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重慶市渝西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人類生活離不開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NA分子中的雙螺旋鏈通過共價鍵相互結合B.神舟十五號飛船表面所用的耐高溫陶瓷中的氮化硅屬于分子晶體C.乙炔在氧氣中燃燒劇烈放熱,可以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法”,屠呦呦對青蒿素的提取屬于化學變化2.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正確的是A.核內有33個中子的表示為:B.CO2的空間填充模型:C.聚氯乙烯的結構簡式:D.乙醇的核磁共振氫譜圖:3.已知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mol羥基中所含電子數為10NAB.1 mol 中含σ鍵的數目為5NAC.電解精煉銅,當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為NA時,理論上陽極減少32gD.常溫常壓下,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氣體含有的碳原子數為2NA4.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聚四氟乙烯耐酸堿腐蝕,可制作酸堿通用滴定管活塞B.電子由基態向激發態躍遷,使霓虹燈發出五顏六色的光C.石墨烯可做禮服材料是利用烯烴碳碳雙鍵發生加聚反應D.明礬可殺菌消毒,用作凈水劑5.酚酞是一種常見的酸堿指示劑,在pH=0~8.2時,結構如圖所示。在堿性溶液中酚酞的酯基發生斷裂,從而顯現出特征顏色。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酚酞中所有碳原子均處于同一平面B.酚酞分子含有的官能團為羥基、羰基、醚鍵C.酚酞分子有一個手性碳原子D.在滴定實驗中指示劑不宜多加,原因是酚酞分子能夠與堿反應,產生較大實驗誤差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分子不存在順反異構B.二氯丁烷的同分異構體為8種(不考慮立體異構)C.中苯環上的一氯代物7種D.環戊烯()與螺[2,2]戊烷()互為同分異構體7.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用CuSO4溶液去除乙炔中的H2S氣體:Cu2++S2-=CuS↓B.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Cu2++2NH3 H2O=Cu(OH)2↓+2NHC.乙醇與酸性溶液反應:D.乙炔與制備二氯乙烯:8.下列圖示裝置中(略去部分夾持儀器) ,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分離碘單質和NaCl B.分離甲苯和乙醇C.制備[Cu(NH3)4]SO4·H2O晶體 D.證明CH4和Cl2能發生反應A.A B.B C.C D.D9.根據實驗操作及現象,下列結論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A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蕩后靜置,水層顏色變淺 溴與苯發生了取代反應B 向碘水中加入1mLCCl4,振蕩,溶液分層,下層CCl4層顯紫色,再向試管中加入1mL濃KI溶液,振蕩,CCl4層紫色變淺 在水溶液中發生:I2+I-=C 點燃某無色氣體,將產物通入裝有無水CuSO4的U型管中,固體變藍 該氣體為H2D 分別向苯和甲苯的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前者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不褪色,后者溶液褪色 甲苯中的甲基可使苯環活化A.A B.B C.C D.D10.化合物M經李比希法和質譜法分析得知其分子式為,M的核磁共振氫譜有4個峰且面積之比為1∶2∶2∶3,M分子中只含一個苯環且苯環上只有一個取代基,其紅外光譜如圖所示。關于M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M有酯基和苯基兩種官能團 B.M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C.符合題中M分子結構特征的有機物只有2種 D.M屬于苯的同系物11.Au 最外層電子位于P能層,價層電子排布與 Cu 相似。一種 Au 的有機配合物結構如圖所示,其中兩個五元環共平面。W、X、Y、Z均是組成蛋白質的主要元素且核電荷數依次增大,其中X與Y在元素周期表中相鄰,Z的氫化物有臭雞蛋氣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第一電離能:X>Y>ZB.原子半徑:Z>X>YC.Au 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D.該配合物中X原子的雜化方式均為sp3雜化12.氫化鋁鈉()等復合氫化物是重要的有機還原劑。晶胞結構如圖所示,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晶體中,與Na+緊鄰且等距的有6個B.晶體的密度為C.與之間的最短距離為nmD.中4個共價鍵不同13.用氧化甲苯制備苯甲酸。實驗方法:將甲苯和溶液在100℃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反應,過濾,將含有苯甲酸鉀和甲苯的濾液按如下流程分離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應的甲苯。(已知:苯甲酸熔點122.4℃,在25℃和95℃時溶解度分別為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操作I是分液,操作Ⅱ是過濾,操作Ⅲ是蒸餾B.無色液體A是甲苯,白色固體是B苯甲酸C.