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觀成實驗學校2023-2024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科學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1.(2024·杭州模擬)現在我們正處于青春期,這一時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下列做法和對青春期的認識科學、合理的是( )A.多吃高能量的肯德基、麥當勞等食品,有利于生長發育B.大腦內部結構和功能已經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強C.對煙酒、不健康的書刊和網絡游戲的誘惑,要保持警惕并遠離D.性意識的萌動,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屬于不正常的心理現象【答案】C【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人體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突增和體重增加,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其次性發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解答】A、肯德基、麥當勞快餐食品多數是油炸的,食品高溫過程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油攝入過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慢性疾病重要危險因素。食品高溫過程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A錯誤;B、進入青春期以后,雖然神經系統功能明顯增強,但是大腦內部結構和功能并沒有完善,B錯誤;C、注意篩選信息,學習積極、健康的知識。對煙酒、不健康的書刊和網絡游戲的誘惑,要保持警惕并遠離,C正確;D、伴隨著身體的發育,性意識開始萌動,如愿意與異性接近,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恐慌,D錯誤。故答案為:C2.(2024·杭州模擬) “灰汁團”是寧波傳統小吃,制作過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盎抑敝迫》椒ㄈ缳Y料卡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資料卡傳統方法:稻草燒灰→加水溶解→靜置沉淀→過濾取汁現代方法:將食用堿(純堿和小蘇打的混合物)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汁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屬于有機物B.稻草燃燒屬于物理變化C.傳統方法制得的“灰汁”是混合物D.現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答案】B【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A、根據有機物的概念分析。B、根據稻草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分析。C、根據傳統方法制得的“灰汁”含有多種物質分析。D、根據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都顯堿性分析。【解答】A. 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故正確,不符合題意;B. 稻草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錯誤,符合題意;C. 傳統方法制得的“灰汁”含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正確,不符合題意;D. 現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含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都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2024·杭州模擬)如圖為某樹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是:植物→蟲→鳥→細菌B.若圖中加入陽光、空氣等非生物部分,就構成了一個群落C.蟲的體色與棲息環境相近,這體現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D.圖中的細菌、真菌能把無機物分解為有機物【答案】C【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A.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C.根據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判斷;D.根據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作用判斷。【解答】A.食物鏈不包括分解者細菌和真菌,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其中已經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因此若圖中加入陽光、空氣等非生物部分,就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故B錯誤;C.蟲的體色與棲息環境相近,這體現出生物適應環境,故C正確;D.圖中的細菌、真菌分解動植物遺體或動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機物來生成無機物,故D錯誤。故選C。4.(2024·杭州模擬)如圖,地球、月球在各自公轉軌道上自西向東運行。當地球從 A 運行至 B 時,月球正好從 M1運行至 M2繞地球公轉了一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地球運行到 A 點那天的月相是新月B.月球運行到 M2 點時可能發生日食C.月球從 M1 運行到 M3 正好一個朔望月D.日地月位置變化是月相形成的原因之一【答案】B【知識點】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A.新月即完全看不到月亮;B.日食發生時,太陽、月亮和地球在同一直線上;C.根據朔望月的定義判斷;D.根據月相的形成原因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地球運行到A點那天,三者到同一直線上,太陽照亮月球的亮面正好人們都看不到,此時是新月或稱朔月,故A正確不合題意;B.根據圖片可知,月球運行到M2點時,三者沒有在同一直線上,故一定不會發生日食,故B錯誤符合題意;C.根據圖片可知,月球從M1運行到M3正好月球繞地球轉動一周,是一個朔望月,故C正確不合題意;D.根據圖片可知,日、月、地位置變化是月相形成的原因較多:日、月、地位置變化、光的直線傳播等,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5.(2024·杭州模擬)對下列科學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br/>A.圖甲:若向肺動脈里灌水,水最終會從上、下腔靜脈中流出B.圖乙:植物生長素向光側比背光側分布多C.圖丙:米勒模擬實驗證明了原始生命可以在原始地球上產生D.圖?。呵げ鍟r,要修剪部分葉片是為了減少水分蒸騰【答案】D【知識點】心臟和血管;血液循環;植物激素;植物的無性生殖;生命的起源;地球的演化【解析】【分析】1.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2.植物生長素是由具分裂和增大活性的細胞區產生的調控植物生長速度和方向的激素。其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主要作用是使植物細胞壁松弛,從而使細胞生長伸長,在許多植物中還能增加RNA和蛋白質的合成。3.米勒模擬實驗說明原始地球條件下,由無機小分子物質變成有機小分子物質是完全有可能的,由此證實了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實現原始的生命的形成。【解答】A:圖甲:心室和動脈之間有動脈瓣,動脈瓣只能朝向動脈開;這樣就保證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所以水從豬心臟的肺動脈灌入,只能再從肺動脈流出。A錯誤。B:圖乙:植物生長素背光側比向光側分布多,B錯誤。C:圖丙:米勒模擬實驗證明了由無機小分子物質變成有機小分子物質是完全有可能的,C錯誤。D:圖?。呵げ鍟r,要修剪部分葉片是為了減少水分蒸騰,D正確。故選D。6.(2024·杭州模擬)我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并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統稱為“霧霾天氣”。關于霧和霾的認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氣層中形成的B.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C.霧是由浮游在大氣中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形成的D.霧和霾是同一個概念的兩種不同說法【答案】B【知識點】我國主要氣象災害與防災減災【解析】【分析】(1)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2)霾的氣象定義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螓}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故霾的實質是固體小顆粒。【解答】霾的實質是固體小顆粒;而不是小水滴和小冰晶;故A錯誤;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霧的實質是小液滴,霾的實質是固體小顆粒;故B正確;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C錯誤;霧和霾不是同一個概念;故D錯誤;故答案為:B。7.(2024·杭州模擬)下列關于光學器件的應用,不切實際的是( ?。?br/>A.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B.借助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略大于一倍焦距C.照相時,被照者與相機的距離是在鏡頭的二倍焦距之外D.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這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答案】B【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解答】A.近視眼所成的像在視網膜之前,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使像落在視網膜上,正確;B.借助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小于一倍焦距,錯誤;C.照相機是利用了 當物體位于兩倍焦距之外時,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實像 的原理制成的。照相時,被照者與相機的距離是在鏡頭的二倍焦距之外。正確;D.因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所以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會聚一點,可以點燃紙屑,這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正確;故選B【分析】本題考查光學元件對光的的作用分析,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積累與物理相聯系的現象,將物理與社會聯系起來,要學會理論聯系實際,能應用所學物理知識解答具體問題。8.(2024·杭州模擬)CO2捕集和資源化利用是碳中和領域的研究熱點,中國科學家已實現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Ⅰ中物質的化學式為CH4OB.反應II生成的兩種物質分子個數比為1:1C.O2是反應Ⅰ、Ⅱ過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D.該成果對解決溫室效應具有重要意義【答案】B【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然后逐項進行分析解答。【解答】A.由微觀圖示可知一個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其化學式為CH4O,故選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反應Ⅱ為過氧化氫在催化劑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由此可知生成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2或2:1,故B錯誤,但符合題意;C.反應Ⅰ中氧氣為反應物,反應Ⅱ中氧氣為生成物,因此氧氣在該轉化過程中可循環使用,故C正確 ,但不符合題意 ;D.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該過程中反應物有二氧化碳,因此該成果對解決溫室效應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故D正確 ,但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9.(2024·杭州模擬)如圖是地球板塊示意圖,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可知( )A.地球表面的陸地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七大板塊B.火山與地震帶都分布在各大板塊的中央C.我們生活的杭州位于亞歐板塊D.青藏高原是由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形成【答案】C【知識點】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板塊構造學說的要點【解析】【分析】板塊的碰撞和張裂容易導致火山和地震,所以火山和地震帶在板塊的交界處。【解答】A、地球表面的陸地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六大板塊,故A錯誤;B火山與地震帶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故B錯誤;C、中國位于亞洲,杭州位于亞歐板塊,故C正確;D、青藏高原是由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故D錯誤。故答案為:C。10.(2024·杭州模擬)建構模型是學習科學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下列屬于采用建構模型來認識事物的是A.用酚酞變色指示酸堿發生反應B.用水結冰顯示氫氧化鋇與氯化銨的反應是吸熱反應C.用大小、形狀不同的小球組合表示分子結構D.用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推測出有產生【答案】C【知識點】氧氣的檢驗和驗滿;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描述的實驗過程,確定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解答】ABD.用酚酞變色指示酸堿發生反應,用水結冰顯示氫氧化鋇與氯化銨的反應是吸熱反應,用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推測出有O2產生,都是采用實驗的方法來認識事物,故ABD不符合題意;C.用大小、形狀不同的小球組合表示分子結構,是采用建構模型來認識事物,故C符合題意。故選C。 11.(2024·杭州模擬)3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41.4g,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取這兩種物質各22g,按圖示進行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物質A是氯化銨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物質A溶解C.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D.②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45.8%【答案】D【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根據題意,30℃時,NH4Cl的溶解度為41.4g,KNO3的溶解度為45.8g,確定30℃時,50g水能溶解的質量,進而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30℃時,NH4Cl的溶解度為41.4g,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7gNH4Cl,溶液達到飽和狀態;30℃時,KNO3的溶解度為45.8g,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KNO3,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則鹽A是NH4Cl,鹽B是KNO3,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鹽A溶解,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30℃時,KNO3的溶解度為45.8g,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KNO3,則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故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②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故D錯誤,但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2.(2024·杭州模擬)2019賽季斯諾克中國公開賽于4月1至7日在北京舉行。在比賽中,球桿擊打白球,白球離開球桿后繼續滾動并撞擊紅球,白球緩慢靜止而紅球向前滾動。下列有關球的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的描述中,正確的一項是( ?。?br/>A.白球離開球桿后能繼續運動,是因為受到球桿的推力B.白球向紅球靠近的過程中,紅球相對于白球是靜止的C.紅球受到白球撞擊后能繼續運動,是因為紅球具有慣性D.