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2024)2025年春季學期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復習模擬試卷考生須知:本試卷滿分60分,考試時間為[時長60分鐘。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答在試卷上無效。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讀“亞洲地形圖”,完成1~3題。1. 亞洲地形的主要特點是( )A. 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B. 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C. 以盆地為主,地勢四周高、中間低D. 以丘陵為主,地勢起伏和緩2. 圖中字母A代表的山脈是( )A. 阿爾卑斯山脈B. 喜馬拉雅山脈C. 落基山脈D. 安第斯山脈3. 亞洲河流眾多,受地形影響,河流流向的特點是( )A. 自西向東流B. 自南向北流C. 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D. 自東向西流讀“東南亞地圖”,回答4~6題。4. 東南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稱為“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是( )A. 白令海峽B. 土耳其海峽C. 馬六甲海峽D. 直布羅陀海峽5. 圖中甲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它是( )A. 泰國B. 馬來西亞C. 印度尼西亞D. 菲律賓6. 東南亞居民以大米為主食,主要是因為該地區( )A. 氣候干旱,適宜種植小麥B. 氣候濕熱,適宜水稻生長C. 地形平坦,適宜機械化耕作D. 畜牧業發達,肉類供應充足讀“日本工業分布圖”,完成7~9題。7.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主要原因是( )①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②便于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產品③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④靠近礦產資源產地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8. 圖中①城市是日本的首都,它是( )A. 大阪B. 神戶C. 東京D. 名古屋9.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 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B. 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C. 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D. 位于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讀“印度農作物分布圖”和“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10~12題。10. 印度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A. 熱帶雨林氣候B. 熱帶季風氣候C. 亞熱帶季風氣候D. 溫帶季風氣候11. 從圖中可以看出,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A. 德干高原西北部B. 恒河上游地區C. 德干高原南部D. 東北部及半島沿海平原地區12. 影響印度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是( )A. 寒潮B. 臺風C. 旱澇D. 沙塵暴讀“俄羅斯地形圖”,完成13~15題。13. 俄羅斯地勢特點是( )A. 西高東低B. 東高西低C. 南高北低D. 北高南低14. 俄羅斯的工業主要分布在( )A. 西伯利亞地區B. 太平洋沿岸C. 北冰洋沿岸D. 歐洲部分15. 圖中D河流是俄羅斯的母親河,它是( )A. 葉尼塞河B. 勒拿河C. 伏爾加河D. 鄂畢河二、綜合題(共30分)16.讀“歐洲西部地形圖”和“漢堡氣溫曲線和年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1) 歐洲西部地形以 為主,地勢特征是 。(2)歐洲西部瀕臨① 洋,大部分地區屬于典型的 氣候,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業發達。(3)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請列舉一處該地區著名的旅游景點: 。(4)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歐洲西部大多數國家屬于 (發達/發展中)國家。17.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和礦產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1)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① (大洋);② (河流);③ (地形區)。(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類型分布特點是以 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其中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3)該地區是礦產資源的寶庫, 、 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4)長期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這種經濟模式對國家發展有哪些不利影響?(答一點即可)18.讀“澳大利亞氣候類型、牧羊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1)從南、北半球看,澳大利亞主要位于 半球,是世界上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2)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可見澳大利亞農業生產以 (農業部門)為主。澳大利亞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 部。該地區以亞熱帶季風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和 氣候為主,牧草品質好,產量高。澳大利亞的農場規模都很大,雖然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很少,但是生產效率都很高,主要原因是生產過程 程度高。(3)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試分析其原因。(至少答出兩點)19.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4分)(1)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農業帶名稱:A ;B ;C 。(2)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是實現了地區生產的 和機械化,效率高,產量大。20.讀“南極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4分)(1)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地球自轉的方向。(2)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科考站名稱:A ;B 。(3)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干燥、烈風。