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核心素養評價(時間:40分鐘)小小的提醒:書寫端正,字跡清楚,注意卷面整潔,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探究題 微型種植園 生活中的電路 地質博物館探秘 等 級 卷面書寫對題數(一)微型種植園又到了種植鳳仙花的季節,老師給大家推薦了一種便于觀察的種植套材,可供選擇的植物類型也很豐富,蔬菜花果樣樣其全。科科立馬行動,挑選了向日葵和小番茄兩種進行種植。1.像向日葵、小番茄這樣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 開始新生命的。2.為了讓種子更好地萌發,科科仔細得閱讀了材料包里的說明書,你認為科科應該怎么做?A.將種子都撒在一個土坑里 B.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 C.將種子埋得越深越好3.種子種下去之后,要觀察和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以下做法不合適的是 。A.可以寫觀察日記和拍照的方式記錄 B.需要每天去觀察,并用文字記錄C.摘下來做成標本4.科科用手機拍下了向日葵種子剛萌發時的樣子,,圖中的白色小尖尖最有可能是 (選填“胚根”或“胚芽”),它將會生長為向日葵的 。5.如右圖所示,科科想研究植物根的作用,他將植物的根浸泡在水中,在水面上滴植物油是為了 。A.防止空氣進入水中 B. 更加水的營養 C.防止水蒸發6.為了使植物的幼苗生長得更好,我們應該將它們放置在 的環境中。A.明亮、寒冷 B.明亮、溫暖 C.黑暗、溫暖7.從上往下觀察向日葵植株,它的每一層葉子都是交叉排列的,這樣的生長有利于 。A.最大面積地接受陽光照射 B.獲得更多的空氣 C.獲得更多的雨水8.科科發現向日葵的葉片與旁邊松樹葉片不一樣,你認為造成它們葉片形狀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陽光不同 B.水分不同 C.土壤不同9.科科在漫畫書中看到一段植物根莖葉的對話,如下:神奇的葉:我的作用最大,沒有我,你們都會餓死。傲氣的根:我才最重要,我要是不工作,你們都會渴死。莖不服氣,開始罷工。萎焉的葉:快給我水,我渴死了。饑餓的根:我太餓了,哪有吃的 請你根據以上對話,在右上圖中畫“→ ”表示出水在莖中輸送的方向。10.一段時間后,向日葵和小番茄都開花了。為了更好地觀察花的結構,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 B.用鑷子從內到外解剖下來觀察C.最好選擇盛開的花進行觀察11.科科在小區里觀察到柳樹花有兩種不同的樣子,他不知道如何區分雄花和雌花,請你幫助小可,至少寫出一種辨別柳樹雄花和雌花的方法。。12.在下列植物中,花的結構與向日葵花相同的是 。A.郁金香、桃花 B.桃花、南瓜花 C.桃花、梨花13.通過對向日葵生長過程的觀察和記錄,科科知道了向日葵從播種到種子成熟大概要 。A.半個月 B.三個月左右 C.一年14.向日葵成熟后,種子的傳播方式是 (多選),小番茄成熟后,種子的傳播方式是(單選)。A.彈力傳播 B.風力傳播 C.動物傳播 D.水力傳播15.在種植了向日葵和小番茄之后,他發現它們也經歷了像鳳仙花那樣的生長階段。最符合這三種植物的生命周期的示意圖是 。(二)生活中的電路科科家新買了一個梳妝鏡,但是總覺得房間里太暗了,如果能給這臺梳妝鏡安裝一盞燈就好了。科科很想幫媽媽讓梳妝鏡亮起來。你能幫幫科科嗎?項目 讓梳妝鏡亮起來設計 需求 1.在梳妝鏡上安裝一盞燈 2.設計一個開關,方便控制燈的開與關 3.選擇合適的材料,填寫在表格中 4.在梳妝臺上標出燈與開關的位置 5.用導線將電路連接起來材料 燈泡、導線、 、開關、小燈座、設計圖(圖文結合) 梳妝鏡設計圖1.將材料一欄補充完整。2.在梳妝鏡平面圖上標出燈和開關的位置。3.用導線將右側的電路連接起來,使開關能夠控制小燈泡。4.電路安裝完成后,科科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閃亮了一下之后就再也亮不起來了。你認為可能是哪里出問題了? 。(至少寫一個可能的原因)5.要尋找故障電路的問題,可以使用 ,在使用的過程中,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檢測一次就夠了 B.可以測家中的用電器C.先將檢測頭相互接觸,看小燈泡是否亮6.檢測小燈泡時,電路檢測器的燈泡第一次不亮,后面幾次都是亮的,說明被檢測的小燈泡 。A. 是好的 B.是壞的 C.無法判斷7.若將電路檢測器的檢測頭分別接在P、Q兩端,燈泡亮了,說明電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A.電池沒電了 B.開關壞了 C.燈泡壞了8.在連接電路的過程中,科科突然發現電池盒里的電池很燙,這是因為 (填“電池漏電”、“電路短路”或“電路斷路”)。9.科科如果想在梳妝鏡左右兩側各安裝一個燈,開關能同時控制兩盞燈的亮滅,說明這兩盞燈在電路中很可能是 的(填“串聯”或“并聯”)。10.在完成本項目時,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按照圖紙安裝,遇到問題進行微調 B.安裝好電路后,不需要檢查C.根據自己的想法隨意安裝11.媽媽還給科科新買了一輛電動玩具汽車,電池盒里配有一張小塑料片,拔掉塑料片后小車才能啟動,這張塑料片相當于電路中的 。A.電池 B.導線 C.開關12.科科想自己制作一個開關,以下材料不可以用的是 。A.1個橡皮、2枚圖釘、1個燕尾夾 B.1塊木板、2枚圖釘、1回形針C.1塊銅片、2枚圖釘、1個燕尾夾(三)地質博物館探秘假期里,科科和同學們一起參觀了位于學校附近的地質博物館,在巖石展廳里看到了許許多多美麗、奇特的巖石和礦物,它們奇形怪狀、色彩各異,讓人大開眼界。