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中考試地理試題一、單選題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地處大盤山區,為重點生態功能區(圖陰影區域)。1994年金華市在主城區外圍劃出3.8km 土地建設金磐開發區,用于磐安縣異地發展工業,園區內產值和稅收歸磐安縣所有,這一模式被稱為“飛地生態補償”。截至2019年,金磐開發區累計上繳各類收入50多億元,吸納磐安縣就業人員2萬多人,安置下山移民1000余人。磐安縣空氣質量和出境地表水質常年保持較高標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生態功能區的主要劃分依據是( )A.地形地勢 B.植被狀況 C.土地利用方式 D.大氣環流2.將磐安縣劃分為生態功能區的最終目的是( )A.獲取生態補償 B.發展區域經濟 C.解決就業壓力 D.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3.該“飛地生態補償”模式給金華市帶來的主要益處是( )①水質改善②人口增加③城市服務職能增加④基礎設施改善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遼寧省撫順市是我國北方重要的工業基地(圖)。撫順市早期城市中心和工礦區主要分布在渾河南岸。由于煤炭開采與城市建設矛盾日益突出,1972年城市發展重心開始向渾河北岸轉移,然而1983年城市發展重心又轉回渾河南岸。近年來,撫順市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城區功能布局。完成下面小題。4.影響撫順市早期城市形態呈帶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風向 B.地形 C.資源 D.河流5.1983年撫順市城市發展重心轉回渾河南岸,主要因為( )A.南岸生態環境優美 B.城區煤炭資源枯竭C.北岸發展空間狹小 D.經濟依賴重化工業6.為優化功能布局,撫順市城區宜( )A.向東建設新城鎮發展帶 B.向南建設宜居宜業新區C.向西承接沈陽產業外延 D.向北拓展工業發展空間洪都拉斯國內氣候條件差異較大,其相對干旱的地區歷史上以種植玉米為主。近年來,在市場需求的導向下,相對干旱的地區改為以種植腰果為主。下圖為洪都拉斯的位置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洪都拉斯腰果最可能種植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8.由玉米改種腰果,能顯著增加當地的( )A.種植規模 B.種植收益 C.農產品產量 D.就業機會9.推測洪都拉斯腰果主要供應( )A.本國 B.俄羅斯 C.鄰國 D.美國研究表明,深層土壤多年凍土可以作為阻止液態水從上層土壤中流失的屏障。北極低地是一片廣袤而嚴寒的土地,其下是多年凍土和泥炭地。近年來,加拿大和西伯利亞北極地區夏季的最高氣溫都超過38℃,這意味著這些地區的多年凍土在慢慢融化,會導致土壤濕度的復雜變化,引發自然災害,從而使當地森林生態系統產生退化,顯著降低其碳匯能力。下圖示意永久凍土融化引發的一系列反應。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永久凍土的快速融化,導致土壤( )A.上層水分增加,下層水分增加 B.上層水分減少,下層水分減少C.上層水分增加,下層水分減少 D.上層水分減少,下層水分增加11.北極低地永久凍土融化后,對當地森林生態系統最大的威脅是( )A.火災 B.地表塌陷 C.洪水 D.病毒侵入12.自然災害使森林生態系統退化后,當地生態系統可演替為( )A.耕地 B.濕地 C.寒漠 D.草地三門峽盆地,是多次構造運動形成的呈三角形的山間構造盆地。上新世時期渭河盆地和三門峽盆地相互獨立,早更新世時期兩盆地相互連通,水流由渭河盆地注入三門峽盆地形成三門古湖。在晚更新世時期,三門古湖因湖水向東溢流而消亡。下圖示意三門峽盆地及鄰區斷裂體系。完成下面小題。13.形成三門峽盆地構造作用力的方向為( )A.東—西 B.西南—東北 C.南—北 D.西北—東南14.推測與三門古湖形成關聯性最大的是( )A.火山活動劇烈 B.青藏高原隆升 C.渭河盆地下陷 D.全球進入冰期15.三門古湖消亡最可能是由于( )A.流水侵蝕 B.盆地抬升 C.湖水下滲 D.蒸發增強二、綜合題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砂糖橘,因量產于多山地、丘陵的廣東省四會市黃田鎮砂糖坑村而得名,生長發育溫度要求12.5~37℃,喜濕怕澇,一般在11月份成熟。