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八下動植物三大作用專題復習呼吸和呼吸作用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為某科學社團的同學驗證動物呼吸作用的裝置,A、B裝置中放入等質量的堿石灰。為了使紅色水滴移動更加明顯,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多設置幾組實驗組 B.換用更細的玻璃管C.增加堿石灰的質量 D.放昆蟲的試管更大2.當血液通過肺泡周圍毛細血管時,氧含量發生變化,下列能正確表示該變化的曲線是( )A. B. C.D.3.當異物阻塞呼吸道時,可采取如圖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急救。該急救法通過快速勒緊患者的上腹部,產生有沖擊力的氣流,將異物排出,施救時,被救助者體內發生的變化是( )A.膈頂部下降,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變小B.膈頂部下降,胸腔容積擴大,肺內氣壓變小C.膈頂部上升,胸腔容積縮小,肺內氣壓變大D.膈頂部上升,胸腔容積擴大,肺內氣壓變大4.2023年9月14日,臺州姑娘魏夢喜在臺州站完成第一棒火炬傳遞。傳遞過程中,她體內某一器官的血液中物質的相對含量變化如圖所示,該器官是( )A.大腦 B.肺 C.小腸 D.腎5.如圖所示是人在平靜呼吸時,肺內氣壓變化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BCD段表示吸氣過程B.OAB段表示呼氣過程C.在A點時,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D.在A點時的肺內氣壓大于在C點時的肺內氣壓6.咳嗽作為人體的一種保護性措施,可幫助排出呼吸道中的異物,下列能正確表示咳嗽時呼吸道內氣流方向和肺內氣壓ρ內,外界氣壓ρ外大小關系的是( )A.ρ內>ρ外 B.ρ內>ρ外C.ρ內<ρ外 D.ρ內<ρ外7.如圖,實驗裝置足以維持實驗期間小白鼠的生命活動,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氣和溫度變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經數小時實驗后,U形管A、B兩處的液面會出現下列哪種情況( )A.A處下降,B處上升 B.A,B兩處都下降C.A處上升,B處下降 D.A,B兩處都不變二、填空題8.春季是流感的高發期,流感會誘發包括肺炎在內的多種呼吸系統疾病。為加快藥物起效,可采用吸入療法,將藥物通過鼻腔吸入,直達病計如圖一表示胸腔底部橫膈膜所處的①、②兩種狀態示意圖,圖二是肺與外界、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示意圖,圖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氣體進出的過程;圖三是人進行一次平靜呼吸中,肺內氣壓與外界氣壓差值的變化曲線,圖中A、B、C、D、E是曲線上的五個點。在圖三中的 階段(填“ABC”或“BCD”或“CDE”),藥物會被吸入人體,此時橫膈膜處于圖一中的 狀態(填“①”或“②”)。橫膈膜由②至①時,對應圖二中氣體進出的過程是 (選填“a”或“b”)。9.在學習了動物的呼吸作用之后,某科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來研究昆蟲是否進行呼吸作用。O點是AB繞著轉動的一個固定點,活塞與金屬滑片AB相連,活塞移動,滑動變阻器R的阻值隨之改變,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已知堿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實驗預測與分析:(1)昆蟲如果進行呼吸作用,活塞最終將停留在a的 (填“原來”、“偏左”或“偏右”)位置。(2)隨著昆蟲不斷的呼吸,小燈泡的亮度將 。10.科學課上,某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呼吸模型。(1)圖中氣球模擬的人體器官是 。(2)若要用該模型演示呼氣的過程,則同學對橡皮膜的操作為 。(3)老師認為,該模型能幫助我們直觀地認識呼氣和吸氣的原理,但在材料選擇上也對我們形成正確的人體結構特征造成了影響,請指出一處不合現的地方,并說明理由 。11.金秋十月,秋糧收獲正當時。最新農情調度顯示,截止到2022年10月25日,我國秋糧已收11.35億畝,完成86.9%。各地村民搶抓農時進行收割,確保糧食顆粒歸倉。剛收獲的糧食必須盡快曬干,這樣可以 (選填“減弱”或“增強”)種子的呼吸作用。小敏利用新收獲的植物種子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種子進行呼吸作用吸收了 。