璃,即可降低像的高度,即向A方向移動。
19.【答案】(1)胚
(2)輸卵管
(3)試管嬰兒經歷了受精過程,屬于有性生殖;克隆沒有經歷受精過程,屬于無性生殖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如圖:
2、受精的過程:精子進入陰道,緩緩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輸卵管。
3、試管嬰兒技術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的技術。
【解答】(1)花的子房在傳粉和受精后發育成果實,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若圖中生物體代表植物,受精卵會發育成種子的胚。
(2)女性的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的場所;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因此,若圖中生物體代表人,過程①受精的場所是輸卵管。
(3)有性生殖指的是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試管嬰兒是精子和卵細胞在體外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體外培養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體子宮,著床繼續發育形成胎兒直至分娩。故“試管嬰兒”技術在生物學上依據的原理是有性生殖。
克隆指的是先將含有遺傳物質的供體細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中,然后促使這一新細胞分裂繁殖發育成胚胎。 當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動物子宮中使動物懷孕,便可產下與提供細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動物。克隆技術是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獲得新個體的方法,屬于無性生殖。
因此,試管嬰兒經歷了受精過程,屬于有性生殖;克隆沒有經歷受精過程,屬于無性生殖。
(1)花的子房在傳粉和受精后發育成果實,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若圖中生物體代表植物,受精卵會發育成種子的胚。
(2)女性的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的場所;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因此,若圖中生物體代表人,過程①受精的場所是輸卵管。
(3)有性生殖指的是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試管嬰兒是精子和卵細胞在體外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體外培養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體子宮,著床繼續發育形成胎兒直至分娩。故“試管嬰兒”技術在生物學上依據的原理是有性生殖。
克隆指的是先將含有遺傳物質的供體細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中,然后促使這一新細胞分裂繁殖發育成胚胎。 當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動物子宮中使動物懷孕,便可產下與提供細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動物??寺〖夹g是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獲得新個體的方法,屬于無性生殖。
因此,試管嬰兒經歷了受精過程,屬于有性生殖;克隆沒有經歷受精過程,屬于無性生殖。
20.【答案】先變大后變小;=;增加小球的質量
【知識點】彈力;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1)(2)分析小球接觸彈簧到彈簧被壓縮到最短過程中小球的所受力情況,由此分析速度變化;
(3)根據機械能之間相互轉化,提出建議。
【解答】(1)小球接觸到彈簧后的下落中,彈簧逐漸發 生彈簧形變,彈簧力由小變大,當重力大于彈力時 小球受合力向下,小球加速下落;當彈力等于重力時,小球受到合力為0,速度達到最大;當彈力大于小球重力時,合力向上,小球開始做減速運動。由此可知小球下落速度的變化情況是:先變大后變小。
(2)由圖可知當速度為5.1m/s時,小球的速度達到最大,此時剛好是小球的重力等于彈簧產生的彈力。
(3)若要讓該彈簧的壓縮程度更大,即產生的彈力更大,可以增加小球的重力,即小球的質量。
21.【答案】(1)⑦
(2)⑥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
【解析】【分析】(1)種子的結構:單子葉植物種子(如小麥種子)一般包括種皮、胚和胚乳。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由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 。
胚的功能: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將來發育成新的植株。
胚乳的成分:小麥種子的胚乳中儲存著大量淀粉等營養物質 。
(2)淀粉的特性:淀粉遇碘液會變藍,可利用此特性檢測淀粉的存在。
(3)圖中①子葉、②胚芽、③胚軸、④胚根、⑤果皮和種皮、⑥胚乳、⑦胚。
【解答】(1)子房中的卵細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發育成⑦胚,胚由③胚軸、②胚芽、④胚根、①子葉四部分組成,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體,它能發育成新的植物體。因此,標號⑦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2)淀粉遇碘變藍色。小麥屬于單子葉植物,小麥種子具有胚乳,胚乳儲存營養物質,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在小麥種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藍色的是圖中的⑥胚乳。
(1)子房中的卵細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發育成⑦胚,胚由③胚軸、②胚芽、④胚根、①子葉四部分組成,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體,它能發育成新的植物體。因此,標號⑦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2)淀粉遇碘變藍色。小麥屬于單子葉植物,小麥種子具有胚乳,胚乳儲存營養物質,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在小麥種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藍色的是圖中的⑥胚乳。
22.【答案】靜止;2;路程;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力與運動的關系;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圖乙的v-t圖像可以判斷物體在0~3s的運動情況;
(2)由圖乙v-t圖像找出物體什么時候處于平衡狀態,然后由平衡條件求出物體所受摩擦力大??;滑動摩擦力由物體間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決定;
(3)根據橫縱坐標的意義判斷陰影部分面積的科學含義。
(4)根據物體受摩擦力而減速運動分析。
【解答】(1)由圖丙可知,時間為t=1s時,物體的速度為0,說明物體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
(2)當t=5s時,物體做加速運動,產生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外力,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外力為2N,則此時受到的摩擦力為2N。
(3)圖丙中橫坐標代表時間,縱坐標代表速度,根據可知,陰影部分的面積代表物體運動的路程。
(4)若9秒后撤去推力F,木塊將做減速運動,直至速度為0,如下圖所示:
23.【答案】(1)0
(2)避免偶然性
(3)體重增長率
(4)不同意;適量照射陽光有利于身體的生長發育,過多照射反而不利于身體的發育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
【解析】【分析】(1)對照組概念:在對照實驗中,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為對照組。本實驗探究紫外線照射時長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實驗變量是紫外線照射時長,甲組為對照組,則不接受紫外線照射,照射時長為 0 小時。
(2)實驗樣本數量意義:在實驗中,選取多個樣本(這里是 20 只小白鼠并分組),是為了避免因個體差異等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使實驗結果更具可靠性和普遍性 。
(3)實驗數據處理:為了更直觀地比較不同組小白鼠因紫外線照射時長不同而產生的生長差異,計算體重增長率((第 14 天平均體重 - 第 1 天平均體重)÷ 第 1 天平均體重 ×100% )等數據處理方式,能更清晰反映生長情況。
(4)紫外線照射利弊:適量紫外線照射能促使人體合成維生素 D,促進鈣吸收,利于生長,但過量紫外線照射可能對生物體造成損傷,如傷害皮膚、眼睛等,所以不能認為青少年接受太陽光照越多越好。
【解答】(1)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本實驗是探究紫外線照射時長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因此,甲組為對照組,則甲組小鼠紫外線照射時長為0小時。
(2)實驗的樣本數量要合理,需做重復實驗的要進行重復實驗,實驗數據要進行求平均值等,這些要求都是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讓實驗結論有說服力。選取了20 只小白鼠進行實驗,這樣可以避免偶然性,增加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3)表格中的實驗數據是原始數據,不能通過數據直接得出結論,可以轉換為各組小鼠的體重增長率,以便獲得更直接的證據。
(4)分析表格數據可知,隨著紫外線照射時間的延長,小白鼠的體重增長率越來越低,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因此,不同意青少年多接受紫外線照射,因為由實驗結果可知,過多紫外線照射會抑制生長;再者,也無法確定紫外線的抑制作用和鈣吸收的促進作用哪個影響更明顯。
(1)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本實驗是探究紫外線照射時長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因此,甲組為對照組,則甲組小鼠紫外線照射時長為0小時。
(2)實驗的樣本數量要合理,需做重復實驗的要進行重復實驗,實驗數據要進行求平均值等,這些要求都是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讓實驗結論有說服力。選取了20 只小白鼠進行實驗,這樣可以避免偶然性,增加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3)表格中的實驗數據是原始數據,不能通過數據直接得出結論,可以轉換為各組小鼠的體重增長率,以便獲得更直接的證據。
(4)分析表格數據可知,隨著紫外線照射時間的延長,小白鼠的體重增長率越來越低,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因此,不同意青少年多接受紫外線照射,因為由實驗結果可知,過多紫外線照射會抑制生長;再者,也無法確定紫外線的抑制作用和鈣吸收的促進作用哪個影響更明顯。
24.【答案】見解析;水平;良好;實測時,掛上0.1N的鉛粒,發現測力計示數幾乎沒有變化,說明彈簧的精確度不夠,為使 “精確度”指標表現更優秀,需選受力時伸長更明顯的彈簧,由圖乙知,同樣受力時,a彈簧的伸長量更大,所以應選取a彈簧取代b彈簧制作測力計
【知識點】彈力;力的測量
【解析】【分析】在彈性限度內,彈簧測力計的彈力與其形變量成正比。
【解答】(1)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更便于標注均勻刻度,所以選擇材料時,彈簧比橡皮筋更合適。
(2)測量的力為水平方向的力,因此彈簧測力計需要在水平位置進行調零。
(3)由題意知,選用圖乙 中b彈簧制作測力計,在“0”和“2N”之間分為10等份,則該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則在精確度上評價等級為良好。