人教版(2024)2025年春季學期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復習模擬試卷考生須知:本試卷滿分60分,考試時間為[時長60分鐘。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答在試卷上無效。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讀“亞洲地形圖”,完成1~3題。1. 亞洲地形的主要特點是( )A. 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B. 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C. 以盆地為主,地勢四周高、中間低D. 以丘陵為主,地勢起伏和緩2. 圖中字母A代表的山脈是( )A. 阿爾卑斯山脈B. 喜馬拉雅山脈C. 落基山脈D. 安第斯山脈3. 亞洲河流眾多,受地形影響,河流流向的特點是( )A. 自西向東流B. 自南向北流C. 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D. 自東向西流讀“東南亞地圖”,回答4~6題。4. 東南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稱為“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是( )A. 白令海峽B. 土耳其海峽C. 馬六甲海峽D. 直布羅陀海峽5. 圖中甲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它是( )A. 泰國B. 馬來西亞C. 印度尼西亞D. 菲律賓6. 東南亞居民以大米為主食,主要是因為該地區( )A. 氣候干旱,適宜種植小麥B. 氣候濕熱,適宜水稻生長C. 地形平坦,適宜機械化耕作D. 畜牧業發達,肉類供應充足讀“日本工業分布圖”,完成7~9題。7.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主要原因是( )①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②便于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產品③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④靠近礦產資源產地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8. 圖中①城市是日本的首都,它是( )A. 大阪B. 神戶C. 東京D. 名古屋9.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 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B. 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C. 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D. 位于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讀“印度農作物分布圖”和“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10~12題。10. 印度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A. 熱帶雨林氣候B. 熱帶季風氣候C. 亞熱帶季風氣候D. 溫帶季風氣候11. 從圖中可以看出,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A. 德干高原西北部B. 恒河上游地區C. 德干高原南部D. 東北部及半島沿海平原地區12. 影響印度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是( )A. 寒潮B. 臺風C. 旱澇D. 沙塵暴讀“俄羅斯地形圖”,完成13~15題。13. 俄羅斯地勢特點是( )A. 西高東低B. 東高西低C. 南高北低D. 北高南低14. 俄羅斯的工業主要分布在( )A. 西伯利亞地區B. 太平洋沿岸C. 北冰洋沿岸D. 歐洲部分15. 圖中D河流是俄羅斯的母親河,它是( )A. 葉尼塞河B. 勒拿河C. 伏爾加河D. 鄂畢河二、綜合題(共30分)16.讀“歐洲西部地形圖”和“漢堡氣溫曲線和年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1) 歐洲西部地形以 為主,地勢特征是 。(2)歐洲西部瀕臨① 洋,大部分地區屬于典型的 氣候,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業發達。(3)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請列舉一處該地區著名的旅游景點: 。(4)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歐洲西部大多數國家屬于 (發達/發展中)國家。17.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和礦產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1)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① (大洋);② (河流);③ (地形區)。(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類型分布特點是以 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其中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氣候。(3)該地區是礦產資源的寶庫, 、 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4)長期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這種經濟模式對國家發展有哪些不利影響?(答一點即可)18.讀“澳大利亞氣候類型、牧羊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1)從南、北半球看,澳大利亞主要位于 半球,是世界上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2)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可見澳大利亞農業生產以 (農業部門)為主。澳大利亞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 部。該地區以亞熱帶季風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和 氣候為主,牧草品質好,產量高。澳大利亞的農場規模都很大,雖然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很少,但是生產效率都很高,主要原因是生產過程 程度高。(3)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試分析其原因。(至少答出兩點)19.讀“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4分)(1)寫出圖中數字代表的農業帶名稱:A ;B ;C 。(2)美國農業生產的特點是實現了地區生產的 和機械化,效率高,產量大。20讀“南極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4分)(1)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地球自轉的方向。(2)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科考站名稱:A ;B 。(3)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干燥、烈風。人教版(2024)2025年春季學期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復習模擬試卷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1. B解析:亞洲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和山地約占總面積的3/4,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2. B解析:喜馬拉雅山脈是亞洲最高大的山脈,位于青藏高原南緣,圖中A標注的正是該山脈。