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下學期期末學生核心素養展示活動科學模擬試題 (一)(蘇教版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得分一、選擇題。(每空2分,共40分)1.下面 ( )活動是電能轉換成光能和聲能。A.電視機工作 B.鉆木取火 C.空心汽動圓球2.下列物體中具有動能的是 ( )。A.奔跑的人 B.靜止在地面上的車 C.放在桌上的梨3.發生形變的物體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作 ( )。A.光能 B.聲能 C.勢能4.在用手反復彎折鐵絲(如下圖)的過程中,鐵絲彎處會發熱,這是因為( )。A.動能轉換成熱能B.熱能轉換成動能C.化學能轉換成熱能5.下面幾個電器工作時,主要的能量轉換過程和洗衣機相似的是 ( )。6.某同學按如圖所示電路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時,接通電路,觀察甲乙兩個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數量。這個實驗是研究 ( )。A.鐵芯數量的多少對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影響B.線圈纏繞的圈數對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影響C.線圈纏繞的方向對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影響7.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天然物種庫”。下列對濕地作用描述不正確的是( )。A.是天然的蓄水庫 B.對污水沒有凈化效果 C.是水禽等動物的棲息地8.在冬天不需要冬眠的動物是 ( )。A. 牛 B. 熊 C. 蛇9.能正確表示如圖生物之間的食物鏈關系的是 ( )。A. 鯊魚→硅藻→磷蝦→鱈魚B. 硅藻→鯊魚→磷蝦→鱈魚C. 硅藻→磷蝦→鱈魚→鯊魚/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六年級科學 模擬一 第 1 頁 共 4 頁10. ( )不能看成是一個生態系統。A.一個池塘 B.一只老虎 C.一塊草地11.如圖是簡易水質凈化器示意圖,水質凈化器中的石子、細沙、紗布、棉花的主要作用是 ( )。A.消毒 B.過濾 C.沉淀12.如圖所示,一只是生活在北極的北極狐,它身體胖胖的,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層,而另一只是生活在熱帶的耳廓狐,它的皮毛較少,身形也較瘦,這說明( )。A.生物能影響環境 B.生物能適應環境C.生物能改變環境13.如下圖,生產一條牛仔褲要用到很多自然資源,下列資源沒用到的是 ( )。A.石油 B.土壤 C.木材14.下列幾種自然資源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的是 ( )。A.森林資 B.漁業資源 C.礦物資源15.廢舊燈管應該扔到 ( )垃圾桶中。A.可回收 B.廚余 C.有害16.下列保護動物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逮動物回家飼養 B.劃分開動物保護區 C.制定法律保護動物17.2024年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讓我們“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你認為下列做法對生態環境不利的是 ( )。A.拒絕吃野生動物 B.種植農作物盡量不用化肥農藥C.徹底捕殺破壞莊稼的野豬18.屬于廚余垃圾標志的是 ( )。19.野外的福壽螺會蠶食水稻、茭白、蓮藕等我國本地植物,對水生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貴陽某景區在發現大量福壽螺及其卵塊后派出了鴨群消滅福壽螺,效果非常好。下列說法中最不合理的是 ( )。A.食用福壽螺可能會使人生病B.利用鴨子消滅福壽螺可以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C.將棄養的外來生物放到野外有助于增加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20.如圖家用電器中,最節約能源的是 ( )。A.燃氣熱水器 B.電熱水器 C.太陽能熱水器二、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0分)(一)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通過對池塘生態系統的觀察,他們選擇了玻璃瓶、河水、細沙、金魚藻、螺螄、小魚等制作了如圖1所示生態瓶。在三個大小、形狀相同的玻璃瓶中放入同樣多的河水,A瓶中放入小魚2條、螺螄2只;B和C瓶比A瓶多放兩棵金魚藻;將A和B置于窗臺邊,C瓶置于不透光的盒子里。/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六年級科學 模擬一 第 2 頁 共 4 頁2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 生態瓶中小魚存活時間最長。22. B生態瓶中,生物有 、 等,非生物有 、 等。23.如果再往生態瓶里分別加入2只小蝦,則形成的食物鏈正確的是 。A.金魚藻→小魚→小蝦 B.