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廣西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卷化學(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0-16Na-23S-32K-39e-56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通過實驗測定了空氣成分的科學家是A.侯德榜B.道爾頓C.拉瓦錫D.屠呦呦2.推動綠色發展,共建美麗廣西。下列措施與此理念不相符的是A.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B.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C.廢舊金屬回收利用D.開發和利用新能源中月3.下列各項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A.食品保鮮劑研發B.研發合成新藥C.研究航空材料D.人工智能研發烘4.小明發現自家的玫瑰花植株葉子發黃,需要施加尿素[C0(NH2)2]等化肥,尿素屬于A.氮肥B.鉀肥C.磷肥D.復合肥5.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資源,下列關于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A.稀有氣體化學性質穩定,可用于電光源B.氧氣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煉鋼C.空氣的成分是固定不變的D.氮氣充入食品包裝袋中以防腐6.下列有關“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水池仰擬A.取用固體B.檢查裝置氣密性C.取用稀鹽酸D.處理廢棄試劑7.溶液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下列屬于溶液的是A.豆漿B.米粥C.蔗糖水D.玉米汁8.下列能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風能C.氫能D.潮汐能9.下列凈水方法中,單一凈水程度較高的是A.過濾B.蒸餾C.沉降D.吸附10.有關合理用藥的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A.認真閱讀說明書,按劑量用藥B.“是藥三分毒”,生病不用藥化學試卷第1頁(共6頁)C.可以服用多種藥物,總有一種有效D.可以將每日三次的藥一次性服下11.許多物質能和氧氣發生反應,下列反應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鎂條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熱,發出黃光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放熱,產生大量白煙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D.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12.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在其著作《本草經集注》中記錄“以水沃之,即熱蒸而解末矣”,是指生石灰與水反應的過程,其中生石灰是指A.Na,COB.CaCO,C.CaoD.Ca(OH)213.實驗室欲進行粗鹽提純,然后用提純的精鹽配制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30%的氯化鈉溶液(所有液體的密度看作1g/m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粗鹽提純的實驗中,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B.配制溶液的實驗步驟為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C.量取水時,用規格為100mL的量筒量取70mL蒸餾水D.把配制好的氯化鈉溶液倒入剛用蒸餾水潤洗過的試劑瓶中,結果會偏大14.火的使用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下列有關措施是通過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目的的是A.吹滅蠟燭B.用燈帽蓋滅酒精燈C.釜底抽薪D.用鍋蓋蓋滅著火的油鍋15.潔廁靈(有效成分為HCI)不能與“84”消毒液(有效成分為NaCl0)混用,因為二者混合會產生有毒氣體X,其原理為2HCl+NaCl0一NaCl+H,0+X,則X的化學式為A.Cl2B.COC.HCIOD.C1O,16.“A芯片”決定了人工智能處理器和存儲器的速度,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硅元素在14Si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1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硅A.硅的原子序數為14B.硅屬于非金屬元素28.08C.硅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8gD.硅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4圖117.梧州六堡茶,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還通過“茶船古道”遠銷東南亞等地。該茶葉中含有咖啡堿(CaHjoN,.O2)。下列關于咖啡堿的說法正確的是A.咖啡堿中含有咖啡堿分子B.咖啡堿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C.咖啡堿由碳、氫、氨、氧元素構成D.咖啡堿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4:118.化學核心素養彰顯課程育人的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化學觀念:堿溶液中都含有氫元素,因此含有氫元素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B.科學思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元素組成相同,則它們的化學性質也相同C,科學探究與實踐:在制備氣體開始時,應先加人試劑,再檢查裝置氣密性D.科學態度與責任:實驗后的廢液要倒人指定容器中,防止腐蝕管道和污染水源19.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鑒別NaCl和NH,NO3固體取樣,加水溶解,測溶液溫度變化B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固體取樣,加水溶解,蒸發結晶C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加入過量鋅粉,過濾D鑒別C02和N2用燃著的木條,觀察木條變化化學試卷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