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嚮瘜W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常德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嚮瘜W試題

資源簡介

湖南省常德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化學試題
1.(2025·常德模擬)自然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是化學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下列對應描述錯誤的是
選項 資源利用與開發 描述
A 高粱秸稈→燃料乙醇 纖維素水解最終生成了乙醇
B 乙烯 該過程發生了還原反應
C 石油→汽油 可通過催化裂化實現
D 青蒿→青蒿素 該過程涉及乙醚萃取、柱色譜分離等操作
A.A B.B C.C D.D
2.(2025·常德模擬)食品中二氧化硫殘留量的檢測:將一定質量食品樣品進行預處理,用適量溶液吸收釋放的二氧化硫氣體,再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生成的硫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檢測原理主要涉及兩種基本反應類型
B.為極性分子
C.若滴定終點時俯視滴定管讀數,會導致測定結果偏高
D.NaOH的電子式為
3.(2025·常德模擬)在實驗室中利用制備的原理: ,下列有關描述合理的是
A.加入少量氨水可提高制備速率
B.將加入到足量水中反應,可吸收akJ熱量
C.制備時加入大量的水,同時加熱,可得到更多的
D.增加固體的投入量可以提高其轉化率
4.(2025·常德模擬)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模擬侯氏制堿實驗 B.分離鐵粉和
C.鑒別和溶液 D.驗證Na與水反應放熱
A.A B.B C.C D.D
5.(2025·常德模擬)研究污染問題可有效促進生態文明發展。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工業上冶煉粗硅產生的廢氣CO,可回收合成甲醇
B.工業上可用溴水除去廢水中的苯酚
C.常溫下,的含的土壤浸出液中,的數目為
D.將汽車尾氣中NO和CO轉化為無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6.(2025·常德模擬)某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偽立方體金屬有機籠c”設計,其設計如圖(a→c)。d是可容納在c的空腔中的陰離子,其容納在c中的作用力與冠醚識別堿金屬離子的作用力相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c的過程中發生了加成、消去反應
B.a在催化劑條件下與發生加成反應,最多可消耗
C.d為負一價的陰離子,容納在c的空腔中可構成超分子
D.b在一定條件下可與酸發生反應
7.(2025·常德模擬)黃鐵礦()作為電子供體的自養反硝化技術是處理低碳氮廢水的一種潛力巨大的處理技術。氧化與反硝化耦合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整個反應過程中涉及的還原劑只有
B.可用鐵氰化鉀溶液檢驗反應過程中的
C.整個反應過程中,最多提供15mol電子
D.參與“反硝化”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8.(2025·常德模擬)在煙火氣息里探索是化學人的樂趣。某興趣小組為測定面包膨松劑中碳酸氫銨(雜質受熱不分解)的含量,設計了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連接好裝置,關閉K,擠壓打氣球數次,小氣球不斷增大,停止鼓氣后小氣球大小保持不變,則說明氣密性良好
B.確保氣密性良好后,方可取下氣密性檢測專用儀器,立即點燃酒精燈進行實驗
C.若根據裝置C增重計算,則裝置D可省略
D.實驗前、后均應打開K并通入,否則均可導致結果偏大
9.(2025·常德模擬)研究發現,可通過選擇不同的陰陽離子組合或改變陰陽離子的結構來調控離子液體的性質。X為某有機陽離子,Y為某無機陰離子,X、Y的結構如圖所示。Y中所含A、C、B、D、E元素均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D的核外電子排布中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與的空間構型均為平面三角形
B.可通過改變X中烷基的長度調節離子液體的熔沸點
C.第一電離能:
D.可依據等濃度C、E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pH大小判斷C、E非金屬性的強弱
10.(2025·常德模擬)金屬冶煉所產生的酸污水中的As元素可采用亞鐵鹽石灰法以形式去除,其簡化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若采用三根壓縮空氣管直接將空氣通入氧化槽內液體中,回用水發綠;改進后的氧化槽布氣管結構如圖2所示,盲板的作用為堵塞氣體,使壓縮空氣只能從底部開口區逸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和過程的離子方程式為:
B.廢渣的成分為
C.改進后的氧化工藝目的是為了氧化更充分
D.回用水可用于配制石灰乳,也可直接排放
11.(2025·常德模擬)銳鈦礦()的光催化活性較高,其晶胞結構為A,有4個位于面上,晶胞中每個被6個包圍構成八面體,晶體缺陷結構在促進電荷轉移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B為銳鈦礦某缺陷晶胞結構。圖C為純不同種類缺陷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晶胞中的配位數為3
B.Ti的價電子排布式為
C.氧缺陷可用表示,則B中的
D.圖C中a為空穴,可使用NaH在一定條件下處理得到
12.(2025·常德模擬)在HF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可獲得白色固體,其可能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表示電子對的轉移,圖中僅呈現出微粒的部分價電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過程總反應可表示為:
B.該過程中有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
C.該過程涉及極性鍵的斷裂與形成
D.測得為正八面體結構,則其中一個F被取代所得結構只有一種
13.(2025·常德模擬)電催化還原技術是電鍍廢水的一種新型處理方法。某科研團隊以銅、鉑和鍍銅廢水構建電催化還原體系(如圖所示),處理含的鍍銅廢水,同時回收氨和銅資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對處理后的銅片清洗、干燥和稱量,發現銅片質量增加,可能是銅片上析出了銅單質
B.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C.膜M為陽離子交換膜
D.當有0.8mol電子通過導線時,若全部逸出,理論上可回收的質量一定少于1.7g
14.(2025·常德模擬)向盛有500mL蒸餾水的燒杯中加入和固體,固體全部溶解(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將溶解后溶液持續加熱,出現白色沉淀,其過程中的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已知:常溫下,的電離平衡常數,的溶度積常數,為易溶于水的弱電解質,存在三步電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混合后溶液未出現白色沉淀是由于pH太小
B.常溫下,反應的平衡常數:
C.常溫下,與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發生了劇烈的雙水解
D.a點溶液中存在:
15.(2025·常德模擬)焦爐煤氣主要成分為、CO,還含有一定濃度的HCN和等氣態污染物。HCN的沸點為26℃。真空碳酸鉀法可實現經濟高效脫除、HCN和,但此法不可避免會產生含高濃度、的堿性廢液。某科研團隊對廢液中的濃度進行了檢測,檢測過程如下:
步驟1 “組裝裝置”:按圖1所示連接好裝置,將導管插入含有溶液的比色管中。
步驟2 “預處理”:量取5mL廢液于燒杯中,用蒸餾水稀釋至200mL后轉入到燒瓶中。在燒瓶內加入溶液和溶液,并用稀磷酸調節溶液pH后蓋好瓶塞,打開冷凝水開始蒸餾。蒸餾完成后,將餾出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為12,并定容至100mL,待測。
步驟3 “滴定”:取20mL“預處理”后待測液于錐形瓶中,加入2-3滴指示劑,用0.01mol/L硝酸銀溶液滴定至終點,進行平行實驗2-3次,消耗硝酸銀溶液的平均體積為。同理,用20mL蒸餾水以相同方式做空白對照,進行平行實驗2-3次,消耗硝酸銀溶液的平均體積為。
步驟4 “數據處理”。
已知1:不同金屬離子與反應的溶解平衡常數和與反應的穩定常數
離子 沉積平衡 配位平衡
已知2:溶液中、HCN的分配與pH值的關系
pH 1 3 5 6 7 9 11 13
0 0 0 0.04 0.41 29 97.6 99.98
(1)沸點低,易液化,故液氨常用作   。
(2)圖中蛇形冷凝管進水口為   (填“e”或“f”),此實驗使用蛇形而不使用球形冷凝管的原因為   。
(3)“步驟2”中,加入溶液更有利于HCN蒸出,加入溶液的作用是   ;用稀磷酸調節溶液pH的范圍為   。
