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下科學期末選擇填空專項復習(一)一.選擇題(共10小題)1.“灰汁粽”是溫州傳統小吃,制作過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過程:稻草燒灰→加水溶解→靜置沉淀→過濾取汁,制取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稻草燒灰 B.加水溶解 C.靜置沉淀 D.過濾取汁2.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3.下列是菜豆種子萌發不同階段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①胚根發育,突破種皮,發育成根②種子吸收水分③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④子葉里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軸和胚芽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4.高氯酸鉀是火箭固體推進劑材料之一,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7價,則高氯酸鉀的化學式為( )A.KClO3 B.KClO4 C.KClO7 D.KClO85.如圖表示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草履蟲在結構層次上屬于aB.人體的心臟、血液在結構層次上屬于bC.桃樹在結構層次上屬于cD.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如圖所示的結構層次6.鋱是一種罕見的稀土元素,且全球大部分的鋱供應都來自中國。如圖是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關于元素鋱的說法正確的是( )A.鋱屬于非金屬元素B.鋱原子的核電荷數為65C.一個鋱原子中含有65個中子D.鋱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8.9g7.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化學式為C5H22O5)而獲得諾貝爾獎,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青蒿素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B.青蒿素是由碳、氫氣、氧氣三種物質組成C.青蒿素由青蒿素分子構成D.青蒿素分子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8.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與死亡等階段。如圖為杏花的基本結構及某生理過程,相關敘述合理的是( )A.④屬于花的主要結構 B.⑤中含有精子C.A過程是自花傳粉 D.⑨將來發育成果實9.油價資訊:“2024年6月13日24時,發改委將汽油價格每噸下調19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2號汽油下調0.15元/升。”據此估測92號汽油的密度約為( )A.0.75×103kg/m3 B.0.79×103kg/m3C.0.82×103kg/m3 D.0.85×103kg/m310.如圖是植物根尖模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①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B.②的主要作用是使根不斷地伸長生長C.③處的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但沒有細胞核D.④位于根的最頂端,主要起保護作用二.填空題(共7小題)11.請寫出對應的化學符號或符號中數字所代表的含義。(1)中的2: 。(2)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4)構成氯化鈉的微粒 。12.大多數的生物都是從一個細胞經過復雜的變化而來,請仔細觀察圖,回答以下問題:如圖,①②③表示的過程是細胞的 過程,最顯著的變化是在母細胞的細胞核內遺傳物質經過復制后再 ,其結果使得細胞數目 。④表示的是細胞的分化過程,其結果是形成 。13.開花、傳粉、受精、結果是很多植物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刻。請識圖作答:如圖正在進行的是花粉中精子與雌蕊內的卵細胞融合的過程。桃是一個果實,我們食用的部分是由 發育而來。桃子中桃皮是外果皮、桃核殼是內果皮、桃仁是 。14.如圖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適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將另一只同樣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內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對槽內水加熱到沸騰時,甲瓶中水 (填“沸騰”或“不沸騰”),乙瓶中水 (填“沸騰”或“不沸騰”)。15.綠色開花的植物都有發達的根系,植物根的吸水部位在哪?甲圖是探究實驗的設計與實踐操作,該實驗采用 的實驗方法,根據實驗現象和結果,說明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從乙圖植物木質莖的橫切面上可看到清晰的分層結構,它們分別是樹皮、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植物之所以不斷的長粗主要是跟 有關,輸送營養物質的篩管主要存在于 部。16.如圖為實驗室稱量物體質量的情形。(1)甲圖改正錯誤后,分度盤的指針如圖丙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天平平衡。(2)小科用已經調節好平衡的天平測量木塊的質量,部分操作過程如圖乙所示,使用了10克砝碼1個,5克砝碼1個,圖乙中還有一個錯誤,這個錯誤是 ,則木塊的實際質量應為 g。(3)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時候,可能造成測量結果偏大的是 。A.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左側就停止移動平衡螺母B.使用生銹的砝碼(質量比標準質量大)C.測量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就開始讀數D.使用已磨損的砝碼17.為了驗證豬骨頭湯能否有效補鈣,某科研小組將豬排骨500g、蒸餾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熱煮沸后維持70分鐘,得到骨頭湯1243mL,用儀器檢測結果:每100mL骨頭湯含有2mg鈣(而1000mL牛奶約含有105mg鈣)。