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與符號(一)(含答案)一、選擇題1.下列圖示微粒中屬于化合物的是( )A.A B.B C.C D.D2.鎢酸鈉(Na2WO4)是一種白色粉末,可作為添加劑用于航空器涂層或航天材料的制造,提升耐高溫與防腐性能。鎢酸鈉中鈉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則鎢酸鈉中鎢元素的化合價為( )A.+2 B.+4 C.+6 D.+83.如圖是砹元素的信息,下列有關砹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元素符號是At B.原子質量是210克C.質子數是85 D.元素名稱是砹4.C﹣14除了可以在考古中測定年代,還可以檢測幽門螺桿菌。碳﹣14是碳﹣12的一種同位素,下列關于同位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碳﹣14的核電荷數是6B.碳﹣14和碳﹣12的主要區別是中子數不同C.碳﹣14和碳﹣12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位置D.碳﹣14和碳﹣12的化學性質不同,所以碳﹣14能測年代而碳﹣12不能5.對物質進行“宏觀“微觀﹣符號”表征以及建立三者聯系,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物質的本質,也是化學學科獨特的思維方式。如圖為小實整理的水的思維導圖,請完成下面小題。下列常見物質中,“宏觀﹣微觀﹣符號”三者之間的聯系沒有一一對應的是( )選項 A B C D物質 甲烷 氫氣 過氧化氫 二氧化碳微觀符號 CH4 H2 H2O2 CO2A.A B.B C.C D.D6.科學中建立模型是解決問法,可較直觀顯示事物特征,請回答下面小題。下列不屬于模型的是( )A.碳元素 B.原子結構C.空氣的組成 D.速度計算公式7.科學中建立模型是解決問法,可較直觀顯示事物特征,請回答下面小題。下列表示構成物質的模型,“”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其中可以表示單質的是( )A. B.C. D.8.將池塘水煮沸后冷卻,用于飼養蝌蚪,蝌蚪很快死亡。這是因為與原先的池塘水相比,煮沸后的水中幾乎不含( )A.氧原子 B.氧離子 C.氧分子 D.氧元素9.原子或原子團失去或獲得電子后會成為離子。下列表示離子的符號書寫正確的是( )A.鈣離子:CA2+ B.鎂離子:Mg2+C.鋁離子:Cl﹣ D.硫酸根離子:SO410.學習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分子模型,這個模型最可能用來表示( )A.CH4 B.NH3 C.H2O D.CO211.如圖是測定相對原子質量的示意圖,推斷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A.7 B.7g C.19 D.19g12.殲﹣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的隱形戰斗機,其中隱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為間苯二胺(C6H8N2)。間苯二胺的分子結構穩定,能夠通過化學反應加工成堅固耐用的隱身涂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間苯二胺中含一個氮氣分子B.間苯二胺由16個原子構成C.間苯二胺由碳、氫、氮元素組成D.間苯二胺屬于單質二、填空題13.用化學符號或符號的意義填空。(1)2個三氧化硫分子 。(2)3個硝酸根離子 。(3)正三價的鐵元素: 。(4)氧化鈉 。(5):2表示 。14.下列常見物質:①氧氣;②二氧化碳;③鐵;④汞(水銀);⑤水;⑥氯化鈉.其中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有 ,由分子構成的有 ,由離子構成的有 (填序號).15.元素周期表將已知元素科學有序的排列起來,便于研究它們的性質和用途。據表回答問題:(1)寫出由表格中③④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2)在①②③④四種元素中,化學性質相似的是 (用序號①②③④表示)。(3)有種單質,每個分子均由60個①元素原子構成,該物質的化學式為 。(4)2017年5月9日,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正式向社會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名稱。其中113號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圖,則該元素為 (選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16.微觀示意圖可形象地表示微粒發生的變化,如圖是NH3在純氧中燃燒的微觀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1)反應的NH3和O2的分子個數比是 。(2)左邊第一個方框中的物質屬于 (填“單質”、“化合物”或“混合物”)。(3)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填字母)。A.該反應中分子發生了改變B.該反應中原子可以再分C.在該反應中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17.中科院李燦院士團隊研發了“液體陽光”技術,實現了簡單有機物的人工合成。其反應模型如圖所示,即在二氧化鈦(TiO2)催化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氫氣可制備出甲醇(CH3OH)這種清潔燃料。(1)二氧化鈦中鈦(Ti)元素的化合價為 。(2)模型圖中“”所表示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18.為探究原子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現象如下。現象1: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運動方向。現象2:少部分a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現象3: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1)結合實驗現象,判斷圖中α粒子運動軌跡繪制有誤的是 (填字母)。(2)根據盧瑟福實驗所產生的現象,不能獲得的結論是 。A.原子核體積很小 B.原子核帶正電 C.原子核質量較大 D.核外電子帶負電(3)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發現了一種新粒子,這種粒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其質量與氫原子相近,這種粒子的名稱為 。