(4)若將“步驟2”改為向5mL廢液中加入過量的,過濾,將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為12,并定容至100mL,再進行“步驟3”測定的濃度,測得的濃度偏小,產生此誤差的原因為   (用離子反應方程式表示,已知)。
(5)該廢液中的濃度為   mg/L(用含的式子表示,結果須化簡)。
16.(2025·常德模擬)鈀(Pd)是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等領域應用廣泛的稀有金屬。以下是從鎳陽極泥中回收鈀及其他貴金屬的工藝流程:
已知:“酸浸”中浸出液的主要成分為;金屬被提煉過程中伴隨有大量氣泡,會形成類似海綿的孔隙結構。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時,為提高浸出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回答兩點);寫出“酸浸”時單質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樹脂吸附”中,若浸出液經過陰離子交換樹脂的流速過快會導致貴金屬的提取率   (填“增大”、“減小”、“不變”)。
(3)“王水溶解”中,體現了硝酸的   性;此步驟存在的缺點是   。
(4)“萃取”可實現從水層轉移到有機層,“反萃取”中加入草酸銨的作用是   。
(5)硫脲[]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氮原子具有較強的配位能力,能與鈀離子形成穩定的配合物,從而將鈀離子從樹脂上解吸下來,則在配合物中硫、氮作為配位原子采取的雜化方式分別為   。
(6)已知某批鎳陽極泥中鈀的含量為0.5%,經過“浸出、吸附”后,陰離子樹脂對鈀的吸附率為90%。若使用該鎳陽極泥0.1t,理論上吸附在樹脂上的鈀元素的質量為   g。
17.(2025·常德模擬)羅格列酮(F)是一種抗糖尿病藥物,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已知:++H2O(、、、為烴基或氫)
回答下列問題:
(1)C的名稱為   ,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
(2)D()中鍵角   (填“>”或“=”或“<”),E→F反應類型為   。
(3)寫出D→E的化學方程式   。
(4)B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結構簡式   。
①遇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
②核磁共振氫譜圖顯示有4組峰,峰面積比為
(5)請結合上述流程,設計以為原料制備的路線   (其他試劑任選)。
18.(2025·常德模擬)含氯有機物在自然環境中具有長期殘留性和高毒性。
Ⅰ.“催化還原脫氯法”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環境修復方法,主要分為“直接脫氯”和“間接脫氯”兩大類。
(1)間接脫氯“光催化加氫脫氯”為典型的間接脫氯法,可在溫和條件下有效降解含氯有機物,而不產生氯化副產物?!肮獯呋託涿撀取钡牡谝徊綖樗幕罨海鐖D為不同催化劑條件下水分子解離成的反應機理。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水的活化分兩步完成
B.使用催化劑,活化放出的熱量比使用催化劑多
C.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會自發地解離成
②已知鍵的鍵能為,解離一個水分子[]理論上需消耗________J能量。(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直接脫氯還原鐵脫氯機理:(R-為烴基),隨著反應進行,鐵表面附著一層紅褐色固體,使脫氯效率下降,生成紅褐色固體的原因是________。
Ⅱ.某科研團隊以三氯乙烯(TCE)為核心物質進行脫氯機理研究。
(3)利用TCE測試催化劑的活性 以TCE測試、和三種不同催化劑的“加氫脫氯活性”(如圖所示)。已知。t表示光照時間,、c分別為光照t秒前、后TCE的濃度,k為常數。根據圖中數據,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劑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已知:,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利用生物電化學系統降解TCE降解裝置如圖所示。電極A為________(填“陰極”或“陽極”);TCE生成順式DCE(順-二氯乙烯)的電極方程式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氧化還原反應;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多糖的性質和用途;分液和萃取
【解析】【解答】A.高梁秸稈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屬于多糖,水解的最終產時葡萄糖,A錯誤;
B.乙烯發生了加氫去氧的反應,屬于還原反應,B正確;
C.石油→汽油,催化裂化可以增加輕質油的產量,C正確;
D.青蒿→青蒿素涉及有機物的提取過程,制備過程中,涉及乙醚萃取、柱色譜分離等操作,D正確;
故選A。
【分析】A.纖維素是多糖,最終水解得到葡萄糖;
B.二氧化碳生成乙烯的過程中,增加氫原子,氧原子失去;
C.石油裂化得到汽油;
D.我國屠呦呦等科學家使用乙醚從中藥中萃取并用柱色譜分離得到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
2.【答案】C
【知識點】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化學基本反應類型;酸(堿)式滴定管的使用
【解析】【解答】A.雙氧水氧化二氧化硫時發生反應,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發生復分解反應,涉及化合反應和復分解反應兩種基本反應類型,A正確;
B.過氧化氫的結構是呈現書本形狀:,分子內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是極性分子,B正確;
C.俯視滴定管讀數會導致讀數偏小,從而使得計算出的滴定體積偏小,測定結果偏低,C錯誤;
D.氫氧化鈉是離子化合物,由和構成,其電子式為,D正確;
故選C。
【分析】檢測過程中, 氧化二氧化硫,發生反應,再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生成的硫酸,根據標準溶液的量,計算食品中二氧化硫殘留量。
3.【答案】C
【知識點】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解析】【解答】A.加入少量氨水,氨水會與生成的HCl反應,HCl濃度降低,根據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平衡會正向移動,但這是影響平衡移動,并非提高反應速率,而對于該反應,氨水與HCl反應,不會直接使反應物SbCl3和H2O的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或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所以不能提高制備速率,A錯誤;
B.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將2mol加入到足量水中反應,反應不能進行完全,所以吸收的熱量小于a kJ,B錯誤;
C.制備時加入大量的水,使得,平衡正移;同時加熱,因為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可得到更多的,C正確;
D. 增加固體的投入量,對化學平衡無影響,不能提高其轉化率,D錯誤;
故選C。
【分析】A.氨水會與HCl反應,使反應的平衡正向移動;
B.可逆反應不能完全反應;
C.增加反應物水的量,加熱,平衡均正向移動;
D.加入固體不影響平衡。
4.【答案】D
【知識點】純堿工業(侯氏制堿法);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鐵的化學性質;探究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
【解析】【解答】A.氨氣極易溶于水,通入氨氣時應該注意防倒吸,因此氨氣應用右邊通入,A錯誤;
B.鐵粉與碘單質在加熱條件下會反應生成FeI2,該實驗不能分離鐵粉和,B錯誤;
C.和溶液都能和Ca(OH)2溶液反應生成CaCO3沉淀,該實驗不能鑒別和溶液,C錯誤;
D.Na與水反應放熱,大試管中的氣體受熱膨脹,U形管左側液面下降,右側液面上升,D正確;
故選D。
【分析】A.氨氣極易溶于水;
B.鐵能與碘反應;
C.和溶液都能和Ca(OH)2溶液反應生成CaCO3沉淀;
D.鈉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熱。
5.【答案】A
【知識點】pH的簡單計算;化學與環境保護(酸雨防止、廢水處理)
【解析】【解答】A.工業上可用CO為原料,發生以下反應:合成甲醇,因此將冶煉粗硅產生的CO回收用于合成甲醇是可行的,A正確;
B.溴水和苯酚反應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可能無法有效分離,且加入過量溴水會引入溴離子,增加廢水含鹽量和處理難度,B錯誤;
C.常溫下,的含的土壤浸出液中,的數目為,C錯誤;
D.該方程式原子不守恒,正確的方程式為:,D錯誤;
故選A。
【分析】A.一氧化碳與氫氣一定條件下反應可制取甲醇;
B.溴水與苯酚反應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
C.根據Kw計算;
D.該方程式原子不守恒。
6.【答案】B
【知識點】物質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加成反應;消去反應;超分子