查閱資料:人體骨骼中的鈣存在形式是羥基磷酸鈣[Ca10(PO4)6(OH)2],該物質難激于水,人體平均每天需要補鈣800mg。(1)“骨頭湯能補鈣”中的鈣是指 (填字母編號)。A.鈣離子B.鈣元素C.單質鈣D.羥基磷酸鈣(2)假設某人只能從骨頭湯中獲取鈣,則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頭湯。(3)某品牌鈣片每片的規格是:維生素D3100IU(相當于2.5微克),碳酸鈣(化學式:CaCO3)1000mg,若某人只從鈣片中獲取鈣,則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鈣片 片。七下科學期末選擇填空專項復習(一)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B B C B C A B C一.選擇題(共10小題)1.【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解答】解:A、稻草燒灰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B、加水溶解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發生了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C、靜置沉淀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發生了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D、過濾取汁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發生了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故選:A。2.【分析】(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解答】解:A、雪的形成是水蒸氣的凝華現象,需要放熱,故A正確;B、霧的形成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需要放熱,故B錯誤;C、露的形成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需要放熱,故C錯誤;D、霜的形成是水蒸氣的凝華現象,需要放熱,故D錯誤。故選:A。3.【分析】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先吸收水分,體積膨大,種皮脹破。同時,胚內的生命活動活躍起來,從子葉或胚乳得到營養物質和能量后開始分裂和生長:胚根最先突出種皮,發育成根,然后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解答】解:菜豆種子萌發不同階段的排列順序是:②種子吸收水分、④子葉里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軸和胚芽、①胚根發育,突破種皮,發育成根、③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故選:B。4.【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單質的化合價為零進行分析。【解答】解:A、KClO3中K元素為+1價,O元素為﹣2價,Cl元素為+5價,故A錯誤;B、KClO4中K元素為+1價,O元素為﹣2價,Cl元素為+7價,故B正確;C、KClO7中K元素為+1價,O元素為﹣2價,Cl元素為+13價,故C錯誤;D、KClO8中K元素為+1價,O元素為﹣2價,Cl元素為+15價,故D錯誤。故選:B。5.【分析】(1)圖中的a組織、b器官、c植物體、d系統、e動物體。(2)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解答】解:A、草履蟲是單細胞動物,所以在結構層次上屬于細胞,也屬于e動物體,A錯誤。B、人體的心臟在結構層次上屬于b器官,血液在結構層次上屬于a組織,B錯誤。C、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桃樹在結構層次上屬于c植物體,C正確。D、病毒沒有細胞結構;還有一些單細胞生物的整個身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所以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如圖所示的結構層次,D錯誤。故選:C。6.【分析】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鋱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錯誤。B、根據“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電荷數”,鋱原子的核電荷數位65,故正確;C、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該原子的中子數為159﹣65=94,故錯誤;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8.9,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錯誤。故選:B。7.【分析】A、根據物質的構成進行解答;B、根據物質的組成進行解答;C、根據物質的構成進行解答;D、根據分子構成進行解答。【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構成的,青蒿素分子是由碳、氫、氧原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B、青蒿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不是由碳、氫氣、氧氣三種物質組成,故選項說法錯誤;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構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D、分子由原子構成,青蒿素分子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8.【分析】圖中①柱頭、②花柱、③子房、④雌蕊、⑤花藥、⑥花絲、⑦雄蕊、⑧卵細胞、⑨子房壁。【解答】解:A.④雌蕊(柱頭、花柱、子房)和⑦雄蕊(花藥、花絲)是花的主要結構,A正確。B.⑤花藥成熟后會散放出花粉,花粉中含有精子,B錯誤。C.A過程表示異花傳粉,C錯誤。D.⑨是子房壁,受精后發育成果皮,D錯誤。故選:A。9.【分析】根據ρ表示出一噸汽油的體積,結合汽油零售價格的下調值可得汽油的密度。【解答】解:由可得,一噸汽油的體積:Vm3,由題意可得:m3190元,解得:汽油的密度約為ρ≈0.79×103kg/m3,故B正確。故選:B。10.