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八下第3章空氣與生命綜合復習(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八下第3章空氣與生命綜合復習(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八下第3章空氣與生命復習(含答案)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br/>A.檢查裝置氣密性 B.加熱
C.收集 D.驗滿
2.根據下列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br/>A.甲:收集氧氣并驗滿 B.乙:檢驗土壤中存在有機物
C.丙: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D.?。禾骄靠扇嘉锶紵臈l件
3.如圖曲線圖表示一個人在靜坐和長跑兩種狀態下的呼吸狀況。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曲線A處于長跑狀態 B.曲線A表示的呼吸頻率比曲線B高
C.曲線B處于靜坐狀態 D.曲線A表示每次呼出與吸入時的氣體量比曲線B小
4.5月22日10時40分,“祝融號”火星車已安全駛離著陸平臺(如圖),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它將利用三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作為其動力,制取砷化鎵(GaAs)的化學原理為:(CH3)3Ga+AsH3GaAs+3X,則X的化學式為( ?。?br/>A.C2H2 B.C2H4 C.CH4 D.H2
5.用如圖裝置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其著火點(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下列方案正確的是(  )
選項 A B C D
X O2 O2 O2 N2
Y 20℃水 40℃水 60℃水 80℃水
A.A B.B C.C D.D
6.食品脫氧劑的主要成分為鐵粉,可用于測量空氣中氧氣的濃度。如圖所示,反應前AO的長度為L1,反應后BO的長度為L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測量的原理利用了鐵生銹消耗管內氧氣
B.實驗測得氧氣的質量分數為
C.實驗前應彈動玻璃管,使脫氧劑分布均勻且緊密
D.脫氧劑應平鋪在玻璃管中,增加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7.良良用燃燒法測定有機物的組成,現取2.8克某有機物在足量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8.8克CO2和3.6克H2O,則該有機物中( ?。?br/>A.一定含有C、H兩種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
C.一定含有C、O兩種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D.只含有C、H兩種元素
8.如圖是植物制造淀粉實驗流程圖,下列有關實驗中各步驟的目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黑暗處理:分解葉綠素
B.葉片部分遮光:運走、消耗原有淀粉
C.水浴加熱:利用酒精和加熱殺死微生物
D.滴碘液:利用碘液檢驗淀粉的存在
9.“宏觀﹣微觀﹣符號﹣量”是科學特有的表征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甲烷和水,其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從宏觀物質看: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
B.從微觀構成看:氫氣是由氫分子構成的
C.從符號表征看:水的化學式是H2O
D.從量的角度看:反應前后原子和分子數目都不變
10.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表,則下列關于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
物質 X Y Z Q
反應前質量(g) 20 2 1 37
反應后質量(g) 待測a 32 待測b 12
A.a的取值范圍:0≤a≤16
B.該反應類型一定屬于化合反應
C.當a=15時,物質Z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D.當b=1時,反應中X、Q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5
11.科學老師衣演了一項“絕技”——掌心火焰。老師先將手充分浸濕,再用手撈出充有丁烷氣體的肥皂泡,點燃后產生大量火焰但手不受傷。已知丁烷的著火點為28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丁烷充入肥皂泡后,其著火點降低
B.掌心著火是具備了燃燒的三個條件
C.手表面水分蒸發,吸收丁烷燃燒釋放的熱量
D.肥皂泡中丁烷量較少,燃燒釋放的熱量較少
二、填空題
12.中科院研發了“液體陽光”技術,實現了簡單有機物的人工合成。其反應模型如圖所示,即在二氧化鈦(TiO2)催化下,將二氧化碳和氫氣轉化為水和甲醇(CH3OH),后者是當下重要的清潔燃料?;卮鹣铝袉栴}:
(1)模型圖中“”所表示的物質是     (填寫化學式)。
(2)該技術通過光伏捕獲太陽能,最終將太陽能以液態燃料甲醇的形式儲存并利用,大大提高了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的效率。從能量轉化角度分析,該過程類似于植物的     這一生理過程。
13.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如圖為制取氣體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應選用的發生裝置為     (選填“甲”、“乙”或“丙”)。
(2)若用丙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則判斷二氧化碳是否集滿的方法是:    。
14.如圖1是測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裝置示意圖,放一段新鮮綠葉和CO2緩沖液(能使裝置內的CO2濃度始終保持穩定)。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測得毛細刻度管1小時內的氣體體積變化,如圖2所示。
(1)在一定光照條件下,一段時間后,發現紅色液柱向右移動,說明此時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填“強于”或“弱于”)。
(2)本實驗目的是測定綠葉光合作用時     (選填“吸收二氧化碳”或“放出氧氣”)的速率。
(3)當光照強度15千勒克斯時,這片綠葉在1h內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體積為     mL。(提示:綠葉呼吸作用強度不變)
三、實驗探究題
15.小陳老師為了和同學們一起在課堂上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她設計了如圖一的裝置。實驗過程:①在透明的大塑料瓶中放入新鮮的綠菊水草。②裝滿水蓋上蓋子。③先放在暗處24小時。④實驗時用100W的補光燈增強光照。同學們欣喜地發現水草冒出一串串氣泡。
【建立假設】這些氣體是不是氧氣呢?