【解析】【解答】A.a中醛基與b中氨基發生加成反應生成-NH-CH(OH)-,再發生消去反應生成-N=CH-,故A正確;
B.沒有明確a的量,不能計算消耗氫氣的量,故B錯誤;
C.d為+3價B與4個氯苯基結合,顯負一價,d容納在c中的作用力與冠醚與堿金屬離子的作用力相似,可知d容納在c的空腔中可構成超分子,故C正確;
D.b中N原子能與H+形成配位鍵,具有堿性,b在一定條件下可與酸發生反應,故D正確;
故選B。
【分析】A.a中氨基與b中醛基先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的羥基再發生消去反應形成碳氮雙鍵;
B.a中苯環、萘環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
C.d是可容納在c的空腔中的陰離子,其容納在c中的作用力與冠醚識別堿金屬離子的作用力相似;
D.b中氮原子含有孤電子對,能與酸反應。
7.【答案】A
【知識點】氧化還原反應
【解析】【解答】A.加入鐵離子溶解生成,該過程離子方程式為:,生成了亞鐵離子,亞鐵離子最終被氧化為氫氧化鐵,則也為還原劑,A項錯誤;
B.鐵氰化鉀與反應生成藍色沉淀,則可用鐵氰化鉀溶液檢驗反應過程中的,B項正確;
C.在該過程中作為還原劑,被氧化,失去電子,最終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硫酸根離子,鐵元素從+2價升至+3價,硫元素從-1價升至+6價,則最多提供15mol電子,C項正確;
D.參與“反硝化”是與硝酸根離子反應,生成氮氣和硫酸根的過程,離子反應方程式為:,D項正確;
故選A。
【分析】A.該過程中,被氧化為氫氧化鐵,也是還原劑;
B.鐵氰化鉀與反應生成藍色沉淀;
C.最終轉化為氫氧化鐵沉淀和硫酸根;
D.參與“反硝化”發生反應。
8.【答案】A
【知識點】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檢查;化學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探究物質的組成或測量物質的含量
【解析】【解答】A.連接好裝置,關閉K,擠壓大氣球數次,小氣球不斷增大,停止鼓氣后,小氣球大小保持不變,說明裝置內壓強不變,可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A正確;
B.要先通入氮氣排出裝置內的空氣再點燃酒精燈進行實驗,B錯誤;
C.若省略裝置D,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會進入裝置C,導致測量結果偏大,C錯誤;
D.實驗前、后均應打開K并通入,實驗前將空氣趕走,實驗后將生成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驅趕進B、C裝置,否則吸收不充分均可導致結果偏小,D錯誤;
故選A。
【分析】連接好裝置,該裝置涉及氣體,因此需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根據該裝置的特點,關閉K,擠壓大氣球數次,小氣球不斷增大,停止鼓氣后小氣球大小保持不變,說明裝置內壓強不變,進而可說明氣密性良好,通入氮氣排出裝置內的空氣,點燃酒精燈,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裝置B中用堿石灰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過裝置C吸收氨氣,氨氣極易溶于水,C裝置左側進氣管具有防倒吸的作用,裝置C增加的重量即為氨氣的重量,根據差量法可計算氨氣的質量,進而計算碳酸氫銨的含量,裝置D中的堿石灰用于吸收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干擾試驗。
9.【答案】D
【知識點】元素電離能、電負性的含義及應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
【解析】【解答】A.為,中心S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采用雜化,無孤對電子,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為,中心N原子價層電子對數為,采用雜化,無孤對電子,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A項正確;
B.對于離子液體,改變烷基鏈會改變分子間作用力,熔沸點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可通過改變X中烷基的長度調節離子液體的熔沸點,B項正確;
C.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向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N的2p電子半滿為較穩定結構,其第一電離能大于相鄰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則第一電離能:,即 ,C項正確;
D.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硝酸,E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硫酸,硝酸為一元酸、硫酸為二元酸,等濃度水化物的pH大小,不能判斷C、E非金屬性的強弱,D項錯誤;
故選D。
【分析】D的核外電子排布中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Y中B形成2個共價鍵,E形成6個共價鍵,可知B為O元素、E為S元素;A形成4個共價鍵、D形成1個共價鍵,結合原子序數可知,A為C元素、D為F元素、C為N元素。
10.【答案】C
【知識點】鐵鹽和亞鐵鹽的相互轉變;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解析】【解答】A.石灰乳應寫化學式,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故A錯誤;
B.由分析可知,廢渣的主要成分為砷酸鐵、硫酸鈣,故B錯誤;
C.由圖可知,改進后的氧化工藝有利于增大壓縮空氣中氧氣與中和液的充分接觸,將溶液中的亞砷酸完全轉化為砷酸鐵沉淀,故C正確;
D.由分析可知,綠色的回用水中含有亞鐵離子,不能配制石灰乳,若直接排放會造成水污染,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向含有H3AsO3的酸性廢水中加入石灰乳中和,將中和液通入氧化槽中,再加入硫酸亞鐵和空氣氧化,發生反應得到 ,同時鈣離子結合硫酸根離子得到硫酸鈣,因此廢渣中還含有硫酸鈣等,回用水發綠,說明含有亞鐵離子。
11.【答案】D
【知識點】晶胞的計算
【解析】【解答】A.晶胞中每個被6個包圍構成八面體,配位數為6,根據化學式,A晶胞中的配位數為3,A正確;
B.Ti位于第四周期第ⅣB族,價電子排布式為,B正確;
C.晶胞結構為A,有4個位于面上,1個位于體心,8個位于頂點,故每個晶胞含4個8個,現缺少一個,故氧缺陷可用表示,,則B中的,C正確;
D.a為空穴,失去,相當于Ti化合價升高,需要加氧化劑,NaH具有強還原性,可將Ti4+還原為Ti3+,D錯誤;
故選D。
【分析】A.由圖可知,該晶胞中每個被6個包圍構成八面體;
B.T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ⅣB族;
C.根據均攤法計算;
D.NaH可將Ti4+還原為Ti3+。
12.【答案】B
【知識點】共價鍵的形成及共價鍵的主要類型;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
【解析】【解答】A.由圖可知,該過程中和HF、反應生成,總反應可表示為:,A正確;
B.該過程中沒有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B錯誤;
C.該過程涉及H-F極性鍵的斷裂與Sb-F極性鍵的形成,C正確;
D.為正八面體結構 ,則其中只有一種F,其中一個F被取代所得結構只有一種,D正確;
故選B。
【分析】A. 在HF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可獲得白色固體 ,發生的反應為;
B.該過程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始終不變;
C.同種原子之間形成非極性鍵,不同種原子間形成極性鍵;
D.為正八面體結構,則6個F等效。
13.【答案】D
【知識點】電解池工作原理及應用
【解析】【解答】A.可能在銅電極得電子發生反應:,生成銅,A正確;
B.在陰極上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電極方程式為:,B正確;
C.陰極區生成,為了平衡電荷,陽極區的陽離子需要通過膜M向陰極區移動,所以膜M為陽離子交換膜,C正確;
D.由可知,當有0.8mol電子通過導線時,生成0.1mol,若全部逸出,理論上生成氨氣的質量為,同時放電也會釋放出,所以理論上可回收的質量一定大于1.7g,D錯誤;
故選D。
【分析】 處理含的鍍銅廢水,同時回收氨和銅資源,則Cu電極上銅離子還原得到Cu單質,發生還原反應,為陰極,電極反應式為,,Pt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為陽極,電極反應式為。
14.【答案】B
【知識點】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解析】【解答】A.向盛有500mL蒸餾水的燒杯中加入和固體,溶液中≈=0.03mol/L,pH=5.8時,c(OH-)=,此時溶液中Qc= c(Al3+)c3(OH-)=3×10-26.6>,然而此時沒有沉淀生成,說明不是由于pH太小,A錯誤;
B.常溫下,反應的平衡常數:==,B正確;
C.常溫下,和固體混合后,固體全部溶解,沒有沉淀,說明不能共存的原因不是雙水解,而是生成了,即與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生成了弱電解質,C錯誤;
