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題一、單選題1.《本草綱目》記載:“醋能消腫、散水氣、殺邪毒、理諸藥”。下列有關醋的說法錯誤的是A.傳統釀造食醋常選用大米、黃豆、高粱等淀粉含量高的原料B.釀醋過程中存在淀粉→葡萄糖→乙醇→乙酸的轉化過程C.釀造工藝中將醋陳放1~3年以生成具有果香味的有機物D.醋、食鹽、白砂糖均有一定的食品防腐功能2.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是指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的反應。下列屬于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的是A.乙醇與氧氣在Cu催化下生成乙醛 B.溴乙烷與NaOH的醇溶液共熱生成乙烯C.乙烯與氧氣在Ag催化下制備環氧乙烷 D.苯酚與甲醛在酸或堿作用下制備酚醛樹脂3.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是水果罐頭中常用的抗氧化劑,其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維生素C的實驗式為,分子中含有四種官能團B.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可長期服用維生素C片提高免疫力C.維生素C屬光敏性維生素,則長時間光照易發生加成反應而變質D.維生素C加至碘和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可觀察到溶液藍色變淺或褪色4.下列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尿素與甲醛制備線型脲醛樹脂:B.水楊酸與過量的碳酸鈉溶液反應:++CO2+H2OC.兩分子醛在堿催化下發生羥醛縮合:+H2OD.草酸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5.下列實驗操作、現象、結論均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A 在試管中放少量脫脂棉,加入幾滴蒸餾水和幾滴濃硫酸,用玻璃棒攪拌成糊狀。加入過量NaOH溶液后,再滴入3滴5%溶液,加熱 產生磚紅色沉淀 纖維素的水解產物中有還原性糖B 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氯化鐵溶液,振蕩,觀察實驗現象 溶液變為紫色 該苯酚溶液未氧化變質C 將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液迅速加熱至170℃,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乙烯與溴水發生了加成反應D 將石蠟油蒸氣通過熾熱的碎瓷片,再將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溶液紫色變淺 氣體中含有乙烯A.A B.B C.C D.D6.工廠生產和實驗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往往混有未反應完的原料和反應副產物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提純苯甲酸可采用重結晶的方法B.分離乙酸與乙醇可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蒸餾實現C.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可采取蒸餾法分離D.從碘水中萃取可選用苯、四氯化碳、甲苯等萃取劑7.冠醚因分子結構形如皇冠而得名,某冠醚分子c可識別,其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中加入可增大c的產率 B.c可與間形成配位鍵C.c核磁共振氫譜有3組峰 D.c可增大KI在苯中的溶解度8.物質結構決定物質性質。下列性質差異與結構因素匹配錯誤的是選項 性質差異 結構因素A 熔點: 陽離子體積B 沸點:順-2-丁烯反-2-丁烯 分子間作用力C 酸性: 羥基極性D 穩定性: 氫鍵作用A.A B.B C.C D.D9.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苯丙生(L)的結構片段如圖。下列有關L的說法正確的是已知:+H2OA.L為具有熱塑性的水溶性高分子B.制備L的單體中均有兩個羧基C.L中的官能團是酯基和醚鍵D.m、n、p、q的大小與L的降解速率無關10.乙烯與溴單質發生加成反應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碳碳雙鍵處電子云密度大,更容易與正電性的微粒發生反應B.溴鎓離子中溴原子的雜化方式為C.相同條件下,乙烯與溴的溶液和溴水,反應速率:前者后者D.為得到純凈的1,2-二溴乙烷,應選擇乙烯與溴的溶液發生反應11.金屬酞菁配合物在光電轉化、催化活性小分子、信息儲存方面有重要應用。酞菁和鈷酞菁的分子結構如下圖所示,其中酞菁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酞菁的分子式為B.酞菁分子中①②③處N原子雜化方式不同C.鈷酞菁分子中Co的化合價為價D.鈷酞菁分子中Co離子的配位鍵數目為412.有機化合物中,吸電子基團(吸引電子云密度靠近)能力:,推電子基團(排斥電子云密度偏離)能力:,一般來說,有機體系中電荷分布越均勻,穩定性越好。據信息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碳正離子穩定性比較:B.相同條件下,與HBr發生加成反應的容易程度:C.陰離子穩定性比較:D.相同條件下,與Na反應由快到慢的順序:13.實驗室由環己醇()制備及提純環己酮()的流程如下:已知:①主反應為,其為放熱反應;②環己酮可被強氧化劑氧化;③環己酮的沸點為155.6℃,能與水形成沸點為95℃的共沸混合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制備過程中應迅速將稍過量的溶液與稀硫酸、環己醇混合,加快反應速率B.“液相1”中加入少量草酸的目的是去除過量的C.“液相2”中加入NaCl固體后經分液操作得到水相②和有機相③D.“液相3”中無水的作用是吸收環己酮中的水分14.的晶胞結構示意圖如(a)所示。其中O圍繞Fe和P分別形成正八面體和正四面體,它們通過共頂點、共棱形成空間鏈結構。電池充電時,脫出部分,形成,結構示意圖如(b)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a)每個晶胞中含有的單元數為4B.圖(b)中,C.圖(b)中,D.磷酸鐵鋰電池屬于綠色環保的二次電池二、解答題15.