(4)實測時,掛上0.1N的鉛粒,發現測力計示數幾乎沒有變化,說明彈簧的精確度不夠,為使 “精確度”指標表現更優秀,需選受力時伸長更明顯的彈簧,由圖乙知,同樣受力時,a彈簧的伸長量更大,所以應選取a彈簧取代b彈簧制作測力計。
25.【答案】減小測量誤差;控制每次實驗時小孔處的水壓相同;水的深度相同時,小孔離地面越高,小孔噴水距離越大;小孔直徑過大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測量值一定時,多次測量可以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2)液體內一點到液體自由面的距離叫這一點的深度,據此回答;
(3)根據數據分析得出結論;
(4)根據小孔離地面的高度影響噴射距離分析。
【解答】(1)多次實驗,均加水至瓶內同一高度,小孔離地高度不變,測量水最遠落地點與小孔點的水平距離,所以求平均值的目的是減小測量誤差。
(2)由于液體的深度不同,液體的壓強不同,小孔噴水距離不同,所以加水至瓶內同一高度,即控制小孔處至液面深度相同,故“加水至瓶內同一高度”的原因是控制每次實驗時小孔處的水壓相同。
(3)觀察表中數據發現,小孔離地高度越高,水最遠落地點與小孔點的水平距離越大,所以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水的深度相同時,小孔離地面越高,小孔噴水距離越大。
(4)由于小孔的直徑大小會影響噴水距離,所以圖二中最下端的小孔噴水最遠距離不是最大,可能原因是最下端的小孔直徑過大。
26.【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發射到落地的時間;先增加后減小;見解析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火箭模型
【解析】【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根據轉換法分析;
(3)從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距離不同,根據分析;
(4)根據圖丁中水火箭飛行的時間和評價量表中的標準進行分析。
【解答】(1)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給水一個向 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給水火箭一個向上的力,水火箭向上運動。
(2)火箭上升的高度越高,到落地時所需的時間 就越大,所以實驗中可以測量水火箭從發射到落地的時間來間接反映這個高度。
(3)如圖丙所示,因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 從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水火箭上升過程中,路程先增加后減小,根據知,水火箭速度先增加后減小。
(4)由圖丁知該水火箭在空中的飛行時間等于8秒 ,由評價指標中優秀的標準知該水火箭為優秀。
27.【答案】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月球表面的松實程度有關;再拿出質量與上次實驗不同的小球,仍將小球放在50厘米的高度,靜止下落,讓小球撞擊在沙盤上,用刻度尺測出小球撞擊后形成的坑的深度,重復三次實驗,記錄數據并求平均值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根據撞擊時的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分析,不同硬度的物體撞擊后的形變不同;
(2)根據控制變量法結合需要改變的量設計步驟。
【解答】(1)月坑的深度除了與流星有關,還與月面有關,所以可提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月球表面的松實程度有關。
(2)根據題意要探究月坑深度與天體質量的關系,因此需要換用質量不同的小球進行實驗,因此“……”中的其余步驟為:
再拿出質量與上次實驗不同的小球,仍將小球放在50厘米的高度,靜止下落,讓小球撞擊在沙盤上,用刻度尺測出小球撞擊后形成的坑的深度,重復三次實驗,記錄數據并求平均值。
28.【答案】縮小;倒立、放大的實像;調高;遠離;注水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1)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分析回答;
(2)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3)根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分析回答;
(4)遠視眼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分析回答;
(5)凸透鏡凸度變大,對光的會聚能力變強,會將光線提前會聚成像。
【解答】(1)圖1所示,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不改變蠟燭和光屏位置,要通過移動透鏡, 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根據光折射時光路的可 逆性可知,移動后物距為原來的像距,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即凸透鏡距光屏應為30cm,故應移動到15cm刻度處,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3)如圖甲所示,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 像移動到光屏的上方,要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 因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所以可將蠟燭向上移動或將光屏向上移動或將凸透鏡向下移動。
(4)“遠視眼鏡B”(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摘下“遠視眼鏡B”后,相當于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能力減弱,若要通過移動蠟燭使像再次清晰,應將蠟燭向靠近透鏡的方向移動。
(5)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將蠟燭靠近水透鏡時,此時成像會遠離凸透鏡,而實驗中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動,則需要將凸透鏡的會聚能力增強,因此需要向水透鏡中注水。
29.【答案】c;甲;<;變?。黄胶?br/>【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當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靜止時,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的那個彩球標注的溫度表示所測的環境溫度分析;
(2)根據溫度越高,液體的密度越小分析;
(3)根據液體壓強與深度有關分析,根據壓力等于總重力分析;
(4)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力平衡。
【解答】(1)根據題意“當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靜止時,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的那個彩球標注的溫度表示所測的環境溫度”可知,c球上標注的溫度是當時的環境溫度。
(2)由題意可知每當溫度降低時液體中有部分彩球上浮至“彩球溫度計”的上部,甲裝置中無小球上浮,因此說明甲的溫度高于乙的溫度。
(3)乙中彩球c所處的深度小于d球所處的深度,由可知,球c受到的液體壓強小于球d受到的液體壓強。
當溫度降低時,彩球上浮,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液體的密度變小,則導致整個裝置對桌面的壓力將變小。
(4)彩球c在液體中勻速直線上升,處于平衡狀態,說明此時受平衡力。
30.【答案】(1)這瓶水的“凈含量”是550mL,則這瓶水的質量
則這瓶水的重力
(2)瓶底面積為25cm2,礦泉水瓶正放時,海綿受到的壓強
(3)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和正放時相同,則水的重力
則水的質量
需要倒出水的質量
答:(1)這瓶水的重力為5.5N;
(2)礦泉水瓶正放時海綿受到的壓強是;
(3)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和正放時相同,需要倒出396克水。
【知識點】重力的大??;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1)已知水的密度和體積,根據m=ρV計算水的質量,根據G=mg計算水的重力;
(2)瓶子正放在海綿上,海綿的受力面積就等于瓶底面積,海綿受到的壓力就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利用公式
求出瓶子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
(3)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和正放時相同,即p'=p=2.2×103Pa,根據
可求出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力,從而可求出倒出水的重力和質量。
31.【答案】(1)動車以最高時速運行,中間不??空?,則義烏到寧波需要的時間為
(2)在東陽境內的平均速度為
(3)列車以某速度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則動力與摩擦力大小相等為
答:(1)若動車以最高時速運行,中間不??空?,則義烏到寧波需要0.94h;
(2)火車的平均速度是140km/h;
(3)該列車此時所受的動力為。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根據計算義烏到寧波需要的時間;
(2)根據計算火車在東陽境內的平均速度;
(3)先求出列車的重力G,利用f=0.2G求列車以某速度勻速行駛時所受摩擦力大小。
32.【答案】(1)空氣、水分和溫度
(2)A種子缺少水分、B種子能夠獲得充足水分和空氣、C種子缺少空氣
(3)不能,變量不唯一
(4)用多粒種子做實驗
(5)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是種子萌發的三個外界條件。實驗通過設置不同環境來探究這些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2)實驗變量控制:在對照實驗中,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即除了研究的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這樣才能準確探究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3)樣本數量對實驗的影響:實驗中樣本數量過少,可能會因偶然因素導致實驗結果不準確,增加樣本數量可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
【解答】(1)分析圖中的實驗設置可知:每組的A種子與B種子以水分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B種子與C種子以空氣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B種子、丙組的B種子以溫度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因此,該方案能夠研究水分、空氣和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2)解讀題圖中的實驗設置可知:同組的A種子缺少水分、B種子能夠獲得充足水分和空氣、C種子缺少空氣
(3)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A種子存在兩個變量水分和溫度,不能形成對照實驗,比較它們的萌發情況沒有意義。
(4)實驗的樣本數量要合理,需做重復實驗的要進行重復實驗,實驗數據要進行求平均值等,這要些要求都是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讓實驗結論有說服力。甲、乙、丙組中的A、B、C種子各用一顆黃豆種子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存在偶然性,為使實驗結論更加可靠,應增加種子的數量。
(5)對比甲組A種子與B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對比甲組B種子與C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對比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B種子、丙組的B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
