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屆安徽省蕪湖市第一中學高三最后一卷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到新質生產力這一新詞匯,強調通過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起點是“新”,關鍵在“質”,落腳于“生產力”。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實驗室里的新技術,還需要通過新產業不斷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新質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創新驅動是其中關鍵。新質生產力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空天海洋產業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實力特別是核心競爭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必然要求。其主要載體是產業,核心引擎是創新。新質生產力的“新”主要包括四個維度:一是新勞動者,他不同于傳統以簡單重復勞動為主的普通技術工人,參與新質生產力的勞動者是能夠充分利用現代技術、適應現代高端先進設備、具有知識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二是新勞動對象,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不僅包括物質形態的高端智能設備,還包括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和新勞動對象;三是新勞動工具,如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設備、自動化制造設備等;四是新型基礎設施,要適應科技創新范式變革、模式重構的新需求,統籌布局大科學裝置,圍繞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優化升級傳統基礎設施,完善新型基礎設施。新質生產力的作用重大。首先,新質生產力具有強大的戰略引領力。新質生產力在帶動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具有引導產業發展方向,形成強大引領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作用。其次,新質生產力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新質生產力表現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它不是靜態的、停滯的、固定不變的,而是動態的、發展變化的,“新興”的內涵處于不斷衍變過程中。最后,新質生產力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是國際市場競爭中可以出擊對手的“拳頭”,擁有核心競爭力。新質生產力代表生產力的躍升,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不僅意味著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更體現了以產業升級構筑新競爭優勢,贏得發展的主動權。(摘編自《什么是新質生產力》)材料二: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全面理解其內涵與深意﹖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曉華、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樂、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楊丹輝、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龐瑞芝為您解讀。張樂: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生產力是塑造現實的力量,是人們在勞動過程中改造自然界的人力與物力的統一。生產力有多種劃分方式,有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之別,也有先進生產力和落后生產力之分,也可以從生產力的屬性特征上將其分為傳統生產力和新質生產力。楊丹輝: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可從其區別于傳統生產力的“新”和“質”兩個維度出發。