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2024秋人教六年級科學期末檢測一、判斷題:正確題意后打“√”,錯誤題意后打“×”。1.(2025六上·岳池期末)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質。【答案】錯誤【知識點】生銹【解析】【解答】鐵銹是鐵和空氣、水分發生了化學變化后的產物,他們不是同種物質。【分析】鐵銹的利用價值非常低,每年因為生銹而浪費了大量的鐵資源,我們應該保持鐵制品清潔干燥或者在表面涂油漆。2.(2025六上·岳池期末)在制作蠟燭的過程中,蠟塊僅僅是形態發生了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 )【答案】正確【知識點】物理變化;蠟燭的燃燒【解析】【分析】蠟塊制作蠟燭的過程涉及固態→液態→固態的轉變,屬于物理變化(僅形態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化學變化的核心特征是生成新物質(如燃燒、生銹),而本題中蠟塊成分始終為石蠟,未發生化學變化。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混淆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誤將形態變化視為化學變化。3.(2025六上·岳池期末)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杯壁內會出現水霧。 ( )【答案】正確【知識點】物理變化【解析】【分析】多數可燃物(如蠟燭、木條)燃燒時,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水蒸氣遇冷燒杯壁液化形成水霧,可通過此現象驗證燃燒產物中含水。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忽略燃燒反應的普遍產物,或未理解液化現象的形成條件。4.(2025六上·岳池期末)只要鐵與水接觸就會生銹。 ( )【答案】錯誤【知識點】生銹【解析】【分析】鐵生銹的必要條件是同時接觸氧氣和水,缺一不可。若鐵僅接觸水但隔絕氧氣(如浸沒在煮沸后冷卻的蒸餾水中),或僅接觸氧氣但環境干燥,均不會生銹。故題干“只要鐵與水接觸就會生銹”表述錯誤。易錯點:遺漏鐵生銹的雙因素條件,誤認為單一因素即可引發銹蝕。5.(2025六上·岳池期末)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 )【答案】錯誤【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小蘇打(碳酸氫鈉,NaHCO3)與白醋(主要成分醋酸,CH3COOH)反應,產生的氣體為二氧化碳(CO2),而非氧氣(O2)。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此為檢驗方法。故題干“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表述錯誤。易錯點:對常見酸堿反應的產物記憶錯誤,混淆碳酸鹽與酸反應的典型現象。6.(2025六上·岳池期末) 汽水中含有調味劑、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經常喝汽水有益于我們的生長發育。 ( )【答案】正確【知識點】食品添加劑【解析】【分析】汽水含碳酸、糖分及食品添加劑,長期飲用可能導致鈣流失(影響骨骼發育)、齲齒、肥胖等問題,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其“益處”僅限于短暫解渴,無營養補充作用。故題干“經常喝汽水有益于我們的生長發育”表述錯誤。易錯點:忽視食品添加劑的潛在危害,將“口感”等同于“健康價值”。7.(2025六上·岳池期末)空氣中的氮氣成分最多。 ( )【答案】正確【知識點】認識空氣【解析】【分析】空氣成分中氮氣占78%,含量最多。故該說法正確。8.(2025六上·岳池期末)輪胎、膠鞋都是用天然橡膠做的。 ( )【答案】錯誤【知識點】天然材料、人造材料;科學常識【解析】【分析】天然橡膠彈性好但耐老化性差,現代輪胎和膠鞋多使用合成橡膠(如丁苯橡膠、順丁橡膠),通過化學改性提高耐磨性、耐腐蝕性和使用壽命。僅少數特殊場景(如醫用橡膠制品)使用天然橡膠。故題干“都是用天然橡膠做的”表述錯誤。易錯點:不了解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的性能差異及實際應用場景。9.(2025六上·岳池期末)黑色物質是一種單一物質。 ( )【答案】錯誤【知識點】物質的分離【解析】【分析】黑色物質可能是純凈物(如碳粉、氧化銅),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煤粉與泥土的混合物、機油污染的抹布)。物質的“顏色”與“純凈度”無必然聯系,需通過化學分析確定成分。故題干“黑色物質是一種單一物質”表述錯誤。易錯點:憑顏色主觀判斷物質類別,混淆“單一顏色”與“單一物質”的概念。10.(2025六上·岳池期末)豬肝含有豐富的鐵,鐵是人體制造血紅蛋白的原料。 ( )【答案】正確【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解析】【分析】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成分,其分子結構中含有亞鐵離子(Fe2+),負責運輸氧氣。豬肝、瘦肉、菠菜等食物富含血紅素鐵,易于人體吸收,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理想食材。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不清楚血紅蛋白的組成結構,或誤將“鐵元素”與“其他金屬元素”混淆。11.(2025六上·岳池期末)父母雙方都是雙眼皮,子女一定是雙眼皮。 ( )【答案】錯誤【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假設雙眼皮為顯性性狀(基因用A表示),單眼皮為隱性性狀(基因用a表示)。若父母均為雜合子(Aa),則子女基因可能為AA(雙眼皮)、Aa(雙眼皮)或aa(單眼皮),概率分別為25%、50%、25%。因此,子女未必一定是雙眼皮。故題干“子女一定是雙眼皮”表述錯誤。易錯點:忽略遺傳的顯隱性規律及基因重組的隨機性,誤認為顯性性狀父母的子代必為顯性。12.(2025六上·岳池期末)動物身上有遺傳性質,植物沒有。 ( )【答案】錯誤【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遺傳是生物的普遍特征,指親子代間性狀的相似性。植物通過種子、扦插等方式傳遞性狀(如花色、果實形狀),符合遺傳定義。例如,豌豆的高莖與矮莖性狀遺傳是孟德爾遺傳實驗的基礎。故題干“植物沒有”表述錯誤。易錯點:對“生物”的范疇理解片面,誤認為遺傳僅存在于動物界。13.(2025六上·岳池期末)變異使生物多樣性,遺傳使種族得以延續。 ( )【答案】正確【知識點】變異【解析】【分析】遺傳:通過基因穩定傳遞,保持物種特征的穩定性(如“種瓜得瓜”),確保種族延續。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等,產生新性狀(如抗蟲作物、花色變異),增加物種多樣性,為進化提供原材料。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混淆兩者作用,如誤認為“變異導致物種滅絕”或“遺傳阻礙進化”。14.(2025六上·岳池期末)生物的每一個特征都會遺傳給后代。 ( )【答案】錯誤【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可遺傳的特征需由基因決定(如血型、膚色),而后天獲得的特征(如因外傷留下的疤痕、后天學習的技能)無法遺傳。例如,近視若由用眼習慣導致(非基因缺陷),則不會遺傳給子代。故題干“每一個特征都會遺傳給后代”表述錯誤。易錯點:未區分“可遺傳變異”與“不可遺傳變異”,誤認為所有性狀均能遺傳。15.(2025六上·岳池期末)通常男孩的聲音遺傳自母親,女孩遺傳自父親。 ( )【答案】錯誤【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聲音特征(如音調、音色)由喉部結構、聲帶長度等決定,受父母雙方基因共同影響,無性別特定的遺傳規律。例如,男孩可能遺傳父親的低音調,也可能遺傳母親的音色特點,具體因基因組合而異。故題干“男孩的聲音遺傳自母親,女孩遺傳自父親”表述錯誤。易錯點:輕信沒有科學依據的“性別遺傳論”,忽視多基因共同作用的復雜性。16.(2025六上·岳池期末)遺傳因子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 ( )【答案】正確【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因子”(現稱“基因”)的概念,顯性基因(如A)控制的性狀在雜合狀態下可表現,隱性基因(如a)需純合(aa)時才表現。例如,豌豆的高莖(A)對矮莖(a)為顯性,Aa個體表現為高莖。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不了解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基本概念,或混淆顯性與隱性基因的表達條件。17.(2025六上·岳池期末)豌豆的白花與紅花授粉后,子一代豌豆的花是白色。 ( )【答案】錯誤【知識點】授粉;遺傳【解析】【分析】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發現,豌豆的白花和紅花授粉后,子一代豌豆的花都是紅色,子二代豌豆的花既有紅色也有白色,且紅花多于白花。這是因為紅花是顯性性狀,白花是隱性性狀。故題干“子一代豌豆的花是白色”表述錯誤。易錯點:未掌握顯性性狀在雜交中的優先表達原則。18.(2025六上·岳池期末)化石的形成需要經過幾年的時間。 ( )【答案】錯誤【知識點】化石【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經漫長地質作用形成,通常需要數萬至數百萬年。短暫的幾年時間不足以完成礦物質置換、壓實等成巖過程。例如,恐龍化石的形成需歷經白堊紀至今約6600萬年。故題干“需要經過幾年的時間”表述錯誤。易錯點:對地質時間尺度缺乏認知,低估化石形成的漫長性。19.(2025六上·岳池期末)霸王龍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龍。 ( )【答案】錯誤【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最早被科學命名的恐龍是斑龍(Megalosaurus),由英國科學家威廉·巴克蘭于1824年命名。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則于1905年由亨利·奧斯本命名,屬晚白堊紀物種,命名時間遠晚于斑龍。故題干“霸王龍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龍”表述錯誤。易錯點:混淆恐龍命名的歷史順序,憑知名度誤判“最早”。20.(2025六上·岳池期末) 現代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著地,便于飛快奔跑。 ( )【答案】正確【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現代馬(如蒙古馬、阿拉伯馬)的進化趨勢是趾數減少:從原始馬的多趾(如始祖馬前肢四趾、后肢三趾)演化為單趾(蹄),中趾顯著延長并形成堅硬蹄殼,減少奔跑時的能量損耗,適應開闊草原環境。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不了解馬的進化歷程,誤認為“多趾更利于奔跑”。21.(2025六上·岳池期末)德國氣象學家赫胥黎提出“大陸漂移學說”。 ( )【答案】錯誤【知識點】地殼的運動【解析】【分析】大陸漂移學說由德國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于1912年提出,依據是大西洋兩岸的海岸線吻合、古生物分布相似等證據。托馬斯·赫胥黎是英國生物學家,因支持達爾文進化論而聞名,與地質學無關。故題干“赫胥黎提出‘大陸漂移學說’”表述錯誤。易錯點:混淆魏格納與赫胥黎的研究領域,誤將“氣象學家”與“生物學家”的貢獻交叉。22.(2025六上·岳池期末)生物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進化著。 ( )【答案】正確【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不可逆的,即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無脊椎到有脊椎、低等(如藻類)到高等(如被子植物、哺乳動物)。盡管個別物種因特殊環境出現特化(如寄生蟲結構簡化),但整體進化方向不變。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以個別反例否定整體趨勢,如認為“細菌結構簡單,仍廣泛存在”等同于“進化無方向性”。