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縣域教研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縣域教研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縣域教研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衢州市常山縣位于錢塘江上游,是浙江西部的一個山區縣城。當地廣泛種植胡柚,努力打造胡柚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完成下面小題。
1.常山縣打造胡柚一體化產業鏈具備的優勢條件是(  )
A.自然條件優越 B.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C.臨近消費市場 D.交通運輸網絡密集完善
2.當地應優先發展的配套服務業為(  )
A.公共衛生 B.休閑旅游 C.電子商務 D.法律咨詢
【答案】1.A
2.C
【知識點】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服務業的概念、特征及類型;農業發展的方向與措施
【解析】【點評】農業區位因素包括自然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技等)。市場需求決定著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與冷藏保鮮技術條件的發展,使農產品的市場(銷售范圍)在地域上大為擴展。
1.A.常山縣位于錢塘江上游,是浙江西部的一個山區縣城,當地的自然條件適合胡柚生長,這為胡柚種植提供了良好基礎,是打造胡柚一體化產業鏈的優勢條件。優質的自然條件能夠保證胡柚的產量和品質,為后續的加工、銷售等環節提供穩定的原料供應,A正確。
B.如果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缺乏相關的配套產業和技術支持,反而可能會限制產業鏈的發展。且題干中重點強調的是胡柚產業自身的一體化發展,而不是整個農業產業結構,B錯誤。
C.常山縣是浙江西部的山區縣城,相對來說地理位置并不十分靠近主要的消費市場。與一些沿海或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相比,在市場距離上不占優勢,運輸成本等可能較高,C錯誤。
D.常山縣作為山區縣城,一般來說交通運輸網絡可能相對沒有平原地區或經濟發達地區那么密集完善,且從題干中也沒有明確信息表明其交通網絡非常發達,D錯誤。
故答案為:A。
2.AD.常山縣打造胡柚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當地應優先發展的服務業應配套服務于該產業鏈,公共衛生、法律咨詢與胡柚產業鏈關系并不密切,AD錯誤。
C.胡柚一體化產業鏈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銷售渠道與方式,如網購等,電子商務是應優先發展的配套服務業,C正確。
B.從產業鏈的環節看,暫時并不涉及旅游等領域,B錯誤。
故答案為:C。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砒砂巖是由厚層砂巖、砂頁巖和泥質砂巖組成的松散巖層,遇水易潰散,集中分布在我國晉、陜、內蒙古交接地帶。該地區坡陡溝深,生態脆弱,水土流失尤為嚴重。下圖為砒砂巖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3.組成砒砂巖的各類巖石(  )
①成巖作用不同②所屬類型相同③成巖環境不同④形成時期相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當地生態修復過程中較為可行的措施是(  )
A.快速推進植樹造林 B.就地取材用來修筑淤地壩
C.梁峁頂部挖魚鱗坑 D.溝道種植立體式林草植被
【答案】3.B
4.D
【知識點】礦物與巖石;水土流失及其綜合治理
【解析】【點評】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植樹造林種草;②退耕還林還草;③合理放牧(規定合理的載畜量);④小流域綜合治理(打壩淤地、緩坡修建梯田);⑤建立合理耕作制度;⑥推廣農村用氣用煤,解決農牧民的生活用能;⑦采礦后復墾。
3.砒砂巖由厚層砂巖、砂頁巖和泥質砂巖組成,三類巖石為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沉積而成,其成巖環境和形成時期均不同,③正確,④錯誤;三類巖石均為沉積巖,其成巖作用、巖石類型相同,①錯誤,②正確,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4.D.溝道是徑流匯集和泥沙輸移的通道,在溝道種植立體式林草植被,可以有效減緩水流速度,攔截泥沙,減少水土流失,同時林草的根系還能固持土壤,增強土壤的穩定性;而且溝道相對水分條件較好,適合多種林草生長,有利于構建立體式的生態系統,提高生態修復效果,所以該措施較為可行,D正確。
A.雖然植樹造林是生態修復的重要手段,但“快速推進”可能存在問題。在生態修復過程中,需要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土壤狀況、水資源等因素。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盲目快速植樹造林,可能會導致樹木成活率低,不僅浪費資源,還可能影響生態修復的效果,A錯誤。
B.淤地壩一般適用于黃土高原等溝道侵蝕嚴重、泥沙含量大的地區,通過攔截泥沙,淤地造田。但題干中沒有明確表明當地具有類似黃土高原那樣的泥沙淤積等問題及修筑淤地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且如果當地不是黃土等易被侵蝕淤積的土壤條件,修筑淤地壩可能并非最有效的生態修復措施,B錯誤。
C.梁峁頂部一般地形較為陡峭,土壤淺薄,水分和養分條件相對較差,挖魚鱗坑雖然有一定的保水保土作用,但施工難度較大,且可能對原本就脆弱的梁峁頂部生態造成一定破壞,同時后期植被養護也面臨較大困難,所以不是最可行的措施,C錯誤。
故答案為:D。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我國東南地區的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間,相對高差不超過200米,山塊之間常形成被陡崖圍閉的溝谷。下圖為某丹霞山塊及周邊溝谷植被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5.相比溝谷,山頂植被的生長環境表現為(  )
A.風力較小 B.土壤較干 C.光照較少 D.蒸發較弱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溝谷季雨林發育的主導因素是地貌
B.當地水平地帶植被是常綠硬葉林
C.山體植被差異體現了垂直分異規律
D.該山山麓植被生物量比山頂要小
【答案】5.B
6.A
【知識點】主要植被類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地方性分異規律
【解析】【點評】影響植被分布的因素
(1)地帶性因素:①緯度位置—熱量—溫度帶。②海陸位置—水分—植被類型及長勢情況。③海拔及坡向、坡度位置—水熱—植被類型、數量及長勢。④土壤—水分、肥力、類型。⑤水文—水源。
(2)非地帶性因素:(地形、洋流、水源、海陸分布范圍)①地形:如由于處在安第斯山脈背風坡,南美洲巴塔哥尼亞高原分布溫帶荒漠帶;②洋流:西歐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廣泛;③水源:如荒漠地區出現綠洲;④海陸分布:南半球缺失亞寒帶針葉林帶與苔原帶。
5.AD.與谷地相比,山頂的風速比較大,蒸發旺盛,AD錯誤。
B.山頂海拔較高,與山谷相比,山頂因徑流往低處流及下滲原因,土壤水分較少,但設問為生長環境主要表現,結合山腳與山頂均為常綠植被,但山頂為硬葉植被,可知土壤水分較少是主要原因硬葉植被更耐旱,B正確。
C.谷地海拔低,光照條件相對較差,山頂植被光照條件較好,C錯誤。
故答案為:B。
6.A.由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該區域植被分布是在局部地形地貌因素影響下產生的地方性分異規律,A正確。
B.當地的水平地帶植被應為常綠闊葉林,B錯誤。
D.關于山麓與山頂植被生物量的大小比較,材料中沒有相關的支撐信息,D錯誤。
C.垂直分異規律的分異基礎需要足夠相對高度,該地的山體相對高度較小,C錯誤。
故答案為:A。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某地質隊在內蒙古額濟納旗地區發現了古生代海生無脊椎動物的化石,該化石集中在P2地質年代的巖層中。下圖為該區域巖層平面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7.下列關于圖示區域及巖層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中心部位的巖層厚度C比D薄 B.古生代時期為高原
C.T1巖層是巖漿在地下冷凝形成 D.存在明顯向斜構造
8.P2巖層中還有可能出現(  )
A.恐龍化石 B.大熊貓化石
C.被子植物化石 D.蕨類植物化石
【答案】7.C
8.D
【知識點】地質年代表與地球演化史;巖石圈的物質循環;褶皺
【解析】【點評】地殼演化史中,動物界發展階段:元古代為動物孕育、萌芽和發展的初期階段;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為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古生代泥盆紀為魚類時代;古生代石炭紀和二疊紀為兩棲動物時代;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為爬行動物時代;新生代第三紀為哺乳動物時代;新生代第四紀為人類時代。植物界發展階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奧陶紀為海生藻類時代;古生代志留紀至石炭紀為陸上孢子植物時代;古生代二疊紀至中生代侏羅紀為裸子植物時代;中生代白堊紀以來為被子植物時代。
7.C.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T1為花崗巖,由巖漿侵入冷凝形成,C正確。
AD.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巖層新老分布可知,該處存在背斜構造,但背斜構造不同部位的巖層厚薄無法判斷,AD錯誤。
B.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處有古生代海生無脊椎動物化石,說明當時地勢較低,B錯誤。
故答案為:C。
8.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P2是晚二疊紀地層,晚二疊紀是古生代的最后一個紀,地球上蕨類植物存在的年代是古生代,恐龍是中生代,被子植物和大熊貓則在新生代,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近年來,國家鼓勵各省靈活實施“水田、旱地互轉”制度,旨在互轉過程中逐步形成同類型耕地的空間集聚。2015-2020年,互轉面積超500km 的省份已達25個,其中黑龍江超7500km 。完成下面小題。
9.近年來“水、旱互轉”得以實施的主要因素是(  )
①降水②技術③熱量④政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黑龍江大規模“水、旱互轉”可促使(  )
A.機械化程度提高 B.糧食產量增加
C.耕地總面積擴大 D.土壤肥力提升
【答案】9.D
10.A
【知識點】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農業發展的方向與措施
【解析】【點評】農業區位因素包括自然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技等)。市場需求決定著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與冷藏保鮮技術條件的發展,使農產品的市場(銷售范圍)在地域上大為擴展。