整個運動過程中,白球在水平方向上始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答案】C【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平衡狀態的判斷【解析】【分析】AC.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B.根據參照物的定義判斷;D.平衡狀態包括: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白球離開球桿后能繼續運動,是因為白球具有慣性,故A錯誤;B.根據題意可知,白球向紅球靠近的過程中,紅球相對于白球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所以紅球是運動的,故B錯誤;C.根據題意可知,紅球受到白球撞擊后能繼續運動,是因為紅球具有慣性,故C正確。D.根據題意可知,整個運動過程中,白球的速度發生了變化,其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那么白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是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C。13.(2024·杭州模擬)如圖所示,兩滑輪采取不同的繞繩方法,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上(不計繩重和摩擦),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相同的距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F1所做的額外功多 B.F1<F2,F2移動距離多C.兩裝置的機械效率相同 D.F1>F2,F1移動距離多【答案】C【知識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機械效率的計算【解析】【分析】由滑輪組的結構弄清承擔拉力的繩子股數n,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拉力;把相同的重物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相同的距離,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計繩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相同的距離,做的額外功相同;而總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額外功,可知利用滑輪組做的總功相同,再根據機械效率公式判斷兩裝置機械效率的大小關系。【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兩個滑輪組承擔拉力的繩子股數分別為n1=2,n2=3;而物體移動的距離相等,根據s=nh可知,F2的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多;由可知,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分別為F1>F2;不計繩重及摩擦, 即不做額外功,那么兩圖中的額外功都為零。由于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體的重力相同,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也相同,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相同,由知道,利用兩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總功也相同,由知道,兩裝置的機械效率相同,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4.(2024·杭州模擬)向MgSO4溶液中逐滴滴入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NaOH溶液,溶液總質量與滴入NaOH溶液質量關系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為NaOH、Na2SO4B.b點時溶液的pH=7C.原溶液中MgSO4的質量分數為7.5%D.a點時錐形瓶內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約為12.4%【答案】D【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化學圖像中轉折點說明反應結束,可知a點表示硫酸鎂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a點之后氫氧化鈉過量。【解答】A、滴入氫氧化鈉溶液至圖中A點時,硫酸鎂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2SO4,故A錯誤;B、當滴入氫氧化鈉溶液至圖中A點時,硫酸鎂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繼續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圖中B點時,氫氧化鈉過量,燒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質為NaOH、Na2SO4,溶液的pH>7,故B錯誤;C、設原溶液中硫酸鎂的質量分數為x,生成的硫酸鈉的質量為y,生成氫氧化鎂的質量為z,x=15%y=14.2gz=5.8g,故C錯誤;D、A點時錐形瓶內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2.4%,故D正確。故答案為:D。15.(2024·杭州模擬)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恒定,R1是定值電阻,R2是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B端至A端的過程中,兩電壓表示數隨電流表示數變化的U—I圖像如圖乙所示,則( ?。?br/>A.電源電壓為20VB.EF是V1表示數隨A表示數變化的圖像C.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0ΩD.整個電路的最大功率為14.4W【答案】D【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電阻R1與R2串聯,電壓表V1測R1的電壓,V2測R2的電壓;(1)從乙圖中找到電流0.5A時兩個電壓值,根據U總=U1+U2計算總電壓;(2)根據U1=I1R1分析電壓表V1的示數變化,然后與乙圖對照,確定圖像和電壓表的對應關系;(3)電路的最小電流是0.5A,根據乙圖找到變阻器的電壓,根據歐姆定律計算最大阻值;(4)從乙圖找到最大電流,根據P=UI計算電路的最大功率。【解答】電阻R1與R2串聯,電壓表V1測R1的電壓,V2測R2的電壓;A.當電流為0.5A時,電壓表的示數分別是4V和8V,那么電源電壓:U總=U1+U2=4V+8V=12V,故A錯誤;B.當變阻器的滑片從B端至A端時,電阻變小,電流變動,根據U1=I1R1可知,電壓表V1的示數變大,那么NM就是V1的圖像,EF是V2的圖像,故B錯誤;C.電路的最小電流是0.5A,此時變阻器的電壓是8V,那么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故C錯誤;D.據乙圖可知,電路的最大電流是1.2A,那么電路的最大功率為:P=UI=12V×1.2A=14.4W,故D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共44分)16.(2024·杭州模擬)番茄果實是我們熟悉的果蔬,請回答下列問題:(1)成熟的番茄果皮顏色有紅、有黃,這種性狀由上的 決定。(2)番茄植株開花后,待雌蕊中卵細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結構先后枯萎或凋落, 發育成果實。(3)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嫁接屬于 (填“有性”或“無性”)生殖。(4)有研究證明番茄中含有的一些化學成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致癌物的傷害,癌細胞也即腫瘤細胞的特點有 。【答案】基因;子房;無性;能無限次數地分裂【知識點】花的結構;植物的無性生殖;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1)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最小單位。(2)受精完成以后,只有子房繼續發育,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里面的胚珠發育成種子。(3)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營養生殖等。(4) 癌 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與一般體細胞相比,其特點是不間斷地進行分裂,產生出許許多多與自己相同的腫瘤細胞,但不進行分化,是產生癌癥的病源,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次分裂、轉化和轉移三大特點,也因此難以消滅,但不具有傳染性。【解答】(1)成熟的番茄果皮顏色有紅、有黃,這種性狀由DNA上的基因決定的。(2)番茄植株開花后,待雌蕊中卵細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結構先后枯萎或凋落,子房發育成果實。(3)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這種生殖方式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因此屬于無性生殖。(4) 有研究證明番茄中含有的一些化學成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致癌物的傷害,癌細胞也即腫瘤細胞的特點有:能無限次數地分裂。17.(2024·杭州模擬)回答下列與健康相關的問題:(1)新冠病毒對患有心腦血管、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造成嚴重傷害。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缺乏,引起血糖濃度升高,以致流經腎臟的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糖分隨尿液排出;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發生病變,導致心臟肌肉缺血。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A.吸煙 B.緊張 C.肥胖 D.經常運動(2)甲流是常見的流行性感冒,由甲型HINI病毒等病原體引起,主要通過飛沫和空氣傳播。從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進行分類,甲流屬于 傳染病。除勤通風、勤洗手、佩戴口罩外,注射甲流疫苗能在體內產生一定的防御功能,這種保護性的生理功能屬于 免疫(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答案】胰島素;D;呼吸道;特異性【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解析】【分析】(1)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超過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排出體外,形成糖尿病。當冠狀動脈發生病變,被斑塊堵塞、官腔變窄時,因血液流動受阻,會造成心肌細胞暫時性缺血、缺氧,而引起心絞痛,這種病變就叫冠心病。影響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遺傳和先天性因素外,還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煙、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等)、缺少體力活動、過量飲酒,都有可能導致冠心病。(2)根據傳播途徑對甲流進行分類。特異性免疫是人體免疫系統對特定病原體的一種防御能力,也稱為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解答】(1)吸煙、緊張、肥胖都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而經常運動不會引起冠心病,故選D。(2)根據題意可知,甲流主要通過飛沫和空氣傳播,屬于呼吸道傳染病。接種甲流疫苗,體內的疫苗會刺激人體產生抵抗甲流的抗體,從而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這種免疫力是后天獲得的,只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對其它病原體無效,因此是特異性免疫。18.(2024·杭州模擬)歸納與演繹是重要的科學方法,也是常用的科學學習方法。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如圖所示。(1)我們已經學過實驗室制取O2、H2、CO2三種氣體的反應原理、制取與收集方法,請你歸納出實驗室制取這三種氣體的反應的共同點是 (填字母,可多選)。A.需要加熱 B.需用催化劑 C.沒有氣體參加反應 D.生成的氣體只有一種(2)某同學選用氯酸鉀晶體和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請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同學選擇上述A裝置作為制氧氣的發生裝置,他選擇的理由是 。【答案】CD;2KClO32KCl+3O2↑;反應物都是固態,且反應需要加熱【知識點】制取氧氣的原理;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1)根據三個反應的產物和反應條件分析;(2)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確定反應的方程式。【解答】(1) 根據題意可知,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或氯酸鉀或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鋅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稀鹽酸和碳酸鈣制取二氧化碳,則實驗室制取這三種氣體的反應的共同點是沒有氣體參加反應,生成的氣體只有一種,故選CD。(2)根據題意可知,氯酸鉀晶體和二氧化錳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A裝置為“固態加熱型”反應裝置,則氯酸鉀制取氧氣選擇A的理由是:反應物都是固態,且反應需要加熱。19.(2024·杭州模擬)如圖,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陽,用一個地球儀代表地球,以電燈為圓心,在桌面上按箭頭方向沿虛線平移地球儀,實驗模擬某自然現象。(1)該實驗正在模擬地球的 ?。ㄌ睢白赞D”或“公轉”)運動。(2)仔細觀察地球儀被燈光照亮部分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我國夏至日地球平移的位置處于圖中的 (填“A”或“B”)附近。【答案】公轉;B【知識點】地球公轉;晝夜長短變化【解析】【分析】(1)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為公轉;地球圍繞地軸轉動為自轉;(2)夏至時,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時,陽光直射南回歸線。【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中間的為太陽,地球儀繞著太陽轉動,則該實驗能模擬地球的公轉運動。(2)B圖中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屬于我國夏至日。20.(2024·杭州模擬)紙火鍋(見圖)在各城市悄然興起,據了解這種紙火鍋的材料是普通的紙,白色的底襯著火鍋食料,干凈、醒目:紙火鍋在使用時無煙、無味;不會被火點燃。(1)紙火鍋燒不著的原因是 。(2)無意中發現,將飲用的某品牌碳酸飲料所放出的氣體噴在了燃燒著的固體酒精上,火焰熄滅。根據上述現象推測,該氣體所具有的化學性質 。【答案】溫度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1)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即著火點;(2)根據實驗現象推測物質的相關性質。【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紙火鍋燒不著的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2)將飲用的某品牌碳酸飲料所放出的氣體噴在了燃燒著的固體酒精上,火焰熄滅,則推測該氣體所具有的化學性質是: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21.(2024·杭州模擬)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認為水是一種元素,即它不能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合成,也不能分解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①1782年,拉瓦錫將水蒸氣通過灼熱的鐵管,收集到“易燃空氣”(氫氣)和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由此他認為水不是一種元素。拉瓦錫的理由是 。②1811年,阿伏加德羅提出假設: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量的分子數。③如圖所示為水電解模型圖,可推導水的化學式是H2O或H4O2。要確定水的化學式為H2O而不是H4O2,需要的實驗證據是 。【答案】水在實驗中被分解了;在同溫同壓下,電解產生2升氫氣和1升氧氣的水蒸氣為2升,而不是1升【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據水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分解,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量的分子數分析。【解答】 ① 拉瓦錫實驗將水蒸氣通過灼熱的鐵管,收集到“易燃空氣”(氫氣)和黑色固體,水在實驗中被分解了,所以他認為水不是一種元素。 ③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量的分子數, 要確定水的化學式為H2O而不是H4O2,需要的實驗證據是在同溫同壓下,電解產生2升氫氣和1升氧氣的水蒸氣為2升,而不是1升 。故答案為: 水在實驗中被分解了 ; 在同溫同壓下,電解產生2升氫氣和1升氧氣的水蒸氣為2升,而不是1升 。22.(2024·杭州模擬)將兩張同樣的紙分別剪出兩個相同的缺口,并在其中一張紙中間部分下端夾一個夾子,如圖甲、乙所示。小科和小江各捏住一張紙上沿的兩端,拿起后都讓紙面豎直且保持靜止,此時,夾子受到紙對它的摩擦力大小 自身重力大小。然后,他們用力迅速向兩邊拉,圖甲中紙斷成兩截,圖乙中紙斷成三截,多次實驗結果均相同。