23.(2025六上·岳池期末)通過發現的恐龍蛋化石,我們知道恐龍是卵生的。【答案】正確【知識點】化石;恐龍【解析】【解答】恐龍蛋化石的發現,使我們知道恐龍是卵生的。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分析】恐龍屬于爬行動物,卵生動物。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24.(2025六上·岳池期末)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月球。 ( )【答案】錯誤【知識點】月球是地球的衛星【解析】【分析】恒星是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不發光,靠反射太陽光可見)。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距離約1.5億公里;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距離約38萬公里,但非恒星。故題干“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月球”表述錯誤。易錯點:混淆“恒星”與“衛星”的概念,或誤將月球視為恒星。25.(2025六上·岳池期末)1781年,英國人威廉·赫歇爾通過巨型望遠鏡發現了海王星。 ( )【答案】錯誤【知識點】探索宇宙;天文觀測【解析】【分析】威廉·赫歇爾于1781年發現的是天王星,海王星的發現則更晚:1846年,法國天文學家勒維耶通過計算預測其存在,德國天文學家伽勒觀測確認。題干混淆了兩顆行星的發現者與時間。故題干“發現了海王星”表述錯誤。易錯點:對太陽系行星發現史記憶不清,尤其是天王星與海王星的區別。26.(2025六上·岳池期末)我國敦煌出土的《全天星圖》是記載星數最多的一幅平面星圖。 ( )【答案】正確【知識點】銀河系;星座【解析】【分析】敦煌《全天星圖》繪制于唐代(約705-710年),按三垣二十八宿分區,記載星數約1339顆,是現存最早、星數最多的古代星圖之一。其科學價值在于系統記錄了唐代星空觀測成果,比歐洲同類星圖早約600年。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不了解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或誤認為“星圖”僅西方發達。27.(2025六上·岳池期末)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 ( )【答案】正確【知識點】太陽系;天文觀測【解析】【分析】金星因大氣層(主要含二氧化碳)對太陽光的反射率極高(約70%),其視星等可達-4.9,是夜空中除月球外最亮的天體。即使在黎明或黃昏,也可用肉眼清晰觀測,古稱“啟明星”或“長庚星”。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誤認為木星或火星最亮,未考慮行星距離、大氣層反射等因素。28.(2025六上·岳池期末)銀河中的每一個亮點都是恒星。( )【答案】正確【知識點】星座【解析】【分析】銀河系從宇宙中看就像一個不斷旋轉的大鐵餅;從地球上看是穿過夜空的一條滿是星星的帶子;從側面看就像一只織布的梭子。銀河系中每一個小光點都是一顆巨大的恒星,太陽只是其中一顆很小的恒星。29.(2025六上·岳池期末)先找到大熊座尾部的北斗七星,再把“勺口”兩顆星的連線向"勺口”方向延長約8倍距離,那顆亮星就是北極星。 ( )【答案】錯誤【知識點】太陽系;天文觀測【解析】【分析】尋找北極星的正確方法:將北斗七星“勺口”的兩顆星(天樞、天璇)連線,向勺口外側方向延長約5倍距離,即可找到北極星(小熊座α星)。題干中“向勺口方向”(即勺內)和“8倍距離”均錯誤。故題干向“勺口’方向延長約8倍距離”表述錯誤。易錯點:方向判斷錯誤(混淆“勺內”與“勺外”)或倍數記憶偏差。30.(2025六上·岳池期末)載人航天器有載人飛船、航天飛機、空間站等。 ( )【答案】正確【知識點】載人航天【解析】【分析】載人航天器按功能分為三類:載人飛船:如中國神舟系列,用于短期往返太空;航天飛機:如美國哥倫比亞號,可重復使用,兼具運輸與科研功能(已退役);空間站:如國際空間站、中國天宮空間站,供長期駐留與太空實驗。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遺漏空間站或航天飛機的分類,誤認為載人航天器僅指飛船。31.(2025六上·岳池期末)伽利略發明了第一臺天文望遠鏡。( )【答案】正確【知識點】探索宇宙【解析】【分析】1609年,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制作了第一臺天文望遠鏡。伽利略利用望遠鏡觀察月球,開創了天文觀測的新紀元。32.(2025六上·岳池期末)銀河系中有超過1000顆恒星。 ( )【答案】錯誤【知識點】銀河系【解析】【分析】銀河系是巨型棒旋星系,包含約1000億-4000億顆恒星,此外還有星團、星云及大量星際物質。題干中“1000顆”嚴重低估了銀河系的規模,數量級相差近萬億倍。故題干“有超過1000顆恒星”表述錯誤。易錯點:對宇宙天體數量的認知不足,混淆“恒星”與“行星”的數量級。33.(2025六上·岳池期末)嫦娥1號探測器從地球飛向月球的軌道是一條直線。 ( )【答案】錯誤【知識點】探索宇宙;我國航天事業;天文觀測【解析】【分析】受地球和月球引力影響,嫦娥1號需沿橢圓轉移軌道飛行,通過多次變軌逐步脫離地球引力、進入月球軌道。若沿直線飛行,需瞬間克服地球引力,消耗燃料遠超實際可行范圍。故題干“軌道是一條直線”表述錯誤。易錯點:忽略天體力學中的軌道原理,誤認為太空飛行可“直線直達”。34.(2025六上·岳池期末)青霉素的發明,開創了抗生素治療病毒性疾病的新紀元。 ( )【答案】錯誤【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真菌【解析】【分析】青霉素是抗生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發揮作用,僅對細菌性疾病(如肺炎、肺結核)有效。病毒性疾病(如流感、艾滋病)需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治療,抗生素對病毒無殺滅作用。故題干“治療病毒性疾病”表述錯誤。易錯點:混淆“細菌”與“病毒”的生物學差異,誤認為抗生素是“萬能藥”。35.(2025六上·岳池期末)人造肥料可以大大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對農業生產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答案】錯誤【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人造肥料(化肥)通過提供氮、磷、鉀等元素促進作物生長,但過度使用會導致:土壤退化:鹽分積累、結構破壞;環境污染:水體富營養化(如赤潮)、地下水污染;生態失衡:殺死土壤有益微生物。需與有機肥配合使用,遵循“適量、均衡”原則。故題干“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表述錯誤。易錯點:片面看待化肥的作用,忽視“科學使用”與“濫用”的區別。36.(2025六上·岳池期末)1946年,第一臺可編程電子計算機在法國誕生。 ( )【答案】錯誤【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第一臺通用可編程電子計算機ENIAC(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于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由莫克利和埃克特設計。法國在計算機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軟件與理論研究,而非硬件發明。故題干“在法國誕生”表述錯誤。易錯點:記錯計算機誕生地,或混淆“歐洲”與“法國”的概念。37.(2025六上·岳池期末)人造肥料可以是固態的,也可以是液態的。 ( )【答案】正確【知識點】材料的種類;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人造肥料的形態多樣:固態:顆粒肥(如尿素、磷酸二氫鉀)、粉狀肥(如過磷酸鈣);液態:水溶肥(可直接灌溉或葉面噴施)、液體氮肥(如氨水)。液態肥料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的特點,適用于精準施肥。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僅熟悉固態化肥,忽視現代農業中液態肥料的廣泛應用。38.(2025六上·岳池期末)植物必須在土壤中種植,否則它將無法存活。 ( )【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種類;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植物生長的核心需求是水分、養分、空氣、光照,土壤僅作為傳統載體。現代無土栽培技術(如水培、氣霧培)通過營養液直接提供養分,根系懸浮于空氣或水中即可生長(如溫室中的番茄、生菜)。故題干“必須在土壤中種植”表述錯誤。易錯點:受傳統種植模式局限,未認識到科技對農業的革新。39.(2025六上·岳池期末)普通混凝土抗壓性能強,所以在建造高層建筑時應選普通混凝土。 ( )【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種類;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普通混凝土雖抗壓性強(約20-40MPa),但抗拉性極弱(僅為抗壓強度的1/10-1/20),單獨使用易開裂。高層建筑需承受風荷載、地震力等水平荷載,要求材料兼具抗壓與抗拉性能,因此必須采用鋼筋混凝土(鋼筋抗拉+混凝土抗壓,協同工作)。故題干“應選普通混凝土”表述錯誤。易錯點:忽視材料的復合應用原理,誤認為“單一高強度材料”可滿足所有建筑需求。40.(2025六上·岳池期末)電動機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 )【答案】正確【知識點】能量的轉化【解析】【分析】電動機通過電磁感應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廣泛用于:家用電器:洗衣機、風扇、空調壓縮機;工業設備:機床、起重機、傳送帶;交通工具:電動汽車、高鐵牽引系統。其高效、可控的特性使其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動力裝置。故題干表述正確。二、選擇題:將唯一正確答案的番號填在各題的空格里。41.(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面現象中沒有產生新物質的是( )。A.蘋果腐爛 B.橙子榨汁 C.白糖燒焦【答案】B【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解析】【分析】A選項:蘋果腐爛: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產生酒精、二氧化碳等新物質,屬化學變化。B選項:橙子榨汁:僅將果肉與汁液分離,無新物質生成,屬物理變化。C選項:白糖燒焦:高溫下碳化生成碳單質,屬化學變化。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混淆“榨汁”(物理分離)與“腐爛/碳化”(化學分解)的本質區別。42.(2025六上·岳池期末)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往往伴隨著顏色的改變、產生沉淀或氣體、( )等現象。A.發光發熱 B.變大變小 C.變高變矮【答案】A【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解析】【分析】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物質,常見現象有:發光發熱(比如點燃蠟燭,蠟燭燃燒發光發熱);顏色改變(比如酚酞遇堿變紅);產生沉淀或氣泡(比如白醋加小蘇打冒氣泡)。B和C選項(變大變小、變高變矮),只是形狀變化,沒產生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誤將物理變化特征混入化學變化現象。43.(2025六上·岳池期末)為了防止鐵制品生銹,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在鐵制品表面刷漆 B.在鐵制品表面涂油 C.用濕布擦拭鐵制品【答案】C【知識點】生銹;化學變化【解析】【分析】防銹的核心是隔絕氧氣和水:A選項:刷漆:形成物理屏障,阻止銹蝕;B選項:涂油:覆蓋油脂,隔絕潮濕空氣;C選項:用濕布擦拭:增加水分接觸,加速生銹,做法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未理解防銹原理,誤認為“保持濕潤”不影響鐵制品。44.