9.根據材料“近年來,國家鼓勵各省靈活實施‘水田、旱地互轉’制度”可知,政策的鼓勵和支持為“水、旱互轉”提供了導向和保障,是該舉措得以實施的重要推動因素,④正確;“水田、旱地互轉”并非簡單的土地改造,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②正確;降水是影響水田、旱地分布的自然因素之一,但不是近年來“水、旱互轉”得以實施的主要因素,①錯誤;熱量條件也是自然因素,主要影響農作物的種類和生長周期等,與“水、旱互轉”能否實施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③錯誤,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10.A.土地集中連片有利于機械化作業:黑龍江大規模“水、旱互轉”旨在形成同類型耕地的空間集聚,這意味著土地將更加集中連片。土地集中連片后,有利于大型農業機械的規模化作業,減少了因地塊分散而導致的機械轉移、掉頭等時間和成本損耗,能夠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A正確。
B.雖然“水、旱互轉”可能會對種植結構和產量有一定影響,但糧食產量不僅僅取決于耕地類型的轉換,還與氣候、品種、種植技術、田間管理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不能簡單地認為 “水、旱互轉”就一定會使糧食產量增加,B錯誤。
C.“水、旱互轉”是在現有耕地基礎上進行的水田和旱地類型的轉換,并沒有新開發土地等增加耕地總面積的行為,所以不會使耕地總面積擴大,C錯誤。
D.水田和旱地的土壤肥力各有特點,“水、旱互轉”后土壤肥力的變化取決于多種因素,D錯誤。
故答案為:A。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阿克蘇河、和田河均發源于高海拔山區。數據顯示,氣溫突增年份阿克蘇河的徑流量有明顯增加,且徑流增量中以降水補給為主。下圖為新疆部分區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1.和田河徑流量較大的月份主要為(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12.氣溫突增年份,阿克蘇河徑流增量中以降水補給為主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太陽輻射 B.冰川數量 C.地表植被 D.大氣環流
【答案】11.C
12.D
【知識點】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
【解析】【點評】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雨水補給,主要集中在多雨季節,降水量的多少、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影響河流流量;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主要在春季補給,氣溫高低和積雪多少影響河流流量;冰川融水補給主要在夏季,氣溫變化及積雪和冰川儲量影響河流流量;湖泊水補給,全年都有補給,補給穩定,主要取決于湖泊水位與河流水位的高低關系。
11.A.阿克蘇河、和田河均發源于高海拔山區,其主要補給水源為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1、2 月為冬季,新疆地區氣溫低,高山冰雪幾乎不融化,河流主要靠地下水補給,此時和田河徑流量較小,A錯誤。
B.4、5 月氣溫有所回升,但此時氣溫還不是很高,高山冰雪融水量相對較少,且該時段降水也不是特別豐富,所以和田河徑流量不是很大,B錯誤。
C.7、8 月是夏季,氣溫高,高山冰雪大量融化,同時夏季也是山地降水相對較多的時期,冰雪融水和降水共同補給河流,使得和田河在 7、8 月徑流量較大,C正確。
D.10、11 月氣溫逐漸降低,冰雪融水減少,降水也減少,和田河徑流量變小,D錯誤。
故答案為:C。
12.A.太陽輻射主要是通過影響氣溫來間接影響河流的補給。在氣溫突增年份,太陽輻射量一般不會發生突變,它不是導致阿克蘇河在氣溫突增年份徑流增量以降水補給為主的直接原因,A錯誤。
B.冰川數量在短期內相對穩定,不會因為氣溫突增這一相對較短時間的變化而顯著改變,且冰川補給主要是冰川融化形成徑流,與題目中強調的降水補給為主不符,B錯誤。
C.地表植被主要影響下滲、徑流速度等,對降水補給的增加沒有直接的決定性作用,且植被的變化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不會因氣溫突增年份就導致河流徑流增量以降水補給為主,C錯誤。
D.大氣環流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水汽的輸送和降水的形成。在氣溫突增年份,可能是大氣環流形勢發生了改變,例如攜帶更多水汽的氣流被輸送到阿克蘇河流域,從而導致降水增加,使得阿克蘇河徑流增量中以降水補給為主,D正確。
故答案為:D。
13.(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行業出現新的發展方向——輪胎裂解。該工藝在封閉缺氧條件下將廢舊輪胎提煉成燃料油、炭黑、可燃氣和鋼絲等,但專家對此卻褒貶不一。下圖為輪胎裂解工藝流程示意圖。輪胎裂解工藝帶來的影響是(  )
A.減輕大氣污染 B.提高該行業的準入門檻
C.減少電力消耗 D.豐富石化工業原料來源
【答案】B
【知識點】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解析】【分布】A.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輪胎裂解工藝會產生可燃氣,其中一部分以煙氣形式排放在大氣中,A錯誤。
B.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工藝的實施需要借助相關的技術和專業設備,會提高行業準入門檻,B正確。
C.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輪胎裂解需要以電為能源加熱,會增加電力消耗,C錯誤。
D.輪胎裂解后產生的燃料油只能用作玻璃廠、水泥廠等的鍋爐供熱,不能作為石化工業的原料,D錯誤。
【點評】工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市場、交通、勞動力、農業基礎、技術、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社會協作條件、國防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歷史條件等。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網約車出行軌跡統計數據是城市空間結構與人口流動特征的映射。下圖為西安市某地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不同時段網約車出行信息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4.在通過APP呼叫車輛的過程中,利用用戶手機內置BDS模塊可(  )
A.確定附近車輛位置 B.搜索交通擁堵路段
C.優化平臺派單邏輯 D.查看本人所在位置
15.與該地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對應正確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甲、乙
【答案】14.D
15.B
【知識點】城鎮的空間結構;地理信息系統(GIS)
【解析】【點評】商業區(占地最小):市場最優原則(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費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優原則(位于城市主干道與城市環路或高速公路交匯處);住宅區(占地面積最大):中高級住宅區多分布在地勢高、河流上游,盛行風上風向,環境質量好的城市外圍;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區或風景區布局。工業區:布局在城市外圍,沿交通線兩側分布;布局理由:地價低;保護城區環境;交通便利。綠化帶:位于工業區與居民區之間。功能: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減弱噪音。
14.優化平臺派單邏輯、搜索交通擁堵路段均涉及GIS技術;用戶手機內置的BDS模塊可以定位用戶本人位置,但卻無法定位周邊車輛位置,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15.乙的晝夜出發量變動很大,說明人口晝夜變化大,且18點至次日4點出發量較大,夜晚仍有人活動,應為商業區;甲8點左右出發量達到頂峰,17點以后到達量不斷增加且超過出發量,說明該功能區人口晝出夜歸,應為居住區;丙8點左右到達量大于出發量,15點以后出發量上漲高于到達量,且夜晚基本無人口流動,可判斷為工業區,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圖為某日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6.圖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17.該日,關于四地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甲—氣流輻合,大氣污染重 B.乙—風力較弱,升溫速度快
C.丙—低壓控制,晝夜溫差小 D.丁—冷鋒鋒前,天氣較晴朗
【答案】16.C
17.C
【知識點】等壓面、等壓線、等溫線等分布圖的判讀;低氣壓(氣旋);海陸分布對氣壓帶與風帶的影響
【解析】【點評】低壓系統(氣旋):①水平氣流:由四周向中心輻合,(北半球呈逆時針輻合,南半球呈順時針輻合);②垂直方向:中心氣流上升,多陰雨天氣。
16.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此時陸地上出現了低壓中心,海洋上有閉合的低壓中心且等壓線密集,可判斷為臺風,此時海水溫度較高,7-8月可能性最大,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17.A.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甲地受臺風影響,為大風、降水天氣,大氣污染不重,A錯誤。
B.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乙受臺風影響,風力不弱、升溫不快,B錯誤。
C.丙受低壓影響,為陰雨天氣,晝夜溫差小,C正確。
D.丁地處高壓中心附近,不存在鋒面,D錯誤。
故答案為:C。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下表示意2020-2022年期間,江蘇省鄉村人口受教育程度統計情況。完成下面小題。
年份 人口總量(萬人) 鄉村人口比(%) 小學以下占比(%) 小學占比(%) 初中占比(%) 高中占比(%) 大專及以上占比(%)
2020 8477.26 26.6 9.10 22.74 33.31 16.19 18.66
2021 8505.40 26.1 12.12 32.60 36.61 11.74 6.93
2022 8515.00 25.6 13.15 31.48 36.32 11.87 7.18
18.根據表格數據,推測江蘇省鄉村2020-2022年期間(  )
A.青年勞動力流失 B.老齡化速度放緩
C.受教育程度提升 D.工業化水平提高
19.為促進鄉村發展,當前短期最有效的應對措施是(  )
A.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B.統籌安排城鄉產業布局
C.加強鄉村文化傳承保護 D.完善落實村民就業培訓
【答案】18.A
19.D
【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其應對措施;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城鎮化的利弊及問題解決
【解析】【點評】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自然環境因素:氣候、水源、土壤、礦產資源、自然災害;經濟因素(主導):① 經濟發展水平 ②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社會因素:政策、戰爭、社會變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的發展、家庭和婚姻。