【分析】由圖可知①是成熟區,②是伸長區,③是分生區,④是根冠。【解答】解:A、①是成熟區,生有大量根毛,是根尖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A正確;B、③是伸長區,細胞能較快生長,使根不斷伸長,B正確;C、③是分生區,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增生能力,細胞呈正方形,具有細胞核,C錯誤;D、④是根冠,根冠的細胞不能伸長,根冠細胞排列緊密,具有保護作用,D正確。故選:C。二.填空題(共7小題)11.【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解答】解:(1)中的2:表示一個硫酸根離子帶有2個單位的負電荷;(2)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就是在氧化銅化學式中氫元素符號的正上方加上+2,表示為O;(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鋁,其化學式為Al2O3;(4)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鈉離子和氯離子,其符合為Na+、Cl﹣;故答案為:(1)一個硫酸根離子帶有2個單位的負電荷;(2)O;(3)Al2O3;(4)Na+、Cl﹣。12.【分析】圖中①②③是細胞的分裂過程,④是細胞的分化過程。細胞分裂結果,使細胞數目增多。細胞通過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圖中:A是上皮組織,B是肌肉組織,C是神經組織,D是結締組織。【解答】解:細胞分裂使細胞的數量增加。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染色體的數量在細胞分裂時已經加倍,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圖中的①②③代表細胞的分裂過程,使細胞數目增多,最顯著的變化是在母細胞的細胞核內遺傳物質經過復制后再均分,形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④表示細胞的分化過程,通過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故答案為:分裂;均分;增多;組織。13.【分析】在完成傳粉和受精兩個重要的生理過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結構凋落,只有子房繼續發育,最終C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D種子,珠被發育為種皮,受精卵發育為胚,受精極核發育為胚乳。【解答】解:果實種子形成過程如圖:桃是一個果實,我們食用的部分是中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來。桃子中的D桃仁是種子,種子是由胚珠發育而來的。故答案為:子房壁;種子。14.【分析】液體沸騰時繼續吸熱,溫度不變。【解答】解:在標準大氣壓下,對槽內水加熱到沸騰時,甲瓶中的水無法繼續吸熱,故甲瓶中的水不沸騰;乙瓶中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沸點升高,無法沸騰。故答案為:不沸騰;不沸騰。15.【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然后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解答】解:實驗中的變量是有無根尖,為了控制實驗變量,將兩顆小麥幼苗的根分別做如下處理:A一顆剪去幼苗的根尖,B一顆不做處理。探究實驗中,除了變量不同外,其它的條件應該完全一致;都放在土壤浸出液,利于植物生長,便于觀察。觀察現象:A沒有根尖的幼苗出現萎嫣,土壤浸出液幾乎沒減少;B有根尖的幼苗生長旺盛,土壤浸出液明顯減少;由此,得出結論:綠色植物吸收水分的部位是根尖。木本植物不但表現縱向的長高,還能夠長粗,這主要是形成層細胞不斷分裂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輸送營養物質的篩管主要存在于韌皮部。故答案為:控制變量;根尖;形成層;韌皮。16.【分析】(1)調節橫梁平衡時,按照“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左側時,向右調節平衡螺母;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右側時,向左調節平衡螺母”的原則調節;(2)使用天平稱量物體時,左物右碼,天平平衡時,左盤質量等于右盤質量加上游碼的示數;(3)托盤天平是比較精密的測量儀器,使用時無論是調節的不到位,還是操作中的不規范都有可能造成測量不準,因此,很多細節值得我們去發現和注意。【解答】解:(1)如圖丙,天平的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天平右側偏重,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使天平水平平衡。(2)使用天平稱量物體時,左盤應放物體,右盤放砝碼,而圖乙中的一個錯誤是物體和砝碼放反了;此時物體的實際質量:m=10g+5g﹣1.6g=13.4g;(3)A.調節天平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左側就停止移動平衡螺母,此時天平左側偏重,稱量物體時需多加砝碼,能使測量結果偏大,故A符合題意;B.使用生銹的砝碼時,砝碼質量比標準質量大,稱量物體時所加砝碼偏少,使測量結果偏小,故B不符合題意;C.測量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就開始讀數,此時天平右側砝碼偏重,會使測量結果偏大,故C符合題意;D.使用已磨損的砝碼,砝碼質量比標準質量小,稱量物體時所加砝碼偏多,使測量結果偏大,故D符合題意。故選:ACD。故答案為:(1)左;(2)物體和砝碼放反了;13.4;(3)ACD。17.【分析】(1)根據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每100mL骨頭湯含有2mg鈣,人體平均每天需要補鈣800mg,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化合物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骨頭湯能補鈣”中的鈣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無關。。(2)已知每100mL骨頭湯含有2mg鈣,人體平均每天需要補鈣800mg;設每天需要喝骨頭湯體積為x,則可列出比例式:,x=40000mL=40L。(3)每片鈣片中含鈣元素的質量,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鈣片。故答案為:(1)B;(2)40;(3)2。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