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核心素養評價(時間:40分鐘)小小的提醒:書寫端正,字跡清楚,注意卷面整潔,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題 型 填空題 選擇題 探究題 等 級 卷面書寫對題數隨著亞運會的結束,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杭州觀光旅游。小江和小南想要把西湖的“姊妹湖”——湘湖推薦給外地游客。于是,他們決定深入了解有關湘湖的歷史文化、生態治理、風土人情等,開展了研學之旅。請你根據所學,幫助他們完成以下研學任務。(一)湘湖生態研究作為西湖的姊妹湖,湘湖因充滿野趣的生態氣息,很受游客的喜愛。經湘湖生物多樣性調研評估項目勘測,目前共記錄到水生植物125種,魚類26種,湖周圍有鳥類和禽類96種,是魚類、水禽、候鳥以及其他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地。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湘湖中的全部魚類 B.湘湖旁的全部樹木C.湘湖邊的一片草地 D. 湘湖周圍的全部鳥類2. 以下適合在湘湖種植的植物是 。A.水杉 B.仙人掌 C.胡楊 D.沙棘3. 候鳥到湘湖過冬的原因可能是 。A.食物 B.氣溫 C.沒有天敵 D.以上都是4. 在以下湘湖的生物中,選擇4種,形成一條有關湘湖生活群落的食物鏈:①湖蝦 ②候鳥 ③鯉魚 ④老鷹 ⑤水草→ → → (填序號)小江和小南打算模擬湘湖的環境,設計制作一個生態瓶,你來幫助他們完成相研究吧。(1)生態瓶中需要放水,你認為應該選擇下列哪種水 。A.自來水 B.純凈水 C.湘湖水 D.蒸餾水(2)在制作生態瓶過程中,我們應該先放 ,再放 。(3)下列是制作生態瓶的材料,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A.沙子、小魚、水、浮萍 B.水、小魚、小蝦、螃蟹C.水、水草、浮萍、卵石 D.沙子、卵石、小魚、浮萍(4)在觀察生態瓶過程中,小江發現小魚經常會浮頭,你認為原因是 。(5)對于生態瓶,我們的評價標準是 。A.生態瓶中生物種類的多少 B.生態瓶的美觀程度C.生態瓶維持平衡的時間長 D.生態瓶的容量大小(二)湘湖船的研究考古學家在湘湖,挖掘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艘獨木舟。這是一艘殘存的獨木舟,殘長為5.6米,保存一米左右寬的側舷,船頭寬29厘米,離船頭25厘米處,船體寬度呈一定的弧線增至52厘米,是舟體的基本寬度。船頭下底面以圓弧的形式上翹,上部保留10厘米至13厘米寬的殘損“甲板”,與側舷齊平。船體最大深度為15厘米,較薄,底部與側舷厚度均為2.5厘米左右。船體內外面均光滑平整,沒有發現制作工具的痕跡,側舷上端亦磨成圓角,由此可推知這是一艘使用過的舊船。(獨木舟遺址圖片)湘湖獨木舟的出土,證明了我國造船歷史悠久,按動力出現的時間排序正確的是 、 、 、 。(填序號)①蒸汽機 ②人力 ③風力 ④燃油機小江和小南看到獨木舟船頭下底面以圓弧的形式上翹,這是為了 。A.使船更美觀 B.減少水的阻力 C.增加船的穩定性 D.增加船的載重量3. 小江和小南參觀了獨木舟遺址后,對船舶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關于設計制作小船,下面合理的是 。A.設計時要以美觀性為最主要目標進行設計 B.要先畫設計圖再考慮選材C.設計時要考慮船的大小、動力、材料等 D.只需要完全按照設計圖制作即可4. 小江和小南準備了3張同樣大小的鋁箔紙,制定了3個設計方案制作了3艘小船。鋁箔做成船形后能夠浮在水面上是因為 。A.質量變小了 B.體積變小了 C.與水接觸面積變少了 D.受到浮力變大了(2)在選擇方案1進行制作時,船舷高為 cm,船的體積為 cm3。