1.巖石的種類繁多,地質學家通過研究它們的 了解到它們的形成年代。A.顏色 B.化學成分 C.硬度2.地質學家用放大鏡研究巖石的 ,用手電筒可以研究巖石的 。3.觀察礦物的碎片邊緣時,下面哪種情況說明這種礦物是半透明的?A. B. C.4.科科在博物館的小店挑選了一小塊巖石,準備用老師教的方法研究一下。(1)分別用指甲、銅鑰匙、小刀刻畫這塊巖石,銅鑰匙和小刀都不能刻畫出痕跡,說明它的硬度屬于 。A.軟 B.較硬 C.硬(2)這塊巖石是花斑狀,由黑、白、肉紅等顏色的顆粒組成。在陽光下,黑色顆粒會閃閃發光,它可能含有 ;透明的小顆粒可能是石英。A.長石 B.云母 C.石墨(3)科科想嘗試把它制作成巖石標本,正確的步驟是 。①寫標簽 ②準備材料 ③觀察并對照標本圖鑒識別 ④放置并展示5.巖石和礦物的用途十分廣泛,其中石英可以用于 。A.切割鉆石片 B.醫療 C.制作計算機里的芯片6.下列有關巖石和土壤的說法,正確的是 。A.科學家根據巖石中的植物成分,推測出地球的年齡約是45.6億年B.一些巖石上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跡,這類巖石叫做化石C.分析土壤的剖面可以得出土壤的形成是一個非常迅速的過程7.(判斷題)在地質博物館中,科科發現了菊石的化石,這說明這塊陸地曾經是海洋。( )8.回家后,科科對巖石的興趣依舊不減,繼續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土壤是巖石不斷分化形成的,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1)在不同土壤類型中, 的滲水性最強、透氣性最好,適合種植仙人掌。A.砂質土 B.壤土 C.黏質土(2)在水中倒入土壤,攪拌,靜置后會產生分層現象,這是因為土壤顆粒中 。A.大、重的顆粒在底部 B.小、輕的顆粒在底部 C.大、輕的顆粒在底部(3)比較巖石、沙和黏土的過程中,通過“團小球”的方法可以比較三者的 。A.保水性 B.黏性 C.透氣性9.(判斷題)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要加以保護,合理開發。 ( )10.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中,用小棒攪拌會產生氣泡,說明土壤里有 。11.巖石和土壤是我們的寶貴資源,土壤的形成過程還極其漫長,1厘米土壤需要1000多年的時間。關于保護巖石和土壤,我們可以這樣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實驗測試模擬題(考試時間:20分鐘)學校: 姓名: 班級: 學號:題目 一 二 三 總分 等級得分材料:導電膠帶1條、二極管2個、紐扣電池1個、回形針1枚一、紐扣電池是電池的一種,觀察紐扣電池,它的正極是( )。(4分)A.平整光滑的一面 B.向外有凸起的一面二、觀察二極管,它有兩個引腳,長引腳為正極,短引腳為負極。與紐扣電池連接進行實驗,發現要使二極管亮起來,紐扣電池的正極要與二極管的( ) 引腳連接,紐扣電池的負極要與( )引腳連接。(8分)三、請利用提供的材料,在下框中制作一個“紅綠燈”。(18分)要求:1.用導電膠帶代替導線,布線工整、筆直,不要歪扭;2.紐扣電池和二極管的位置已固定,請在紙上標明二極管的正負極;3.紅燈和綠燈之間能自由切換;4.整個線路圖不能超出方框。請整理好你的實驗桌面,帶走垃圾,使桌面保持實驗前的樣子。教科版科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核心素養評價參考答案(一)微型種植園共計17題1.種子 2.B 3.C 4.胚根、根 5.C6.B 7.A 8.B 9.向上的箭頭 10.B11.雄蕊上有花粉,雌蕊上有黏液 12.C 13.B 14.ABCD,C 15.C(二)生活中的電路共計16題1.電池、電池盒 2.圖略(計2題) 3.圖略(計2題) 4.小燈泡壞了等5.電路檢測器,C 6.A 7.B 8.電路短路9.串聯 10.A 11.C 12.C(三)地質博物館探秘共計17題1.B 2.顆粒,光澤度 3.B 4.C,B,②③①④5.C 6.B 7.√ 8.A,A,B 9.√10.空氣 11.植樹造林,不亂扔垃圾,宣傳等(言之成理即可)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實驗測試模擬題參考答案A長、短布線工整、牢固結實、操作回形針可以實現讓紅路燈交替亮起教科版科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核心素養評價設計意圖一、基本情況本試卷為教科版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卷,圍繞科學學科核心素養,教材教學目標和主要內容進行編寫。以檢測小學階段學業水平和素養能力為目標,努力體現《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試卷旨在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探究實踐的能力等方面進行比較全面地檢測,著重考查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力求通過檢測較為真實地反映出學生階段性學習的情況。二、命題特點1.增強探究實踐《科學課程標準》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強調科學探究不僅是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而且是義務教育階段科學課程的重要學習內容。