19.甲、乙、丙是三種物體所含元素質量分數比的示意圖。(1)寫出Mg的元素名稱 。(2)試推測,屬于海水中所含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是 圖。(3)三幅圖中氧元素含量均為最高,是因為氧很容易與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請寫出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對應氧化物的化學式 。20.2024年10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李永舫院士等團隊研發出光電轉化率高的鈣鈦礦﹣有機疊層太陽能電池。(1)鈣鈦礦的主要成分是CaTiO3其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 。(2)圖為簡易的元素周期表,則鈦元素大概位于 (填“A”或“B”)區域。(3)鈦﹣46,鈦﹣47,鈦﹣48是三種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 。A、只有鈦﹣46占位置 B、占三個不同的位置 C、同占一個位置三、實驗探究題21.溫州某校的項目研究小組開展建構分子模型來解釋物質變化的活動,以下是某小組實踐過程:任務一:制作水分子模型資料:水的化學式H2O,氫原子直徑0.53×10﹣10m,氧原子直徑0.74×10﹣10m。材料:①直徑2cm白色圓球若干②直徑2cm黑色圓球若干③直徑2.8cm白色圓球若干④直徑2.8cm黑色圓球若干⑤直徑8cm白色圓球若干⑥直徑8cm黑色圓球若干評價等第 優秀 合格 不合格評價指標 能區分原子種類、并符合原子實際比例 能區分原子種類、不符合原子實際比例 不能區分原子種類且不符合原子實際比例(1)為使其制作的水分子模型達到優秀,其選材為 。A.①② B.④⑤ C.②⑥ D.①④任務二:利用建構的模型解釋水電解的微觀過程(2)該小組同學結合資料建構水分子的模型,并用模型去解釋水電解的微觀過程,請在方框內畫出水電解的中間過程。(3)上述變化過程屬于 (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請從微觀角度解釋上述變化過程: 。四、解答題22.調味料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鈉(C5H8NO4Na)和少量食鹽(NaCl),由生物發為白色晶體,易溶于水。谷氨酸鈉在120℃以下穩定,超過150℃時部分分解為焦谷氨酸鈉(C5H7NO3Na),導致鮮味降低。(1)谷氨酸鈉分子中碳、氫的原子個數比為 。(2)谷氨酸鈉與焦谷氨酸鈉在鮮味上有所不同,其微觀本質原因是 。(3)鈉攝入超標會引發高血壓等疾病。食鹽中Na的含量約為39%,有人說“每克味精比吃5克食鹽更易誘發高血壓”。你是否認同該說法,請計算說明。23.碘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中國大部分地區都缺碘,進而引發地方性的碘缺乏病。我國要求向食鹽中添加碘酸鉀(KIO3),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則向食鹽中添加碘化鉀(KI)。(1)無論添加碘酸鉀還是碘化鉀,這兩種加碘食鹽都能起到補碘的作用。這里的“碘”指的是 。A.碘單質 B.碘原子 C.碘離子 D.碘元素(2)KIO3中Ⅰ的化合價為 。(3)我國規定每千克加碘食鹽中碘酸鉀的含量為60mg,按照此標準,一包400g的加碘食鹽中碘的質量為多少mg?請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4.科學家對相對原子質量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材料一:19世紀初,有科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材料二:1886年,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大膽假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對原子質量。科學家測定出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下列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 。A.O﹣16 B.C1﹣35.5 C.Ag﹣108(2)在克魯克斯假設中,同種元素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 。(3)現發現氖的三種同位素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20、21、22,它們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圖。請結合材料三,列出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 。(4)結合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9世紀初,以氫為母體的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是錯誤的,它對科學的發展沒有價值B.只要方法正確、儀器精確,實驗結果就不會存在誤差C.若干年后,科學家有可能更改現在國際上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是整數,可推測很多元素有多種同位素原子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12小題)1.B; 2.C; 3.B; 4.D; 5.C; 6.A; 7.A; 8.C; 9.B; 10.A; 11.C; 12.C;二.填空題(共8小題)13.2SO3 ; 3 ; ; Na2O ; 1個碳酸根離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 ; 14.③④ ; ①②⑤ ; ⑥ ; 15.NaCl ; ②④ ; C60 ; 金屬 ; 16.4:3 ; 化合物 ; AC ; 17.+4 ; H2 ; 18.c ; D ; 質子 ; 19.鎂 ; 乙 ; Al2O3 ; 20.+4 ; A ; C ;三.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21.D ; 化學變化 ; 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重新結合為新的分子 ;四.解答題(共3小題)22.5:8 ; 陰離子不同 ; 23.D ; +5 ; 24.B ; 中子數 ; 21×a%+22×b%+20×c% ; C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