有機化合物J的合成路線如下:已知:①②請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A的名稱為 。(2)B→C的反應類型為 。(3)D→E的化學方程式為 。(4)G中手性碳的個數為 個。(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A.化合物C與苯甲酸互為同系物 B.化合物F可發生取代反應、消去反應、還原反應C.化合物G的分子式為 D.化合物J無芳香族同分異構體(6)I的結構簡式為 。(7)C的同分異構體中,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有 種(不考慮立體異構)。①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②能發生銀鏡反應;③堿性條件下可以水解,1mol該有機物最多能與2molNaOH反應。16.鐵(Fe)、鈷(Co)、鎳(Ni)是第四周期第Ⅷ族的元素,稱為鐵系元素,它們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回答下列問題:(1)FeO的晶體結構類型與NaCl的相同,離子半徑數據如表所示:離子離子半徑/pm 102 61 181 140FeO晶胞中每個周圍與它最近且相等距離的有 個;熔點FeO NaCl(填“”或“”),原因是 ;FeO晶胞的俯視圖可能是 (填字母)。A. B. C. D.(2)一種具有光催化作用的配合物結構簡式如圖,其中Co的配位數為 ,配體有 種。(3)鑭鎳合金是一種儲氫材料,其晶胞可認為由兩種結構不同的層交替堆積而成,如圖所示,該合金的密度為。已知該合金的晶胞中最多可容納9個氫原子。以晶胞參數為單位長度建立的坐標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稱作分數坐標,設La的原子坐標為。該合金的化學式為 ,晶胞底面上Ni的分數坐標為 (任寫一個),假定吸氫后體積不變,則合金中氫的最大密度為 。17.乙酰水楊酸()也叫阿司匹林,可溶于乙醇,微溶于水,主要用作藥物及制造有機材料的原料。實驗室用水楊酸與乙酸酐進行酯化反應制備阿司匹林,原理如下:主反應:已知:①過程中存在副反應:②名稱 性狀 熔沸點/℃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水楊酸 白色針狀晶體 熔點158 微溶乙酸酐 無色透明液體 沸點139 溶于水形成乙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 白色晶體 熔點136 微溶水楊酸聚合物 白色晶體 — 難溶【實驗步驟】ⅰ.稱3.0g水楊酸放于100mL干燥的圓底燒瓶中,慢慢加入新蒸餾的4.5mL乙酸酐,滴加6滴濃硫酸,并搖勻,裝上回流冷凝管,85℃~90℃加熱回流30min;ⅱ.將裝置冷卻至室溫,再放入冰水中冷卻,觀察有無晶體出現;ⅲ.將反應后的混合物全部倒入布氏漏斗中進行抽濾,得到粗產品;ⅳ.將粗產品進行分離提純,得到純度較高的阿司匹林樣品。(1)水楊酸與乙酸酐的反應過程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2)步驟ⅱ中,先將裝置冷卻至室溫,再放入冰水中冷卻的目的是 ,若放入冰水中冷卻后仍無晶體析出,可采取 的操作促進晶體析出。(3)已知:將粗品進行分離提純時,可先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進行處理,經過濾分離后的乙酰水楊酸鈉溶液通過鹽酸酸化即可得到純度更高的樣品。由此可知: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停止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標志是 。(4)若把步驟ⅳ得到的樣品通過重結晶法進一步提純,可選擇的溶劑為 。(5)某小組同學設計實驗進行阿司匹林樣品中羧基和酯基官能團的檢驗。ⅰ.樣品處理:將一片阿司匹林片研碎后放入適量水中,振蕩后靜置,取用上層清液。ⅱ.羧基和酯基官能團的檢驗:①向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2mL清液。②向其中一支試管中滴入2滴石蕊溶液,觀察現象。③向另一支試管中滴入2滴稀硫酸,加熱后滴入幾滴溶液,振蕩。再向其滴入幾滴溶液,振蕩,觀察現象。加入溶液的目的是 ,樣品中存在羧基和酯基的現象是 。三、填空題18.橡膠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國防、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業發展的迅速,天然橡膠產量與性能都遠遠不能滿足需求。(1)天然橡膠稱為順式聚異戊二烯,它的結構簡式為 ,單體結構簡式為 。(2)順丁橡膠具有很好的彈性,耐磨、耐寒性好,主要用于制造輪胎。它以1,3-丁二烯為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加聚反應得到的以順式結構為主的聚合物,試寫出該聚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投入市場的橡膠多為硫化后橡膠,試從結構角度分析橡膠硫化的作用: 。下列橡膠制品中硫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字母)。A.醫用乳膠手套 B.皮鞋膠底 C.自行車輪胎 D.橡皮筋(4)硅橡膠具有無毒、耐高溫和耐低溫等特性,可制成密封材料、人造血管等。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得到二甲基硅二醇,經脫水縮聚生成聚硅氧烷,再經交聯制成的。寫出該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 ; 。參考答案1.A2.C3.D4.C5.A6.B7.C8.D9.B10.C11.B12.D13.A14.C15.(1)甲苯(2)還原反應(3)+HCl(4)4(5)AB(6)(7)1216.(1) 12 兩者均為離子晶體,離子半徑,,,所帶電荷數分別大于、,則FeO的離子鍵更強,熔點更高 CD(2) 6 3(3) 或17.(1)起催化作用,降低反應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2) 緩慢冷卻,形成大的晶體顆粒,利于抽濾分離 用玻璃棒摩擦燒瓶內壁(或加入阿司匹林晶種)(3) 將乙酰水楊酸轉化為可溶的鈉鹽,與水楊酸聚合物分離 不再產生氣泡(4)乙醇(5) 中和過量的硫酸,防止干擾酚羥基的檢驗 試管a中溶液變紅,試管b中溶液變紫18.(1)(2)(3) 將線型結構連接為網狀結構,增大了橡膠的強度與彈性 B(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