其中,新能源、新基建、新要素、新產業體現出生產資料、勞動對象和生產方式的“新”,高素質人才、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構成了勞動者和生產力發展模式的“質”。李曉華:新質生產力的“新”表現在構成生產力的要素發生了新變化,不僅有量的變化更要有質的躍升。“質”的躍升表現在主導技術、生產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發生質的變化,進而使產品形態、產業結構和發展質量發生明顯的改善。龐瑞芝:新質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是科技創新密集型生產力,其核心特征是創新驅動。從“投入——產出”的生產經濟學視角看,新質生產力代表對傳統生產力的躍遷和能級的提升。楊丹輝:新質生產力具有先進性、引領性,其最核心的內涵和最突出的特征在于科技創新,這也是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最大的差別。總體來看,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發展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勞動投入和資本積累。對于后發國家而言,工業化往往采取趕超式發展模式,以此形成的生產力則帶有鮮明的“量”的擴張。20世紀6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影響日益鞏固強化。近十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生產力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前沿科技和新興產業所涉及的創新活動與知識傳播對生產力的再造超越了傳統生產力的范疇,特別是當數據成為要素,既作為生產資料又作為勞動對象參與到生產和交易過程中,大大豐富了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的類型,生成了以更新質態、更高質量為本質特征的新質生產力,從而實現生產力發展“量與質”的協調統一。張樂:新質生產力在性質上屬于創新驅動型生產力,其中科學技術創新是推動其發展的恒久動力。農耕時代生產力的發展主要依賴人力的大量投入,在有限的土地上實施精耕細作來換取有限的產出,以維持個體生存和社會緩慢發展;在工業時代,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更多依靠資本擴張、高能耗生產資料的使用和低廉勞動力的投入;在新一輪技術革命背景下,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量來自于科學技術的創新。馬克思認為,“科學就是生產力”;鄧小平同志進一步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高新科技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品新研發、服務流程再造,使全社會的生產效率得到質的躍升,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社會財富,極大地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摘編自《準確把握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要義》)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質生產力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其關鍵在于創新驅動。B.新質生產力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實力特別是核心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C.新質生產力就是指新勞動者、新勞動對象、新勞動工具和新型基礎設施四個維度。D.新質生產力表現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新興”的內涵處于動態的衍變過程之中。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新勞動者和傳統勞動者的不同在于能否充分利用現代技術,適應現代高端先進設備,具有知識快速迭代的能力。B.新質生產力不僅以產業升級構筑新競爭優勢,更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擁有核心競爭力。C.新質生產力和傳統生產力一樣,都是人類改造自然過程中人力與物力的統一,都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D.