(3)用方案1的紙船測試時,向船中加小墊圈,當小墊圈加到16個時,小船剛好沉沒,那么這艘小船的載重量為 。A.16個小墊圈 B.15個小墊圈 C.17個小墊圈 D.18個小墊圈通過測試,3艘鋁箔船得到如下結果: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大載重量方案1 17 15 16 17方案2 21 24 22 方案2方案3 13 12 14 14分析表格,我們知道方案2鋁箔船的最大載重量為 個小墊圈。根據以上發現,你認為提高鋁箔船載重量的方法有哪些?(6)小科在測試小船航行時發現小船不能直行,總向左偏轉,他應該調整船舵 。A.向左偏轉 B.向右偏轉 C.直向(7)小科總結自己的造船經歷,發現制作小船時,一般會經歷的過程是 。A.設計——制作——測試——改進B.設計——測試——制作——改進C.設計——改進——制作——測試D. 設計——制作——改進——測試(三)湘湖人文研究“筍干菜燒鱸魚”是湘湖名菜之一,體現了當地的美食人文。小江和小南對它也進行了一番研究。在燒湘湖鱸魚時,銅鍋下方生火,熱在鍋體中的傳遞方式主要是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 D.熱傳播如圖所示,在黑點處加熱,能正確反映熱在水中傳遞過程的是 。A. B. C. D.鍋內燒水時,水沸騰后持續加熱,水溫會 。A.持續升高 B.降低 C.升高一段時間后保持不變 D.一直保持不變把生冷的鱸魚加入正在沸騰的水中,此時混合后的湯溫度會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變 D.以上都不正確煮魚一段時間后,鍋蓋內壁掛滿了許多小水珠是因為 。A.鍋內水蒸氣遇冷凝結 B.鍋內魚湯受熱蒸發C.鍋內魚湯濺上去的 D.鍋外的水蒸氣附著上去的6. 小江和小南還想設計制作一些湘湖文化紀念保溫杯,贈送給外地游客。他們先在家中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自制了保溫杯,并對這些保溫杯依次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如表。(室溫23℃,熱水75℃,水量100ml,杯子容量均為300ml)序號 不同的杯子 初始水溫 5分鐘后的水溫 10分鐘后的水溫A 塑料杯 75℃ 67℃ 61℃B 雙層玻璃杯 75℃ 70℃ 68℃C 單層玻璃杯 75℃ 63℃ 56℃D 不銹鋼杯 75℃ 58℃ 47℃(1)小江和小南要比較“不同材料的保溫效果”,他們應該選擇 、 和 進行比較(填序號)。(2)通過比較數據,我們發現 材質的杯子保溫效果更好。A.塑料 B.玻璃 C.不銹鋼(3)小江和小南還要比較“物體的結構對保溫效果的影響”,他們應該選擇 和 進行比較(填序號)。(4)通過分析測試結果,我們發現影響保溫杯保溫效果的因素不包括 。A.結構 B.材料 C.外觀(5)這是一條呈“M”形的銅條。在H點處用酒精燈加熱。A、B、C、D、E、F各點上的蠟燭會先后熔化。請寫出各點處蠟燭油熔化的先后順序:① ② ③ ④ ⑤ ⑥ 。(6)針對這種現象,請作出你的解釋。(四)湘湖環境研究湘湖水街,地處越王路中段,山水環抱。水街內水域長300余米,寬20余米,平均水深約2.3米,水域面積約7.2萬㎡,該水域流動性較差,生態結構單一,水體自凈能力較弱,導致水域環境一度硅藻爆發,面臨危機。2022年,湘湖水街以“生態+科技”為中心,利用水生動植物生態修復技術、石墨烯光催化氧化技術等,在不破壞現有水生態環境的同時,原位降解水中污染物,構建穩定的生態體系,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改善水體感觀和景觀效果,精心打造了一片獨具湘湖辨識度的“生態水域”。下列不屬于湘湖水街硅藻爆發的原因是 。A.湖邊餐飲污水排放 B.生活污水排放 C.湖內魚類豐富 D.湖內隨意亂扔垃圾2. 