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貴陽市花溪區(qū)麥坪中學2025年中考適應性測試化學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C—12 N—14 O—16 Mg—24 Ca—40 Cu—64 Ag—108一、選擇題(本題包括7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2024年3月1日,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公布了今年的六五環(huán)境日主題——“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下列做法與該主題不相符的是( )A.植樹造林,增加居住地綠化面積 B.回收利用廢金屬,節(jié)約金屬資源C.多使用一次性木筷,方便生活 D.發(fā)揮化學的作用,開發(fā)新能源2.化學興趣小組計劃配制營養(yǎng)液讓教室里的綠蘿長得更好,有關配制過程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3.貴州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早在茶圣陸羽的《茶經(jīng)》里就有記載:“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茶葉中的茶多酚具有降血脂的作用。某種茶多酚的化學式為C6H6O2 ,下列有關該茶多酚的說法正確的是( )A.茶多酚中含有氧分子 B.茶多酚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C.茶多酚完全燃燒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茶多酚中碳、氫、氧元素質(zhì)量比是3:3:14.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思維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確的是( )A.碳酸鹽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所以與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zhì)一定是碳酸鹽B.氧化物中含有兩種元素,其中一種是氧元素,所以二氧化硅一定是氧化物C.堿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所以氫氧化鉀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D.點燃可燃性氣體前需要驗純,所以點燃一氧化碳前要驗純5.在中國空間站實驗艙點燃蠟燭與地面點燃蠟燭的火焰對比如圖1所示(左為地面,右為實驗艙;實驗艙中“人造空氣”的各氣體成分含量與地面相同)。關于此實驗的說法不科學的是( )A.蠟燭燃燒屬于放熱反應B.地面上有重力作用,燃燒后的熱氣上升、冷氣下降,所以火焰呈錐形C.實驗過程中準備了濕毛巾以防火災,濕毛巾滅火的原理主要是隔絕氧氣D.在實驗艙中,蠟燭火焰溫度低是因為氧氣量少6.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序號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廚房里的醬油和白醋 觀察顏色B 驗證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 直接加入少量的稀硫酸,觀察現(xiàn)象C 回收銅廢料(含有少量鐵屑) 加入適量的稀鹽酸,過濾、干燥D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氯化氫氣體 通入適量的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再通入濃硫酸干燥7.治療胃酸過多的某抗酸藥成分為CaCO3、Mg(OH)2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圖2裝置對該抗酸藥中的兩種成分進行探究實驗。取10片抗酸藥稱量,質(zhì)量共為6.2 g ,然后加入A裝置的燒瓶中,滴加稀鹽酸,反應停止時裝置C中質(zhì)量增加2.2 g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當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后,裝置A中發(fā)生兩個化學反應B.實驗過程中兩次使用氮氣的目的不同C.每片抗酸藥中含CaCO3和Mg(OH)2的質(zhì)量比為25:6D.若撤除裝置D,Mg(OH)2 質(zhì)量的測量結果可能會偏大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7個小題,共46分)8.(5分)貴州地形地貌獨特,生態(tài)資源豐富,不僅美食、美酒眾多,也是航天科技發(fā)展的基地。(1)美食貴州街頭名小吃眾多,如絲娃娃、洋芋粑粑、豆腐果等,深受人們喜歡,洋芋粑粑中富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主要為______。(2)山體構成貴州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風景獨特,山體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的用途很多,除了用于補鈣、作摩擦劑外,還可以用作__________。(3)酒文化當我們走進酒坊內(nèi),酒香四溢,從分子的角度解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貴州的白酒之所以品質(zhì)好,是因為釀酒的水質(zhì)非常好,為了保護好優(yōu)質(zhì)的水源,請給酒鄉(xiāng)的人們提出一條保護水資源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航天基地國產(chǎn)飛機C919 用到的氮化硅陶瓷是性能優(yōu)良的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可通過以下反應來制備:,其中X 的化學式是____。9.(7分)2024年全國“兩會”熱詞“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ǎn)品。(1)含磷酸亞鐵鋰(LiFePO4) 的鋰電池是目前使用較廣泛的一種電池。已知Li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Fe顯+2價,則LiFePO4中P 的化合價為____。(2)鈉離子電池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及優(yōu)異電化學屬性等成為鋰離子電池的首選“備胎”。2024年新年伊始,我國首款鈉離子電池量產(chǎn)車已正式向用戶交付。鈉的相關信息如圖3所示。①圖3中x= ____;鈉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______。②鈉離子電池充電時,能量轉(zhuǎn)化形式為電能轉(zhuǎn)化為________。(3)利用捕集、存儲的二氧化碳合成“液態(tài)太陽燃料”,可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保護地球環(huán)境,為可持續(xù)發(fā)展作貢獻。該項目使用了三個基本技術——太陽能光伏發(fā)電、電解水制氫氣、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與氫氣反應得到綠色液體燃料甲醇(CH_3OH) 和水,首次將太陽能規(guī)模轉(zhuǎn)化為液體燃料。“液態(tài)太陽燃料”的生產(chǎn)過程如圖4所示。①反應Ⅰ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②反應Ⅱ的化學方程式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從微觀角度分析,化學變化中不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______(選填“分子”或“原子”)。10.