因此,上述三組豌豆種子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放置5天。觀察到只有甲組中的 B 種子萌發,可得出的實驗結論: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1)分析圖中的實驗設置可知:每組的A種子與B種子以水分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B種子與C種子以空氣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B種子、丙組的B種子以溫度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因此,該方案能夠研究水分、空氣和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2)解讀題圖中的實驗設置可知:同組的A種子缺少水分、B種子能夠獲得充足水分和空氣、C種子缺少空氣
(3)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A種子存在兩個變量水分和溫度,不能形成對照實驗,比較它們的萌發情況沒有意義。
(4)實驗的樣本數量要合理,需做重復實驗的要進行重復實驗,實驗數據要進行求平均值等,這要些要求都是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讓實驗結論有說服力。甲、乙、丙組中的A、B、C種子各用一顆黃豆種子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存在偶然性,為使實驗結論更加可靠,應增加種子的數量。
(5)對比甲組A種子與B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對比甲組B種子與C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對比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B種子、丙組的B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
因此,上述三組豌豆種子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放置5天。觀察到只有甲組中的 B 種子萌發,可得出的實驗結論: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1 / 1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
1.(2024七下·東陽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組合體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后,將完成以斑馬魚和金魚藻作為對象的“太空養魚”實驗(如圖所示)。
不屬于斑馬魚和金魚藻這兩種生物共同點的是 ( ?。?br/>A.都屬于動物中的魚類 B.都生活在水中
C.都可以進行有性生殖 D.都有細胞結構
【答案】A
【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
【解析】【分析】生物分類:斑馬魚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魚綱 ;金魚藻屬于植物界,是水生被子植物,二者所屬類別不同。
生活環境:斑馬魚是水生魚類,金魚藻是水生植物,都生活在水中。
生殖方式:斑馬魚通過產卵繁殖,金魚藻可通過種子繁殖,二者都能進行有性生殖 。
細胞結構:斑馬魚和金魚藻都屬于生物,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它們都具有細胞結構。
【解答】A、斑馬魚屬于魚類,金魚藻是植物,屬于被子植物,A符合題意。
B、斑馬魚和金魚藻都生活在水中,屬于水生生物,B不符合題意。
C、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斑馬魚和金魚藻的生殖過程都經歷了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都屬于有性生殖,C不符合題意。
D、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細胞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細胞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斑馬魚和金魚藻的結構和功能動物都是細胞 ,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2.(2024七下·東陽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組合體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后,將完成以斑馬魚和金魚藻作為對象的“太空養魚”實驗(如圖所示)。
如圖為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示意圖?;鸺l射當天,地球所處的位置在圖中( ?。?br/>A.甲乙之間 B.乙丙之間 C.丙丁之間 D.丁甲之間
【答案】D
【知識點】地球公轉
【解析】【分析】3月21日前后,太陽光線直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晝夜平分;6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及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9月23日前后,太陽光線直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及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
【解答】地球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讀圖可知,甲是夏至日,乙是秋分日,丙是冬至日,丁是春分日。火箭發射當天是2024年4月25日,地球運行在公轉軌道的春分(3月21日前后)至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間,即位于圖中的丁甲之間。
故答案為:D。
3.(2024七下·東陽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組合體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后,將完成以斑馬魚和金魚藻作為對象的“太空養魚”實驗(如圖所示)。
組合體加速升空過程中,下列對火箭的分析合理的是 (  )
A.慣性逐漸增大
B.受平衡力作用
C.以地面為參照物,火箭是運動的
D.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火箭是運動的
【答案】C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慣性
【解析】【分析】(1)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跟物體是否受力、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都沒有關系;
(2)處于非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
(3)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的標準,即參照物,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生變化,則運動,不發生變化,則靜止。
【解答】A、組合體加速升空過程中,火箭質量不變,則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
B、組合體加速升空過程中,處于非平衡狀態,受非平衡力作用,故B錯誤。
C、組合體加速升空過程中,以地面為參照物,火箭與地面之間發生了位置變化,火箭是運動的,故C正確。
D、組合體加速升空過程中,以載人飛船為參照物,火箭與載人飛船之間沒有發生位置變化,火箭是靜止的,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4.(2024七下·東陽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組合體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航天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后,將完成以斑馬魚和金魚藻作為對象的“太空養魚”實驗(如圖所示);火箭外殼選擇白色涂裝,其原因最不符合實際的是 ( ?。?br/>A.更容易反射陽光,降低火箭表面的溫度
B.白色更容易被人眼、光學儀器跟蹤觀察
C.光更容易透過涂層及外殼,使飛船內光線充足
D.更易于發現火箭表面的瑕疵、污染和損壞情況
【答案】C
【知識點】物體的顏色;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的;它能透過什么顏色的光就呈什么顏色。
(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比如紅光照在黑色的物體上應該呈現黑色。
【解答】A、白色物體反射所有的色光,因此火箭外殼選擇白色涂裝更容易反射陽光,降低火箭表面的溫度,故A正確;
B、白色火箭有利于人眼、光學儀器跟蹤觀察,故B正確;
C、火箭外殼是不透明物體,不能被光透過,故C錯誤;
D、火箭外殼選擇白色涂裝,其表面的瑕疵、污染和損壞情況更容易被發現,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5.(2024七下·東陽期末)為了增大自行車車輪與地面的摩擦,采取的措施是 (  )
A.把車輪做成圓形 B.輪胎表面制成凹凸花紋
C.內胎里充有氣體` D.車輪軸上裝有滾動軸承
【答案】B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的存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得光滑,變滑動為滾動;
(2)增大摩擦的方法:從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考慮,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動代替滾動摩擦力。
【解答】A、車輪制成圓形的,這是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屬于減小摩擦,故A錯誤;
B、車輪表面制成凸凹的花紋,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故B正確;
C、車軸上安裝滾動軸承,是用滾動代替滑動,屬于減小摩擦,故C錯誤;
D、車胎內充有氣體,則車胎會變得堅硬一些,能減小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6.(2024七下·東陽期末)手機具有錄音和顯示波形的功能。將一乒乓球從一定高度由靜止釋放,利用手機記錄下乒乓球碰撞桌面發出的聲音,其波形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據此分析 (  )
A.每次發聲的時間間隔相等 B.聲音是桌面的振動產生的
C.聲音是在耳蝸處形成聽覺 D.聽到聲音的響度越來越大
【答案】B
【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聲音傳播的條件;聲音產生的條件
【解析】【分析】根據圖象可知,乒乓球每次發聲的時間逐漸變短,乒乓球每次發聲時的振幅變小,乒乓球每次與臺面碰撞的最大形變程度變小,據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A、由圖可知,第1次碰撞的時間是1.12s,第2次碰 撞的時間是1.58s,第3次碰撞的時間是2.00s,第4 次碰撞的時間是2.40s,第5次碰撞的時間是2.78s ,第1、2次時間間隔為0.46s,第2、3次時間間隔 為0.42s,第3、4次時間間隔為0.4s,第4、5次時 間間隔為0.38s,每次發聲的時間間隔不相等,故A不符合題意;
B、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因此乒乓球碰撞桌面發出的聲音是桌面的振動產生的,故B符合題意;
C、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故C不符合題意;
D、由圖可知聲波的振幅越來越小,則聲音的響度越來越小,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7.(2024七下·東陽期末)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快速生長時期,是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青春期的我們應該( ?。?br/>A.經常熬夜苦學促進智力發展 B.多吃肥肉甜品少吃水果蔬菜