(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屬于鐵銹特點的是( )A.有光澤 B.紅褐色 C.能導電【答案】B【知識點】生銹【解析】【分析】鐵銹的特點是紅褐色,沒有光澤,不能導電。故給出的選項中B符合。45.(2025六上·岳池期末)打開可樂瓶,會有大量的氣泡冒出,這些氣泡中的氣體是( )。A.氧氣 B.水蒸氣 C.二氧化碳【答案】C【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可樂是一種碳酸飲料,里面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在生產可樂時,廠家通過加壓等方式讓更多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當我們打開可樂瓶時,瓶內的壓力突然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也隨之降低,原本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就會以氣泡的形式逸出,所以這些氣泡中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混淆“汽水氣泡”與“沸騰水蒸氣”的成因。46.(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描述不屬于化學家的發現和發明的是( )。A.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成分B.用合成的方法制備阿司匹林C.太陽每天東升西落【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特征;太陽的位置和方向;化學變化【解析】【分析】A項:空氣成分:由拉瓦錫等化學家通過實驗測定;B項:合成阿司匹林:化學家霍夫曼于1897年合成;C項:太陽東升西落:地球自轉的物理現象,屬天文學/物理學范疇。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不明確化學家的研究對象(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與變化)。47.(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不是二氧化碳特點的是( )。A.無色、無味、透明B.比空氣輕,不支持燃燒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得渾濁【答案】B【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二氧化碳(CO2)的性質:A項:無色無味透明:正確,屬物理性質;B項:比空氣輕:錯誤,CO2密度(1.98kg/m3)大于空氣(1.29kg/m3);C項: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正確,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記錯氣體密度對比(CO2可用于滅火,因密度大且不助燃)。48.(2025六上·岳池期末)二氧化碳倒在燃燒的蠟燭上會使蠟燭( )。A.熄滅 B.燃燒得更旺 C.沒有變化【答案】A【知識點】蠟燭的燃燒;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大于空氣,傾倒時會下沉覆蓋火焰,隔絕氧氣,導致蠟燭熄滅。此原理應用于二氧化碳滅火器。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誤認為CO2助燃(僅氧氣支持燃燒)。49.(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諺語不屬于遺傳的是( )。A.虎父無犬子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C.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答案】C【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A項:虎父無犬子:形容子代繼承親代的優秀性狀,屬遺傳;B項: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強調親子代性狀的穩定性,屬遺傳;C項: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描述子代間的差異,屬變異現象。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混淆“遺傳”(相似性)與“變異”(差異性)的核心概念。50.(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不是利用人工變異培育出來優良品種的是( )。A.無籽西瓜 B.瘦肉型豬 C.三葉草長成四葉草【答案】C【知識點】變異【解析】【分析】A項:無籽西瓜:通過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變異(多倍體育種);B項:瘦肉型豬:通過雜交育種(人工選擇基因重組);C項:三葉草長成四葉草:自然發生的基因突變,非人工干預。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不區分“人工誘導變異”與“自然變異”的目的性。51.(2025六上·岳池期末)低產抗倒伏小麥和( )小麥雜交能產生高產抗倒伏小麥。A.高產倒伏 B.低產倒伏 C.低產抗倒伏【答案】A【知識點】變異;自然選擇;人工選擇;遺傳【解析】【分析】低產抗倒伏小麥:抗倒伏(不易被風吹倒),但產量低;高產倒伏小麥:產量高,但容易倒伏(被風吹倒)。它們雜交后,子代可能同時有“高產”和“抗倒伏”的優點。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未理解“優勢互補”原則,要選“優點不同”的小麥雜交,別選兩個都“抗倒伏”的哦!52.(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現象中,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的是( )。A.高莖豌豆的種子長成矮莖豌豆B.用眼不當,造成近視C.親代是單眼皮,子代是雙眼皮【答案】A【知識點】變異;遺傳【解析】【分析】可遺傳變異:天生的,由基因決定(比如A項豌豆高變矮、C項父母單眼皮孩子雙眼皮);不可遺傳變異:后天環境影響的,不傳給后代(比如B項用眼不當(看書姿勢不對、長時間近距離看電視等)導致近視,眼睛變形但基因沒變)。曬黑的皮膚,不會讓孩子天生也黑。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只有“基因變了”才會遺傳,后天習慣導致的變化不會傳給下一代!53.(2025六上·岳池期末)金魚起源于我國野生的( )。A.鯽魚 B.鯉魚 C.青魚【答案】A【知識點】變異;人工選擇【解析】【分析】金魚是由野生鯽魚經1700多年人工選育而來,最初為野生紅黃色鯽魚,后通過基因突變與選擇性繁殖形成多樣品種。鯉魚是另一物種,與金魚形態差異較大。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混淆鯽魚與鯉魚的馴化歷史(金魚體型短圓,鯉魚側扁)。54.(2025六上·岳池期末)現代遺傳學之父是( )。A.袁隆平 B.孟德爾 C.埃弗里【答案】B【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A項: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研究領域為作物育種;B項: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發現遺傳定律,奠定現代遺傳學基礎;C項:埃弗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科學家之一。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混淆不同科學家的貢獻(孟德爾≠達爾文或摩爾根)。55.(2025六上·岳池期末)同一窩狗崽的顏色不同,豌豆莢中所含的豌豆數不一樣,這些現象說明同一種生物之間( )。A.具有遺傳 B.具有變異 C.既有遺傳也有變異【答案】C【知識點】變異;遺傳【解析】【分析】遺傳是指子代與親代的性狀的相似性,變異是指子代與親代之間以及子代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同一窩狗崽的顏色不同,豌豆莢中所含的豌豆數不一樣,這些現象說明同一種生物之間既有遺傳也有變異。56.(2025六上·岳池期末)創立生物進化論的是( )。A.赫胥黎 B.魏格納 C.達爾文【答案】C【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A項:赫胥黎:英國生物學家,支持進化論,被稱為“達爾文的斗犬”;B項: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的地質學家;C項:達爾文: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系統闡述自然選擇理論。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記錯進化論與其他學說的提出者(如混淆“生物進化”與“地質演化”)。57.(2025六上·岳池期末)第一篇有關恐龍的科學報道發表于( )年。A.1517 B.1677 C.1823【答案】B【知識點】進化論;自然選擇【解析】【分析】1823年,英國醫生吉迪恩·曼特爾發表論文描述禽龍化石,被視為第一篇恐龍科學報道。1517年、1677年尚無“恐龍”概念,相關發現多被視為“巨人骨”或神話生物。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對恐龍研究的科學史缺乏了解,誤選較早年份。58.(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生物中,出現得最早的是( )。A.人類 B.魚類 C.恐龍【答案】B【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A項:人類:屬于哺乳動物,出現于約200萬年前;B項:魚類:最早脊椎動物,出現在約4.5億年前的奧陶紀;C項:恐龍:屬于爬行動物,出現在約2.4億年前的三疊紀。生物進化順序: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不熟悉地質年代與生物演化的對應關系。59.(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面圖片中,恐龍與其化石模型相對應的是( )。A.似雞龍B.劍龍C.霸王龍【答案】B【知識點】化石【解析】【分析】恐龍化石,是指恐龍死后身體中的軟組織因腐爛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齒)等硬體組織沉積在泥沙中,處于隔絕氧氣的環境下,經過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沉積作用,骨骼完全礦物化而得以保存。恐龍化石是研究恐龍的主要依據。分析圖片可知,劍龍圖片對應的化石模型相對應,似雞龍、霸王龍不對應。60.(2025六上·岳池期末)馬的進化過程是( )。A.始祖馬、漸新馬、中新馬、現代馬B.漸新馬、始祖馬、中新馬、現代馬C.始祖馬、中新馬、漸新馬、現代馬【答案】A【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現在的馬是由始祖馬進化而來的。始祖馬出現在6500萬年前,馬的進化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由始祖馬(5000萬年前)進化到漸新馬(3500萬年前),到中新馬(1500萬年前),到現代馬。61.(2025六上·岳池期末)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震驚學術界的巨著是( )。A.《物種起源》 B.《生命起源》 C.《生物起源》【答案】A【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A項:《物種起源》:提出自然選擇學說,奠定進化論基礎;B項:《生命起源》: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著作,非達爾文所著;C項:《生物起源》:非規范書名,無此著作。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混淆達爾文著作與其他生物學書籍的名稱。62.(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面屬于活化石的是( )。A.三葉蟲 B.蟑螂 C.