傳統生產力很大程度上依靠勞動投入和資本積累,十分注重“量”的擴張,而新質生產力只注重“質”的提升。3.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的一項是( )A.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和生物農藥技術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B.利用工業機器人在紡織工廠自動化生產傳統紋飾的絲綢,增強穩定性,提高精確度。C.利用5G傳感器物聯網技術、無人植保機和逆滲透純水機組等黑科技開展智慧春耕。D.大型工廠不同工組分別負責生產流水線上的不同環節,以最大效率生產智能機器人。4.根據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對以下圖表的解讀不恰當的一項是( )A.2012~2022年,我國新質生產力指數及其各分項指數整體水平均不斷提升。B.2013~2022年,我國綠色分項指數相對于數字分項指數整體增長速度更快。C.2012~2022年,我國科技分項指數逐年上升,科技促進了新質生產力發展。D.2020~2022年,我國數字分項指數仍然保持上升趨勢,但增長率相對偏低。5.新質生產力與科技創新關系密切,請結合材料二簡要說明。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門鏡外的樓道遲子建每逢午后,我都能聽到樓道里傳來清理垃圾的聲音。①這聲音自頂層的七樓漸次傳下,有笤帚掃樓道的刷刷聲,也有用鐵撮子撮垃圾的嘩嘩聲,還有收攏垃圾袋時的窸窣聲。有一次這聲音出現在我的門口時,出于好奇,我從書房走向門口,透過門鏡去望那個清掃員。她穿一件藍袍子,戴著白口罩,包一塊土黃色的頭巾,正彎著腰從我家的垃圾袋里往外撿著什么。透過門鏡所窺見的人被無限縮小了,她面色白而微黃,眼瞼處堆積著或深或淺的皺紋,兩頰幾乎是塌陷的。②嘴唇與臉一樣沒有血色,讓人覺得她的唇就是一朵枯萎了的花。垃圾袋里有一盒沒有開封而過了保質期的餅干,她把它從中取了出來。我猜想樓道清掃員發現這盒餅干后,一定認為這家的女主人是個敗家子。她氣力不濟,隔著門,我能聽見她沉重的喘息聲。清理完畢,她一手握著撮子,撮子上橫著笤帚,一手拖著兩個袋子,吃力地離開我家門口,去另一戶了。門鏡后面的她和垃圾都消失了,我能看見的,是放垃圾處的上方的窗口,米黃色的木格窗將夏日的天空分成均勻的幾格,有的格里云彩濃些,有的則十分淺淡,還有的呢,干脆一絲云都沒有。雨季過去后,一立秋,風就涼了。這時的天空無與倫比地晴朗。云彩很多,又很白,它們高高地飄在空中。我一般不舍得錯過這時節的云彩,總要在陽臺張望一刻。這樣,我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項內容,除了窺視清掃員之外,還有望云彩。我發現在傍晚的時候,云彩往往摻雜了夕照的橙黃顏色,使它顯得格外妖嬈,而清掃員恰恰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樓道,這樣我從門鏡看她時,她背后的窗口瀉進來的金色流云就把她映得格外明媚,她仿佛年輕了許多,也溫柔了許多。我窺見她總是穿一雙舊得磨出了洞的老綠色球鞋,就把一雙半新的軟皮平底黑皮鞋扔在門口。為了使它像垃圾,不至于引起她的懷疑,我將一只鞋底前臉的膠皮用刀割去一小塊,然后把光滑的鞋面劃上幾道刀痕,又用花盆的土使勁揉搓它,使之塵垢滿面,這才把它們擺在門口。③她在撿鞋的時候把它們捧在手中,然后用身上的藍袍子蹭掉其上的灰塵,又摘下口罩運足一口氣,朝它們身上吹了吹。她用一張舊報紙裹了那鞋,放進白色的編織袋中。我猜她營養不良,所以常把食用了一半的奶粉、核桃粉、棗糕以及魚松和肉松丟掉。把這些食品當垃圾棄了,我也要挖空心思地打扮它們,既不能使它們惹上塵垢,又不能讓它們過于鮮亮。于是我就把食品袋看似隨便地用猴皮筋勒住,以防灰塵進去。然后將包裝袋的外觀弄上點土豆泥或者粥汁,使之渾濁不堪,與垃圾的氣息很接近。我從門鏡望見她心疼地將這些吃的東西放進藍袍子的大口袋里。那口袋脹鼓鼓的,好似一個人因患了牙痛而腫了臉。我想她肯定把我當成了一個衣食無憂而又不會勤儉持家的女人,我只能讓她這么以為了。天涼了,白晝短了,她出現在樓道的時間越來越晚了。開始時我以為她現在出來得晚,后來有一次我發現她拖著袋子從七樓下來,未等收六樓的垃圾呢,便累得一屁股坐在通向七樓的第一級臺階上,她這一歇就是一刻鐘。她側身對著我的門,樓梯的欄桿將她的身影切割成幾段,能聽見她吃力的喘息聲。她的力氣越來越衰弱了,她就像一只垂垂老矣的綿羊一樣充滿了哀憐之氣。看著夕照中的她,看著她枯樹般的身影,看著她始終如一包著的那塊土黃色的頭巾,我的眼睛不由濕潤了。我多想幫助她清理一下垃圾,讓她就這么歇下去,可我知道我不會長久做這件事,而她也不會允許我這么去做。臘月的一個午后,走廊里突然傳來一陣悠揚的口哨聲。跟著,嘩啦嘩啦的掃地聲傳了進來。我連忙奔向門口,出現在門鏡后面的是一個男青年,一邊打著口哨一邊掃樓道。我放在門口的垃圾,恰好有給老清掃員的半袋木耳。