以下固體垃圾中屬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紐扣電池 B.果皮 C.過期藥品 D.礦泉水瓶3. 呼吁周邊餐飲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是為了 。A.垃圾減量化 B.垃圾資源化 C.垃圾無害化 D.垃圾回收化4. 在面對一個具體環境問題時,治理的原則應該是多種措施合理、平衡使用。下列治理湖水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取締肥水和網箱養殖B.以新能源船舶代替燃油動力船舶C.加快推進流域截污治污工程D.推進退耕還林及生態修復治理5. 湘湖邊,人們通常以徒步、騎共享單車的方式出行,這樣的出行方式有利于減少 。A.大氣污染 B.水污染 C.固體廢棄物污染 D.噪音污染6. 湘湖水作為蕭山區的重要飲用淡水水源之一,湘湖水資源的保護一直都是一個熱切地話題。以下 容易導致淡水資源緊張。A.垃圾污染 B.光污染 C.溫室效應 D.水污染7. 面對淡水資源緊張的問題,你有哪些節約用水的措施?請寫三條。措施1:措施2:措施3: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核心素養評價(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40分鐘)小小的提醒:書寫端正,字跡清楚,注意卷面整潔,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題 型 填空題 選擇題 探究題 等 級 卷面書寫對題數隨著亞運會的結束,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杭州觀光旅游。小江和小南想要把西湖的“姊妹湖”——湘湖推薦給外地游客。于是,他們決定深入了解有關湘湖的歷史文化、生態治理、風土人情等,開展了研學之旅。請你根據所學,幫助他們完成以下研學任務。(一)湘湖生態研究作為西湖的姊妹湖,湘湖因充滿野趣的生態氣息,很受游客的喜愛。經湘湖生物多樣性調研評估項目勘測,目前共記錄到水生植物125種,魚類26種,湖周圍有鳥類和禽類96種,是魚類、水禽、候鳥以及其他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地。(本題共5小題,1-3題各3分,第4題每空1分,第5題每小題2分,共23分)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湘湖中的全部魚類 B.湘湖旁的全部樹木C.湘湖邊的一片草地 D. 湘湖周圍的全部鳥類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在湘湖生態研究情境下,考察對生態系統概念的理解難度 低 來源 改編知識點 生態系統的組成 教材單元 生物與環境2. 以下適合在湘湖種植的植物是 。A.水杉 B.仙人掌 C.胡楊 D.沙棘參考答案 A命題意圖 在湘湖生態研究情境下,考察對湘湖的環境與生長的植物相適應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植物與環境相適應 教材單元 生物與環境3. 候鳥到湘湖過冬的原因可能是 。A.食物 B.氣溫 C.沒有天敵 D.以上都是參考答案 D命題意圖 在湘湖生態研究情境下,考察對湘湖的環境與生活的動物相適應難度 低 來源 原創知識點 動物與環境相適應 教材單元 生物與環境4. 在以下湘湖的生物中,選擇4種,形成一條有關湘湖生活群落的食物鏈:①湖蝦 ②候鳥 ③鯉魚 ④老鷹 ⑤水草→ → → (填序號)參考答案 ⑤ ① ③ ②命題意圖 在湘湖生態研究情境下,考察對食物鏈的理解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食物鏈 教材單元 生物與環境小江和小南打算模擬湘湖的環境,設計制作一個生態瓶,你來幫助他們完成相研究吧。