大象【答案】B【知識點】變異;化石【解析】【分析】A項:三葉蟲:已滅絕的古節肢動物,屬化石而非“活化石”;B項:蟑螂:存在約3.5億年,形態與遠古祖先相似,屬現存活化石;C項:大象:演化歷史較短(約5000萬年),非古老物種。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誤認為“化石”與“活化石”均為滅絕生物,忽視“活化石”需現存。63.(2025六上·岳池期末)太陽系中最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是( )。A.水星 B.金星 C.地球【答案】C【知識點】太陽系;星座【解析】【分析】地球具備生命存在的獨特條件:適宜溫度:日地距離適中,平均氣溫約15℃;液態水:已知唯一表面有穩定液態水的行星;大氣層:含氧氣和臭氧層,保護生命免受輻射傷害。水星無大氣層,金星表面溫度超400℃,均不適合生命。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未結合生命三要素(水、空氣、溫度)分析行星環境。64.(2025六上·岳池期末)太陽系中體積、質量最大的行星是( )。A.水星 B.木星 C.地球【答案】B【知識點】太陽系;星座【解析】【分析】木星是太陽系的“巨行星”,體積約為地球的1321倍,質量約為其他七顆行星總和的2.5倍。其強大引力影響著小行星帶和彗星的軌道。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誤認為是土星(土星體積居第二,但質量小于木星)。65.(2025六上·岳池期末)( )專門接收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A.射電望遠鏡 B.光學望遠鏡 C.天文望遠鏡【答案】A【知識點】望遠鏡【解析】【解答】射電望遠鏡專門接收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它揭示了光學望遠鏡無法揭示的令人迷惑的天文現象。【分析】本題考查射電望遠鏡的功用。66.(2025六上·岳池期末)當運載火箭的速度達到( )千米/秒時,它才會脫離地球的引力而飛向太空。A.5.9 B.6.9 C.7.9【答案】C【知識點】探索宇宙;載人航天【解析】【分析】第一宇宙速度(環繞速度):7.9千米/秒,可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1.2千米/秒,可脫離地球引力;題干“脫離地球引力”需達到第二宇宙速度,但選項中無11.2,結合常識,7.9千米/秒是進入太空的最低速度(題干表述不夠嚴謹)。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混淆第一宇宙速度與第二宇宙速度的定義。67.(2025六上·岳池期末)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 )。A.加加林 B.楊利偉 C.萬戶【答案】B【知識點】載人航天【解析】【分析】A項:加加林:蘇聯宇航員,人類首位進入太空者(1961年);B項:楊利偉:中國首位航天員,2003年乘神舟五號進入太空;C項:萬戶:明代火箭實驗先驅,嘗試利用火箭飛天但未成功。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混淆“世界首位”與“中國首位”宇航員。68.(2025六上·岳池期末)為了天文學研究的需要,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全天空分為( )個星座。A.116 B.88 C.1000【答案】B【知識點】星座【解析】【分析】1930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全天劃分為88個星座,涵蓋北天區和南天區,每個星座有明確邊界。常見的黃道十二宮屬于其中的12個星座。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誤記為12個(僅黃道帶星座)或其他數值。69.(2025六上·岳池期末)( )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升空。A.1980 B.2003 C.1970【答案】C【知識點】探索宇宙;科學常識;人造衛星【解析】【分析】東方紅1號于1970年4月24日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標志著中國進入航天時代。1980年為遠程導彈試驗年份,2003年為載人航天首飛年。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對中國航天重大事件的時間記憶模糊。70.(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面屬于空間探測器的是( )。A.玉兔2號月球車 B.旅行者1號 C.載人飛船【答案】B【知識點】探索宇宙;載人航天;我國航天事業;天文觀測【解析】【分析】A項:玉兔2號月球車:屬于月球探測器,用于月面探測,但“空間探測器”更指星際探測器;B項:旅行者1號:美國發射的星際探測器,已飛出太陽系邊緣;C項:載人飛船:用于搭載航天員,屬載人航天器,非純探測用途。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混淆“月球探測器”與“空間探測器”的范疇(空間探測器含行星、星際探測)。71.(2025六上·岳池期末)太陽系家族有一種星體,它常常拖著長長的“小尾巴”,這種星體是( )。A.小行星 B.彗星 C.衛星【答案】B【知識點】太陽系;星座【解析】【分析】彗星由冰核(水、氨、甲烷等)和塵埃組成,接近太陽時,冰物質升華形成彗發和彗尾,受太陽風影響,彗尾始終背向太陽。小行星和衛星無此特征。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誤認為小行星或流星體有彗尾(實際僅彗星因揮發物產生尾跡)。72.(2025六上·岳池期末)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到遠分別是( )。A.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B.地球、水星、火星、金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C.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答案】C【知識點】銀河系;太陽系【解析】【分析】正確順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記憶口訣:水金地火木土天海)。A、B選項順序混亂,如將海王星放首位或地球放第二位。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對行星軌道半徑記憶不清,尤其混淆火星與木星、天王星與海王星的位置。73.(2025六上·岳池期末)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是( )A.哈勃空間望遠鏡 B.“中國天眼” C.阿雷西博望遠鏡【答案】B【知識點】探索宇宙【解析】【分析】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的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簡稱FAST。它于2016年9月在貴州省落成啟用,是目前國際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其靈敏度也是最高的。它能把中國空間測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軌道延伸至太陽系外緣。可以預測FAST 將在未來20年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74.(2025六上·岳池期末)人們把( )世紀稱為“蒸汽時代”。A.18 B.19 C.20【答案】B【知識點】能量的轉化;科學常識【解析】【分析】蒸汽時代始于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以瓦特改良蒸汽機為標志,至19世紀中期進入鼎盛。18世紀指1701-1800年,19世紀為1801-1900年(電氣時代)。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混淆世紀與年份的對應關系(如18世紀≠1800年)。75.(2025六上·岳池期末)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瓦特對原始蒸汽機作出了重大改進B.富爾頓發明了火車C.斯蒂芬森發明了輪船【答案】A【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A項:瓦特改進原始蒸汽機:正確,瓦特增加冷凝器,提高熱效率;B項:富爾頓發明火車:錯誤,富爾頓發明輪船,火車由斯蒂芬森發明;C項:斯蒂芬森發明輪船:錯誤,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輪船屬富爾頓貢獻。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混淆蒸汽機應用領域的發明者(輪船vs火車)。76.(2025六上·岳池期末)1840年,德國化學家( )才揭開了糞便增產的秘密。A.伽利略 B.李比希 C.楊利偉【答案】B【知識點】植物生長的影響因素;科學常識【解析】【分析】19世紀,德國化學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提出“植物礦質營養學說”,指出糞便之所以能增產,是因為含有植物生長必需的礦物質(如氮、磷、鉀),而非傳統認為的“腐殖質”。這一理論奠定了化肥工業的基礎。A項: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學家,與天文學、力學相關,與農業化學無關;C項:楊利偉:中國航天員,顯然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不了解農業化學發展史,誤將物理學家或現代人物與化學貢獻關聯。77.(2025六上·岳池期末)青霉素發明于( )年。A.1903 B.1918 C.1928【答案】C【知識點】真菌;科學常識【解析】【分析】青霉素由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于1928年偶然發現。他觀察到培養皿中葡萄球菌被青霉菌污染后死亡,進而分離出抗菌物質。1940年代經弗洛里和錢恩改良,才實現大規模生產。A項: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年份,與青霉素無關;B項: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年份,非青霉素發明時間。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對醫學史重要事件的時間記憶模糊,易與重大歷史事件年份混淆。78.(2025六上·岳池期末)莫尼爾是因為觀察到( ),進而根據其原理發明了鋼筋混凝土。A.摔碎的花盆碎片仍然很堅固B.植物的根系在泥土中蜿蜒盤繞,使松散的泥土抱成堅實的一團C.泥土填滿了植物的根系,確保根系不受傷【答案】B【知識點】科學常識;植物與我們的生活【解析】【分析】19世紀中葉,法國園藝師約瑟夫·莫尼爾(Joseph Monier)發現,植物根系在泥土中交叉盤繞,使松散泥土變得堅固。受此啟發,他將鐵絲網格嵌入混凝土中,發明了鋼筋混凝土(鋼筋抗拉、混凝土抗壓,協同作用)。A項:摔碎的花盆碎片仍然很堅固:非莫尼爾的觀察點,屬于擾項;C項:泥土填滿根系確保根系不傷:描述根系與泥土的保護關系,未涉及結構加固原理。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誤將“花盆碎片”與“根系結構”的啟發作用混淆,或忽視“力學加固”的核心邏輯。79.(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面沒有裝有電動機的是( )。A.洗衣機 B.電燈 C.風扇【答案】B【知識點】能量的轉化【解析】【分析】電動機的作用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驅動設備運轉:A項:洗衣機:通過電動機帶動滾筒旋轉;B項:電燈:利用電流熱效應發光(如白熾燈)或氣體放電(如LED),無電動機;C項:風扇:電動機驅動扇葉轉動產生氣流。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不清楚電動機的功能(需產生機械運動),誤認為“用電設備均含電動機”。80.(2025六上·岳池期末)( )的發明,使人和貨物的流通速度大大加快。A.青霉素 B.蒸汽機車 C.印刷機【答案】B【知識點】能量的轉化;新能源【解析】【分析】A項:青霉素:屬于醫藥領域,與“流通速度”無關;B項:蒸汽機車:1814年由斯蒂芬森發明,標志著鐵路時代開啟,徹底改變了陸地運輸效率,使人和貨物得以長距離快速運輸;C項:印刷機:促進知識傳播,與“物理流通”無直接關聯。