【實驗與證據】
(1)同學們想到了可以     (填檢驗氧氣的方法)來驗證,這個方法需要收集一定體積的氧氣,可以等排水口排出足夠體積(約25mL水)的水后,將注射器插入瓶口抽取氣體,進行檢驗。
【得出結論】10﹣25分鐘后收集到足夠氣體,檢驗后確定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反思與討論】
(2)同學們一致認為,以上實驗過程的操作有一步是多余的。這一步是     ;還有同學認為用注射器不方便,可以改成圖二的裝置,將一根空的橡皮導管連接瓶口,先用止水夾夾住導管,等排水口排出約25mL水后,再打開導管的止水夾就可以直接進行檢驗,可是同學們多次實驗后都失敗了。
(3)大家研究后發現,圖二的方法很難成功檢驗氧氣的原因是     。
(4)同學們用圖一的方法繼續研究,他們發現如果持續實驗五六個小時后產生氣泡的速度就會變得很慢,其原因是     。
【拓展研究】同學們想用圖二裝置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他們倒出水再用止水夾夾住導管,堵住排水口,將綠菊水草換成新鮮的菠菜,用黑色塑料布包裹整個裝置。6小時后,將燃燒的小木條伸到燃燒嘴處,打開導管止水夾,擠壓塑料瓶,火焰熄滅。他們得出結論: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5)老師指出他們的操作合理但結論錯誤。正確的結論應該是     。
16.小科和小康為了研究呼吸過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小科用一根吸管不斷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結果石灰水變渾濁了,說明呼吸過程產生二氧化碳。
(1)請寫出石灰水變渾的原理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小康認為不嚴謹,他用大號注射器吸取空氣注入澄清石灰水中,不斷重復,結果也變渾了,但所用時間和氣體體積是小科的好多倍,小康的對照實驗就可以排除     的干擾,所以能說明呼吸過程產生二氧化碳。
(3)他們討論后對實驗方案進行改進,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AB瓶中都裝有澄清石灰水,管ab可以用止水夾關閉,吸氣時     (填管a管b的開閉情況),呼氣時相反。
(4)呼吸若干次后觀察到     現象,說明呼吸過程產生二氧化碳。
17.小金學習光合作用知識后,決定探究外界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
【實驗器材】
吸管、菠菜、注射器、燒杯、LED燈(冷光源)、秒表、刻度尺
【實驗步驟】
①取同一株菠菜上生理狀況相同的葉片,用打孔器在葉片上取葉圓片若干,放入有水的針筒中,如圖甲所示;
②用針筒抽取葉圓片內的空氣,使其能在水中下沉、如圖乙所示:
③將葉圓片取出放入含有CO2釋放劑的燒杯中,葉圓片沉于底部,如圖丙所示;
④以LED燈作為光源,放置在離燒杯10厘米處,記錄每個葉圓片上浮時間并計算出平均值;
⑤改變LED燈與燒杯的距離、使距離為20厘米、30厘米,重復上述實驗。
(1)該實驗中,小金探究的是     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
(2)當LED燈距燒杯越近,葉圓片上浮所需時間越短,請你解釋其中的原因     。
(3)小金對“不同顏色的光照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很感興趣,準備再做進一步探究,請你幫他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光照顏色可以選用不同顏色的LED燈(白光、紅、綠、藍光)     。
18.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有多種,如MnO2、CuSO4等。小金分別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FeCl3和K2SO4能否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分別向三種物質中多次加入5%過氧化氫溶液。(已知:NaClO+H2O2=O2↑+NaCl+H2O)
物質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漂白液 大量氣泡 少量氣泡 無氣泡
FeCl3溶液 較多氣泡 較多氣泡 較多氣泡
K2SO4溶液 無氣泡產生 無氣泡產生 無氣泡產生
(1)圖中a儀器的名稱是     。
(2)MnO2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如何檢驗生成的氣體是氧氣     。
(4)根據以上實驗現象,小金可以得出的結論:    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四、解答題