C.不與異性交往保持身心健康 D.培養自制力不癡迷網絡游戲
【答案】D
【知識點】青春期的變化
【解析】【分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習慣,如果有利于增進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答】A、經常熬夜,會損害身體健康,A錯誤。
B、根據合理膳食的原則,食物要多樣,搭配要合理適量。不應該多吃肥肉甜品少吃水果蔬菜,B錯誤。
C、和異性接觸時,要把握好尺度,注意分寸,不與異性交往錯誤,C錯誤。
D、青春期人需要培養自制力以及不癡迷網絡游戲,D正確。
故答案為:D。
8.(2024七下·東陽期末)下列不屬于男性第二性征的是( ?。?br/>A.飯量大 B.喉結突出 C.長胡須 D.聲調低沉
【答案】A
【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
【解析】【分析】第二性征指男女兩性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外貌特征區別,體現出男女在身高、體態、相貌等方面的差異,第二性征在進入青春期后才出現。
【解答】A、飯量大,不是青春期的特征;故A正確;
B、喉結突出、長胡須、聲調低沉是男性的第二性征;故BCD錯誤;
故答案為:A。
9.(2024七下·東陽期末)對某中學生有關數據的估測,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br/>A.坐著時重力為50N
B.雙腳站立時, 對地面的壓強為100Pa
C.步行的速度為10m/s
D.勻速向上爬桿時,受到的摩擦力為500N
【答案】D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合理的是哪一個。
【解答】A、中學生的重力約為500N,則坐著時重力為500N,故A不符合題意;
B、雙腳站立時,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約為500cm2,對地面的壓強為
故B不符合題意;
C、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1m/s,故C不符合題意;
D、勻速向上爬桿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豎直向上的摩擦力,豎直向下的重力為一對平衡力,因此受到的摩擦力為500N,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0.(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拖地時拖把頭沿圖中v所示方向運動。拖桿對拖把頭的力F1的方向以及地面對拖把頭摩擦力f1的方向正確的是 ( ?。?br/>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力與運動的關系;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桿對拖把頭的力F1應該沿著桿向下;拖把頭向右運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應該向左。
【解答】在拖地時,拖把頭沿圖中v所示方向運動,則拖把頭對地面壓力的方向與拖把桿的方向一致且傾斜向下,地面對拖把頭摩擦力的方向與v所示方向相反,故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11.(2024七下·東陽期末)《熱辣滾燙》引發全民拳擊健身熱潮。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A.拳頭擊中對方頭部時,頭部受到的力大于拳頭受到的力
B.拳擊都要戴一雙又大又軟的拳擊手套,是為了增大壓強
C.舉杠鈴健身鍛煉時,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受到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健身后體重大幅下降,感覺自己身輕如燕,是因為質量變小慣性變小
【答案】D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平衡力的辨別
【解析】【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2)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
(3)二力平衡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4)慣性的大小與質量有關,質量大,慣性大。
【解答】A、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拳頭擊中對方頭部時,頭部受到的力等于拳頭受到的力,故A錯誤;
B、拳擊都要戴一雙又大又軟的拳擊手套,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錯誤;
C、舉杠鈴健身鍛煉時,人受到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地面受到的壓力方向向下,兩個力方向不相反,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健身后體重大幅下降,則質量變小,由于慣性的影響因素只有質量,所以質量變小時,慣性也變小,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2.(2024七下·東陽期末)下列現象是因為地球自轉引起的是 ( ?。?br/>A.晝夜現象 B.晝夜交替現象
C.四季更替現象 D.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答案】B
【知識點】晝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自轉,自轉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和時間差異。地球繞著太陽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地球上五帶的劃分等。
【解答】晝夜現象是因為地球是一個不發光、 不透 明的球體,故A錯誤。晝夜交替現象是因為地球自轉產生的,故B正確。四季更替現象是因為地球公轉產生的,故C錯誤。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是因為地球公轉 產生的,故D錯誤。故答案為:B。
13.(2024七下·東陽期末)能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科學原理的是 (  )
A.有些植物的雌蕊柱頭伸出花瓣外,有利于植物的傳粉
B.菜豆種子中有飽滿的子葉,有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C.卵細胞的體積大且富含營養,有利于胎兒發育
D.有些植物的花顏色鮮艷,有助于美化環境
【答案】A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傳粉結構與功能:雌蕊的結構特點與傳粉功能的關聯,若雌蕊柱頭伸出花瓣外,更易接收花粉,利于傳粉。
菜豆種子結構與功能:菜豆種子中儲存營養的結構是子葉,子葉主要功能是為種子萌發提供營養,而非進行光合作用。
卵細胞結構與功能:卵細胞體積大且富含營養,是為受精后早期胚胎發育提供營養,胎兒發育是在受精卵著床后在母體子宮內依靠胎盤等結構獲取營養。
植物花結構與功能:有些植物花顏色鮮艷,主要是吸引昆蟲等傳粉者,利于傳粉,美化環境不是其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方面。
【解答】A、有些植物的雌蕊柱頭伸出花瓣外,利于接受花粉,能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科學原理,A正確。
B、種子萌發需要營養物質;菜豆種子中有飽滿的子葉,儲存營養物質,有利于種子的萌發,B錯誤。
C、卵細胞的體積大且富含營養,有利于胚胎的早期發育,胎兒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由母體供給,C錯誤。
D、有些植物的花顏色鮮艷,能夠吸引昆蟲前來幫助傳粉,D錯誤。
故答案為:A。
14.(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所示為商場門口的廣告投影燈及其內部結構,它主要由光源、廣告片和焦距為f的凸透鏡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應小于f
B.地面上的廣告圖標是倒立放大的虛像
C.該廣告燈的成像原理與投影儀相同,成倒立放大實像
D.為了能從不同角度看見廣告圖標,應投影在光滑的地面
【答案】C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當2f>u>f時,凸透鏡成放大、倒立實像,此時像在二倍焦距之外,此原理與投影儀成像原理相同;物體的表面有兩種,一種是平的而且是光滑的,這種表面會發生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鏡面反射后,反射光線還是平行的。另一種是粗糙的,這種表面發生漫反射,平行光線經過凹凸不平的表面,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
【解答】ABC、由圖可知,廣告片距離鏡頭近,像距離鏡頭遠,像能被地面承接,即成放大的實像,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與投影儀成像原理相同,故C正確,AB錯誤;
D、為了能從不同角度看見廣告圖標,應使光發生漫反射,所以應選擇粗糙的地面,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5.(2024七下·東陽期末)“超級細菌”對現有的絕大多數抗生素有抵抗作用。對“超級細菌”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有成形的細胞核 B.有遺傳物質
C.以細胞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 D.需要依賴現成的有機物生活
【答案】A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
【解析】【分析】(1)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只有 DNA 集中的區域。
(2)細菌的遺傳物質:細菌有遺傳物質 DNA ,存在于細胞內特定區域。
(3)細菌的繁殖方式:細菌通過細胞分裂的方式進行繁殖,一分為二,繁殖速度快。
(4)細菌的營養方式:細菌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大多需要依賴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為異養。
【解答】A、細菌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區,A錯誤。
B、細菌細胞內有DNA集中的核區,DNA是遺傳物質,B正確。
C、細菌生殖方式為分裂生殖,C正確。
D、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以現成的有機物生活,D正確。
故答案為:A。
16.(2024七下·東陽期末)5月3日嫦娥六號順利升空,它將實現月背軟著陸,并從月球背面“挖土”回來。
(1)幾乎所有火箭發射都選擇朝東方向,這是因為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
(2)月球的土壤帶回到地球后質量將   (填“變大”“變小”或“保持不變”)。
(3)月球探測器軟著陸方式采用火箭反推式,而不用降落傘式的原因是   。
【答案】(1)自西向東
(2)保持不變
(3)月球沒有大氣層
【知識點】月球的概況;地球自轉
【解析】【分析】(1)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不會隨物體形狀、體積、溫度、空間位置的變化而改變;
(3)月球上沒有空氣,不能借助空氣阻力來降低月球探測器的速度。
【解答】(1)幾乎所有火箭發射都選擇朝東方向,這 是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火箭發射的方向與自轉方向相同,可以增加初速度。
(2)月球的土壤帶回到地球后質量將保持不變。
(3)由于月球沒有大氣層,對降落傘沒有阻擋作用,所以月球探測器軟著陸方式采用火箭反推式,而不用降落傘式。
(1)幾乎所有火箭發射都選擇朝東方向,這 是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火箭發射的方向與自轉方向相同,可以增加初速度。
(2)月球的土壤帶回到地球后質量將保持不變。
(3)由于月球沒有大氣層,對降落傘沒有阻擋作用,所以月球探測器軟著陸方式采用火箭反推式,而不用降落傘式。
17.(2024七下·東陽期末)東陽市象田村大力發展油菜花(花色鮮艷)等觀光農業。據圖回答問題:
(1)油菜花主要依靠  ?。ㄌ睢帮L力”或“昆蟲”)傳粉;
(2)油菜種子是由圖二中的  ?。ㄌ钭帜福┌l育而來。
【答案】(1)昆蟲
(2)c