D.向盛有500mL蒸餾水的燒杯中加入,n()=,為易溶于水的弱電解質,存在三步電離,根據物料守恒:,D錯誤;
故選B。
【分析】A.當Qc>Ksp時有沉淀生成;
B.根據計算;
C. 水解會生成氫氧化鋁沉淀;
D.根據物料守恒分析。
15.【答案】(1)制冷劑
(2)e;因HCN的沸點較低,不易冷凝,蛇形冷凝管接觸面積大,冷凝更充分
(3)除去廢液中的;
(4)
(5)
【知識點】中和滴定;探究物質的組成或測量物質的含量
【解析】【解答】(1)NH3沸點低,易液化,液氨汽化吸熱,故液氨常用作制冷劑。
(2)蛇形冷凝管進水口為e,此實驗使用蛇形冷凝管而不使用球形冷凝管的原因是HCN的沸點較低,不易冷凝,蛇形冷凝管接觸面積大,冷凝更充分。
(3)“步驟2”中,加入溶液更有利于HCN蒸出,加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S2-,根據已知信息2的表格可知,為使HCN被蒸出,用稀磷酸調節溶液pH的范圍為pH≤5。
(4)若將“步驟2”改為向5mL廢液中加入過量的,過濾,將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為12,并定容至100mL,再進行“步驟3”測定的濃度,測得的濃度偏小,產生此誤差的原因為,該反應的,即反應能夠發生。
(5)根據題意有關系式:,則20mL“預處理”后待測液中,的物質的量為,故原5mL該廢液中的濃度為。
【分析】(1)液氨汽化吸熱;
(2)蛇形冷凝管的接觸面積更大,HCN的沸點較低,不易冷凝;
(3)為使HCN被蒸出,用稀磷酸調節溶液pH的范圍為pH≤5;
(4) 能與 發生反應 ;
(5)根據計算。
(1)NH3沸點低,易液化,故液氨常用作制冷劑。
(2)圖中蛇形冷凝管進水口為e,此實驗使用蛇形冷凝管而不使用球形冷凝管的原因是HCN的沸點較低,不易冷凝,蛇形冷凝管接觸面積大,冷凝更充分。
(3)“步驟2”中,加入溶液更有利于HCN蒸出,加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S2-,根據已知信息2的表格可知,為使HCN被蒸出,用稀磷酸調節溶液pH的范圍為pH≤5。
(4)若將“步驟2”改為向5mL廢液中加入過量的,過濾,將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為12,并定容至100mL,再進行“步驟3”測定的濃度,測得的濃度偏小,產生此誤差的原因為,該反應的,即反應能夠發生。
(5)根據題意有關系式:,則20mL“預處理”后待測液中,的物質的量為,故原5mL該廢液中的濃度為。
16.【答案】(1)升高溫度、適當增大反應物濃度、攪拌等;
(2)減小
(3)強氧化;王水會產生氮氧化物等污染性氣體,污染環境
(4)作還原劑,并在反應過程中提供氣體便于形成海綿金
(5)
(6)450
【知識點】常見金屬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綜合應用;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
【解析】【解答】(1)升高溫度能加快離子運動速率,增大鹽酸濃度可增加反應物濃度,攪拌能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延長酸浸時間可使反應更充分,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浸出效率;酸浸時,Pd被氧化,Pd從0價升高到 + 2價,中Cl從 + 5價降低到-1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浸出液經過陰離子交換樹脂的流速過快,浸出液中的貴金屬離子與樹脂接觸時間不足,不能充分被樹脂吸附,會導致貴金屬的提取率減小 。
(3)王水溶解過程中,硝酸將金屬氧化,體現了硝酸的強氧化性;王水溶解過程中會產生氮氧化物等污染性氣體,污染環境。
(4)草酸銨具有還原性,能將還原為Au,因此草酸銨作還原劑,并在反應過程中提供氣體便于形成海綿金。
(5)硫脲的結構式為,硫原子形成1個鍵,還有2對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時,能提供2對孤電子對,價層電子對數為3,采取雜化;氮原子形成3個鍵,還有1對孤電子對 ,形成配位鍵時,能提供1對孤電子對,價層電子對數為4,采取雜化。
(6),鎳陽極泥中鈀的含量為,則鈀的質量為,陰離子樹脂對鈀的吸附率為,所以理論上吸附在樹脂上的鈀元素的質量為。
【分析】鎳陽極泥中加入氯酸鈉和鹽酸酸浸,過濾,分離出浸出渣,得到含、、等的浸出液,浸出液經樹脂吸附使貴金屬離子富集于樹脂,再用硫脲和鹽酸解吸,之后加入鋅粉置換得到貴泥,貴泥經王水溶解后,通過萃取、反萃取分離金,最后對萃余液濃縮等操作,分別獲取海綿鉑和海綿鈀 。
(1)升高溫度能加快離子運動速率,增大鹽酸濃度可增加反應物濃度,攪拌能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延長酸浸時間可使反應更充分,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浸出效率;
酸浸時,Pd被氧化,Pd從0價升高到 + 2價,中Cl從 + 5價降低到-1價,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化學方程式,化學方程式為。
(2)若浸出液經過陰離子交換樹脂的流速過快,浸出液中的貴金屬離子與樹脂接觸時間不足,不能充分被樹脂吸附,會導致貴金屬的提取率減小 。
(3)王水溶解過程中,硝酸將金屬氧化,體現了硝酸的強氧化性;王水溶解過程中會產生氮氧化物等污染性氣體,污染環境。
(4)作還原劑,并在反應過程中提供氣體便于形成海綿金。
(5)硫脲的結構式為,硫原子形成1個鍵,還有2對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時,能提供2對孤電子對,價層電子對數為3,采取雜化;氮原子形成3個鍵,還有1對孤電子對 ,形成配位鍵時,能提供1對孤電子對,價層電子對數為4,采取雜化。
(6),鎳陽極泥中鈀的含量為,則鈀的質量為,陰離子樹脂對鈀的吸附率為,所以理論上吸附在樹脂上的鈀元素的質量為。
17.【答案】(1)對氟苯甲醛或4-氟苯甲醛;醚鍵、醛基
(2)>;還原反應
(3)++H2O
(4)、
(5)
【知識點】有機物的合成;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
【解析】【解答】(1)C的結構簡式為,其名稱為對氟苯甲醛或4-氟苯甲醛;結合D的結構簡式可知,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醚鍵、醛基;
(2)兩處N、O原子雜化類型相同,O的孤對電子數多于N,孤對電子數越多,對成鍵電子對的斥力越大,導致其鍵角越小,故鍵角:>;E中碳碳雙鍵變為單鍵,屬于“加氫”的反應,反應類型為還原反應;
(3)D→E的反應先發生醛基的加成反應,生成的羥基再發生消去反應,則化學方程式為++H2O;
(4)B的結構簡式為:,遇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說明結構中含有酚羥基,則結構除了苯環和酚羥基外,還剩余2個氮原子,2個碳原子,核磁共振氫譜圖顯示有4組峰,峰面積比為6:4:1:1,說明結構中含有兩個對稱的甲基、兩個對稱的氨基,則滿足條件的結構簡式為、;
(5)先發生氧化反應生成,兩分子發生已知信息的反應生成,發生還原反應得到目標產物,故合成路線為:。
【分析】與發生取代反應生成,與發生已知反應生成,與發生已知反應生成E,結合E的分子式可知,E的結構簡式為,被還原得到產物F。
(1)C的結構簡式為:,習慣命名法為:對氟苯甲醛,系統命名法為:4-氟苯甲醛;結合D的結構簡式可知,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醚鍵、醛基;
(2)兩處N、O原子雜化類型相同,O的孤對電子數多于N,孤對電子數越多,對成鍵電子對的斥力越大,導致其鍵角越小,故鍵角:>;由分析可知,E中碳碳雙鍵變為單鍵,屬于“加氫”的反應,反應類型為還原反應;
(3)結合已知信息可知,D→E的反應先發生醛基的加成反應,生成的羥基再發生消去反應,則化學方程式為++H2O;
(4)B的結構簡式為:,遇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說明結構中含有酚羥基,則結構除了苯環和酚羥基外,還剩余2個氮原子,2個碳原子,核磁共振氫譜圖顯示有4組峰,峰面積比為6:4:1:1,說明結構中含有兩個對稱的甲基、兩個對稱的氨基,則滿足條件的結構簡式為、;
(5)先發生氧化反應生成,兩分子發生已知信息的反應生成,發生還原反應得到目標產物,故合成路線為:。
18.【答案】(1) C
(2) 生成的易被空氣氧化成,隨著反應進行,pH不斷增大,會轉化為
(3) 0.021
(4) 陽極 H++ClHC=CCl2+2e-+Cl-
【知識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化學平衡轉化過程中的變化曲線;化學平衡的計算;電解池工作原理及應用
【解析】【解答】(1)①A.由圖1可知使用催化劑分三步完成,生成和,A錯誤;
B.水活化為,圖1中在兩種催化劑條件下生成的是和,且催化劑不影響反應熱,B錯誤;
C.使用催化劑水變為后相對能量不變即可解離成和,說明吸附在催化劑表面后可自發解離,C正確;
選C。
②解離一個水分子理論上消耗的能量就是斷開一個水分子中的一個氫氧鍵所消耗的能量,的鍵能為,解離一個水分子理論上消耗的能量為;
(2)生成的亞鐵離子易被空氣氧化成鐵離子,由直接脫氯還原鐵脫氯機理可知,隨著反應進行氫離子被消耗,pH不斷增大,會轉化為,從而生成紅褐色固體;
(3)①由圖可知單位時間內使用催化劑最小,即光照后TCE的濃度最低,故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②,;
(4)三氯乙烯得電子生成順-二氯乙烯,故B極發生還原反應為陰極,A為陽極;B極的電極反應為H++ClHC=CCl2+2e-+Cl-。
【分析】(1)①結合圖示反應機理分析;
②根據O-H鍵的鍵能和解離一個水分子所需能量進行計算;
(2)該紅褐色固體是氫氧化鐵;
(3)根據 計算不同催化劑的活性;