18.CD.受教育程度、工業化水平無法根據表格數據直接判斷,CD錯誤。
AB.由表格數據可知,2020-2022年江蘇省鄉村人口比例減少的同時,整體受教育程度在下降,說明鄉村青年勞動力在流失,因為該部分人群是主要的受教育群體,他們的流失也會使得鄉村人口老齡化加劇,A正確,B錯誤。
故答案為:A。
19.A.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政策引導、資金支持、技術培訓等多方面持續發力,涉及土地流轉、農業產業規劃、市場對接等一系列復雜工作,難以在短期內迅速見到明顯成效,無法滿足短期內促進鄉村發展的需求,A錯誤。
B.統籌安排城鄉產業布局是一個宏觀的、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從區域整體發展的角度進行規劃和協調,涉及到土地利用規劃、產業政策調整、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實施周期較長,短期內難以實現對鄉村發展的顯著推動,B錯誤。
C.加強鄉村文化傳承保護對于鄉村的長遠發展和文化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但文化建設和傳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對鄉村經濟等方面的直接促進作用在短期內相對有限,不能作為當前促進鄉村發展最有效的短期措施,C錯誤。
D.完善落實村民就業培訓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提升村民的就業技能,使村民可以更快地適應市場需求,進入就業崗位,增加收入,進而帶動鄉村消費等經濟活動的活躍,對促進鄉村發展能在短期內起到較為直接和明顯的效果。比如開展家政服務培訓、電商運營培訓等,村民經過短期培訓后可以迅速從事相關工作,為家庭和鄉村帶來經濟收益,促進鄉村發展,D正確。
故答案為:D。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秦嶺南麓的安康盆地歷史上經歷過多次間歇性地殼抬升,盆地內某處河谷兩側分布有多級平緩地帶,各平緩地帶形成時間不同。下圖為該河谷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20.該河谷至少經歷過幾次間歇性抬升(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21.河流兩側平緩地帶的形成過程為(  )
①地殼抬升②河流帶來泥沙,在河岸處沉積后形成河漫灘
③河流下切④河漫灘逐漸演化,形成高于河岸的平緩地帶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答案】20.C
21.B
【知識點】河流地貌
【解析】【點評】河流階地是在地質作用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蝕作用形成的地形,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灘或河床)會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并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谷坡上。這些階地是由一系列的平坦或略呈傾斜的層狀結構組成,隨著河流的侵蝕和沉積作用,形成了明顯的梯田狀特征。階地的位置越高,其形成時代通常越老。階地的形成是地球內外部動力地質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氣候變化、基準面變化等因素。
20.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河谷兩岸共發育了T1-T5五級階地,且T1階地離現在的河面有一定的高度,說明該地區至少經歷過5次間歇性抬升,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21.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河谷兩側的平緩地帶是在河流階地基礎上演化而來,其過程應是先泥沙沉積形成河漫灘,然后地殼抬升后被河流下切,之后河漫灘逐漸演化,形成高于河岸的平緩地帶,所以河流兩側平緩地帶的形成過程為:泥沙沉積形成河漫灘——地殼抬升——河流下切侵蝕——河漫灘高于水面逐漸演化形成平緩地帶,即②①③④,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技術要素對地區經濟發展的貢獻力可用技術梯度指標來衡量。當高梯度區在完成對某產業新技術的吸收、消化及發展后,會使產業技術門檻降低,并推動該產業向低梯度區轉移,即擴散效應。此外,也存在產業反方向轉移的極化效應。下表示意我國各省級行政區的技術梯度層次。完成下面小題。
  東北地區 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
高梯度地區 遼 京、魯、蘇、滬、浙、粵 豫、鄂、湘 川
中梯度地區 黑、吉 冀、津、閩 晉、皖 陜、渝、桂
低梯度地區 / 瓊 贛 新、內蒙古、甘、寧、滇、黔、藏、青
數據缺失地區 / 港、澳、臺 / /
22.四川是我國西部地區中唯一的技術高梯度地區,主要是由于(  )
①生態環境好②產業基礎好③高校聚集④地形封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若長期處于技術低梯度區,易導致當地(  )
A.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B.產品生產非標準化
C.就業崗位急劇減少 D.產業發生二次轉移
【答案】22.C
23.D
【知識點】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產業轉移及其影響因素
【解析】【點評】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①勞動力因素:由于處于不斷變化中,因此具有數量充足、高素質且價格低廉的勞動力資源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成為產業轉移的目的地;②內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場因素;④其他因素: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土地規模和價格、環境污染。
2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產業基礎和高校、人才聚集,使得四川的技術水平較高,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力高,使得四川成為技術高梯度區,②③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和周邊省份都有高大山脈相隔,使得產業向低梯度區的轉移很難實現,因此四川成為西部地區唯一的技術高梯度地區,④正確;生態環境和技術梯度之間沒有必然聯系,①錯誤,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23.由材料信息可知,當高梯度區在完成對某產業新技術的吸收、消化及發展后,會使產業技術門檻降低,并推動該產業向低梯度區轉移。如果某地區長期處于技術低梯度區,一旦周邊地區該行業的生產成本更低,則很容易觸發該產業的二次轉移,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某中學生在查找資料時發現,錢塘江潮汐每兩次高潮位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差不大,且通常每天會有兩次高潮位。2024年9月20日是當月潮差最大日,該日浙江某觀潮點的首次高潮位時刻為0:10,第二次高潮位時刻為12:45。完成下面小題。
24.能準確示意該日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位置關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當該觀潮點9月21日出現首次高潮位時,月球的位置及亮面形狀為(  )
A. B.
C. D.
【答案】24.A
25.A
【知識點】月相變化與潮汐變化;地球公轉二分二至日圖的判讀
【解析】【點評】農歷初一左右形成的月相為新月,之后形成的是蛾眉月;初七或初八形成的是上弦月,之后形成凸月;農歷十五或十六形成的是滿月,之后形成的是凸月;農歷二十二或二十三形成的是下弦月,之后形成的是殘月。高潮出現在陰歷每月初一和十五左右,此時日、月、地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引潮力最大。
24.9月20日在秋分日附近,甲、丁兩圖示意秋分日前后,乙、丙兩圖示意春分日前后;當日為該月潮差最大日,說明日、地、月三者基本成一直線排列,此時天體引潮力達到最大,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25.根據圖文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錢塘江潮汐每兩次高潮位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差不大,且通常每天會有兩次高潮位。9月20日浙江某觀潮點的第二次高潮位時刻為12:45,首次高潮位時刻為0:10,可算出兩次高潮位之間的時間間隔約12小時35分鐘,并由此估算出9月21日的首次高潮位時間約為1:20,此時的月球應位于東邊天空,亮面朝東,為虧凸月,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26.(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巴西人口眾多,能源結構以水電為主,近年來光伏行業發展迅速。水電站分攔蓄式、徑流式等類型,前者通過建設大壩等設施,利用梯級水能發電;后者利用天然水流發電,基本無庫容。圣安東尼奧水電站位于馬代拉河中游,周圍雨林密布。圖1為巴西區域略圖。
材料二巴西是農產品出口大國。2019年以來,巴西的化肥消費量及進口量大且逐年攀升,進口依存度也持續上升至84.5%。近年來,巴西通過技術研發成功將皮革廢料制成化肥。圖2為近年來全球化肥價格的走勢圖。
(1)圣安東尼奧水電站屬于   式水電站,并從地形、植被角度說明理由   。
(2)推測巴西通過發展光伏增強能源安全性的出發點。
(3)闡述用皮革廢料生產化肥對巴西農業的有利影響。
【答案】(1)徑流;平原地區落差小,不適宜建攔蓄式水電站;徑流式水電站不用建水庫(無庫容),可減少對周圍雨林的破壞。
(2)水電的穩定性差;緯度低,太陽能資源豐富;巴西水電和光伏的時空互補性強;發展光伏可增加供電量。
(3)增加化肥的供應量,保障農產品產量;在化肥漲價趨勢下,可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降低化肥的對外依存度,保障農業穩定發展。
【知識點】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流域的開發與綜合治理;資源安全的含義、意義及維護措施
【解析】【分析】(1)徑流式水電站主要利用河道中的天然水流發電,基本無庫容。該地處亞馬孫平原,地勢平坦落差小,徑流量豐富,適合建徑流式水電站,但不適合建攔蓄式水電站。同時,徑流式水電站無需修建人工水庫蓄水,就可以減少對河流兩側熱帶雨林的破壞。因此圣安東尼奧水電站屬于徑流式水電站。
(2)巴西能源消費結構以水電為主,受降水時空分布影響,水電具有不穩定性,但巴西緯度較低,太陽能豐富,適合光伏發電,且從圖示信息可知,光伏與水電在空間分布上互補性較強。巴西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量大,發展光伏可增加供電量,保障供電穩定。
(3) 用皮革廢料生產化肥對巴西農業的有利影響可以從化肥供應量、農產品產量、生產成本、對外依存度等角度分析。巴西為農產品出口大國,化肥需求量大,且依賴進口,在全球化肥不斷漲價的背景下,其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存在隱患。通過將皮革廢料制作成化肥,既可以增加化肥供應量以保障農產品的產量與出口量;又可以減少化肥進口量,在化肥漲價趨勢下,可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同時,降低進口被卡脖子的風險,降低化肥的對外依存度,保障農業穩定發展。