3. C解析: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4. C解析: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5. A解析:泰國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橡膠產量占全球1/3以上,這與該國濕熱的氣候和充足的勞動力密切相關。6. B解析:東南亞以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為主,氣候濕熱,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種植,因此大米成為主食。7. A解析:日本礦產資源匱乏,工業原料依賴進口,產品依賴出口。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港口條件優越,交通便利,且人口、城市密集,市場廣闊。8. C解析:東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于關東平原南部,東京灣西北岸。9. C解析:日本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因此多火山、地震。10. B解析:印度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雨季時西南季風帶來大量降水,旱季則降水稀少。11. D解析:水稻喜濕熱,印度東北部和半島沿海平原地區降水豐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水稻種植。12. C解析:印度熱帶季風氣候不穩定,西南季風的強弱和進退時間異常易導致旱澇災害頻發,嚴重影響農業生產。13. B解析: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西部以平原為主(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東部以高原山地為主(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14. D解析:俄羅斯的工業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這里礦產資源豐富,人口、城市密集,交通便利,是傳統的經濟核心區。15. C解析: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流經俄羅斯歐洲部分,被俄羅斯人稱為“母親河”,具有重要的航運和灌溉價值。二、綜合題(共30分)16.(1)平原;南北高,中部低。解析:歐洲西部地形較平坦,以平原為主;北部為斯堪的納維亞山脈,中部為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南部為歐洲最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亞平寧山脈、巴爾干山脈,地勢南北高,中部低。(2)大西;溫帶海洋性;畜牧。解析:歐洲西部受大西洋影響,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廣泛,全年溫和多雨,適合多汁牧草生長,因此畜牧業發達,乳畜產品豐富。(3)法國埃菲爾鐵塔(或意大利羅馬斗獸場、西班牙巴塞羅那圣家堂等)。解析:歐洲西部歷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觀多樣,旅游業資源豐富,如法國的埃菲爾鐵塔、意大利的羅馬斗獸場等都是著名景點。(4)發達。解析:歐洲西部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工業、服務業發達,科技水平高,生活水平高。17.(1)①印度洋;②尼羅河;③南非高原。解析:撒哈拉以南非洲東臨印度洋;尼羅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流經非洲東北部;南非高原位于非洲南部,是非洲主要地形區之一。(2)赤道;熱帶草原。解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類型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依次為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等,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3)金剛石;黃金。解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礦產資源豐富,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居世界首位,此外還有豐富的石油、銅、鐵等資源。①初級產品價格低,利潤少,經濟收入不穩定;②工業制成品依賴進口,成本高,制約本國工業發展;③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缺乏多樣性和自主性。解析:單一商品經濟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經濟脆弱,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且難以實現產業升級和經濟多元化。18.(1)南解析:澳大利亞位于赤道以南,主要位于南半球。(2)畜牧業(養羊業);東南;溫帶海洋性解析: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草場面積廣大,農業以畜牧業(養羊業)為主;羊、牛與經濟作物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氣候比較溫暖濕潤的澳大利亞的東南部。①氣候溫暖濕潤,適宜居住;②沿海地區交通便利,經濟發達;③開發歷史悠久,基礎設施完善。解析: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地區氣候宜人,港口眾多,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吸引了大量人口和城市分布。19.(1)①乳畜帶;②玉米帶;③小麥區。解析:乳畜帶分布在美國東北部,這里氣候冷濕,適合牧草生長,且城市密集,市場需求大;玉米帶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玉米種植;小麥區位于中部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偏少,適合小麥種植。(2)專門化。解析:美國農業生產高度專門化,形成了多個農業帶,每個農業帶集中生產一種或幾種農產品,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20.(1)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解析:地球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在南極上空觀察呈順時針方向。(2)A:長城站;B:秦嶺站。解析:長城站是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考站,位于喬治王島;中國南極秦嶺站是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位于于南極羅斯海區域沿岸,面向太平洋。(3)酷寒解析:南極地區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平均氣溫極低,且降水稀少,風力強勁,被稱為“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風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2024)2025年春季學期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復習模擬試卷(原卷).docx 人教版(2024)2025年春季學期七年級下冊地理期末復習模擬試卷(解析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