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未理解題干“流通速度”特指“人員與貨物的空間移動”,誤選與“信息流通”相關的印刷機。1 / 1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2024秋人教六年級科學期末檢測一、判斷題:正確題意后打“√”,錯誤題意后打“×”。1.(2025六上·岳池期末)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質。2.(2025六上·岳池期末)在制作蠟燭的過程中,蠟塊僅僅是形態發生了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 )3.(2025六上·岳池期末)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杯壁內會出現水霧。 ( )4.(2025六上·岳池期末)只要鐵與水接觸就會生銹。 ( )5.(2025六上·岳池期末)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是氧氣。 ( )6.(2025六上·岳池期末) 汽水中含有調味劑、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經常喝汽水有益于我們的生長發育。 ( )7.(2025六上·岳池期末)空氣中的氮氣成分最多。 ( )8.(2025六上·岳池期末)輪胎、膠鞋都是用天然橡膠做的。 ( )9.(2025六上·岳池期末)黑色物質是一種單一物質。 ( )10.(2025六上·岳池期末)豬肝含有豐富的鐵,鐵是人體制造血紅蛋白的原料。 ( )11.(2025六上·岳池期末)父母雙方都是雙眼皮,子女一定是雙眼皮。 ( )12.(2025六上·岳池期末)動物身上有遺傳性質,植物沒有。 ( )13.(2025六上·岳池期末)變異使生物多樣性,遺傳使種族得以延續。 ( )14.(2025六上·岳池期末)生物的每一個特征都會遺傳給后代。 ( )15.(2025六上·岳池期末)通常男孩的聲音遺傳自母親,女孩遺傳自父親。 ( )16.(2025六上·岳池期末)遺傳因子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 ( )17.(2025六上·岳池期末)豌豆的白花與紅花授粉后,子一代豌豆的花是白色。 ( )18.(2025六上·岳池期末)化石的形成需要經過幾年的時間。 ( )19.(2025六上·岳池期末)霸王龍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龍。 ( )20.(2025六上·岳池期末) 現代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著地,便于飛快奔跑。 ( )21.(2025六上·岳池期末)德國氣象學家赫胥黎提出“大陸漂移學說”。 ( )22.(2025六上·岳池期末)生物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進化著。 ( )23.(2025六上·岳池期末)通過發現的恐龍蛋化石,我們知道恐龍是卵生的。24.(2025六上·岳池期末)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月球。 ( )25.(2025六上·岳池期末)1781年,英國人威廉·赫歇爾通過巨型望遠鏡發現了海王星。 ( )26.(2025六上·岳池期末)我國敦煌出土的《全天星圖》是記載星數最多的一幅平面星圖。 ( )27.(2025六上·岳池期末)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 ( )28.(2025六上·岳池期末)銀河中的每一個亮點都是恒星。( )29.(2025六上·岳池期末)先找到大熊座尾部的北斗七星,再把“勺口”兩顆星的連線向"勺口”方向延長約8倍距離,那顆亮星就是北極星。 ( )30.(2025六上·岳池期末)載人航天器有載人飛船、航天飛機、空間站等。 ( )31.(2025六上·岳池期末)伽利略發明了第一臺天文望遠鏡。( )32.(2025六上·岳池期末)銀河系中有超過1000顆恒星。 ( )33.(2025六上·岳池期末)嫦娥1號探測器從地球飛向月球的軌道是一條直線。 ( )34.(2025六上·岳池期末)青霉素的發明,開創了抗生素治療病毒性疾病的新紀元。 ( )35.(2025六上·岳池期末)人造肥料可以大大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對農業生產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36.(2025六上·岳池期末)1946年,第一臺可編程電子計算機在法國誕生。 ( )37.(2025六上·岳池期末)人造肥料可以是固態的,也可以是液態的。 ( )38.(2025六上·岳池期末)植物必須在土壤中種植,否則它將無法存活。 ( )39.(2025六上·岳池期末)普通混凝土抗壓性能強,所以在建造高層建筑時應選普通混凝土。 ( )40.(2025六上·岳池期末)電動機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 )二、選擇題:將唯一正確答案的番號填在各題的空格里。41.(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面現象中沒有產生新物質的是( )。A.蘋果腐爛 B.橙子榨汁 C.白糖燒焦42.(2025六上·岳池期末)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往往伴隨著顏色的改變、產生沉淀或氣體、( )等現象。A.發光發熱 B.變大變小 C.變高變矮43.(2025六上·岳池期末)為了防止鐵制品生銹,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在鐵制品表面刷漆 B.在鐵制品表面涂油 C.用濕布擦拭鐵制品44.(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屬于鐵銹特點的是( )A.有光澤 B.紅褐色 C.能導電45.(2025六上·岳池期末)打開可樂瓶,會有大量的氣泡冒出,這些氣泡中的氣體是( )。A.氧氣 B.水蒸氣 C.二氧化碳46.(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描述不屬于化學家的發現和發明的是( )。A.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成分B.用合成的方法制備阿司匹林C.太陽每天東升西落47.(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不是二氧化碳特點的是( )。A.無色、無味、透明B.比空氣輕,不支持燃燒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得渾濁48.(2025六上·岳池期末)二氧化碳倒在燃燒的蠟燭上會使蠟燭( )。A.熄滅 B.燃燒得更旺 C.沒有變化49.(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諺語不屬于遺傳的是( )。A.虎父無犬子B.種瓜得瓜,種豆得豆C.龍生九子,各不相同50.(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不是利用人工變異培育出來優良品種的是( )。A.無籽西瓜 B.瘦肉型豬 C.三葉草長成四葉草51.(2025六上·岳池期末)低產抗倒伏小麥和( )小麥雜交能產生高產抗倒伏小麥。A.高產倒伏 B.低產倒伏 C.低產抗倒伏52.(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現象中,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的是( )。A.高莖豌豆的種子長成矮莖豌豆B.用眼不當,造成近視C.親代是單眼皮,子代是雙眼皮53.(2025六上·岳池期末)金魚起源于我國野生的( )。A.鯽魚 B.鯉魚 C.青魚54.(2025六上·岳池期末)現代遺傳學之父是( )。A.袁隆平 B.孟德爾 C.埃弗里55.(2025六上·岳池期末)同一窩狗崽的顏色不同,豌豆莢中所含的豌豆數不一樣,這些現象說明同一種生物之間( )。A.具有遺傳 B.具有變異 C.既有遺傳也有變異56.(2025六上·岳池期末)創立生物進化論的是( )。A.赫胥黎 B.魏格納 C.達爾文57.(2025六上·岳池期末)第一篇有關恐龍的科學報道發表于( )年。A.1517 B.1677 C.182358.(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列生物中,出現得最早的是( )。A.人類 B.魚類 C.恐龍59.(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面圖片中,恐龍與其化石模型相對應的是( )。A.似雞龍B.劍龍C.霸王龍60.(2025六上·岳池期末)馬的進化過程是( )。A.始祖馬、漸新馬、中新馬、現代馬B.漸新馬、始祖馬、中新馬、現代馬C.始祖馬、中新馬、漸新馬、現代馬61.(2025六上·岳池期末)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震驚學術界的巨著是( )。A.《物種起源》 B.《生命起源》 C.《生物起源》62.(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面屬于活化石的是( )。A.三葉蟲 B.蟑螂 C.大象63.(2025六上·岳池期末)太陽系中最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是( )。A.水星 B.金星 C.地球64.(2025六上·岳池期末)太陽系中體積、質量最大的行星是( )。A.水星 B.木星 C.地球65.(2025六上·岳池期末)( )專門接收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A.射電望遠鏡 B.光學望遠鏡 C.天文望遠鏡66.(2025六上·岳池期末)當運載火箭的速度達到( )千米/秒時,它才會脫離地球的引力而飛向太空。A.5.9 B.6.9 C.7.967.(2025六上·岳池期末)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 )。A.加加林 B.楊利偉 C.萬戶68.(2025六上·岳池期末)為了天文學研究的需要,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全天空分為( )個星座。A.116 B.88 C.100069.(2025六上·岳池期末)( )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升空。A.1980 B.2003 C.197070.(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面屬于空間探測器的是( )。A.玉兔2號月球車 B.旅行者1號 C.載人飛船71.(2025六上·岳池期末)太陽系家族有一種星體,它常常拖著長長的“小尾巴”,這種星體是( )。A.小行星 B.彗星 C.衛星72.(2025六上·岳池期末)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到遠分別是( )。A.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B.地球、水星、火星、金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C.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73.(2025六上·岳池期末)目前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是( )A.哈勃空間望遠鏡 B.“中國天眼” C.阿雷西博望遠鏡74.(2025六上·岳池期末)人們把( )世紀稱為“蒸汽時代”。A.18 B.19 C.2075.(2025六上·岳池期末)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瓦特對原始蒸汽機作出了重大改進B.富爾頓發明了火車C.斯蒂芬森發明了輪船76.(2025六上·岳池期末)1840年,德國化學家( )才揭開了糞便增產的秘密。A.伽利略 B.李比希 C.楊利偉77.(2025六上·岳池期末)青霉素發明于( )年。A.1903 B.1918 C.192878.(2025六上·岳池期末)莫尼爾是因為觀察到( ),進而根據其原理發明了鋼筋混凝土。A.摔碎的花盆碎片仍然很堅固B.植物的根系在泥土中蜿蜒盤繞,使松散的泥土抱成堅實的一團C.泥土填滿了植物的根系,確保根系不受傷79.(2025六上·岳池期末)下面沒有裝有電動機的是( )。A.洗衣機 B.電燈 C.風扇80.(2025六上·岳池期末)( )的發明,使人和貨物的流通速度大大加快。A.青霉素 B.蒸汽機車 C.印刷機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錯誤【知識點】生銹【解析】【解答】鐵銹是鐵和空氣、水分發生了化學變化后的產物,他們不是同種物質。