【點評】農業區位因素包括自然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技等)。市場需求決定著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與冷藏保鮮技術條件的發展,使農產品的市場(銷售范圍)在地域上大為擴展。
(1)徑流式水電站主要利用河道中的天然水流發電,基本無庫容。該地處亞馬孫平原,地勢平坦落差小,徑流量豐富,適合建徑流式水電站,但不適合建攔蓄式水電站。同時,徑流式水電站無需修建人工水庫蓄水,就可以減少對河流兩側熱帶雨林的破壞。因此圣安東尼奧水電站屬于徑流式水電站。
(2)本題考查巴西光伏行業對國家能源安全所起的作用,要從能源需求量、水電與光伏的互補性、太陽能資源等角度去思考。巴西能源消費結構以水電為主,受降水時空分布影響,水電具有不穩定性,但巴西緯度較低,太陽能豐富,適合光伏發電,且從圖示信息可知,光伏與水電在空間分布上互補性較強。巴西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量大,發展光伏可增加供電量,保障供電穩定。
(3)巴西為農產品出口大國,化肥需求量大,且依賴進口,在全球化肥不斷漲價的背景下,其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存在隱患。通過將皮革廢料制作成化肥,既可以增加化肥供應量以保障農產品的產量與出口量;又可以減少化肥進口量,在化肥漲價趨勢下,可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同時,降低進口被卡脖子的風險,降低化肥的對外依存度,保障農業穩定發展。
27.(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水汽的輸送和積聚是降水的重要條件。黃河流域水汽輸入主要集中在7、8月份,此時流域上空受西南、東南和西北三股氣流的影響,但因氣流與地形差異,上、中、下游流域7月降水量差異明顯。下圖為黃河流域相關示意圖。
材料二經過70年生態治理,曾經滿目瘡痍的黃土高原已舊貌換新顏。統計顯示,1950-2010年期間,黃河下游利津水文站測得的輸沙量由12.584億噸減少至1.632億噸。
(1)西北氣流輸入的水汽在黃河流域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   ,并用水循環原理說明判斷依據   。
(2)說出黃河流域上游與下游7月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其原因。
(3)闡述人類活動對利津水文站輸沙量變化的影響。
【答案】(1)海陸間循環;西北氣流輸送的水汽受地形抬升與阻擋,在黃河中、上游形成降水;降水轉化成地表徑流與地下徑流匯入黃河;最終隨河流匯入渤海。
(2)上游少、下游多。上游因山地阻擋,受東南和西南氣流影響小;西北氣流攜帶水汽少;下游受東南和西南氣流影響大,兩股氣流攜帶水汽多。
(3)持續生態保護使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減少,匯入黃河的泥沙量減少;水利設施建設截留泥沙,使河流含沙量減少;灌溉農業引水量大,徑流量減少,輸沙能力減弱。
【知識點】水循環的類型及主要環節;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1)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水循環的類型可以分為海上內循環、海陸間大循環和陸地內循環;人類活動可以影響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對地表徑流的影響最大。西北氣流參與的水循環環節是水汽輸送,其輸送的水汽在黃河流域受地形抬升與阻擋形成降水,降水轉化為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匯入到黃河,黃河屬于外流河,最終流入渤海,因此西北氣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為海陸間循環。
(2)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上游流域7月降水量較少、下游流域較多。從氣流運動看,黃河流域受東南、西南、西北三股氣流影響,7月東南、西南氣流攜帶水汽多,西北氣流弱攜帶水汽少。從地形角度看,流域南側有東-西走向山脈、東側有南-北走向山脈,使得東南、西南氣流帶來的水汽被山脈阻擋只能影響到流域下游,受地形抬升,在下游形成較多降水;而上游主要受西北氣流影響,攜帶水汽少,因此上游降水較下游少。
(3)從材料二可知,利津水文站1950-2010年間輸沙量顯著減少。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黃河中下游主要的泥沙來源,70年間黃土高原生態保護使水土流失減輕,進入黃河的泥沙量減少。從圖中看,黃河流域建有眾多水利設施,截留泥沙,使黃河含沙量下降。黃河沿岸分布有灌溉農業區,黃河是其主要灌溉水源,引水灌溉導致黃河徑流量減少,輸沙能力下降,因此在利津水文站監測到的輸沙量明顯減少。
【點評】水循環的環節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水循環分三種類型:發生于海洋和陸地間的是海陸間水循環,發生于陸地內部的是陸上內循環,發生于海洋內部的是海上內循環。
(1)西北氣流參與的水循環環節是水汽輸送,其輸送的水汽在黃河流域受地形抬升與阻擋形成降水,降水轉化為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匯入到黃河,黃河屬于外流河,最終流入渤海,因此西北氣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為海陸間循環。
(2)由圖中7月等降水量線的分布可知,上游流域7月降水量較少、下游流域較多。從氣流運動看,黃河流域受東南、西南、西北三股氣流影響,7月東南、西南氣流攜帶水汽多,西北氣流弱攜帶水汽少。從地形角度看,流域南側有東-西走向山脈、東側有南-北走向山脈,使得東南、西南氣流帶來的水汽被山脈阻擋只能影響到流域下游,受地形抬升,在下游形成較多降水;而上游主要受西北氣流影響,攜帶水汽少,因此上游降水較下游少。
(3)從材料二可知,利津水文站1950-2010年間輸沙量顯著減少。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黃河中下游主要的泥沙來源,70年間黃土高原生態保護使水土流失減輕,進入黃河的泥沙量減少。從圖中看,黃河流域建有眾多水利設施(水庫大壩),截留泥沙,使黃河含沙量下降。黃河沿岸分布有灌溉農業區(河套灌區和寧夏灌區),黃河是其主要灌溉水源,引水灌溉導致黃河徑流量減少,輸沙能力下降,因此在利津水文站監測到的輸沙量明顯減少。
28.(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據統計,夏季甲海域的硅藻數量明顯少于乙海域,這與海水鹽度、溫度及海水中的營養鹽含量有關。圖1為北部灣及周邊區域略圖,圖2為欽州灣春、夏季表層海水鹽度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紅樹林可吸收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為有機碳儲存在海洋中。近年來,北部灣沿岸在保護紅樹林的同時,大力建設北部灣港(包括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打造西南省份—北部灣港—東南亞的陸海新通道。下表示意上海港與北部灣港部分指標排名情況。
指標 上海港排名 北部灣港排名
常規泊位數量 1 11
超大型泊位數量 1 11
集裝箱吞吐量 1 11
港口腹地GDP總額 1 11
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率 4 7
貨物裝卸效率 1 11
(1)簡析欽州灣春、夏季表層海水鹽度分布特征的異同。
(2)分析夏季欽州灣硅藻數量與海水鹽度、溫度及營養鹽含量的相關性。
(3)從碳循環角度,描述紅樹林的固碳過程。
(4)根據表格信息,列舉提升北部灣港競爭力的有效措施。
【答案】(1)同:北部低南部高;北側有淡水注入,降低鹽度。異:夏季鹽度較低;夏季降水多,河流徑流量大。
(2)與鹽度呈正相關,甲海域夏季鹽度低硅藻數量少;與水溫呈負相關,甲海域夏季受陸地影響大水溫較高,硅藻數量少;與營養鹽含量呈負相關,甲海域受陸地徑流影響營養鹽含量較高,硅藻數量少。
(3)紅樹林吸收二氧化碳,經光合作用,將其固定在生物體內;伴隨著紅樹林的生長死亡,部分有機碳通過海水沉積作用被儲存在海洋(或土壤)中。
(4)增加船舶泊位數量;拓寬加深航道;發展集裝箱運輸;擴大港口經濟腹地;發展依托港口的第三產業;提高貨物裝卸效率。
【知識點】因地制宜與區域發展;碳循環;海水的性質及作用;工業發展的方向與措施
【解析】【分析】(1)由圖2信息可知,無論春、夏季,海水鹽度都是北部低南部高,這和北側有河流淡水注入有關,從空間分布看是相同的。但從季節角度看,夏季的海水鹽度明顯低于春季,這是由于當地地處季風氣候區,受此影響夏季降水明顯多于春季,導致夏季注入的淡水量遠遠大于春季所致。
(2)由材料一可知,夏季甲海域的硅藻數量明顯少于乙海域,結合夏季表層海水等鹽度線的分布特征,可說明硅藻數量與鹽度成正相關。同時夏季甲海域由于受到陸地及緯度等因素影響,其水溫略高于乙海域,但硅藻數量反而少,說明硅藻數量與海水溫度成負相關。甲海域離陸地較近,陸地徑流帶來的營養鹽類物質較豐富,但硅藻數量卻較少,說明兩者成負相關。
(3)海水通過與大氣的接觸,溶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紅樹林吸收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并將二氧化碳固定在生物體內;之后伴隨著紅樹林的生長與死亡,部分有機碳(如煤、石油、天然氣)通過海水沉積作用被儲存在海洋/土壤中(或沉入海底)。
(4)由表格信息可知,北部灣港與上海港相比,存在常規泊位數量不足、超大型泊位數量少、集裝箱吞吐量小、港口腹地的GDP總額少、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率低、貨物裝卸效率不高等問題,可相對應地提出:增加船舶泊位數量、拓寬加深航道、發展集裝箱運輸、擴大港口的經濟腹地、發展依托港口的第三產業、提高貨物裝卸效率等對策。
【點評】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降水與蒸發的對比關系、河流徑流注入多少、洋流、水域的封閉程度等。降水量大于蒸發量,鹽度越低;河口地區陸地徑流注入越多,鹽度越低;暖流流經海區蒸發量偏大,則鹽度偏高;水域越封閉,與外界水體交換越少,鹽度越高。
(1)本題考查欽州灣春季、夏季表層海水鹽度分布特征的異同。由圖2信息可知,無論春、夏季,海水鹽度都是北部低南部高,這和北側有河流淡水注入有關,從空間分布看是相同的。但從季節角度看,夏季的海水鹽度明顯低于春季,這是由于當地地處季風氣候區,受此影響夏季降水明顯多于春季,導致夏季注入的淡水量遠遠大于春季所致。
(2)由材料一可知,夏季甲海域的硅藻數量明顯少于乙海域,結合夏季表層海水等鹽度線的分布特征,可說明硅藻數量與鹽度成正相關。同時夏季甲海域由于受到陸地及緯度等因素影響,其水溫略高于乙海域,但硅藻數量反而少,說明硅藻數量與海水溫度成負相關。甲海域離陸地較近,陸地徑流帶來的營養鹽類物質較豐富,但硅藻數量卻較少,說明兩者成負相關。
(3)本題從碳循環角度考查紅樹林的固碳過程,需要從海-氣相互作用的角度思考。海水通過與大氣的接觸,溶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紅樹林吸收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并將二氧化碳固定在生物體內;之后伴隨著紅樹林的生長與死亡,部分有機碳(如煤、石油、天然氣)通過海水沉積作用被儲存在海洋/土壤中(或沉入海底)。
(4)本題考查港口競爭力提升的有效措施,并且要求從表格信息的角度答題。由表格信息可知,北部灣港與上海港相比,存在常規泊位數量不足、超大型泊位數量少、集裝箱吞吐量小、港口腹地的GDP總額少、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率低、貨物裝卸效率不高等問題,可相對應地提出:增加船舶泊位數量、拓寬加深航道、發展集裝箱運輸、擴大港口的經濟腹地、發展依托港口的第三產業、提高貨物裝卸效率等對策。