【知識點】花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 分析】(1)傳粉方式:分為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異花傳粉又可根據傳粉媒介分為風力傳粉和昆蟲傳粉等。風力傳粉的花一般花粉多而輕,花不鮮艷;昆蟲傳粉的花通常具有鮮艷的花色、芳香的氣味或甜美的花蜜來吸引昆蟲。
(2)花的結構:花的主要結構包括雄蕊(花藥、花絲)和雌蕊(柱頭、花柱、子房)等 ,圖中,a是花藥、b是花柱、c是胚珠、d是花萼(萼片)。
(3)果實和種子的形成: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后,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胚。
【解答 】(1)靠昆蟲為媒介進行傳粉方式的稱蟲媒,借助這類方式傳粉的花,稱蟲媒花;蟲媒花多具特殊氣味以吸引昆蟲;多半能產蜜汁;花大并有各種鮮艷顏色;油菜花具有鮮艷顏色、能夠分泌蜜汁,屬于蟲媒花,依靠昆蟲傳粉。
(2)花的子房在傳粉和受精后發育成果實,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油菜種子是由圖二中的c胚珠發育而來。
(1) 靠昆蟲為媒介進行傳粉方式的稱蟲媒,借助這類方式傳粉的花,稱蟲媒花;蟲媒花多具特殊氣味以吸引昆蟲;多半能產蜜汁;花大并有各種鮮艷顏色;油菜花具有鮮艷顏色、能夠分泌蜜汁,屬于蟲媒花,依靠昆蟲傳粉。
(2)花的子房在傳粉和受精后發育成果實,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油菜種子是由圖二中的c胚珠發育而來。
18.(2024七下·東陽期末)汽車抬頭顯示器,利用平面鏡成像,將顯示器上的重要行車數據通過前擋風玻璃投射在正前方(如圖甲),駕駛員不必低頭,就可以看到車輛信息。
(1)通過前擋風玻璃所成的像是根據光的   原理形成的;
(2)如圖乙所示,顯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臺上,通過擋風玻璃形成的虛像與水平面垂直,則擋風玻璃與水平面夾角為   度;
(3)如圖丙所示發現像過高,應該將顯示器往  ?。ㄌ钭帜福┓较蛘{整。
【答案】反射;45;A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1)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3)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分析解答。
【解答】(1)擋風玻璃相當于平面鏡,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原理可知,行車數據在擋風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2)車輛顯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臺上,通過擋風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則擋風玻璃與水平面夾角為45度。
(3)根據平面鏡成像規律,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隨著物體到鏡面的距離減小而減小,當發現擋風玻璃所成的像過高,不便于觀察,這時就需要將顯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擋風玻璃,即可降低像的高度,即向A方向移動。
19.(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示意圖,其中①代表受精過程,②代表發育過程。
(1)若圖中生物體代表植物,受精卵會發育成   。
(2)若圖中生物體代表人,過程①的場所是   。
(3)有觀點認為“試管嬰兒、克隆技術均沒有經歷過程①,都屬于無性生殖”。該觀點有誤,請改正   。
【答案】(1)胚
(2)輸卵管
(3)試管嬰兒經歷了受精過程,屬于有性生殖;克隆沒有經歷受精過程,屬于無性生殖
【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1、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如圖:
2、受精的過程:精子進入陰道,緩緩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輸卵管。
3、試管嬰兒技術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的技術。
【解答】(1)花的子房在傳粉和受精后發育成果實,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若圖中生物體代表植物,受精卵會發育成種子的胚。
(2)女性的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的場所;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因此,若圖中生物體代表人,過程①受精的場所是輸卵管。
(3)有性生殖指的是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試管嬰兒是精子和卵細胞在體外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體外培養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體子宮,著床繼續發育形成胎兒直至分娩。故“試管嬰兒”技術在生物學上依據的原理是有性生殖。
克隆指的是先將含有遺傳物質的供體細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中,然后促使這一新細胞分裂繁殖發育成胚胎。 當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動物子宮中使動物懷孕,便可產下與提供細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動物??寺〖夹g是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獲得新個體的方法,屬于無性生殖。
因此,試管嬰兒經歷了受精過程,屬于有性生殖;克隆沒有經歷受精過程,屬于無性生殖。
(1)花的子房在傳粉和受精后發育成果實,果實包含了果皮及種子兩個部分,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種子則由胚珠發育形成,其中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極核和受精卵則分別發育成胚乳和胚。因此,若圖中生物體代表植物,受精卵會發育成種子的胚。
(2)女性的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的場所;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因此,若圖中生物體代表人,過程①受精的場所是輸卵管。
(3)有性生殖指的是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試管嬰兒是精子和卵細胞在體外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體外培養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體子宮,著床繼續發育形成胎兒直至分娩。故“試管嬰兒”技術在生物學上依據的原理是有性生殖。
克隆指的是先將含有遺傳物質的供體細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中,然后促使這一新細胞分裂繁殖發育成胚胎。 當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動物子宮中使動物懷孕,便可產下與提供細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動物??寺〖夹g是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獲得新個體的方法,屬于無性生殖。
因此,試管嬰兒經歷了受精過程,屬于有性生殖;克隆沒有經歷受精過程,屬于無性生殖。
20.(2024七下·東陽期末)研習小組利用小球和輕質彈簧等器材進行了如下實驗與探究(不考慮空氣阻力)。讓小球從某高度處由靜止開始下落到豎直放置的彈簧上,如圖甲。小球剛接觸彈簧的瞬間,如圖乙,速度為5m/s。小球將彈簧壓縮至最短的位置,如圖丙。從圖乙到圖丙,小球的速度v和彈簧縮短的長度Δx之間的關系,如圖丁所示。其中A為曲線的最高點,在整個過程中彈簧始終發生彈性形變。
(1)從圖乙到圖丙,小球下落速度的變化情況是   ;
(2)實驗過程中,當小球的速度達到5.1m/s時,彈簧產生的彈力F與小球的重力G的關系為:F   G(填“>”“<”或“=”) ;
(3)如圖丙,若要讓該彈簧的壓縮程度更大,你的操作方法是   。
【答案】先變大后變?。?;增加小球的質量
【知識點】彈力;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解析】【分析】(1)(2)分析小球接觸彈簧到彈簧被壓縮到最短過程中小球的所受力情況,由此分析速度變化;
(3)根據機械能之間相互轉化,提出建議。
【解答】(1)小球接觸到彈簧后的下落中,彈簧逐漸發 生彈簧形變,彈簧力由小變大,當重力大于彈力時 小球受合力向下,小球加速下落;當彈力等于重力時,小球受到合力為0,速度達到最大;當彈力大于小球重力時,合力向上,小球開始做減速運動。由此可知小球下落速度的變化情況是:先變大后變小。
(2)由圖可知當速度為5.1m/s時,小球的速度達到最大,此時剛好是小球的重力等于彈簧產生的彈力。
(3)若要讓該彈簧的壓縮程度更大,即產生的彈力更大,可以增加小球的重力,即小球的質量。
21.(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所示為小麥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
(1)標號   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2)在小麥種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藍色的是圖中的   。
【答案】(1)⑦
(2)⑥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
【解析】【分析】(1)種子的結構:單子葉植物種子(如小麥種子)一般包括種皮、胚和胚乳。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由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 。
胚的功能: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將來發育成新的植株。
胚乳的成分:小麥種子的胚乳中儲存著大量淀粉等營養物質 。
(2)淀粉的特性:淀粉遇碘液會變藍,可利用此特性檢測淀粉的存在。
(3)圖中①子葉、②胚芽、③胚軸、④胚根、⑤果皮和種皮、⑥胚乳、⑦胚。
【解答】(1)子房中的卵細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發育成⑦胚,胚由③胚軸、②胚芽、④胚根、①子葉四部分組成,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體,它能發育成新的植物體。因此,標號⑦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2)淀粉遇碘變藍色。小麥屬于單子葉植物,小麥種子具有胚乳,胚乳儲存營養物質,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在小麥種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藍色的是圖中的⑥胚乳。
(1)子房中的卵細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發育成⑦胚,胚由③胚軸、②胚芽、④胚根、①子葉四部分組成,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體,它能發育成新的植物體。因此,標號⑦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2)淀粉遇碘變藍色。小麥屬于單子葉植物,小麥種子具有胚乳,胚乳儲存營養物質,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在小麥種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藍色的是圖中的⑥胚乳。
22.(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
(1) 當t=1s時, 物體相對于地面是   的(選填“靜止”或“運動”);
(2) 當t=5s時,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N;
(3)圖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的含義是   ;
(4)若9秒后撤去推力F,請將物體的速度變化情況畫到答題紙的圖丙上?!?  