【分析】鐵銹的利用價值非常低,每年因為生銹而浪費了大量的鐵資源,我們應該保持鐵制品清潔干燥或者在表面涂油漆。2.【答案】正確【知識點】物理變化;蠟燭的燃燒【解析】【分析】蠟塊制作蠟燭的過程涉及固態→液態→固態的轉變,屬于物理變化(僅形態改變,無新物質生成)。化學變化的核心特征是生成新物質(如燃燒、生銹),而本題中蠟塊成分始終為石蠟,未發生化學變化。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混淆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誤將形態變化視為化學變化。3.【答案】正確【知識點】物理變化【解析】【分析】多數可燃物(如蠟燭、木條)燃燒時,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水蒸氣遇冷燒杯壁液化形成水霧,可通過此現象驗證燃燒產物中含水。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忽略燃燒反應的普遍產物,或未理解液化現象的形成條件。4.【答案】錯誤【知識點】生銹【解析】【分析】鐵生銹的必要條件是同時接觸氧氣和水,缺一不可。若鐵僅接觸水但隔絕氧氣(如浸沒在煮沸后冷卻的蒸餾水中),或僅接觸氧氣但環境干燥,均不會生銹。故題干“只要鐵與水接觸就會生銹”表述錯誤。易錯點:遺漏鐵生銹的雙因素條件,誤認為單一因素即可引發銹蝕。5.【答案】錯誤【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小蘇打(碳酸氫鈉,NaHCO3)與白醋(主要成分醋酸,CH3COOH)反應,產生的氣體為二氧化碳(CO2),而非氧氣(O2)。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此為檢驗方法。故題干“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表述錯誤。易錯點:對常見酸堿反應的產物記憶錯誤,混淆碳酸鹽與酸反應的典型現象。6.【答案】正確【知識點】食品添加劑【解析】【分析】汽水含碳酸、糖分及食品添加劑,長期飲用可能導致鈣流失(影響骨骼發育)、齲齒、肥胖等問題,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其“益處”僅限于短暫解渴,無營養補充作用。故題干“經常喝汽水有益于我們的生長發育”表述錯誤。易錯點:忽視食品添加劑的潛在危害,將“口感”等同于“健康價值”。7.【答案】正確【知識點】認識空氣【解析】【分析】空氣成分中氮氣占78%,含量最多。故該說法正確。8.【答案】錯誤【知識點】天然材料、人造材料;科學常識【解析】【分析】天然橡膠彈性好但耐老化性差,現代輪胎和膠鞋多使用合成橡膠(如丁苯橡膠、順丁橡膠),通過化學改性提高耐磨性、耐腐蝕性和使用壽命。僅少數特殊場景(如醫用橡膠制品)使用天然橡膠。故題干“都是用天然橡膠做的”表述錯誤。易錯點:不了解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的性能差異及實際應用場景。9.【答案】錯誤【知識點】物質的分離【解析】【分析】黑色物質可能是純凈物(如碳粉、氧化銅),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煤粉與泥土的混合物、機油污染的抹布)。物質的“顏色”與“純凈度”無必然聯系,需通過化學分析確定成分。故題干“黑色物質是一種單一物質”表述錯誤。易錯點:憑顏色主觀判斷物質類別,混淆“單一顏色”與“單一物質”的概念。10.【答案】正確【知識點】食物中的營養【解析】【分析】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成分,其分子結構中含有亞鐵離子(Fe2+),負責運輸氧氣。豬肝、瘦肉、菠菜等食物富含血紅素鐵,易于人體吸收,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理想食材。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不清楚血紅蛋白的組成結構,或誤將“鐵元素”與“其他金屬元素”混淆。11.【答案】錯誤【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假設雙眼皮為顯性性狀(基因用A表示),單眼皮為隱性性狀(基因用a表示)。若父母均為雜合子(Aa),則子女基因可能為AA(雙眼皮)、Aa(雙眼皮)或aa(單眼皮),概率分別為25%、50%、25%。因此,子女未必一定是雙眼皮。故題干“子女一定是雙眼皮”表述錯誤。易錯點:忽略遺傳的顯隱性規律及基因重組的隨機性,誤認為顯性性狀父母的子代必為顯性。12.【答案】錯誤【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遺傳是生物的普遍特征,指親子代間性狀的相似性。植物通過種子、扦插等方式傳遞性狀(如花色、果實形狀),符合遺傳定義。例如,豌豆的高莖與矮莖性狀遺傳是孟德爾遺傳實驗的基礎。故題干“植物沒有”表述錯誤。易錯點:對“生物”的范疇理解片面,誤認為遺傳僅存在于動物界。13.【答案】正確【知識點】變異【解析】【分析】遺傳:通過基因穩定傳遞,保持物種特征的穩定性(如“種瓜得瓜”),確保種族延續。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等,產生新性狀(如抗蟲作物、花色變異),增加物種多樣性,為進化提供原材料。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混淆兩者作用,如誤認為“變異導致物種滅絕”或“遺傳阻礙進化”。14.【答案】錯誤【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可遺傳的特征需由基因決定(如血型、膚色),而后天獲得的特征(如因外傷留下的疤痕、后天學習的技能)無法遺傳。例如,近視若由用眼習慣導致(非基因缺陷),則不會遺傳給子代。故題干“每一個特征都會遺傳給后代”表述錯誤。易錯點:未區分“可遺傳變異”與“不可遺傳變異”,誤認為所有性狀均能遺傳。15.【答案】錯誤【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聲音特征(如音調、音色)由喉部結構、聲帶長度等決定,受父母雙方基因共同影響,無性別特定的遺傳規律。例如,男孩可能遺傳父親的低音調,也可能遺傳母親的音色特點,具體因基因組合而異。故題干“男孩的聲音遺傳自母親,女孩遺傳自父親”表述錯誤。易錯點:輕信沒有科學依據的“性別遺傳論”,忽視多基因共同作用的復雜性。16.【答案】正確【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因子”(現稱“基因”)的概念,顯性基因(如A)控制的性狀在雜合狀態下可表現,隱性基因(如a)需純合(aa)時才表現。例如,豌豆的高莖(A)對矮莖(a)為顯性,Aa個體表現為高莖。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不了解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基本概念,或混淆顯性與隱性基因的表達條件。17.【答案】錯誤【知識點】授粉;遺傳【解析】【分析】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發現,豌豆的白花和紅花授粉后,子一代豌豆的花都是紅色,子二代豌豆的花既有紅色也有白色,且紅花多于白花。這是因為紅花是顯性性狀,白花是隱性性狀。故題干“子一代豌豆的花是白色”表述錯誤。易錯點:未掌握顯性性狀在雜交中的優先表達原則。18.【答案】錯誤【知識點】化石【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經漫長地質作用形成,通常需要數萬至數百萬年。短暫的幾年時間不足以完成礦物質置換、壓實等成巖過程。例如,恐龍化石的形成需歷經白堊紀至今約6600萬年。故題干“需要經過幾年的時間”表述錯誤。易錯點:對地質時間尺度缺乏認知,低估化石形成的漫長性。19.【答案】錯誤【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最早被科學命名的恐龍是斑龍(Megalosaurus),由英國科學家威廉·巴克蘭于1824年命名。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則于1905年由亨利·奧斯本命名,屬晚白堊紀物種,命名時間遠晚于斑龍。故題干“霸王龍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龍”表述錯誤。易錯點:混淆恐龍命名的歷史順序,憑知名度誤判“最早”。20.【答案】正確【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現代馬(如蒙古馬、阿拉伯馬)的進化趨勢是趾數減少:從原始馬的多趾(如始祖馬前肢四趾、后肢三趾)演化為單趾(蹄),中趾顯著延長并形成堅硬蹄殼,減少奔跑時的能量損耗,適應開闊草原環境。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不了解馬的進化歷程,誤認為“多趾更利于奔跑”。21.【答案】錯誤【知識點】地殼的運動【解析】【分析】大陸漂移學說由德國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于1912年提出,依據是大西洋兩岸的海岸線吻合、古生物分布相似等證據。托馬斯·赫胥黎是英國生物學家,因支持達爾文進化論而聞名,與地質學無關。故題干“赫胥黎提出‘大陸漂移學說’”表述錯誤。易錯點:混淆魏格納與赫胥黎的研究領域,誤將“氣象學家”與“生物學家”的貢獻交叉。22.【答案】正確【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不可逆的,即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無脊椎到有脊椎、低等(如藻類)到高等(如被子植物、哺乳動物)。盡管個別物種因特殊環境出現特化(如寄生蟲結構簡化),但整體進化方向不變。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以個別反例否定整體趨勢,如認為“細菌結構簡單,仍廣泛存在”等同于“進化無方向性”。23.【答案】正確【知識點】化石;恐龍【解析】【解答】恐龍蛋化石的發現,使我們知道恐龍是卵生的。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分析】恐龍屬于爬行動物,卵生動物。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24.【答案】錯誤【知識點】月球是地球的衛星【解析】【分析】恒星是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不發光,靠反射太陽光可見)。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陽,距離約1.5億公里;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距離約38萬公里,但非恒星。故題干“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月球”表述錯誤。易錯點:混淆“恒星”與“衛星”的概念,或誤將月球視為恒星。25.【答案】錯誤【知識點】探索宇宙;天文觀測【解析】【分析】威廉·赫歇爾于1781年發現的是天王星,海王星的發現則更晚:1846年,法國天文學家勒維耶通過計算預測其存在,德國天文學家伽勒觀測確認。題干混淆了兩顆行星的發現者與時間。故題干“發現了海王星”表述錯誤。易錯點:對太陽系行星發現史記憶不清,尤其是天王星與海王星的區別。26.【答案】正確【知識點】銀河系;星座【解析】【分析】敦煌《全天星圖》繪制于唐代(約705-710年),按三垣二十八宿分區,記載星數約1339顆,是現存最早、星數最多的古代星圖之一。其科學價值在于系統記錄了唐代星空觀測成果,比歐洲同類星圖早約600年。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不了解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或誤認為“星圖”僅西方發達。27.【答案】正確【知識點】太陽系;天文觀測【解析】【分析】金星因大氣層(主要含二氧化碳)對太陽光的反射率極高(約70%),其視星等可達-4.9,是夜空中除月球外最亮的天體。即使在黎明或黃昏,也可用肉眼清晰觀測,古稱“啟明星”或“長庚星”。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誤認為木星或火星最亮,未考慮行星距離、大氣層反射等因素。28.【答案】正確【知識點】星座【解析】【分析】銀河系從宇宙中看就像一個不斷旋轉的大鐵餅;從地球上看是穿過夜空的一條滿是星星的帶子;從側面看就像一只織布的梭子。銀河系中每一個小光點都是一顆巨大的恒星,太陽只是其中一顆很小的恒星。29.【答案】錯誤【知識點】太陽系;天文觀測【解析】【分析】尋找北極星的正確方法:將北斗七星“勺口”的兩顆星(天樞、天璇)連線,向勺口外側方向延長約5倍距離,即可找到北極星(小熊座α星)。題干中“向勺口方向”(即勺內)和“8倍距離”均錯誤。