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中考復習綜合模擬語文(四)(滿分:120分)一、書寫(3分)見字如面,寫一筆好字,賞心悅目,讓我們一起在文字中徜徉吧…本題根據卷面的書寫情況評分,請你在答題時努力做到書寫正確、規范、整潔。二、基礎(27分)本學期,小深學校開展以“文化中國”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活動,以下是他寫的本次活動總結,請根據文字內容,完成1~3題。中華文化是華夏民族悠久歷史與智慧的璀璨結晶,不僅清晰地①勾è出先民們多彩的生活圖景,而且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諸多文化元素如繁星點點,在歷史長河中一,匯聚成詩詞歌賦、書法繪畫、戲曲音樂等瑰寶。這些文化形式不僅反映了古人的思想觀念和審美追求,還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通過參與和體驗這些文化活動,人們能夠領悟先賢的智慧與情懷,@jⅱ取其中豐富的養料,從而傳承并珍視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1.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①勾è@jf取2.根據語境,在橫線空缺處填寫一個成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A.根深蒂固B.熠熠生輝C.富麗堂皇D.相得益彰3.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把修改后的句子寫在橫線上。(3分)修改:4.漢字中蘊含著文化。下圖是小深展示的“夏”字的字形演變過程,請你將空缺部分補充完善。(2分)夏(金文)(隸書)(楷書)5.對聯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在活動中,小深和小圳試著寫了一副對聯,小深寫的是“苦讀鑄成高尚魂”,小圳寫的是“勤學鋪就人生路”。請根據對聯常識,確定上下聯,然后把這副對聯工整地抄寫到相應位置。(2分)上聯:下聯:九年級中考復習綜合模擬語文(四)第1頁(共8頁)6.保護和傳承中國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右圖為文化部發布的“中國文化志愿者”的標識,請簡要介紹圖標內容,并闡釋其寓意。(要求:150字以內,語言簡明得體。)(3分)EER⊙文化志雪綻放之時7.我國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使古詩文意蘊豐厚。請在橫線處填寫相應的名句。(10分)秋瑾客居北京,吟誦“①”(《滿江紅》),用“項羽被圍垓下,自刎而死”的典故指國事,抒發感慨;范仲淹身處邊塞,沉吟著“③,④”(《漁家傲·秋思》)用“勒石燕然”的典故寫出將士們思念故鄉卻又未建功業,不愿無功而返的矛盾心理,不僅“用典”,“意象”也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一個個意象構成了詩詞歌賦的意境?!帮L”在曹操筆下有著寒冷、肅殺之景,“⑤,⑥”(《觀滄?!?以“風”寫“海”,意境深遠;馬致遠借用多個意象描繪自己的處境,同時也用“⑦”(《天凈沙·秋思》)直抒胸臆抒發自己漂泊之苦、羈旅之思。當然,古詩文中處處也閃現著君子之風,君子之風是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情懷;君子之風是蘇軾“⑧⑨”(《水調歌頭》)的豁達胸襟與美好祝愿;君子之風也是孔子“⑩,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中表達的學習他人優,點、改正自己缺點的謙虛上進的精神。8.《漁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西北軍中的感懷之作,《春望》是杜甫寫于安史之亂時的作品。兩首作品都寫到了“淚”,請分析他們各自蘊含的情感的異同。(2分)A.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一(范仲淹《漁家傲·秋思》)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ǘ鸥Α洞和罚?br/>三、閱讀(45分)(一)自古書香能致遠,我國古代典籍中到處蘊含著歷史的厚重文化,啟人深思。閱讀小深同學收集到的古文,完成9~12題。(11分)【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栗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年級中考復習綜合模擬語文(四)第2頁(共8頁)九年級中考復習綜合模擬語文(四)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3分)二、(27分)1.(2分)①勒②汲2.(3分)B3.(3分)從而珍視并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4.(2分)小篆5.(2分)上聯:勤學鋪就人生路下聯:苦讀鑄成高尚魂6.(3分)示例:它整體呈圓形,外圈為中華文化志愿者的漢字和英文,代表著徽標的主題。中間由5個變形的“文”字(心型)相互連接,組成了一朵盛開的花朵,寓意文化志愿者心相連,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讓幸福之花綻放在每一個角落。7.(10分,每空1分)①四面歌殘終破楚②八年風味徒思浙③濁酒一杯家萬里④燕然未勒歸無計⑤秋風蕭瑟⑥洪波涌起⑦斷腸人在天涯⑧但愿人長久⑨千里共嬋娟⑩擇其善者而從之8.(2分)同:都是傷心之淚。異:《漁家傲·秋思》中的眼淚是戰爭未勝,軍事不利,歸鄉之期無從談起,將士們久戍邊塞思念家鄉,內心悲愴而傷心落淚:《春望》中的眼淚是因為詩人看到國都淪喪,城池破敗,百姓離散,一片凋敝景象,內心無比傷痛悲憤而傷心垂淚。三、(45分)(一)(11分)9.(2分,每空0.5分)(1)離開(2)極點(3)③(4)①10.(2分)D11.(3分)C1/312.(4分)甲文中的“人和”指民心、百姓的支持,強調內部團結統一。乙文中的“人事”指作戰中人的智慧、勇敢、謀略等,強調人在戰爭中的作用。相同點:都強調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是人的因素,不是天時、地利等外在因素。不同點:甲文側重民心向背,乙文側重人的智慧、謀略。(二)(10分)13.(2分)C14.(3分,每空1分)①注重食材的天然味道和營養價值②食材合理搭配,采用多種烹飪方法③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15.(2分)中國人對飲食的追求本質上是對“味”的追求;“味”是食物的靈魂,當調味品進入生活時,人類才逐漸享受到食物帶來的真正愉悅。16.(3分)示例:張騫通西域帶來了物產交流,如葡萄、石榴等傳入中國,中國本土的梨、桃等西傳,豐富了食材種類;香辛料的傳入改變了中國菜的味道記憶,推動了中國菜的發展;物產交流促進了飲食文化的多元融合與創新發展,豐富了中國飲食文化。(三)(16分)17.(3分)C18.(3分)不同?!八麄冄奂t了”的“紅”是比喻義,意思是羨慕、嫉妒,生動地表現了親戚們對兄弟倆工作和身份非常羨慕,想主動去親近的心理:“眼圈都紅了”的“紅”是本義,指眼睛因充血變紅,生動地寫出老大被老二的言行所感動想流淚的樣子。19.(3分)示例一:句子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如“不給了”“我不給了”和“坐下”“再坐坐”等,突出強調了大姨想留下兄弟倆的急切心理,以及感動、熱情和不舍的復雜情感。示例二:運用短句的句式,如“不給了”“我不給了”和“坐下”“再坐坐”等,突出強調了大姨想留下兄弟倆的急切心理,以及感動、熱情和不舍的復雜情感。示例三:運用語言描寫,如“不給了”“我不給了”和“坐下”“再坐坐”等,突出強調了大姨想留下兄弟倆的急切心理,以及感動、熱情和不舍的復雜情感。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預約)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宏揚學校2025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模擬考試(四)語文試題 04-24-25下九年級中考復習綜合模擬-語文(四)-答案.pdf (預約)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宏揚學校2025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模擬考試(四)語文試題 綜合模擬九年級語文(四).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