圖乙中紙斷成三截是因為中間部分夾上夾子后 導致慣性增大。【答案】等于或=;質量增大【知識點】慣性;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當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我們稱物體處于平衡狀態。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合力為零。(2)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就越不容易改變。【解答】夾子處于靜止狀態,受到豎直向上的摩擦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在乙中的中間夾上一個夾子,則中間的紙的質量變大,慣性變大,當用力迅速向兩邊拉時,中間紙的運動狀態不容易改變,所以兩邊的紙會被拉開,紙斷成三截。23.(2024·杭州模擬)如圖所示,一物體從a處下落掉入水中,入水后(b處為物體恰好完全進入水中的位置)繼續往下運動,在c處時物體的速度減為零。已知物體的重力為6N,體積為1×10﹣3m3,ρ水=1×103kg/m3。(1)物體在b處時所受浮力的大小為 N;(2)物體從b處到c處,做 ?。ㄌ睢凹铀佟?、“減速”或“先加速后減速”)運動;(3)物體最終會處于 狀態。【答案】10;減速;漂浮【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2)比較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浮力大小,確定合力的方向,進而確定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3)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物體在b處時完全浸沒在水中,此時它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自身體積,即此時它所受浮力的大小為。(2)根據題意可知,物體的重力為6N,受到的浮力為10N,則此時浮力,合力向上,與運動方向相反,故物體做減速運動。(3)根據浮力可知,物體會上浮,則最終會處于漂浮狀態。24.(2024·杭州模擬)特快電熱壺由于快捷方便,被許多家庭、賓館使用,下表是某電熱壺的技術規格銘牌。請據圖示回答:型號 額定電壓 額定功率 標準容水量YLZ70 220V 700W 2升(1)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將2L、25℃的水燒開,理論上需要 min。(2)小紅發現正常情況下燒開這壺水,實際時間要20min,你認為產生的原因是 。【答案】15;消耗的電能所產生的內能一部分散失在周圍的環境中,沒有全部被水吸收,所以實際燒開水的時間【知識點】熱量的計算;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計算水的質量,根據計算水吸收的熱量,根據計算需要的加熱時間;(2)注意實際加熱過程中會有部分熱量散失。【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容水量為2L,則水的質量為;水吸收的熱量為;不考慮能量損失,消耗的電能與水吸收的熱量相等,則需要的時間為。(2) 小紅發現正常情況下燒開這壺水,實際時間要20min,我認為產生的原因是 :消耗的電能所產生的內能一部分散失在周圍的環境中,沒有全部被水吸收,所以實際燒開水的時間大于理論燒開水的時間。25.(2024·杭州模擬)如圖是鐵、鹽酸、氫氧化鈣、硫酸銅和氯化鎂五種物質的反應與轉化關系,“一”表示兩種物質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在一定條件下的物質轉化。(1)A物質是 ?。ㄌ罨瘜W式)。(2)C與E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3)從物質反應規律分析,在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中,能與B反應生成D的物質有 ?。ㄌ钚蛱枺?。①2類 ②3類 ③4類 ④5類【答案】Fe;復分解反應;③【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酸的化學性質有五個:酸溶液能跟酸堿指示劑起反應;酸能跟多種活潑金屬起反應,通常生成鹽和氫氣;酸能跟堿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酸能跟某些鹽反應生成新酸和新鹽;酸跟堿起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據此對各種物質的名稱進行推測并判斷即可。【解答】根據圖片可知,鐵能與鹽酸、硫酸銅反應,鹽酸能與鐵、氫氧化鈣反應,氫氧化鈣能與鹽酸、硫酸銅、氯化鎂反應,硫酸銅能與鐵、氫氧化鈣反應,氯化鎂能與氫氧化鈣反應,能與三種物質反應的是氫氧化鈣,因此E為氫氧化鈣;只能與氫氧化鈣一種物質反應的是氯化鎂,因此D為氯化鎂;鹽酸能轉化為氯化鎂,B為鹽酸;鹽酸能與鐵反應,硫酸銅能與鐵、氫氧化鈣反應,因此A是鐵,C是硫酸銅;綜上可知:A是鐵、B是鹽酸、C是硫酸銅、D是氯化鎂、E是氫氧化鈣。代入框圖,推理正確。根據以上分析可知:(1)A物質是鐵,其化學式為:Fe;(2)C與E反應為:CuSO4+Ca(OH)2=Cu(OH)2↓+CaSO4,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3)從物質反應規律分析,在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中,能與B鹽酸反應生成D(氯化鎂)的物質有:單質、氧化物、堿、鹽4類,其中單質是鎂,氧化物是氧化鎂,堿是氫氧化鎂,鹽是碳酸鎂。故選③。三、探究題(每空2分,共32分)26.(2024·杭州模擬)小麗要外出旅游,為防止陽臺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個自動澆花裝置。她在瓶底與瓶蓋上各開一個小孔,瓶內裝水(如圖甲)。發現水從瓶蓋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實現長期自動供水。如何才能實現長期自動供水呢?小麗和拓展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研究。【實驗研究】只在瓶蓋上開一個小孔,裝入4/5的水,留下1/5的空氣,瓶子倒放(如圖乙)。在20℃的恒溫室內,用40℃的濕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氣體部位,觀察記錄1小時內發生的現象。【實驗記錄】開始時小孔只滴水(如圖丙);一段時間后停止滴水,沒有氣泡進入;然后小孔只進氣泡、不滴水(如圖?。蛔詈蠹炔坏嗡膊贿M氣泡。測出有關科學量,并繪制成圖(如圖戊)。換用25C、30℃、35℃、45C的濕毛巾重復試驗,均產生類似現象。【實驗分析】(1)瓶子倒置后,瓶內液體對瓶蓋存在 ?。?br/>(2)瓶子內氣體吸收毛巾上的熱量后溫度會升高,一段時間后逐漸恢復至室溫。結合裝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線的變化規律,分析A、B、C、D四點,其中 點瓶內氣體溫度最高;【實驗預測】(3)若用低于環境溫度的濕毛巾包在乙瓶子外部,1小時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實踐應用】(4)小麗和拓展小組同學終于制成了一個自動澆花裝置。結合一天中氣溫變化的大致規律分析,該裝置一天中供水的情況是 。【答案】壓強(或壓力);B;瓶內先進氣泡,然后向外滴水;一天中氣溫升高時,裝置向外滴水,氣溫下降或不變時,不向外滴水【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1)液體對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壓強;(2)根據瓶內外氣壓的大小分析;(3)瓶內的氣體的溫度降低時,瓶內的氣壓減小,氣體會在外部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瓶內;(4)一天中的氣溫不同,氣溫高時,瓶子向外滴水,當氣溫低時,瓶子不向外滴水。【解答】(1)因為液體對容器底有壓強,瓶子倒置后,瓶內液體對瓶蓋存在壓強。(2)由題,開始時,瓶內氣體和水柱產生的壓強之和大于大氣壓,水從小孔滴出;當二者產生的壓強等于大氣壓時,小孔停止滴水,沒有氣泡進入;溫度逐漸降低,瓶內氣體壓強減小,氣體和水柱產生的壓強之和小于大氣壓,小孔只進氣泡,不滴水;當氣體和水柱產生的壓強之和再次等于大氣壓,最后既不滴水也不進氣泡;根據圖戊,A、B、C、D四點,B處于既不滴水,也不進氣,瓶內氣體壓強最大,溫度最高。(3)若用低于環境溫度的濕毛巾包在乙瓶子外部,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強變小,1小時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瓶內先進氣泡,一段時間后逐漸瓶內氣體溫度恢復至室溫,則瓶內氣體和水柱產生的壓強大于大氣壓,然后向外滴水。(4)結合一天中氣溫變化的大致規律分析,該裝置一天中供水的情況是一天中氣溫升高時,裝置向外滴水,氣溫下降或不變時,不向外滴水。27.(2024·杭州模擬)小明探究“硫酸銅溶液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探究一】(1)要證明溶液對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證明溶液能改變分解的速率外,還需證明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和 不變;(2)為探究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是否發生改變,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將含溶質質量為a克的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溶液中,取充分反應后的全部溶液繼續進行實驗,流程如圖(實驗過程中的損耗忽略不計)。若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未改變,則 ?。ㄓ胢、n表示)。【探究二】為進一步探究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哪種微觀粒子,實驗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對比實驗。(3)若觀察到 ?。ㄌ顚嶒灛F象),則說明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答案】化學性質;1.6m+n;甲中迅速產生大量氣泡,乙、丙中無明顯現象【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催化劑的作用和性質解答;(2)氧化銅中銅的質量和硫酸鋇中硫酸根的質量之和應該等于硫酸銅的質量,據此列式計算即可;(3)如果銅離子加快反應,那么會看到大量氣泡生成,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催化劑的性質可知,要證明CuSO4溶液對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證明CuSO4溶液能改變H2O2分解的速率外,還需證明CuSO4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2)根據圖片可知,藍色沉淀為氫氧化銅,灼燒生成mg固體是氧化銅,ng固體是硫酸鋇,若CuSO4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未改變,則2×(mg×+ng×)=ag,解得:a=1.6m+n;(3)若觀察到甲中迅速產生大量氣泡,乙、丙中無明顯現象,則說明CuSO4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銅離子。28.(2024·杭州模擬)如圖為小明制作的人體血液循環模型,其中單向閥模擬瓣膜,箭頭表示液體流動方向,軟管模擬與心臟相連的血管,裝置內的紅墨水模擬血液。同時擠壓兩個橡皮球,紅墨水從橡皮球經紅色軟管流出進入燒杯:同時松開兩個橡皮球,紅墨水從燒杯經藍色軟管流入橡皮球。(1)若藍色軟管1模擬肺靜脈,則紅色軟管2模擬 。(2)模型中的橡皮球彈性較大,能很好地模擬心臟的功能。橡皮球被壓縮后彈開恢復原狀,其中“彈開恢復原狀”模擬心臟 過程,此時血液由靜脈回流心臟。(3)指導老師指出該模型中的心臟結構不完整,可進一步完善。模型中缺少的心臟結構是 。【答案】主動脈;舒張;房室瓣【知識點】血液循環【解析】【分析】(1)從心臟流出血液為動脈血,流回心臟的血液為靜脈血;(2)心臟收縮,壓強增大,則血液流出;心臟舒張,壓強減小,則血液流入;(3)根據心臟的結構分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若藍色軟管①模擬肺靜脈,則甲燒杯為肺,那么乙燒杯為組織細胞,則紅色軟管②從心臟流向組織細胞,因此模擬主動脈。(2)橡皮球被壓縮后彈開恢復原狀,其中“彈開恢復原狀”模擬心臟舒張過程,此時血液由靜脈回流心臟。(3)心臟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側的心室和心房之間有房室瓣,心室與動脈之間有動脈瓣。因此,模型中缺少的心臟結構是房室瓣。29.(2024·杭州模擬)如圖是用于“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實驗裝置的一部分,將該裝置置于低倍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毛細血管中的紅細胞呈單行通過。(1)在該實驗中,用濕棉絮覆蓋魚鰓的主要目的是 。(2)實驗時,判斷魚尾毛細血管兩側的血管類型主要是通過觀察毛細血管中血液的 而得知,這樣的方法在科學實驗中還有很多,下列實驗中運用的方法與本實驗的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A.驗證唾液消化淀粉B.觀察和解剖花C.模擬呼吸運動(3)某同學用該裝置在低倍鏡下觀察到毛細血管中的紅細胞后,想換用高倍鏡進一步觀察,請根據你的實驗經驗,分析說明是否容易獲得成功: ?。?br/>【答案】保持魚的正常呼吸,方便觀察血液流動;流動方向;B;不容易成功,毛細血管管徑小,只允許紅細胞單排通過,所以在高倍鏡下,能夠觀察到的紅細胞數量非常少,無法進行細致的觀察【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血液循環【解析】【分析】(1)根據魚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解答;(2) 血液在血管內的流動方向是動脈→毛細血管→靜脈。根據圖片分析其中包含的研究方法即可;(3)根據毛細血管非常細小分析。【解答】(1)在該實驗中,用濕棉絮覆蓋魚鰓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魚的正常呼吸,方便觀察血液流動。(2)實驗時,判斷魚尾毛細血管兩側的血管類型主要是通過觀察毛細血管中血液的流動方向而得知,實。驗證唾液消化淀粉和模擬呼吸運動運用了實驗法,觀察和解剖花運用了觀察法,故AC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3) 某同學用該裝置在低倍鏡下觀察到毛細血管中的紅細胞后,想換用高倍鏡進一步觀察, 不容易成功,原因是:毛細血管管徑小,只允許紅細胞單排通過,所以在高倍鏡下,能夠觀察到的紅細胞數量非常少,無法進行細致的觀察。30.(2024·杭州模擬)某興趣小組在研究“串聯電路特點”的實驗中,將一個阻值約為10歐的普通小燈泡L和一個LED燈串聯后接入電路(如圖甲) ,閉合開關S,發現LED燈亮而小燈泡L不亮,小明認為這是因為通過LED燈的電流大于小燈泡的電流引起的。實驗次數 電壓/N 電流/mA 電阻/Ω1 1.4 12 116.72 1.6 14 114.33 1.8 16 112.5… … … …(1)小應同學反對小明的這種說法,理由是 。(2)兩位同學進行如下實驗尋找原因:實驗一:將一根導線并聯在圖甲電路中LED燈的兩端, 觀察到小燈泡L發光了。實驗二:在老師幫助下, 他們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 按圖乙所示的電路對LED燈的電阻進行測量,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獲得多組數據如表:①實驗一排除了哪種因素導致小燈泡不發光的可能性? 。②根據實驗數據, 他們分析“LED燈亮而小燈泡L不亮”的可能原因是 。【表達與交流】同學們把實驗結果向老師匯報之后,老師肯定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并引導同學們該實驗也說明了LED燈和普通小燈泡的發光原理有所不同, 可以繼續探究……【答案】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小燈泡短路;LED燈的實際電功率遠大于燈泡L的實際電功率(LED燈的電阻遠大于小燈泡的電阻)(或小燈泡L的實際功率太?。?br/>【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分析解答;(2)①小燈泡不發光,可能是它自身短路或斷路造成;②燈泡的亮度與實際電功率有關,即電功率越大,則亮度越大。【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小應同學反對小明的這種說法,理由是: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2)①小如圖乙所示,將燈泡L與LED并聯,此時燈泡L發光了,足以說明燈泡本身是正常的,沒有發生短路,因此:實驗一排除了小燈泡短路引起不發光的可能性。②根據實驗數據, 他們分析“LED燈亮而小燈泡L不亮”的可能原因是:LED燈的實際電功率遠大于燈泡L的實際電功率(LED燈的電阻遠大于小燈泡的電阻)(或小燈泡L的實際功率太?。?。四、簡答題(39分)31.(2024·杭州模擬)泡騰片廣泛應用于食品、醫療等領域,利用檸檬酸(味酸,化學式可表示為:,相對分子質量為192)和碳酸氫鈉(味咸,化學式為:)做泡騰崩解劑,發生泡騰反應:。科學課上,同學們開展“自制泡騰片”項目化學習.為使口感酸且可口,需要準確控制泡騰片中檸檬酸與碳酸氫鈉的質量比,項目組的同學設計如圖甲(夾持裝置已略去)所示實驗測泡騰崩解劑中碳酸氫鈉的含量。(1)圖甲實驗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為 (填序號)。A.打開分液漏斗活塞 B.打開止水夾 C.通空氣(2)下表是項目組設計的“影響測量結果精確度的誤差分析”的評價量表,根據量表針對圖甲的實驗做出評價,以下改進建議合理的是 (可多選)評價指標 評價要素 評價結果 改進建議0☆ 1☆ 2☆ 3☆誤差分析 1.能排除裝置內原有空氣中的干擾2.能排除裝置內殘留的干擾3.能排除外界空氣中的干擾4.能排除中混有水蒸氣的干擾A.在稱量前先通一段時間空氣 B.反應結束在裝置C后抽氣一段時間C.在裝置C后增加濃硫酸裝置 D.在裝置B、C之間增加堿石灰裝置【答案】BCA;AB【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圖甲實驗操作順序為先打開止水夾,再通空氣,除去裝置內的二氧化碳,最后打開分液漏斗活塞來分析解答;(2)A.根據在稱量前先通一段時間空氣,可以除去錐形瓶內的二氧化碳來分析解答;B.根據反應結束在裝置C后抽氣一段時間,可以使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來分析解答;C.根據氫氧化鈉溶液不具有吸收性,不需要在裝置C后增加濃硫酸裝置來分析解答;D.根據氫氧化鈉溶液不具有吸收性,不需要在裝置B、C之間增加堿石灰裝置來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實驗要先打開止水夾,再通空氣,除去裝置內的二氧化碳,最后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則圖甲實驗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為BCA;(2)A.