(1)生態瓶中需要放水,你認為應該選擇下列哪種水 。A.自來水 B.純凈水 C.湘湖水 D.蒸餾水(2)在制作生態瓶過程中,我們應該先放 ,再放 。(3)下列是制作生態瓶的材料,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A.沙子、小魚、水、浮萍 B.水、小魚、小蝦、螃蟹C.水、水草、浮萍、卵石 D.沙子、卵石、小魚、浮萍(4)在觀察生態瓶過程中,小江發現小魚經常會浮頭,你認為原因是 。(5)對于生態瓶,我們的評價標準是 。A.生態瓶中生物種類的多少 B.生態瓶的美觀程度C.生態瓶維持平衡的時間長 D.生態瓶的容量大小參考答案 (1)C (2)植物 動物 (3)A (4)水中缺少氧氣 (5)C命題意圖 在湘湖生態研究情境下,考察對設計制作生態瓶的材料選擇、制作方法、評價改進;考察對生態系統的理解與分析。難度 高 來源 改編知識點 生態系統、動物生存的條件、設計與物化 教材單元 生物與環境(二)湘湖船的研究考古學家在湘湖,挖掘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艘獨木舟。這是一艘殘存的獨木舟,殘長為5.6米,保存一米左右寬的側舷,船頭寬29厘米,離船頭25厘米處,船體寬度呈一定的弧線增至52厘米,是舟體的基本寬度。船頭下底面以圓弧的形式上翹,上部保留10厘米至13厘米寬的殘損“甲板”,與側舷齊平。船體最大深度為15厘米,較薄,底部與側舷厚度均為2.5厘米左右。船體內外面均光滑平整,沒有發現制作工具的痕跡,側舷上端亦磨成圓角,由此可推知這是一艘使用過的舊船。(本題共4小題,第1題每空1分,2-3題各3分,第4題每小題2分,共24分)(獨木舟遺址圖片)湘湖獨木舟的出土,證明了我國造船歷史悠久,按動力出現的時間排序正確的是 、 、 、 。(填序號)①蒸汽機 ②人力 ③風力 ④燃油機參考答案 ② ③ ① ④命題意圖 在湘湖獨木舟歷史背景下,考察對船的動力發展歷史的了解難度 低 來源 原創知識點 船動力發展歷史 教材單元 船的研究小江和小南看到獨木舟船頭下底面以圓弧的形式上翹,這是為了 。A.使船更美觀 B.減少水的阻力 C.增加船的穩定性 D.增加船的載重量參考答案 B命題意圖 在湘湖獨木舟歷史背景下,考察對船的特殊結構的功能分析難度 高 來源 原創知識點 船的結構與功能 教材單元 船的研究3. 小江和小南參觀了獨木舟遺址后,對船舶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關于設計制作小船,下面合理的是 。A.設計時要以美觀性為最主要目標進行設計 B.要先畫設計圖再考慮選材C.設計時要考慮船的大小、動力、材料等 D.只需要完全按照設計圖制作即可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在湘湖獨木舟歷史背景下,考察對設計與物化中的順序理解難度 中 來源 改編知識點 工程設計與物化 教材單元 船的研究4. 小江和小南準備了3張同樣大小的鋁箔紙,制定了3個設計方案制作了3艘小船。鋁箔做成船形后能夠浮在水面上是因為 。A.質量變小了 B.體積變小了 C.與水接觸面積變少了 D.受到浮力變大了(2)在選擇方案1進行制作時,船舷高為 cm,船的體積為 cm3。(3)用方案1的紙船測試時,向船中加小墊圈,當小墊圈加到16個時,小船剛好沉沒,那么這艘小船的載重量為 。A.16個小墊圈 B.15個小墊圈 C.17個小墊圈 D.18個小墊圈通過測試,3艘鋁箔船得到如下結果: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大載重量方案1 17 15 16 17方案2 21 24 22 方案2方案3 13 12 14 14分析表格,我們知道方案2鋁箔船的最大載重量為 個小墊圈。根據以上發現,你認為提高鋁箔船載重量的方法有哪些?(6)小科在測試小船航行時發現小船不能直行,總向左偏轉,他應該調整船舵 。A.向左偏轉 B.