【答案】靜止;2;路程;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力與運動的關系;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由圖乙的v-t圖像可以判斷物體在0~3s的運動情況;
(2)由圖乙v-t圖像找出物體什么時候處于平衡狀態,然后由平衡條件求出物體所受摩擦力大??;滑動摩擦力由物體間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決定;
(3)根據橫縱坐標的意義判斷陰影部分面積的科學含義。
(4)根據物體受摩擦力而減速運動分析。
【解答】(1)由圖丙可知,時間為t=1s時,物體的速度為0,說明物體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
(2)當t=5s時,物體做加速運動,產生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外力,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外力為2N,則此時受到的摩擦力為2N。
(3)圖丙中橫坐標代表時間,縱坐標代表速度,根據可知,陰影部分的面積代表物體運動的路程。
(4)若9秒后撤去推力F,木塊將做減速運動,直至速度為0,如下圖所示:
23.(2024七下·東陽期末)紫外線照射對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多種影響。適量的紫外線照射能促使人體內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有利于生長。為探究紫外線照射時長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研習小組進行如下實驗:
①選取體重相近的健康小白鼠20只,隨機平均分為四組,在第1天測量每只小白鼠的體重,記錄每組小白鼠的平均體重。
②每組小白鼠飼喂等量的食物和水,并置于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
③對四組小白鼠照射不同時長的同樣強度的紫外線,在第14天測量每只小白鼠的體重,記錄每組小白鼠的平均體重。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
組別 紫外線照射時長/小時 第1天小白鼠平均體重m1/克 第14天小白鼠平均體重m2/克
甲 _?_ 18.32 23.48
乙 1 17 21.6
丙 3 21.84 24.22
丁 6 17.66 18.02
(1)若甲組為對照組,則甲組小白鼠紫外線照射時長為   小時;
(2)選取了20 只小白鼠進行實驗,目的是  ??;
(3)為獲得科學結論,還需對表格數據進行處理,以獲得更直接的證據。該處理是:計算出各組小鼠的   ;
(4)小東認為青少年接受太陽光照射多多益善。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結合資料和本實驗結論說明理由:   。
【答案】(1)0
(2)避免偶然性
(3)體重增長率
(4)不同意;適量照射陽光有利于身體的生長發育,過多照射反而不利于身體的發育
【知識點】控制變量法
【解析】【分析】(1)對照組概念:在對照實驗中,不接受實驗變量處理的對象組為對照組。本實驗探究紫外線照射時長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實驗變量是紫外線照射時長,甲組為對照組,則不接受紫外線照射,照射時長為 0 小時。
(2)實驗樣本數量意義:在實驗中,選取多個樣本(這里是 20 只小白鼠并分組),是為了避免因個體差異等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使實驗結果更具可靠性和普遍性 。
(3)實驗數據處理:為了更直觀地比較不同組小白鼠因紫外線照射時長不同而產生的生長差異,計算體重增長率((第 14 天平均體重 - 第 1 天平均體重)÷ 第 1 天平均體重 ×100% )等數據處理方式,能更清晰反映生長情況。
(4)紫外線照射利弊:適量紫外線照射能促使人體合成維生素 D,促進鈣吸收,利于生長,但過量紫外線照射可能對生物體造成損傷,如傷害皮膚、眼睛等,所以不能認為青少年接受太陽光照越多越好。
【解答】(1)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本實驗是探究紫外線照射時長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因此,甲組為對照組,則甲組小鼠紫外線照射時長為0小時。
(2)實驗的樣本數量要合理,需做重復實驗的要進行重復實驗,實驗數據要進行求平均值等,這些要求都是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讓實驗結論有說服力。選取了20 只小白鼠進行實驗,這樣可以避免偶然性,增加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3)表格中的實驗數據是原始數據,不能通過數據直接得出結論,可以轉換為各組小鼠的體重增長率,以便獲得更直接的證據。
(4)分析表格數據可知,隨著紫外線照射時間的延長,小白鼠的體重增長率越來越低,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因此,不同意青少年多接受紫外線照射,因為由實驗結果可知,過多紫外線照射會抑制生長;再者,也無法確定紫外線的抑制作用和鈣吸收的促進作用哪個影響更明顯。
(1)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本實驗是探究紫外線照射時長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因此,甲組為對照組,則甲組小鼠紫外線照射時長為0小時。
(2)實驗的樣本數量要合理,需做重復實驗的要進行重復實驗,實驗數據要進行求平均值等,這些要求都是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讓實驗結論有說服力。選取了20 只小白鼠進行實驗,這樣可以避免偶然性,增加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3)表格中的實驗數據是原始數據,不能通過數據直接得出結論,可以轉換為各組小鼠的體重增長率,以便獲得更直接的證據。
(4)分析表格數據可知,隨著紫外線照射時間的延長,小白鼠的體重增長率越來越低,對小白鼠生長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因此,不同意青少年多接受紫外線照射,因為由實驗結果可知,過多紫外線照射會抑制生長;再者,也無法確定紫外線的抑制作用和鈣吸收的促進作用哪個影響更明顯。
24.(2024七下·東陽期末)研習小組開展了“自制測力計”的項目化學習。
【項目任務】自制測力計并用于測量力的大小。
【項目準備】提供的材料如圖甲。a、b、c三根彈簧和皮筋的伸長量與受到拉力的關系如圖乙。制作的評價量規中部分評價指標,如表所示。
【制作·應用·評價】
(1)選擇材料時,彈簧比皮筋更合適,理由是  ??;
(2)自制測力計“調零方式”指標為良好。用該測力計測量水平拉力時,先將測力計  ?。ㄌ睢八健薄柏Q直”或“任意”)位置放置,彈簧處于自由狀態,指針調整到“0”刻度位置,方可進行測量;
(3)小組同學選用圖乙中b彈簧制作測力計,確定“0”和“2?!笨潭群螅瑑烧咧g分為10等份,制好的彈簧測力計,在精確度上評價等級為  ?。?br/>評價量規部分指標表
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
優秀 良好 待改進
調零方式 多種方式調零 只能移動指針調零 不能調零
精確度 達到0.1牛 達到0.2牛 大于0.2牛
(4)實測時,掛上0.1牛的物體,發現測力計示數幾乎不變。為使“精確度”指標表現為優秀,小東認為可選取圖乙中a彈簧來取代b彈簧來制作測力計,其理由是   。
【答案】見解析;水平;良好;實測時,掛上0.1N的鉛粒,發現測力計示數幾乎沒有變化,說明彈簧的精確度不夠,為使 “精確度”指標表現更優秀,需選受力時伸長更明顯的彈簧,由圖乙知,同樣受力時,a彈簧的伸長量更大,所以應選取a彈簧取代b彈簧制作測力計
【知識點】彈力;力的測量
【解析】【分析】在彈性限度內,彈簧測力計的彈力與其形變量成正比。
【解答】(1)在一定范圍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更便于標注均勻刻度,所以選擇材料時,彈簧比橡皮筋更合適。
(2)測量的力為水平方向的力,因此彈簧測力計需要在水平位置進行調零。
(3)由題意知,選用圖乙 中b彈簧制作測力計,在“0”和“2N”之間分為10等份,則該測力計的最小刻度為,則在精確度上評價等級為良好。
(4)實測時,掛上0.1N的鉛粒,發現測力計示數幾乎沒有變化,說明彈簧的精確度不夠,為使 “精確度”指標表現更優秀,需選受力時伸長更明顯的彈簧,由圖乙知,同樣受力時,a彈簧的伸長量更大,所以應選取a彈簧取代b彈簧制作測力計。
25.(2024七下·東陽期末)金華科技館中展示了一個有趣實驗,如圖一所示,最下端的小孔噴水距離最大;為了驗證這個現象,小東利用可樂瓶做了如圖二所示實驗,發現并不是最下端的小孔噴水距離最大;深入思考后,小東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于是利用打孔器、可樂瓶、刻度尺、水、升降臺等材料,設計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步驟1:另取一可樂瓶,用打孔器在可樂瓶上打一小孔,用塞子堵住;
步驟2:如圖三所示,將加水后的可樂瓶放在升降臺上;
步驟3:拔出瓶上堵住小孔的塞子讓水噴出,一段時間后堵住小孔,測量水最遠落地點與小孔點的水平距離,重復三次;
步驟4:改變升降臺的高度,加水至瓶內同一高度,分別重復步驟3;
步驟5:移去可樂瓶和升降臺,記錄相關數據得出初步結論;
序號 小孔離地高度h/cm 水最遠落地點與小孔點的水平距離x/cm
1 2 3 平均值
1 10 12.3 12.2 12.5 1
2 15 15.2 15.0 15.3 2
3 20 17.5 17.6 17.3 3
(1)小孔離地同一高度下都做了3次實驗,將測得的3次距離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2)步驟4中“加水至瓶內同一高度”的原因  ?。?br/>(3)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4)根據小東的實驗,解釋圖二中最下端的小孔噴水最遠距離不是最大的原因   。
【答案】減小測量誤差;控制每次實驗時小孔處的水壓相同;水的深度相同時,小孔離地面越高,小孔噴水距離越大;小孔直徑過大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測量值一定時,多次測量可以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2)液體內一點到液體自由面的距離叫這一點的深度,據此回答;
(3)根據數據分析得出結論;
(4)根據小孔離地面的高度影響噴射距離分析。
【解答】(1)多次實驗,均加水至瓶內同一高度,小孔離地高度不變,測量水最遠落地點與小孔點的水平距離,所以求平均值的目的是減小測量誤差。
(2)由于液體的深度不同,液體的壓強不同,小孔噴水距離不同,所以加水至瓶內同一高度,即控制小孔處至液面深度相同,故“加水至瓶內同一高度”的原因是控制每次實驗時小孔處的水壓相同。
(3)觀察表中數據發現,小孔離地高度越高,水最遠落地點與小孔點的水平距離越大,所以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水的深度相同時,小孔離地面越高,小孔噴水距離越大。
(4)由于小孔的直徑大小會影響噴水距離,所以圖二中最下端的小孔噴水最遠距離不是最大,可能原因是最下端的小孔直徑過大。
26.(2024七下·東陽期末)某項目化學習小組利用可樂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圖甲),并進行飛行高度測試實驗。水火箭的結構如圖乙所示。將水火箭豎立于地面,用打氣筒通過打氣管向瓶內打氣,當瓶內壓強足夠大時,瓶塞脫落,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就接近豎直向上飛。
(1)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就接近豎直向上飛,體現的科學原理是   ;
(2)為比較2個水火箭哪一個豎直上升的高度更高,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水火箭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轉換為測量   來間接比較這個高度;