在稱量前先通一段時間空氣,可以除去錐形瓶內的二氧化碳,能排除裝置內原有空氣中CO2的干擾,故A正確;B.反應結束在裝置C后抽氣一段時間,可以使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能排除裝置內殘留CO2的干擾,故B正確;C.氫氧化鈉溶液不能吸收水,不需要在裝置C后增加濃硫酸裝置,故C錯誤;D.堿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不需要在裝置B、C之間增加堿石灰裝置,故D錯誤故選AB。32.(2024·杭州模擬)我國古代著作《墨經》中最早記述了桿秤的杠桿原理。(1)如圖甲所示,當秤盤上放置質量更大的被測物體稱量時,秤砣應向 側移動;如果秤砣生銹,稱量結果將 ?。ㄌ睢捌蟆薄捌 被颉安蛔儭保?;(2)小寧想自制一個桿秤,設計圖為圖乙,器材:總長18cm的輕質木條,輕質紙盤,細繩,50g、80g、400g的鉤碼各一個;要求:①測量范圍為0~300g;②分度值為20g;③在木條上做刻度,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相等且適當大一些;小寧通過計算得出,若紙盤上放300g的物體,當桿秤水平靜止時,鉤碼質量m與圖中的關系如下表所示。請你幫小寧選一個最合適的鉤碼作為秤砣 ,并說明不選擇其他鉤碼的理由; m/g 50 80 400l/cm 18.00 11.25 2.25(3)為了提高自制桿秤的測量范圍,下列改進措施可行的是 。(可多選)A.增加紙盤的質量 B.換用更長的木條作為秤桿C.減小秤砣的質量 D.在原提紐左側增加新提紐E.換用更細的秤桿 F.增加相鄰兩刻度的距離【答案】右;偏小;80g的秤砣;根據乙圖可知,;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相等,即刻度均勻。若選用5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不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若選用8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且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為;若選用40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且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為;不能滿足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相等且適當大一些的要求。;BD【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解析】【分析】 (1)桿秤相當于一個杠桿,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結合圖示分析判斷;(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結合桿秤的設計要求分析選擇作為秤砣的鉤碼;(3)為了提高自制桿秤的測量范圍,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逐一分析,選擇可行的措施。【解答】(1)①根據圖片可知,桿秤相當于一個杠桿,由圖知,提紐處為杠桿的支點,掛秤盤處到提紐處距離為l2,掛秤砣處到提紐處距離為l1,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有::則;l2和m秤砣一定,當秤盤上放置質量更大的被測物體稱量時,為使杠桿平衡,應增大l1的值,即秤砣應向右側移動。②如果秤砣生銹,秤砣質量增大,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知,測量同一物體的質量時,為使杠桿平衡,應減小l1的值,所以稱量結果將偏小。(2)根據乙圖可知,;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相等,即刻度均勻。若選用5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不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若選用8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且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為;若選用40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且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為;不能滿足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相等且適當大一些的要求。所以要滿足制作桿秤的要求,應選擇質量為80g的鉤碼作為秤砣最合適。(3)根據乙圖可知,,秤砣的質量一定。A.增加紙盤的質量,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m物減小,不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A不符合題意;B.換用更長的木條作為秤桿,可增大力臂l1最長,由可知,m物增大,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B符合題意;C.減小秤砣的質量,由可知,m物減小,不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C不符合題意;D.在原提紐左側增加新提紐,l2減小,l1最長增大,由可知,m物增大,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D符合題意;E.換用更細的秤桿,由可知,m物不變,不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E不符合題意;F.由可知,增加相鄰兩刻度的距離,m物不變,只是增大了分度值,不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E不符合題意。故選BD。33.(2024·杭州模擬)科技小組的同學用長方體泡沫塑料A、三腳架和燈泡等制作了一個航銀打模型(如圖),總重為4N,A底部與浮子B用細繩相連。水位上升時,浮子B下降;水位下降時,浮子B上升,使航標燈靜止時A沒入水中的深度始終為5cm,排開水的質量為500g,浮子B重0.5N(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求:(1)泡沫塑料A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大?(2)浮子B體積應為多大?(3)求航標燈靜上時繩子對滑輪的拉力大小?【答案】解:(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 泡沫塑料A受到水的浮力 :F浮A=G排=0.5kg×10N/kg=5N。(2)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泡沫塑料A受到的繩子的拉力FA=F浮A-G=5N-4N=1N;繩子對B向下的拉力為FB=FA=1N,還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則浮子B受到的浮力為F浮=GB+FB=0.5N+1N=1.5N;浮子B的體積為。(3)航標燈靜上時滑動受到兩根繩子的拉力,繩子對A和B的拉力都為1N,所以繩子對滑輪的拉力大小為2N。【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和重力公式得到泡沫塑料A受到水的浮力;(2)對A做受力分析得到A受到的繩子的拉力,對B做受力分析得到B受到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到B排開水的體積即為B的體積。(3)對滑輪進行受力分析,計算出繩子對滑輪的拉力。34.(2024·杭州模擬)小寧在化學實驗室發現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狀試劑。他對該試劑進行了定量實驗分析:稱取19.8g試劑放入錐形瓶中,加入30.2g水,充分振蕩,再向錐形瓶中依次滴加25g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部分數據與圖像如下。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實驗次數 1 2 3 4 5 6加入鹽酸質量/g 25 25 25 25 25 25錐形瓶中物質質量/g 75 100 a 150 172.8 197.8(1)a的數值為 。(2)小寧通過實驗,得出該試劑已 (填“部分”或“全部”)變質的結論。(3)b的數值為 。(4)該試劑中氫氧化鈣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答案】125;部分;2.2;設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x=5g試劑中氫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為:×100%≈74.7%【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的數據的變化特點分析a的值;(2)根據氫氧化鈣易與空氣的中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鈣,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據此可判斷氫氧化鈣是否變質;(3)由表中的數據可知,第6次加入鹽酸的質量就等于錐形瓶增加的質量,說明了第5次加入的鹽酸已將碳酸鈣完全反應,則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150g+25g-172.8g=2.2g;(4)根據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由二氧化碳的求出碳酸鈣的質量,即可求出氫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窘獯稹浚?)由表中的數據可知,第1、2、4次加入鹽酸的質量就等于錐形瓶中增加的質量,所以第3次加入鹽酸后物質的質量就是2次錐形瓶中物質的質量再加上鹽酸的質量,故a的值為:100g+25g=125g;(2)由實驗數據和圖象可知,滴加鹽酸至100g時,開始時有二氧化碳生成,證明有碳酸鈣存在,之前滴加的鹽酸無現象,說明了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從而證明氫氧化鈣存在,據此得出該試劑已部分變質的結論;(3)由表中的數據可知,第6次加入鹽酸的質量就等于錐形瓶增加的質量,說明了第5次加入的鹽酸已將碳酸鈣完全反應,則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150g+25g-172.8g=2.2g;(4)根據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由二氧化碳的求出碳酸鈣的質量,進一步計算出該試劑中的氫氧化鈣的質量分數。35.(2024·杭州模擬)有一種電加熱恒溫箱,工作原理的部分電路如圖甲所示??刂齐娐酚呻妷簽?伏的電源、電磁繼電器(線圈電阻不計)、滑動變阻器R2和熱敏電阻R1組成,圖乙是熱敏電阻R1阻值隨溫度變化的圖象;工作電路由電壓為220伏的電源和阻值為R0的電熱絲組成。通過實驗測得當電磁繼電器線圈的電流達到60毫安時,電磁繼電器的銜鐵被吸下來。(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按照題意將圖中的工作電路連接完整; (2)當滑動變阻器R2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50歐時,恒溫箱內的溫度是多少 (3)要提高恒溫箱設定的溫度值,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A.適當增大控制電路電源電壓B.適當減小電磁鐵線圈匝數C.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答案】;50℃;BC【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1) 由圖甲知控制電路是由熱敏電阻R1和滑動變阻器R2組成的串聯電路。由圖乙知當溫度降低時,熱敏電阻阻值增大,控制電路電阻增大,電流減小,電磁鐵磁性減弱,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銜鐵在彈簧的作用下向上彈起,要使電熱絲開始工作,需要讓R0與銜鐵上的動觸點相連,上端的靜觸點與電源相連。(2)熱敏電阻R1與變阻器R2串聯,首先根據計算此時的總電阻,然后根據計算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最后根據圖乙確定恒溫箱的溫度。(3) 提高恒溫箱設定的溫度值會使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由歐姆定律知,當電流為60mA,銜鐵被吸下的條件不變時,R2也不變時,電路電阻減小,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要減小;當電流為60mA,銜鐵被吸下的條件不變時,根據歐姆定律和電阻的串聯判斷滑片移動的方向;當電流達到60mA時,電路如仍在加熱,需要減弱電磁鐵的磁性,可以適當減小電磁鐵線圈匝數。【解答】(1)根據乙圖可知,當溫度升高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會增大,它的磁場會增強,那么銜鐵會被吸下來,從而切斷加熱電路,因此加熱電路的兩個接頭應該與上面的兩個觸點相連,如下圖所示(2)當電磁繼電器線圈的電流達到60mA時,設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R01, 此時的總電阻為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由圖可知,熱敏電阻為100Ω時對應的溫度為50℃,即恒溫箱的溫度將穩定在50℃。(3)A、適當增大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會增大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從而增強電磁鐵的磁場,故A不合題意;B、適當減小電磁鐵線圈匝數,可以減弱電磁鐵的磁場強度,故B符合題意 ;C、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可以增大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從而減小電磁鐵的磁場強度,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C。36.(2024·杭州模擬)在“同呼吸,共奮斗”的公民行為準則下,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產生了初步成效。在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23年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中,全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5.5%,同期上升3.5個百分點。空氣質量指數是用來表示空氣污染程度的簡單指標,目前計入空氣污染物指數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疏、氮氧化物、顆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空氣污染指數 空氣質量指數級別 空氣質量指數類別Ⅰ 優Ⅱ 良Ⅲ 輕度污染Ⅳ 中度污染Ⅴ 重度污染Ⅵ 嚴重污染(1)杭州某日的空氣污染指數為109,根據表格可以判斷當天的空氣質量狀況是 。(2)是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可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氣體交換,引發哮喘、支氣管炎等。這些顆粒甚至可以進入血液,引發心血管疾病,屬于 ?。ㄟx填“傳染性”或“非傳染性”)疾病。(3)大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增多是造成 的主要原因,寫出使用精密試紙(精度能達到0.1)測量雨水酸堿度的操作。 (4)利用科技手段能有效減少汽車尾氣污染,如圖所示是某種汽車尾氣處理裝置中發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有人認為,電動汽車對環境的污染和燃油車相比可以忽略不計!你是否支持這種觀點,請說出理由: 。【答案】輕度污染;非傳染性;酸雨;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樣品涂在精密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支持,電動汽車行駛中不產生任何尾氣,能有效減少燃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空氣污染與保護;pH值的測量及方法;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表格信息進行分析;(2)根據PM2.5是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可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氣體交換,引發哮喘、支氣管炎等進行分析;(3)根據測量雨水酸堿度的操作進行分析;(4)根據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推知出氨氣和二氧化氮反應生成氮氣和水;根據電動汽車行駛中不產生任何尾氣,能有效減少燃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進行分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杭州某日的空氣污染指數為109,恰好在101~150之間,可以判斷當天的空氣質量狀況是輕度污染;(2)PM2.5引發哮喘、支氣管炎等,不具有傳染性,屬于非傳染性疾病;(3)根據題意可知,大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增多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使用精密pH試紙(精度能達到0.1)測量雨水酸堿度的操作是: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樣品涂在精密pH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4)根據圖片可知,該反應是氨氣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氮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我支持這種觀點,電動汽車行駛中不產生任何尾氣,能有效減少燃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1 / 1浙江省杭州觀成實驗學校2023-2024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科學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1.