故題干向“勺口’方向延長約8倍距離”表述錯誤。易錯點:方向判斷錯誤(混淆“勺內”與“勺外”)或倍數記憶偏差。30.【答案】正確【知識點】載人航天【解析】【分析】載人航天器按功能分為三類:載人飛船:如中國神舟系列,用于短期往返太空;航天飛機:如美國哥倫比亞號,可重復使用,兼具運輸與科研功能(已退役);空間站:如國際空間站、中國天宮空間站,供長期駐留與太空實驗。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遺漏空間站或航天飛機的分類,誤認為載人航天器僅指飛船。31.【答案】正確【知識點】探索宇宙【解析】【分析】1609年,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制作了第一臺天文望遠鏡。伽利略利用望遠鏡觀察月球,開創了天文觀測的新紀元。32.【答案】錯誤【知識點】銀河系【解析】【分析】銀河系是巨型棒旋星系,包含約1000億-4000億顆恒星,此外還有星團、星云及大量星際物質。題干中“1000顆”嚴重低估了銀河系的規模,數量級相差近萬億倍。故題干“有超過1000顆恒星”表述錯誤。易錯點:對宇宙天體數量的認知不足,混淆“恒星”與“行星”的數量級。33.【答案】錯誤【知識點】探索宇宙;我國航天事業;天文觀測【解析】【分析】受地球和月球引力影響,嫦娥1號需沿橢圓轉移軌道飛行,通過多次變軌逐步脫離地球引力、進入月球軌道。若沿直線飛行,需瞬間克服地球引力,消耗燃料遠超實際可行范圍。故題干“軌道是一條直線”表述錯誤。易錯點:忽略天體力學中的軌道原理,誤認為太空飛行可“直線直達”。34.【答案】錯誤【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真菌【解析】【分析】青霉素是抗生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發揮作用,僅對細菌性疾病(如肺炎、肺結核)有效。病毒性疾病(如流感、艾滋病)需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治療,抗生素對病毒無殺滅作用。故題干“治療病毒性疾病”表述錯誤。易錯點:混淆“細菌”與“病毒”的生物學差異,誤認為抗生素是“萬能藥”。35.【答案】錯誤【知識點】保護自然資源【解析】【分析】人造肥料(化肥)通過提供氮、磷、鉀等元素促進作物生長,但過度使用會導致:土壤退化:鹽分積累、結構破壞;環境污染:水體富營養化(如赤潮)、地下水污染;生態失衡:殺死土壤有益微生物。需與有機肥配合使用,遵循“適量、均衡”原則。故題干“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表述錯誤。易錯點:片面看待化肥的作用,忽視“科學使用”與“濫用”的區別。36.【答案】錯誤【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第一臺通用可編程電子計算機ENIAC(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于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由莫克利和埃克特設計。法國在計算機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軟件與理論研究,而非硬件發明。故題干“在法國誕生”表述錯誤。易錯點:記錯計算機誕生地,或混淆“歐洲”與“法國”的概念。37.【答案】正確【知識點】材料的種類;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人造肥料的形態多樣:固態:顆粒肥(如尿素、磷酸二氫鉀)、粉狀肥(如過磷酸鈣);液態:水溶肥(可直接灌溉或葉面噴施)、液體氮肥(如氨水)。液態肥料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的特點,適用于精準施肥。故題干表述正確。易錯點:僅熟悉固態化肥,忽視現代農業中液態肥料的廣泛應用。38.【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種類;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植物生長的核心需求是水分、養分、空氣、光照,土壤僅作為傳統載體。現代無土栽培技術(如水培、氣霧培)通過營養液直接提供養分,根系懸浮于空氣或水中即可生長(如溫室中的番茄、生菜)。故題干“必須在土壤中種植”表述錯誤。易錯點:受傳統種植模式局限,未認識到科技對農業的革新。39.【答案】錯誤【知識點】材料的種類;天然材料、人造材料【解析】【分析】普通混凝土雖抗壓性強(約20-40MPa),但抗拉性極弱(僅為抗壓強度的1/10-1/20),單獨使用易開裂。高層建筑需承受風荷載、地震力等水平荷載,要求材料兼具抗壓與抗拉性能,因此必須采用鋼筋混凝土(鋼筋抗拉+混凝土抗壓,協同工作)。故題干“應選普通混凝土”表述錯誤。易錯點:忽視材料的復合應用原理,誤認為“單一高強度材料”可滿足所有建筑需求。40.【答案】正確【知識點】能量的轉化【解析】【分析】電動機通過電磁感應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廣泛用于:家用電器:洗衣機、風扇、空調壓縮機;工業設備:機床、起重機、傳送帶;交通工具:電動汽車、高鐵牽引系統。其高效、可控的特性使其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動力裝置。故題干表述正確。41.【答案】B【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解析】【分析】A選項:蘋果腐爛: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產生酒精、二氧化碳等新物質,屬化學變化。B選項:橙子榨汁:僅將果肉與汁液分離,無新物質生成,屬物理變化。C選項:白糖燒焦:高溫下碳化生成碳單質,屬化學變化。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混淆“榨汁”(物理分離)與“腐爛/碳化”(化學分解)的本質區別。42.【答案】A【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解析】【分析】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物質,常見現象有:發光發熱(比如點燃蠟燭,蠟燭燃燒發光發熱);顏色改變(比如酚酞遇堿變紅);產生沉淀或氣泡(比如白醋加小蘇打冒氣泡)。B和C選項(變大變小、變高變矮),只是形狀變化,沒產生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誤將物理變化特征混入化學變化現象。43.【答案】C【知識點】生銹;化學變化【解析】【分析】防銹的核心是隔絕氧氣和水:A選項:刷漆:形成物理屏障,阻止銹蝕;B選項:涂油:覆蓋油脂,隔絕潮濕空氣;C選項:用濕布擦拭:增加水分接觸,加速生銹,做法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未理解防銹原理,誤認為“保持濕潤”不影響鐵制品。44.【答案】B【知識點】生銹【解析】【分析】鐵銹的特點是紅褐色,沒有光澤,不能導電。故給出的選項中B符合。45.【答案】C【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可樂是一種碳酸飲料,里面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在生產可樂時,廠家通過加壓等方式讓更多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當我們打開可樂瓶時,瓶內的壓力突然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也隨之降低,原本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就會以氣泡的形式逸出,所以這些氣泡中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混淆“汽水氣泡”與“沸騰水蒸氣”的成因。46.【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特征;太陽的位置和方向;化學變化【解析】【分析】A項:空氣成分:由拉瓦錫等化學家通過實驗測定;B項:合成阿司匹林:化學家霍夫曼于1897年合成;C項:太陽東升西落:地球自轉的物理現象,屬天文學/物理學范疇。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不明確化學家的研究對象(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與變化)。47.【答案】B【知識點】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二氧化碳(CO2)的性質:A項:無色無味透明:正確,屬物理性質;B項:比空氣輕:錯誤,CO2密度(1.98kg/m3)大于空氣(1.29kg/m3);C項: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正確,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記錯氣體密度對比(CO2可用于滅火,因密度大且不助燃)。48.【答案】A【知識點】蠟燭的燃燒;產生氣體的變化【解析】【分析】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大于空氣,傾倒時會下沉覆蓋火焰,隔絕氧氣,導致蠟燭熄滅。此原理應用于二氧化碳滅火器。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誤認為CO2助燃(僅氧氣支持燃燒)。49.【答案】C【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A項:虎父無犬子:形容子代繼承親代的優秀性狀,屬遺傳;B項: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強調親子代性狀的穩定性,屬遺傳;C項: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描述子代間的差異,屬變異現象。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混淆“遺傳”(相似性)與“變異”(差異性)的核心概念。50.【答案】C【知識點】變異【解析】【分析】A項:無籽西瓜:通過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變異(多倍體育種);B項:瘦肉型豬:通過雜交育種(人工選擇基因重組);C項:三葉草長成四葉草:自然發生的基因突變,非人工干預。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不區分“人工誘導變異”與“自然變異”的目的性。51.【答案】A【知識點】變異;自然選擇;人工選擇;遺傳【解析】【分析】低產抗倒伏小麥:抗倒伏(不易被風吹倒),但產量低;高產倒伏小麥:產量高,但容易倒伏(被風吹倒)。它們雜交后,子代可能同時有“高產”和“抗倒伏”的優點。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未理解“優勢互補”原則,要選“優點不同”的小麥雜交,別選兩個都“抗倒伏”的哦!52.【答案】A【知識點】變異;遺傳【解析】【分析】可遺傳變異:天生的,由基因決定(比如A項豌豆高變矮、C項父母單眼皮孩子雙眼皮);不可遺傳變異:后天環境影響的,不傳給后代(比如B項用眼不當(看書姿勢不對、長時間近距離看電視等)導致近視,眼睛變形但基因沒變)。曬黑的皮膚,不會讓孩子天生也黑。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只有“基因變了”才會遺傳,后天習慣導致的變化不會傳給下一代!53.【答案】A【知識點】變異;人工選擇【解析】【分析】金魚是由野生鯽魚經1700多年人工選育而來,最初為野生紅黃色鯽魚,后通過基因突變與選擇性繁殖形成多樣品種。鯉魚是另一物種,與金魚形態差異較大。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混淆鯽魚與鯉魚的馴化歷史(金魚體型短圓,鯉魚側扁)。54.【答案】B【知識點】遺傳【解析】【分析】A項: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研究領域為作物育種;B項:孟德爾:通過豌豆實驗發現遺傳定律,奠定現代遺傳學基礎;C項:埃弗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科學家之一。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混淆不同科學家的貢獻(孟德爾≠達爾文或摩爾根)。55.【答案】C【知識點】變異;遺傳【解析】【分析】遺傳是指子代與親代的性狀的相似性,變異是指子代與親代之間以及子代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同一窩狗崽的顏色不同,豌豆莢中所含的豌豆數不一樣,這些現象說明同一種生物之間既有遺傳也有變異。