1 / 1浙江省縣域教研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衢州市常山縣位于錢塘江上游,是浙江西部的一個山區縣城。當地廣泛種植胡柚,努力打造胡柚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完成下面小題。
1.常山縣打造胡柚一體化產業鏈具備的優勢條件是(  )
A.自然條件優越 B.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C.臨近消費市場 D.交通運輸網絡密集完善
2.當地應優先發展的配套服務業為(  )
A.公共衛生 B.休閑旅游 C.電子商務 D.法律咨詢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砒砂巖是由厚層砂巖、砂頁巖和泥質砂巖組成的松散巖層,遇水易潰散,集中分布在我國晉、陜、內蒙古交接地帶。該地區坡陡溝深,生態脆弱,水土流失尤為嚴重。下圖為砒砂巖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3.組成砒砂巖的各類巖石(  )
①成巖作用不同②所屬類型相同③成巖環境不同④形成時期相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當地生態修復過程中較為可行的措施是(  )
A.快速推進植樹造林 B.就地取材用來修筑淤地壩
C.梁峁頂部挖魚鱗坑 D.溝道種植立體式林草植被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我國東南地區的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間,相對高差不超過200米,山塊之間常形成被陡崖圍閉的溝谷。下圖為某丹霞山塊及周邊溝谷植被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5.相比溝谷,山頂植被的生長環境表現為(  )
A.風力較小 B.土壤較干 C.光照較少 D.蒸發較弱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溝谷季雨林發育的主導因素是地貌
B.當地水平地帶植被是常綠硬葉林
C.山體植被差異體現了垂直分異規律
D.該山山麓植被生物量比山頂要小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某地質隊在內蒙古額濟納旗地區發現了古生代海生無脊椎動物的化石,該化石集中在P2地質年代的巖層中。下圖為該區域巖層平面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7.下列關于圖示區域及巖層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中心部位的巖層厚度C比D薄 B.古生代時期為高原
C.T1巖層是巖漿在地下冷凝形成 D.存在明顯向斜構造
8.P2巖層中還有可能出現(  )
A.恐龍化石 B.大熊貓化石
C.被子植物化石 D.蕨類植物化石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近年來,國家鼓勵各省靈活實施“水田、旱地互轉”制度,旨在互轉過程中逐步形成同類型耕地的空間集聚。2015-2020年,互轉面積超500km 的省份已達25個,其中黑龍江超7500km 。完成下面小題。
9.近年來“水、旱互轉”得以實施的主要因素是(  )
①降水②技術③熱量④政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黑龍江大規模“水、旱互轉”可促使(  )
A.機械化程度提高 B.糧食產量增加
C.耕地總面積擴大 D.土壤肥力提升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阿克蘇河、和田河均發源于高海拔山區。數據顯示,氣溫突增年份阿克蘇河的徑流量有明顯增加,且徑流增量中以降水補給為主。下圖為新疆部分區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1.和田河徑流量較大的月份主要為(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12.氣溫突增年份,阿克蘇河徑流增量中以降水補給為主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太陽輻射 B.冰川數量 C.地表植被 D.大氣環流
13.(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行業出現新的發展方向——輪胎裂解。該工藝在封閉缺氧條件下將廢舊輪胎提煉成燃料油、炭黑、可燃氣和鋼絲等,但專家對此卻褒貶不一。下圖為輪胎裂解工藝流程示意圖。輪胎裂解工藝帶來的影響是(  )
A.減輕大氣污染 B.提高該行業的準入門檻
C.減少電力消耗 D.豐富石化工業原料來源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網約車出行軌跡統計數據是城市空間結構與人口流動特征的映射。下圖為西安市某地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不同時段網約車出行信息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4.在通過APP呼叫車輛的過程中,利用用戶手機內置BDS模塊可(  )
A.確定附近車輛位置 B.搜索交通擁堵路段
C.優化平臺派單邏輯 D.查看本人所在位置
15.與該地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對應正確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甲、乙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圖為某日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6.圖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17.該日,關于四地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甲—氣流輻合,大氣污染重 B.乙—風力較弱,升溫速度快
C.丙—低壓控制,晝夜溫差小 D.丁—冷鋒鋒前,天氣較晴朗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下表示意2020-2022年期間,江蘇省鄉村人口受教育程度統計情況。完成下面小題。
年份 人口總量(萬人) 鄉村人口比(%) 小學以下占比(%) 小學占比(%) 初中占比(%) 高中占比(%) 大專及以上占比(%)
2020 8477.26 26.6 9.10 22.74 33.31 16.19 18.66
2021 8505.40 26.1 12.12 32.60 36.61 11.74 6.93
2022 8515.00 25.6 13.15 31.48 36.32 11.87 7.18
18.根據表格數據,推測江蘇省鄉村2020-2022年期間(  )
A.青年勞動力流失 B.老齡化速度放緩
C.受教育程度提升 D.工業化水平提高
19.為促進鄉村發展,當前短期最有效的應對措施是(  )
A.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B.統籌安排城鄉產業布局
C.加強鄉村文化傳承保護 D.完善落實村民就業培訓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秦嶺南麓的安康盆地歷史上經歷過多次間歇性地殼抬升,盆地內某處河谷兩側分布有多級平緩地帶,各平緩地帶形成時間不同。下圖為該河谷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20.該河谷至少經歷過幾次間歇性抬升(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21.河流兩側平緩地帶的形成過程為(  )
①地殼抬升②河流帶來泥沙,在河岸處沉積后形成河漫灘
③河流下切④河漫灘逐漸演化,形成高于河岸的平緩地帶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技術要素對地區經濟發展的貢獻力可用技術梯度指標來衡量。當高梯度區在完成對某產業新技術的吸收、消化及發展后,會使產業技術門檻降低,并推動該產業向低梯度區轉移,即擴散效應。此外,也存在產業反方向轉移的極化效應。下表示意我國各省級行政區的技術梯度層次。完成下面小題。
  東北地區 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
高梯度地區 遼 京、魯、蘇、滬、浙、粵 豫、鄂、湘 川
中梯度地區 黑、吉 冀、津、閩 晉、皖 陜、渝、桂
低梯度地區 / 瓊 贛 新、內蒙古、甘、寧、滇、黔、藏、青
數據缺失地區 / 港、澳、臺 / /
22.四川是我國西部地區中唯一的技術高梯度地區,主要是由于(  )
①生態環境好②產業基礎好③高校聚集④地形封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若長期處于技術低梯度區,易導致當地(  )
A.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B.產品生產非標準化
C.就業崗位急劇減少 D.產業發生二次轉移
(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某中學生在查找資料時發現,錢塘江潮汐每兩次高潮位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差不大,且通常每天會有兩次高潮位。2024年9月20日是當月潮差最大日,該日浙江某觀潮點的首次高潮位時刻為0:10,第二次高潮位時刻為12:45。完成下面小題。
24.能準確示意該日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位置關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當該觀潮點9月21日出現首次高潮位時,月球的位置及亮面形狀為(  )
A. B.
C. D.
26.(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巴西人口眾多,能源結構以水電為主,近年來光伏行業發展迅速。水電站分攔蓄式、徑流式等類型,前者通過建設大壩等設施,利用梯級水能發電;后者利用天然水流發電,基本無庫容。圣安東尼奧水電站位于馬代拉河中游,周圍雨林密布。圖1為巴西區域略圖。
材料二巴西是農產品出口大國。2019年以來,巴西的化肥消費量及進口量大且逐年攀升,進口依存度也持續上升至84.5%。近年來,巴西通過技術研發成功將皮革廢料制成化肥。圖2為近年來全球化肥價格的走勢圖。
(1)圣安東尼奧水電站屬于   式水電站,并從地形、植被角度說明理由   。
(2)推測巴西通過發展光伏增強能源安全性的出發點。
(3)闡述用皮革廢料生產化肥對巴西農業的有利影響。
27.(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水汽的輸送和積聚是降水的重要條件。黃河流域水汽輸入主要集中在7、8月份,此時流域上空受西南、東南和西北三股氣流的影響,但因氣流與地形差異,上、中、下游流域7月降水量差異明顯。下圖為黃河流域相關示意圖。
材料二經過70年生態治理,曾經滿目瘡痍的黃土高原已舊貌換新顏。統計顯示,1950-2010年期間,黃河下游利津水文站測得的輸沙量由12.584億噸減少至1.632億噸。
(1)西北氣流輸入的水汽在黃河流域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   ,并用水循環原理說明判斷依據   。
(2)說出黃河流域上游與下游7月降水量的差異,并分析其原因。
(3)闡述人類活動對利津水文站輸沙量變化的影響。
28.(2024高三上·浙江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據統計,夏季甲海域的硅藻數量明顯少于乙海域,這與海水鹽度、溫度及海水中的營養鹽含量有關。圖1為北部灣及周邊區域略圖,圖2為欽州灣春、夏季表層海水鹽度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紅樹林可吸收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為有機碳儲存在海洋中。近年來,北部灣沿岸在保護紅樹林的同時,大力建設北部灣港(包括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打造西南省份—北部灣港—東南亞的陸海新通道。下表示意上海港與北部灣港部分指標排名情況。