12.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的成分如圖,將它們以相同方式分別通入到等質量、等濃度的澄清石灰水中,若先變渾濁的,則其是 ;導致兩者各成分含量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人體細胞進行了 作用。三、實驗探究題13.科學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裝置研究植物種子的呼吸作用。實驗步驟如下:①如圖甲,連接試管、帶活塞導管、漏斗、橡皮塞、廣口瓶。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向漏斗中裝入少量棉花,向廣口瓶內裝入浸濕的黃豆種子。④靜置放一晝夜。⑤如圖乙,向試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打開導管上的活塞,再向漏斗內倒入清水。(1)同學們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其原因是 ;(2)小雪同學認為:步驟②無須檢查裝置氣密性,因為該實驗在漏斗口放棉花,廣口瓶內外本來就是相通的。請你對該意見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3)步驟④并沒有要求將裝置保存在黑暗處的理由是: 。14.在學習了“呼吸系統”相關內容后,老師布置作業:制作“呼吸運動模型”來模擬圖甲中呼氣和吸氣過程。大家一起討論制定了如表的項目成果評價表。項目成果評價表“呼吸運動模型”評價表評價指標得分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 結構完整,所選材料的外觀與肺,氣管高度相似 結構完整,所選材料的外觀與肺,氣管較為相似 結構不完整,有1處及以上缺失指標二 能模擬橫膈運動和肋骨運動 能模擬橫膈運動或肋骨運動 不能模擬橫膈運動和肋骨運動(1)制作產品:小文同學利用玻璃管、透明氣球、玻璃罩、橡皮膜、帶孔橡膠塞等材料做了如圖乙所示的模型。圖甲④過程中進入肺泡的氣體是 。若要用圖乙模型模擬圖甲②過程,小文的正確操作是 。(2)改進與評價產品:小文同學將直玻璃管替換為Y型玻璃管,將玻璃罩換成大的礦泉水瓶如圖丙。依據評價表請模仿以下范例來評價指標二的得分,并簡要說明評分依據。例:指標一優秀,Y型玻璃管模擬了氣管和支氣管,兩個透明氣球模擬了雙側肺。 。15.某學生通過實驗來探究綠色植物在呼吸過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試回答:(1)A處洗氣瓶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B處廣口瓶內石灰水的作用 。(3)C處玻璃罩為什么不能透光? 。(4)能表示這個實驗獲得成功的兩個主要現象是: 。光合作用一、選擇題1.如圖是植物制造淀粉實驗流程圖,下列有關實驗中各步驟的目的說法正確的是( )A.黑暗處理:分解葉綠素B.葉片部分遮光:運走、消耗原有淀粉C.水浴加熱:利用酒精和加熱殺死微生物D.滴碘液:利用碘液檢驗淀粉的存在2.將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的銀邊天竺葵進行如圖處理后,移到光下照射3小時左右,摘下葉片甲和乙,經脫色、漂洗后滴加碘液,觀察實驗現象。該實驗不能驗證( )A.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B.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3.小明在透明塑料袋中裝入水和水綿(藻類),袋口的吸管能與外界連通,并掛上合適配重制成“水綿傘”(如圖)。水槽中裝有相同體積且富含二氧化碳的水,將水綿傘放入其中恰好懸浮,比較相同時間內水綿傘露出水面的體積判斷光合作用強度。下列裝置中能探究“光照強度對水綿光合作用的影響”的是( )A. B.C. D.4.如圖是驗證光合作用產生某種氣體的實驗裝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驗證的是金魚藻光合作用產生二氧化碳B.漏斗內放金魚藻,在暗處也能很好地完成實驗C.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收集到的氣體,木條復燃,說明產生的是氧氣D.該裝置中,燒杯內的清水沒有作用5.密閉溫室內種植了草莓幼苗,某小組通過測定二氧化碳濃度來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況。圖甲表示密閉溫室內一晝夜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情況,圖乙表示在白天環境條件不變時,不同的夜間溫度下溫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情況。