“系列操作”用到的儀器有鐵架臺(含鐵圈)、蒸發皿、酒精燈、玻璃棒、燒杯D.濃鹽酸的作用是:14.重排反應是指一定條件下有機物分子中某些基團的轉移或分子內碳骨架改變的反應。已知重排反應。有機物丙的結構簡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名稱為3-乙基-1,5-二己烯B.甲中所有碳原子可以共平面C.丙與完全加成后的產物中含有1個手性碳原子D.丙的重排產物可能為(考慮烯醇互變:)二、填空題15.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1)迷迭香酸是從蜂花屬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質,其結構如圖示。該物質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團有(填名稱) ;(2)的系統命名是 ;2-甲基-3-氯-1-戊烯的鍵線式 ;(3)某烴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4,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種。①若A為鏈烴,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A的結構簡式為 ;A被氧化后的產物為 (寫結構簡式)②若A不能使溴水褪色,則A的結構簡式為 ;③下列物質與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總物質的量一定,充分燃燒消耗氧氣的量不變的是 ;若總質量一定,充分燃燒消耗氧氣的量不變的是 (填序號)。A. B. C. D.三、解答題16.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乙烷硒啉(Ethaselen)是一種抗癌新藥,其結構式如下:①基態Se原子最高能級電子的電子云的形狀為 ,其價電子軌道表示式為 。②乙烷硒啉分子中N、Se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分別為 ,其中鍵角∠CNSe ∠CSeN(填“>”,“<”或“=”)。(2)酞菁和鈷酞菁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酞菁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其中參與形成配位鍵的N原子是 (填圖酞菁中N原子的標號),鈷酞菁分子中鈷離子的配位體數是 ,鈷離子的化合價為 。(3)呈黑色或灰黑色,已知:晶胞中的位置如圖1所示,位于所構成的四面體中心,晶胞的側視圖如圖2所示。則配位數為 。17.1-溴丙烷(M=123g/mol)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已知1-溴丙烷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密度為1.56g/cm3,沸點為71℃。實驗室制備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驟如下:已知:H2SO4 + NaBr= NaHSO4 + HBr步驟1:在儀器A中加入攪拌磁子、12g正丙醇及20mL水,冰水冷卻下緩慢加入28mL濃,冷卻至室溫,攪拌下加入24gNaBr;步驟2:如圖所示搭建實驗裝置,緩慢加熱至反應進行完全;步驟3:將餾出液轉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機相(略帶橙色);步驟4:將有機相轉入分液漏斗,進一步提純得1-溴丙烷。請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A的名稱是 ,冷凝管的進水口為 (填“a”或“b”)。(2)步驟1中加入攪拌磁子的目的是攪拌和 。(3)步驟2中看到 現象時說明反應已進行完全。(4)寫出步驟2中生成1-溴丙烷的化學方程式 。(5)步驟3中有機相略帶橙色可能的原因(用離子方程式解釋) 。(6)步驟4中可選用如下操作進行提純:①用蒸餾水洗滌并分液 ②用溶液洗滌并分液 ③用無水干燥 ④蒸餾 ⑤過濾正確的操作步驟為 (填序號,操作可以重復使用)。(7)步驟4中提純得到1-溴丙烷10.0mL,則本實驗的產率為 (保留一位小數)。18.某新型抗腫瘤藥物中間體的部分合成路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化合物的化學名稱為 ;化合物中非含氧官能團名稱為 。(2)B→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G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加聚反應得到一種功能高分子J,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合成路線中存在有兩個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寫出其結構簡式 (用“*”在手性碳原子旁邊標注)。(5)G有較多的芳香族同分異構體,其中滿足下列條件的有 種。①與G含有相同的官能團,硝基連接苯環;②屬于二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寫其中核磁共振H譜中顯示有四組峰,峰面積之比為2∶2∶2∶1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任寫一種)。參考答案1.C2.B3.D4.A5.D6.B7.C8.A9.B10.B11.B12.B13.C14.D15.(1)羧基、醚鍵、硝基(2) 2,3,3-三甲基戊烷(3) B C16.(1) 啞鈴型 sp3、sp3 >(2) ② 1 +2(3)817.(1) 蒸餾燒瓶 a(2)防止暴沸(3)無油狀物餾出(4)СН3СН2СН2ОH+NаВr+Н2SО4(濃)СН3СН2СН2Вr+NaHSO4+H2O(5)(6)①②①③⑤④或①②③⑤④(7)63.418.(1) 硝基苯 碳氯鍵(2)(3)(4)(5)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