(3)如圖丙所示,小組同學用頻閃照相機拍下了水火箭從A處起飛,到C處達到最高點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 秒曝光一次,僅從拍攝的照片分析,可判斷水火箭上升過程中,速度大小變化的情況是  ??;
(4)下表是小組同學制作的水火箭的功能評價量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功能性 火箭能順利升空, 在空中的上升時間 t≥6秒 火箭能順利升空,在空中的上升時間3 秒≤t<6秒 火箭能順利升空, 在空中的上升時間t<3秒或不能升空
小組同學借助手機的速度監測軟件,獲得了某次水火箭發射過程中的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丁所示。據此,該水火箭功能指標被評為優秀,理由是   。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發射到落地的時間;先增加后減小;見解析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火箭模型
【解析】【分析】(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根據轉換法分析;
(3)從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距離不同,根據分析;
(4)根據圖丁中水火箭飛行的時間和評價量表中的標準進行分析。
【解答】(1)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給水一個向 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給水火箭一個向上的力,水火箭向上運動。
(2)火箭上升的高度越高,到落地時所需的時間 就越大,所以實驗中可以測量水火箭從發射到落地的時間來間接反映這個高度。
(3)如圖丙所示,因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 從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水火箭上升過程中,路程先增加后減小,根據知,水火箭速度先增加后減小。
(4)由圖丁知該水火箭在空中的飛行時間等于8秒 ,由評價指標中優秀的標準知該水火箭為優秀。
27.(2024七下·東陽期末)月坑,也稱為隕石坑,主要是在月球表面形成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凹坑。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月坑中有80%以上是由天體撞擊作用形成的,如圖甲所示。小東猜想月坑的深度與天體的質量、天體撞擊月球時的速度等因素有關。請你利用提供的器材,模擬探究月坑深度與天體質量的關系。(供選擇的器材:一只鋪滿厚厚細沙的盤子、質量體積密度各不相同的小球若干、米尺及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
步驟一:將鋪滿厚厚細沙的盤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作為模擬月球表面,將米尺直立在盤子邊上,如圖乙所示。拿一個小球放在50厘米的高度,靜止下落,讓小球撞擊在沙盤上,用刻度尺測出小球撞擊后形成的坑的深度,重復三次實驗,記錄數據并求平均值。
……
(1)請你再提出一個影響月坑深度的因素  ?。?br/>(2)請將“……”中的其余步驟補充完整。   
【答案】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月球表面的松實程度有關;再拿出質量與上次實驗不同的小球,仍將小球放在50厘米的高度,靜止下落,讓小球撞擊在沙盤上,用刻度尺測出小球撞擊后形成的坑的深度,重復三次實驗,記錄數據并求平均值
【知識點】動能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根據撞擊時的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分析,不同硬度的物體撞擊后的形變不同;
(2)根據控制變量法結合需要改變的量設計步驟。
【解答】(1)月坑的深度除了與流星有關,還與月面有關,所以可提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月球表面的松實程度有關。
(2)根據題意要探究月坑深度與天體質量的關系,因此需要換用質量不同的小球進行實驗,因此“……”中的其余步驟為:
再拿出質量與上次實驗不同的小球,仍將小球放在50厘米的高度,靜止下落,讓小球撞擊在沙盤上,用刻度尺測出小球撞擊后形成的坑的深度,重復三次實驗,記錄數據并求平均值。
28.(2024七下·東陽期末)研習小組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點燃蠟燭,移動光屏直至出現清晰的像,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圖1所示,記錄此時像的性質是:倒立   的實像;
(2)完成圖1實驗后,小東突發奇想,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發現光屏上也能看到清晰的像。此時,光屏上所成的像的性質是:  ?。?br/>(3)實驗一段時間后,發現原來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圖2中甲所示的位置(靠近光屏上沿)。若想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可以將蠟燭  ?。ㄌ睢罢{高”或“調低”)適當距離;
(4)研究好成像規律后,繼續探究近視和遠視的矯正。圖2中乙所示,給凸透鏡A戴上“遠視眼鏡B”(凸透鏡),光屏上剛好出現清晰的像,摘下“遠視眼鏡B”后,光屏上的像變模糊,如圖2中丙所示,若要通過移動蠟燭使像再次清晰,應將蠟燭向  ?。ㄟx填“靠近”或“遠離”)透鏡方向移動一段距離;
(5)小東同學用自制的水凸透鏡來模擬探究眼球晶狀體變化規律,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圖3所示。此時,若將蠟燭靠近水透鏡時,為了使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應該向水透鏡中  ?。ㄌ睢白⑺被颉俺樗保?。
【答案】縮小;倒立、放大的實像;調高;遠離;注水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1)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分析回答;
(2)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3)根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分析回答;
(4)遠視眼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分析回答;
(5)凸透鏡凸度變大,對光的會聚能力變強,會將光線提前會聚成像。
【解答】(1)圖1所示,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不改變蠟燭和光屏位置,要通過移動透鏡, 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根據光折射時光路的可 逆性可知,移動后物距為原來的像距,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即凸透鏡距光屏應為30cm,故應移動到15cm刻度處,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3)如圖甲所示,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 像移動到光屏的上方,要讓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 因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所以可將蠟燭向上移動或將光屏向上移動或將凸透鏡向下移動。
(4)“遠視眼鏡B”(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摘下“遠視眼鏡B”后,相當于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能力減弱,若要通過移動蠟燭使像再次清晰,應將蠟燭向靠近透鏡的方向移動。
(5)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將蠟燭靠近水透鏡時,此時成像會遠離凸透鏡,而實驗中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動,則需要將凸透鏡的會聚能力增強,因此需要向水透鏡中注水。
29.(2024七下·東陽期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彩球溫度計”是一種可粗略測量環境溫度的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玻璃管中裝有對溫度敏感的液體,當外界溫度變化時,玻璃管中液體會熱脹冷縮,它的密度會隨之變化。液體中裝有體積相同的五顏六色的彩球,每個彩球都標注有特定的溫度。當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靜止時,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的那個彩球標注的溫度表示所測的環境溫度。當外界溫度降低時,液體中有部分彩球上浮至“彩球溫度計”的上部 (彩球體積變化可忽略)。圖乙是某溫度時,彩球溫度計中的彩球穩定后的分布情況。
(1)圖乙中,彩球  ?。ㄌ睢白帜浮保┥蠘俗⒌臏囟仁钱敃r的環境溫度;
(2)如果圖甲是某一溫度時彩球穩定后的分布情況,甲和乙所處環境溫度較高的是  ?。?br/>(3)乙中彩球c受到的液體壓強   (選填“>”“=”或“<”)彩球d受到的液體壓強;環境溫度下降時,整個裝置對桌面的壓力將  ??;
(4)若彩球c在液體中勻速直線上升,它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
【答案】c;甲;<;變小;平衡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當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靜止時,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的那個彩球標注的溫度表示所測的環境溫度分析;
(2)根據溫度越高,液體的密度越小分析;
(3)根據液體壓強與深度有關分析,根據壓力等于總重力分析;
(4)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力平衡。
【解答】(1)根據題意“當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靜止時,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的那個彩球標注的溫度表示所測的環境溫度”可知,c球上標注的溫度是當時的環境溫度。
(2)由題意可知每當溫度降低時液體中有部分彩球上浮至“彩球溫度計”的上部,甲裝置中無小球上浮,因此說明甲的溫度高于乙的溫度。
(3)乙中彩球c所處的深度小于d球所處的深度,由可知,球c受到的液體壓強小于球d受到的液體壓強。
當溫度降低時,彩球上浮,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液體的密度變小,則導致整個裝置對桌面的壓力將變小。
(4)彩球c在液體中勻速直線上升,處于平衡狀態,說明此時受平衡力。
30.(2024七下·東陽期末)小東利用家中未開封的礦泉水和放在桌面上的海綿等做實驗,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圖所示;他將瓶子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綿上;他從商標紙上查出這瓶水的“凈含量”是550mL(空瓶質量忽略不計);又測出瓶底面積為25cm2,瓶蓋面積7cm2;
(1)這瓶水的重力為多少?