(4)電極B上,TCE發生還原反應得到DCE,最終轉化為VC,則電極B為陰極,電極A為陽極。
1 / 1湖南省常德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嚮瘜W試題
1.(2025·常德模擬)自然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是化學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下列對應描述錯誤的是
選項 資源利用與開發 描述
A 高粱秸稈→燃料乙醇 纖維素水解最終生成了乙醇
B 乙烯 該過程發生了還原反應
C 石油→汽油 可通過催化裂化實現
D 青蒿→青蒿素 該過程涉及乙醚萃取、柱色譜分離等操作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識點】氧化還原反應;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多糖的性質和用途;分液和萃取
【解析】【解答】A.高梁秸稈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屬于多糖,水解的最終產時葡萄糖,A錯誤;
B.乙烯發生了加氫去氧的反應,屬于還原反應,B正確;
C.石油→汽油,催化裂化可以增加輕質油的產量,C正確;
D.青蒿→青蒿素涉及有機物的提取過程,制備過程中,涉及乙醚萃取、柱色譜分離等操作,D正確;
故選A。
【分析】A.纖維素是多糖,最終水解得到葡萄糖;
B.二氧化碳生成乙烯的過程中,增加氫原子,氧原子失去;
C.石油裂化得到汽油;
D.我國屠呦呦等科學家使用乙醚從中藥中萃取并用柱色譜分離得到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
2.(2025·常德模擬)食品中二氧化硫殘留量的檢測:將一定質量食品樣品進行預處理,用適量溶液吸收釋放的二氧化硫氣體,再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生成的硫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檢測原理主要涉及兩種基本反應類型
B.為極性分子
C.若滴定終點時俯視滴定管讀數,會導致測定結果偏高
D.NaOH的電子式為
【答案】C
【知識點】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化學基本反應類型;酸(堿)式滴定管的使用
【解析】【解答】A.雙氧水氧化二氧化硫時發生反應,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發生復分解反應,涉及化合反應和復分解反應兩種基本反應類型,A正確;
B.過氧化氫的結構是呈現書本形狀:,分子內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是極性分子,B正確;
C.俯視滴定管讀數會導致讀數偏小,從而使得計算出的滴定體積偏小,測定結果偏低,C錯誤;
D.氫氧化鈉是離子化合物,由和構成,其電子式為,D正確;
故選C。
【分析】檢測過程中, 氧化二氧化硫,發生反應,再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生成的硫酸,根據標準溶液的量,計算食品中二氧化硫殘留量。
3.(2025·常德模擬)在實驗室中利用制備的原理: ,下列有關描述合理的是
A.加入少量氨水可提高制備速率
B.將加入到足量水中反應,可吸收akJ熱量
C.制備時加入大量的水,同時加熱,可得到更多的
D.增加固體的投入量可以提高其轉化率
【答案】C
【知識點】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解析】【解答】A.加入少量氨水,氨水會與生成的HCl反應,HCl濃度降低,根據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平衡會正向移動,但這是影響平衡移動,并非提高反應速率,而對于該反應,氨水與HCl反應,不會直接使反應物SbCl3和H2O的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或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所以不能提高制備速率,A錯誤;
B.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將2mol加入到足量水中反應,反應不能進行完全,所以吸收的熱量小于a kJ,B錯誤;
C.制備時加入大量的水,使得,平衡正移;同時加熱,因為反應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可得到更多的,C正確;
D. 增加固體的投入量,對化學平衡無影響,不能提高其轉化率,D錯誤;
故選C。
【分析】A.氨水會與HCl反應,使反應的平衡正向移動;
B.可逆反應不能完全反應;
C.增加反應物水的量,加熱,平衡均正向移動;
D.加入固體不影響平衡。
4.(2025·常德模擬)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模擬侯氏制堿實驗 B.分離鐵粉和
C.鑒別和溶液 D.驗證Na與水反應放熱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識點】純堿工業(侯氏制堿法);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鐵的化學性質;探究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
【解析】【解答】A.氨氣極易溶于水,通入氨氣時應該注意防倒吸,因此氨氣應用右邊通入,A錯誤;
B.鐵粉與碘單質在加熱條件下會反應生成FeI2,該實驗不能分離鐵粉和,B錯誤;
C.和溶液都能和Ca(OH)2溶液反應生成CaCO3沉淀,該實驗不能鑒別和溶液,C錯誤;
D.Na與水反應放熱,大試管中的氣體受熱膨脹,U形管左側液面下降,右側液面上升,D正確;
故選D。
【分析】A.氨氣極易溶于水;
B.鐵能與碘反應;
C.和溶液都能和Ca(OH)2溶液反應生成CaCO3沉淀;
D.鈉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熱。
5.(2025·常德模擬)研究污染問題可有效促進生態文明發展。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工業上冶煉粗硅產生的廢氣CO,可回收合成甲醇
B.工業上可用溴水除去廢水中的苯酚
C.常溫下,的含的土壤浸出液中,的數目為
D.將汽車尾氣中NO和CO轉化為無害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A
【知識點】pH的簡單計算;化學與環境保護(酸雨防止、廢水處理)
【解析】【解答】A.工業上可用CO為原料,發生以下反應:合成甲醇,因此將冶煉粗硅產生的CO回收用于合成甲醇是可行的,A正確;
B.溴水和苯酚反應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可能無法有效分離,且加入過量溴水會引入溴離子,增加廢水含鹽量和處理難度,B錯誤;
C.常溫下,的含的土壤浸出液中,的數目為,C錯誤;
D.該方程式原子不守恒,正確的方程式為:,D錯誤;
故選A。
【分析】A.一氧化碳與氫氣一定條件下反應可制取甲醇;
B.溴水與苯酚反應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
C.根據Kw計算;
D.該方程式原子不守恒。
6.(2025·常德模擬)某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偽立方體金屬有機籠c”設計,其設計如圖(a→c)。d是可容納在c的空腔中的陰離子,其容納在c中的作用力與冠醚識別堿金屬離子的作用力相似。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c的過程中發生了加成、消去反應
B.a在催化劑條件下與發生加成反應,最多可消耗
C.d為負一價的陰離子,容納在c的空腔中可構成超分子
D.b在一定條件下可與酸發生反應
【答案】B
【知識點】物質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加成反應;消去反應;超分子
【解析】【解答】A.a中醛基與b中氨基發生加成反應生成-NH-CH(OH)-,再發生消去反應生成-N=CH-,故A正確;
B.沒有明確a的量,不能計算消耗氫氣的量,故B錯誤;
C.d為+3價B與4個氯苯基結合,顯負一價,d容納在c中的作用力與冠醚與堿金屬離子的作用力相似,可知d容納在c的空腔中可構成超分子,故C正確;
D.b中N原子能與H+形成配位鍵,具有堿性,b在一定條件下可與酸發生反應,故D正確;
故選B。
【分析】A.a中氨基與b中醛基先發生加成反應,生成的羥基再發生消去反應形成碳氮雙鍵;
B.a中苯環、萘環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
C.d是可容納在c的空腔中的陰離子,其容納在c中的作用力與冠醚識別堿金屬離子的作用力相似;
D.b中氮原子含有孤電子對,能與酸反應。
7.(2025·常德模擬)黃鐵礦()作為電子供體的自養反硝化技術是處理低碳氮廢水的一種潛力巨大的處理技術。氧化與反硝化耦合的機理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整個反應過程中涉及的還原劑只有
B.可用鐵氰化鉀溶液檢驗反應過程中的
C.整個反應過程中,最多提供15mol電子
D.參與“反硝化”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答案】A
【知識點】氧化還原反應
【解析】【解答】A.加入鐵離子溶解生成,該過程離子方程式為:,生成了亞鐵離子,亞鐵離子最終被氧化為氫氧化鐵,則也為還原劑,A項錯誤;
B.鐵氰化鉀與反應生成藍色沉淀,則可用鐵氰化鉀溶液檢驗反應過程中的,B項正確;