(2024·杭州模擬)現在我們正處于青春期,這一時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下列做法和對青春期的認識科學、合理的是( ?。?br/>A.多吃高能量的肯德基、麥當勞等食品,有利于生長發育B.大腦內部結構和功能已經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強C.對煙酒、不健康的書刊和網絡游戲的誘惑,要保持警惕并遠離D.性意識的萌動,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屬于不正常的心理現象2.(2024·杭州模擬) “灰汁團”是寧波傳統小吃,制作過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盎抑敝迫》椒ㄈ缳Y料卡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資料卡傳統方法:稻草燒灰→加水溶解→靜置沉淀→過濾取汁現代方法:將食用堿(純堿和小蘇打的混合物)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汁A.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屬于有機物B.稻草燃燒屬于物理變化C.傳統方法制得的“灰汁”是混合物D.現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3.(2024·杭州模擬)如圖為某樹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是:植物→蟲→鳥→細菌B.若圖中加入陽光、空氣等非生物部分,就構成了一個群落C.蟲的體色與棲息環境相近,這體現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D.圖中的細菌、真菌能把無機物分解為有機物4.(2024·杭州模擬)如圖,地球、月球在各自公轉軌道上自西向東運行。當地球從 A 運行至 B 時,月球正好從 M1運行至 M2繞地球公轉了一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地球運行到 A 點那天的月相是新月B.月球運行到 M2 點時可能發生日食C.月球從 M1 運行到 M3 正好一個朔望月D.日地月位置變化是月相形成的原因之一5.(2024·杭州模擬)對下列科學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br/>A.圖甲:若向肺動脈里灌水,水最終會從上、下腔靜脈中流出B.圖乙:植物生長素向光側比背光側分布多C.圖丙:米勒模擬實驗證明了原始生命可以在原始地球上產生D.圖?。呵げ鍟r,要修剪部分葉片是為了減少水分蒸騰6.(2024·杭州模擬)我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并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統稱為“霧霾天氣”。關于霧和霾的認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氣層中形成的B.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C.霧是由浮游在大氣中大量微小塵粒、煙?;螓}粒形成的D.霧和霾是同一個概念的兩種不同說法7.(2024·杭州模擬)下列關于光學器件的應用,不切實際的是( )A.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B.借助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略大于一倍焦距C.照相時,被照者與相機的距離是在鏡頭的二倍焦距之外D.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這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8.(2024·杭州模擬)CO2捕集和資源化利用是碳中和領域的研究熱點,中國科學家已實現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Ⅰ中物質的化學式為CH4OB.反應II生成的兩種物質分子個數比為1:1C.O2是反應Ⅰ、Ⅱ過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D.該成果對解決溫室效應具有重要意義9.(2024·杭州模擬)如圖是地球板塊示意圖,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可知( )A.地球表面的陸地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七大板塊B.火山與地震帶都分布在各大板塊的中央C.我們生活的杭州位于亞歐板塊D.青藏高原是由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形成10.(2024·杭州模擬)建構模型是學習科學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下列屬于采用建構模型來認識事物的是A.用酚酞變色指示酸堿發生反應B.用水結冰顯示氫氧化鋇與氯化銨的反應是吸熱反應C.用大小、形狀不同的小球組合表示分子結構D.用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推測出有產生11.(2024·杭州模擬)3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41.4g,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取這兩種物質各22g,按圖示進行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物質A是氯化銨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物質A溶解C.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D.②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45.8%12.(2024·杭州模擬)2019賽季斯諾克中國公開賽于4月1至7日在北京舉行。在比賽中,球桿擊打白球,白球離開球桿后繼續滾動并撞擊紅球,白球緩慢靜止而紅球向前滾動。下列有關球的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的描述中,正確的一項是( )A.白球離開球桿后能繼續運動,是因為受到球桿的推力B.白球向紅球靠近的過程中,紅球相對于白球是靜止的C.紅球受到白球撞擊后能繼續運動,是因為紅球具有慣性D.整個運動過程中,白球在水平方向上始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13.(2024·杭州模擬)如圖所示,兩滑輪采取不同的繞繩方法,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上(不計繩重和摩擦),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相同的距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F1所做的額外功多 B.F1<F2,F2移動距離多C.兩裝置的機械效率相同 D.F1>F2,F1移動距離多14.(2024·杭州模擬)向MgSO4溶液中逐滴滴入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NaOH溶液,溶液總質量與滴入NaOH溶液質量關系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為NaOH、Na2SO4B.b點時溶液的pH=7C.原溶液中MgSO4的質量分數為7.5%D.a點時錐形瓶內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約為12.4%15.(2024·杭州模擬)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恒定,R1是定值電阻,R2是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B端至A端的過程中,兩電壓表示數隨電流表示數變化的U—I圖像如圖乙所示,則( ?。?br/>A.電源電壓為20VB.EF是V1表示數隨A表示數變化的圖像C.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0ΩD.整個電路的最大功率為14.4W二、填空題(共44分)16.(2024·杭州模擬)番茄果實是我們熟悉的果蔬,請回答下列問題:(1)成熟的番茄果皮顏色有紅、有黃,這種性狀由上的 決定。(2)番茄植株開花后,待雌蕊中卵細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結構先后枯萎或凋落, 發育成果實。(3)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嫁接屬于 ?。ㄌ睢坝行浴被颉盁o性”)生殖。(4)有研究證明番茄中含有的一些化學成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致癌物的傷害,癌細胞也即腫瘤細胞的特點有 。17.(2024·杭州模擬)回答下列與健康相關的問題:(1)新冠病毒對患有心腦血管、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造成嚴重傷害。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缺乏,引起血糖濃度升高,以致流經腎臟的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糖分隨尿液排出;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發生病變,導致心臟肌肉缺血。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中不包括 。A.吸煙 B.緊張 C.肥胖 D.經常運動(2)甲流是常見的流行性感冒,由甲型HINI病毒等病原體引起,主要通過飛沫和空氣傳播。從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進行分類,甲流屬于 傳染病。除勤通風、勤洗手、佩戴口罩外,注射甲流疫苗能在體內產生一定的防御功能,這種保護性的生理功能屬于 免疫(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18.(2024·杭州模擬)歸納與演繹是重要的科學方法,也是常用的科學學習方法。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如圖所示。(1)我們已經學過實驗室制取O2、H2、CO2三種氣體的反應原理、制取與收集方法,請你歸納出實驗室制取這三種氣體的反應的共同點是 (填字母,可多選)。A.需要加熱 B.需用催化劑 C.沒有氣體參加反應 D.生成的氣體只有一種(2)某同學選用氯酸鉀晶體和二氧化錳混合制氧氣,請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同學選擇上述A裝置作為制氧氣的發生裝置,他選擇的理由是 。19.(2024·杭州模擬)如圖,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陽,用一個地球儀代表地球,以電燈為圓心,在桌面上按箭頭方向沿虛線平移地球儀,實驗模擬某自然現象。(1)該實驗正在模擬地球的 ?。ㄌ睢白赞D”或“公轉”)運動。(2)仔細觀察地球儀被燈光照亮部分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判斷,我國夏至日地球平移的位置處于圖中的 (填“A”或“B”)附近。20.(2024·杭州模擬)紙火鍋(見圖)在各城市悄然興起,據了解這種紙火鍋的材料是普通的紙,白色的底襯著火鍋食料,干凈、醒目:紙火鍋在使用時無煙、無味;不會被火點燃。(1)紙火鍋燒不著的原因是 。(2)無意中發現,將飲用的某品牌碳酸飲料所放出的氣體噴在了燃燒著的固體酒精上,火焰熄滅。根據上述現象推測,該氣體所具有的化學性質 。21.(2024·杭州模擬)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認為水是一種元素,即它不能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合成,也不能分解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①1782年,拉瓦錫將水蒸氣通過灼熱的鐵管,收集到“易燃空氣”(氫氣)和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由此他認為水不是一種元素。拉瓦錫的理由是 。②1811年,阿伏加德羅提出假設: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量的分子數。③如圖所示為水電解模型圖,可推導水的化學式是H2O或H4O2。要確定水的化學式為H2O而不是H4O2,需要的實驗證據是 。22.(2024·杭州模擬)將兩張同樣的紙分別剪出兩個相同的缺口,并在其中一張紙中間部分下端夾一個夾子,如圖甲、乙所示。小科和小江各捏住一張紙上沿的兩端,拿起后都讓紙面豎直且保持靜止,此時,夾子受到紙對它的摩擦力大小 自身重力大小。然后,他們用力迅速向兩邊拉,圖甲中紙斷成兩截,圖乙中紙斷成三截,多次實驗結果均相同。圖乙中紙斷成三截是因為中間部分夾上夾子后 導致慣性增大。23.(2024·杭州模擬)如圖所示,一物體從a處下落掉入水中,入水后(b處為物體恰好完全進入水中的位置)繼續往下運動,在c處時物體的速度減為零。已知物體的重力為6N,體積為1×10﹣3m3,ρ水=1×103kg/m3。(1)物體在b處時所受浮力的大小為 N;(2)物體從b處到c處,做 ?。ㄌ睢凹铀佟薄ⅰ皽p速”或“先加速后減速”)運動;(3)物體最終會處于 狀態。24.(2024·杭州模擬)特快電熱壺由于快捷方便,被許多家庭、賓館使用,下表是某電熱壺的技術規格銘牌。請據圖示回答:型號 額定電壓 額定功率 標準容水量YLZ70 220V 700W 2升(1)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將2L、25℃的水燒開,理論上需要 min。(2)小紅發現正常情況下燒開這壺水,實際時間要20min,你認為產生的原因是 。25.(2024·杭州模擬)如圖是鐵、鹽酸、氫氧化鈣、硫酸銅和氯化鎂五種物質的反應與轉化關系,“一”表示兩種物質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在一定條件下的物質轉化。(1)A物質是 (填化學式)。(2)C與E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3)從物質反應規律分析,在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中,能與B反應生成D的物質有 ?。ㄌ钚蛱枺?br/>①2類 ②3類 ③4類 ④5類三、探究題(每空2分,共32分)26.(2024·杭州模擬)小麗要外出旅游,為防止陽臺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個自動澆花裝置。她在瓶底與瓶蓋上各開一個小孔,瓶內裝水(如圖甲)。發現水從瓶蓋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實現長期自動供水。如何才能實現長期自動供水呢?小麗和拓展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研究。【實驗研究】只在瓶蓋上開一個小孔,裝入4/5的水,留下1/5的空氣,瓶子倒放(如圖乙)。在20℃的恒溫室內,用40℃的濕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氣體部位,觀察記錄1小時內發生的現象。【實驗記錄】開始時小孔只滴水(如圖丙);一段時間后停止滴水,沒有氣泡進入;然后小孔只進氣泡、不滴水(如圖丁);最后既不滴水也不進氣泡。測出有關科學量,并繪制成圖(如圖戊)。換用25C、30℃、35℃、45C的濕毛巾重復試驗,均產生類似現象。【實驗分析】(1)瓶子倒置后,瓶內液體對瓶蓋存在 ?。?br/>(2)瓶子內氣體吸收毛巾上的熱量后溫度會升高,一段時間后逐漸恢復至室溫。結合裝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線的變化規律,分析A、B、C、D四點,其中 點瓶內氣體溫度最高;【實驗預測】(3)若用低于環境溫度的濕毛巾包在乙瓶子外部,1小時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實踐應用】(4)小麗和拓展小組同學終于制成了一個自動澆花裝置。結合一天中氣溫變化的大致規律分析,該裝置一天中供水的情況是 。27.(2024·杭州模擬)小明探究“硫酸銅溶液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探究一】(1)要證明溶液對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證明溶液能改變分解的速率外,還需證明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和 不變;(2)為探究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是否發生改變,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將含溶質質量為a克的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溶液中,取充分反應后的全部溶液繼續進行實驗,流程如圖(實驗過程中的損耗忽略不計)。若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未改變,則 (用m、n表示)。【探究二】為進一步探究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哪種微觀粒子,實驗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對比實驗。(3)若觀察到 (填實驗現象),則說明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28.(2024·杭州模擬)如圖為小明制作的人體血液循環模型,其中單向閥模擬瓣膜,箭頭表示液體流動方向,軟管模擬與心臟相連的血管,裝置內的紅墨水模擬血液。同時擠壓兩個橡皮球,紅墨水從橡皮球經紅色軟管流出進入燒杯:同時松開兩個橡皮球,紅墨水從燒杯經藍色軟管流入橡皮球。(1)若藍色軟管1模擬肺靜脈,則紅色軟管2模擬 。(2)模型中的橡皮球彈性較大,能很好地模擬心臟的功能。橡皮球被壓縮后彈開恢復原狀,其中“彈開恢復原狀”模擬心臟 過程,此時血液由靜脈回流心臟。(3)指導老師指出該模型中的心臟結構不完整,可進一步完善。模型中缺少的心臟結構是 。29.(2024·杭州模擬)如圖是用于“觀察魚尾血液微循環”實驗裝置的一部分,將該裝置置于低倍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毛細血管中的紅細胞呈單行通過。(1)在該實驗中,用濕棉絮覆蓋魚鰓的主要目的是 。(2)實驗時,判斷魚尾毛細血管兩側的血管類型主要是通過觀察毛細血管中血液的 而得知,這樣的方法在科學實驗中還有很多,下列實驗中運用的方法與本實驗的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A.驗證唾液消化淀粉B.觀察和解剖花C.模擬呼吸運動(3)某同學用該裝置在低倍鏡下觀察到毛細血管中的紅細胞后,想換用高倍鏡進一步觀察,請根據你的實驗經驗,分析說明是否容易獲得成功: ?。?br/>30.