(8分)某化學小組選用圖5裝置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若選擇裝置A加熱高錳酸鉀制備氧氣,應做出的改進是________________,寫出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2)若利用裝置B制CO2 ,使用長頸漏斗的注意事項是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O2和CO2 都能用裝置C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小組同學利用裝置D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量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點)。(4)同學們在充分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利用家庭中常見的材料,設計并制作了如圖6所示的簡易家用制氧機,乙瓶中選用的藥品需要具備的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6分)水和溶液與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1)在水凈化實驗中,可以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異味;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2)探究物質(zhì)溶于水的放熱現(xiàn)象,將下列物質(zhì)溶于水后,溶液溫度沒有明顯變化的是___(填字母)。a.硝酸銨 b.氯化鈉 c .燒堿(3)電解水時可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硫酸鈉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①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據(jù)所提供的溶解度數(shù)據(jù),在圖7中畫出硫酸鈉的溶解度曲線。③若水電解裝置中盛有4.82%的硫酸鈉溶液100 g ,通電一段時間后切斷電源,水的質(zhì)量減少了3.6 g (已知通電時硫酸鈉不發(fā)生變化,其他損失忽略不計),此時溶液中硫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12.(8分)人類社會發(fā)展離不開金屬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1)金屬的性質(zhì)與應用①銅是人類最早利用的金屬之一,生活中的銅質(zhì)火鍋,主要利用了銅具有良好的______性。②鋁的化學性質(zhì)很活潑,卻常被鍍在鐵制品表面用來防腐,鋁具有防腐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金屬的冶煉礦石顏料之一赭石(主要成分為Fe2O3 )屬赤鐵礦,赤鐵礦______(選填“是”或“不是”)金屬材料。赤鐵礦可用于冶煉鐵,赤鐵礦的主要成分與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屬資源保護①金屬資源儲量有限且不能再生,可對廢舊金屬進行回收、冶煉、加工、再利用,這樣做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②銅銀合金有著廣泛的用途,學習小組想回收某銅銀合金中的銀,他們稱取9.6 g 該銅銀合金,研成粉末后逐步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銀溶液。若反應過程中生成銀的質(zhì)量隨時間變化關系如表所示:ⅰ.表中m 的值為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通過上述實驗,可計算出該銅銀合金中銅與銀的質(zhì)量比為_____。13.(9分)項目學習小組對海洋資源利用和粗鹽提純進行項目式學習。項目一:古人智慧(1)《說文解字》中說道:“古者,宿沙初作煮海鹽。”這種得到食鹽的方法在化學上稱為__________。(2)我國勞動人民在十九世紀中后期便開始嘗試取井水煮鹵,獲得的氯化鈉中仍然含有氯化鎂等雜質(zhì),古人采用“淋鹽瀝水”(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粗鹽)的方法來除去氯化鎂,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項目二:現(xiàn)代方法通過晾曬海水或煮鹽井水、鹽湖水等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多種可溶性雜質(zhì)(如氯化鎂、氯化鈣、硫酸鈉等)和不溶性雜質(zhì)(泥沙等)。同學們模擬粗鹽提純的實驗如圖8所示。(3)步驟1中,可通過______方法除去其中的不溶性雜質(zhì)。①請設計實驗驗證步驟2得到的溶液中不含Ba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步驟3加入稀鹽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項目三:創(chuàng)新科技【查閱資料】電導率傳感器用于測量溶液的導電性強弱;一定條件下,電導率的大小能反映離子濃度的大小。【進行實驗】測得步驟1后得到的溶液的電導率為4 420 μS/cm ,除雜試劑的電導率均已調(diào)至約4 420 μS/cm ,圖8實驗過程中溶液的電導率隨著加入除雜試劑的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9所示(本實驗條件下,不考慮微溶物以沉淀形式從溶液中析出)。【分析實驗】(5)①圖9中出現(xiàn)的從下降到上升的拐點,如b、d、f ,表示恰好完全反應。②cd 段加入除雜試劑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③g 點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歸納總結】(6)最終得到氯化鈉固體的質(zhì)量比粗鹽中含有的氯化鈉的質(zhì)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3分)2023年11月我國首臺中速大功率氨燃料發(fā)動機點火成功,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反應生成28 g N2 ,則需要氨氣的質(zhì)量是多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包括 7個小題,每小題 2分,共 14 分。)1.C2.D3.C4.A5.D6.B7.D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 7個小題,共 46分)8.(5分)(1)糖類(2)建筑材料(3)分子在不斷運動(4)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再排入河里(5)CO9.(7分)(1)+5(2)①11 22.99②化學能(3)①分解反應②③原子10.(8分)(1)試管口放一團大小合適的棉花(2)長頸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下兩種氣體密度都大于空氣,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3)裝置沒有自然冷卻就打開止水夾(或紅磷的量不足)(4)無毒(或反應能產(chǎn)生氧氣)監(jiān)測氧氣冒出的速率(或潤濕氧氣等,合理即可)11.(6分)(1)吸附 煮沸(2)b(3)①③5%12.(8分)(1)①導熱②(2)不是(3)節(jié)約金屬資源②10.81:213.(9分)(1)蒸發(fā)結晶(2)飽和的氯化鈉溶液里能繼續(xù)溶解氯化鎂(3)過濾(4)①取樣,滴加少量硫酸鈉溶液,無白色沉淀生成②除去步驟 2 后的溶液中的 NaOH和 Na2CO3(5)②③NaCl、NaOH、Na2CO3(2分)(6)除雜的過程中有氯化鈉生成14.(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pdf 貴陽市花溪區(qū)麥坪中學2025年中考適應性測試化學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