C.在該過程中作為還原劑,被氧化,失去電子,最終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硫酸根離子,鐵元素從+2價升至+3價,硫元素從-1價升至+6價,則最多提供15mol電子,C項正確;
D.參與“反硝化”是與硝酸根離子反應,生成氮氣和硫酸根的過程,離子反應方程式為:,D項正確;
故選A。
【分析】A.該過程中,被氧化為氫氧化鐵,也是還原劑;
B.鐵氰化鉀與反應生成藍色沉淀;
C.最終轉化為氫氧化鐵沉淀和硫酸根;
D.參與“反硝化”發生反應。
8.(2025·常德模擬)在煙火氣息里探索是化學人的樂趣。某興趣小組為測定面包膨松劑中碳酸氫銨(雜質受熱不分解)的含量,設計了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連接好裝置,關閉K,擠壓打氣球數次,小氣球不斷增大,停止鼓氣后小氣球大小保持不變,則說明氣密性良好
B.確保氣密性良好后,方可取下氣密性檢測專用儀器,立即點燃酒精燈進行實驗
C.若根據裝置C增重計算,則裝置D可省略
D.實驗前、后均應打開K并通入,否則均可導致結果偏大
【答案】A
【知識點】氣體發生裝置的氣密性檢查;化學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探究物質的組成或測量物質的含量
【解析】【解答】A.連接好裝置,關閉K,擠壓大氣球數次,小氣球不斷增大,停止鼓氣后,小氣球大小保持不變,說明裝置內壓強不變,可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A正確;
B.要先通入氮氣排出裝置內的空氣再點燃酒精燈進行實驗,B錯誤;
C.若省略裝置D,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會進入裝置C,導致測量結果偏大,C錯誤;
D.實驗前、后均應打開K并通入,實驗前將空氣趕走,實驗后將生成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驅趕進B、C裝置,否則吸收不充分均可導致結果偏小,D錯誤;
故選A。
【分析】連接好裝置,該裝置涉及氣體,因此需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根據該裝置的特點,關閉K,擠壓大氣球數次,小氣球不斷增大,停止鼓氣后小氣球大小保持不變,說明裝置內壓強不變,進而可說明氣密性良好,通入氮氣排出裝置內的空氣,點燃酒精燈,碳酸氫銨受熱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裝置B中用堿石灰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過裝置C吸收氨氣,氨氣極易溶于水,C裝置左側進氣管具有防倒吸的作用,裝置C增加的重量即為氨氣的重量,根據差量法可計算氨氣的質量,進而計算碳酸氫銨的含量,裝置D中的堿石灰用于吸收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干擾試驗。
9.(2025·常德模擬)研究發現,可通過選擇不同的陰陽離子組合或改變陰陽離子的結構來調控離子液體的性質。X為某有機陽離子,Y為某無機陰離子,X、Y的結構如圖所示。Y中所含A、C、B、D、E元素均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數依次增大,D的核外電子排布中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與的空間構型均為平面三角形
B.可通過改變X中烷基的長度調節離子液體的熔沸點
C.第一電離能:
D.可依據等濃度C、E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pH大小判斷C、E非金屬性的強弱
【答案】D
【知識點】元素電離能、電負性的含義及應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
【解析】【解答】A.為,中心S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采用雜化,無孤對電子,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為,中心N原子價層電子對數為,采用雜化,無孤對電子,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A項正確;
B.對于離子液體,改變烷基鏈會改變分子間作用力,熔沸點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可通過改變X中烷基的長度調節離子液體的熔沸點,B項正確;
C.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向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N的2p電子半滿為較穩定結構,其第一電離能大于相鄰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則第一電離能:,即 ,C項正確;
D.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硝酸,E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硫酸,硝酸為一元酸、硫酸為二元酸,等濃度水化物的pH大小,不能判斷C、E非金屬性的強弱,D項錯誤;
故選D。
【分析】D的核外電子排布中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Y中B形成2個共價鍵,E形成6個共價鍵,可知B為O元素、E為S元素;A形成4個共價鍵、D形成1個共價鍵,結合原子序數可知,A為C元素、D為F元素、C為N元素。
10.(2025·常德模擬)金屬冶煉所產生的酸污水中的As元素可采用亞鐵鹽石灰法以形式去除,其簡化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若采用三根壓縮空氣管直接將空氣通入氧化槽內液體中,回用水發綠;改進后的氧化槽布氣管結構如圖2所示,盲板的作用為堵塞氣體,使壓縮空氣只能從底部開口區逸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和過程的離子方程式為:
B.廢渣的成分為
C.改進后的氧化工藝目的是為了氧化更充分
D.回用水可用于配制石灰乳,也可直接排放
【答案】C
【知識點】鐵鹽和亞鐵鹽的相互轉變;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解析】【解答】A.石灰乳應寫化學式,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故A錯誤;
B.由分析可知,廢渣的主要成分為砷酸鐵、硫酸鈣,故B錯誤;
C.由圖可知,改進后的氧化工藝有利于增大壓縮空氣中氧氣與中和液的充分接觸,將溶液中的亞砷酸完全轉化為砷酸鐵沉淀,故C正確;
D.由分析可知,綠色的回用水中含有亞鐵離子,不能配制石灰乳,若直接排放會造成水污染,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向含有H3AsO3的酸性廢水中加入石灰乳中和,將中和液通入氧化槽中,再加入硫酸亞鐵和空氣氧化,發生反應得到 ,同時鈣離子結合硫酸根離子得到硫酸鈣,因此廢渣中還含有硫酸鈣等,回用水發綠,說明含有亞鐵離子。
11.(2025·常德模擬)銳鈦礦()的光催化活性較高,其晶胞結構為A,有4個位于面上,晶胞中每個被6個包圍構成八面體,晶體缺陷結構在促進電荷轉移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B為銳鈦礦某缺陷晶胞結構。圖C為純不同種類缺陷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晶胞中的配位數為3
B.Ti的價電子排布式為
C.氧缺陷可用表示,則B中的
D.圖C中a為空穴,可使用NaH在一定條件下處理得到
【答案】D
【知識點】晶胞的計算
【解析】【解答】A.晶胞中每個被6個包圍構成八面體,配位數為6,根據化學式,A晶胞中的配位數為3,A正確;
B.Ti位于第四周期第ⅣB族,價電子排布式為,B正確;
C.晶胞結構為A,有4個位于面上,1個位于體心,8個位于頂點,故每個晶胞含4個8個,現缺少一個,故氧缺陷可用表示,,則B中的,C正確;
D.a為空穴,失去,相當于Ti化合價升高,需要加氧化劑,NaH具有強還原性,可將Ti4+還原為Ti3+,D錯誤;
故選D。
【分析】A.由圖可知,該晶胞中每個被6個包圍構成八面體;
B.T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ⅣB族;
C.根據均攤法計算;
D.NaH可將Ti4+還原為Ti3+。
12.(2025·常德模擬)在HF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可獲得白色固體,其可能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表示電子對的轉移,圖中僅呈現出微粒的部分價電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過程總反應可表示為:
B.該過程中有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
C.該過程涉及極性鍵的斷裂與形成
D.測得為正八面體結構,則其中一個F被取代所得結構只有一種
【答案】B
【知識點】共價鍵的形成及共價鍵的主要類型;判斷簡單分子或離子的構型
【解析】【解答】A.由圖可知,該過程中和HF、反應生成,總反應可表示為:,A正確;
B.該過程中沒有元素化合價發生改變,B錯誤;
C.該過程涉及H-F極性鍵的斷裂與Sb-F極性鍵的形成,C正確;
D.為正八面體結構 ,則其中只有一種F,其中一個F被取代所得結構只有一種,D正確;
故選B。
【分析】A. 在HF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可獲得白色固體 ,發生的反應為;
B.該過程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始終不變;