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A.BC段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是因為植物停止呼吸作用并開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圖甲AE兩點對比表明經過這一晝夜草莓幼苗有機物有積累C.圖甲表明從C到D點,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強度D.若白天環境條件不變,根據圖乙可知夜間溫度為30℃比20℃時更能增加有機物的積累6.如圖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某植株一晝夜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0~6時附近,植物沒有進行呼吸作用B.該植株一晝夜內在b點時有機物總量最多C.a、c點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均相等D.12時附近,呼吸作用增強導致光合作用下降二、填空題7.為了提高大棚蔬菜種植產量,可以給大棚補充“氣肥(二氧化碳)”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個二氧化碳發生器,在貯酸桶內添加稀鹽酸,①號桶中間有多孔塑料板,打開閥門A和B,將稀鹽酸注入①號桶,再關閉閥門A,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通過管道到達大棚頂部再排放到棚內。(1)為提高大棚蔬菜種植產量,給大棚補充“氣肥(二氧化碳)”,其科學依據是 。(2)二氧化碳發生器把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送到大棚頂部排放的原因是 。(3)當棚內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到一定值,需要停止反應時,只需要關閉閥門 (選填“A”或“B”)。一段時間后,反應就會停止。8.科學觀念是指在理解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的整體認識。物質與能量觀是重要的科學觀念。圖乙為小科同學模仿圖甲“植物體的能量變化”模型構建的“動物體的能量變化”模型(已知食物中儲存著化學能)。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處應該填 。(2)生物呼吸作用產生的能量主要用于 。9.興趣小組進行光合作用實驗,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同種植物葉,分成4等份,分別在不同溫度下暗處理1小時,接著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時,測定每份葉中有機物質量的變化,制成如圖。則葉在28℃時通過光合作用1h產生的有機物量是 mg。三、實驗探究題10.小明觀察到晚上公園里通常使用綠色光源照射樹木,很少用其他顏色的光源。他猜測可能不同顏色的光照射下,植物光合作用強弱不同。小明利用圖甲裝置進行如下探究:①將等量的水草放在四個相同的錐形瓶中,分別往錐形瓶中加入等量同種CO2緩沖液,以維持裝置內CO2含量的穩定,連接毛玻璃管和錐形瓶。②A:在毛細玻璃管左側塞上橡皮塞;B:在毛細玻璃管中添加紅墨水;C:將錐形瓶浸入溫度適宜的水浴中一段時間。③將四個裝置放到四個黑暗的小室,一組不照光,其他三組分別照射相同強度的藍光、紅光、綠光,保持光源到水草的距離相等。每隔3min記錄U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繪制成曲線如圖乙。(1)實驗過程中,無光組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低情況是 。(2)將步驟②中A、B、C三個操作進行排序,合理的是 。(3)分析曲線,得出實驗結論: 。課外拓展:晚上照綠光既能滿足照明所需,又對植物正常生長干擾較小。11.圖甲中a、b、c分別表示金銀花葉片所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圖乙為其在夏季某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植物移栽時,往往在陰天和傍晚進行,其主要目的是減弱圖甲中的 (選填“a”“b”或“c”及對應的名稱)。(2)由圖乙可知,金銀花植株在這天內積累有機物最多的時刻是 時左右。(3)通過圖乙的曲線Ⅰ發現金銀花在中午12時左右,會出現“光合午休”現象,猜測是因為植物為避免過度失水損傷細胞,使葉片氣孔孔徑開度減小,從而引起CO2供應不足,凈光合速率降低。