當小伙子掃完地,手伸向那個垃圾袋時,我打開門,迫不及待地問:“原來的那個呢?”“她呀,人家現在不用她了,讓她回家了!”小伙子說完,快意地打了一聲口哨。“為什么?”我有些憤怒了,“就因為她老嗎?”小伙子沒答應,顯然不想再耽擱時間,他提著聚集在一起的垃圾袋,去五樓了。小伙子收拾垃圾痛快多了,應該承認,這樣的樓道清掃員看上去更舒服一些,因為他年輕、有力氣,看他做活心里服帖,沒有負疚感。以后我不用再透過門鏡去觀察樓道清掃員了,我的垃圾也是真正的垃圾了。只是當樓道響起悠揚的口哨聲時,我有些悵然若失。④春天就像個年輕而壯健的大腳女人,走得刷刷的,很快就從我眼前過去了。而漫長的夏天則似一個年老的小腳女人,一步三嘆地來了。人的悲哀和同情心就像一枚枚被扔進河里的石子一樣,一開始還有棱有角的,經過時間溪水的不間斷沖刷,它也就漸漸被磨得圓潤了。我沉迷在寫作中,只有偶爾在黃昏散步時會想起她來。想起她佝僂的身姿和蒼白塌陷的臉,想起她轉身時無限緩慢的動作和沉重的喘息聲。(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敘事節奏舒緩,情感抒發含蓄克制,寫出了城市中的人情世界,籠罩著淡淡的悵惘和失落的情緒。B.第四段對云彩之美作了細致生動的描繪,既展現了秋日的自然景觀,又側面烘托了清掃員的人物形象。C.文章多次寫到新清掃員的“口哨聲”,不僅寫出了他的年輕和活力,更展現了他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D.文中的“我”對新清掃員替代老清掃員開始有些情緒,但后來也覺得這個年輕人確實更適合這個崗位。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常、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連用三個擬聲詞,寫出了垃圾清掃工作的繁忙冗雜,為接下來清掃員的出場作了鋪墊。B.句子②將清掃員沒有血色的嘴唇比喻成枯萎了的花,生動地寫出了其衰老、疲憊的狀態。C.句子③運用動作細節描寫,細致入微地寫出了清掃員對“被扔掉”的鞋子的心疼和珍惜。D.句子④巧用比喻,寫出時間流逝之快,表現了“我”在逐漸擺脫情感負累之后內心的輕松。8.小說中的物象往往很重要,如《百合花》中的新被子和《哦,香雪》中的鉛筆盒,請簡要分析“門鏡”這一物象在本篇中的作用。9.王蒙評遲子建的小說“有一種對煙火人間的興致,有一種對喜怒哀樂的體貼”。請結合選文,談談你對此評語的理解。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當殷之亡、周之興,微子賢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從天下之賢士與天下之諸侯而往攻之,未嘗聞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為不可。殷既滅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獨恥食其粟,餓死而不顧。由是而言,夫豈有求而為哉?信道篤而自知明也。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余;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彼獨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萬世之標準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獨行,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于后世矣。(節選自《昌黎先生集·伯夷頌》)材料二:夫伯夷,古之論有孔子、孟子焉。孔孟皆以伯夷遭紂之惡,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餓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號為圣人耳。然則司馬遷以為武王伐紂,伯夷叩馬而諫注,天下宗周,而恥之,義不食周粟,而為《采薇》之歌;韓子因之,亦為之《頌》,以為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于后世,是大不然也。夫商衰而紂以不仁殘天下,天下孰不病紂?而尤者,伯夷也。嘗與太公聞西伯善養老,則往歸焉。當是之時,欲夷紂者,二人之心豈有異邪﹖及武王一奮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與。何哉?蓋行年八十余,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濱而趨文王之都,計亦數千里之遠,豈伯夷欲歸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來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且武王倡大義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獨以為非,豈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與不仁也。