C.同種原子之間形成非極性鍵,不同種原子間形成極性鍵;
D.為正八面體結構,則6個F等效。
13.(2025·常德模擬)電催化還原技術是電鍍廢水的一種新型處理方法。某科研團隊以銅、鉑和鍍銅廢水構建電催化還原體系(如圖所示),處理含的鍍銅廢水,同時回收氨和銅資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對處理后的銅片清洗、干燥和稱量,發現銅片質量增加,可能是銅片上析出了銅單質
B.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
C.膜M為陽離子交換膜
D.當有0.8mol電子通過導線時,若全部逸出,理論上可回收的質量一定少于1.7g
【答案】D
【知識點】電解池工作原理及應用
【解析】【解答】A.可能在銅電極得電子發生反應:,生成銅,A正確;
B.在陰極上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電極方程式為:,B正確;
C.陰極區生成,為了平衡電荷,陽極區的陽離子需要通過膜M向陰極區移動,所以膜M為陽離子交換膜,C正確;
D.由可知,當有0.8mol電子通過導線時,生成0.1mol,若全部逸出,理論上生成氨氣的質量為,同時放電也會釋放出,所以理論上可回收的質量一定大于1.7g,D錯誤;
故選D。
【分析】 處理含的鍍銅廢水,同時回收氨和銅資源,則Cu電極上銅離子還原得到Cu單質,發生還原反應,為陰極,電極反應式為,,Pt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為陽極,電極反應式為。
14.(2025·常德模擬)向盛有500mL蒸餾水的燒杯中加入和固體,固體全部溶解(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將溶解后溶液持續加熱,出現白色沉淀,其過程中的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已知:常溫下,的電離平衡常數,的溶度積常數,為易溶于水的弱電解質,存在三步電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混合后溶液未出現白色沉淀是由于pH太小
B.常溫下,反應的平衡常數:
C.常溫下,與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發生了劇烈的雙水解
D.a點溶液中存在:
【答案】B
【知識點】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平衡;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解析】【解答】A.向盛有500mL蒸餾水的燒杯中加入和固體,溶液中≈=0.03mol/L,pH=5.8時,c(OH-)=,此時溶液中Qc= c(Al3+)c3(OH-)=3×10-26.6>,然而此時沒有沉淀生成,說明不是由于pH太小,A錯誤;
B.常溫下,反應的平衡常數:==,B正確;
C.常溫下,和固體混合后,固體全部溶解,沒有沉淀,說明不能共存的原因不是雙水解,而是生成了,即與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生成了弱電解質,C錯誤;
D.向盛有500mL蒸餾水的燒杯中加入,n()=,為易溶于水的弱電解質,存在三步電離,根據物料守恒:,D錯誤;
故選B。
【分析】A.當Qc>Ksp時有沉淀生成;
B.根據計算;
C. 水解會生成氫氧化鋁沉淀;
D.根據物料守恒分析。
15.(2025·常德模擬)焦爐煤氣主要成分為、CO,還含有一定濃度的HCN和等氣態污染物。HCN的沸點為26℃。真空碳酸鉀法可實現經濟高效脫除、HCN和,但此法不可避免會產生含高濃度、的堿性廢液。某科研團隊對廢液中的濃度進行了檢測,檢測過程如下:
步驟1 “組裝裝置”:按圖1所示連接好裝置,將導管插入含有溶液的比色管中。
步驟2 “預處理”:量取5mL廢液于燒杯中,用蒸餾水稀釋至200mL后轉入到燒瓶中。在燒瓶內加入溶液和溶液,并用稀磷酸調節溶液pH后蓋好瓶塞,打開冷凝水開始蒸餾。蒸餾完成后,將餾出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為12,并定容至100mL,待測。
步驟3 “滴定”:取20mL“預處理”后待測液于錐形瓶中,加入2-3滴指示劑,用0.01mol/L硝酸銀溶液滴定至終點,進行平行實驗2-3次,消耗硝酸銀溶液的平均體積為。同理,用20mL蒸餾水以相同方式做空白對照,進行平行實驗2-3次,消耗硝酸銀溶液的平均體積為。
步驟4 “數據處理”。
已知1:不同金屬離子與反應的溶解平衡常數和與反應的穩定常數
離子 沉積平衡 配位平衡
已知2:溶液中、HCN的分配與pH值的關系
pH 1 3 5 6 7 9 11 13
0 0 0 0.04 0.41 29 97.6 99.98
(1)沸點低,易液化,故液氨常用作   。
(2)圖中蛇形冷凝管進水口為   (填“e”或“f”),此實驗使用蛇形而不使用球形冷凝管的原因為   。
(3)“步驟2”中,加入溶液更有利于HCN蒸出,加入溶液的作用是   ;用稀磷酸調節溶液pH的范圍為   。
(4)若將“步驟2”改為向5mL廢液中加入過量的,過濾,將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為12,并定容至100mL,再進行“步驟3”測定的濃度,測得的濃度偏小,產生此誤差的原因為   (用離子反應方程式表示,已知)。
(5)該廢液中的濃度為   mg/L(用含的式子表示,結果須化簡)。
【答案】(1)制冷劑
(2)e;因HCN的沸點較低,不易冷凝,蛇形冷凝管接觸面積大,冷凝更充分
(3)除去廢液中的;
(4)
(5)
【知識點】中和滴定;探究物質的組成或測量物質的含量
【解析】【解答】(1)NH3沸點低,易液化,液氨汽化吸熱,故液氨常用作制冷劑。
(2)蛇形冷凝管進水口為e,此實驗使用蛇形冷凝管而不使用球形冷凝管的原因是HCN的沸點較低,不易冷凝,蛇形冷凝管接觸面積大,冷凝更充分。
(3)“步驟2”中,加入溶液更有利于HCN蒸出,加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S2-,根據已知信息2的表格可知,為使HCN被蒸出,用稀磷酸調節溶液pH的范圍為pH≤5。
(4)若將“步驟2”改為向5mL廢液中加入過量的,過濾,將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為12,并定容至100mL,再進行“步驟3”測定的濃度,測得的濃度偏小,產生此誤差的原因為,該反應的,即反應能夠發生。
(5)根據題意有關系式:,則20mL“預處理”后待測液中,的物質的量為,故原5mL該廢液中的濃度為。
【分析】(1)液氨汽化吸熱;
(2)蛇形冷凝管的接觸面積更大,HCN的沸點較低,不易冷凝;
(3)為使HCN被蒸出,用稀磷酸調節溶液pH的范圍為pH≤5;
(4) 能與 發生反應 ;
(5)根據計算。
(1)NH3沸點低,易液化,故液氨常用作制冷劑。
(2)圖中蛇形冷凝管進水口為e,此實驗使用蛇形冷凝管而不使用球形冷凝管的原因是HCN的沸點較低,不易冷凝,蛇形冷凝管接觸面積大,冷凝更充分。
(3)“步驟2”中,加入溶液更有利于HCN蒸出,加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S2-,根據已知信息2的表格可知,為使HCN被蒸出,用稀磷酸調節溶液pH的范圍為pH≤5。
(4)若將“步驟2”改為向5mL廢液中加入過量的,過濾,將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為12,并定容至100mL,再進行“步驟3”測定的濃度,測得的濃度偏小,產生此誤差的原因為,該反應的,即反應能夠發生。
(5)根據題意有關系式:,則20mL“預處理”后待測液中,的物質的量為,故原5mL該廢液中的濃度為。
16.(2025·常德模擬)鈀(Pd)是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等領域應用廣泛的稀有金屬。以下是從鎳陽極泥中回收鈀及其他貴金屬的工藝流程:
已知:“酸浸”中浸出液的主要成分為;金屬被提煉過程中伴隨有大量氣泡,會形成類似海綿的孔隙結構。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時,為提高浸出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回答兩點);寫出“酸浸”時單質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樹脂吸附”中,若浸出液經過陰離子交換樹脂的流速過快會導致貴金屬的提取率   (填“增大”、“減小”、“不變”)。
(3)“王水溶解”中,體現了硝酸的   性;此步驟存在的缺點是   。
(4)“萃取”可實現從水層轉移到有機層,“反萃取”中加入草酸銨的作用是   。
(5)硫脲[]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氮原子具有較強的配位能力,能與鈀離子形成穩定的配合物,從而將鈀離子從樹脂上解吸下來,則在配合物中硫、氮作為配位原子采取的雜化方式分別為   。
(6)已知某批鎳陽極泥中鈀的含量為0.5%,經過“浸出、吸附”后,陰離子樹脂對鈀的吸附率為90%。若使用該鎳陽極泥0.1t,理論上吸附在樹脂上的鈀元素的質量為   g。
【答案】(1)升高溫度、適當增大反應物濃度、攪拌等;
(2)減小
(3)強氧化;王水會產生氮氧化物等污染性氣體,污染環境
(4)作還原劑,并在反應過程中提供氣體便于形成海綿金
(5)
(6)450
【知識點】常見金屬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的綜合應用;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