為探究金銀花產生“光合午休”的具體原因,科研人員測定了同一株金銀花大小相同但向光角度不同的兩種葉片(接收直射光照面積不同)在12時左右的部分指標,結果如表所示(葉片溫度與氣孔孔徑開度有關)。指標 凈光合速率相對值 葉片溫度(℃) 葉細胞內CO2濃度(mg/L)直立葉 12.9 37.5 11.0展平葉 8.8 37.7 11.6經分析認為,氣孔開度減小引起的葉細胞內CO2濃度不足,不是金銀花“光合午休”的唯一原因,判斷依據是 。原來金銀花“光合午休”現象還與葉片中的關鍵物質——D1蛋白(可促進光合作用)含量密切相關。研究表明:強光照會導致D1蛋白含量下降。為緩解金銀花在中午12時左右出現“光合午休”現象,宜采取的措施是 (選填“適當遮蔭”或“補充CO2”)。分析表格數據可知,直立葉與展平葉葉片溫度無明顯差異,可說明氣孔孔徑開度基本相同,展平葉細胞內CO2濃度稍高,但凈光合作用速率卻明顯低于直立葉。由此說明,氣孔開度減小引起的葉細胞內CO2濃度不足,不是金銀花“光合午休”的唯一原因。已知:D1蛋白可促進光合作用、強光照會導致D1蛋白含量下降;因此,為緩解金銀花在中午12時左右出現“光合午休”現象,可采取適當遮陰的措施來減弱光照。12.海南是我國火龍果的主要種植地區,火龍果是長日照植物,冬季光照不足而延遲開花。某團隊研究同一光照強度下,不同補光光源(紅光+藍光/紅光/藍光)和不同補光時長(1小時~8小時/天)對火龍果形成花朵數量的影響,結果如圖。請回答:(1)為減少實驗材料差異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挑選一定數量, (寫出兩點)相近的火龍果進行實驗。(2)分析圖中數據你能得到的結論有: (寫出一點)。(3)除了光照,影響火龍果開花的非生物因素還有 (寫出一點)。(4)小金想知道單色光照射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影響,請你以天竺葵為材料,紅光和藍光為光源,幫助小金完善以下實驗步驟: ;4小時后,將葉片放到酒精中水浴加熱,觀察到葉片褪成黃白色時,取出葉片用清水洗凈后,滴上碘液并清洗,觀察顏色深淺。13.科學小組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如下探究。步驟一:取一個足夠大的不透光的長方體容器作為光照箱。在光照箱內蓋子的中心處裝上光源(如圖甲),在蓋子上以光源為圓心繪制三個半徑分別為10cm、20cm、30cm的同心圓,在每個同心圓上均勻打4個孔,并做好標記(如圖乙)。步驟二:取12支試管分別裝入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30mL和等量黑藻,塞緊帶導管(滴有有色液滴)的橡皮塞。將試管置于箱內,導管通過小孔伸出到箱外(如圖丙)。將小孔標記作為試管編號,同一個圓上的1﹣4號試管(如A1﹣A4)加入的NaHCO3濃度分別為0、0.5%、1%、1.5%(NaHCO3溶液濃度越高代表CO2濃度越高)。步驟三:開燈照射15min,記錄每支導管中液滴移動的距離,結果如圖丁。(1)若試管橡皮塞未塞緊,則導管中液滴移動的距離會 。(填“偏大”或“偏小”)(2)該實驗小組所研究的光合作用影響因素是光照強度和 。(3)分析圖丁數據,可以得出結論: 。(4)小組中某同學將光照箱蓋子上的小孔設計為如圖戊所示,你認為該同學的設計是否可行,并說明理由。 。四、解答題14.冬春時節,某地區的不少種植戶都采用大棚種植草莓。圖甲表示草莓大棚內分層放置草莓盆;圖乙表示大棚內24小時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趨勢。(1)草莓大棚采用透光性好的塑料膜,目的是白天要提高草莓 填一種生理活動)的強度。(2)圖甲中,分層放置草莓盆的好處是 (寫出一點即可)。(3)根據圖乙信息,種植戶一般在白天適當時間打開大棚的通風口進行通風換氣,這樣做的目的是 。15.如圖甲所示,校科學社團的同學利用玻璃罩模擬溫室大棚種植番茄。如圖乙所示展示了該番茄在夏季某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動強度的變化情況。(1)當番茄植株在光照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后,玻璃罩內壁會出現水珠。出現這些水珠的主要原因是番茄進行蒸騰作用產生的水蒸氣在玻璃罩內壁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2)圖乙中,曲線Ⅰ表示植物的 (選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活動強度變化情況,番茄有機物積累最多的點是 (填字母)。(3)為提升番茄的光合作用活動強度,小科往玻璃罩內加入適量的碳酸氫鈉,其緩慢分解,可產生 氣體,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蒸騰作用一、選擇題1.