金魚藻→小蝦→小魚 C.水→金魚藻→小蝦→小魚24.連續5天觀察B、C瓶中小魚的生存狀態,記錄如下: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B 瓶 2條都活著 2條都活著 2條都活著 2條都活著 2條都活著C瓶 2條都活著 2條都活著 1條活著 1條活著 全部死亡通過對B、C瓶中小魚生存的時間進行分析,要想使生態瓶中的生物生存時間更長,不可缺少的環境因素是 。25.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發現生態瓶中的小魚浮出水面,并且呼吸越來越頻繁,這種情形下應該 。A.多喂一些魚食 B.將生態瓶中多加→些水 C.把生態瓶中的水倒出去一些(二)清新的空氣。準備三面干凈的小鏡子,在鏡子中間涂上面積相同的凡士林,分別放在客廳里、教室的窗臺上、馬路邊三個地方,兩天后鏡子上的灰塵如下圖所示:26.看圖判斷馬路邊的鏡子是( )(填序號),可以判斷馬路邊的灰塵污染最( )。A.小 B.大 C.無法判斷27.空氣中還有鏡子“抓”不到的污染物 ,即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含量(濃度)越高、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被人體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進而危害人體健康,下列哪些行為可以減少這種顆粒物的產生( )。A.焚燒垃圾 B.植樹造林 C.盡量多開私家車28.“綠水青山、藍天白云”是我們共同的愿望、下列行為不能改善生活環境的是( )。A.文明祭掃 B.綠色出行 C.隨意燃放爆竹29. PM2.5會危害人體健康、當PM2.5含量高時,下列哪項措施可以減少危害( )。A.外出佩戴口罩 B.多走路少開車 C.增加室外活動的時間30.下列三種環境,空氣最清新的是 ( )。A.居民小區 B.教室里 C.森林里三、綜合實踐題 (每空2分,共30分)(一)玉蒼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蒼南縣橋墩鎮,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公園總面積2379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5.9%,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植物有1503種,動物有1736種。周末,小明和家人去玉蒼山玩。在景區里小明看到一種動物(如圖1),外表看起來像沒有殼的蝸牛。爸爸告訴小明這是蛞蝓,俗稱鼻涕蟲,它食性復雜且食/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六年級科學 模擬一 第 3 頁 共 4 頁量較大,常吃一些植物的花、葉、根等,蛙類、鳥類是蛞蝓的主要天敵。31.玉蒼山國家森林公園動植物數量多,說明玉蒼山是一個很好的 。32.圖2是蛞蝓在該地食物網的一部分中屬于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33.此食物網共有 條食物鏈,寫出最短的一條食物鏈: 。34.入夏氣溫升高,蛞蝓的活動減弱;秋季涼爽后,開始大量活動;到了冬季,以成蟲體或幼體在作物根部濕土下越冬。蛞蝓的這些行為主要受 、 因素的影響。35.“蛞蝓喜歡生活在明亮還是黑暗的環境中 ”小明用以下盒子進行了研究。明亮、潮濕區域(甲端) 中間區域 黑暗、潮濕區域(乙端)選好實驗器材后,將10只健康的蛞蝓放在盒子中間區域。5分鐘后,打開蓋子觀察記錄,并重復實驗3 次。以下是所得的實驗數據。實驗次數 甲端的蛞蝓數量 乙端的蛞蝓數量 中間區域的蛞蝓數量1 1 8 12 0 10 03 0 9 1從實驗記錄中,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小明重復實驗3次的原因是: 。(二)如圖所示為一個風力發電廠的照片:當風速達到一定等級時,發電風車的扇葉就會轉動,從而帶動發電機轉動發電。在一定的風速范圍內,風速越大,產生的電量越多。這種風力發電是取代石油與煤炭等能源發電的好方法。36.發電風車在發電過程中可以將 能轉換成動能,再轉換成 能。37.某市想建造一個風力發電廠,如圖所示為該市三個區域在一年中的風速變化情況。據圖分析,應將風力發電廠的地址選擇在 (填字母)區域,理由是這個區域: 、 。38.除了利用風力來發電外,還可以利用 或 來發電。/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六年級科學 模擬一 第 4 頁 共 4 頁六年級科學模擬一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15小題)1.A 2.A 3.C 4.A 5.B 6.B 7.B 8.A 9.C 10.B 11.A 12.B 13.C 14.C 15.C 16.A 17.C 18.C 19.C 20.C二.實驗探究題21.B。 22小魚;螺螄;水;細沙。23.B。 24陽光。25B。26. 乙 B 27.Pm2.5 B 28.C 29.A 30.C三、綜合實踐題31.C。32.B。33.5;綠色植物→田鼠→貓頭鷹。34.A。35.蛞蝓喜歡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提高實驗的準確性。36.③④①② 37.B。38. 風 電 39. B B區域常年風速穩定在較高的狀態40.太陽能 核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