【解析】【解答】(1)升高溫度能加快離子運動速率,增大鹽酸濃度可增加反應物濃度,攪拌能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延長酸浸時間可使反應更充分,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浸出效率;酸浸時,Pd被氧化,Pd從0價升高到 + 2價,中Cl從 + 5價降低到-1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若浸出液經過陰離子交換樹脂的流速過快,浸出液中的貴金屬離子與樹脂接觸時間不足,不能充分被樹脂吸附,會導致貴金屬的提取率減小 。
(3)王水溶解過程中,硝酸將金屬氧化,體現了硝酸的強氧化性;王水溶解過程中會產生氮氧化物等污染性氣體,污染環境。
(4)草酸銨具有還原性,能將還原為Au,因此草酸銨作還原劑,并在反應過程中提供氣體便于形成海綿金。
(5)硫脲的結構式為,硫原子形成1個鍵,還有2對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時,能提供2對孤電子對,價層電子對數為3,采取雜化;氮原子形成3個鍵,還有1對孤電子對 ,形成配位鍵時,能提供1對孤電子對,價層電子對數為4,采取雜化。
(6),鎳陽極泥中鈀的含量為,則鈀的質量為,陰離子樹脂對鈀的吸附率為,所以理論上吸附在樹脂上的鈀元素的質量為。
【分析】鎳陽極泥中加入氯酸鈉和鹽酸酸浸,過濾,分離出浸出渣,得到含、、等的浸出液,浸出液經樹脂吸附使貴金屬離子富集于樹脂,再用硫脲和鹽酸解吸,之后加入鋅粉置換得到貴泥,貴泥經王水溶解后,通過萃取、反萃取分離金,最后對萃余液濃縮等操作,分別獲取海綿鉑和海綿鈀 。
(1)升高溫度能加快離子運動速率,增大鹽酸濃度可增加反應物濃度,攪拌能使反應物充分接觸,延長酸浸時間可使反應更充分,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浸出效率;
酸浸時,Pd被氧化,Pd從0價升高到 + 2價,中Cl從 + 5價降低到-1價,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化學方程式,化學方程式為。
(2)若浸出液經過陰離子交換樹脂的流速過快,浸出液中的貴金屬離子與樹脂接觸時間不足,不能充分被樹脂吸附,會導致貴金屬的提取率減小 。
(3)王水溶解過程中,硝酸將金屬氧化,體現了硝酸的強氧化性;王水溶解過程中會產生氮氧化物等污染性氣體,污染環境。
(4)作還原劑,并在反應過程中提供氣體便于形成海綿金。
(5)硫脲的結構式為,硫原子形成1個鍵,還有2對孤電子對,形成配位鍵時,能提供2對孤電子對,價層電子對數為3,采取雜化;氮原子形成3個鍵,還有1對孤電子對 ,形成配位鍵時,能提供1對孤電子對,價層電子對數為4,采取雜化。
(6),鎳陽極泥中鈀的含量為,則鈀的質量為,陰離子樹脂對鈀的吸附率為,所以理論上吸附在樹脂上的鈀元素的質量為。
17.(2025·常德模擬)羅格列酮(F)是一種抗糖尿病藥物,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已知:++H2O(、、、為烴基或氫)
回答下列問題:
(1)C的名稱為   ,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
(2)D()中鍵角   (填“>”或“=”或“<”),E→F反應類型為   。
(3)寫出D→E的化學方程式   。
(4)B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結構簡式   。
①遇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
②核磁共振氫譜圖顯示有4組峰,峰面積比為
(5)請結合上述流程,設計以為原料制備的路線   (其他試劑任選)。
【答案】(1)對氟苯甲醛或4-氟苯甲醛;醚鍵、醛基
(2)>;還原反應
(3)++H2O
(4)、
(5)
【知識點】有機物的合成;同分異構現象和同分異構體
【解析】【解答】(1)C的結構簡式為,其名稱為對氟苯甲醛或4-氟苯甲醛;結合D的結構簡式可知,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醚鍵、醛基;
(2)兩處N、O原子雜化類型相同,O的孤對電子數多于N,孤對電子數越多,對成鍵電子對的斥力越大,導致其鍵角越小,故鍵角:>;E中碳碳雙鍵變為單鍵,屬于“加氫”的反應,反應類型為還原反應;
(3)D→E的反應先發生醛基的加成反應,生成的羥基再發生消去反應,則化學方程式為++H2O;
(4)B的結構簡式為:,遇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說明結構中含有酚羥基,則結構除了苯環和酚羥基外,還剩余2個氮原子,2個碳原子,核磁共振氫譜圖顯示有4組峰,峰面積比為6:4:1:1,說明結構中含有兩個對稱的甲基、兩個對稱的氨基,則滿足條件的結構簡式為、;
(5)先發生氧化反應生成,兩分子發生已知信息的反應生成,發生還原反應得到目標產物,故合成路線為:。
【分析】與發生取代反應生成,與發生已知反應生成,與發生已知反應生成E,結合E的分子式可知,E的結構簡式為,被還原得到產物F。
(1)C的結構簡式為:,習慣命名法為:對氟苯甲醛,系統命名法為:4-氟苯甲醛;結合D的結構簡式可知,D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醚鍵、醛基;
(2)兩處N、O原子雜化類型相同,O的孤對電子數多于N,孤對電子數越多,對成鍵電子對的斥力越大,導致其鍵角越小,故鍵角:>;由分析可知,E中碳碳雙鍵變為單鍵,屬于“加氫”的反應,反應類型為還原反應;
(3)結合已知信息可知,D→E的反應先發生醛基的加成反應,生成的羥基再發生消去反應,則化學方程式為++H2O;
(4)B的結構簡式為:,遇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說明結構中含有酚羥基,則結構除了苯環和酚羥基外,還剩余2個氮原子,2個碳原子,核磁共振氫譜圖顯示有4組峰,峰面積比為6:4:1:1,說明結構中含有兩個對稱的甲基、兩個對稱的氨基,則滿足條件的結構簡式為、;
(5)先發生氧化反應生成,兩分子發生已知信息的反應生成,發生還原反應得到目標產物,故合成路線為:。
18.(2025·常德模擬)含氯有機物在自然環境中具有長期殘留性和高毒性。
Ⅰ.“催化還原脫氯法”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環境修復方法,主要分為“直接脫氯”和“間接脫氯”兩大類。
(1)間接脫氯“光催化加氫脫氯”為典型的間接脫氯法,可在溫和條件下有效降解含氯有機物,而不產生氯化副產物?!肮獯呋託涿撀取钡牡谝徊綖樗幕罨海鐖D為不同催化劑條件下水分子解離成的反應機理。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水的活化分兩步完成
B.使用催化劑,活化放出的熱量比使用催化劑多
C.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會自發地解離成
②已知鍵的鍵能為,解離一個水分子[]理論上需消耗________J能量。(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直接脫氯還原鐵脫氯機理:(R-為烴基),隨著反應進行,鐵表面附著一層紅褐色固體,使脫氯效率下降,生成紅褐色固體的原因是________。
Ⅱ.某科研團隊以三氯乙烯(TCE)為核心物質進行脫氯機理研究。
(3)利用TCE測試催化劑的活性 以TCE測試、和三種不同催化劑的“加氫脫氯活性”(如圖所示)。已知。t表示光照時間,、c分別為光照t秒前、后TCE的濃度,k為常數。根據圖中數據,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劑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已知:,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4)利用生物電化學系統降解TCE降解裝置如圖所示。電極A為________(填“陰極”或“陽極”);TCE生成順式DCE(順-二氯乙烯)的電極方程式為________。
【答案】(1) C
(2) 生成的易被空氣氧化成,隨著反應進行,pH不斷增大,會轉化為
(3) 0.021
(4) 陽極 H++ClHC=CCl2+2e-+Cl-
【知識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化學平衡轉化過程中的變化曲線;化學平衡的計算;電解池工作原理及應用
【解析】【解答】(1)①A.由圖1可知使用催化劑分三步完成,生成和,A錯誤;
B.水活化為,圖1中在兩種催化劑條件下生成的是和,且催化劑不影響反應熱,B錯誤;
C.使用催化劑水變為后相對能量不變即可解離成和,說明吸附在催化劑表面后可自發解離,C正確;
選C。
②解離一個水分子理論上消耗的能量就是斷開一個水分子中的一個氫氧鍵所消耗的能量,的鍵能為,解離一個水分子理論上消耗的能量為;
(2)生成的亞鐵離子易被空氣氧化成鐵離子,由直接脫氯還原鐵脫氯機理可知,隨著反應進行氫離子被消耗,pH不斷增大,會轉化為,從而生成紅褐色固體;
(3)①由圖可知單位時間內使用催化劑最小,即光照后TCE的濃度最低,故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②,;
(4)三氯乙烯得電子生成順-二氯乙烯,故B極發生還原反應為陰極,A為陽極;B極的電極反應為H++ClHC=CCl2+2e-+Cl-。
【分析】(1)①結合圖示反應機理分析;
②根據O-H鍵的鍵能和解離一個水分子所需能量進行計算;
(2)該紅褐色固體是氫氧化鐵;
(3)根據 計算不同催化劑的活性;
(4)電極B上,TCE發生還原反應得到DCE,最終轉化為VC,則電極B為陰極,電極A為陽極。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水县| 长海县| 桦甸市| 韩城市| 永昌县| 白河县| 象山县| 团风县| 吴川市| 云梦县| 靖宇县| 哈密市| 东明县| 巩留县| 南京市| 贡山| 马关县| 郑州市| 伊吾县| 井陉县| 宣恩县| 大英县| 察雅县| 桐乡市| 依安县| 恩平市| 海阳市| 渑池县| 巩义市| 武义县| 永年县| 师宗县| 曲阜市| 尚志市| 灵台县| 高邮市| 临沭县| 汤阴县| 九龙坡区| 新乐市|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