如圖表示植物的多種生命活動,若③表示蒸騰作用,則M表示( )A.水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無機鹽2.關于葉片的結構與功能,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表皮細胞無色透明 ②氣孔與光合作用無關 ③保衛細胞形狀大小固定不變 ④葉脈中有導管⑤葉肉含有大量葉綠體 ⑥葉是植物的營養器官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3.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關閉閥門①和②,給予裝置充足光照4小時后,打開閥門①和②并擠壓塑料袋,觀察實驗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前必須對植物暗處理以消耗原有有機物B.實驗過程中,Ⅰ袋內的葉片不能進行呼吸作用C.實驗結束后,甲試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一定變渾濁D.Ⅰ、Ⅱ袋內產生的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4.沙地西瓜是蕭山圍墾地區的網紅農產品,該西瓜的葉片在白天高溫時會關閉氣孔,這主要是為了( )A.增強光合作用 B.增強呼吸作用 C.減弱蒸騰作用 D.促進根對無機鹽的吸收5.氣孔是氧氣、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門戶,當保衛細胞含水量多時氣孔大(如圖甲),含水量少時氣孔小甚至關閉(如圖乙)。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將葉片浸入濃鹽水中,氣孔將如圖甲所示B.保衛細胞的形狀能改變是因為沒有細胞壁C.植物體蒸騰作用強弱與保衛細胞的含水量有關D.植物體光合作用強弱與保衛細胞的含水量無關二、填空題6.模型構建是學習科學的方法之一,它能夠讓復雜抽象的科學知識簡單化、直觀化。如圖是小科同學利用相關材料制作的植物氣孔模型。則圖中氣球模擬 。從充氣口充入空氣使氣球圍成的“空腔”變大,此時模擬氣孔 (選填“張開”或“閉合”)。7.取同一植株上大小相近的兩枝條,其中一枝不做處理,另一枝去掉全部葉片,分別放到甲乙兩個裝置中,如圖。一段時間后,甲液面明顯下降,乙液面幾乎無變化。(1)甲液面明顯下降,主要是因為枝條上的葉進行了 。(2)實驗后小明將枝條從清水中取出,不久枝條上的葉片開始萎蔫。此時將葉表皮制成臨時裝片,顯微鏡下觀察到氣孔大多處于 狀態,是因為保衛細胞 導致(選填“吸水”或“失水”)。三、實驗探究題8.植物的蒸騰作用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風速是一個重要的環境因素。小文利用圖甲裝置研究了風速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實驗過程如下:①挑選一定數量的桑樹枝,隨機均勻分為A、B、C三組。②分別插入裝有30mL水的燒杯,并向水中加入植物油。③將三組植物分別放入三個溫度相同的密閉玻璃罩中,測得初始空氣濕度值。④調節玻璃罩內風扇的轉速,A組無風,B組低風速,C組高風速。⑤每隔20秒測量各裝置內的空氣濕度值。⑥多次重復實驗,統計并處理實驗數據,結果如圖乙所示。(1)步驟②,在水中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2)玻璃罩內空氣濕度值增加的越快來說明蒸騰作用速率 。(3)根據圖乙,無風組(A組)和低風速組(B組)的數據對比,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圖乙顯示,強風組的蒸騰作用速率基本不變,未能繼續上升。請結合植物蒸騰作用的原理,分析可能的原因 。9.為解析植物體內水的運輸和抗旱機理、選育抗旱品種,科研人員利用莖流傳感器監測水在西瓜植株內的運輸情況,如圖所示。(1)莖流傳感器監測的主要部位是西瓜莖中的 組織。(2)圖乙中,傳感器A、B在13~15時流速均減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13~15時氣溫升高,葉片上的部分 關閉,從而減少水分散失。(3)根據上述實驗數據,為滿足西瓜果實膨大期對水的需求,同時考慮節約用水,適合西瓜的灌溉時間段為 時。10.在探究“植物體主要通過什么器官散失水分”的問題時,小金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取A、B、C三個量筒,放在室內陰涼處。A中不放植物,B、C中各放一個生長狀態相同的天竺葵枝條,B去掉所有葉片,C保留所有葉片,每天上午8時,向量筒加水至100毫升。