紂之為君,不仁也;武王之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紂,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則伯夷何處乎?余故曰:圣賢辯之甚明,而后世偏見獨識者之失其本也。嗚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時,其烈豈減太公哉!(節選自《王安石文集·伯夷論》)【注】叩馬而諫:武王伐紂,伯夷與叔齊拉著武王的馬勸諫阻止。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及武王A一奮B太公C相之D遂出E元元F于涂炭之中G伯夷H乃不與。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篤,堅定、深厚,與李密《陳情表》“則劉病日篤”中“篤”意思相同。B.恥,感到羞恥,與《師說》“于其身也,則恥師焉”中“恥”用法相同。C.夷,誅殺,與《蘇武傳》“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中“夷”意思相同。D.相,輔佐、扶助,與《孔雀東南飛》“好自相扶將”中“相”意思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認為伯夷在商朝滅亡之后寧可餓死也不吃周粟的行為,是為了堅守自己的道。B.韓愈通過贊頌伯夷特立獨行、深信大道的精神,批評當時士人中存在的不良風氣。C.王安石認為,韓愈寫《伯夷頌》是依據司馬遷的觀點,而司馬遷的觀點有失偏頗。D.王安石通過推論,否定了孔子、孟子二人認為伯夷為了追求“仁”而餓死的說法。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于后世矣。(2)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時,其烈豈減太公哉!14.王安石認為伯夷最終沒有成功投奔周武王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概括。三、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①黃庭堅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②?戲馬臺③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注】①黃庭堅貶謫黔州期間創作的一首詞。②華顛:白頭。③戲馬臺:項羽所筑,今江蘇徐州城南。劉裕北征,會僚屬于此,賦詩為樂,謝瞻和謝靈運各賦《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一首。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首二句起調低沉,用比喻手法寫出秋雨使人只能困居于室內,室內卻漏雨積水的艱難處境。B.上闋后三句寫重陽放晴,又逢佳節,催發詞人以鬼門關的險峻來襯托內心抑郁愁苦,借酒消愁。C.本詞通過重陽即事感懷,借謝瞻、謝靈運戲馬臺賦詩之典,將詩人豪爽的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D.全詞結構上一抑三揚,從雨天困居的沉悶走向“馳射”“拍肩”的暢快,語意疏宕,意境開闊。16.有人評價黃庭堅詞“入于蘇而又出于蘇”。本詞下闋在寫法上“入于蘇”,情感上“出于蘇”,請結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下闋對此簡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賈誼在《過秦論》中,描寫陳涉高舉義旗后,天下眾多豪杰志士積極響應,踴躍追隨的兩句是“ , ”。(2)杜甫在《登高》中以“ , ”二句訴說自己白發日多、因病斷酒之愁,抒發憂國傷時之思。(3)古人對水有不少雅稱,如小而深的水稱為“潭”,大而深的水稱為“淵”。古詩文中含有“潭”或“淵”的句子有“ , ”。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自從在大西北的那次相見,你的形象,不,你所代表的一種信念,便植入我的腦海,像夜空里的一顆星,時時在閃光。這是一種思想,一種意志,一種思索,一種信息。一有綠色這個媒介,她便會釋放出來,叫我心里翻騰不已。我見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訪時。你敲門進來,坐在沙發上。你已50歲,皮膚黧黑,手背上青筋突起,臉上也已爬上皺紋。