(2024·杭州模擬)某興趣小組在研究“串聯電路特點”的實驗中,將一個阻值約為10歐的普通小燈泡L和一個LED燈串聯后接入電路(如圖甲) ,閉合開關S,發現LED燈亮而小燈泡L不亮,小明認為這是因為通過LED燈的電流大于小燈泡的電流引起的。實驗次數 電壓/N 電流/mA 電阻/Ω1 1.4 12 116.72 1.6 14 114.33 1.8 16 112.5… … … …(1)小應同學反對小明的這種說法,理由是 。(2)兩位同學進行如下實驗尋找原因:實驗一:將一根導線并聯在圖甲電路中LED燈的兩端, 觀察到小燈泡L發光了。實驗二:在老師幫助下, 他們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 按圖乙所示的電路對LED燈的電阻進行測量,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獲得多組數據如表:①實驗一排除了哪種因素導致小燈泡不發光的可能性? 。②根據實驗數據, 他們分析“LED燈亮而小燈泡L不亮”的可能原因是 。【表達與交流】同學們把實驗結果向老師匯報之后,老師肯定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并引導同學們該實驗也說明了LED燈和普通小燈泡的發光原理有所不同, 可以繼續探究……四、簡答題(39分)31.(2024·杭州模擬)泡騰片廣泛應用于食品、醫療等領域,利用檸檬酸(味酸,化學式可表示為:,相對分子質量為192)和碳酸氫鈉(味咸,化學式為:)做泡騰崩解劑,發生泡騰反應:??茖W課上,同學們開展“自制泡騰片”項目化學習.為使口感酸且可口,需要準確控制泡騰片中檸檬酸與碳酸氫鈉的質量比,項目組的同學設計如圖甲(夾持裝置已略去)所示實驗測泡騰崩解劑中碳酸氫鈉的含量。(1)圖甲實驗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為 ?。ㄌ钚蛱枺?br/>A.打開分液漏斗活塞 B.打開止水夾 C.通空氣(2)下表是項目組設計的“影響測量結果精確度的誤差分析”的評價量表,根據量表針對圖甲的實驗做出評價,以下改進建議合理的是 (可多選)評價指標 評價要素 評價結果 改進建議0☆ 1☆ 2☆ 3☆誤差分析 1.能排除裝置內原有空氣中的干擾2.能排除裝置內殘留的干擾3.能排除外界空氣中的干擾4.能排除中混有水蒸氣的干擾A.在稱量前先通一段時間空氣 B.反應結束在裝置C后抽氣一段時間C.在裝置C后增加濃硫酸裝置 D.在裝置B、C之間增加堿石灰裝置32.(2024·杭州模擬)我國古代著作《墨經》中最早記述了桿秤的杠桿原理。(1)如圖甲所示,當秤盤上放置質量更大的被測物體稱量時,秤砣應向 側移動;如果秤砣生銹,稱量結果將 ?。ㄌ睢捌蟆薄捌 被颉安蛔儭保?;(2)小寧想自制一個桿秤,設計圖為圖乙,器材:總長18cm的輕質木條,輕質紙盤,細繩,50g、80g、400g的鉤碼各一個;要求:①測量范圍為0~300g;②分度值為20g;③在木條上做刻度,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相等且適當大一些;小寧通過計算得出,若紙盤上放300g的物體,當桿秤水平靜止時,鉤碼質量m與圖中的關系如下表所示。請你幫小寧選一個最合適的鉤碼作為秤砣 ,并說明不選擇其他鉤碼的理由; m/g 50 80 400l/cm 18.00 11.25 2.25(3)為了提高自制桿秤的測量范圍,下列改進措施可行的是 。(可多選)A.增加紙盤的質量 B.換用更長的木條作為秤桿C.減小秤砣的質量 D.在原提紐左側增加新提紐E.換用更細的秤桿 F.增加相鄰兩刻度的距離33.(2024·杭州模擬)科技小組的同學用長方體泡沫塑料A、三腳架和燈泡等制作了一個航銀打模型(如圖),總重為4N,A底部與浮子B用細繩相連。水位上升時,浮子B下降;水位下降時,浮子B上升,使航標燈靜止時A沒入水中的深度始終為5cm,排開水的質量為500g,浮子B重0.5N(不計繩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求:(1)泡沫塑料A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大?(2)浮子B體積應為多大?(3)求航標燈靜上時繩子對滑輪的拉力大小?34.(2024·杭州模擬)小寧在化學實驗室發現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狀試劑。他對該試劑進行了定量實驗分析:稱取19.8g試劑放入錐形瓶中,加入30.2g水,充分振蕩,再向錐形瓶中依次滴加25g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部分數據與圖像如下。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實驗次數 1 2 3 4 5 6加入鹽酸質量/g 25 25 25 25 25 25錐形瓶中物質質量/g 75 100 a 150 172.8 197.8(1)a的數值為 。(2)小寧通過實驗,得出該試劑已 ?。ㄌ睢安糠帧被颉叭俊保┳冑|的結論。(3)b的數值為 。(4)該試劑中氫氧化鈣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5.(2024·杭州模擬)有一種電加熱恒溫箱,工作原理的部分電路如圖甲所示??刂齐娐酚呻妷簽?伏的電源、電磁繼電器(線圈電阻不計)、滑動變阻器R2和熱敏電阻R1組成,圖乙是熱敏電阻R1阻值隨溫度變化的圖象;工作電路由電壓為220伏的電源和阻值為R0的電熱絲組成。通過實驗測得當電磁繼電器線圈的電流達到60毫安時,電磁繼電器的銜鐵被吸下來。(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按照題意將圖中的工作電路連接完整; (2)當滑動變阻器R2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50歐時,恒溫箱內的溫度是多少 (3)要提高恒溫箱設定的溫度值,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A.適當增大控制電路電源電壓B.適當減小電磁鐵線圈匝數C.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36.(2024·杭州模擬)在“同呼吸,共奮斗”的公民行為準則下,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產生了初步成效。在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23年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中,全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5.5%,同期上升3.5個百分點。空氣質量指數是用來表示空氣污染程度的簡單指標,目前計入空氣污染物指數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疏、氮氧化物、顆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空氣污染指數 空氣質量指數級別 空氣質量指數類別Ⅰ 優Ⅱ 良Ⅲ 輕度污染Ⅳ 中度污染Ⅴ 重度污染Ⅵ 嚴重污染(1)杭州某日的空氣污染指數為109,根據表格可以判斷當天的空氣質量狀況是 。(2)是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可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氣體交換,引發哮喘、支氣管炎等。這些顆粒甚至可以進入血液,引發心血管疾病,屬于 ?。ㄟx填“傳染性”或“非傳染性”)疾病。(3)大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增多是造成 的主要原因,寫出使用精密試紙(精度能達到0.1)測量雨水酸堿度的操作?!? (4)利用科技手段能有效減少汽車尾氣污染,如圖所示是某種汽車尾氣處理裝置中發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有人認為,電動汽車對環境的污染和燃油車相比可以忽略不計!你是否支持這種觀點,請說出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人的發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人體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突增和體重增加,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其次性發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解答】A、肯德基、麥當勞快餐食品多數是油炸的,食品高溫過程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油攝入過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慢性疾病重要危險因素。食品高溫過程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A錯誤;B、進入青春期以后,雖然神經系統功能明顯增強,但是大腦內部結構和功能并沒有完善,B錯誤;C、注意篩選信息,學習積極、健康的知識。對煙酒、不健康的書刊和網絡游戲的誘惑,要保持警惕并遠離,C正確;D、伴隨著身體的發育,性意識開始萌動,如愿意與異性接近,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恐慌,D錯誤。故答案為:C2.【答案】B【知識點】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A、根據有機物的概念分析。B、根據稻草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分析。C、根據傳統方法制得的“灰汁”含有多種物質分析。D、根據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都顯堿性分析。【解答】A. 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故正確,不符合題意;B. 稻草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錯誤,符合題意;C. 傳統方法制得的“灰汁”含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正確,不符合題意;D. 現代方法制得的“灰汁”能含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都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3.【答案】C【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A.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C.根據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判斷;D.根據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作用判斷。【解答】A.食物鏈不包括分解者細菌和真菌,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其中已經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因此若圖中加入陽光、空氣等非生物部分,就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故B錯誤;C.蟲的體色與棲息環境相近,這體現出生物適應環境,故C正確;D.圖中的細菌、真菌分解動植物遺體或動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機物來生成無機物,故D錯誤。故選C。4.【答案】B【知識點】月相;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A.新月即完全看不到月亮;B.日食發生時,太陽、月亮和地球在同一直線上;C.根據朔望月的定義判斷;D.根據月相的形成原因判斷。【解答】A.根據圖片可知,地球運行到A點那天,三者到同一直線上,太陽照亮月球的亮面正好人們都看不到,此時是新月或稱朔月,故A正確不合題意;B.根據圖片可知,月球運行到M2點時,三者沒有在同一直線上,故一定不會發生日食,故B錯誤符合題意;C.根據圖片可知,月球從M1運行到M3正好月球繞地球轉動一周,是一個朔望月,故C正確不合題意;D.根據圖片可知,日、月、地位置變化是月相形成的原因較多:日、月、地位置變化、光的直線傳播等,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5.【答案】D【知識點】心臟和血管;血液循環;植物激素;植物的無性生殖;生命的起源;地球的演化【解析】【分析】1.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2.植物生長素是由具分裂和增大活性的細胞區產生的調控植物生長速度和方向的激素。其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主要作用是使植物細胞壁松弛,從而使細胞生長伸長,在許多植物中還能增加RNA和蛋白質的合成。3.米勒模擬實驗說明原始地球條件下,由無機小分子物質變成有機小分子物質是完全有可能的,由此證實了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實現原始的生命的形成。【解答】A:圖甲:心室和動脈之間有動脈瓣,動脈瓣只能朝向動脈開;這樣就保證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所以水從豬心臟的肺動脈灌入,只能再從肺動脈流出。A錯誤。B:圖乙:植物生長素背光側比向光側分布多,B錯誤。C:圖丙:米勒模擬實驗證明了由無機小分子物質變成有機小分子物質是完全有可能的,C錯誤。D:圖?。呵げ鍟r,要修剪部分葉片是為了減少水分蒸騰,D正確。故選D。6.【答案】B【知識點】我國主要氣象災害與防災減災【解析】【分析】(1)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2)霾的氣象定義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渾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故霾的實質是固體小顆粒。【解答】霾的實質是固體小顆粒;而不是小水滴和小冰晶;故A錯誤;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霧的實質是小液滴,霾的實質是固體小顆粒;故B正確;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C錯誤;霧和霾不是同一個概念;故D錯誤;故答案為:B。7.【答案】B【知識點】透鏡及其特點與分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解析】【解答】A.近視眼所成的像在視網膜之前,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發散作用,使像落在視網膜上,正確;B.借助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小于一倍焦距,錯誤;C.照相機是利用了 當物體位于兩倍焦距之外時,凸透鏡能成倒立、縮小、實像 的原理制成的。照相時,被照者與相機的距離是在鏡頭的二倍焦距之外。正確;D.因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所以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會聚一點,可以點燃紙屑,這利用了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正確;故選B【分析】本題考查光學元件對光的的作用分析,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積累與物理相聯系的現象,將物理與社會聯系起來,要學會理論聯系實際,能應用所學物理知識解答具體問題。8.【答案】B【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然后逐項進行分析解答。【解答】A.由微觀圖示可知一個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其化學式為CH4O,故選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反應Ⅱ為過氧化氫在催化劑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由此可知生成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2或2:1,故B錯誤,但符合題意;C.反應Ⅰ中氧氣為反應物,反應Ⅱ中氧氣為生成物,因此氧氣在該轉化過程中可循環使用,故C正確 ,但不符合題意 ;D.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該過程中反應物有二氧化碳,因此該成果對解決溫室效應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故D正確 ,但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9.【答案】C【知識點】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板塊構造學說的要點【解析】【分析】板塊的碰撞和張裂容易導致火山和地震,所以火山和地震帶在板塊的交界處。【解答】A、地球表面的陸地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六大板塊,故A錯誤;B火山與地震帶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故B錯誤;C、中國位于亞洲,杭州位于亞歐板塊,故C正確;D、青藏高原是由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故D錯誤。故答案為:C。10.【答案】C【知識點】氧氣的檢驗和驗滿;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酸堿指示劑及其性質【解析】【分析】根據圖片分析描述的實驗過程,確定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解答】ABD.用酚酞變色指示酸堿發生反應,用水結冰顯示氫氧化鋇與氯化銨的反應是吸熱反應,用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推測出有O2產生,都是采用實驗的方法來認識事物,故ABD不符合題意;C.用大小、形狀不同的小球組合表示分子結構,是采用建構模型來認識事物,故C符合題意。故選C。 11.【答案】D【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根據題意,30℃時,NH4Cl的溶解度為41.4g,KNO3的溶解度為45.8g,確定30℃時,50g水能溶解的質量,進而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A.30℃時,NH4Cl的溶解度為41.4g,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7gNH4Cl,溶液達到飽和狀態;30℃時,KNO3的溶解度為45.8g,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KNO3,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則鹽A是NH4Cl,鹽B是KNO3,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①中加足量的水可使未溶的鹽A溶解,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30℃時,KNO3的溶解度為45.8g,則3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2.9gKNO3,則②中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故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②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故D錯誤,但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2.