(2)計算礦泉水瓶正放時海綿受到的壓強是多少?
(3)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和正放時相同,需要倒出多少克水?
【答案】(1)這瓶水的“凈含量”是550mL,則這瓶水的質量
則這瓶水的重力
(2)瓶底面積為25cm2,礦泉水瓶正放時,海綿受到的壓強
(3)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和正放時相同,則水的重力
則水的質量
需要倒出水的質量
答:(1)這瓶水的重力為5.5N;
(2)礦泉水瓶正放時海綿受到的壓強是;
(3)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和正放時相同,需要倒出396克水。
【知識點】重力的大??;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1)已知水的密度和體積,根據m=ρV計算水的質量,根據G=mg計算水的重力;
(2)瓶子正放在海綿上,海綿的受力面積就等于瓶底面積,海綿受到的壓力就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利用公式
求出瓶子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
(3)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和正放時相同,即p'=p=2.2×103Pa,根據
可求出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力,從而可求出倒出水的重力和質量。
31.(2024七下·東陽期末)2023年 12月 31日,新建寧波至金華鐵路(以下簡稱“甬金鐵路”) 開通運營。甬金鐵路起自寧波云龍站,終于義烏站,設計時速160千米/小時,最高時速200千米/小時,全長約188千米,其中東陽段長約35千米。請回答:
(1)若動車以最高時速運行,中間不停靠站,則義烏到寧波需要多少小時?
(2)若在東陽境內運行了 15分鐘,則火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時?
(3)若該列車質量為500噸,列車以某速度勻速行駛時所受摩擦力為自身重力的0.2倍,則該列車此時所受的動力大小為多少牛?
【答案】(1)動車以最高時速運行,中間不停靠站,則義烏到寧波需要的時間為
(2)在東陽境內的平均速度為
(3)列車以某速度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則動力與摩擦力大小相等為
答:(1)若動車以最高時速運行,中間不??空荆瑒t義烏到寧波需要0.94h;
(2)火車的平均速度是140km/h;
(3)該列車此時所受的動力為。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根據計算義烏到寧波需要的時間;
(2)根據計算火車在東陽境內的平均速度;
(3)先求出列車的重力G,利用f=0.2G求列車以某速度勻速行駛時所受摩擦力大小。
32.(2024七下·東陽期末)如圖為某研習小組探究豌豆種子萌發條件的一個實驗方案。
根據該方案,回答以下問題:
(1)你認為這一方案能研究哪些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呢?答:  ??;
(2)同組的A種子、B種子和C種子之間存在什么差異?答:   ;
(3)能否對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A種子的萌發情況進行比較?為什么?答:  ??;
(4)甲、乙、丙組中的A、B、C種子各用一顆黃豆種子進行實驗,你認為應如何改進實驗,實驗結論才能更加可靠?答:  ?。?br/>(5)上述三組豌豆種子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放置5天。觀察到只有甲組中的 B 種子萌發,可得出的實驗結論:   。
A種子 B種子 C種子
水分 空氣 溫度 水分 空氣 溫度 水分 空氣 溫度
甲組 缺少 充足 20℃ 充足 充足 20℃ 充足 缺少 20℃
乙組 缺少 充足 40℃ 充足 充足 40℃ 充足 缺少 40℃
丙組 缺少 充足 0℃ 充足 充足 0℃ 充足 缺少 0℃
【答案】(1)空氣、水分和溫度
(2)A種子缺少水分、B種子能夠獲得充足水分和空氣、C種子缺少空氣
(3)不能,變量不唯一
(4)用多粒種子做實驗
(5)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是種子萌發的三個外界條件。實驗通過設置不同環境來探究這些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2)實驗變量控制:在對照實驗中,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即除了研究的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這樣才能準確探究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3)樣本數量對實驗的影響:實驗中樣本數量過少,可能會因偶然因素導致實驗結果不準確,增加樣本數量可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
【解答】(1)分析圖中的實驗設置可知:每組的A種子與B種子以水分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B種子與C種子以空氣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B種子、丙組的B種子以溫度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因此,該方案能夠研究水分、空氣和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2)解讀題圖中的實驗設置可知:同組的A種子缺少水分、B種子能夠獲得充足水分和空氣、C種子缺少空氣
(3)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A種子存在兩個變量水分和溫度,不能形成對照實驗,比較它們的萌發情況沒有意義。
(4)實驗的樣本數量要合理,需做重復實驗的要進行重復實驗,實驗數據要進行求平均值等,這要些要求都是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讓實驗結論有說服力。甲、乙、丙組中的A、B、C種子各用一顆黃豆種子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存在偶然性,為使實驗結論更加可靠,應增加種子的數量。
(5)對比甲組A種子與B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對比甲組B種子與C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對比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B種子、丙組的B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
因此,上述三組豌豆種子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放置5天。觀察到只有甲組中的 B 種子萌發,可得出的實驗結論: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1)分析圖中的實驗設置可知:每組的A種子與B種子以水分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B種子與C種子以空氣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B種子、丙組的B種子以溫度為變量形成對照實驗。因此,該方案能夠研究水分、空氣和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2)解讀題圖中的實驗設置可知:同組的A種子缺少水分、B種子能夠獲得充足水分和空氣、C種子缺少空氣
(3)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A種子存在兩個變量水分和溫度,不能形成對照實驗,比較它們的萌發情況沒有意義。
(4)實驗的樣本數量要合理,需做重復實驗的要進行重復實驗,實驗數據要進行求平均值等,這要些要求都是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實驗誤差,讓實驗結論有說服力。甲、乙、丙組中的A、B、C種子各用一顆黃豆種子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存在偶然性,為使實驗結論更加可靠,應增加種子的數量。
(5)對比甲組A種子與B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對比甲組B種子與C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對比甲組的B種子與乙組的B種子、丙組的B種子的萌發情況可知: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
因此,上述三組豌豆種子在不同的環境溫度下,放置5天。觀察到只有甲組中的 B 種子萌發,可得出的實驗結論: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泰顺县| 永胜县| 曲麻莱县| 武宁县| 西城区| 陈巴尔虎旗| 固始县| 城步| 永仁县| 乌鲁木齐县| 涪陵区| 新和县| 朔州市| 洛阳市| 夏津县| 桦川县| 彩票| 湖北省| 怀安县| 九江县| 竹溪县| 名山县| 宜宾县| 汾阳市| 张掖市| 奇台县| 偃师市| 长宁县| 舞阳县| 永兴县| 苗栗县| 颍上县| 扶风县| 海伦市| 建宁县| 正蓝旗| 隆子县| 锦屏县| 全椒县| 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