指標 上海港排名 北部灣港排名
常規泊位數量 1 11
超大型泊位數量 1 11
集裝箱吞吐量 1 11
港口腹地GDP總額 1 11
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率 4 7
貨物裝卸效率 1 11
(1)簡析欽州灣春、夏季表層海水鹽度分布特征的異同。
(2)分析夏季欽州灣硅藻數量與海水鹽度、溫度及營養鹽含量的相關性。
(3)從碳循環角度,描述紅樹林的固碳過程。
(4)根據表格信息,列舉提升北部灣港競爭力的有效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識點】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服務業的概念、特征及類型;農業發展的方向與措施
【解析】【點評】農業區位因素包括自然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技等)。市場需求決定著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與冷藏保鮮技術條件的發展,使農產品的市場(銷售范圍)在地域上大為擴展。
1.A.常山縣位于錢塘江上游,是浙江西部的一個山區縣城,當地的自然條件適合胡柚生長,這為胡柚種植提供了良好基礎,是打造胡柚一體化產業鏈的優勢條件。優質的自然條件能夠保證胡柚的產量和品質,為后續的加工、銷售等環節提供穩定的原料供應,A正確。
B.如果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缺乏相關的配套產業和技術支持,反而可能會限制產業鏈的發展。且題干中重點強調的是胡柚產業自身的一體化發展,而不是整個農業產業結構,B錯誤。
C.常山縣是浙江西部的山區縣城,相對來說地理位置并不十分靠近主要的消費市場。與一些沿海或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相比,在市場距離上不占優勢,運輸成本等可能較高,C錯誤。
D.常山縣作為山區縣城,一般來說交通運輸網絡可能相對沒有平原地區或經濟發達地區那么密集完善,且從題干中也沒有明確信息表明其交通網絡非常發達,D錯誤。
故答案為:A。
2.AD.常山縣打造胡柚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當地應優先發展的服務業應配套服務于該產業鏈,公共衛生、法律咨詢與胡柚產業鏈關系并不密切,AD錯誤。
C.胡柚一體化產業鏈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銷售渠道與方式,如網購等,電子商務是應優先發展的配套服務業,C正確。
B.從產業鏈的環節看,暫時并不涉及旅游等領域,B錯誤。
故答案為:C。
【答案】3.B
4.D
【知識點】礦物與巖石;水土流失及其綜合治理
【解析】【點評】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植樹造林種草;②退耕還林還草;③合理放牧(規定合理的載畜量);④小流域綜合治理(打壩淤地、緩坡修建梯田);⑤建立合理耕作制度;⑥推廣農村用氣用煤,解決農牧民的生活用能;⑦采礦后復墾。
3.砒砂巖由厚層砂巖、砂頁巖和泥質砂巖組成,三類巖石為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沉積而成,其成巖環境和形成時期均不同,③正確,④錯誤;三類巖石均為沉積巖,其成巖作用、巖石類型相同,①錯誤,②正確,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4.D.溝道是徑流匯集和泥沙輸移的通道,在溝道種植立體式林草植被,可以有效減緩水流速度,攔截泥沙,減少水土流失,同時林草的根系還能固持土壤,增強土壤的穩定性;而且溝道相對水分條件較好,適合多種林草生長,有利于構建立體式的生態系統,提高生態修復效果,所以該措施較為可行,D正確。
A.雖然植樹造林是生態修復的重要手段,但“快速推進”可能存在問題。在生態修復過程中,需要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土壤狀況、水資源等因素。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盲目快速植樹造林,可能會導致樹木成活率低,不僅浪費資源,還可能影響生態修復的效果,A錯誤。
B.淤地壩一般適用于黃土高原等溝道侵蝕嚴重、泥沙含量大的地區,通過攔截泥沙,淤地造田。但題干中沒有明確表明當地具有類似黃土高原那樣的泥沙淤積等問題及修筑淤地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且如果當地不是黃土等易被侵蝕淤積的土壤條件,修筑淤地壩可能并非最有效的生態修復措施,B錯誤。
C.梁峁頂部一般地形較為陡峭,土壤淺薄,水分和養分條件相對較差,挖魚鱗坑雖然有一定的保水保土作用,但施工難度較大,且可能對原本就脆弱的梁峁頂部生態造成一定破壞,同時后期植被養護也面臨較大困難,所以不是最可行的措施,C錯誤。
故答案為:D。
【答案】5.B
6.A
【知識點】主要植被類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地方性分異規律
【解析】【點評】影響植被分布的因素
(1)地帶性因素:①緯度位置—熱量—溫度帶。②海陸位置—水分—植被類型及長勢情況。③海拔及坡向、坡度位置—水熱—植被類型、數量及長勢。④土壤—水分、肥力、類型。⑤水文—水源。
(2)非地帶性因素:(地形、洋流、水源、海陸分布范圍)①地形:如由于處在安第斯山脈背風坡,南美洲巴塔哥尼亞高原分布溫帶荒漠帶;②洋流:西歐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廣泛;③水源:如荒漠地區出現綠洲;④海陸分布:南半球缺失亞寒帶針葉林帶與苔原帶。
5.AD.與谷地相比,山頂的風速比較大,蒸發旺盛,AD錯誤。
B.山頂海拔較高,與山谷相比,山頂因徑流往低處流及下滲原因,土壤水分較少,但設問為生長環境主要表現,結合山腳與山頂均為常綠植被,但山頂為硬葉植被,可知土壤水分較少是主要原因硬葉植被更耐旱,B正確。
C.谷地海拔低,光照條件相對較差,山頂植被光照條件較好,C錯誤。
故答案為:B。
6.A.由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該區域植被分布是在局部地形地貌因素影響下產生的地方性分異規律,A正確。
B.當地的水平地帶植被應為常綠闊葉林,B錯誤。
D.關于山麓與山頂植被生物量的大小比較,材料中沒有相關的支撐信息,D錯誤。
C.垂直分異規律的分異基礎需要足夠相對高度,該地的山體相對高度較小,C錯誤。
故答案為:A。
【答案】7.C
8.D
【知識點】地質年代表與地球演化史;巖石圈的物質循環;褶皺
【解析】【點評】地殼演化史中,動物界發展階段:元古代為動物孕育、萌芽和發展的初期階段;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為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古生代泥盆紀為魚類時代;古生代石炭紀和二疊紀為兩棲動物時代;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為爬行動物時代;新生代第三紀為哺乳動物時代;新生代第四紀為人類時代。植物界發展階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奧陶紀為海生藻類時代;古生代志留紀至石炭紀為陸上孢子植物時代;古生代二疊紀至中生代侏羅紀為裸子植物時代;中生代白堊紀以來為被子植物時代。
7.C.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T1為花崗巖,由巖漿侵入冷凝形成,C正確。
AD.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巖層新老分布可知,該處存在背斜構造,但背斜構造不同部位的巖層厚薄無法判斷,AD錯誤。
B.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處有古生代海生無脊椎動物化石,說明當時地勢較低,B錯誤。
故答案為:C。
8.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P2是晚二疊紀地層,晚二疊紀是古生代的最后一個紀,地球上蕨類植物存在的年代是古生代,恐龍是中生代,被子植物和大熊貓則在新生代,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答案】9.D
10.A
【知識點】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農業發展的方向與措施
【解析】【點評】農業區位因素包括自然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技等)。市場需求決定著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與冷藏保鮮技術條件的發展,使農產品的市場(銷售范圍)在地域上大為擴展。
9.根據材料“近年來,國家鼓勵各省靈活實施‘水田、旱地互轉’制度”可知,政策的鼓勵和支持為“水、旱互轉”提供了導向和保障,是該舉措得以實施的重要推動因素,④正確;“水田、旱地互轉”并非簡單的土地改造,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②正確;降水是影響水田、旱地分布的自然因素之一,但不是近年來“水、旱互轉”得以實施的主要因素,①錯誤;熱量條件也是自然因素,主要影響農作物的種類和生長周期等,與“水、旱互轉”能否實施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③錯誤,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10.A.土地集中連片有利于機械化作業:黑龍江大規模“水、旱互轉”旨在形成同類型耕地的空間集聚,這意味著土地將更加集中連片。土地集中連片后,有利于大型農業機械的規模化作業,減少了因地塊分散而導致的機械轉移、掉頭等時間和成本損耗,能夠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A正確。
B.雖然“水、旱互轉”可能會對種植結構和產量有一定影響,但糧食產量不僅僅取決于耕地類型的轉換,還與氣候、品種、種植技術、田間管理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不能簡單地認為 “水、旱互轉”就一定會使糧食產量增加,B錯誤。
C.“水、旱互轉”是在現有耕地基礎上進行的水田和旱地類型的轉換,并沒有新開發土地等增加耕地總面積的行為,所以不會使耕地總面積擴大,C錯誤。
D.水田和旱地的土壤肥力各有特點,“水、旱互轉”后土壤肥力的變化取決于多種因素,D錯誤。
故答案為:A。
【答案】11.C
12.D
【知識點】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
【解析】【點評】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雨水補給,主要集中在多雨季節,降水量的多少、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影響河流流量;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主要在春季補給,氣溫高低和積雪多少影響河流流量;冰川融水補給主要在夏季,氣溫變化及積雪和冰川儲量影響河流流量;湖泊水補給,全年都有補給,補給穩定,主要取決于湖泊水位與河流水位的高低關系。
11.A.阿克蘇河、和田河均發源于高海拔山區,其主要補給水源為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1、2 月為冬季,新疆地區氣溫低,高山冰雪幾乎不融化,河流主要靠地下水補給,此時和田河徑流量較小,A錯誤。
B.4、5 月氣溫有所回升,但此時氣溫還不是很高,高山冰雪融水量相對較少,且該時段降水也不是特別豐富,所以和田河徑流量不是很大,B錯誤。
C.7、8 月是夏季,氣溫高,高山冰雪大量融化,同時夏季也是山地降水相對較多的時期,冰雪融水和降水共同補給河流,使得和田河在 7、8 月徑流量較大,C正確。
D.10、11 月氣溫逐漸降低,冰雪融水減少,降水也減少,和田河徑流量變小,D錯誤。
故答案為:C。
12.A.太陽輻射主要是通過影響氣溫來間接影響河流的補給。在氣溫突增年份,太陽輻射量一般不會發生突變,它不是導致阿克蘇河在氣溫突增年份徑流增量以降水補給為主的直接原因,A錯誤。