【答案】C【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慣性;平衡狀態的判斷【解析】【分析】AC.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B.根據參照物的定義判斷;D.平衡狀態包括: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解答】A.根據題意可知,白球離開球桿后能繼續運動,是因為白球具有慣性,故A錯誤;B.根據題意可知,白球向紅球靠近的過程中,紅球相對于白球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所以紅球是運動的,故B錯誤;C.根據題意可知,紅球受到白球撞擊后能繼續運動,是因為紅球具有慣性,故C正確。D.根據題意可知,整個運動過程中,白球的速度發生了變化,其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那么白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是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C。13.【答案】C【知識點】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及其工作特點;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機械效率的計算【解析】【分析】由滑輪組的結構弄清承擔拉力的繩子股數n,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拉力;把相同的重物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相同的距離,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計繩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沿水平方向勻速運動相同的距離,做的額外功相同;而總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額外功,可知利用滑輪組做的總功相同,再根據機械效率公式判斷兩裝置機械效率的大小關系。【解答】根據圖片可知,兩個滑輪組承擔拉力的繩子股數分別為n1=2,n2=3;而物體移動的距離相等,根據s=nh可知,F2的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多;由可知,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分別為F1>F2;不計繩重及摩擦, 即不做額外功,那么兩圖中的額外功都為零。由于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體的重力相同,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也相同,所以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相同,由知道,利用兩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相同,總功也相同,由知道,兩裝置的機械效率相同,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4.【答案】D【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化學圖像中轉折點說明反應結束,可知a點表示硫酸鎂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a點之后氫氧化鈉過量?!窘獯稹緼、滴入氫氧化鈉溶液至圖中A點時,硫酸鎂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2SO4,故A錯誤;B、當滴入氫氧化鈉溶液至圖中A點時,硫酸鎂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繼續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圖中B點時,氫氧化鈉過量,燒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質為NaOH、Na2SO4,溶液的pH>7,故B錯誤;C、設原溶液中硫酸鎂的質量分數為x,生成的硫酸鈉的質量為y,生成氫氧化鎂的質量為z,x=15%y=14.2gz=5.8g,故C錯誤;D、A點時錐形瓶內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2.4%,故D正確。故答案為:D。15.【答案】D【知識點】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電阻R1與R2串聯,電壓表V1測R1的電壓,V2測R2的電壓;(1)從乙圖中找到電流0.5A時兩個電壓值,根據U總=U1+U2計算總電壓;(2)根據U1=I1R1分析電壓表V1的示數變化,然后與乙圖對照,確定圖像和電壓表的對應關系;(3)電路的最小電流是0.5A,根據乙圖找到變阻器的電壓,根據歐姆定律計算最大阻值;(4)從乙圖找到最大電流,根據P=UI計算電路的最大功率。【解答】電阻R1與R2串聯,電壓表V1測R1的電壓,V2測R2的電壓;A.當電流為0.5A時,電壓表的示數分別是4V和8V,那么電源電壓:U總=U1+U2=4V+8V=12V,故A錯誤;B.當變阻器的滑片從B端至A端時,電阻變小,電流變動,根據U1=I1R1可知,電壓表V1的示數變大,那么NM就是V1的圖像,EF是V2的圖像,故B錯誤;C.電路的最小電流是0.5A,此時變阻器的電壓是8V,那么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故C錯誤;D.據乙圖可知,電路的最大電流是1.2A,那么電路的最大功率為:P=UI=12V×1.2A=14.4W,故D正確。故選D。16.【答案】基因;子房;無性;能無限次數地分裂【知識點】花的結構;植物的無性生殖;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1)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最小單位。(2)受精完成以后,只有子房繼續發育,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里面的胚珠發育成種子。(3)無性生殖的關鍵在于沒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營養生殖等。(4) 癌 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與一般體細胞相比,其特點是不間斷地進行分裂,產生出許許多多與自己相同的腫瘤細胞,但不進行分化,是產生癌癥的病源,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次分裂、轉化和轉移三大特點,也因此難以消滅,但不具有傳染性。【解答】(1)成熟的番茄果皮顏色有紅、有黃,這種性狀由DNA上的基因決定的。(2)番茄植株開花后,待雌蕊中卵細胞受精完成,花的其他結構先后枯萎或凋落,子房發育成果實。(3)番茄幼苗可用嫁接等方法培育,這種生殖方式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因此屬于無性生殖。(4) 有研究證明番茄中含有的一些化學成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致癌物的傷害,癌細胞也即腫瘤細胞的特點有:能無限次數地分裂。17.【答案】胰島素;D;呼吸道;特異性【知識點】胰島素與血糖含量;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解析】【分析】(1)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超過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排出體外,形成糖尿病。當冠狀動脈發生病變,被斑塊堵塞、官腔變窄時,因血液流動受阻,會造成心肌細胞暫時性缺血、缺氧,而引起心絞痛,這種病變就叫冠心病。影響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遺傳和先天性因素外,還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煙、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等)、缺少體力活動、過量飲酒,都有可能導致冠心病。(2)根據傳播途徑對甲流進行分類。特異性免疫是人體免疫系統對特定病原體的一種防御能力,也稱為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解答】(1)吸煙、緊張、肥胖都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原因,而經常運動不會引起冠心病,故選D。(2)根據題意可知,甲流主要通過飛沫和空氣傳播,屬于呼吸道傳染病。接種甲流疫苗,體內的疫苗會刺激人體產生抵抗甲流的抗體,從而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這種免疫力是后天獲得的,只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對其它病原體無效,因此是特異性免疫。18.【答案】CD;2KClO32KCl+3O2↑;反應物都是固態,且反應需要加熱【知識點】制取氧氣的原理;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1)根據三個反應的產物和反應條件分析;(2)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確定反應的方程式。【解答】(1) 根據題意可知,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或氯酸鉀或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鋅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稀鹽酸和碳酸鈣制取二氧化碳,則實驗室制取這三種氣體的反應的共同點是沒有氣體參加反應,生成的氣體只有一種,故選CD。(2)根據題意可知,氯酸鉀晶體和二氧化錳加熱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A裝置為“固態加熱型”反應裝置,則氯酸鉀制取氧氣選擇A的理由是:反應物都是固態,且反應需要加熱。19.【答案】公轉;B【知識點】地球公轉;晝夜長短變化【解析】【分析】(1)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為公轉;地球圍繞地軸轉動為自轉;(2)夏至時,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時,陽光直射南回歸線。【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中間的為太陽,地球儀繞著太陽轉動,則該實驗能模擬地球的公轉運動。(2)B圖中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屬于我國夏至日。20.【答案】溫度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1)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即著火點;(2)根據實驗現象推測物質的相關性質。【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紙火鍋燒不著的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2)將飲用的某品牌碳酸飲料所放出的氣體噴在了燃燒著的固體酒精上,火焰熄滅,則推測該氣體所具有的化學性質是: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21.【答案】水在實驗中被分解了;在同溫同壓下,電解產生2升氫氣和1升氧氣的水蒸氣為2升,而不是1升【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據水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分解,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量的分子數分析。【解答】 ① 拉瓦錫實驗將水蒸氣通過灼熱的鐵管,收集到“易燃空氣”(氫氣)和黑色固體,水在實驗中被分解了,所以他認為水不是一種元素。 ③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量的分子數, 要確定水的化學式為H2O而不是H4O2,需要的實驗證據是在同溫同壓下,電解產生2升氫氣和1升氧氣的水蒸氣為2升,而不是1升 。故答案為: 水在實驗中被分解了 ; 在同溫同壓下,電解產生2升氫氣和1升氧氣的水蒸氣為2升,而不是1升 。22.【答案】等于或=;質量增大【知識點】慣性;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當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我們稱物體處于平衡狀態。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的合力為零。(2)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就越不容易改變。【解答】夾子處于靜止狀態,受到豎直向上的摩擦力和豎直向下的重力,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在乙中的中間夾上一個夾子,則中間的紙的質量變大,慣性變大,當用力迅速向兩邊拉時,中間紙的運動狀態不容易改變,所以兩邊的紙會被拉開,紙斷成三截。23.【答案】10;減速;漂浮【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2)比較物體受到的重力與浮力大小,確定合力的方向,進而確定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3)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物體在b處時完全浸沒在水中,此時它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自身體積,即此時它所受浮力的大小為。(2)根據題意可知,物體的重力為6N,受到的浮力為10N,則此時浮力,合力向上,與運動方向相反,故物體做減速運動。(3)根據浮力可知,物體會上浮,則最終會處于漂浮狀態。24.【答案】15;消耗的電能所產生的內能一部分散失在周圍的環境中,沒有全部被水吸收,所以實際燒開水的時間【知識點】熱量的計算;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計算水的質量,根據計算水吸收的熱量,根據計算需要的加熱時間;(2)注意實際加熱過程中會有部分熱量散失。【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容水量為2L,則水的質量為;水吸收的熱量為;不考慮能量損失,消耗的電能與水吸收的熱量相等,則需要的時間為。(2) 小紅發現正常情況下燒開這壺水,實際時間要20min,我認為產生的原因是 :消耗的電能所產生的內能一部分散失在周圍的環境中,沒有全部被水吸收,所以實際燒開水的時間大于理論燒開水的時間。25.【答案】Fe;復分解反應;③【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酸的化學性質有五個:酸溶液能跟酸堿指示劑起反應;酸能跟多種活潑金屬起反應,通常生成鹽和氫氣;酸能跟堿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酸能跟某些鹽反應生成新酸和新鹽;酸跟堿起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據此對各種物質的名稱進行推測并判斷即可。【解答】根據圖片可知,鐵能與鹽酸、硫酸銅反應,鹽酸能與鐵、氫氧化鈣反應,氫氧化鈣能與鹽酸、硫酸銅、氯化鎂反應,硫酸銅能與鐵、氫氧化鈣反應,氯化鎂能與氫氧化鈣反應,能與三種物質反應的是氫氧化鈣,因此E為氫氧化鈣;只能與氫氧化鈣一種物質反應的是氯化鎂,因此D為氯化鎂;鹽酸能轉化為氯化鎂,B為鹽酸;鹽酸能與鐵反應,硫酸銅能與鐵、氫氧化鈣反應,因此A是鐵,C是硫酸銅;綜上可知:A是鐵、B是鹽酸、C是硫酸銅、D是氯化鎂、E是氫氧化鈣。代入框圖,推理正確。根據以上分析可知:(1)A物質是鐵,其化學式為:Fe;(2)C與E反應為:CuSO4+Ca(OH)2=Cu(OH)2↓+CaSO4,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3)從物質反應規律分析,在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中,能與B鹽酸反應生成D(氯化鎂)的物質有:單質、氧化物、堿、鹽4類,其中單質是鎂,氧化物是氧化鎂,堿是氫氧化鎂,鹽是碳酸鎂。故選③。26.【答案】壓強(或壓力);B;瓶內先進氣泡,然后向外滴水;一天中氣溫升高時,裝置向外滴水,氣溫下降或不變時,不向外滴水【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大氣壓的綜合應用【解析】【分析】(1)液體對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壓強;(2)根據瓶內外氣壓的大小分析;(3)瓶內的氣體的溫度降低時,瓶內的氣壓減小,氣體會在外部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瓶內;(4)一天中的氣溫不同,氣溫高時,瓶子向外滴水,當氣溫低時,瓶子不向外滴水。【解答】(1)因為液體對容器底有壓強,瓶子倒置后,瓶內液體對瓶蓋存在壓強。(2)由題,開始時,瓶內氣體和水柱產生的壓強之和大于大氣壓,水從小孔滴出;當二者產生的壓強等于大氣壓時,小孔停止滴水,沒有氣泡進入;溫度逐漸降低,瓶內氣體壓強減小,氣體和水柱產生的壓強之和小于大氣壓,小孔只進氣泡,不滴水;當氣體和水柱產生的壓強之和再次等于大氣壓,最后既不滴水也不進氣泡;根據圖戊,A、B、C、D四點,B處于既不滴水,也不進氣,瓶內氣體壓強最大,溫度最高。(3)若用低于環境溫度的濕毛巾包在乙瓶子外部,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壓強變小,1小時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瓶內先進氣泡,一段時間后逐漸瓶內氣體溫度恢復至室溫,則瓶內氣體和水柱產生的壓強大于大氣壓,然后向外滴水。(4)結合一天中氣溫變化的大致規律分析,該裝置一天中供水的情況是一天中氣溫升高時,裝置向外滴水,氣溫下降或不變時,不向外滴水。27.