56.【答案】C【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A項:赫胥黎:英國生物學家,支持進化論,被稱為“達爾文的斗犬”;B項: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的地質學家;C項:達爾文: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系統闡述自然選擇理論。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記錯進化論與其他學說的提出者(如混淆“生物進化”與“地質演化”)。57.【答案】B【知識點】進化論;自然選擇【解析】【分析】1823年,英國醫生吉迪恩·曼特爾發表論文描述禽龍化石,被視為第一篇恐龍科學報道。1517年、1677年尚無“恐龍”概念,相關發現多被視為“巨人骨”或神話生物。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對恐龍研究的科學史缺乏了解,誤選較早年份。58.【答案】B【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A項:人類:屬于哺乳動物,出現于約200萬年前;B項:魚類:最早脊椎動物,出現在約4.5億年前的奧陶紀;C項:恐龍:屬于爬行動物,出現在約2.4億年前的三疊紀。生物進化順序: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不熟悉地質年代與生物演化的對應關系。59.【答案】B【知識點】化石【解析】【分析】恐龍化石,是指恐龍死后身體中的軟組織因腐爛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齒)等硬體組織沉積在泥沙中,處于隔絕氧氣的環境下,經過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沉積作用,骨骼完全礦物化而得以保存。恐龍化石是研究恐龍的主要依據。分析圖片可知,劍龍圖片對應的化石模型相對應,似雞龍、霸王龍不對應。60.【答案】A【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現在的馬是由始祖馬進化而來的。始祖馬出現在6500萬年前,馬的進化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由始祖馬(5000萬年前)進化到漸新馬(3500萬年前),到中新馬(1500萬年前),到現代馬。61.【答案】A【知識點】進化論【解析】【分析】A項:《物種起源》:提出自然選擇學說,奠定進化論基礎;B項:《生命起源》: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著作,非達爾文所著;C項:《生物起源》:非規范書名,無此著作。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混淆達爾文著作與其他生物學書籍的名稱。62.【答案】B【知識點】變異;化石【解析】【分析】A項:三葉蟲:已滅絕的古節肢動物,屬化石而非“活化石”;B項:蟑螂:存在約3.5億年,形態與遠古祖先相似,屬現存活化石;C項:大象:演化歷史較短(約5000萬年),非古老物種。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誤認為“化石”與“活化石”均為滅絕生物,忽視“活化石”需現存。63.【答案】C【知識點】太陽系;星座【解析】【分析】地球具備生命存在的獨特條件:適宜溫度:日地距離適中,平均氣溫約15℃;液態水:已知唯一表面有穩定液態水的行星;大氣層:含氧氣和臭氧層,保護生命免受輻射傷害。水星無大氣層,金星表面溫度超400℃,均不適合生命。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未結合生命三要素(水、空氣、溫度)分析行星環境。64.【答案】B【知識點】太陽系;星座【解析】【分析】木星是太陽系的“巨行星”,體積約為地球的1321倍,質量約為其他七顆行星總和的2.5倍。其強大引力影響著小行星帶和彗星的軌道。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誤認為是土星(土星體積居第二,但質量小于木星)。65.【答案】A【知識點】望遠鏡【解析】【解答】射電望遠鏡專門接收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它揭示了光學望遠鏡無法揭示的令人迷惑的天文現象。【分析】本題考查射電望遠鏡的功用。66.【答案】C【知識點】探索宇宙;載人航天【解析】【分析】第一宇宙速度(環繞速度):7.9千米/秒,可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1.2千米/秒,可脫離地球引力;題干“脫離地球引力”需達到第二宇宙速度,但選項中無11.2,結合常識,7.9千米/秒是進入太空的最低速度(題干表述不夠嚴謹)。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混淆第一宇宙速度與第二宇宙速度的定義。67.【答案】B【知識點】載人航天【解析】【分析】A項:加加林:蘇聯宇航員,人類首位進入太空者(1961年);B項:楊利偉:中國首位航天員,2003年乘神舟五號進入太空;C項:萬戶:明代火箭實驗先驅,嘗試利用火箭飛天但未成功。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混淆“世界首位”與“中國首位”宇航員。68.【答案】B【知識點】星座【解析】【分析】1930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全天劃分為88個星座,涵蓋北天區和南天區,每個星座有明確邊界。常見的黃道十二宮屬于其中的12個星座。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誤記為12個(僅黃道帶星座)或其他數值。69.【答案】C【知識點】探索宇宙;科學常識;人造衛星【解析】【分析】東方紅1號于1970年4月24日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標志著中國進入航天時代。1980年為遠程導彈試驗年份,2003年為載人航天首飛年。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對中國航天重大事件的時間記憶模糊。70.【答案】B【知識點】探索宇宙;載人航天;我國航天事業;天文觀測【解析】【分析】A項:玉兔2號月球車:屬于月球探測器,用于月面探測,但“空間探測器”更指星際探測器;B項:旅行者1號:美國發射的星際探測器,已飛出太陽系邊緣;C項:載人飛船:用于搭載航天員,屬載人航天器,非純探測用途。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混淆“月球探測器”與“空間探測器”的范疇(空間探測器含行星、星際探測)。71.【答案】B【知識點】太陽系;星座【解析】【分析】彗星由冰核(水、氨、甲烷等)和塵埃組成,接近太陽時,冰物質升華形成彗發和彗尾,受太陽風影響,彗尾始終背向太陽。小行星和衛星無此特征。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誤認為小行星或流星體有彗尾(實際僅彗星因揮發物產生尾跡)。72.【答案】C【知識點】銀河系;太陽系【解析】【分析】正確順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記憶口訣:水金地火木土天海)。A、B選項順序混亂,如將海王星放首位或地球放第二位。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對行星軌道半徑記憶不清,尤其混淆火星與木星、天王星與海王星的位置。73.【答案】B【知識點】探索宇宙【解析】【分析】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的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簡稱FAST。它于2016年9月在貴州省落成啟用,是目前國際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其靈敏度也是最高的。它能把中國空間測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軌道延伸至太陽系外緣。可以預測FAST 將在未來20年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74.【答案】B【知識點】能量的轉化;科學常識【解析】【分析】蒸汽時代始于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以瓦特改良蒸汽機為標志,至19世紀中期進入鼎盛。18世紀指1701-1800年,19世紀為1801-1900年(電氣時代)。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混淆世紀與年份的對應關系(如18世紀≠1800年)。75.【答案】A【知識點】科學常識【解析】【分析】A項:瓦特改進原始蒸汽機:正確,瓦特增加冷凝器,提高熱效率;B項:富爾頓發明火車:錯誤,富爾頓發明輪船,火車由斯蒂芬森發明;C項:斯蒂芬森發明輪船:錯誤,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輪船屬富爾頓貢獻。故正確答案為A。易錯點:混淆蒸汽機應用領域的發明者(輪船vs火車)。76.【答案】B【知識點】植物生長的影響因素;科學常識【解析】【分析】19世紀,德國化學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提出“植物礦質營養學說”,指出糞便之所以能增產,是因為含有植物生長必需的礦物質(如氮、磷、鉀),而非傳統認為的“腐殖質”。這一理論奠定了化肥工業的基礎。A項: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學家,與天文學、力學相關,與農業化學無關;C項:楊利偉:中國航天員,顯然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不了解農業化學發展史,誤將物理學家或現代人物與化學貢獻關聯。77.【答案】C【知識點】真菌;科學常識【解析】【分析】青霉素由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于1928年偶然發現。他觀察到培養皿中葡萄球菌被青霉菌污染后死亡,進而分離出抗菌物質。1940年代經弗洛里和錢恩改良,才實現大規模生產。A項: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年份,與青霉素無關;B項: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年份,非青霉素發明時間。故正確答案為C。易錯點:對醫學史重要事件的時間記憶模糊,易與重大歷史事件年份混淆。78.【答案】B【知識點】科學常識;植物與我們的生活【解析】【分析】19世紀中葉,法國園藝師約瑟夫·莫尼爾(Joseph Monier)發現,植物根系在泥土中交叉盤繞,使松散泥土變得堅固。受此啟發,他將鐵絲網格嵌入混凝土中,發明了鋼筋混凝土(鋼筋抗拉、混凝土抗壓,協同作用)。A項:摔碎的花盆碎片仍然很堅固:非莫尼爾的觀察點,屬于擾項;C項:泥土填滿根系確保根系不傷:描述根系與泥土的保護關系,未涉及結構加固原理。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誤將“花盆碎片”與“根系結構”的啟發作用混淆,或忽視“力學加固”的核心邏輯。79.【答案】B【知識點】能量的轉化【解析】【分析】電動機的作用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驅動設備運轉:A項:洗衣機:通過電動機帶動滾筒旋轉;B項:電燈:利用電流熱效應發光(如白熾燈)或氣體放電(如LED),無電動機;C項:風扇:電動機驅動扇葉轉動產生氣流。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不清楚電動機的功能(需產生機械運動),誤認為“用電設備均含電動機”。80.【答案】B【知識點】能量的轉化;新能源【解析】【分析】A項:青霉素:屬于醫藥領域,與“流通速度”無關;B項:蒸汽機車:1814年由斯蒂芬森發明,標志著鐵路時代開啟,徹底改變了陸地運輸效率,使人和貨物得以長距離快速運輸;C項:印刷機:促進知識傳播,與“物理流通”無直接關聯。故正確答案為B。易錯點:未理解題干“流通速度”特指“人員與貨物的空間移動”,誤選與“信息流通”相關的印刷機。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2024秋人教六年級科學期末檢測(學生版).docx 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2024秋人教六年級科學期末檢測(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