晚上8時記錄液面的刻度,連續5天,測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分析數據并回答問題:組別 液面刻度(毫升)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A 99.5 99.5 99 99.7 99.3B 94 96 90 97 92C 60 62 50 64 60(1)在五天中,每個量筒每天散失水分的量是不一樣的,由此推斷氣溫最高的是第 天。(2)在分析天竺葵的莖散失水分時,應選取的實驗組別是 。(3)小金同學分析表格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 。(4)根據以上結論,分析移栽樹木時剪去部分葉片可以提高成活率的原因是 。11.小安發現溫室大棚的內壁凝結了水珠,他認為除了土壤中水分的蒸發,水還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于是對植物的蒸騰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問題一:蒸騰作用的強弱與什么因素有關呢?(1)小安做出假設,并通過圖1所示實驗裝置進行了實驗驗證。那么他作出的假設是 。(2)下列對該實驗設計的相關分析,說法不正確的是 。A.加入油層可以防止水分從液面蒸發B.實驗前后液面高度差反映蒸騰作用強弱C.將1、2、3分別放在不同濕度條件下D.該實驗應該多次重復,結果才更加可信問題二:氣孔是如何實現自動控制的?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如圖2是氣孔張開和閉合的電鏡掃描照片。小吉推測:綠色植物氣孔的狀態可能和保衛細胞的吸水與失水有關,他設計了如下實驗:①撕取菠菜葉下表皮,將其在清潔載玻片上的一滴清水中展平,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立即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氣孔的狀態。②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一定濃度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幾次后,再在顯微鏡下觀察氣孔的狀態。(3)請根據已有知識預測步驟②中觀察到氣孔的狀態是 的,原因是 。四、解答題12.如圖是葉片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1)圖中序號①所示結構名稱是 。(2)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時,所需二氧化碳從[ ] 處進入葉內,所需水分通過圖中[ ] 所示部分運輸而來。13.如圖表示從有光照開始,一段時間A、B、C、D四種植物CO2釋放的相對量隨不同光照強度的變化情況。(呼吸作用強度是指每小時每平方分米葉面積釋放CO2的量,光合作用強度是指每小時每平方分米葉面積吸收CO2的量,前量減去后量就是CO2釋放的相對量)(1)CO2進出植物的門戶是葉片的 。(2)a點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 呼吸作用強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D植物的曲線表明:這段時間內隨光照強度增大,其 作用強度也增大。(4)在較弱光照強度下,四種植物中光合作用強度最大的是 。(填“A”或“B”或“C”或“D”)。14.如圖甲所示為綠色植物葉片橫切面結構示意圖,如圖乙所示為植物體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種生理活動的情況,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所示,植物的葉主要通過 (填數字)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2) (填生理活動)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5氣孔排出。除了水分外植物還會將 從氣孔排出。(3)圖乙所示,曲線Ⅱ代表的生理活動是 。15.如圖甲是小嘉利用蘿卜設計制作植物氣孔開閉模型的主要流程。(1)該模型中的長方體蘿卜條模擬的是 細胞。(2)將該模型浸到清水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兩蘿卜條中間出現孔隙并變大(圖乙),該過程模擬的是氣孔張開。解釋該模型浸在清水中能張開的原因。 參考答案呼吸和呼吸作用一.選擇題(共7小題)1.B; 2.D; 3.C; 4.B; 5.C; 6.A; 7.C;二.填空題(共5小題)8.ABC ; ② ; b ; 9.偏左 ; 變暗 ; 10.肺 ; 向上推橡皮膜 ; 此模型不能模擬胸廓的前后徑、左右徑的變化;因為玻璃瓶不能收縮和舒張 ; 11.