向右偏轉 C.直向(7)小科總結自己的造船經歷,發現制作小船時,一般會經歷的過程是 。A.設計——制作——測試——改進B.設計——測試——制作——改進C.設計——改進——制作——測試D. 設計——制作——改進——測試參考答案 (1)D (2)1 64 (3)B (4)24 (5)增大船的體積;合理放置等 (6)B (7)A命題意圖 在湘湖獨木舟歷史背景下,考察影響船的浮力大小因素;對設計圖的理解;測試時的數據記錄、表格分析;提高載重量的方法;船舵的作用;設計與物化的循序。難度 中 來源 部分原創,部分改編知識點 船的浮力影響因素;船的設計與制作 教材單元 船的研究(三)湘湖人文研究“筍干菜燒鱸魚”是湘湖名菜之一,體現了當地的美食人文。小江和小南對它也進行了一番研究。(本題共6小題,1-5題各3分;第6題中,第1、3、5小題,每空1分,其余每小題2分,共32分)在燒湘湖鱸魚時,銅鍋下方生火,熱在鍋體中的傳遞方式主要是 。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 D.熱傳播參考答案 A命題意圖 在研究湘湖名菜的情境中,考察區分熱的三種傳遞方式難度 低 來源 原創知識點 熱的傳遞方式 教材單元 熱如圖所示,在黑點處加熱,能正確反映熱在水中傳遞過程的是 。A. B. C. D.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在研究湘湖名菜的情境中,考察熱在水中的傳遞方式難度 中 來源 改編知識點 熱對流 教材單元 熱鍋內燒水時,水沸騰后持續加熱,水溫會 。持續升高 B.降低 C.升高一段時間后保持不變 D.一直保持不變參考答案 D命題意圖 考察對水的沸騰的理解難度 中 來源 改編知識點 水的沸騰 教材單元 熱把生冷的鱸魚加入正在沸騰的水中,此時混合后的湯溫度會 。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變 D.以上都不正確參考答案 B命題意圖 在研究湘湖名菜的情境中,考察熱的傳遞規律與能量守恒難度 高 來源 原創知識點 熱的傳遞規律與能力守恒 教材單元 熱煮魚一段時間后,鍋蓋內壁掛滿了許多小水珠是因為 。A.鍋內水蒸氣遇冷凝結 B.鍋內魚湯受熱蒸發C.鍋內魚湯濺上去的 D.鍋外的水蒸氣附著上去的參考答案 A命題意圖 在研究湘湖名菜的情境中,考察對水的三態變化理解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水的三態變化 教材單元 熱6. 小江和小南還想設計制作一些湘湖文化紀念保溫杯,贈送給外地游客。他們先在家中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自制了保溫杯,并對這些保溫杯依次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如表。(室溫23℃,熱水75℃,水量100ml,杯子容量均為300ml)序號 不同的杯子 初始水溫 5分鐘后的水溫 10分鐘后的水溫A 塑料杯 75℃ 67℃ 61℃B 雙層玻璃杯 75℃ 70℃ 68℃C 單層玻璃杯 75℃ 63℃ 56℃D 不銹鋼杯 75℃ 58℃ 47℃(1)小江和小南要比較“不同材料的保溫效果”,他們應該選擇 、 和 進行比較(填序號)。(2)通過比較數據,我們發現 材質的杯子保溫效果更好。A.塑料 B.玻璃 C.不銹鋼(3)小江和小南還要比較“物體的結構對保溫效果的影響”,他們應該選擇 和 進行比較(填序號)。(4)通過分析測試結果,我們發現影響保溫杯保溫效果的因素不包括 。A.結構 B.材料 C.外觀(5)這是一條呈“M”形的銅條。在H點處用酒精燈加熱。A、B、C、D、E、F各點上的蠟燭會先后熔化。請寫出各點處蠟燭油熔化的先后順序:① ② ③ ④ ⑤ ⑥ 。(6)針對這種現象,請作出你的解釋。