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廣泛地影響到了科學命題。通過項目式情境探究大題為題型,切實考查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凸顯應用價值全卷中避免出現死記硬背的題目,依托于教材,把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作為重點考查的內容,知識面覆蓋教材三個單元絕大部分內容,分值分布合理,難度分布基本均勻。減少了單純考查科學記憶的題,而是通過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方法和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凸顯。3.強調思維靈活全卷由三個大題組成,一個單元設立一個大項目,以這個大項目串聯起本單元的所有試題,在答題的過程中需要學生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會學”到“會用”,對知識融會貫通。這是科學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目標之一。4.體現育人價值命題方向由過去的單純對課本知識的考查,逐步轉向對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注重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聯系,聚焦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激起學生熱愛科學、關心生活、樂于觀察的興趣。試題不再是脫離實際的知識點的簡單拼湊,而是豐富生動的科學素材,試題的功能不僅僅在于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考查,而是在開闊學生科學視野、豐富學生的科學體驗、培養學生科學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三、命題意圖項目 題號 出題類型 命題意圖 難易程度一 1 原創 考查學生對種子作用的了解 易2 原創 考查學生對播種方法的掌握情況 易3 改編 考查學生對種植過程中觀察和記錄方法的認識 易4 原創 考查學生能分辨種子各部分的構造及作用 適中5 改編 考查學生對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實驗方法的掌握情況 適中6 原創 考查學生對植物生長過程中的環境條件的影響 適中7 改編 考查學生對植物的葉的生長狀況的原因分析 易8 原創 考查學生對環境會影響葉的形態的認識 易9 改編 考查學生對植物莖的作用的認識 適中10 原創 考查學生對觀察花的構造的方法的掌握情況 易11 原創 考查學生知道雌蕊和雄蕊的典型特點,并能夠根據特點進行區分 較難12 原創 考查學生對花的結構和分類的認識 適中13 改編 考查學生在經歷過種植后對類似鳳仙花這樣的植物的生長周期的了解 易14 原創 考查學生根據種子的特點判斷種子的傳播方式 適中15 改編 考查學生對植物生命周期、生命繁衍的理解 適中二 1 原創 考查學生對簡單電路中電器元件的認識 易2 原創 考查學生依據現實問題設計簡單電路的能力 適中3 原創 考查學生對簡單電路連接的掌握情況 易4 原創 考查學生分析故障電路的可能原因的能力和排除故障的方式的運用 易5 改編 考查學生排除故障的方式的運用 易6 改編 考查學生用電路檢測器檢測故障電路 適中7 改編 考查學生依據檢測結果分析故障的原因 較難8 改編 考查學生根據現象分析電路故障的原因 適中9 原創 考查學生對串聯和并聯的認識 較難10 改編 考查學生對項目進行過程中的注意點的認識 適中11 原創 考查學生對開關原理的認識 適中12 原創 考查學生基于對開關的認識能制作一個開關 較難三 1 原創 考查學生對巖石與地球演變關系的認識 適中2 改編 考查學生對觀察巖石方法的掌握情況 適中3 改編 考查學生會觀察并判斷礦物的透明度 易4 原創 考查學生會依據觀察結果判斷巖石的特征和名稱,會根據步驟制作巖石標本 較難5 改編 考查學生知道巖石和礦物的用途 易6 改編 考查學生對巖石和土壤的基本認識 適中7 改編 考查學生對化石的認識 易8 原創 考查學生對土壤特征的認識,并能依據植物特點為它們選擇合適的土壤 適中9 改編 考查學生對礦產資源不可再生的認識 易10 改編 考查學生知道土壤中有空氣,并可以用一定的方法進行探究 適中11 原創 考查學生認識到保護巖石和土壤的重要性,并能提出一些建議 較難通過檢測,希望能使學生體驗到進步和成功,激發興趣,尤其是促進學生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全面發展的動力。由于命題者個人因素所限,個別原創改編型題目的語句還有待于加強,有些文字的表意還需要細細斟酌,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包涵指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情境新趨勢】教科版科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核心素養評價 (答案).docx 【新情境新趨勢】教科版科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核心素養評價 (設計說明) .docx 【新情境新趨勢】教科版科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核心素養評價(原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