減弱 ; 氧氣 ; 12.呼出氣體 ; 呼吸 ;三.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13.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 ; 該意見錯誤,因為如果裝置漏氣,則在第⑤步,向廣口瓶內倒入清水時,瓶內氣體可能從漏氣處逃逸,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植物種子不會進行光合作用而干擾實驗 ; 14.二氧化碳 ; 橡皮膜上移 ; 優秀;礦泉水瓶能模擬肋骨運動,橡皮膜能模擬橫膈運動 ; 15.CO2+2NaOH=Na2CO3+H2O ; 檢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除凈 ; 讓綠色植物在暗處只能進行呼吸作用 ; 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D瓶中有氣泡產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光合作用一.選擇題(共6小題)1.D; 2.D; 3.D; 4.C; 5.B; 6.C;二.填空題(共3小題)7.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從頂部排放能更好的與植物接觸 ; B ; 8.太陽能 ; 生命活動 ; 9.7 ;三.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10.左高右低 ; BCA ; 在不同顏色光的作用下,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同,其中藍光下的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紅光次之,綠光效率最低 ; 11.b蒸騰作用 ; 18 ; 直立葉與展平葉葉片溫度無明顯差異,可說明氣孔孔徑開度基本相同,展平葉細胞內二氧化碳濃度稍高,但凈光合作用速率卻明顯低于直立葉 ; 適當遮蔭 ; 12.生長狀況相同、大小 ; 紅光+藍光條件下火龍果形成花朵數量更多(或紅光+藍光條件下,每天補光6小時最佳) ; 溫度(或空氣、水、土壤等) ; 將30株生長狀況相同、大小相近的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然后平均分成3份,分別放置到紅光、藍光和紅光+藍光下照射,保持溫度、二氧化碳等其他實驗條件相同 ; 13.偏小 ; 二氧化碳濃度 ; 在一定范圍內,二氧化碳濃度相同時,光照強度越強,光合作用強度越大(在一定范圍內,光照強度相同時,二氧化碳濃度越高,光合作用強度越大;光照強度越低,不同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越顯著。二氧化碳濃度越低,不同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越顯著) ; 不可行,這樣設計同一直線上的試管會被擋住光照,影響實驗結果 ;四.解答題(共2小題)14.光合作用 ; 充分利用空間,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產量 ; 補充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 15.液化 ; 光合作用 ; d ; 二氧化碳 ;蒸騰作用一.選擇題(共5小題)1.A; 2.D; 3.D; 4.C; 5.C;二.填空題(共2小題)6.保衛細胞 ; 張開 ; 7.蒸騰作用 ; 關閉 ; 失水 ;三.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8.防止燒杯內水分的蒸發 ; 越高 ; 在一定范圍內,低風速能夠促進蒸騰作用 ; 植物體部分氣孔閉合,抵消了風速增加對蒸騰作用的促進作用 ; 9.輸導 ; 氣孔 ; 22~6 ; 10.三 ; A和B ; 植物體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葉片 ; 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 ; 11.葉的多少影響蒸騰作用的強度,植物蒸騰與葉片的數量有關 ; C ; 閉合 ; 由于細胞液的濃度小于蔗糖溶液濃度,保衛細胞會失水 ;四.解答題(共4小題)12.上表皮 ; ⑥ ; 氣孔 ; ③ ; 葉脈 ; 13.氣孔 ; 等于 ; 光合 ; C ; 14.2 ; 蒸騰作用 ; 氧氣和二氧化碳 ; 呼吸作用 ; 15.保衛 ; 外界溶液濃度低于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吸水膨脹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