我腦際本裝著你傳聞中的英姿,你動人的歌聲,爽朗的笑語。我心里一頓,沒有想到你會是這個樣子。你對我笑笑,坐在沙發上,等我先問話。窗外綠柳紅花。你開始敘述往事,雙眸中又閃出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隨軍進疆時還是一個十八歲的姑娘。炎熱的麥收時節,你在南疆的農場里,在維吾爾族老鄉的杏樹下看場。在這夏日沙子能烤熟大餅的西北,綠蔭比金子還寶貴。你心里萌生起一個念頭,一心一意學林業去,要讓綠色染滿戈壁。畢業后你來到石河子,這一片黃沙之野,正是涂抹綠色的最廣闊天地。報到的第一天,這里還沒有房子,晚上你就和隊友一道睡在工棚廚房里。白天你們一起扛著標桿測量,規劃。冬天,沒膝的深雪將你單薄的褲腿凍成冰棍;在春天里,風沙肆虐,你秀氣的臉上長出皺紋;夏天,火辣的烈日將你嫩白的皮膚曬成黑炭。你這位水鄉姑娘,執著地追求著自己的理想。18.下列句中加點的“一”與“一失足成千古恨”中“一”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像夜空里的一顆星 B.一有綠色這個媒介C.一心一意學林業去 D.一起扛著標桿測量19.好的新聞通訊注重現場感,請從人稱角度分析第二段是如何營造現場感的。20.請改寫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之與前后句構成整句,且至少使用一種修辭,可以改變語序,增、刪、改動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人體的免疫系統擔負著抵御外來細菌、病毒、異物等入侵的職責。它們會對不屬于人體的物質進行分辨,幫助人體“排除異己”,以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免疫系統如果把外界正常物質當成有害物質,就會動員身體中的免疫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E、細胞因子、神經肽等物質對其進行攻擊。而免疫系統的反應若超出了應有的程度,就會對自身正常的組織或器官造成誤傷,從而使人體出現各種各樣的過敏癥狀。不過,①___________。同樣遇到花粉,有人的免疫系統“無動于衷”,但有人的免疫系統就會“高能預警”“過度反應”。過敏常發生在一部分相對固定的人群中,某類人先天的免疫系統就存在缺陷,他們的免疫系統異于常人,易做出“不辨敵友、無端攻擊”的舉動,②___________,我們稱這類人具有過敏體質。③___________,如果雙親都是過敏體質,那么其子代是過敏體質的概率為60%到80%。21.下列句子中,與文中畫線處雙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讓我們一起記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句名言!B.黃河雖多災多難,卻也是孕育中華文化的“搖籃”。C.科學家發現鯨的外形是一種極為理想的“流線型”。D.荷蘭素來就享有“歐洲花園”“花卉王國”的美譽。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六、作文23.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人說:人生的一大遺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我也曾想過”。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C 2.A 3.D 4.B 5.①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最核心的內涵和最突出的特征;②科技創新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恒久動力和核心驅動力;③高新科技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6.C 7.D 8.①門鏡能讓“我”在門后更細致窺見清掃員,并借此觀察社會和生活,推進小說的發展。②門鏡反映了小說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狀態,如體現了“我”不求回報、不求被知曉的仁愛之心,體現舊清掃員的勤勞、悲苦以及衰老、疲憊的人物特征。③小說以借由門鏡結識清掃員開始,以門鏡外的清掃員換了告終,門鏡又在行文中多次出現,在敘事、結構上起到了串聯、貫穿的作用。④門鏡是現代社會才有的物象,小說的主體情節體現了在現代化的陌生人社會,人試圖靠近、幫助另一個人的美麗而動人的諸般努力。 9.①小說場景設置是在一幢普通的居民樓,作家從自己的屋子通過門鏡看向樓道,這樣的空間選擇體現作者日常真實的“煙火人間”的興味。②作者側重寫“我”現實的、富有生活氣息的一面,“我”是作家,對清掃員這個典型的底層勞動者予以關注,并施以援手,這反映了作者對小人物的同情和關切。