B.冰川數量在短期內相對穩定,不會因為氣溫突增這一相對較短時間的變化而顯著改變,且冰川補給主要是冰川融化形成徑流,與題目中強調的降水補給為主不符,B錯誤。
C.地表植被主要影響下滲、徑流速度等,對降水補給的增加沒有直接的決定性作用,且植被的變化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不會因氣溫突增年份就導致河流徑流增量以降水補給為主,C錯誤。
D.大氣環流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水汽的輸送和降水的形成。在氣溫突增年份,可能是大氣環流形勢發生了改變,例如攜帶更多水汽的氣流被輸送到阿克蘇河流域,從而導致降水增加,使得阿克蘇河徑流增量中以降水補給為主,D正確。
故答案為:D。
13.【答案】B
【知識點】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解析】【分布】A.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輪胎裂解工藝會產生可燃氣,其中一部分以煙氣形式排放在大氣中,A錯誤。
B.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工藝的實施需要借助相關的技術和專業設備,會提高行業準入門檻,B正確。
C.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輪胎裂解需要以電為能源加熱,會增加電力消耗,C錯誤。
D.輪胎裂解后產生的燃料油只能用作玻璃廠、水泥廠等的鍋爐供熱,不能作為石化工業的原料,D錯誤。
【點評】工業的區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市場、交通、勞動力、農業基礎、技術、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社會協作條件、國防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歷史條件等。
【答案】14.D
15.B
【知識點】城鎮的空間結構;地理信息系統(GIS)
【解析】【點評】商業區(占地最小):市場最優原則(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費人群,交通便捷;)、交通最優原則(位于城市主干道與城市環路或高速公路交匯處);住宅區(占地面積最大):中高級住宅區多分布在地勢高、河流上游,盛行風上風向,環境質量好的城市外圍;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區或風景區布局。工業區:布局在城市外圍,沿交通線兩側分布;布局理由:地價低;保護城區環境;交通便利。綠化帶:位于工業區與居民區之間。功能: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減弱噪音。
14.優化平臺派單邏輯、搜索交通擁堵路段均涉及GIS技術;用戶手機內置的BDS模塊可以定位用戶本人位置,但卻無法定位周邊車輛位置,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15.乙的晝夜出發量變動很大,說明人口晝夜變化大,且18點至次日4點出發量較大,夜晚仍有人活動,應為商業區;甲8點左右出發量達到頂峰,17點以后到達量不斷增加且超過出發量,說明該功能區人口晝出夜歸,應為居住區;丙8點左右到達量大于出發量,15點以后出發量上漲高于到達量,且夜晚基本無人口流動,可判斷為工業區,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答案】16.C
17.C
【知識點】等壓面、等壓線、等溫線等分布圖的判讀;低氣壓(氣旋);海陸分布對氣壓帶與風帶的影響
【解析】【點評】低壓系統(氣旋):①水平氣流:由四周向中心輻合,(北半球呈逆時針輻合,南半球呈順時針輻合);②垂直方向:中心氣流上升,多陰雨天氣。
16.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此時陸地上出現了低壓中心,海洋上有閉合的低壓中心且等壓線密集,可判斷為臺風,此時海水溫度較高,7-8月可能性最大,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17.A.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甲地受臺風影響,為大風、降水天氣,大氣污染不重,A錯誤。
B.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乙受臺風影響,風力不弱、升溫不快,B錯誤。
C.丙受低壓影響,為陰雨天氣,晝夜溫差小,C正確。
D.丁地處高壓中心附近,不存在鋒面,D錯誤。
故答案為:C。
【答案】18.A
19.D
【知識點】人口問題及其應對措施;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城鎮化的利弊及問題解決
【解析】【點評】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自然環境因素:氣候、水源、土壤、礦產資源、自然災害;經濟因素(主導):① 經濟發展水平 ②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社會因素:政策、戰爭、社會變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的發展、家庭和婚姻。
18.CD.受教育程度、工業化水平無法根據表格數據直接判斷,CD錯誤。
AB.由表格數據可知,2020-2022年江蘇省鄉村人口比例減少的同時,整體受教育程度在下降,說明鄉村青年勞動力在流失,因為該部分人群是主要的受教育群體,他們的流失也會使得鄉村人口老齡化加劇,A正確,B錯誤。
故答案為:A。
19.A.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在政策引導、資金支持、技術培訓等多方面持續發力,涉及土地流轉、農業產業規劃、市場對接等一系列復雜工作,難以在短期內迅速見到明顯成效,無法滿足短期內促進鄉村發展的需求,A錯誤。
B.統籌安排城鄉產業布局是一個宏觀的、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從區域整體發展的角度進行規劃和協調,涉及到土地利用規劃、產業政策調整、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實施周期較長,短期內難以實現對鄉村發展的顯著推動,B錯誤。
C.加強鄉村文化傳承保護對于鄉村的長遠發展和文化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但文化建設和傳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對鄉村經濟等方面的直接促進作用在短期內相對有限,不能作為當前促進鄉村發展最有效的短期措施,C錯誤。
D.完善落實村民就業培訓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提升村民的就業技能,使村民可以更快地適應市場需求,進入就業崗位,增加收入,進而帶動鄉村消費等經濟活動的活躍,對促進鄉村發展能在短期內起到較為直接和明顯的效果。比如開展家政服務培訓、電商運營培訓等,村民經過短期培訓后可以迅速從事相關工作,為家庭和鄉村帶來經濟收益,促進鄉村發展,D正確。
故答案為:D。
【答案】20.C
21.B
【知識點】河流地貌
【解析】【點評】河流階地是在地質作用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蝕作用形成的地形,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灘或河床)會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并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谷坡上。這些階地是由一系列的平坦或略呈傾斜的層狀結構組成,隨著河流的侵蝕和沉積作用,形成了明顯的梯田狀特征。階地的位置越高,其形成時代通常越老。階地的形成是地球內外部動力地質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氣候變化、基準面變化等因素。
20.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河谷兩岸共發育了T1-T5五級階地,且T1階地離現在的河面有一定的高度,說明該地區至少經歷過5次間歇性抬升,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21.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河谷兩側的平緩地帶是在河流階地基礎上演化而來,其過程應是先泥沙沉積形成河漫灘,然后地殼抬升后被河流下切,之后河漫灘逐漸演化,形成高于河岸的平緩地帶,所以河流兩側平緩地帶的形成過程為:泥沙沉積形成河漫灘——地殼抬升——河流下切侵蝕——河漫灘高于水面逐漸演化形成平緩地帶,即②①③④,B正確,ACD錯誤。
故答案為:B。
【答案】22.C
23.D
【知識點】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產業轉移及其影響因素
【解析】【點評】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①勞動力因素:由于處于不斷變化中,因此具有數量充足、高素質且價格低廉的勞動力資源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成為產業轉移的目的地;②內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場因素;④其他因素: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土地規模和價格、環境污染。
2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產業基礎和高校、人才聚集,使得四川的技術水平較高,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力高,使得四川成為技術高梯度區,②③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川和周邊省份都有高大山脈相隔,使得產業向低梯度區的轉移很難實現,因此四川成為西部地區唯一的技術高梯度地區,④正確;生態環境和技術梯度之間沒有必然聯系,①錯誤,C正確,ABD錯誤。
故答案為:C。
23.由材料信息可知,當高梯度區在完成對某產業新技術的吸收、消化及發展后,會使產業技術門檻降低,并推動該產業向低梯度區轉移。如果某地區長期處于技術低梯度區,一旦周邊地區該行業的生產成本更低,則很容易觸發該產業的二次轉移,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答案】24.A
25.A
【知識點】月相變化與潮汐變化;地球公轉二分二至日圖的判讀
【解析】【點評】農歷初一左右形成的月相為新月,之后形成的是蛾眉月;初七或初八形成的是上弦月,之后形成凸月;農歷十五或十六形成的是滿月,之后形成的是凸月;農歷二十二或二十三形成的是下弦月,之后形成的是殘月。高潮出現在陰歷每月初一和十五左右,此時日、月、地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引潮力最大。
24.9月20日在秋分日附近,甲、丁兩圖示意秋分日前后,乙、丙兩圖示意春分日前后;當日為該月潮差最大日,說明日、地、月三者基本成一直線排列,此時天體引潮力達到最大,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25.根據圖文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錢塘江潮汐每兩次高潮位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差不大,且通常每天會有兩次高潮位。9月20日浙江某觀潮點的第二次高潮位時刻為12:45,首次高潮位時刻為0:10,可算出兩次高潮位之間的時間間隔約12小時35分鐘,并由此估算出9月21日的首次高潮位時間約為1:20,此時的月球應位于東邊天空,亮面朝東,為虧凸月,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A。