19.人體每時每刻必須從空氣中獲得氧氣,把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氣中,這一過程是通過呼吸運動來完成的。圖(一)為呼吸系統模式圖,圖(二)為人體在平靜呼吸時胸廓容積變化示意圖,圖(三)為肺泡與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呼吸系統中的主要器官是     ,負責氣體交換。
(2)圖(二)所示曲線中的     (用字母表示)段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
(3)圖(三)中表示二氧化碳分子運動路徑的是     (填數字)。
20.2024年4月25日晚,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又邁出新的一步。運載火箭以偏二甲肼(C2H8N2)和X作推進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X+C2H8N23N2+4H2O+2CO2,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X的化學式     。
(2)偏二甲肼(C2H8N2)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     。
(3)若用6千克偏二甲肼作推進劑,則會產生多少二氧化碳?(請寫出計算過程)
(4)一些新型運載火箭常采用液氫(H2)液氧(O2)作為火箭的推進劑,儲存溫度極低,分別為零下183和零下253攝氏度,請寫出液氫液氧推進劑的優點和缺點     。
21.某學校的學習小組對當地的石灰石礦區進行調查,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該石灰石樣品16g,把8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測量過程所得數據見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雜質不溶于水,不與稀鹽酸反應)。請計算:
序號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剩余固體的質量/g
第1次 20 11
第2次 20 6
第3次 20 2.8
第4次 20 n
(1)上表中n的數值為    。
(2)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    。
(3)求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11小題)
1.A; 2.D; 3.D; 4.C; 5.A; 6.B; 7.D; 8.D; 9.D; 10.A; 11.A;
二.填空題(共3小題)
12.H2 ; 光合作用 ; 13.CaCO3+2HCl=CaCl2+CO2↑+H2O ; 甲 ; 將燃著的木條放在導管b口,若木條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 14.強于 ; 放出氧氣 ; 200 ;
三.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
15.氧氣使帶有火星的木條復燃 ; 先放在暗處24小時 ; 瓶內的氧氣不能自動從導管中出來 ; 塑料瓶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 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氣 ; 16.CO2+Ca(OH)2=CaCO3↓+H2O ; 空氣中二氧化碳 ; 關閉彈簧夾b,打開彈簧夾a ; A瓶內液體沒有變化,B瓶內液體變渾濁 ; 17.光照強度 ; 在一定范圍內,光照強度越強光合作用越強,產生的氧氣越多 ; ①取同一株菠菜上生理狀況相同的葉片,用打孔器在葉片上取葉圓片若干,放入有水的針筒中,如圖甲所示;
②用針筒抽取葉圓片內的空氣,使其能在水中下沉、如圖乙所示:
③將葉圓片取出放入含有CO2釋放劑的燒杯中,葉圓片沉于底部,如圖丙所示;
④以白光LED燈作為光源,放置在離燒杯10厘米處,記錄每個葉圓片上浮時間并計算出平均值;
⑤分別換用紅、綠、藍光LED燈作為光源,重復上述實驗。 ; 18.分液漏斗 ; 2H2O22H2O+O2↑ ;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證明該氣體是氧氣 ; FeCl3溶液 ;
四.解答題(共2小題)
19.肺 ; bc ; 1→4 ; 20.N2O4 ; 6:2:7 ; 優點:熱值高(合理即可);缺點:成本高(合理即可) ; 21.2.8 ; 82.5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方山县| 邻水| 太仆寺旗| 静乐县| 黄梅县| 洛隆县| 曲周县| 都兰县| 集贤县| 徐水县| 武隆县| 茶陵县| 碌曲县| 崇明县| 水城县| 张北县| 安宁市| 台州市| 浪卡子县| 嘉祥县| 梅州市| 彰化市| 乌苏市| 汾西县| 莱阳市| 新丰县| 上蔡县| 玉林市| 东兰县| 始兴县| 奉新县| 阿拉善盟| 新平| 云梦县| 中宁县| 翼城县| 延吉市| 麻城市| 勐海县|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