參考答案 (1)A C D(1分一空) (2)A(2分) (3)B C(1分一空) (4)C(2分) (5)D C E B F A(1分一空) (6)熱總是從物體溫度高的一端向溫度低的一端傳遞(2分)命題意圖 在設計湘湖旅游推廣紀念品的情境中,考察對控制變量實驗的理解;對材料與其導熱性能的理解;對熱傳遞規律的理解難度 中 來源 改編知識點 材料與性能;熱的傳遞規律 教材單元 熱(四)湘湖環境研究湘湖水街,地處越王路中段,山水環抱。水街內水域長300余米,寬20余米,平均水深約2.3米,水域面積約7.2萬㎡,該水域流動性較差,生態結構單一,水體自凈能力較弱,導致水域環境一度硅藻爆發,面臨危機。2022年,湘湖水街以“生態+科技”為中心,利用水生動植物生態修復技術、石墨烯光催化氧化技術等,在不破壞現有水生態環境的同時,原位降解水中污染物,構建穩定的生態體系,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改善水體感觀和景觀效果,精心打造了一片獨具湘湖辨識度的“生態水域”。(本題共7小題,1-6題各3分,第7題3分,共21分)下列不屬于湘湖水街硅藻爆發的原因是 。湖邊餐飲污水排放 B.生活污水排放 C.湖內魚類豐富 D.湖內隨意亂扔垃圾參考答案 C命題意圖 在湘湖水治理的情境下,考察對水污染的原因理解。難度 低 來源 原創知識點 水污染的原因 教材單元 環境與我們2. 以下固體垃圾中屬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紐扣電池 B.果皮 C.過期藥品 D.礦泉水瓶參考答案 D命題意圖 在湘湖水治理的情境下,考察對垃圾分類的理解。難度 低 來源 改編知識點 垃圾分類 教材單元 環境與我們3. 呼吁周邊餐飲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是為了 。A.垃圾減量化 B.垃圾資源化 C.垃圾無害化 D.垃圾回收化參考答案 A命題意圖 在湘湖水治理的情境下,考察對減少垃圾污染措施的理解。難度 低 來源 原創知識點 減少垃圾污染措施 教材單元 環境與我們4. 在面對一個具體環境問題時,治理的原則應該是多種措施合理、平衡使用。下列治理湖水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取締肥水和網箱養殖B.以新能源船舶代替燃油動力船舶C.加快推進流域截污治污工程D.推進退耕還林及生態修復治理參考答案 A命題意圖 在湘湖水治理的情境下,考察對污水治理措施的理解。難度 中 來源 原創知識點 環境治理措施 教材單元 環境與我們5. 湘湖邊,人們通常以徒步、騎共享單車的方式出行,這樣的出行方式有利于減少 。A.大氣污染 B.水污染 C.固體廢棄物污染 D.噪音污染參考答案 A命題意圖 在湘湖水治理的情境下,考察對減少大氣污染措施的理解。難度 低 來源 改編知識點 減少大氣污染措施 教材單元 環境與我們6. 湘湖水作為蕭山區的重要飲用淡水水源之一,湘湖水資源的保護一直都是一個熱切地話題。以下 容易導致淡水資源緊張。A.垃圾污染 B.光污染 C.溫室效應 D.水污染參考答案 D命題意圖 在湘湖水治理的情境下,考察對水污染理解。難度 低 來源 原創知識點 環境污染 教材單元 環境與我們7. 面對淡水資源緊張的問題,你有哪些節約用水的措施?請寫三條。措施1:措施2:措施3:參考答案評分標準 從不同角度寫出節約淡水資源的具體措施。命題意圖 在湘湖水治理的情境下,考察對水污染理解。難度 中 來源 改編知識點 節約水資源 教材單元 環境與我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情境新趨勢】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核心素養評價(學生版).doc 【新情境新趨勢】教科版科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核心素養評價(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