26.【答案】(1)徑流;平原地區落差小,不適宜建攔蓄式水電站;徑流式水電站不用建水庫(無庫容),可減少對周圍雨林的破壞。
(2)水電的穩定性差;緯度低,太陽能資源豐富;巴西水電和光伏的時空互補性強;發展光伏可增加供電量。
(3)增加化肥的供應量,保障農產品產量;在化肥漲價趨勢下,可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降低化肥的對外依存度,保障農業穩定發展。
【知識點】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流域的開發與綜合治理;資源安全的含義、意義及維護措施
【解析】【分析】(1)徑流式水電站主要利用河道中的天然水流發電,基本無庫容。該地處亞馬孫平原,地勢平坦落差小,徑流量豐富,適合建徑流式水電站,但不適合建攔蓄式水電站。同時,徑流式水電站無需修建人工水庫蓄水,就可以減少對河流兩側熱帶雨林的破壞。因此圣安東尼奧水電站屬于徑流式水電站。
(2)巴西能源消費結構以水電為主,受降水時空分布影響,水電具有不穩定性,但巴西緯度較低,太陽能豐富,適合光伏發電,且從圖示信息可知,光伏與水電在空間分布上互補性較強。巴西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量大,發展光伏可增加供電量,保障供電穩定。
(3) 用皮革廢料生產化肥對巴西農業的有利影響可以從化肥供應量、農產品產量、生產成本、對外依存度等角度分析。巴西為農產品出口大國,化肥需求量大,且依賴進口,在全球化肥不斷漲價的背景下,其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存在隱患。通過將皮革廢料制作成化肥,既可以增加化肥供應量以保障農產品的產量與出口量;又可以減少化肥進口量,在化肥漲價趨勢下,可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同時,降低進口被卡脖子的風險,降低化肥的對外依存度,保障農業穩定發展。
【點評】農業區位因素包括自然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技等)。市場需求決定著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與冷藏保鮮技術條件的發展,使農產品的市場(銷售范圍)在地域上大為擴展。
(1)徑流式水電站主要利用河道中的天然水流發電,基本無庫容。該地處亞馬孫平原,地勢平坦落差小,徑流量豐富,適合建徑流式水電站,但不適合建攔蓄式水電站。同時,徑流式水電站無需修建人工水庫蓄水,就可以減少對河流兩側熱帶雨林的破壞。因此圣安東尼奧水電站屬于徑流式水電站。
(2)本題考查巴西光伏行業對國家能源安全所起的作用,要從能源需求量、水電與光伏的互補性、太陽能資源等角度去思考。巴西能源消費結構以水電為主,受降水時空分布影響,水電具有不穩定性,但巴西緯度較低,太陽能豐富,適合光伏發電,且從圖示信息可知,光伏與水電在空間分布上互補性較強。巴西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量大,發展光伏可增加供電量,保障供電穩定。
(3)巴西為農產品出口大國,化肥需求量大,且依賴進口,在全球化肥不斷漲價的背景下,其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存在隱患。通過將皮革廢料制作成化肥,既可以增加化肥供應量以保障農產品的產量與出口量;又可以減少化肥進口量,在化肥漲價趨勢下,可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同時,降低進口被卡脖子的風險,降低化肥的對外依存度,保障農業穩定發展。
27.【答案】(1)海陸間循環;西北氣流輸送的水汽受地形抬升與阻擋,在黃河中、上游形成降水;降水轉化成地表徑流與地下徑流匯入黃河;最終隨河流匯入渤海。
(2)上游少、下游多。上游因山地阻擋,受東南和西南氣流影響小;西北氣流攜帶水汽少;下游受東南和西南氣流影響大,兩股氣流攜帶水汽多。
(3)持續生態保護使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減少,匯入黃河的泥沙量減少;水利設施建設截留泥沙,使河流含沙量減少;灌溉農業引水量大,徑流量減少,輸沙能力減弱。
【知識點】水循環的類型及主要環節;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1)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水循環的類型可以分為海上內循環、海陸間大循環和陸地內循環;人類活動可以影響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對地表徑流的影響最大。西北氣流參與的水循環環節是水汽輸送,其輸送的水汽在黃河流域受地形抬升與阻擋形成降水,降水轉化為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匯入到黃河,黃河屬于外流河,最終流入渤海,因此西北氣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為海陸間循環。
(2)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上游流域7月降水量較少、下游流域較多。從氣流運動看,黃河流域受東南、西南、西北三股氣流影響,7月東南、西南氣流攜帶水汽多,西北氣流弱攜帶水汽少。從地形角度看,流域南側有東-西走向山脈、東側有南-北走向山脈,使得東南、西南氣流帶來的水汽被山脈阻擋只能影響到流域下游,受地形抬升,在下游形成較多降水;而上游主要受西北氣流影響,攜帶水汽少,因此上游降水較下游少。
(3)從材料二可知,利津水文站1950-2010年間輸沙量顯著減少。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黃河中下游主要的泥沙來源,70年間黃土高原生態保護使水土流失減輕,進入黃河的泥沙量減少。從圖中看,黃河流域建有眾多水利設施,截留泥沙,使黃河含沙量下降。黃河沿岸分布有灌溉農業區,黃河是其主要灌溉水源,引水灌溉導致黃河徑流量減少,輸沙能力下降,因此在利津水文站監測到的輸沙量明顯減少。
【點評】水循環的環節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水循環分三種類型:發生于海洋和陸地間的是海陸間水循環,發生于陸地內部的是陸上內循環,發生于海洋內部的是海上內循環。
(1)西北氣流參與的水循環環節是水汽輸送,其輸送的水汽在黃河流域受地形抬升與阻擋形成降水,降水轉化為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匯入到黃河,黃河屬于外流河,最終流入渤海,因此西北氣流參與的水循環類型為海陸間循環。
(2)由圖中7月等降水量線的分布可知,上游流域7月降水量較少、下游流域較多。從氣流運動看,黃河流域受東南、西南、西北三股氣流影響,7月東南、西南氣流攜帶水汽多,西北氣流弱攜帶水汽少。從地形角度看,流域南側有東-西走向山脈、東側有南-北走向山脈,使得東南、西南氣流帶來的水汽被山脈阻擋只能影響到流域下游,受地形抬升,在下游形成較多降水;而上游主要受西北氣流影響,攜帶水汽少,因此上游降水較下游少。
(3)從材料二可知,利津水文站1950-2010年間輸沙量顯著減少。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黃河中下游主要的泥沙來源,70年間黃土高原生態保護使水土流失減輕,進入黃河的泥沙量減少。從圖中看,黃河流域建有眾多水利設施(水庫大壩),截留泥沙,使黃河含沙量下降。黃河沿岸分布有灌溉農業區(河套灌區和寧夏灌區),黃河是其主要灌溉水源,引水灌溉導致黃河徑流量減少,輸沙能力下降,因此在利津水文站監測到的輸沙量明顯減少。
28.【答案】(1)同:北部低南部高;北側有淡水注入,降低鹽度。異:夏季鹽度較低;夏季降水多,河流徑流量大。
(2)與鹽度呈正相關,甲海域夏季鹽度低硅藻數量少;與水溫呈負相關,甲海域夏季受陸地影響大水溫較高,硅藻數量少;與營養鹽含量呈負相關,甲海域受陸地徑流影響營養鹽含量較高,硅藻數量少。
(3)紅樹林吸收二氧化碳,經光合作用,將其固定在生物體內;伴隨著紅樹林的生長死亡,部分有機碳通過海水沉積作用被儲存在海洋(或土壤)中。
(4)增加船舶泊位數量;拓寬加深航道;發展集裝箱運輸;擴大港口經濟腹地;發展依托港口的第三產業;提高貨物裝卸效率。
【知識點】因地制宜與區域發展;碳循環;海水的性質及作用;工業發展的方向與措施
【解析】【分析】(1)由圖2信息可知,無論春、夏季,海水鹽度都是北部低南部高,這和北側有河流淡水注入有關,從空間分布看是相同的。但從季節角度看,夏季的海水鹽度明顯低于春季,這是由于當地地處季風氣候區,受此影響夏季降水明顯多于春季,導致夏季注入的淡水量遠遠大于春季所致。
(2)由材料一可知,夏季甲海域的硅藻數量明顯少于乙海域,結合夏季表層海水等鹽度線的分布特征,可說明硅藻數量與鹽度成正相關。同時夏季甲海域由于受到陸地及緯度等因素影響,其水溫略高于乙海域,但硅藻數量反而少,說明硅藻數量與海水溫度成負相關。甲海域離陸地較近,陸地徑流帶來的營養鹽類物質較豐富,但硅藻數量卻較少,說明兩者成負相關。
(3)海水通過與大氣的接觸,溶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紅樹林吸收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并將二氧化碳固定在生物體內;之后伴隨著紅樹林的生長與死亡,部分有機碳(如煤、石油、天然氣)通過海水沉積作用被儲存在海洋/土壤中(或沉入海底)。
(4)由表格信息可知,北部灣港與上海港相比,存在常規泊位數量不足、超大型泊位數量少、集裝箱吞吐量小、港口腹地的GDP總額少、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率低、貨物裝卸效率不高等問題,可相對應地提出:增加船舶泊位數量、拓寬加深航道、發展集裝箱運輸、擴大港口的經濟腹地、發展依托港口的第三產業、提高貨物裝卸效率等對策。
【點評】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降水與蒸發的對比關系、河流徑流注入多少、洋流、水域的封閉程度等。降水量大于蒸發量,鹽度越低;河口地區陸地徑流注入越多,鹽度越低;暖流流經海區蒸發量偏大,則鹽度偏高;水域越封閉,與外界水體交換越少,鹽度越高。
(1)本題考查欽州灣春季、夏季表層海水鹽度分布特征的異同。由圖2信息可知,無論春、夏季,海水鹽度都是北部低南部高,這和北側有河流淡水注入有關,從空間分布看是相同的。但從季節角度看,夏季的海水鹽度明顯低于春季,這是由于當地地處季風氣候區,受此影響夏季降水明顯多于春季,導致夏季注入的淡水量遠遠大于春季所致。
(2)由材料一可知,夏季甲海域的硅藻數量明顯少于乙海域,結合夏季表層海水等鹽度線的分布特征,可說明硅藻數量與鹽度成正相關。同時夏季甲海域由于受到陸地及緯度等因素影響,其水溫略高于乙海域,但硅藻數量反而少,說明硅藻數量與海水溫度成負相關。甲海域離陸地較近,陸地徑流帶來的營養鹽類物質較豐富,但硅藻數量卻較少,說明兩者成負相關。
(3)本題從碳循環角度考查紅樹林的固碳過程,需要從海-氣相互作用的角度思考。海水通過與大氣的接觸,溶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紅樹林吸收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并將二氧化碳固定在生物體內;之后伴隨著紅樹林的生長與死亡,部分有機碳(如煤、石油、天然氣)通過海水沉積作用被儲存在海洋/土壤中(或沉入海底)。
(4)本題考查港口競爭力提升的有效措施,并且要求從表格信息的角度答題。由表格信息可知,北部灣港與上海港相比,存在常規泊位數量不足、超大型泊位數量少、集裝箱吞吐量小、港口腹地的GDP總額少、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率低、貨物裝卸效率不高等問題,可相對應地提出:增加船舶泊位數量、拓寬加深航道、發展集裝箱運輸、擴大港口的經濟腹地、發展依托港口的第三產業、提高貨物裝卸效率等對策。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兰考县| 文昌市| 河池市| 车致| 兴化市| 密云县| 东辽县| 东乌珠穆沁旗| 云龙县| 都江堰市| 息烽县| 阳谷县| 班玛县| 汶上县| 五家渠市| 柳河县| 嘉鱼县| 哈密市| 和龙市| 大名县| 泰兴市| 循化| 彰化县| 新晃| 怀仁县| 仙游县| 疏附县| 湖南省| 武乡县| 双江| 武鸣县| 沁源县| 阿克陶县| 滦平县| 海南省| 太谷县| 连平县| 民丰县| 望都县|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