③作家對老清掃員的關心體貼以及在她離開后的悵然若失,種種幽微復雜的情感,被寫得恰如其分。10.BDG 11.A 12.D 13.(1)雖然這樣,如果沒有這兩個人,亂臣賊子在后世就會接連出現了。(2)假使伯夷不死,等到武王的時代,他的功業難道比姜太公少嗎? 14.①伯夷本來就年事已高,可能沒有等到周武王時代就死了﹔②伯夷所居之地離周武王太遠,可能死在來投奔的路上。15.B 16.寫法上“入于蘇”:都把自己和古人作對比,都寫到“白發”。情感上“出于蘇”:①蘇詞中頭白蒼老卻功業無成的蘇軾,與年華方盛即卓有建樹的周瑜形成對照,帶有自嘲自傷的意味,表達了蘇軾有志報國卻功業未就的憂憤之情(或“表達了對周瑜的仰慕之情,渴望現實中也有如此豪杰”)。②黃庭堅表達了自己“風流”不遜于二謝的豪邁情懷,并以“白發簪花”這種不入俗眼的舉止,強調了自己不向命運屈服的博大胸懷,抒發了老當益壯、窮且益堅的樂觀奮發精神。17. 天下云集響應 贏糧而景從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下臨深潭,微風鼓浪/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18.B 19.①使用第一人稱“我”,寫出了采訪過程中的親身感受,親切自然,給讀者以真實感;②使用第二人稱“你”,將采訪對象滄桑的形象直接展現在讀者面前,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便于情感交流;③“我”“你”人稱交替出現,營造訪談時“我”“你”之間的對話感,真實再現了訪談的場景。 20.春天,肆虐的風沙將你秀氣的臉龐沖出溝壑。21.B 22.①并非人人都會過敏②從而導致過敏的發生③過敏體質具有遺傳傾向23.例文:知己不行多遺憾,善思篤行筑華章何為人生的遺憾?“我不行”雖一事無成,但從青云之志到相濡以沫尤為可嘆,一句“我本可以”“我也曾想過”道盡了多少敢想而不敢為的懦夫的心聲。“可以”“曾想過”雖微,若不做,則為“我不行”;若做,則為“我可以”。故曰:吾儕立世,未剖之志常多憾,奮楫揚帆多嘗試。遺憾,乃心有所想而不得行。多嘗試,敢試錯,在勇氣中可將遺憾化為現實。“一切的現在都孕育著未來,未來的一切都生長于它的昨天”,心有所想,人有所愿卻不得伸,即為遺憾。面對如五里霧的塵世,青年何談退卻,若談退卻,“我本可以”“我也曾想過”定會成為滄海桑田中的遺憾。可效15歲的滑手陳燁,也曾想過登臨亞運會之巔,他在碗池中屢屢試錯,一次次摔倒又爬起。可效完顏慧德,“我本可以幫助更多的人”,一路求索探尋,不知嘗試了多少次直播,才成為互聯網上的“我本是高山”。亦可效蘇俊文,縱然在800米的跑道上折戟,但追逐陽光的少年之志長存天地:青年當常懷試錯之心,不忘“我本可以”,更應在科學探索和人生求索間試錯,將“我也曾想過”變為“我本可以”的現實,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曾想過”事小,不做則一事無成。事雖小,應踐之,可轉“命運的齒輪”。正值桃李年華,面對“曾想過”的愿景,當用實干和付出書,寫就“我本來就可以”的華章。畢竟,黃粱夢再熾盛,不如實干一朝夕。李太白曾想“且放白鹿青崖間”,他走過奇崛的蜀道,夢游過奇幻的天姥山,一瞬的靈感筑成詩仙傲視群才的底氣。董麗娜在一片漆黑混沌中曾想圓夢中傳,克服百難的頑強,雙手觸碰過無數盲文,原來一個可以擊碎“你不行”論斷的身體,馱起了無數次絕境中的日落。諾米在大涼山的驟風中曾想圓夢“中國新說唱”,扛過世俗的嘲諷,抵擋著同行的詰難,他在魔性和起伏的旋律中成為青年心中“迪士尼”的掌門人。故曰:成功的愿景人人皆有,吾儕都有過“曾想過”的熱夢。“大海的夕陽,招惹多少詩人溫柔的懷想”,但并不是每一位“詩人”都能抵擋命運的溝壑,將“我也曾想過”變成“我本是高山”。青年于世,勿以想法微茫而不為,當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化“我本可以”為“我確實可以”。吾儕之中,或有一瞬之念,曾熱血沸騰,更曾灼灼其華,但愿意實踐,愿意闖蕩,將“我曾想”化成“我可以”者幾希。車胤、孫康雖家境貧困,但讀書的微茫火焰卻一刻未滅,抓來螢火蟲的微光,雪夜裹衣出門的決絕,不畏冬寒,不懼夏熱,他們如萬千學子般將“我確實可以”的愿景付諸于求知的熱忱。回溯歷史長河,陳涉“燕雀安知鴻鵲之志哉”的慨嘆成為了“大楚興,陳涉王”的現實;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成了大國總理的籌謀;覃海洋“輸多了,不想再輸了”的肺腑之言,成為奎金的盒言書……由此可見,人微言輕之時,內心壯志的花火亦可燎動生命的原野。“韜光逐藪,含章未曜”固然謙慎,但一味將豪情和壯志埋沒,不思如何付諸實踐,不是強者的所為,更不是青年立世的姿態。嘗試不得,又何談化“我本可以”為“我確實可以”呢?知己不行多遺憾,善思篤行筑華章。“我本可以”“我也曾想過”是愿景,但“我不行”只是“我可以”的座右銘,能動在身,篤行于世,是青年的追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