【答案】化學性質;1.6m+n;甲中迅速產生大量氣泡,乙、丙中無明顯現象【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解析】【分析】(1)根據催化劑的作用和性質解答;(2)氧化銅中銅的質量和硫酸鋇中硫酸根的質量之和應該等于硫酸銅的質量,據此列式計算即可;(3)如果銅離子加快反應,那么會看到大量氣泡生成,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催化劑的性質可知,要證明CuSO4溶液對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除需證明CuSO4溶液能改變H2O2分解的速率外,還需證明CuSO4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2)根據圖片可知,藍色沉淀為氫氧化銅,灼燒生成mg固體是氧化銅,ng固體是硫酸鋇,若CuSO4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未改變,則2×(mg×+ng×)=ag,解得:a=1.6m+n;(3)若觀察到甲中迅速產生大量氣泡,乙、丙中無明顯現象,則說明CuSO4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銅離子。28.【答案】主動脈;舒張;房室瓣【知識點】血液循環【解析】【分析】(1)從心臟流出血液為動脈血,流回心臟的血液為靜脈血;(2)心臟收縮,壓強增大,則血液流出;心臟舒張,壓強減小,則血液流入;(3)根據心臟的結構分析。【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若藍色軟管①模擬肺靜脈,則甲燒杯為肺,那么乙燒杯為組織細胞,則紅色軟管②從心臟流向組織細胞,因此模擬主動脈。(2)橡皮球被壓縮后彈開恢復原狀,其中“彈開恢復原狀”模擬心臟舒張過程,此時血液由靜脈回流心臟。(3)心臟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側的心室和心房之間有房室瓣,心室與動脈之間有動脈瓣。因此,模型中缺少的心臟結構是房室瓣。29.【答案】保持魚的正常呼吸,方便觀察血液流動;流動方向;B;不容易成功,毛細血管管徑小,只允許紅細胞單排通過,所以在高倍鏡下,能夠觀察到的紅細胞數量非常少,無法進行細致的觀察【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血液循環【解析】【分析】(1)根據魚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解答;(2) 血液在血管內的流動方向是動脈→毛細血管→靜脈。根據圖片分析其中包含的研究方法即可;(3)根據毛細血管非常細小分析。【解答】(1)在該實驗中,用濕棉絮覆蓋魚鰓的主要目的是保持魚的正常呼吸,方便觀察血液流動。(2)實驗時,判斷魚尾毛細血管兩側的血管類型主要是通過觀察毛細血管中血液的流動方向而得知,實。驗證唾液消化淀粉和模擬呼吸運動運用了實驗法,觀察和解剖花運用了觀察法,故AC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3) 某同學用該裝置在低倍鏡下觀察到毛細血管中的紅細胞后,想換用高倍鏡進一步觀察, 不容易成功,原因是:毛細血管管徑小,只允許紅細胞單排通過,所以在高倍鏡下,能夠觀察到的紅細胞數量非常少,無法進行細致的觀察。30.【答案】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小燈泡短路;LED燈的實際電功率遠大于燈泡L的實際電功率(LED燈的電阻遠大于小燈泡的電阻)(或小燈泡L的實際功率太?。?br/>【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分析解答;(2)①小燈泡不發光,可能是它自身短路或斷路造成;②燈泡的亮度與實際電功率有關,即電功率越大,則亮度越大。【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小應同學反對小明的這種說法,理由是: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2)①小如圖乙所示,將燈泡L與LED并聯,此時燈泡L發光了,足以說明燈泡本身是正常的,沒有發生短路,因此:實驗一排除了小燈泡短路引起不發光的可能性。②根據實驗數據, 他們分析“LED燈亮而小燈泡L不亮”的可能原因是:LED燈的實際電功率遠大于燈泡L的實際電功率(LED燈的電阻遠大于小燈泡的電阻)(或小燈泡L的實際功率太?。?。31.【答案】BCA;AB【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鹽的性質及用途;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圖甲實驗操作順序為先打開止水夾,再通空氣,除去裝置內的二氧化碳,最后打開分液漏斗活塞來分析解答;(2)A.根據在稱量前先通一段時間空氣,可以除去錐形瓶內的二氧化碳來分析解答;B.根據反應結束在裝置C后抽氣一段時間,可以使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來分析解答;C.根據氫氧化鈉溶液不具有吸收性,不需要在裝置C后增加濃硫酸裝置來分析解答;D.根據氫氧化鈉溶液不具有吸收性,不需要在裝置B、C之間增加堿石灰裝置來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實驗要先打開止水夾,再通空氣,除去裝置內的二氧化碳,最后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則圖甲實驗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為BCA;(2)A.在稱量前先通一段時間空氣,可以除去錐形瓶內的二氧化碳,能排除裝置內原有空氣中CO2的干擾,故A正確;B.反應結束在裝置C后抽氣一段時間,可以使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能排除裝置內殘留CO2的干擾,故B正確;C.氫氧化鈉溶液不能吸收水,不需要在裝置C后增加濃硫酸裝置,故C錯誤;D.堿石灰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不需要在裝置B、C之間增加堿石灰裝置,故D錯誤故選AB。32.【答案】右;偏??;80g的秤砣;根據乙圖可知,;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相等,即刻度均勻。若選用5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不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若選用8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且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為;若選用40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且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為;不能滿足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相等且適當大一些的要求。;BD【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解析】【分析】 (1)桿秤相當于一個杠桿,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結合圖示分析判斷;(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結合桿秤的設計要求分析選擇作為秤砣的鉤碼;(3)為了提高自制桿秤的測量范圍,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逐一分析,選擇可行的措施。【解答】(1)①根據圖片可知,桿秤相當于一個杠桿,由圖知,提紐處為杠桿的支點,掛秤盤處到提紐處距離為l2,掛秤砣處到提紐處距離為l1,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有::則;l2和m秤砣一定,當秤盤上放置質量更大的被測物體稱量時,為使杠桿平衡,應增大l1的值,即秤砣應向右側移動。②如果秤砣生銹,秤砣質量增大,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知,測量同一物體的質量時,為使杠桿平衡,應減小l1的值,所以稱量結果將偏小。(2)根據乙圖可知,;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相等,即刻度均勻。若選用5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不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若選用8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且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為;若選用400g的鉤碼作為秤砣時,由表格數據知;故能滿足300g的最大測量值,且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為;不能滿足相鄰兩刻度之間的距離相等且適當大一些的要求。所以要滿足制作桿秤的要求,應選擇質量為80g的鉤碼作為秤砣最合適。(3)根據乙圖可知,,秤砣的質量一定。A.增加紙盤的質量,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m物減小,不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A不符合題意;B.換用更長的木條作為秤桿,可增大力臂l1最長,由可知,m物增大,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B符合題意;C.減小秤砣的質量,由可知,m物減小,不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C不符合題意;D.在原提紐左側增加新提紐,l2減小,l1最長增大,由可知,m物增大,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D符合題意;E.換用更細的秤桿,由可知,m物不變,不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E不符合題意;F.由可知,增加相鄰兩刻度的距離,m物不變,只是增大了分度值,不能增大桿秤最大測量值,故E不符合題意。故選BD。33.【答案】解:(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 泡沫塑料A受到水的浮力 :F浮A=G排=0.5kg×10N/kg=5N。(2)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可知,泡沫塑料A受到的繩子的拉力FA=F浮A-G=5N-4N=1N;繩子對B向下的拉力為FB=FA=1N,還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則浮子B受到的浮力為F浮=GB+FB=0.5N+1N=1.5N;浮子B的體積為。(3)航標燈靜上時滑動受到兩根繩子的拉力,繩子對A和B的拉力都為1N,所以繩子對滑輪的拉力大小為2N。【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 (1)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和重力公式得到泡沫塑料A受到水的浮力;(2)對A做受力分析得到A受到的繩子的拉力,對B做受力分析得到B受到的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到B排開水的體積即為B的體積。(3)對滑輪進行受力分析,計算出繩子對滑輪的拉力。34.【答案】125;部分;2.2;設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x=5g試劑中氫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為:×100%≈74.7%【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的數據的變化特點分析a的值;(2)根據氫氧化鈣易與空氣的中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鈣,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據此可判斷氫氧化鈣是否變質;(3)由表中的數據可知,第6次加入鹽酸的質量就等于錐形瓶增加的質量,說明了第5次加入的鹽酸已將碳酸鈣完全反應,則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150g+25g-172.8g=2.2g;(4)根據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由二氧化碳的求出碳酸鈣的質量,即可求出氫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窘獯稹浚?)由表中的數據可知,第1、2、4次加入鹽酸的質量就等于錐形瓶中增加的質量,所以第3次加入鹽酸后物質的質量就是2次錐形瓶中物質的質量再加上鹽酸的質量,故a的值為:100g+25g=125g;(2)由實驗數據和圖象可知,滴加鹽酸至100g時,開始時有二氧化碳生成,證明有碳酸鈣存在,之前滴加的鹽酸無現象,說明了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從而證明氫氧化鈣存在,據此得出該試劑已部分變質的結論;(3)由表中的數據可知,第6次加入鹽酸的質量就等于錐形瓶增加的質量,說明了第5次加入的鹽酸已將碳酸鈣完全反應,則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150g+25g-172.8g=2.2g;(4)根據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由二氧化碳的求出碳酸鈣的質量,進一步計算出該試劑中的氫氧化鈣的質量分數。35.【答案】;50℃;BC【知識點】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解析】【分析】(1) 由圖甲知控制電路是由熱敏電阻R1和滑動變阻器R2組成的串聯電路。由圖乙知當溫度降低時,熱敏電阻阻值增大,控制電路電阻增大,電流減小,電磁鐵磁性減弱,當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銜鐵在彈簧的作用下向上彈起,要使電熱絲開始工作,需要讓R0與銜鐵上的動觸點相連,上端的靜觸點與電源相連。(2)熱敏電阻R1與變阻器R2串聯,首先根據計算此時的總電阻,然后根據計算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最后根據圖乙確定恒溫箱的溫度。(3) 提高恒溫箱設定的溫度值會使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由歐姆定律知,當電流為60mA,銜鐵被吸下的條件不變時,R2也不變時,電路電阻減小,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要減??;當電流為60mA,銜鐵被吸下的條件不變時,根據歐姆定律和電阻的串聯判斷滑片移動的方向;當電流達到60mA時,電路如仍在加熱,需要減弱電磁鐵的磁性,可以適當減小電磁鐵線圈匝數。【解答】(1)根據乙圖可知,當溫度升高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會增大,它的磁場會增強,那么銜鐵會被吸下來,從而切斷加熱電路,因此加熱電路的兩個接頭應該與上面的兩個觸點相連,如下圖所示(2)當電磁繼電器線圈的電流達到60mA時,設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R01, 此時的總電阻為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由圖可知,熱敏電阻為100Ω時對應的溫度為50℃,即恒溫箱的溫度將穩定在50℃。(3)A、適當增大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會增大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從而增強電磁鐵的磁場,故A不合題意;B、適當減小電磁鐵線圈匝數,可以減弱電磁鐵的磁場強度,故B符合題意 ;C、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可以增大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從而減小電磁鐵的磁場強度,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C。36.【答案】輕度污染;非傳染性;酸雨;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樣品涂在精密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支持,電動汽車行駛中不產生任何尾氣,能有效減少燃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知識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空氣污染與保護;pH值的測量及方法;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表格信息進行分析;(2)根據PM2.5是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可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氣體交換,引發哮喘、支氣管炎等進行分析;(3)根據測量雨水酸堿度的操作進行分析;(4)根據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推知出氨氣和二氧化氮反應生成氮氣和水;根據電動汽車行駛中不產生任何尾氣,能有效減少燃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進行分析。【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杭州某日的空氣污染指數為109,恰好在101~150之間,可以判斷當天的空氣質量狀況是輕度污染;(2)PM2.5引發哮喘、支氣管炎等,不具有傳染性,屬于非傳染性疾?。?br/>(3)根據題意可知,大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增多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使用精密pH試紙(精度能達到0.1)測量雨水酸堿度的操作是: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樣品涂在精密pH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4)根據圖片可知,該反應是氨氣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氮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我支持這種觀點,電動汽車行駛中不產生任何尾氣,能有效減少燃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觀成實驗學校2023-2024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觀成實驗學校2023-2024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