2013年以來,廣東砂糖橘產業慢慢轉向了廣西,桂北、桂東、桂西北都有種植,其中以桂林、梧州、荔清、武鳴、西林幾個產地最為出名。2018年,桂林砂糖橘技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每年春節期間,廣西桂林等地的砂糖橘大量上市,豐富了春節市場。下圖示意廣西的地形分布。(1)從地形和水源角度,說明桂林發展砂糖橘產業的有利條件。(2)與廣東相比,說明廣西更有利于砂糖橘種植的原因。(3)簡析大力發展砂糖橘產業對廣西桂林等地喀斯特地貌區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位于山東省東營市,是黃河三角洲輕中度鹽堿地典型分布區。該區農業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有耕地、林地和荒地等,其中耕地、林地多分布在西部地區,荒地多分布在靠近海洋的東部地區。圖示意該區域0~20厘米土層土壤有機質含量的空間分布。(1)說出黃河三角洲土壤鹽堿化程度的季節變化特征,并分析最嚴重季節鹽堿化特征的形成原因。(2)分析鹽堿化對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影響。(3)比較該區域荒地和林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大小,并從林地角度說明原因。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中國第39次南極科學考察中,科考隊員們于2022年11月5日在中山站(69°S,76°E)附近進行冰雪機場建造工作,作業過程中需要克服南極下降風這一巨大挑戰。南極下降風是南極地區常年存在的現象,其形成與地形地勢、氣溫、重力等因素相關,形成過程如圖所示。南極下降風風力較大,對南極地區生物有明顯影響。 (1)描述南極下降風的形成過程。(2)推測冰雪機場作業當天南極下降風風力最強的時間段(正午、黃昏或凌晨)并簡述理由。(3)南極下降風與沿岸海洋生物數量豐富有密切關系,簡述原因。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C D C A B D D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D B A16.(1)地形:桂林多丘陵和山地,適合種植砂糖橘,且排水條件良好,積水對砂糖橘根系的損害小。水源:屬季風氣候,降水豐沛,且有河流流經,水資源豐富,灌溉便利,保障砂糖橘生長所需的水分。(2)廣西整體工業污染較少,水源和空氣質量好,利于生產綠色、優質砂糖橘;土地資源豐富,租金相對較低;勞動力資源充足且成本較低;政府出臺多項政策,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支持砂糖橘產業發展,吸引廣東砂糖橘產業轉入。(3)大規模種植砂糖橘會破壞原有植被,導致土壤侵蝕加劇,增大石漠化風險;耗水量增大,加劇水資源壓力;化肥、農藥施用量增加,容易造成土壤污染。17.(1)春季土壤鹽堿化程度最嚴重,夏季土壤鹽堿化程度降低,秋季回升,冬季較為穩定。原因: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受海水影響大,土壤中鹽分較多;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且含鹽量大。(2)鹽堿化(導致土壤板結)抑制植物生長,枯落物少,影響土壤有機質的積累;鹽堿化抑制微生物活性,降低枯枝落葉的分解和轉化效率,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3)荒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較小(或林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較大)。原因:林地植被覆蓋率高、生物量大,土壤有機質輸入量大;林地植被能減輕土壤侵蝕,有機質不易流失;林地復雜的根系增強了土壤的黏結性和結構的穩定性,利于土壤黏粒形成和有機質積累。18.(1)南極地區氣溫低,空氣輻射冷卻下沉;極地高壓與四周海洋形成氣壓差,大氣由極地高壓向四周低壓區運動;空氣在重力作用下沿冰蓋向下滑動。(2)凌晨。南極地區受高壓控制,多晴朗天氣,大氣保溫作用弱;日出前地面輻射損失熱量最多,降溫最明顯。(3)下降風是離岸風,吹動海水形成離岸流,深層海水上泛,上升流帶來營養物質,提供豐富餌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